李白:苏台览古

  《苏台览古》

  作者:李白

  原文: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

  1、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览:观览。

  2、旧苑:指苏台。苑:园林。

  3、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4、西江:指长江,因其在苏州西,故称。

  5、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翻译:

  山上荒台与残破的宫墙对着新绿的杨柳,

  山下采菱人的歌声中一派春光锦绣。

  当日这里的欢歌盛舞何处去寻?

  只有那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西江月依然如旧。

  赏析:

  此诗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则今日所见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今日苑囿台榭的杨柳青青,无边春色,不仅令人想起它曾有过的繁华,更令人想起它曾经历过的落寞。起句的“旧苑荒台”,以极衰飒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而“杨柳新”,又以极清丽的物色,逗引起极愉悦的兴会。前者包含着属于历史的巨大伤痛,让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显示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召唤着人们去追求、去享受、及时行乐。第二句,继续对这种感受作进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传来一曲曲悠扬悦耳的江南小调,更为这人世间不尽的春花春月增添了无限的柔情蜜意。不胜,犹不尽。“不胜春”三字,似乎将人们的欢乐推向了极致。但此时此刻,正是这些歌声,勾引起诗人的无限怅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吴王的骄奢,西子的明艳,以及他们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欢,馆娃宫中的长夜之饮,都不断在诗人的脑海中盘旋浮动,使诗人躁动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两句。这是经由“旧苑荒台”逗引起的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旧,昔日苏台富丽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挂在西江之上的一轮明月了。这两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飞跃。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宫中美人,作为一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语境,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m.lz13.cn)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这首诗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古今贤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无一例外。

* 李白:玉阶怨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 李白:赠孟浩然

  《苏台览古》

  作者:李白

  原文: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

  1、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览:观览。

  2、旧苑:指苏台。苑:园林。

  3、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4、西江:指长江,因其在苏州西,故称。

  5、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翻译:

  山上荒台与残破的宫墙对着新绿的杨柳,

  山下采菱人的歌声中一派春光锦绣。

  当日这里的欢歌盛舞何处去寻?

  只有那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西江月依然如旧。

  赏析:

  此诗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则今日所见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今日苑囿台榭的杨柳青青,无边春色,不仅令人想起它曾有过的繁华,更令人想起它曾经历过的落寞。起句的“旧苑荒台”,以极衰飒之景象,引出极感伤的心境;而“杨柳新”,又以极清丽的物色,逗引起极愉悦的兴会。前者包含着属于历史的巨大伤痛,让人不由去作深沉的反省;后者又显示出大自然无私的赐予,召唤着人们去追求、去享受、及时行乐。第二句,继续对这种感受作进一步烘托。由柳岸湖中传来一曲曲悠扬悦耳的江南小调,更为这人世间不尽的春花春月增添了无限的柔情蜜意。不胜,犹不尽。“不胜春”三字,似乎将人们的欢乐推向了极致。但此时此刻,正是这些歌声,勾引起诗人的无限怅惘:昔日的春柳春花,吴王的骄奢,西子的明艳,以及他们花前月下的歌舞追欢,馆娃宫中的长夜之饮,都不断在诗人的脑海中盘旋浮动,使诗人躁动不安。由此,引出了三四两句。这是经由“旧苑荒台”逗引起的情感体验的进一步升华。人间没有不散的筵席,物是人非、江山依旧,昔日苏台富丽堂皇,歌舞升平,今天只剩下那斜挂在西江之上的一轮明月了。这两句景色凄清,情感古今,以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使读者的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飞跃。永恒的西江明月和薄命的宫中美人,作为一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语境,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m.lz13.cn)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像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

  这首诗所表述的不仅有古今盛衰的历史喟叹,而且有执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总是在不断追求着自由自在,追求着超越解脱。但是,这种渴望与追求常常难以实现,人就常常难免陷入一种痛苦绝望的境地。古今贤愚,莫不如此,英雄美人,无一例外。

* 李白:玉阶怨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 李白:赠孟浩然


相关文章

  • 李白的诗:[苏台览古]李白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苏台览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王已无处寻觅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全诗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 ...查看


  • 李白的诗:苏台览古
  • [作品介绍] <苏台览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王已无处寻觅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全诗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 ...查看


  • 李白诗歌赏析选(2011)
  •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 ...查看


  • 1115[怀古咏史诗]学案
  • <咏史怀古诗>学案 一.什么是咏史怀古诗?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 ...查看


  • 两首诗的对比赏析
  • 两首诗的对比赏析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 ...查看


  • 咏史怀古诗鉴赏
  •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咏史诗的概念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查看


  • 李白写的关于月亮的诗[1]
  • 李白写的关于月亮的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秋风 ...查看


  • 语文试卷带答案
  • 唐山市重点中学高三联考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查看


  • 咏怀古诗鉴赏
  •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讲座: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咏史诗的概念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