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书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国最大的商务办公文档下载基地:

┆项目方案 调查报告 可研分析 广告策划 案例分析┆ ┆商业计划 项目管理 电子商务 财税管理 法律文书┆ ┆战略管理 企业文化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 ┆合同文本 个人简历 年终总结 公文写作 视频讲座┆

中国文案: 中国商务办公文案的下载基地...... 娱乐中国: v.mv99.com 免费电影下载 在线电影观看......

办公休闲小游戏: 超多FLASH 游戏免费玩......

以下为文案正文: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中茶网特邀佳宾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 包小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刘年艳

一、出口贸易概况

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

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8.7万吨,首次超过了中国的8.37万吨,此后,印度占据茶叶出口第一大国达90年。是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27.48万吨。1907年,日本绿茶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中国,此后,日本茶叶在美市场不断扩大。1913年,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茶叶出口8.68万吨,首次超过中国的8.2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此后,中国一直落后于斯里兰卡。1917年,Raymand C.Naekay在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上发表题为《中国与印度的茶叶贸易》的文章,详细解释了中国茶叶由25年前居世界首位,而后一年不如一年,逐步衰落的四个原因。一是生产者缺乏协调的组织;二是栽培茶叶不用科学的方法;三是税收的繁重;四是政治上的骚扰„„而印锡茶政府能够用全副的精神去奖励,而且能够用科学的方法从事栽培制造技术的改良„„所以华茶市场就渐渐被人所蚕食了。

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委员会设立“政府间茶叶协商小组”,次年成立“茶叶消费促进小组”。1976年,绿茶价格上涨70%,这是由于南美咖啡遭受严重霜冻大量减产的影响。1984年,国际市场茶价狂涨,因印度国内供应紧张,于上年12月下令限制CTC 茶叶出口。这年中国茶叶出口量13.93万吨(不含台湾,红茶7.2万吨),首次超过1886年的13.4万吨的最高纪录。1987年,茶叶出口口岸公司由3家发展到18家。由于各口岸公司各自为政、争购货源、抢占市场,导致茶价大跌,市场混乱,外商无所适从,对中国茶叶失去信心。1993年9月,瑞典歌德保号沉船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从广州装运中国茶叶和瓷器于1745年在瑞典近海沉没。1984年打捞出370吨中国武夷茶叶共2000多只茶箱和罐装茶及一些茶杯茶壶等。这次展出的茶叶为锡罐贮存,尚未氧化变质。1994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贸易年鉴>,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就低于全球平均价格,见表3-17。当时国内有人指出要开发高档的红碎茶、绿茶、乌龙茶、花茶、速溶茶、袋泡茶、罐装茶和有机茶。 表3-17 国际部分国家茶叶贸易价格 单位:美元/吨

2002年,荣昌县荣发茶厂没有向巴基斯坦发一吨茶(去年出口6000吨)。长时间来,红茶流通体制中的弊端已日益突出。自杀性竞争,红茶大战,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恶性价格战导致售价跌穿了成本,因而茶商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尽管国际市场上红茶占90%的市场份额,但中国红茶多是中低档茶,在国际上并没有竞争力。

茶叶界许多事情总是说不清楚,但又看得明明白白。如,中国绿茶出口竞争无序、低价竞销,害了自己,外国商人得利。有些花色的价格已跌至了茶农的初制成本线,工厂微利或亏损。有库存想掏现、有单子找得到货、为维护客户关系都得出,好象一个人想自杀,总是找得到各种理由。于是便有了广交会上大公司接待客户,小公司、个体户客串宾馆抢单交易的热闹场面。

我国的茶叶行业真的很落后,经营理念和加工,只知道生杀资源、搬运原料的买卖,没有高附加值的科技手段,茶农仍是手工作坊,精加工仅是区分轻重、粗细、长短、拼配,经营上虽有人注意了品牌,一旦品牌叫响,泛滥的水货就会将其淹没。

很多人都看得清楚,但又以一种无奈的心情等待着行情的反弹。只要这一行业还存在,就不甘心退出,没有利润就去杀下家工厂,工厂杀茶农,茶农的最后成本防线失守后,则茶园抛荒。有人说,到时候,中国的茶叶才会出现转机,但代价是昂贵的。

世界市场上少数几个公司占主导地位。Brook Bond、Lipton 、Lyons Tetley 、Twining 四大公司1990年分别占世界市场的21%、14%、13%、2%。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赶超的标杆。

国外茶叶价格结构。以英国和丹麦为例,比较好地分配了茶叶各流通环节的利润。

英国价格=进口价+进口商2-3%+贸易商2-3%+包装商50%+批发商7%+零售商12%。

丹麦价格=进口价+包装商10%+批发商15%+零售商30%。

二、三大出口茶类年,绿茶出口量占国际茶叶贸易总量的比例从6.49%增长到14.4%,年均增长11.6%,还将继续增长。2001年,绿茶为红茶出口量的4倍。特种茶出口量超过了红茶。

白茶、沱茶、六堡茶、普洱茶、其它茶。

1) 工夫红茶。出口有300多年的历史。“祁门工夫”在国际上被誉为“祁门香”,是世界上三大高香茶之一。“滇红工夫”滋味独特。川红、湘红、宜红以桔糖香闻名。

2) 红碎茶。适合作袋泡茶。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红茶滋味浓强,行销五大洲。

3) 珍眉绿茶。以茶色银灰、香气清高、滋味醇厚著称于世。有特珍、珍眉、贡熙、雨茶、秀眉。“天坛”牌特级珍眉获第25届世界优质食品金奖。天坛牌是中国茶叶出口名牌,早在1916年,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华茶出口公司,对美国的小包装茶就使用天坛牌。进入50年代,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注册了天坛牌,至今已在法国、英国、德国和摩洛哥等5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几十年来,天坛牌小包装茶出口最多,在国际上享有较高信誉。

4) 名优茶。有供不应求之势,需要大力推广。

5) 珠茶。形如珍珠、色泽绿润、香高味浓醇。出口西北非、法国。

6) 乌龙茶。滋味醇厚、回味甘鲜、香气清高、饮后齿郏留香。出口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奇种、大红袍、铁观音、单枞、浪菜、色种、水仙、茗香、乌龙及乌龙茶水。 7) 花茶。主要是茉莉花茶。

8) 白茶。有大白、水仙白、小白三种,白毫银针、白牡丹是珍品,贡眉、寿眉也有外销。 9) 沱茶。采用细嫩大叶种晒青蒸压呈“碗形”的产品,滋味醇厚,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

10) 六堡茶。紧结成块,有槟榔香味。

11) 普洱茶。滋味浓醇,耐冲泡,有槟榔香。有散茶和紧压两种。

12) 其它茶。有紧压茶中的茯砖、青砖、米砖、康砖。有速溶红(绿) 茶、柠檬茶、山楂茶等。

四、9种出口方式

1) 函电交易。通过信件、电报往来,就买卖双方交易的品质规格、价格、包装、交货期、支付条款取得一致意见后,进一步签订合同,然后按合同交易。

2) 商品交易会。邀请各国客户参加广州出口交易会和不定期的茶叶专业交易会,当面洽谈交易。 3) 洽谈成交。根据需要,邀请客户来企业洽谈。

4) 出国推销。派专业小组出国考察市场结合推销成交。

5) 凭样成交。对新买主、新茶号,先以少量茶叶样品经对方确认后成交。对标准茶号则只凭茶号报价成交。

6) 独家代理。委托客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代为推销茶叶,成交后按商定条件付给佣金。代理商有义务完成商定的推销任务。

7) 包销。和外商进行更紧密的合作,由外商包销。

8) 投标。依招标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对方报价,经对方同意后签订合同,履约成交。

9) 展销。一般将茶叶卖给外商,由外商在国外自行展销,或参加中国或其它国家举办的大型博览会对外展销。

五、 国内各出口公司经营规模。

1)中茶:2.79万吨 5020万美元(1995年);

2)浙江:4.9万吨 8000万美元(1998年),(绿茶4万吨,环保茶400吨);

3)湖南:2.3万吨 3800万美元(伊拉克红茶4000吨)(1998年);(1992年,3.65万吨,其中红茶1.5,绿茶0.5,特种茶0.01,其它0.05;3000万美元,其中红茶2250,绿茶550,特种茶200,其它10。)

4)上海:3.04万吨 4500万美元(+46.6%,1998年。80年代占全国85%,绿茶为主); 5)福建:1.97万吨 2900万美元(1995年,乌龙茶为主);

6)云南:1.03 2258 红茶为主(1998年) ;

7)江西:0.746 1179 (1998年) ; 8)安徽:0.89 1260 (1995年) ;

7) 广东:以红茶为主,80年代经营量很大,90年代以后大量减少,现在正在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扩大出口。

当前世界茶叶的三大矛盾是:产品供过于求、成本上升、卖价下跌。可以从世界茶叶生产量、出口

量、进口消费量和绿茶的生产量出口量中看到规律,见表3-20、3-21、3-22、3-23。

表3-20 世界茶叶产量10年比 单位:万吨

而出口的茶叶中又有95%以上通过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成交。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由科伦坡茶叶贸易协会管理。目前共有8家茶叶代理商,经常参加拍卖的买主(出口商)有30多家,由茶叶贸易协会协调,每家代理商拥有固定的茶叶供应厂(场),即每家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只委托其中的2-3家代理商负责拍卖。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必须在15-20天前把茶样(每只3公斤)、编号及最低价等送至代理商。代理商再把各茶厂(场)送来的茶叶按茶号、生产厂家、规格、等级、批次、件数、重量、包装和存放地点等编制成目录,连同样品一并送至各有关公司,供审评定价。茶叶按存放地点的不同分成主拍(Mainsail)和辅拍(Exestate)。主拍的茶叶存放在茶厂内,由于茶叶新鲜,拍卖的价格相对也较高,而辅拍的茶叶因没有及时销售出去,已贮存到茶厂外的仓库内,所以拍卖的价格也稍低。

拍卖主持人来自各代理商。拍卖开始后,主持人按编制目录中茶号的顺序,首先叫最低价,欲购此茶的出口商们竞相出价,出价最高者为买主。拍卖速度极快,有时一只茶叶的拍卖时间仅几秒钟。拍卖成交后,买主必须在10天之内到指定茶厂或仓库提货。所以,茶叶从产出到装船出口一般仅需5~6周,最多也不超过两个月。斯里兰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茶叶的保质期为3个月,这使斯里兰卡红茶能保持鲜爽浓强的品质特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好评。茶叶拍卖的费用较低,如拍卖辅拍的茶叶,除成本价外还需包括仓库租金、代理商代理费1%,茶场负担的茶叶税、保险及拍卖管理费等。如果是主拍茶叶,茶场无需负担仓库租金,费用可减少到仅为茶叶拍卖收入的.35%。

2、 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印度1986年与1976年比,出口量减少15.63%,但均价提高67.53%,20万吨出口茶基本上是通过拍卖获取合理价格成交的。而中国因没有拍卖市场,1986年与1980年比,出口量增加9.85%,但均价下跌68.7%。正式形成于1861年12月。1992年拍卖量为15万吨。当初是伦敦拍卖市场的附庸,十九世纪年拍卖量少于2万吨,而且其中大部分运抵英国后再次拍卖。后来成了削弱前者的因素。1961年,百年庆典时,总理尼赫鲁亲临剪彩。印度有名的拍卖市场还有科钦、库奴尔、哥依巴特、高哈第、西利古里。印度茶叶70%要进入拍卖市场。

印度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1位,目前是世界上第3大茶叶出口国。拍卖是印度茶叶销售的主要方式。拍卖市场是茶叶拍卖的一个场所,拍卖活动是由拍卖行来具体组织实施的。一般从茶叶采摘加工到拍卖市场交易只有20天左右。印度现在有权组织茶叶拍卖的公司有12家,许多拍卖行在各拍卖市场又分别设立分支机构。

印度政府对茶叶拍卖有规定,即茶园生产的茶叶,70%要进入拍卖市场。国外公司的经纪人和国内零售商一般都从拍卖市场中进货。但根据印度茶叶统计年报,茶叶实际拍卖量占产量的比重年均在60%左右。对于拍卖这种方式,印度的茶园主认为自己直接卖或通过拍卖行拍卖各有利弊。自己有固定买主(政府允许茶园直接出口,可以不经过拍卖市场),价格可能会比拍卖高,而且可以省掉1%的拍卖费用,但货款回收慢且没有保证。通过拍卖,货款回收快而且有保证,因为拍卖行承担责任。

3、肯尼亚蒙巴萨拍卖市场。年拍卖量为9万吨,垄断本国茶销量的90%,是东非经济舞台上的一颗明珠。

4、 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拍卖市场。独占了本国的全部茶叶贸易量。

5、 印尼的雅加达拍卖市场。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拍卖市场有以下8个方面的优越性:

一是公平、公开,以质量、品种、特色、供求关系获取合理的价格;二是开放、统一,向所有供需方开放;三是交易直接、交货迅速,有现货拍卖、异地上市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到岸拍卖和在途拍卖(或称离岸拍卖)等形式;四是交易面广、选择性大,凡是消费量大的国家,都到拍卖市场上采购茶叶;五是成交量大、全年交易,红碎茶的75%,约70万吨在此成交;六是信息灵通、价格合理、买卖自由;七是合约买卖、风险共担,在保证金制度和统一结算制度下,大宗标准级茶叶可以买卖合约;八是可交易相关物资,拓宽生财之路。

一般情况下,卖主的茶叶送到拍卖市场,编入目录、审评定价、制定货单送到买主手里。一周内就可到拍卖厅按号叫价。从采摘、加工、包装、运

输到拍卖成交,一般20天,付款后一周之内到仓库提货。这样,大大缩短了生产销售周期,减少了周转损耗,节约了成本,保证了质量,并在最好价格上成交。

中国茶叶的交易方式要改变。

目前,我国茶叶交易仍然是原始的小门市现货交易方式,一家一户经营。这种交易方式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交易规模小;二是自产自销。茶叶交易一直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由买家与卖家洽谈成交。这种交易方式虽然灵活简便,但成本高,质量没有保证,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拓展需要。我国茶叶经营权放开后,出现多头出口,这就造成相互压价,效益的流失。而拍卖市场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统一茶叶市场、保护茶商的利益,更缩短了出口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使产销直接见面,衔接紧密,现货现卖,相对降低了成本。所以,传统而原始的交易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茶业发展。茶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要求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来推动。我国茶业现存的原始的交易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存在,致使我国茶业流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难以实现。

八、各国、各地区茶叶市场特点

(一)亚洲

1。阿联酋

是个卖茶的好地方。2002年,人口300万人,年增长率达7%,年人均消费量为8公斤。2001年进口量为5万吨,年增长率为10%。是无高关税壁垒的国家,税率为4%。主要喝红茶,袋装茶以硬纸盒包装的印度品牌为主。但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茶品种多、品质优、历史久、是茶中精品,在阿联酋应该有市场。

要进入阿联酋市场,必须经过商业代理才能销售,有关的贸易习惯一定要搞清楚。进口茶叶的80%用于转口到伊朗、巴基斯坦、独联体。1996年,进口茶叶4万多吨(印度19800吨,占35.4%,斯里兰卡14400吨,中国只占6.6%),8100万美元;转口21600吨,4300万美元;国内消费19100吨,3800万美元。咖啡厅增加是茶叶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咖啡厅是最大的茶叶消费地之一,全国有3000家。

2、伊拉克

人口1725万。不喝绿茶,喜喝红茶;不喝泡的茶,只喝煮的茶,因为煮的比泡的味道浓。政府、企业有专门负责煮茶的工人,公共场所、饭店、餐厅有茶供应,喝茶普及社会。

3、科威特

人口196万。全境被沙漠覆盖,气候炎热,最高温度520C 。要“浓强鲜”的红茶,冲泡或煮红茶掺牛奶、糖。很少喝绿茶。

4、土耳其

人口5242万。 爱喝茶,煮茶方式是用一大一小两个壶,大壶烧水,小壶泡茶后再煮片刻,分到各人杯中再加糖,搅拌数下就可饮用。土耳其的茶馆,是都市与农村的社交场所,有传播中心的功能。人不可一日无茶,一早起床,甚至还没剧牙、洗脸,就先喝一壶茶,揭开一天生活的序幕。喜爱喝红茶。并且喜欢当客人的面夸耀自己煮茶的功夫。茶汤色泽透明、香味扑鼻、口味醇厚为上,茶汤呈暗黑色、香味不纯则不好。煮茶用铜壶,燃料是木炭。到处有茶馆。点心店也兼营茶叶。茶馆的服务员,手托托盘,上放一杯茶,给挨门挨户的店铺送茶。在茶馆对面或附近工作的人,吹下口哨、吆喝一下、打个手势,服务员就会把茶送到。在车站和码头,也有红茶供应。在学校、机关、企业,都有专人煮茶、卖送茶。

5、巴基斯坦

2001年,人口1.4亿。是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天气干燥炎热,多食牛羊肉和乳品,信伊斯兰教,严格禁酒,普遍爱饮茶, 是一个饮茶成风的国家。有“以茶代酒、以茶消腻、以茶提神、以茶为乐、客来敬茶”的饮茶习俗。主要喝红茶,一般用煮法。用过滤器滤去茶渣,将茶汤倒入杯中加牛奶、糖,但不加薄荷。每家都有一套完整的茶具。饮茶时也配点心。

1972年,进口4万吨;1982年,进口7.25万吨;1984年茶叶输入量10万吨,其中绿茶三五千吨,居世界第三、四位;1993年,进口12.4万吨;2000年,按人均1.1公斤计算,总量为15万吨以上。年人均饮茶1400杯,年人均消费量1-5公斤。不足万人的小镇,有茶馆20多家,街头、作坊到处都有饮茶的人。一杯牛奶红茶(180ml )4卢比(1卢比=0.15人民币)。以前,进口业务主要由外商立普顿、勃洛克. 邦、民族商依思巴哈尼等三四家大茶商所垄断,少数则由聚居于卡拉奇、求迪巴扎的三四十家中小茶商经营。进口的茶叶经拼配包装后,转售给500多家茶叶批发商,然后再卖给众多的零售商而见于市场。2000年,立顿公司占60%的市场,黄色包装茶叶遍布大街小巷。

2000年,本土最大的进口商是TAPAL 公司,总部在卡拉奇,员工500人,有两座大型茶叶加工拼配包装厂。年进口2-3万吨,有红、绿、花茶。生产袋装茶叶品种有:Chenak Kfnya Dust,200g 装,纸盒,44Rs/盒;Family Mixture,200g装,51Rs (碎一末);Danedar Black Tea,200g袋装,53Rs (碎三);Mezban Premier Dust,硬纸盒,61Rs ;Manedar Leaf Tea,200g,盒装59Rs ;Jaminegreen Tea,条盒袋泡茶,每盒25袋,每袋2g,40Rs ;塑料瓶装茉莉花茶,100g ,60Rs ;纸盒装绿茶,每盒10小袋,每小袋50g 。所有外包装均印有乌尔都文和英文,将茶园、工厂、冒着热气的茶杯、披着头巾的阿拉伯少女与醒目的“TAPAL ”文字商标印在一起,极富浓厚的民族色彩,有强烈的吸引力。

街头茶叶店,用20*30cm的塑料箱,放红茶和绿茶。有印尼、卢旺达、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的仅稍筛分尚含筋毛的红碎茶,140Rs/kg;混合粉末茶,170Rs/kg;肯尼亚同样外形的粉末茶标价250Rs/kg,比前者高出50%。绿茶价格为 6、印度

人口9亿。1984年年产茶叶74万吨,内销50万吨,人均0.6公斤。以红茶为主,奶茶中放羊奶,茶奶比是1:1。还有的喝“调味茶”,在上面的茶中加一些生姜片、茴香、丁香、肉桂、槟榔和豆蔻。客人来时常配有水果和茶点。印度茶叶种植最早市场化,有一定的规模。其中规模在120亩的茶园占88%,规模在6000亩以上的占2.5%。2001年茶叶产量85万吨,产值30亿美元,其中75%来自种植,25%来自茶叶加工。从事茶业和辅助就业人口240万,茶叶出口创汇3.72亿美元。与中国的3000万茶农,茶叶产值12.09亿美元,出口创汇3.42亿美元相比,较为先进。

7、 新加坡

人口400万。1987年,出现了第一家茶艺馆,不到5年,有了20多家,在“唐人城”的牛车水等就有10家。

8、马来西亚

人口2270多万。主喝“拉茶”,传自印度,与奶茶相似。茶艺盛行,吉隆坡有几十家茶艺馆。终年高温多雨,只有一个旅游茶园,面积200亩,在海拔1524米之高山。只销绿毛茶。价格人民币120元/公斤。华人以福建为主,华人茶馆很多,一般都卖茶叶、茶书、茶具、茶点和饭。饮茶习惯和福建相似。 吉隆坡档次高且有影响的茶馆首推紫藤茶园。老板肖慧女士,年约三十,曾在浙农大进修。经营方式主要是会员制,有几千个会员。在其它州已发展了很多家分店。这里注重中国茶文化,中国茶,中国画,装饰与茶有关,饭菜都与茶有关。饭用茶水煮,菜里放茶叶,价格不菲,但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华人爱喝茶,爱坐茶馆,坐在四面透风的大棚中,一壶六堡茶可坐几个小时。喝茶不仅为解渴,主要为谈生意,几杯茶下肚,生意就谈成了。

中档茶馆供应的是“楚留香”,是中档乌龙茶。70-80马币/350克。陈老板祖籍福建,三十多岁。买了十几辆小货车,车上有楚留香的标志和广告,往各中、高档茶馆、酒楼送货。将楚留香的茶壶、茶杯免费相送,所以楚留香在马家喻户晓,生意蒸蒸日上。马来族人占1/3,以喝咖啡为主。马来印度人爱喝加了佐料牛奶、姜汁、香草、和糖的红茶,称“拉茶”。

茶叶进口来自中国、台湾、印度和印尼,茶类有乌龙茶、六堡茶、红碎茶、功夫红茶和少量绿茶如黄山毛峰等,年进口总额1000多万美元。茶叶经销商多,老字号的主要是广耀兴和广汇丰,都有是华人,一个姓颜,一个姓刘,每届广交会都来。茶价是国内的3-5倍,关税仅5%,但利润主要在批发商。

9、日本

人口1.23亿。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3倍。中国乌龙茶前20年曾经风靡日本,现在日本正流行绿茶,预计20年后日本将流行红茶。2001年,日本绿茶消费量9.8万吨、乌龙茶2.4万吨、红茶1.5万吨,人均消费量为1公斤;日势。1970年,日本人均消费绿茶527克,1998年下降为388克,在30年中,

减少了25%。中国绿茶饮料也走俏日本,与去年同比增长了27%。但如果中国茶不注重自身的市场开发和发展,中国茶也会与西洋红茶一样,慢慢失去自己的客源。

2002年,日本茶农欲阻止中国茶叶进口。1-5月,进口中国绿茶比去年增长了29%。1999年是12000吨,2000年是14300吨,2001年是17700吨。进口单价为365日元/公斤,导致当地茶叶比以前便宜了40%以上,日茶价格跌到了400日元/公斤,茶农们为此叫苦连天。7月份,鹿儿岛茶业会议所派出90人到全国各地调查,了解到大家除了对绿茶的滋味关心外,还关心农残,于是要求农水省强化对农残检测,致使浙江蒸青绿茶出口遇到困难。

10、韩国

人口4500万。主销茶类是绿茶,乌龙茶少量,两者占到95%,红茶仅5%。Lipton 、Ahamed 、Fortnum 、

Masont 、Twings 是主要品牌。袋泡茶占70-75%。点茶、抹茶、叶茶并存。随着茶艺馆的兴起,红茶、绿茶、乌龙茶、普在40岁以上的人中非常普及,而年轻人则更偏爱碳酸饮料。人均消费量从1980年的0.1克增长到1990年的8.7克,1998年达到40克,2000年60克,2001年80克,2002年100克。按480万人计算,2001年消费3840吨。65%的茶叶通过批发商,16.4%在超市,6.3%在百货商店销售。

公斤。进口税绿茶为500%,红茶为200%。茶叶加工以一家一户的小茶厂为主,设备只有杀青锅2-3只,30型揉捻机1-2台,炒茶锅1-2只,焙茶复炒锅1-2只,全程均为手工操作。大多数小茶厂年产茶不过5吨,以炒青绿茶为主,口味要求带栗香或足火香。在制品不着地。

韩国茶人联合会有会员50万人,由生产者、教育、茶艺、佛教界人士组成。懂得茶叶生产且能在第一线指导的技术人员十分缺少。韩国无茶校,大学里设有茶叶专业研究生班,但只学茶的历史文化和泡茶艺术,韩国没有专业的茶叶机械厂,成套茶机全靠进口。

11、 伊朗

6.4%。从来没有人象伊朗一样,将茶喝成了生命里的一道不变的美丽风景。大大小小的茶室遍布全国,茶客啜茶、抽水烟、闲聊、交朋友、谈生意。许多人一天十五六杯是最起码的,因为伊朗禁酒,他们便以茶代酒,提神、健身、醒胃、清肠,全靠它。

12、 缅甸

人口4000万。缅甸人很喜欢喝茶,早午晚餐都在茶座、茶餐厅解决,一天喝上三五次茶是等闲事。以锡兰茶加奶为主,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盘盛着。茶叶经销商主要是华侨。

13、 乌兹别克斯坦

人口2030万。是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均年消费2650克,居世界第四。年进口量为2.5-3万吨。中国占60%,伊朗占25%,斯里兰卡占4%。进口的20%是包装茶,斯里兰卡占30%,印度占20%。中国100%为散茶。

乌不产茶。以消费绿茶为主,占70-75%。红茶主要在首都塔什干市饮用。散装茶占93%,袋泡茶占7%。70-75%的散茶为大叶茶,25-30%为颗粒茶,乌更好前者。

茶叶品牌有200多种,大部分为进口和合资的。如Ahmad 、Impra 、Beta 、Lipton 、Beton 、中国的塔什干绿茶、Jaftea 、Brook bond。零售商店和自由市场有散茶,品种杂,外观和品质都不高。

茶叶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自2002年2月起,取消了10%的进口关税,竞争加剧。从事进出口的企业有30家,分三类:一类是大的茶叶加工企业3-4家,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的广告宣传、保护商标和防止假冒;二类是小型加工和分装企业,不同进口商直接打交道,只从大进口商批发;三类是直接进口和销售包装茶的企业。由于购买力不高,质量不高、价格便宜的中国茶、伊朗茶、越南茶、印尼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我国在乌从事茶叶经营的有安徽、湖南、浙江的6-7家大企业,但通过正规渠道出口的不到一半。品牌意识不强。

14、 阿富汗

人口1550万。阿富汗人信奉伊斯兰教,普遍有饮茶的习惯。1984年, 人均消费0.95公斤,总量15000

吨以上,全部依靠进口。

15 泰国

人口5500万。泰国AC 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泰国人正在改变他们的口味,由过去的碳酸饮

料爱好者转为健康饮料消费者,如果汁、牛奶和绿茶。

根据2002年上半年的销售统计,碳酸饮料负增长,牛奶增长2%,果汁、绿茶和功能性饮料增长在

两位数。特别是方便性袋装绿茶,市场有望扩大4倍,从去年的119万美元增长到476万美元,饮料市场将达2142万美元。

占统治地位的是泰普克食品公司,该公司认为茶饮料市场潜力巨大,明年准备投入95万美元将其在绿茶市场的份额提升到50%。

(二)、美洲

1、美国

人口2.5亿。美国的茶叶市场,18世纪以武夷茶为主,19世纪以绿茶为主,20世纪后红茶为主,袋泡茶占55%。喜喝加柠檬的冰红茶。它是一个嗜“冷”的社会,因为生活节奏快,饮冰茶省时方便,卡路里低,不含酒精,咖啡因的含量比咖啡少,有益身心健康,有益于消除疲劳,保持体形健美。

美国是第二大茶叶消费国。1977年前的30年进口量年均增长3%。1977年进口92086吨,红茶占93%、绿茶占6%,其次是乌龙茶、花茶等。绿茶日本占61.4%,中国占33%(其中台湾占9.4%),乌龙

茶主要是中国(其中台湾占71.8%)。主要有四大茶类,袋泡茶、速溶茶、加香料茶和冰茶。1983年,美国通过零售商店(不包括旅馆、饭店、常年客户)售出的茶叶达72575吨,其中袋泡茶41876吨,散茶2685吨,速溶茶14878吨,速溶混合茶13136吨。茶叶市场的垄断性强,Lipton\Tetley\Salada\Brooke Bond\Standard 5家公司占了80%的拼配包装茶市场。宜做袋泡茶的体型较小的BOPF 和Fannings 在美国最受欢迎。销售渠道是:进口商-拼配包装商-批发商-零售商或超级市场。1978年,Lipton 曾赞扬中国滇红的品质很好。

1995年,美国市场上茶叶不是廉价饮料,年进口茶叶8万吨,销售金额40亿美元,销售均价为200元/人民币。由于美国人迷恋中国绿茶和龙井茶具有防癌功效,大受欢迎。美国旧金山的品茗协会有人直接从浙江茶家手里收购茶叶,并亲自监督加工、包装所需龙井茶,在美国以3500美元/磅出售,或者让顾客花28美元/杯喝只有3.5克/杯龙井茶的茶水。

特种茶市场前景看好,如绿茶、白茶、风味茶和加强型功能茶。由于临床证实茶有利于健康,许多中年人转而喝茶,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前景更好。美国人迷恋龙井茶和中国绿茶,因为绿茶具有防癌功效。整个市场都呈现低档茶过剩的局面。1995年,美国旧金山美国品茗家协会派人直接从浙江茶农手里收购茶叶,并亲自监督加工、包装所需龙井茶。在美国以每磅3500美元出售,或者让顾客花28美元喝杯只有3.5克龙井茶的茶水。2002年,多批美国游客来到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仙遇”茶艺馆,品饮天牌湘波绿后,认为香味很好,这样的茶叶在美国应该有市场,并当场买茶。

过去10年,通过超级市场销售的传统中国红茶包销量增加了一倍,2001年达到20亿美元。各类特种茶如添加香料和干果的品种,年销售额也倍增到5亿美元。市场干茶叶(包括散叶和袋泡茶等“传统茶叶”)、茶饮料、餐饮业消费和特色茶4大项销售额80年代后达10亿美元,1999年增至43亿美元。据美国茶叶协会介绍,品茶之风方兴未艾,中国茶可以受益,虽然大多数人对于各类名优特新品种并不了解。现在,美国全球著名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已经销售中国茶,而一些茶叶专门店、杂货店生意也不错。中国红茶在美销售均有不俗表现,但普通茶叶则较难销。

1998年,美国茶商为了促销,花样翻新。如California 的“茶叶共和国”茶叶公司,推出“一周每天一种茶”,采用优质的绿茶加工成7种不同香味的茶,用不同的铁罐包装(每个50杯),可使消费者喝上新口味的茶。星期一,弥猴、梨茶;星期二,菠罗、姜茶;星期三,蜂蜜、人参茶;星期四,野草莓、李子茶;星期五,橙香茶;星期六,苹果花茶;星期日,普通绿茶。并写出这样的广告,全世界研究都证明了,每天喝一杯绿茶可以大大增进健康,我们这些绿茶可以给您带来健康、平安、幸福的生活。

1996年,美国茶叶消费的支撑点有四个:一是美国人不太懂茶,大多喝马虎茶,要求方便、卫生、营养、保健;二是茶饮料成倍增长;三是靠广告宣传;四是依四种生活水平(饥饿、温饱、小康、富裕)选择茶叶。总体上讲,美国还是穷人多。

2加拿大

人口3000多万。年进口茶叶2万多吨,主要是红茶,中国茶1982年仅占5%。1977年进口2.5万吨,98%是红茶。消费习惯、贸易方式、进口作法和美国基本一样。进口商主要是Goodfellow 和Scandratt 。温哥华有两家中等拼配包装商,一是Nabob ,由英国人经营;另一家是Murchies ,经洋洋贸易公司介绍,该商三代做茶叶生意,最早做的是中国茶,1978年,将云南滇红装入自己设计的罐内,将大量湖南茶拼成低价袋泡茶,销路很好。

3阿根庭

人口3240万。主要是红茶,少量绿茶。盛行的“马黛茶”,是非茶之茶,年产30万吨,是南美洲人们不可缺少的饮料。

(三)大洋洲

澳大利亚、新西兰,多为欧洲移民的后裔,和英国人一样,红茶加糖、牛奶、柠檬,有早茶、11点钟茶、下午茶之分,茶座遍布各个角落。

1澳大利亚

人口1650多万。1965年进口茶叶30000吨,人均2.5公斤。1978年22000吨,人均1.5公斤。二战前,茶斤,中国茶为1.6美元/公斤。65%的零售茶是小包装,袋泡茶占35%,并以5%递增。主要消费红茶。

(四):欧洲

1俄罗斯

人口1.47亿,95%的居民有钦茶的习惯。总量在18-20万吨,人均1.3公斤。中国茶占4%,印度占60%-70%,斯里兰卡占33.3%,印尼占5.4%,越南占2.4%。200多个品牌中,中国有20个。2001年,印度茶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71. 5%降到45%,斯里兰卡的市场份额从17.5%上升到33%;茶叶加工量和包装茶上升了82%,达到15000吨。近5

俄罗斯独立调查中心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爱喝红茶,1/3的人偶尔喝水果茶、绿茶、乌龙茶和花茶;69%的人喝茶爱加糖,9%的人爱加柠檬,4%的人爱加奶或鲜奶油,4%的人加炼乳、薄荷或白兰地;86%的人按照老传统用茶壶煮茶,然后用茶引子兑开水饮用。

老一辈人都说中国茶好。平均零售价为3-7美元/公斤,特别是中国绿茶,花茶等特种茶受欢迎,价格可观。以中国茶叶的小包装出售,市场前景不可估量。有50、100、250、500克包装。关税3公斤以下为20%,3公斤以上为5%,增值税20%。100、250、500克的包装比较受欢迎。袋泡茶25-50小袋一盒,每袋2克,办公消费较多。

市场潜力大。每年增长5000吨消费量。据海参威的茶商说,当地的绿茶、花茶经常脱销。希望与中国供货商合作。

客来敬茶,是俄罗斯的传统礼仪,以茶聚会是人们的美好享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是军队的必需品。茶室遍布城乡,大部分代替了过去的酒店,成了大众喝茶的场所,并有茶点出售。茶,这个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绿色饮料,带给俄罗斯人健康、幸福、欢乐。

俄式茶炊“沙玛瓦特”的功能是将水加热,使水温控制恰到好处,现在都电气化了。

俄罗斯各民族饮茶习惯各不相同。一是蒙古式,流行于西南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东到与蒙古接壤。其饮法与中国藏族同胞类似。先将紧压绿茶碾碎,每公斤冷水中加1-3大匙茶叶,加热至水滚,再加入1/4升牛奶、羊奶、骆驼奶,动物油一汤匙,油炒面粉50-100克,最后加入半杯谷物(大米或优质小麦),根据口味加适量的盐,共煮15分钟即可。二是卡尔梅族饮法,用散茶,每公斤水用茶50克,然后两次倒入动物奶共同煮烧,搅拌均匀,煮好滤去茶渣,即可饮用。

斯里兰卡公司的 DILMAH茶和 HYLEYS茶等。国内最大的五家公司是May Co. 、 Dilmah、Nikitin 、Orimi-Trade 、Grand ,市场份额分别为20%、11%、8%、5-6%、3-4%。五月公司在莫斯科有5万吨的包装茶加工厂。纸盒包装的中档茶叶占市场的70%以上。俄罗斯茶叶联合会(TRA)1996年成立,在发展俄罗斯茶叶市场和振兴国茶作用重要。

从海参威的茶叶市场看,印度、斯里兰卡的茶叶占主要份额。各主要品牌高中低档次齐备,以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茶叶市场为主,价位一般不高,袋泡茶每盒零售价人民币4-8元,大叶红茶及绿茶6-10元。红茶占销售量的一半,袋泡红茶、绿茶、花茶、粒茶等消费大体上相当。广告是茶叶促销的主要手段。

基辅火车站的烟茶批发市场,是目前莫斯科最大的烟茶批发市场,主要面向小商店和零售业主,也有不少市民来买大包的茶叶自用,价格比一般商店便宜很多。有31家商亭经营茶叶,大多数为专营茶叶,其中买中国茶叶的有17家。如中国的飞燕减肥茶150克80卢布、安溪茶厂的乌龙茶125克30卢布(1.05美元)、中国绿茶纸盒100克10卢布(0.35美元)250克23卢布、袋装茉莉花茶100克13卢布(0.45美元)。立顿、五月的袋茶、盒茶每家都有。

俄罗斯的“大同”茶馆于1998年开张,在一个市中心的博物馆的庭院里,出入者是达官贵人,普通消费者很少问津。每人至少消费20美元,但每天宾客盈门,也卖中国茶,普通的茶也要近百美元/公斤。

建议:一是了解潜力与特点,与当地企业合作,如“五月茶”公司;二是提高质量,改进花色,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国最大的商务办公文档下载基地:

┆项目方案 调查报告 可研分析 广告策划 案例分析┆ ┆商业计划 项目管理 电子商务 财税管理 法律文书┆ ┆战略管理 企业文化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 ┆合同文本 个人简历 年终总结 公文写作 视频讲座┆

中国文案: 中国商务办公文案的下载基地...... 娱乐中国: v.mv99.com 免费电影下载 在线电影观看......

办公休闲小游戏: 超多FLASH 游戏免费玩......

以下为文案正文:

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中茶网特邀佳宾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 包小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刘年艳

一、出口贸易概况

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

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8.7万吨,首次超过了中国的8.37万吨,此后,印度占据茶叶出口第一大国达90年。是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27.48万吨。1907年,日本绿茶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中国,此后,日本茶叶在美市场不断扩大。1913年,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茶叶出口8.68万吨,首次超过中国的8.2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此后,中国一直落后于斯里兰卡。1917年,Raymand C.Naekay在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上发表题为《中国与印度的茶叶贸易》的文章,详细解释了中国茶叶由25年前居世界首位,而后一年不如一年,逐步衰落的四个原因。一是生产者缺乏协调的组织;二是栽培茶叶不用科学的方法;三是税收的繁重;四是政治上的骚扰„„而印锡茶政府能够用全副的精神去奖励,而且能够用科学的方法从事栽培制造技术的改良„„所以华茶市场就渐渐被人所蚕食了。

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委员会设立“政府间茶叶协商小组”,次年成立“茶叶消费促进小组”。1976年,绿茶价格上涨70%,这是由于南美咖啡遭受严重霜冻大量减产的影响。1984年,国际市场茶价狂涨,因印度国内供应紧张,于上年12月下令限制CTC 茶叶出口。这年中国茶叶出口量13.93万吨(不含台湾,红茶7.2万吨),首次超过1886年的13.4万吨的最高纪录。1987年,茶叶出口口岸公司由3家发展到18家。由于各口岸公司各自为政、争购货源、抢占市场,导致茶价大跌,市场混乱,外商无所适从,对中国茶叶失去信心。1993年9月,瑞典歌德保号沉船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从广州装运中国茶叶和瓷器于1745年在瑞典近海沉没。1984年打捞出370吨中国武夷茶叶共2000多只茶箱和罐装茶及一些茶杯茶壶等。这次展出的茶叶为锡罐贮存,尚未氧化变质。1994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贸易年鉴>,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就低于全球平均价格,见表3-17。当时国内有人指出要开发高档的红碎茶、绿茶、乌龙茶、花茶、速溶茶、袋泡茶、罐装茶和有机茶。 表3-17 国际部分国家茶叶贸易价格 单位:美元/吨

2002年,荣昌县荣发茶厂没有向巴基斯坦发一吨茶(去年出口6000吨)。长时间来,红茶流通体制中的弊端已日益突出。自杀性竞争,红茶大战,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恶性价格战导致售价跌穿了成本,因而茶商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尽管国际市场上红茶占90%的市场份额,但中国红茶多是中低档茶,在国际上并没有竞争力。

茶叶界许多事情总是说不清楚,但又看得明明白白。如,中国绿茶出口竞争无序、低价竞销,害了自己,外国商人得利。有些花色的价格已跌至了茶农的初制成本线,工厂微利或亏损。有库存想掏现、有单子找得到货、为维护客户关系都得出,好象一个人想自杀,总是找得到各种理由。于是便有了广交会上大公司接待客户,小公司、个体户客串宾馆抢单交易的热闹场面。

我国的茶叶行业真的很落后,经营理念和加工,只知道生杀资源、搬运原料的买卖,没有高附加值的科技手段,茶农仍是手工作坊,精加工仅是区分轻重、粗细、长短、拼配,经营上虽有人注意了品牌,一旦品牌叫响,泛滥的水货就会将其淹没。

很多人都看得清楚,但又以一种无奈的心情等待着行情的反弹。只要这一行业还存在,就不甘心退出,没有利润就去杀下家工厂,工厂杀茶农,茶农的最后成本防线失守后,则茶园抛荒。有人说,到时候,中国的茶叶才会出现转机,但代价是昂贵的。

世界市场上少数几个公司占主导地位。Brook Bond、Lipton 、Lyons Tetley 、Twining 四大公司1990年分别占世界市场的21%、14%、13%、2%。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赶超的标杆。

国外茶叶价格结构。以英国和丹麦为例,比较好地分配了茶叶各流通环节的利润。

英国价格=进口价+进口商2-3%+贸易商2-3%+包装商50%+批发商7%+零售商12%。

丹麦价格=进口价+包装商10%+批发商15%+零售商30%。

二、三大出口茶类年,绿茶出口量占国际茶叶贸易总量的比例从6.49%增长到14.4%,年均增长11.6%,还将继续增长。2001年,绿茶为红茶出口量的4倍。特种茶出口量超过了红茶。

白茶、沱茶、六堡茶、普洱茶、其它茶。

1) 工夫红茶。出口有300多年的历史。“祁门工夫”在国际上被誉为“祁门香”,是世界上三大高香茶之一。“滇红工夫”滋味独特。川红、湘红、宜红以桔糖香闻名。

2) 红碎茶。适合作袋泡茶。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红茶滋味浓强,行销五大洲。

3) 珍眉绿茶。以茶色银灰、香气清高、滋味醇厚著称于世。有特珍、珍眉、贡熙、雨茶、秀眉。“天坛”牌特级珍眉获第25届世界优质食品金奖。天坛牌是中国茶叶出口名牌,早在1916年,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华茶出口公司,对美国的小包装茶就使用天坛牌。进入50年代,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注册了天坛牌,至今已在法国、英国、德国和摩洛哥等5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几十年来,天坛牌小包装茶出口最多,在国际上享有较高信誉。

4) 名优茶。有供不应求之势,需要大力推广。

5) 珠茶。形如珍珠、色泽绿润、香高味浓醇。出口西北非、法国。

6) 乌龙茶。滋味醇厚、回味甘鲜、香气清高、饮后齿郏留香。出口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奇种、大红袍、铁观音、单枞、浪菜、色种、水仙、茗香、乌龙及乌龙茶水。 7) 花茶。主要是茉莉花茶。

8) 白茶。有大白、水仙白、小白三种,白毫银针、白牡丹是珍品,贡眉、寿眉也有外销。 9) 沱茶。采用细嫩大叶种晒青蒸压呈“碗形”的产品,滋味醇厚,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

10) 六堡茶。紧结成块,有槟榔香味。

11) 普洱茶。滋味浓醇,耐冲泡,有槟榔香。有散茶和紧压两种。

12) 其它茶。有紧压茶中的茯砖、青砖、米砖、康砖。有速溶红(绿) 茶、柠檬茶、山楂茶等。

四、9种出口方式

1) 函电交易。通过信件、电报往来,就买卖双方交易的品质规格、价格、包装、交货期、支付条款取得一致意见后,进一步签订合同,然后按合同交易。

2) 商品交易会。邀请各国客户参加广州出口交易会和不定期的茶叶专业交易会,当面洽谈交易。 3) 洽谈成交。根据需要,邀请客户来企业洽谈。

4) 出国推销。派专业小组出国考察市场结合推销成交。

5) 凭样成交。对新买主、新茶号,先以少量茶叶样品经对方确认后成交。对标准茶号则只凭茶号报价成交。

6) 独家代理。委托客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代为推销茶叶,成交后按商定条件付给佣金。代理商有义务完成商定的推销任务。

7) 包销。和外商进行更紧密的合作,由外商包销。

8) 投标。依招标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对方报价,经对方同意后签订合同,履约成交。

9) 展销。一般将茶叶卖给外商,由外商在国外自行展销,或参加中国或其它国家举办的大型博览会对外展销。

五、 国内各出口公司经营规模。

1)中茶:2.79万吨 5020万美元(1995年);

2)浙江:4.9万吨 8000万美元(1998年),(绿茶4万吨,环保茶400吨);

3)湖南:2.3万吨 3800万美元(伊拉克红茶4000吨)(1998年);(1992年,3.65万吨,其中红茶1.5,绿茶0.5,特种茶0.01,其它0.05;3000万美元,其中红茶2250,绿茶550,特种茶200,其它10。)

4)上海:3.04万吨 4500万美元(+46.6%,1998年。80年代占全国85%,绿茶为主); 5)福建:1.97万吨 2900万美元(1995年,乌龙茶为主);

6)云南:1.03 2258 红茶为主(1998年) ;

7)江西:0.746 1179 (1998年) ; 8)安徽:0.89 1260 (1995年) ;

7) 广东:以红茶为主,80年代经营量很大,90年代以后大量减少,现在正在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扩大出口。

当前世界茶叶的三大矛盾是:产品供过于求、成本上升、卖价下跌。可以从世界茶叶生产量、出口

量、进口消费量和绿茶的生产量出口量中看到规律,见表3-20、3-21、3-22、3-23。

表3-20 世界茶叶产量10年比 单位:万吨

而出口的茶叶中又有95%以上通过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成交。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由科伦坡茶叶贸易协会管理。目前共有8家茶叶代理商,经常参加拍卖的买主(出口商)有30多家,由茶叶贸易协会协调,每家代理商拥有固定的茶叶供应厂(场),即每家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只委托其中的2-3家代理商负责拍卖。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必须在15-20天前把茶样(每只3公斤)、编号及最低价等送至代理商。代理商再把各茶厂(场)送来的茶叶按茶号、生产厂家、规格、等级、批次、件数、重量、包装和存放地点等编制成目录,连同样品一并送至各有关公司,供审评定价。茶叶按存放地点的不同分成主拍(Mainsail)和辅拍(Exestate)。主拍的茶叶存放在茶厂内,由于茶叶新鲜,拍卖的价格相对也较高,而辅拍的茶叶因没有及时销售出去,已贮存到茶厂外的仓库内,所以拍卖的价格也稍低。

拍卖主持人来自各代理商。拍卖开始后,主持人按编制目录中茶号的顺序,首先叫最低价,欲购此茶的出口商们竞相出价,出价最高者为买主。拍卖速度极快,有时一只茶叶的拍卖时间仅几秒钟。拍卖成交后,买主必须在10天之内到指定茶厂或仓库提货。所以,茶叶从产出到装船出口一般仅需5~6周,最多也不超过两个月。斯里兰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茶叶的保质期为3个月,这使斯里兰卡红茶能保持鲜爽浓强的品质特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好评。茶叶拍卖的费用较低,如拍卖辅拍的茶叶,除成本价外还需包括仓库租金、代理商代理费1%,茶场负担的茶叶税、保险及拍卖管理费等。如果是主拍茶叶,茶场无需负担仓库租金,费用可减少到仅为茶叶拍卖收入的.35%。

2、 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印度1986年与1976年比,出口量减少15.63%,但均价提高67.53%,20万吨出口茶基本上是通过拍卖获取合理价格成交的。而中国因没有拍卖市场,1986年与1980年比,出口量增加9.85%,但均价下跌68.7%。正式形成于1861年12月。1992年拍卖量为15万吨。当初是伦敦拍卖市场的附庸,十九世纪年拍卖量少于2万吨,而且其中大部分运抵英国后再次拍卖。后来成了削弱前者的因素。1961年,百年庆典时,总理尼赫鲁亲临剪彩。印度有名的拍卖市场还有科钦、库奴尔、哥依巴特、高哈第、西利古里。印度茶叶70%要进入拍卖市场。

印度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1位,目前是世界上第3大茶叶出口国。拍卖是印度茶叶销售的主要方式。拍卖市场是茶叶拍卖的一个场所,拍卖活动是由拍卖行来具体组织实施的。一般从茶叶采摘加工到拍卖市场交易只有20天左右。印度现在有权组织茶叶拍卖的公司有12家,许多拍卖行在各拍卖市场又分别设立分支机构。

印度政府对茶叶拍卖有规定,即茶园生产的茶叶,70%要进入拍卖市场。国外公司的经纪人和国内零售商一般都从拍卖市场中进货。但根据印度茶叶统计年报,茶叶实际拍卖量占产量的比重年均在60%左右。对于拍卖这种方式,印度的茶园主认为自己直接卖或通过拍卖行拍卖各有利弊。自己有固定买主(政府允许茶园直接出口,可以不经过拍卖市场),价格可能会比拍卖高,而且可以省掉1%的拍卖费用,但货款回收慢且没有保证。通过拍卖,货款回收快而且有保证,因为拍卖行承担责任。

3、肯尼亚蒙巴萨拍卖市场。年拍卖量为9万吨,垄断本国茶销量的90%,是东非经济舞台上的一颗明珠。

4、 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拍卖市场。独占了本国的全部茶叶贸易量。

5、 印尼的雅加达拍卖市场。也有较高的知名度。

拍卖市场有以下8个方面的优越性:

一是公平、公开,以质量、品种、特色、供求关系获取合理的价格;二是开放、统一,向所有供需方开放;三是交易直接、交货迅速,有现货拍卖、异地上市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到岸拍卖和在途拍卖(或称离岸拍卖)等形式;四是交易面广、选择性大,凡是消费量大的国家,都到拍卖市场上采购茶叶;五是成交量大、全年交易,红碎茶的75%,约70万吨在此成交;六是信息灵通、价格合理、买卖自由;七是合约买卖、风险共担,在保证金制度和统一结算制度下,大宗标准级茶叶可以买卖合约;八是可交易相关物资,拓宽生财之路。

一般情况下,卖主的茶叶送到拍卖市场,编入目录、审评定价、制定货单送到买主手里。一周内就可到拍卖厅按号叫价。从采摘、加工、包装、运

输到拍卖成交,一般20天,付款后一周之内到仓库提货。这样,大大缩短了生产销售周期,减少了周转损耗,节约了成本,保证了质量,并在最好价格上成交。

中国茶叶的交易方式要改变。

目前,我国茶叶交易仍然是原始的小门市现货交易方式,一家一户经营。这种交易方式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交易规模小;二是自产自销。茶叶交易一直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由买家与卖家洽谈成交。这种交易方式虽然灵活简便,但成本高,质量没有保证,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拓展需要。我国茶叶经营权放开后,出现多头出口,这就造成相互压价,效益的流失。而拍卖市场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统一茶叶市场、保护茶商的利益,更缩短了出口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使产销直接见面,衔接紧密,现货现卖,相对降低了成本。所以,传统而原始的交易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茶业发展。茶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要求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来推动。我国茶业现存的原始的交易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存在,致使我国茶业流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难以实现。

八、各国、各地区茶叶市场特点

(一)亚洲

1。阿联酋

是个卖茶的好地方。2002年,人口300万人,年增长率达7%,年人均消费量为8公斤。2001年进口量为5万吨,年增长率为10%。是无高关税壁垒的国家,税率为4%。主要喝红茶,袋装茶以硬纸盒包装的印度品牌为主。但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茶品种多、品质优、历史久、是茶中精品,在阿联酋应该有市场。

要进入阿联酋市场,必须经过商业代理才能销售,有关的贸易习惯一定要搞清楚。进口茶叶的80%用于转口到伊朗、巴基斯坦、独联体。1996年,进口茶叶4万多吨(印度19800吨,占35.4%,斯里兰卡14400吨,中国只占6.6%),8100万美元;转口21600吨,4300万美元;国内消费19100吨,3800万美元。咖啡厅增加是茶叶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咖啡厅是最大的茶叶消费地之一,全国有3000家。

2、伊拉克

人口1725万。不喝绿茶,喜喝红茶;不喝泡的茶,只喝煮的茶,因为煮的比泡的味道浓。政府、企业有专门负责煮茶的工人,公共场所、饭店、餐厅有茶供应,喝茶普及社会。

3、科威特

人口196万。全境被沙漠覆盖,气候炎热,最高温度520C 。要“浓强鲜”的红茶,冲泡或煮红茶掺牛奶、糖。很少喝绿茶。

4、土耳其

人口5242万。 爱喝茶,煮茶方式是用一大一小两个壶,大壶烧水,小壶泡茶后再煮片刻,分到各人杯中再加糖,搅拌数下就可饮用。土耳其的茶馆,是都市与农村的社交场所,有传播中心的功能。人不可一日无茶,一早起床,甚至还没剧牙、洗脸,就先喝一壶茶,揭开一天生活的序幕。喜爱喝红茶。并且喜欢当客人的面夸耀自己煮茶的功夫。茶汤色泽透明、香味扑鼻、口味醇厚为上,茶汤呈暗黑色、香味不纯则不好。煮茶用铜壶,燃料是木炭。到处有茶馆。点心店也兼营茶叶。茶馆的服务员,手托托盘,上放一杯茶,给挨门挨户的店铺送茶。在茶馆对面或附近工作的人,吹下口哨、吆喝一下、打个手势,服务员就会把茶送到。在车站和码头,也有红茶供应。在学校、机关、企业,都有专人煮茶、卖送茶。

5、巴基斯坦

2001年,人口1.4亿。是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天气干燥炎热,多食牛羊肉和乳品,信伊斯兰教,严格禁酒,普遍爱饮茶, 是一个饮茶成风的国家。有“以茶代酒、以茶消腻、以茶提神、以茶为乐、客来敬茶”的饮茶习俗。主要喝红茶,一般用煮法。用过滤器滤去茶渣,将茶汤倒入杯中加牛奶、糖,但不加薄荷。每家都有一套完整的茶具。饮茶时也配点心。

1972年,进口4万吨;1982年,进口7.25万吨;1984年茶叶输入量10万吨,其中绿茶三五千吨,居世界第三、四位;1993年,进口12.4万吨;2000年,按人均1.1公斤计算,总量为15万吨以上。年人均饮茶1400杯,年人均消费量1-5公斤。不足万人的小镇,有茶馆20多家,街头、作坊到处都有饮茶的人。一杯牛奶红茶(180ml )4卢比(1卢比=0.15人民币)。以前,进口业务主要由外商立普顿、勃洛克. 邦、民族商依思巴哈尼等三四家大茶商所垄断,少数则由聚居于卡拉奇、求迪巴扎的三四十家中小茶商经营。进口的茶叶经拼配包装后,转售给500多家茶叶批发商,然后再卖给众多的零售商而见于市场。2000年,立顿公司占60%的市场,黄色包装茶叶遍布大街小巷。

2000年,本土最大的进口商是TAPAL 公司,总部在卡拉奇,员工500人,有两座大型茶叶加工拼配包装厂。年进口2-3万吨,有红、绿、花茶。生产袋装茶叶品种有:Chenak Kfnya Dust,200g 装,纸盒,44Rs/盒;Family Mixture,200g装,51Rs (碎一末);Danedar Black Tea,200g袋装,53Rs (碎三);Mezban Premier Dust,硬纸盒,61Rs ;Manedar Leaf Tea,200g,盒装59Rs ;Jaminegreen Tea,条盒袋泡茶,每盒25袋,每袋2g,40Rs ;塑料瓶装茉莉花茶,100g ,60Rs ;纸盒装绿茶,每盒10小袋,每小袋50g 。所有外包装均印有乌尔都文和英文,将茶园、工厂、冒着热气的茶杯、披着头巾的阿拉伯少女与醒目的“TAPAL ”文字商标印在一起,极富浓厚的民族色彩,有强烈的吸引力。

街头茶叶店,用20*30cm的塑料箱,放红茶和绿茶。有印尼、卢旺达、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的仅稍筛分尚含筋毛的红碎茶,140Rs/kg;混合粉末茶,170Rs/kg;肯尼亚同样外形的粉末茶标价250Rs/kg,比前者高出50%。绿茶价格为 6、印度

人口9亿。1984年年产茶叶74万吨,内销50万吨,人均0.6公斤。以红茶为主,奶茶中放羊奶,茶奶比是1:1。还有的喝“调味茶”,在上面的茶中加一些生姜片、茴香、丁香、肉桂、槟榔和豆蔻。客人来时常配有水果和茶点。印度茶叶种植最早市场化,有一定的规模。其中规模在120亩的茶园占88%,规模在6000亩以上的占2.5%。2001年茶叶产量85万吨,产值30亿美元,其中75%来自种植,25%来自茶叶加工。从事茶业和辅助就业人口240万,茶叶出口创汇3.72亿美元。与中国的3000万茶农,茶叶产值12.09亿美元,出口创汇3.42亿美元相比,较为先进。

7、 新加坡

人口400万。1987年,出现了第一家茶艺馆,不到5年,有了20多家,在“唐人城”的牛车水等就有10家。

8、马来西亚

人口2270多万。主喝“拉茶”,传自印度,与奶茶相似。茶艺盛行,吉隆坡有几十家茶艺馆。终年高温多雨,只有一个旅游茶园,面积200亩,在海拔1524米之高山。只销绿毛茶。价格人民币120元/公斤。华人以福建为主,华人茶馆很多,一般都卖茶叶、茶书、茶具、茶点和饭。饮茶习惯和福建相似。 吉隆坡档次高且有影响的茶馆首推紫藤茶园。老板肖慧女士,年约三十,曾在浙农大进修。经营方式主要是会员制,有几千个会员。在其它州已发展了很多家分店。这里注重中国茶文化,中国茶,中国画,装饰与茶有关,饭菜都与茶有关。饭用茶水煮,菜里放茶叶,价格不菲,但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华人爱喝茶,爱坐茶馆,坐在四面透风的大棚中,一壶六堡茶可坐几个小时。喝茶不仅为解渴,主要为谈生意,几杯茶下肚,生意就谈成了。

中档茶馆供应的是“楚留香”,是中档乌龙茶。70-80马币/350克。陈老板祖籍福建,三十多岁。买了十几辆小货车,车上有楚留香的标志和广告,往各中、高档茶馆、酒楼送货。将楚留香的茶壶、茶杯免费相送,所以楚留香在马家喻户晓,生意蒸蒸日上。马来族人占1/3,以喝咖啡为主。马来印度人爱喝加了佐料牛奶、姜汁、香草、和糖的红茶,称“拉茶”。

茶叶进口来自中国、台湾、印度和印尼,茶类有乌龙茶、六堡茶、红碎茶、功夫红茶和少量绿茶如黄山毛峰等,年进口总额1000多万美元。茶叶经销商多,老字号的主要是广耀兴和广汇丰,都有是华人,一个姓颜,一个姓刘,每届广交会都来。茶价是国内的3-5倍,关税仅5%,但利润主要在批发商。

9、日本

人口1.23亿。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3倍。中国乌龙茶前20年曾经风靡日本,现在日本正流行绿茶,预计20年后日本将流行红茶。2001年,日本绿茶消费量9.8万吨、乌龙茶2.4万吨、红茶1.5万吨,人均消费量为1公斤;日势。1970年,日本人均消费绿茶527克,1998年下降为388克,在30年中,

减少了25%。中国绿茶饮料也走俏日本,与去年同比增长了27%。但如果中国茶不注重自身的市场开发和发展,中国茶也会与西洋红茶一样,慢慢失去自己的客源。

2002年,日本茶农欲阻止中国茶叶进口。1-5月,进口中国绿茶比去年增长了29%。1999年是12000吨,2000年是14300吨,2001年是17700吨。进口单价为365日元/公斤,导致当地茶叶比以前便宜了40%以上,日茶价格跌到了400日元/公斤,茶农们为此叫苦连天。7月份,鹿儿岛茶业会议所派出90人到全国各地调查,了解到大家除了对绿茶的滋味关心外,还关心农残,于是要求农水省强化对农残检测,致使浙江蒸青绿茶出口遇到困难。

10、韩国

人口4500万。主销茶类是绿茶,乌龙茶少量,两者占到95%,红茶仅5%。Lipton 、Ahamed 、Fortnum 、

Masont 、Twings 是主要品牌。袋泡茶占70-75%。点茶、抹茶、叶茶并存。随着茶艺馆的兴起,红茶、绿茶、乌龙茶、普在40岁以上的人中非常普及,而年轻人则更偏爱碳酸饮料。人均消费量从1980年的0.1克增长到1990年的8.7克,1998年达到40克,2000年60克,2001年80克,2002年100克。按480万人计算,2001年消费3840吨。65%的茶叶通过批发商,16.4%在超市,6.3%在百货商店销售。

公斤。进口税绿茶为500%,红茶为200%。茶叶加工以一家一户的小茶厂为主,设备只有杀青锅2-3只,30型揉捻机1-2台,炒茶锅1-2只,焙茶复炒锅1-2只,全程均为手工操作。大多数小茶厂年产茶不过5吨,以炒青绿茶为主,口味要求带栗香或足火香。在制品不着地。

韩国茶人联合会有会员50万人,由生产者、教育、茶艺、佛教界人士组成。懂得茶叶生产且能在第一线指导的技术人员十分缺少。韩国无茶校,大学里设有茶叶专业研究生班,但只学茶的历史文化和泡茶艺术,韩国没有专业的茶叶机械厂,成套茶机全靠进口。

11、 伊朗

6.4%。从来没有人象伊朗一样,将茶喝成了生命里的一道不变的美丽风景。大大小小的茶室遍布全国,茶客啜茶、抽水烟、闲聊、交朋友、谈生意。许多人一天十五六杯是最起码的,因为伊朗禁酒,他们便以茶代酒,提神、健身、醒胃、清肠,全靠它。

12、 缅甸

人口4000万。缅甸人很喜欢喝茶,早午晚餐都在茶座、茶餐厅解决,一天喝上三五次茶是等闲事。以锡兰茶加奶为主,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盘盛着。茶叶经销商主要是华侨。

13、 乌兹别克斯坦

人口2030万。是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均年消费2650克,居世界第四。年进口量为2.5-3万吨。中国占60%,伊朗占25%,斯里兰卡占4%。进口的20%是包装茶,斯里兰卡占30%,印度占20%。中国100%为散茶。

乌不产茶。以消费绿茶为主,占70-75%。红茶主要在首都塔什干市饮用。散装茶占93%,袋泡茶占7%。70-75%的散茶为大叶茶,25-30%为颗粒茶,乌更好前者。

茶叶品牌有200多种,大部分为进口和合资的。如Ahmad 、Impra 、Beta 、Lipton 、Beton 、中国的塔什干绿茶、Jaftea 、Brook bond。零售商店和自由市场有散茶,品种杂,外观和品质都不高。

茶叶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自2002年2月起,取消了10%的进口关税,竞争加剧。从事进出口的企业有30家,分三类:一类是大的茶叶加工企业3-4家,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的广告宣传、保护商标和防止假冒;二类是小型加工和分装企业,不同进口商直接打交道,只从大进口商批发;三类是直接进口和销售包装茶的企业。由于购买力不高,质量不高、价格便宜的中国茶、伊朗茶、越南茶、印尼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我国在乌从事茶叶经营的有安徽、湖南、浙江的6-7家大企业,但通过正规渠道出口的不到一半。品牌意识不强。

14、 阿富汗

人口1550万。阿富汗人信奉伊斯兰教,普遍有饮茶的习惯。1984年, 人均消费0.95公斤,总量15000

吨以上,全部依靠进口。

15 泰国

人口5500万。泰国AC 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泰国人正在改变他们的口味,由过去的碳酸饮

料爱好者转为健康饮料消费者,如果汁、牛奶和绿茶。

根据2002年上半年的销售统计,碳酸饮料负增长,牛奶增长2%,果汁、绿茶和功能性饮料增长在

两位数。特别是方便性袋装绿茶,市场有望扩大4倍,从去年的119万美元增长到476万美元,饮料市场将达2142万美元。

占统治地位的是泰普克食品公司,该公司认为茶饮料市场潜力巨大,明年准备投入95万美元将其在绿茶市场的份额提升到50%。

(二)、美洲

1、美国

人口2.5亿。美国的茶叶市场,18世纪以武夷茶为主,19世纪以绿茶为主,20世纪后红茶为主,袋泡茶占55%。喜喝加柠檬的冰红茶。它是一个嗜“冷”的社会,因为生活节奏快,饮冰茶省时方便,卡路里低,不含酒精,咖啡因的含量比咖啡少,有益身心健康,有益于消除疲劳,保持体形健美。

美国是第二大茶叶消费国。1977年前的30年进口量年均增长3%。1977年进口92086吨,红茶占93%、绿茶占6%,其次是乌龙茶、花茶等。绿茶日本占61.4%,中国占33%(其中台湾占9.4%),乌龙

茶主要是中国(其中台湾占71.8%)。主要有四大茶类,袋泡茶、速溶茶、加香料茶和冰茶。1983年,美国通过零售商店(不包括旅馆、饭店、常年客户)售出的茶叶达72575吨,其中袋泡茶41876吨,散茶2685吨,速溶茶14878吨,速溶混合茶13136吨。茶叶市场的垄断性强,Lipton\Tetley\Salada\Brooke Bond\Standard 5家公司占了80%的拼配包装茶市场。宜做袋泡茶的体型较小的BOPF 和Fannings 在美国最受欢迎。销售渠道是:进口商-拼配包装商-批发商-零售商或超级市场。1978年,Lipton 曾赞扬中国滇红的品质很好。

1995年,美国市场上茶叶不是廉价饮料,年进口茶叶8万吨,销售金额40亿美元,销售均价为200元/人民币。由于美国人迷恋中国绿茶和龙井茶具有防癌功效,大受欢迎。美国旧金山的品茗协会有人直接从浙江茶家手里收购茶叶,并亲自监督加工、包装所需龙井茶,在美国以3500美元/磅出售,或者让顾客花28美元/杯喝只有3.5克/杯龙井茶的茶水。

特种茶市场前景看好,如绿茶、白茶、风味茶和加强型功能茶。由于临床证实茶有利于健康,许多中年人转而喝茶,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前景更好。美国人迷恋龙井茶和中国绿茶,因为绿茶具有防癌功效。整个市场都呈现低档茶过剩的局面。1995年,美国旧金山美国品茗家协会派人直接从浙江茶农手里收购茶叶,并亲自监督加工、包装所需龙井茶。在美国以每磅3500美元出售,或者让顾客花28美元喝杯只有3.5克龙井茶的茶水。2002年,多批美国游客来到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仙遇”茶艺馆,品饮天牌湘波绿后,认为香味很好,这样的茶叶在美国应该有市场,并当场买茶。

过去10年,通过超级市场销售的传统中国红茶包销量增加了一倍,2001年达到20亿美元。各类特种茶如添加香料和干果的品种,年销售额也倍增到5亿美元。市场干茶叶(包括散叶和袋泡茶等“传统茶叶”)、茶饮料、餐饮业消费和特色茶4大项销售额80年代后达10亿美元,1999年增至43亿美元。据美国茶叶协会介绍,品茶之风方兴未艾,中国茶可以受益,虽然大多数人对于各类名优特新品种并不了解。现在,美国全球著名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已经销售中国茶,而一些茶叶专门店、杂货店生意也不错。中国红茶在美销售均有不俗表现,但普通茶叶则较难销。

1998年,美国茶商为了促销,花样翻新。如California 的“茶叶共和国”茶叶公司,推出“一周每天一种茶”,采用优质的绿茶加工成7种不同香味的茶,用不同的铁罐包装(每个50杯),可使消费者喝上新口味的茶。星期一,弥猴、梨茶;星期二,菠罗、姜茶;星期三,蜂蜜、人参茶;星期四,野草莓、李子茶;星期五,橙香茶;星期六,苹果花茶;星期日,普通绿茶。并写出这样的广告,全世界研究都证明了,每天喝一杯绿茶可以大大增进健康,我们这些绿茶可以给您带来健康、平安、幸福的生活。

1996年,美国茶叶消费的支撑点有四个:一是美国人不太懂茶,大多喝马虎茶,要求方便、卫生、营养、保健;二是茶饮料成倍增长;三是靠广告宣传;四是依四种生活水平(饥饿、温饱、小康、富裕)选择茶叶。总体上讲,美国还是穷人多。

2加拿大

人口3000多万。年进口茶叶2万多吨,主要是红茶,中国茶1982年仅占5%。1977年进口2.5万吨,98%是红茶。消费习惯、贸易方式、进口作法和美国基本一样。进口商主要是Goodfellow 和Scandratt 。温哥华有两家中等拼配包装商,一是Nabob ,由英国人经营;另一家是Murchies ,经洋洋贸易公司介绍,该商三代做茶叶生意,最早做的是中国茶,1978年,将云南滇红装入自己设计的罐内,将大量湖南茶拼成低价袋泡茶,销路很好。

3阿根庭

人口3240万。主要是红茶,少量绿茶。盛行的“马黛茶”,是非茶之茶,年产30万吨,是南美洲人们不可缺少的饮料。

(三)大洋洲

澳大利亚、新西兰,多为欧洲移民的后裔,和英国人一样,红茶加糖、牛奶、柠檬,有早茶、11点钟茶、下午茶之分,茶座遍布各个角落。

1澳大利亚

人口1650多万。1965年进口茶叶30000吨,人均2.5公斤。1978年22000吨,人均1.5公斤。二战前,茶斤,中国茶为1.6美元/公斤。65%的零售茶是小包装,袋泡茶占35%,并以5%递增。主要消费红茶。

(四):欧洲

1俄罗斯

人口1.47亿,95%的居民有钦茶的习惯。总量在18-20万吨,人均1.3公斤。中国茶占4%,印度占60%-70%,斯里兰卡占33.3%,印尼占5.4%,越南占2.4%。200多个品牌中,中国有20个。2001年,印度茶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71. 5%降到45%,斯里兰卡的市场份额从17.5%上升到33%;茶叶加工量和包装茶上升了82%,达到15000吨。近5

俄罗斯独立调查中心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爱喝红茶,1/3的人偶尔喝水果茶、绿茶、乌龙茶和花茶;69%的人喝茶爱加糖,9%的人爱加柠檬,4%的人爱加奶或鲜奶油,4%的人加炼乳、薄荷或白兰地;86%的人按照老传统用茶壶煮茶,然后用茶引子兑开水饮用。

老一辈人都说中国茶好。平均零售价为3-7美元/公斤,特别是中国绿茶,花茶等特种茶受欢迎,价格可观。以中国茶叶的小包装出售,市场前景不可估量。有50、100、250、500克包装。关税3公斤以下为20%,3公斤以上为5%,增值税20%。100、250、500克的包装比较受欢迎。袋泡茶25-50小袋一盒,每袋2克,办公消费较多。

市场潜力大。每年增长5000吨消费量。据海参威的茶商说,当地的绿茶、花茶经常脱销。希望与中国供货商合作。

客来敬茶,是俄罗斯的传统礼仪,以茶聚会是人们的美好享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是军队的必需品。茶室遍布城乡,大部分代替了过去的酒店,成了大众喝茶的场所,并有茶点出售。茶,这个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绿色饮料,带给俄罗斯人健康、幸福、欢乐。

俄式茶炊“沙玛瓦特”的功能是将水加热,使水温控制恰到好处,现在都电气化了。

俄罗斯各民族饮茶习惯各不相同。一是蒙古式,流行于西南伏尔加河、顿河流域,东到与蒙古接壤。其饮法与中国藏族同胞类似。先将紧压绿茶碾碎,每公斤冷水中加1-3大匙茶叶,加热至水滚,再加入1/4升牛奶、羊奶、骆驼奶,动物油一汤匙,油炒面粉50-100克,最后加入半杯谷物(大米或优质小麦),根据口味加适量的盐,共煮15分钟即可。二是卡尔梅族饮法,用散茶,每公斤水用茶50克,然后两次倒入动物奶共同煮烧,搅拌均匀,煮好滤去茶渣,即可饮用。

斯里兰卡公司的 DILMAH茶和 HYLEYS茶等。国内最大的五家公司是May Co. 、 Dilmah、Nikitin 、Orimi-Trade 、Grand ,市场份额分别为20%、11%、8%、5-6%、3-4%。五月公司在莫斯科有5万吨的包装茶加工厂。纸盒包装的中档茶叶占市场的70%以上。俄罗斯茶叶联合会(TRA)1996年成立,在发展俄罗斯茶叶市场和振兴国茶作用重要。

从海参威的茶叶市场看,印度、斯里兰卡的茶叶占主要份额。各主要品牌高中低档次齐备,以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档茶叶市场为主,价位一般不高,袋泡茶每盒零售价人民币4-8元,大叶红茶及绿茶6-10元。红茶占销售量的一半,袋泡红茶、绿茶、花茶、粒茶等消费大体上相当。广告是茶叶促销的主要手段。

基辅火车站的烟茶批发市场,是目前莫斯科最大的烟茶批发市场,主要面向小商店和零售业主,也有不少市民来买大包的茶叶自用,价格比一般商店便宜很多。有31家商亭经营茶叶,大多数为专营茶叶,其中买中国茶叶的有17家。如中国的飞燕减肥茶150克80卢布、安溪茶厂的乌龙茶125克30卢布(1.05美元)、中国绿茶纸盒100克10卢布(0.35美元)250克23卢布、袋装茉莉花茶100克13卢布(0.45美元)。立顿、五月的袋茶、盒茶每家都有。

俄罗斯的“大同”茶馆于1998年开张,在一个市中心的博物馆的庭院里,出入者是达官贵人,普通消费者很少问津。每人至少消费20美元,但每天宾客盈门,也卖中国茶,普通的茶也要近百美元/公斤。

建议:一是了解潜力与特点,与当地企业合作,如“五月茶”公司;二是提高质量,改进花色,


相关文章

  • 中国茶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中国茶叶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2017-2021年中国茶叶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7-2021年 中国茶叶市场投资 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内容简述 茶叶从中国走向世界,早已成为世界饮料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品种.世界茶叶市场竞争也日益尖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主要茶叶生产消费国都不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中国是茶叶 ...查看


  • 茶叶展销会策划
  • 茶展会品牌策划报告 全国各地每年都要举办20多场大大小小的茶叶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茶文化节,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对推动中国茶业发展,传播茶 文化,引导茶消费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览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服务活动,然而,茶展则是有别于一般展会的 ...查看


  • 大洋洲茶叶市场调查报告
  • 澳大利亚茶叶市场调查报告 报告人:09GM107 一. 摘要 借助许多手段我们深入调查了澳大利亚的茶叶市场并对中国茶叶进军该地区提出了一些建议.1)调查发现澳大利亚的茶叶消费主要是依靠进口为主的.2)该地区对茶叶的消费主要以红茶为主,但近几 ...查看


  • 对日出口农产品风险评估报告
  • [编者按]2006年5月29日日本将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为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减少贸易损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会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针对重点受影响 产品,启动了对日农产品出口预警分析.现将<对 ...查看


  • 论茶叶电商模式
  • 福建农林大学 园艺学院 本科毕业实习专题报告 系 别 园艺学院 专业年级 10级 学 号 1022520040xx 学生姓名 韦某人 专题报告题目 论茶叶电商模式 指导教师 孙云 2014年 5 月10日 论茶叶电商模式 韦某人 [摘 要] ...查看


  • 市场调查5
  • [检索时间]2010-03-27 00:07:37 [检索范围]全部期刊 [起止年代]1989-2009 [检索条件]关键词=市场调查*年=1989-2009 [检索结果]检中5677篇,选中20篇 1/20 [题 名]斯巴鲁否认森林人车型 ...查看


  • 公司合作项目谈判方案_[全文]
  • PAGE 31 目 录 前言:茶叶合作项目谈判计划书 (一).开局: ①介绍相关情况 ②绿茶方成员介绍 ③开场陈述 (二).前期阶段: ①公司的基本情况 ②去年我公司的营业情况 ③介绍我公司产品优势 ④渠道管理 ⑤资金投入 ⑥营销方式 (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