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晓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250014)

摘要:农民工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民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的盛然要求。结合有关调查情况,对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对产生的原因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及可操作性强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2012)06—0041一04

DOI:10.3969/J.ISSN.1008—3154.2012.06.012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队伍的产生和不断壮大,对改变农村面貌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散,使农民工就业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现实中,农民工就业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政治性问题,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态度和决心。因此,关注农民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及政策研究界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面临就业难、不稳定的严峻考验

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就业形势严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少,企业经营遭遇困难,部分企业已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无数外向型企业元气尚未恢复,迫使企业不得不大幅裁员“过冬”。尽管今年的高投资带动了农民工就业,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但投资过后,可能还会出现农民工就业返乡的

收稿日期:2012—10—13

现象。

就业竞争力差,导致就业难。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就业的层次低,就业的竞争力差,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于文化程度低、技能差的农民工,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将首先把他们排挤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农民工大多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社会保护,是城市中失业最为频繁的群体。由于缺乏组织引导,加之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的制约,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许多人在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由此导致非正规部门雇主经常更换员工,农民工也经常更换工作的现象经常出现。2009年2月,新化网“新华视点”栏目曾关注过一份节后农民工就业形势抽样调查,在肯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54.2%表示会重新找工作,表示“去原单位”的不到1/4,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多数人只好选择频繁流动。

(二)农民工就业观念陈旧,对城市的依赖性大

进城农民工庞大的数量与城市目前所能提供的就业职数相比,巨大的劳动力供需差距大大加剧了农民工进城找工作的难度。即便如此,尽管农民工的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金融危机”,了解到了危机下就业岗位少的实际情况,但大部分返乡农民工仍愿意背井离乡挤进城市寻找工作,而对于一些本地企业来说却招不到人。一边是企

41..-——

XUEBAO

业招不到人,一边是返城农民工舍近求远,奔赴珠三角等地遭遇待业,也不愿回家乡就业。为数众多的农民工早已习惯和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形成了对城市的依赖感,即便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像候鸟一样在城市和家乡之间奔波,也不愿意再回到家乡拿起锄头去种地。

二代农民工喜忧参半,缺乏务实观念。“民工潮”现象已历时二十多年,农民工内部出现代际更替,产生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农民工,被称为“二代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二代农民工在务农能力、“农民”身份认同、非农职业化需求等方面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表现出明显差异。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希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对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劳动条件、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未来发展,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但这种现象的背后,更多的是透露出一种择业的不科学、不理性,而且这种过分把目光紧盯在大中城市的行为,如果一旦遭遇到生活的打击和务工不顺、收入菲薄、难以为继的窘迫和尴尬,将使他们心目中充满憧憬的期待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深深失望和对现代社会的仇恨,必将导致他们行为出现畸形和偏轨,进而走上对立现代文明的犯罪之路。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披露了基于广东三大监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调查的最新数:农民工罪犯中九成以上在26岁以下,八成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幼年时期被留守在农村无人看管,近六成农民工犯罪属于“盲目流入城市犯罪”。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及就业问题时指出,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符合的和谐就业观,一系列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农民工就业面狭窄,就业环境处于劣势

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低,导致从事的行业范围狭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的发生率比较高,从事的行业大多风险性较高,从而使得他们成为工伤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最近几年,全国每年各类安全事故平均100万起,死亡14万多人,而这些严重事故的死亡大多数是农民工。

劳动保护相对较差,农民工成为职业病高危人群。国家安全局在2007年4月28日“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做过的一项统计表明,当前我国农民工已经成为各种职业病危害的主体,进城务工的15.8%的农民工正在或已经受到了职业病危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尘肺病、化学物急慢性中毒等。以在国有煤矿打工的农民工为例,接受尘肺病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接近5%,而很少接受尘肺病检查的乡镇个体煤矿的农民工患病率就更高。

劳动强度大,工时偏长。农民工由于其在城市的弱势性,为了保住工作,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明知雇主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也选择默默忍受,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根据调查,“没有休息日的调查者比例高达22.6%,工作9一12小时的人占44.2%。根据我国劳动部最新修订的GB

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农民工劳动合同难以落实,劳动用工关系方面矛

盾较为突出。大多数农民工没落实劳动合同。

(四)农民工流动存在较大盲目性

目前,农民工流动的组织化程度极低,大部分农民工外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外出务工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自发性外出主要靠亲友介绍或帮带,由于基层政府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农民工外出,个体化的流动模式与市场化的生产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导致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增加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成本。

(五)农民工返乡创业难,创业门槛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不少人经多年外出务工,完成了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的初步积累,促进了农民工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嬗变。但创业难、创业门槛高却是返乡创业者的普遍共识。

资金缺乏、融资难,制约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虽然返乡农民工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与创办企业所需资金比起来,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有的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用地审批难,制约了一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步伐。

创业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地方在路、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

建设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岗位不足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

期存在的基本国情。一据测算,我国目前在城镇要求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韵有2400万人,而每年提供城镇就业岗位只有1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约800万人,劳动就业的供需缺口依然十分庞大。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从总的方面来看,基本保持着稳定甚至在某些方面略有改善的状态。随着全球协

一42一

XUEBA0

2012年12月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ACADEMYOFGOVERNANCE

Dec.2012

N0.6Ser.No.121

第6期(总第121期)

调采取措施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就业形式会进一步好转,但走出这次危机冲击所产生的经济周期至少需要2—3年时间,甚至更长。

(二)农民工自身素质、就业技能低

农民工的素质、技能普遍较低,是当下农民工就业难的严峻现实。2011年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的调查问卷显示,1.5%未上过学,6.3%的文化程度为小学,45.5%为初中,21.7%为高中,13.5%为中专。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文化程度占到22.4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到32.51%,明

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总体较低,没有

技能等级的占58.2%,初级技工占21.9%,中级技工占15%,高级技工占3%,技师占1.4%,高级技师占0.5%。

随着企业科技含量的提高,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其中,20%以上的岗位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技能水平方面,80%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企业最为缺乏的是技术工人,尤其是熟练的技工,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恰恰缺少工业生产必需的技能。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两年出现的“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因此,文化、技能素质不高越来越成为农民工就业难的制约因素。

(三)对农民工就业缺乏有序合理的组织引导

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缺少有序合理的组织引导,阻碍了农民有效流动,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实现。

农民工就业信息引导机制缺位,造成了盲目流动和就业难。在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完全放开,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在城市垄断就业信息的条件下实现有效配置。因此,农民工、劳务中介和用人单位之间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导致形成“民工潮”和“民工荒”并存的原因之一。政府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和法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层,阻碍了城乡就业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劳务中介机构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紧密联系,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导致在用工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环节上都不能体现信息的规模经济效应。

(四)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大量返乡,返乡的农民工不论是选择再继续外出,还是就近就业抑或自主创业,都对当地政府都寄予很大厚望,希望找到一个靠山,但事实上,返乡地缺少对就业创业的引导支持,甚至出现了不拿财富当“包

袱”的现象,这又使得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成为问题。

就业观念引导不够,对返乡农民工缺乏就近就业、珍惜现有岗位的引导,没有让返乡农民工充分认识到国家惠农政策、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为实现就近就业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这是导致农民工舍近求远的原因之一;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一些地方组织农民工开展了免费技能培训,但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多是隔靴搔痒,只注重形式,导致农民工对学习技能失去兴趣。

三、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政策、法规,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保障现行许多法律制度并没有排斥农民工的规定,当前农民工的许多问题也可以从现行法制中找到平等解决的依据,但由于城乡分割、分治观念或意识的顽固性,管理者乃至一般市民在执法(政策)过程与社会生活中对农民工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了歧视与偏见色彩,而现行法规政策尤其是在地方政策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仅仅适用于本地户籍居民或明确排除农民工的规定,如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在一些地方仍未全面解除,一些地方将农民工排斥在劳动管理与劳动监察视野之外,一些地方的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政策等均将农民工排除在外。这种政策歧视与排斥既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更助长了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倾向。因此,集中清理当前法规政策中对农民工的排斥性与歧视性规定,弥补相关法规政策的缺漏,真正建立公平对待农民工的法规政策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就业机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一直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力军。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蓬勃发展的民营中小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了从农村流入城市的1亿多农民工。要解决农民工就业这一问题,必须重振中小企业。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之中,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来,中小企业是解决这些人就业非常重要的渠道,据了解,75%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被中小企业吸纳。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其实,解决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

达90%。”

1.各级政府要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关注和厚爱。树立“关心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是关心农民工就业,就是关心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观念,积极营造关心支持中小企业的浓厚氛围。

2.在税费征收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负力度。废除不合理的税费和行政性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能减

.---——43.・--——

XUEBA0

2012年12月

第6期(总第121期)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Dec.2012

JOURNALOFSHANDONGACADEMYOFGOVERNANCE

NO.6Ser.No.121

则减,能缓则缓;特别应适当减低企业社保费的负担,进一步调升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速度。开辟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对生产经营状况尚可、有能力还贷,但资金链偏紧的中小企业,要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金融机构要不断推出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和信贷支持。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国家层面有关政策的出台,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个因素,如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技术壁垒、取消加工贸易台帐保证金等政策的出台,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支持引导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农民工,实现自主

创业

积极开辟农村就业增长点。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把新农村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开发市场,拉开新农村建设的链条能带活许多企业,带动经济发展,从而能使更多返乡的农民工再就业。不仅如此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受过城市文化洗礼的农民工有较强的创业意愿,带着城市文化回乡,给农村注入了新鲜空气,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尤其引起农村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群体态度等文化现象的变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8—39.

在返乡农民工中,其中一部分人掌握了一定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原始资本,逐渐变为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鼓励这部分人回乡创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和支持,探索出一条以政策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农民扎根家乡自主致富的新路子,尽快制定出台政府层面鼓励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税费减免、金融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于政策上的优惠和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治环境及人文环境,激发农民工的创业热情。

(四)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统筹抓好新农村建设,

[2]曾宪植.浅析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途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段德峰.农民工权益保护[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4]张丽,吕康银.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9(3).

[5]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政善农民的就业

状态[J].湖北社会科学?,?2007(6).

[7]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5).

(编辑:胥秀芳)

(上接第40页)身心放松状态。“适度拔高”是指在向学

员讲解具体疏导方法的同时,还要提供形而上的人生哲学和生活哲理,通过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等说理方式,帮助学员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产生持久效应。

干部心理实训课程程式教学设计的实施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个人经历、学术素养、研究能力、授课技能、以及对学员的观察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都是影响程式教学设计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设计,辅以较高的教师素养,即使在器具、设备和仿真室等实训条件缺乏的情况下,传统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发挥出现代实训功能。

[2]杨芳凝.体验式培训与高职管理实训课程的有机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9):92-93.

[3]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51—52.

[4]曹宝志.以问题为中心的程序教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03—105.

[5]郭京红.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与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74—76.

[6]丁文朋.干部心理辅导课程注重实效[N].学习时报.2012—03—12.

[7]何琪.运用情景模拟提升培训实效[N].学习时报,

20ll—09—19.

参考文献:

[1]HerbertL.Petri,等.动机心理学[M].郭本禹,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李磊)

一44一

XUEBA0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晓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250014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and Shan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PersonnelInstitute 2012(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xzxysdsjjglgbxyxb201206012.aspx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晓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250014)

摘要:农民工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民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妥善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的盛然要求。结合有关调查情况,对农民工面临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对产生的原因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及可操作性强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2012)06—0041一04

DOI:10.3969/J.ISSN.1008—3154.2012.06.012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队伍的产生和不断壮大,对改变农村面貌和发展我国社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散,使农民工就业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现实中,农民工就业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政治性问题,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这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态度和决心。因此,关注农民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及政策研究界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面临就业难、不稳定的严峻考验

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就业形势严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减少,企业经营遭遇困难,部分企业已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无数外向型企业元气尚未恢复,迫使企业不得不大幅裁员“过冬”。尽管今年的高投资带动了农民工就业,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但投资过后,可能还会出现农民工就业返乡的

收稿日期:2012—10—13

现象。

就业竞争力差,导致就业难。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就业的层次低,就业的竞争力差,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于文化程度低、技能差的农民工,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将首先把他们排挤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农民工大多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社会保护,是城市中失业最为频繁的群体。由于缺乏组织引导,加之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的制约,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具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许多人在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由此导致非正规部门雇主经常更换员工,农民工也经常更换工作的现象经常出现。2009年2月,新化网“新华视点”栏目曾关注过一份节后农民工就业形势抽样调查,在肯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54.2%表示会重新找工作,表示“去原单位”的不到1/4,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多数人只好选择频繁流动。

(二)农民工就业观念陈旧,对城市的依赖性大

进城农民工庞大的数量与城市目前所能提供的就业职数相比,巨大的劳动力供需差距大大加剧了农民工进城找工作的难度。即便如此,尽管农民工的大多数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金融危机”,了解到了危机下就业岗位少的实际情况,但大部分返乡农民工仍愿意背井离乡挤进城市寻找工作,而对于一些本地企业来说却招不到人。一边是企

41..-——

XUEBAO

业招不到人,一边是返城农民工舍近求远,奔赴珠三角等地遭遇待业,也不愿回家乡就业。为数众多的农民工早已习惯和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形成了对城市的依赖感,即便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像候鸟一样在城市和家乡之间奔波,也不愿意再回到家乡拿起锄头去种地。

二代农民工喜忧参半,缺乏务实观念。“民工潮”现象已历时二十多年,农民工内部出现代际更替,产生了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农民工,被称为“二代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二代农民工在务农能力、“农民”身份认同、非农职业化需求等方面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表现出明显差异。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希望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对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劳动条件、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未来发展,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但这种现象的背后,更多的是透露出一种择业的不科学、不理性,而且这种过分把目光紧盯在大中城市的行为,如果一旦遭遇到生活的打击和务工不顺、收入菲薄、难以为继的窘迫和尴尬,将使他们心目中充满憧憬的期待转化为一种对生活的深深失望和对现代社会的仇恨,必将导致他们行为出现畸形和偏轨,进而走上对立现代文明的犯罪之路。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披露了基于广东三大监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调查的最新数:农民工罪犯中九成以上在26岁以下,八成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幼年时期被留守在农村无人看管,近六成农民工犯罪属于“盲目流入城市犯罪”。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谈及就业问题时指出,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符合的和谐就业观,一系列惠农政策为新农村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农民工就业面狭窄,就业环境处于劣势

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低,导致从事的行业范围狭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的发生率比较高,从事的行业大多风险性较高,从而使得他们成为工伤事故的主要受害群体,最近几年,全国每年各类安全事故平均100万起,死亡14万多人,而这些严重事故的死亡大多数是农民工。

劳动保护相对较差,农民工成为职业病高危人群。国家安全局在2007年4月28日“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做过的一项统计表明,当前我国农民工已经成为各种职业病危害的主体,进城务工的15.8%的农民工正在或已经受到了职业病危害,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尘肺病、化学物急慢性中毒等。以在国有煤矿打工的农民工为例,接受尘肺病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接近5%,而很少接受尘肺病检查的乡镇个体煤矿的农民工患病率就更高。

劳动强度大,工时偏长。农民工由于其在城市的弱势性,为了保住工作,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明知雇主所要求的工作条件比较苛刻,也选择默默忍受,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根据调查,“没有休息日的调查者比例高达22.6%,工作9一12小时的人占44.2%。根据我国劳动部最新修订的GB

3869--8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我国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农民工劳动合同难以落实,劳动用工关系方面矛

盾较为突出。大多数农民工没落实劳动合同。

(四)农民工流动存在较大盲目性

目前,农民工流动的组织化程度极低,大部分农民工外出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外出务工主要依托以亲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信息网络。据调查,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自发性外出主要靠亲友介绍或帮带,由于基层政府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农民工外出,个体化的流动模式与市场化的生产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导致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增加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成本。

(五)农民工返乡创业难,创业门槛高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不少人经多年外出务工,完成了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的初步积累,促进了农民工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嬗变。但创业难、创业门槛高却是返乡创业者的普遍共识。

资金缺乏、融资难,制约了返乡农民工创业。虽然返乡农民工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与创办企业所需资金比起来,只能算是杯水车薪。有的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用地审批难,制约了一部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步伐。

创业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地方在路、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

建设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

二、农民工就业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岗位不足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

期存在的基本国情。一据测算,我国目前在城镇要求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韵有2400万人,而每年提供城镇就业岗位只有1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大约800万人,劳动就业的供需缺口依然十分庞大。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从总的方面来看,基本保持着稳定甚至在某些方面略有改善的状态。随着全球协

一42一

XUEBA0

2012年12月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ACADEMYOFGOVERNANCE

Dec.2012

N0.6Ser.No.121

第6期(总第121期)

调采取措施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就业形式会进一步好转,但走出这次危机冲击所产生的经济周期至少需要2—3年时间,甚至更长。

(二)农民工自身素质、就业技能低

农民工的素质、技能普遍较低,是当下农民工就业难的严峻现实。2011年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的调查问卷显示,1.5%未上过学,6.3%的文化程度为小学,45.5%为初中,21.7%为高中,13.5%为中专。新生代农民工中,高中文化程度占到22.4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到32.51%,明

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总体较低,没有

技能等级的占58.2%,初级技工占21.9%,中级技工占15%,高级技工占3%,技师占1.4%,高级技师占0.5%。

随着企业科技含量的提高,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文化素质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文化水平方面,9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其中,20%以上的岗位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在技能水平方面,80%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企业最为缺乏的是技术工人,尤其是熟练的技工,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恰恰缺少工业生产必需的技能。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两年出现的“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因此,文化、技能素质不高越来越成为农民工就业难的制约因素。

(三)对农民工就业缺乏有序合理的组织引导

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在劳务输出的过程中,缺少有序合理的组织引导,阻碍了农民有效流动,不利于农民工就业的实现。

农民工就业信息引导机制缺位,造成了盲目流动和就业难。在双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没有完全放开,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在城市垄断就业信息的条件下实现有效配置。因此,农民工、劳务中介和用人单位之间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导致形成“民工潮”和“民工荒”并存的原因之一。政府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和法律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分层,阻碍了城乡就业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劳务中介机构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紧密联系,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导致在用工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等环节上都不能体现信息的规模经济效应。

(四)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大量返乡,返乡的农民工不论是选择再继续外出,还是就近就业抑或自主创业,都对当地政府都寄予很大厚望,希望找到一个靠山,但事实上,返乡地缺少对就业创业的引导支持,甚至出现了不拿财富当“包

袱”的现象,这又使得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成为问题。

就业观念引导不够,对返乡农民工缺乏就近就业、珍惜现有岗位的引导,没有让返乡农民工充分认识到国家惠农政策、基础设施及项目建设为实现就近就业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这是导致农民工舍近求远的原因之一;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一些地方组织农民工开展了免费技能培训,但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多是隔靴搔痒,只注重形式,导致农民工对学习技能失去兴趣。

三、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政策、法规,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保障现行许多法律制度并没有排斥农民工的规定,当前农民工的许多问题也可以从现行法制中找到平等解决的依据,但由于城乡分割、分治观念或意识的顽固性,管理者乃至一般市民在执法(政策)过程与社会生活中对农民工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带上了歧视与偏见色彩,而现行法规政策尤其是在地方政策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仅仅适用于本地户籍居民或明确排除农民工的规定,如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在一些地方仍未全面解除,一些地方将农民工排斥在劳动管理与劳动监察视野之外,一些地方的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政策等均将农民工排除在外。这种政策歧视与排斥既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更助长了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倾向。因此,集中清理当前法规政策中对农民工的排斥性与歧视性规定,弥补相关法规政策的缺漏,真正建立公平对待农民工的法规政策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就业机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一直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力军。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蓬勃发展的民营中小企业创造了8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了从农村流入城市的1亿多农民工。要解决农民工就业这一问题,必须重振中小企业。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之中,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来,中小企业是解决这些人就业非常重要的渠道,据了解,75%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被中小企业吸纳。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其实,解决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

达90%。”

1.各级政府要给予中小企业更多的关注和厚爱。树立“关心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是关心农民工就业,就是关心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观念,积极营造关心支持中小企业的浓厚氛围。

2.在税费征收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负力度。废除不合理的税费和行政性收费,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能减

.---——43.・--——

XUEBA0

2012年12月

第6期(总第121期)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Dec.2012

JOURNALOFSHANDONGACADEMYOFGOVERNANCE

NO.6Ser.No.121

则减,能缓则缓;特别应适当减低企业社保费的负担,进一步调升出口退税率、加快出口退税速度。开辟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对生产经营状况尚可、有能力还贷,但资金链偏紧的中小企业,要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金融机构要不断推出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和信贷支持。

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国家层面有关政策的出台,要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个因素,如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技术壁垒、取消加工贸易台帐保证金等政策的出台,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支持引导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农民工,实现自主

创业

积极开辟农村就业增长点。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把新农村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程。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大开发市场,拉开新农村建设的链条能带活许多企业,带动经济发展,从而能使更多返乡的农民工再就业。不仅如此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受过城市文化洗礼的农民工有较强的创业意愿,带着城市文化回乡,给农村注入了新鲜空气,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尤其引起农村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群体态度等文化现象的变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8—39.

在返乡农民工中,其中一部分人掌握了一定专业技能,积累了一定原始资本,逐渐变为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鼓励这部分人回乡创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和支持,探索出一条以政策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促进农民扎根家乡自主致富的新路子,尽快制定出台政府层面鼓励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税费减免、金融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于政策上的优惠和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治环境及人文环境,激发农民工的创业热情。

(四)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工就业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统筹抓好新农村建设,

[2]曾宪植.浅析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途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段德峰.农民工权益保护[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4]张丽,吕康银.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9(3).

[5]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政善农民的就业

状态[J].湖北社会科学?,?2007(6).

[7]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5).

(编辑:胥秀芳)

(上接第40页)身心放松状态。“适度拔高”是指在向学

员讲解具体疏导方法的同时,还要提供形而上的人生哲学和生活哲理,通过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等说理方式,帮助学员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产生持久效应。

干部心理实训课程程式教学设计的实施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个人经历、学术素养、研究能力、授课技能、以及对学员的观察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都是影响程式教学设计效用发挥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教学设计,辅以较高的教师素养,即使在器具、设备和仿真室等实训条件缺乏的情况下,传统课堂教学同样可以发挥出现代实训功能。

[2]杨芳凝.体验式培训与高职管理实训课程的有机融合[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9):92-93.

[3]张秀芳.程序教学理论的形成及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51—52.

[4]曹宝志.以问题为中心的程序教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03—105.

[5]郭京红.模块化实训课程设计与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74—76.

[6]丁文朋.干部心理辅导课程注重实效[N].学习时报.2012—03—12.

[7]何琪.运用情景模拟提升培训实效[N].学习时报,

20ll—09—19.

参考文献:

[1]HerbertL.Petri,等.动机心理学[M].郭本禹,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李磊)

一44一

XUEBA0

农民工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晓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250014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and Shan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PersonnelInstitute 2012(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dxzxysdsjjglgbxyxb201206012.aspx


相关文章

  • A企业劳资纠纷的形成原因与解决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 摘要 企业雇佣员工并支付员工薪酬,是劳动法规定的基本用人要求.而企业与员工之间可能因薪酬发放等阐述一定纠纷.本文研究围绕劳资纠纷问题,结合A 企业案例,对劳资纠纷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案.研究中,首先阐述劳资纠纷的内涵,提出防范企业 ...查看


  • 睢宁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应对策略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睢宁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合作|应对策略论文选题题目 睢宁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 ...查看


  • 关于返乡创微企农民工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
  • 关于返乡创微企农民工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受沿海地区企业不景气影响和当地的优惠政策作用, 梁平县的部分农民工返乡创办了微型企业.但返乡农民工仍留恋城 市生活,创微企面临资金缺乏.政策扶持不够.缺乏信息和技能等 思想动态状况.笔者 ...查看


  •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申论写作技巧
  • 公务员考试精华浓缩课-申论写作技巧 最早的一次申论考试是2000年2 月26日进行的.当时是中央.国家机关69个部门公开录用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中央机关人员和公务员.这次招考录用总数仅为600多人.而且当时的考试报名不能通过网络进行,必 ...查看


  • 农民工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 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摘要:本文归纳剖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我国农民工困难重重的就业现状.分析了造成当代农民工就业困难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为农民工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工执劳动技能证上岗:加 ...查看


  • 毛概社会实践主题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选题参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状况调查 百姓对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基本看法调查 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人群的政治思想动态调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知度调查 目前百 ...查看


  •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 现代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 注和重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在深入剖析我国当前新生代 农民工教育培训面临 ...查看


  • 农村防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农村防火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诸多成绩,农村社会风貌不断发生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农村的火灾事故越来越多,而且事故多发的现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火灾隐 ...查看


  • 宜都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对策
  • 宜都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对策 王血红 易青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调查宜都市劳动力就业情况的现状,找出了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宜都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管理的对策及措施. ...查看


  • 浅析欠薪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劳动关系协调师编号:() 浅析欠薪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最近几年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大城市大力推动房地产建设,造就了建筑行业不断地蓬勃地发展.从而形成全国各地的农民不断涌向城市往建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