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分析_徐秀军

2008年第4期(总第180期)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STUDIESNo.4,2008SerialNo.180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分析

徐秀军

=摘要> 在解释层面,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表现为权力本体与制度本体之争;在现实层面,虽然两者在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理解上有所分歧,但在理论建构中,都接受了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一核心假定,把无政府状态设为既定的或给定的事实。并且,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秉承物质主义的观念,在国际关系的分析上,以物质性力量为基础进行研究,都坚持物质本体论。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 D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27(2008)04-0132-04

=作者简介> 徐秀军(1977)),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理论、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研究。 本体论要求对/知识的本质是什么0或/现实的本质是什么0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研究者或理论学派的核心概念或基本范畴,在内容上则表现为以概念、范畴或理论模型等形式加以概括的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这一本质是隐藏在现象之内的、客观的、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之物,需要通过特定的认识论途径和方法论手段才能加以探究到。本体论就是这些概念、模型所折射出的认识主体的世界观、宇宙观或哲学态度的浓缩表

¹

现。具体到国际关系理论,谈到本体论,所要回答

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别国使用武力时,权力可以用来维持本国的独立;第二,权力越大行动范围更广阔,同时使行动后果难以确定;第三,强国较之于弱国享有更大的安全余地,并对于选择何种博弈以及如何进行这种博弈具有更大的发言权;第四,巨大的权力使其拥有者在系统中获得重大利益,并因此使其拥有采取行动的能力。新现实主义着眼于国际体系,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着国际体系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根据沃尔兹的理论,结构根据系统的排序原则来界定,它还被定义为单元间的能力分配,以及单元能力对比差异的程度,国家根据权力大

¼

小而占据不同的位置。而国际体系的改变则取决

»

的问题是:国际关系是否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是,这种客观存在是什么?任何国际关系理论,都有其预先的本体论设定,尽管有时理论创立者并没有意识到。本体论对于我们怎样和应该怎样思考国际政治生活至关重要,但目前国际关系学界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自我认识。正因如此,从本体论视角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进行剖析,有助于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这两大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从而深入把握新-新争论的实质。

一、权力本体Vs制度本体?

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仍然是解释国际政治现象的关键要素,是决定国家行为的核心变量,要安全,就必须获得权力。对于国家来说,权力具有十分º

于行为体之间实力分配关系的变化,因为实力是行为体的属性,行为体之间的实力分配决定了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为了结构分析的需要,对于国家这个被选定的单元,沃尔兹做了一个规定,那就是:对不同国家的衡量,唯一的标准就是力量(power)。新现实主义理论中的/结构0是由权力决定的,权力是国际政治中带有本质属性的东西。国际政治的基本性质是独立的行为体在无政府状态下不断追求权

¾

力和财富的斗争。因此,新现实主义理论是用权力

½

来理解国际政治,以权力为本体来建构其理论的。

在与新现实主义者的交锋中,新自由主义者借

助理性选择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等有关理论,将国际制度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同样从体系层次构筑起其国际制度理论框架,奠定了新自由主义的基础。因此,新自由主义常常被称为/新制度自由主义0。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除了结构,还包括进程。进程是指国际体系中单元间的互动方式与互动类型,影响国际进程的两个体系因素是体系结构和国际制度。由于体系结构变化非常缓慢,因此可以假定其为常数,即假定体系结构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制度就成为了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在没有中央权威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结构与进程是通过国际制度体现出来的,国际社会的权威不是集中在个别国家手中,而是/越来越转移到国际制

¿

度手中0。在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国际制度是影响

力本体被联系到了一起,两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而是具有内在的可通约性。

二、无政府状态:分歧与同一

从释义学角度来讲,无政府状态一词有两层含义:缺少政府和控制、无秩序和混乱。但是,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它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概念,不同学派对于什么是无政府状态以及如何理解无政府状态等问题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流派也不例外。两者关于无政府状态的一些认知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家都认为国际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在世界政治中缺少共同的政府,国际政治处于一种分权的、不受领导的、相互适应的状态。然而,新现实主义更加强调无政府状态中的秩序,无政府状态仍然具有有序的特征。米尔纳在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设进行分析时,就曾把新现实主义发现世界政治的有序作为其主要的成就。新自由主义则承认无政府状态存在大量的弱化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组织,由于存在合作性的国际安排,无政府状态并不意味着持续的混乱。

(二)无政府状态与国家行为。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新现实主义者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塑造国家和行动的主要动力,在无政府状态下,由于不存在阻止战争的力量,国家出于对权力与安全的追求,更倾向于冲突与竞争。而根据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无政府状态中的国家及其他行为体由于缺少机构制定和强制执行规则,导致了国际关系中的欺诈和受骗普遍盛行,正因如此,国家更可能希望合作,也即是说,无政府状态造就了各个国家进行合作的行为动机。

(三)无政府状态与国家目标。新现实主义认为,在一个无政府状态的自助的国际环境中,为了生存,各国对于相对实力的损失非常敏感,相对收益是国家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来获取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冲突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因此,安全是国家首先目标。新自由主义在承认无政府逻辑下国家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但强调国家可以将绝对收益作为基本考虑,国家在促进本国福利时不会担心他国取得的进展。或者说,有利可图才是国家的目标,而不管他者所获得收益的份额,国家更注重本国的经

wl

2008年第4期(总第180期)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STUDIESNo.4,2008SerialNo.180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本体论分析

徐秀军

=摘要> 在解释层面,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表现为权力本体与制度本体之争;在现实层面,虽然两者在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理解上有所分歧,但在理论建构中,都接受了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一核心假定,把无政府状态设为既定的或给定的事实。并且,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秉承物质主义的观念,在国际关系的分析上,以物质性力量为基础进行研究,都坚持物质本体论。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 D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27(2008)04-0132-04

=作者简介> 徐秀军(1977)),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理论、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研究。 本体论要求对/知识的本质是什么0或/现实的本质是什么0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研究者或理论学派的核心概念或基本范畴,在内容上则表现为以概念、范畴或理论模型等形式加以概括的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这一本质是隐藏在现象之内的、客观的、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之物,需要通过特定的认识论途径和方法论手段才能加以探究到。本体论就是这些概念、模型所折射出的认识主体的世界观、宇宙观或哲学态度的浓缩表

¹

现。具体到国际关系理论,谈到本体论,所要回答

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别国使用武力时,权力可以用来维持本国的独立;第二,权力越大行动范围更广阔,同时使行动后果难以确定;第三,强国较之于弱国享有更大的安全余地,并对于选择何种博弈以及如何进行这种博弈具有更大的发言权;第四,巨大的权力使其拥有者在系统中获得重大利益,并因此使其拥有采取行动的能力。新现实主义着眼于国际体系,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决定着国际体系成员之间的政治关系。根据沃尔兹的理论,结构根据系统的排序原则来界定,它还被定义为单元间的能力分配,以及单元能力对比差异的程度,国家根据权力大

¼

小而占据不同的位置。而国际体系的改变则取决

»

的问题是:国际关系是否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是,这种客观存在是什么?任何国际关系理论,都有其预先的本体论设定,尽管有时理论创立者并没有意识到。本体论对于我们怎样和应该怎样思考国际政治生活至关重要,但目前国际关系学界对这个问题没有足够的自我认识。正因如此,从本体论视角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进行剖析,有助于深层次地认识和理解这两大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从而深入把握新-新争论的实质。

一、权力本体Vs制度本体?

新现实主义认为,权力仍然是解释国际政治现象的关键要素,是决定国家行为的核心变量,要安全,就必须获得权力。对于国家来说,权力具有十分º

于行为体之间实力分配关系的变化,因为实力是行为体的属性,行为体之间的实力分配决定了体系结构的根本特征。为了结构分析的需要,对于国家这个被选定的单元,沃尔兹做了一个规定,那就是:对不同国家的衡量,唯一的标准就是力量(power)。新现实主义理论中的/结构0是由权力决定的,权力是国际政治中带有本质属性的东西。国际政治的基本性质是独立的行为体在无政府状态下不断追求权

¾

力和财富的斗争。因此,新现实主义理论是用权力

½

来理解国际政治,以权力为本体来建构其理论的。

在与新现实主义者的交锋中,新自由主义者借

助理性选择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等有关理论,将国际制度作为独立的解释变量,同样从体系层次构筑起其国际制度理论框架,奠定了新自由主义的基础。因此,新自由主义常常被称为/新制度自由主义0。新自由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除了结构,还包括进程。进程是指国际体系中单元间的互动方式与互动类型,影响国际进程的两个体系因素是体系结构和国际制度。由于体系结构变化非常缓慢,因此可以假定其为常数,即假定体系结构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制度就成为了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在没有中央权威的国际社会,国际关系的结构与进程是通过国际制度体现出来的,国际社会的权威不是集中在个别国家手中,而是/越来越转移到国际制

¿

度手中0。在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国际制度是影响

力本体被联系到了一起,两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而是具有内在的可通约性。

二、无政府状态:分歧与同一

从释义学角度来讲,无政府状态一词有两层含义:缺少政府和控制、无秩序和混乱。但是,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它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概念,不同学派对于什么是无政府状态以及如何理解无政府状态等问题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流派也不例外。两者关于无政府状态的一些认知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家都认为国际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政府状态,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在世界政治中缺少共同的政府,国际政治处于一种分权的、不受领导的、相互适应的状态。然而,新现实主义更加强调无政府状态中的秩序,无政府状态仍然具有有序的特征。米尔纳在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设进行分析时,就曾把新现实主义发现世界政治的有序作为其主要的成就。新自由主义则承认无政府状态存在大量的弱化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组织,由于存在合作性的国际安排,无政府状态并不意味着持续的混乱。

(二)无政府状态与国家行为。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有着强大的制约作用。新现实主义者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塑造国家和行动的主要动力,在无政府状态下,由于不存在阻止战争的力量,国家出于对权力与安全的追求,更倾向于冲突与竞争。而根据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无政府状态中的国家及其他行为体由于缺少机构制定和强制执行规则,导致了国际关系中的欺诈和受骗普遍盛行,正因如此,国家更可能希望合作,也即是说,无政府状态造就了各个国家进行合作的行为动机。

(三)无政府状态与国家目标。新现实主义认为,在一个无政府状态的自助的国际环境中,为了生存,各国对于相对实力的损失非常敏感,相对收益是国家考虑的主要问题,并以此来获取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冲突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因此,安全是国家首先目标。新自由主义在承认无政府逻辑下国家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但强调国家可以将绝对收益作为基本考虑,国家在促进本国福利时不会担心他国取得的进展。或者说,有利可图才是国家的目标,而不管他者所获得收益的份额,国家更注重本国的经

wl

相关文章

  • 论中国政治研究中的建构主义途径
  • 社会科学 2008年第11期王礼鑫:论中国政治研究中的建构主义途径 论中国政治研究中的建构主义途径 王礼鑫* 摘 要:建构主义是政治学理论中近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途径.西方新制度主义政 治学研究对观念的重视,推动了中国政治学者开展建构主义性质 ...查看


  • 论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及其价值
  • 2008年2月 总第101期 外交评论 Feb.2008No.101年2008 FOREIGNAFARSREVIEW外F交评I论 论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及其价值 王 军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要:战争问 ...查看


  • 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位一体"体系
  • 作者:鲁品越 中国社会科学 1995年09期 建立唯物主义哲学,有两种途径:一是将精神与物质关系主要理解为本体与属性的关系,二是将其理解为实践关系.前者只能得到自然唯物主义,而后者则必然地得到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作为内部地颠倒黑 ...查看


  • 社会科学范式初探
  • 社会科学范式初探 摘要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进步的基本单元是"最大的理论",为此,他们提出了"科学范式"等概念思想.本文认为,科学范式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 ...查看


  • 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指出尽管英国学派在国际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和均势等问题的认识上与新现实主义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双方在无政府状态假设.规范和制度.以及方法论三个方面的认识上,存在十分重大的分歧.本文认为, ...查看


  • 现代·当代·后现代
  • 作者:亦鸣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1997年10期 摘要:西方哲学近三百年来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大体可分为现代.当代和后现代三个阶段,前两阶段属于广义的现代阶段.现代哲学(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特征是突出镜相说的认识论 ...查看


  • 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1
  • 理论]英国学派与新现实主义的比较分析 作者:章前明 更新时间:2008-1-10 19:32:39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点击率:653 ------------------------------------------------- ...查看


  • 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
  • 标签: 新制度主义 流派 政治学 ● 何俊志 [提要] 新制度主义的流派划分及其整合潜力是目前新制度主义研究的一大热点.总体而言,新制度主义的流派划分方式可以归纳为七分法.四分法.三分法和二分法,其中被学界广泛接受的是三分法.这些划分方式的 ...查看


  • _本体论_究竟是什么_评_本体论研究_
  • 哲学CBXK "本体论"究竟是什么 ---本究> 哲学社会学院, 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本体论研究>一书对本体论的理论实质.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作了新的概括, 通过对本体论的词源学.语用学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