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教学设计 1

元宵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背诵。结合课文和生活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体会亲情。

2、会认生字10个,注意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6个字,能按笔顺规则认真写字,继续注意写字姿势。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会认生字10个,会写生字6个。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理解体会课文的含义。

课时:二课时

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过春节时,你觉得最快乐的事。

2、出示元宵,这是什么?前些日子我们刚刚过了什么节?(元宵节)

3、你们对元宵节有什么了解?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其节俗活动在每年阴历的第一个月(元)月十五日夜(宵)举行。元宵节还叫“灯节”。正月十五夜,街上到处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的花灯上有各种谜语,供人们观赏和猜测。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象征全民族的大团结。)

4、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二、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读一读大家都认识的生字。(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用自己方法记忆这些教难的生字。

3、小老师教学生字,说一说记忆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4、认识新偏旁:方框儿

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三、观察田字格,看一看这些字是怎样占格的。

1、自己观察“团、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师生共同探究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点儿。

2、老师大声读课文,你们坐好指读姿势,会读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读。

3、同桌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助。

(二)划分朗读节奏

窗外/月儿/圆又圆,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介绍元宵节习俗。

2、学生说自己过元宵节的感受。

3、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四、背诵课文。

1、自己背。

2、开火车背。

板书:

元宵节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窗外/月儿/圆又圆,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教学反思:

元宵节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背诵。结合课文和生活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体会亲情。

2、会认生字10个,注意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会写6个字,能按笔顺规则认真写字,继续注意写字姿势。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会认生字10个,会写生字6个。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理解体会课文的含义。

课时:二课时

教具: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过春节时,你觉得最快乐的事。

2、出示元宵,这是什么?前些日子我们刚刚过了什么节?(元宵节)

3、你们对元宵节有什么了解?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其节俗活动在每年阴历的第一个月(元)月十五日夜(宵)举行。元宵节还叫“灯节”。正月十五夜,街上到处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的花灯上有各种谜语,供人们观赏和猜测。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团圆、甜蜜之寓意,象征全家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象征全民族的大团结。)

4、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元宵节是公历的几月几日?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的人们过元宵节?

二、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读一读大家都认识的生字。(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用自己方法记忆这些教难的生字。

3、小老师教学生字,说一说记忆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4、认识新偏旁:方框儿

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三、观察田字格,看一看这些字是怎样占格的。

1、自己观察“团、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师生共同探究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点儿。

2、老师大声读课文,你们坐好指读姿势,会读的同学可以小声跟着读。

3、同桌互相帮助,要求:不会的字请同桌帮助。

(二)划分朗读节奏

窗外/月儿/圆又圆,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介绍元宵节习俗。

2、学生说自己过元宵节的感受。

3、结合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四、背诵课文。

1、自己背。

2、开火车背。

板书:

元宵节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窗外/月儿/圆又圆,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元宵节]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进行宵.节.窗.圆.吃.汤.正.户.庆.团的渗透性识字.学习生字节.欢.吃.正.五.户.庆.团的书写.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 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元宵节>. 5.进行热爱祖 ...查看


  •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元宵节]教案
  • 第一单元 元宵节 单元教学要点: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元宵节>,自读<猜灯谜>,通过单元的学习和活动了解元宵节,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亲情和友情. 2.认字22个,学填常用偏旁表,掌 ...查看


  • 看花灯教学设计
  • <元宵节> 教学目标: 1.正确的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节"."欢"等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能背诵. 3.通过对儿歌的阅读,初步了解传统节日"元宵 ...查看


  • 15.元宵节里挂彩灯
  • 济南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曲宏波 小学美术课第九册(人教版) 课题:15.元宵节里挂彩灯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元宵节来历的材料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并通过欣 赏,感受元宵节热烈的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培 ...查看


  • 一年级第二学期闹花灯教案
  • *2.闹花灯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识本课"流.潮.通.金.光.情.禁.片"等8个生字:认识部首"竖心旁",能在心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生字,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 "情.流.金.片&quo ...查看


  •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对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 ...查看


  • 三下美术[灯彩辉映]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灯彩辉映 实验小学南瓯校区 周晓洁 时间:2013.3.12 地点:瓯海实小南瓯校区美术室1 授课班级:三(1)班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 ...查看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难点预测] ...查看


  • 元宵手抄报内容资料
  • 一.元宵手抄报图片元宵手抄报图片作品:这是一幅关于闹元宵的手抄报,左右两幅关于元宵的对联很不错,内容是"龙年吉祥 元宵快乐".这幅小学生元宵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固然不是很漂亮,但是内容却很丰富,有元宵节来历.元宵节风俗.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