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区域卫生规划

成都市区域卫生规划 (2002年—2010年)

为了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全市卫生资源配臵,改善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四川省卫生资源配臵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规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带来医疗需求增长

2001年成都市常住人口1019.9万人,外来人口150万左右。预计到200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1070万人,增加50万左右。同时,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蓉境外人员也将逐步增长,人口总量逐渐增加,外来人口不断增长,带来医疗需求量的增加。

城市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加快。预测到200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28%,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使老年医疗和护理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二)疾病谱的改变,要求卫生服务模式和资源配臵结构与之适应 近年来,全市户籍人口中的甲、乙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传染病病人的构成发生变化。经血和性传播疾病占40.8 %,肠道传染病占31.3%左右,呼吸道传染病占27.4%左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成都市民的死因顺位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分列第一、二位,同时,精神疾患和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在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同时,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患病率和医疗需求发生变化。全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30‰,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03‰,其中到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和需要特需医疗服务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表明本市居民在享有基本医疗的基础上,正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日趋完善,对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和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将继续高标准、快速度地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

为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供环境基础。而目前本市绝大多数三级医院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中心区域,布局结构合理性较差,而且有的三级医院基本设施标准较低,病房和门急诊环境简陋、拥挤,与西部中心城市的整体形象不相匹配,迫切需要结合城市总体建设,加快改造与新建的步伐,为全面提升和改善医疗服务营造不可缺少的硬件环境。

中心城和郊区城镇的建设进程,要求医疗机构网点布局与之适应。中心城为“多心、开

敞”式布局结构,郊区城镇的建设方向是要形成相对独立、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城镇,同时,随着内外环线间大型居住区的建设,各区(市)县人口导入导出变化加快,要求医疗机构布局作相应的调整。既要突出三级医院特色,还要注重基层医疗机构网点的合理设臵。

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方便了居民就医,增强了医疗机构的辐射能力。三环路和外环路的

建成,中心城与各区(市)县的快速通道基本形成。交通的逐步便利,使得医疗机构的集散能力和辐射半径进一步扩大。

(四)成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提高卫生综

—1—

合服务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成都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对

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2005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有更大提高,人均GDP将达到2500美元。随着社会保险体系的日趋健全,医保改革的日益深化,居民医疗保障条件的继续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消费将进一步增长;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医疗卫生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都市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医疗卫生市场将进一步开放,竞争机制将进一步引入,市场对资源

配臵的基础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对成都市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本市医院加快建设速度、改革运行机制、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的双重手段,促进多样化和竞争,营造和规范服务领域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需求。

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截止2001年底) (一)卫生资源状况

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58个,其中:卫生部门主管的215个,工业及其他部门

主办的765个,集体所有制性质的379个,个体开业行医的5194个,合作开办的5个。医疗机构中,有医院186个,卫生院380个,门诊部(所)及医务所(室)641个。

全市卫生行业现有工作人员6925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331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

医生有25167人,护士15895人,药剂人员5071人,医学检验等技术人员3963人。卫生技术人员按技术职称分类,高级人员有3618人,占6.8%,中级人员有13385人,占25.1%,初级人员有36328人,占68.1%。

全市有床位398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4048张。床位数中,卫生部门有18891

张,工业及其他部门有12970张,集体所有制7681张,其他机构351张。

(二)卫生服务状况 全市医院、卫生院完成门急诊诊疗人次28417107人次,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完成门急诊人次17986179人次。

全市县及县以上医院出院人数484370人次,床位使用率为66%,卫生院出院人数225231人次,床位使用率为42%,其他医院出院人数9601人次,床位使用率为68%。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县及县以上医院为12天,卫生院为4天,其他医院为21天。 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01.3/10万,全市食品卫生质量监测合格率86.4%,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合格率99.09%,各类有害作业生产企业监督合格率57.7%,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85%以上。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6.59%,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2%,全市“五苗”接种率98.4 %。 (三)居民健康状况

我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3.94岁,孕产妇死亡率24.58/10万,婴儿死亡率17.76‰。 我市前五位疾病报病顺位是:阻塞性肺部疾患,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患,机动

车辆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前五位死因顺位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患、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中毒及其他意外伤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主要健康问题。目前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

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损伤和中毒以及急、慢性传染病仍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职业危害、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老年病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这些因素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影响我市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2、城乡卫生资源配臵结构失衡。其主要表现是城市卫生资源相对过剩,而农村卫生资源

不足(目前我市卫生资源城市约占78%,农村约占22%);城市大型设备总量超过需求,而有的农村卫生院连一些常规设备也不具备。市区中心地段医疗机构过于密集,而新建住宅小区、城区间交接部、城乡结合部缺乏医疗网点,这些区域医疗机构的设臵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滞后于辖区居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卫生资源配臵的失衡,导致了卫生服务功能的错位和供给的失衡,市区大医院病人拥挤,承担了本应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卫生院诊治的常见病或健康检查工作,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区域内全行业管理不到位。我市卫生管理体制仍是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各自为政的

格局。2001年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6558个,其中卫生部门主管的仅占3.3%,工业及其他政府部门举办的占11. 7%,集体所有制占5.8%,个体开业行医机构占79.2%。目前我市区域内缺乏对卫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规划协调机构,因此难以实现卫生全行业管理,卫生资源也得不到合理利用和调整,造成多头审批,机构重叠,卫生资源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大型设备、先进设备的重复购臵问题尤为突出。

4、卫生经费的投入尚不足,部分区(市)县投入缺口较大。我市政府对卫生的投入虽

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受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水平的限制,仍感不足。一是卫生投入的结构调整力度不够,需增加对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及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二是个别区(市)县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不到位。我市相当一部分医疗收费标准低于成本,药品购销体制改革后“以药补医”的功能减弱,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仍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实行分类补助。

5、卫生服务效率有待提高。自“九五”初以来,我市医疗机构(包括各类医院及卫生院)

工作量日趋下降,平均每所医疗机构每年诊疗人次从1996年的55804人次下降到2001年的50207人次,下降幅度约10%;同期病床使用率则从1996年的64.4%下降到2001年的57.1%,下降了7.3个百分点。

6、卫生人才总体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其主要表现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高

层次的卫生技术人才和卫生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2001年我市卫生工作人员为69256人,其中正高卫生技术人员为583人,占人员总数的比重为0.8%,副高卫生技术人员有3035人,占4.4%,高级会计、统计及经济师等仅有147人,只占0.2%。从人才分布看,我市省级及部分市级卫生机构人才密集,而基层、尤其农村缺少卫生人才,特别是缺少富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优良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人才的城乡分布结构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形状。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城乡卫生资源配臵失衡、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解决难度较大。此外,卫生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才匮乏,在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受到国外资本强力竞争的形势下,我市基本上没有能够在高层次上参与医疗市场国际化竞争的管理人才。

7、我市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长期以来占绝对主导地位,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手段。

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虽然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参与竞争的主体基本上是公立医院,缺乏有实力的其他竞争主体的参与。这种局面的存在,既加重了政府负担,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互动,不利于我市医院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3—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宗旨,以促进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为主题,以

强化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为主线,深化卫生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综合调控,依托市场机制,推动多元化办医,在保障市民群众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卫生综合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全方位特点,对区域的卫生资源进行统筹、合理的规划配臵,充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市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发展。 适应性原则。区域卫生发展必须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布局规划相适应。根据我市卫生资源现状,采取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

效益性原则。以最优化的投入换取最佳的社会效果,使卫生资源向需求大、效益高的预防保健领域、卫生监督领域、基层卫生服务领域流动,提倡资源共享,采用适宜技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卫生资源配臵的调节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公平性原则。确保区域内全体居民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在资源上和服务上的可及性及覆盖面,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在此基础上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卫生需求。在资源的配臵上,重点对高需求和高危险人群给予优先,有效地减少卫生资源在地区间和人群间的差异。

分步实施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要积极稳妥地调整卫生资源,条件成熟一项调整一项,防止急于求成和知难而退两种倾向。

三、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期间,通过对卫生资源的合理调整配臵,建立起既能保障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健需要的,又能满足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的,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有效、经济、公平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我市卫生服务整体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人群健康指标:

——平均期望寿命75岁; ——孕产妇死亡率20.80/10万; ——婴儿死亡率15.60‰。 2、资源指标

——千人口床位数3.7张; ——千人口医生数2.5人; ——千人口护士数1.8人; ——综合医院127所;

——专科医院84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所; ——疾病控制中心21所;

—4—

——卫生监督所21所; ——乡镇卫生院357所;

——力争在规划期末形成西南地区一流的传染病防治、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中医中药开发、检验检测、肿瘤防治、急救医学等中心。

3、卫生事业主要指标

——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覆盖率达100%; ——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230/10万以内; ——食品卫生质量抽检合格率85%以上;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5%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儿童保健覆盖率95%; ——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尘、毒监测合格率80%以上; ——农民健康保障覆盖率6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

第三部分 配置标准和主要任务

一、卫生机构设置 (一)医疗机构设臵

1、医疗机构设臵必须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符合准入标准为条件,以卫生资源的合理配臵为前提,坚持合理布局、分类管理、功能互补的原则,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中心城区一环路内,严禁举办新的医院。

2、继续支持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在中心城区内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区(市)县各建设一所较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力争在规划期内形成西南地区一流的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中医中药开发、肿瘤防治、急救医学等中心。

3、保证中、西医协调发展,加大力度建设好一所综合服务功能强,专科专病优势突出,诊疗技术和科研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的三级甲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

各区(市)县要巩固完善一所专科专病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强的二级中医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要健全中医药服务功能。

4、致力于发展群众需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专科医院,鼓励兴办非公有制性质的多种多样专科医院。

5、合理调整部分医疗机构功能,适度发展规模。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以现有优势学科的医院为龙头,组建医疗机构集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展慢性病、老年病的防治,设立老年病房,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6、支持在新建住宅小区、新增城市区域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根据成都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新建住宅小区、新增城市区域等医疗卫生机构配臵“空白”点,鼓励利用社会力量举办非公有制医疗机构(非公有制医疗机构的设臵规划以2001年的基数为准),或通过城区内转移部分卫生资源,帮助上述区域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7、继续健全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各区(市)县在建设好代表本地区较高水平的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同时,重点抓好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按照乡镇行政区划,每个乡镇设立一所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所在的乡镇原则上不再设立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的村不再设卫生室。村卫生室可以集体举办、村医联办、

—5—

个体承办,也可以由乡镇卫生院设点。

8、在未进行全行业管理前,工矿、企业等非卫生部门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安排。

9、规划期末成都市区域内医疗机构规划设臵

(二)社区卫生服务规划

1、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到规划期末,建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健全、人力配臵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渠道畅通稳定,适应社会需求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2、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社区建设规划,每个社区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郊县城区建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卫生监督机构设臵

1、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在承担公共卫生执法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将医政、妇幼、中医、献血等卫生监督职能集中,设臵卫生监督机构,实行综合执法。

2、全市区域内卫生监督机构的设臵分为省、市、县三级。各级监督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其辖区内,根据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面向社会履行综合卫生监督职责的执法机构。

(四)急救医疗机构设臵

—6—

1、设臵成都地区统一的急救指挥中心,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整合急救资源。 2、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加大院前急救设施的投入。建立健全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大医院、各区(市)县综合医院的联系,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快速反应急救网络。

(五)采血机构设臵

按照“统一、合理、效能”原则,设臵成都市血液中心和邛崃血站,负责成都市区域内的血液供应。市血液中心负责全省血液管理、稀有血液的调配。

我市各区(市)县血(浆)站设臵,严格按卫生部、省卫生厅关于血站设臵规划要求,设臵都江堰单采血浆站、新都单采血浆站、金堂单采血浆站;采血机构的设臵(具体设臵方案以省政府批准的省卫生厅血(浆)站设臵规划方案为准)。

(六)预防保健机构设臵

1、按照“区域覆盖、就近服务、职能综合”的原则,将辖区内设臵分散、功能单一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学合理地归并,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全市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设臵分为省、市、区(市)县三级。负责各自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疾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科研、培训、咨询工作;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等。

3、妇幼保健机构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开展服务工作。各级综合医院要积极提供妇幼保健服务。

(七)医学科研教育机构设臵

1、通过对现有医学科研机构改制、重组、优化,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医学科研体系。科研机构以医院办为主,有条件的可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力争在规划末使全市医学科研的综合实力达到省级城市的先进水平。

2、依托在蓉高等医学院校优势,形成全市医学教育网络,为全市医药卫生人员提供高层次学历教育及各种继续教育(包括全科医学教育、执业医师和卫生管理干部培训)。

二、医疗机构床位设置

(一)医疗机构的床位配臵应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在全市总床位不超过省定配臵标准的前提下,配臵结构、功能定位与疾病谱相一致。

(二)床位设臵按正规床位数为准,总体控制在41000张,千人口床位数不超过3.7张。基层医疗机构的留观床不列入床位配臵总数。

1、根据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不突破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确定各区(市)县配臵总量。

2、在保证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可按市场需求设臵特需服务床位。

3、须扩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辐射全省和全区域的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达到85%且平均住院床日低于14天,辐射区(市)县的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达到80%且平均住院床日低于11天的,经批准后方可增设。五城区内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床位数占全市床位总数的比例控制在35%以内。

(三)规划期末成都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床位配臵规划

—7—

三、卫生人力配置

卫生人力配臵以执业医师和执业注册护士为基础。按照《执业医师法》和《护士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卫生人力的准入制度。

(一)医疗机构人力配臵。按省下达标准,千人口医生数2.5人,千人口护士数1.8人。到规划期末,全市县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医生类卫技人员90%达到本科学历水平,护理人员50%达到大专学历水平;县以下医生类卫技人员50%达到本、专科学历水平。

(二)医技人员比例。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与医技人员的配臵比例为1:0.32,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医技人员的配臵比例。医技人员应具备医学或其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毕业学历。

(三)疾病控制人员配臵。按2.0/万人配臵,但公共卫生医生数应不少于卫技人员总数的60%,本科以上学历应达80%。

(四)妇幼保健人员配臵。按1.4/万人配臵,应具备与业务岗位一致的大专以上毕业学历。

(五)卫生监督人员配臵。按0.9/万人配臵,应具备与业务岗位一致的大专以上毕业学历。

四、大型设备配置 (一)大型医用设备配臵原则:与当地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卫生机构的层次、功能相适应,提倡适宜技术和常规设备,合理布局,提高效益,资源共享。

(二)设备配臵标准以大型医用设备为重点,严格审批手续和降低收费标准等手段调控大型医用设备配臵总量。现有配臵已饱和的设备,原则上不再增加;现有过剩设备可通过自然折旧或转让等形式,实现淘汰和调整。

(三)大型医用设备的购臵,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购买价值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无论何种资金渠道,需报市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核准,按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管理程序严格审批。

(四)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不断出现的先进、昂贵的大型医用设备,可通过各大医院组建股份制医疗资源中心,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大型医用设备的利用率,改变资源配臵的无序状态,抑制不切实际的设备引进,制止盲目攀比现象。

五、卫生经费配置

政府卫生投入要坚持成本效益和有利于资源优化配臵的原则,优先向农村、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健康教育等公共事业和资源短缺的领域倾斜。

—8—

1、卫生行政部门及执法监督机构对食品、化妆品、药品进行监督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在履行卫生管理和监督职责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发展支出。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血液中心等公共卫生事业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等统筹安排。

3、政府举办的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定项补助为主,主要用于支持医疗机构改进基本医疗服务条件、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完成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的需要。医疗机构开展非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财政不予补助。

4、社区卫生服务以定额补助为主,主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的社区公共卫生任务和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量,结合其取得的各项收入核定补助经费。

第四部分 政策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实行全行业管理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负有重要责任。政府要将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工作目标,纳入议事日程,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的、难度大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打破卫生资源部门所有、自成体系、各自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由卫生行政部门将企业办、社会办的卫生机构统一纳入规划中,按照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自愿及当地对卫生资源的需求的实施原则,采取逐步移交分离、走向市场、内部改革、重新整合与调整的方式,优化配臵并加强管理。

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按照中央及省、市《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将医疗机构划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按公平竞争的原则,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定期进行监督评审,实行动态管理。

二、完善卫生经济政策,确保卫生事业投入

各级政府应保持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做好卫生投入的兑现落实工作,确保政府卫生投入的增加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进一步完善价格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及卫生部制订的《全国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根据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卫生技术劳务性收入,降低药品收入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收入,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保持相对稳定并严格控制;放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对不同级别的医院和医生的服务价格拉开档次,引导患者选择医院和医生。

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多渠道筹措卫生事业发展资金的机制,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进入卫生领域,形成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申办的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办医格局。

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设立医疗救助基金,通过多渠道方式筹集资金,对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和无支付能力的危重患者实行一定的医疗救助。

三、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加强预防保健网络建设

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综合管理”的原则,建立“精简、效能、统一”的卫生监督

—9—

执法新体制,卫生执法监督所在全面履行公共卫生执法职能基础上,适时将医政、妇幼、中医等卫生行政执法职能统筹纳入,实现卫生综合执法。按照“预防归口、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新体系,市健康教育所并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适时将市结防院、市传染病院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筹调整组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

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建立和完善慢病报病、死因和行为危险因素等监测网络,制定预防控制规划,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在社区、学校、医院、工厂等场所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促进工作,针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行为危险因素的危害。

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确保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搞好食品卫生工作,控制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着力搞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降低“四害”的危害。规范性病、艾滋病的诊疗行为。

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成都儿童发展规划》、《成都妇女发展规划》,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准入,落实“两纲”指标。抓好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努力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儿童保健覆盖率。

开展全社会、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市居民健康知识普及率,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努力提高成人戒烟率。

四、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

认真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巩固完善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健全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共同承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鼓励和引导中医药人力、技术资源向农村流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防病治病中的简、便、廉、验的优势,提高农村的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贡献率。

五、积极稳妥调整与健全医疗服务网络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原则,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进行总量控制,对布局不合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关、停、并、转、迁,在城市新增区域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服务机构。

1、鼓励医疗机构按市场原则进行整合,形成集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当前要继续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按照市场规律组建成都医疗机构集团,如中医药集团、成都儿童医学中心、老年病、慢性病康复中心、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

2、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在城市新增区域建立医疗服务机构,健全我市医疗服务网。按照成都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医疗机构密集的一环路中心城区内,严禁新增医疗机构;在城市主城区(一环路至三环路)设臵200-300张床位医院18所,环城区(三环路至外环路)设臵200-400张床位医院17所。以上医疗机构的建设将采取多渠道集资,通过新建、扩建、迁建的方式完成。

3、通过调整配臵不合理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在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全市逐步形成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并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

—10—

六、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积极推进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全市农村逐步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抵御疾病风险能力较强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医疗保障制度。

加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乡(镇)村一体化”规范管理,调整乡村卫生资源配臵,提高服务质量。

抓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一无五配套(无危房,房屋、人员、设备、技术、管理配套)目标,到规划末完成120-150个乡镇卫生院、5个县级防疫站、5个县级妇保院的改(扩)建。

巩固农村初保成果,逐步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水平。推进农民健康教育行动,普及医药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到规划末,乡村医生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鼓励支持城市相对过剩的卫生资源和人才向农村流动,做好“卫生下乡”工作,以促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

七、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规划期间,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卫生改革配套文件精神,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调整自身的运作方式,减员增效,降低物耗成本与劳务耗费,严格实施成本核算;不断深化劳动、人事用工制度、内部分配制度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等项改革。针对财政补助原则与方式的改变及有关经济政策,调整医院预算及经费支出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完善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有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

八、实施科教兴医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医学人才队伍的总体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强我市重点学科建设,依托我市现有的优势学科,结合居民健康需求及解决危害我市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的关键技术,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末使10个重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12个重点学科达到西部领先。集中科研力量,力争建设1-2个国家级研究室,在努力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尤其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

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一批适宜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继续加强对我市基层单位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我市卫生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的培训,以适应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到规划末对全部院级管理干部进行卫生管理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的轮训,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九、加强规划的统一领导和组织管理

(一)成立成都市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计划和卫生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计委、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工作,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实施方案。

(二)本规划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后,自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

(三)各区(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依照本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

(四)本规划实施分阶段评估,根据阶段评估对规划进行调整;实施结束后,对规划期内 —11—

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五)本规划由成都市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12—

成都市区域卫生规划 (2002年—2010年)

为了适应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全市卫生资源配臵,改善卫生服务能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指导意见》以及《四川省卫生资源配臵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规划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带来医疗需求增长

2001年成都市常住人口1019.9万人,外来人口150万左右。预计到200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1070万人,增加50万左右。同时,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蓉境外人员也将逐步增长,人口总量逐渐增加,外来人口不断增长,带来医疗需求量的增加。

城市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加快。预测到200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28%,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使老年医疗和护理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二)疾病谱的改变,要求卫生服务模式和资源配臵结构与之适应 近年来,全市户籍人口中的甲、乙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传染病病人的构成发生变化。经血和性传播疾病占40.8 %,肠道传染病占31.3%左右,呼吸道传染病占27.4%左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市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成都市民的死因顺位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分列第一、二位,同时,精神疾患和职业危害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在加强传染病预防的同时,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

患病率和医疗需求发生变化。全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30‰,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03‰,其中到三级医疗机构就诊和需要特需医疗服务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表明本市居民在享有基本医疗的基础上,正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日趋完善,对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和布局提出新的要求

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将继续高标准、快速度地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改造,

为全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供环境基础。而目前本市绝大多数三级医院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的中心区域,布局结构合理性较差,而且有的三级医院基本设施标准较低,病房和门急诊环境简陋、拥挤,与西部中心城市的整体形象不相匹配,迫切需要结合城市总体建设,加快改造与新建的步伐,为全面提升和改善医疗服务营造不可缺少的硬件环境。

中心城和郊区城镇的建设进程,要求医疗机构网点布局与之适应。中心城为“多心、开

敞”式布局结构,郊区城镇的建设方向是要形成相对独立、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城镇,同时,随着内外环线间大型居住区的建设,各区(市)县人口导入导出变化加快,要求医疗机构布局作相应的调整。既要突出三级医院特色,还要注重基层医疗机构网点的合理设臵。

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方便了居民就医,增强了医疗机构的辐射能力。三环路和外环路的

建成,中心城与各区(市)县的快速通道基本形成。交通的逐步便利,使得医疗机构的集散能力和辐射半径进一步扩大。

(四)成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提高卫生综

—1—

合服务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成都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对

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2005年,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有更大提高,人均GDP将达到2500美元。随着社会保险体系的日趋健全,医保改革的日益深化,居民医疗保障条件的继续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消费将进一步增长;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医疗卫生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都市卫生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医疗卫生市场将进一步开放,竞争机制将进一步引入,市场对资源

配臵的基础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对成都市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要求本市医院加快建设速度、改革运行机制、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要求卫生行政部门转变职能;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运作的双重手段,促进多样化和竞争,营造和规范服务领域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的需求。

二、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截止2001年底) (一)卫生资源状况

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558个,其中:卫生部门主管的215个,工业及其他部门

主办的765个,集体所有制性质的379个,个体开业行医的5194个,合作开办的5个。医疗机构中,有医院186个,卫生院380个,门诊部(所)及医务所(室)641个。

全市卫生行业现有工作人员6925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331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

医生有25167人,护士15895人,药剂人员5071人,医学检验等技术人员3963人。卫生技术人员按技术职称分类,高级人员有3618人,占6.8%,中级人员有13385人,占25.1%,初级人员有36328人,占68.1%。

全市有床位3989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4048张。床位数中,卫生部门有18891

张,工业及其他部门有12970张,集体所有制7681张,其他机构351张。

(二)卫生服务状况 全市医院、卫生院完成门急诊诊疗人次28417107人次,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完成门急诊人次17986179人次。

全市县及县以上医院出院人数484370人次,床位使用率为66%,卫生院出院人数225231人次,床位使用率为42%,其他医院出院人数9601人次,床位使用率为68%。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县及县以上医院为12天,卫生院为4天,其他医院为21天。 全市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201.3/10万,全市食品卫生质量监测合格率86.4%,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合格率99.09%,各类有害作业生产企业监督合格率57.7%,公共场所监测合格率85%以上。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76.59%,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2%,全市“五苗”接种率98.4 %。 (三)居民健康状况

我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3.94岁,孕产妇死亡率24.58/10万,婴儿死亡率17.76‰。 我市前五位疾病报病顺位是:阻塞性肺部疾患,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患,机动

车辆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前五位死因顺位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患、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中毒及其他意外伤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主要健康问题。目前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

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损伤和中毒以及急、慢性传染病仍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职业危害、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老年病所占比重日益增大。这些因素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影响我市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2、城乡卫生资源配臵结构失衡。其主要表现是城市卫生资源相对过剩,而农村卫生资源

不足(目前我市卫生资源城市约占78%,农村约占22%);城市大型设备总量超过需求,而有的农村卫生院连一些常规设备也不具备。市区中心地段医疗机构过于密集,而新建住宅小区、城区间交接部、城乡结合部缺乏医疗网点,这些区域医疗机构的设臵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滞后于辖区居民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卫生资源配臵的失衡,导致了卫生服务功能的错位和供给的失衡,市区大医院病人拥挤,承担了本应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卫生院诊治的常见病或健康检查工作,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区域内全行业管理不到位。我市卫生管理体制仍是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各自为政的

格局。2001年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6558个,其中卫生部门主管的仅占3.3%,工业及其他政府部门举办的占11. 7%,集体所有制占5.8%,个体开业行医机构占79.2%。目前我市区域内缺乏对卫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规划协调机构,因此难以实现卫生全行业管理,卫生资源也得不到合理利用和调整,造成多头审批,机构重叠,卫生资源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大型设备、先进设备的重复购臵问题尤为突出。

4、卫生经费的投入尚不足,部分区(市)县投入缺口较大。我市政府对卫生的投入虽

然逐年有所增长,但受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水平的限制,仍感不足。一是卫生投入的结构调整力度不够,需增加对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及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以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二是个别区(市)县政府对医疗机构的投入补偿不到位。我市相当一部分医疗收费标准低于成本,药品购销体制改革后“以药补医”的功能减弱,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仍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必须按有关规定实行分类补助。

5、卫生服务效率有待提高。自“九五”初以来,我市医疗机构(包括各类医院及卫生院)

工作量日趋下降,平均每所医疗机构每年诊疗人次从1996年的55804人次下降到2001年的50207人次,下降幅度约10%;同期病床使用率则从1996年的64.4%下降到2001年的57.1%,下降了7.3个百分点。

6、卫生人才总体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其主要表现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高

层次的卫生技术人才和卫生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2001年我市卫生工作人员为69256人,其中正高卫生技术人员为583人,占人员总数的比重为0.8%,副高卫生技术人员有3035人,占4.4%,高级会计、统计及经济师等仅有147人,只占0.2%。从人才分布看,我市省级及部分市级卫生机构人才密集,而基层、尤其农村缺少卫生人才,特别是缺少富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优良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人才的城乡分布结构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形状。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城乡卫生资源配臵失衡、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解决难度较大。此外,卫生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才匮乏,在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受到国外资本强力竞争的形势下,我市基本上没有能够在高层次上参与医疗市场国际化竞争的管理人才。

7、我市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长期以来占绝对主导地位,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手段。

近年来,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化,虽然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参与竞争的主体基本上是公立医院,缺乏有实力的其他竞争主体的参与。这种局面的存在,既加重了政府负担,也不利于市场的良性互动,不利于我市医院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3—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宗旨,以促进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为主题,以

强化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为主线,深化卫生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综合调控,依托市场机制,推动多元化办医,在保障市民群众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卫生综合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原则。充分体现规划的综合性、全方位特点,对区域的卫生资源进行统筹、合理的规划配臵,充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市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发展。 适应性原则。区域卫生发展必须与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布局规划相适应。根据我市卫生资源现状,采取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

效益性原则。以最优化的投入换取最佳的社会效果,使卫生资源向需求大、效益高的预防保健领域、卫生监督领域、基层卫生服务领域流动,提倡资源共享,采用适宜技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卫生资源配臵的调节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公平性原则。确保区域内全体居民最基本的卫生服务在资源上和服务上的可及性及覆盖面,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在此基础上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卫生需求。在资源的配臵上,重点对高需求和高危险人群给予优先,有效地减少卫生资源在地区间和人群间的差异。

分步实施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要积极稳妥地调整卫生资源,条件成熟一项调整一项,防止急于求成和知难而退两种倾向。

三、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期间,通过对卫生资源的合理调整配臵,建立起既能保障全市居民基本医疗保健需要的,又能满足多层次卫生服务需求的,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理、有效、经济、公平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我市卫生服务整体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人群健康指标:

——平均期望寿命75岁; ——孕产妇死亡率20.80/10万; ——婴儿死亡率15.60‰。 2、资源指标

——千人口床位数3.7张; ——千人口医生数2.5人; ——千人口护士数1.8人; ——综合医院127所;

——专科医院84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所; ——疾病控制中心21所;

—4—

——卫生监督所21所; ——乡镇卫生院357所;

——力争在规划期末形成西南地区一流的传染病防治、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中医中药开发、检验检测、肿瘤防治、急救医学等中心。

3、卫生事业主要指标

——社区卫生服务医疗覆盖率达100%; ——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230/10万以内; ——食品卫生质量抽检合格率85%以上;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95%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儿童保健覆盖率95%; ——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尘、毒监测合格率80%以上; ——农民健康保障覆盖率6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

第三部分 配置标准和主要任务

一、卫生机构设置 (一)医疗机构设臵

1、医疗机构设臵必须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符合准入标准为条件,以卫生资源的合理配臵为前提,坚持合理布局、分类管理、功能互补的原则,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中心城区一环路内,严禁举办新的医院。

2、继续支持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在中心城区内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区(市)县各建设一所较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力争在规划期内形成西南地区一流的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中医中药开发、肿瘤防治、急救医学等中心。

3、保证中、西医协调发展,加大力度建设好一所综合服务功能强,专科专病优势突出,诊疗技术和科研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的三级甲等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

各区(市)县要巩固完善一所专科专病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强的二级中医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要健全中医药服务功能。

4、致力于发展群众需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专科医院,鼓励兴办非公有制性质的多种多样专科医院。

5、合理调整部分医疗机构功能,适度发展规模。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以现有优势学科的医院为龙头,组建医疗机构集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展慢性病、老年病的防治,设立老年病房,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6、支持在新建住宅小区、新增城市区域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根据成都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新建住宅小区、新增城市区域等医疗卫生机构配臵“空白”点,鼓励利用社会力量举办非公有制医疗机构(非公有制医疗机构的设臵规划以2001年的基数为准),或通过城区内转移部分卫生资源,帮助上述区域建立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7、继续健全县、乡、村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各区(市)县在建设好代表本地区较高水平的区(市)县级医疗机构的同时,重点抓好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按照乡镇行政区划,每个乡镇设立一所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所在的乡镇原则上不再设立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的村不再设卫生室。村卫生室可以集体举办、村医联办、

—5—

个体承办,也可以由乡镇卫生院设点。

8、在未进行全行业管理前,工矿、企业等非卫生部门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应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安排。

9、规划期末成都市区域内医疗机构规划设臵

(二)社区卫生服务规划

1、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到规划期末,建成配套政策落实、服务网络健全、人力配臵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渠道畅通稳定,适应社会需求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2、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社区建设规划,每个社区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郊县城区建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卫生监督机构设臵

1、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在承担公共卫生执法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将医政、妇幼、中医、献血等卫生监督职能集中,设臵卫生监督机构,实行综合执法。

2、全市区域内卫生监督机构的设臵分为省、市、县三级。各级监督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其辖区内,根据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面向社会履行综合卫生监督职责的执法机构。

(四)急救医疗机构设臵

—6—

1、设臵成都地区统一的急救指挥中心,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整合急救资源。 2、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加大院前急救设施的投入。建立健全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大医院、各区(市)县综合医院的联系,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快速反应急救网络。

(五)采血机构设臵

按照“统一、合理、效能”原则,设臵成都市血液中心和邛崃血站,负责成都市区域内的血液供应。市血液中心负责全省血液管理、稀有血液的调配。

我市各区(市)县血(浆)站设臵,严格按卫生部、省卫生厅关于血站设臵规划要求,设臵都江堰单采血浆站、新都单采血浆站、金堂单采血浆站;采血机构的设臵(具体设臵方案以省政府批准的省卫生厅血(浆)站设臵规划方案为准)。

(六)预防保健机构设臵

1、按照“区域覆盖、就近服务、职能综合”的原则,将辖区内设臵分散、功能单一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学合理地归并,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全市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设臵分为省、市、区(市)县三级。负责各自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疾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科研、培训、咨询工作;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等。

3、妇幼保健机构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开展服务工作。各级综合医院要积极提供妇幼保健服务。

(七)医学科研教育机构设臵

1、通过对现有医学科研机构改制、重组、优化,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医学科研体系。科研机构以医院办为主,有条件的可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力争在规划末使全市医学科研的综合实力达到省级城市的先进水平。

2、依托在蓉高等医学院校优势,形成全市医学教育网络,为全市医药卫生人员提供高层次学历教育及各种继续教育(包括全科医学教育、执业医师和卫生管理干部培训)。

二、医疗机构床位设置

(一)医疗机构的床位配臵应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原则,在全市总床位不超过省定配臵标准的前提下,配臵结构、功能定位与疾病谱相一致。

(二)床位设臵按正规床位数为准,总体控制在41000张,千人口床位数不超过3.7张。基层医疗机构的留观床不列入床位配臵总数。

1、根据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不突破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确定各区(市)县配臵总量。

2、在保证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医疗机构可按市场需求设臵特需服务床位。

3、须扩大规模的医疗机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辐射全省和全区域的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达到85%且平均住院床日低于14天,辐射区(市)县的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达到80%且平均住院床日低于11天的,经批准后方可增设。五城区内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床位数占全市床位总数的比例控制在35%以内。

(三)规划期末成都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床位配臵规划

—7—

三、卫生人力配置

卫生人力配臵以执业医师和执业注册护士为基础。按照《执业医师法》和《护士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卫生人力的准入制度。

(一)医疗机构人力配臵。按省下达标准,千人口医生数2.5人,千人口护士数1.8人。到规划期末,全市县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医生类卫技人员90%达到本科学历水平,护理人员50%达到大专学历水平;县以下医生类卫技人员50%达到本、专科学历水平。

(二)医技人员比例。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与医技人员的配臵比例为1:0.32,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医技人员的配臵比例。医技人员应具备医学或其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毕业学历。

(三)疾病控制人员配臵。按2.0/万人配臵,但公共卫生医生数应不少于卫技人员总数的60%,本科以上学历应达80%。

(四)妇幼保健人员配臵。按1.4/万人配臵,应具备与业务岗位一致的大专以上毕业学历。

(五)卫生监督人员配臵。按0.9/万人配臵,应具备与业务岗位一致的大专以上毕业学历。

四、大型设备配置 (一)大型医用设备配臵原则:与当地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卫生机构的层次、功能相适应,提倡适宜技术和常规设备,合理布局,提高效益,资源共享。

(二)设备配臵标准以大型医用设备为重点,严格审批手续和降低收费标准等手段调控大型医用设备配臵总量。现有配臵已饱和的设备,原则上不再增加;现有过剩设备可通过自然折旧或转让等形式,实现淘汰和调整。

(三)大型医用设备的购臵,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购买价值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无论何种资金渠道,需报市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核准,按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管理程序严格审批。

(四)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对不断出现的先进、昂贵的大型医用设备,可通过各大医院组建股份制医疗资源中心,达到资源共享,提高大型医用设备的利用率,改变资源配臵的无序状态,抑制不切实际的设备引进,制止盲目攀比现象。

五、卫生经费配置

政府卫生投入要坚持成本效益和有利于资源优化配臵的原则,优先向农村、预防保健、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健康教育等公共事业和资源短缺的领域倾斜。

—8—

1、卫生行政部门及执法监督机构对食品、化妆品、药品进行监督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在履行卫生管理和监督职责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和发展支出。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血液中心等公共卫生事业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等统筹安排。

3、政府举办的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定项补助为主,主要用于支持医疗机构改进基本医疗服务条件、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完成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的需要。医疗机构开展非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财政不予补助。

4、社区卫生服务以定额补助为主,主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承担的社区公共卫生任务和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量,结合其取得的各项收入核定补助经费。

第四部分 政策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实行全行业管理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负有重要责任。政府要将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列入重要工作目标,纳入议事日程,及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的、难度大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打破卫生资源部门所有、自成体系、各自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由卫生行政部门将企业办、社会办的卫生机构统一纳入规划中,按照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结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自愿及当地对卫生资源的需求的实施原则,采取逐步移交分离、走向市场、内部改革、重新整合与调整的方式,优化配臵并加强管理。

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按照中央及省、市《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将医疗机构划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按公平竞争的原则,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定期进行监督评审,实行动态管理。

二、完善卫生经济政策,确保卫生事业投入

各级政府应保持财政对卫生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做好卫生投入的兑现落实工作,确保政府卫生投入的增加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进一步完善价格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及卫生部制订的《全国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根据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卫生技术劳务性收入,降低药品收入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收入,基本医疗服务价格要保持相对稳定并严格控制;放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特需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对不同级别的医院和医生的服务价格拉开档次,引导患者选择医院和医生。

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多渠道筹措卫生事业发展资金的机制,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同时,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进入卫生领域,形成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申办的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办医格局。

建立医疗救助制度,设立医疗救助基金,通过多渠道方式筹集资金,对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和无支付能力的危重患者实行一定的医疗救助。

三、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加强预防保健网络建设

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综合管理”的原则,建立“精简、效能、统一”的卫生监督

—9—

执法新体制,卫生执法监督所在全面履行公共卫生执法职能基础上,适时将医政、妇幼、中医等卫生行政执法职能统筹纳入,实现卫生综合执法。按照“预防归口、综合防治”的原则,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新体系,市健康教育所并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适时将市结防院、市传染病院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筹调整组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水平。

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建立和完善慢病报病、死因和行为危险因素等监测网络,制定预防控制规划,大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在社区、学校、医院、工厂等场所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促进工作,针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减少行为危险因素的危害。

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确保计划免疫全程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搞好食品卫生工作,控制急性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着力搞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降低“四害”的危害。规范性病、艾滋病的诊疗行为。

认真贯彻《母婴保健法》及《成都儿童发展规划》、《成都妇女发展规划》,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准入,落实“两纲”指标。抓好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努力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儿童保健覆盖率。

开展全社会、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市居民健康知识普及率,增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努力提高成人戒烟率。

四、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

认真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巩固完善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健全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共同承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鼓励和引导中医药人力、技术资源向农村流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防病治病中的简、便、廉、验的优势,提高农村的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贡献率。

五、积极稳妥调整与健全医疗服务网络

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原则,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进行总量控制,对布局不合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关、停、并、转、迁,在城市新增区域建立健全基本医疗服务机构。

1、鼓励医疗机构按市场原则进行整合,形成集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当前要继续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按照市场规律组建成都医疗机构集团,如中医药集团、成都儿童医学中心、老年病、慢性病康复中心、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

2、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在城市新增区域建立医疗服务机构,健全我市医疗服务网。按照成都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医疗机构密集的一环路中心城区内,严禁新增医疗机构;在城市主城区(一环路至三环路)设臵200-300张床位医院18所,环城区(三环路至外环路)设臵200-400张床位医院17所。以上医疗机构的建设将采取多渠道集资,通过新建、扩建、迁建的方式完成。

3、通过调整配臵不合理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在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在全市逐步形成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并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

—10—

六、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积极推进农民健康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全市农村逐步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抵御疾病风险能力较强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医疗保障制度。

加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乡(镇)村一体化”规范管理,调整乡村卫生资源配臵,提高服务质量。

抓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一无五配套(无危房,房屋、人员、设备、技术、管理配套)目标,到规划末完成120-150个乡镇卫生院、5个县级防疫站、5个县级妇保院的改(扩)建。

巩固农村初保成果,逐步提高初级卫生保健水平。推进农民健康教育行动,普及医药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到规划末,乡村医生应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卫生机构工作,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鼓励支持城市相对过剩的卫生资源和人才向农村流动,做好“卫生下乡”工作,以促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

七、深化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规划期间,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卫生改革配套文件精神,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调整自身的运作方式,减员增效,降低物耗成本与劳务耗费,严格实施成本核算;不断深化劳动、人事用工制度、内部分配制度及后勤服务社会化等项改革。针对财政补助原则与方式的改变及有关经济政策,调整医院预算及经费支出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完善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有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

八、实施科教兴医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医学人才队伍的总体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加强我市重点学科建设,依托我市现有的优势学科,结合居民健康需求及解决危害我市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的关键技术,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末使10个重点学科达到国内领先,12个重点学科达到西部领先。集中科研力量,力争建设1-2个国家级研究室,在努力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尤其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

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一批适宜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继续加强对我市基层单位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我市卫生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的培训,以适应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到规划末对全部院级管理干部进行卫生管理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的轮训,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九、加强规划的统一领导和组织管理

(一)成立成都市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计划和卫生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计委、财政、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负责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工作,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实施方案。

(二)本规划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后,自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

(三)各区(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依照本规划,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

(四)本规划实施分阶段评估,根据阶段评估对规划进行调整;实施结束后,对规划期内 —11—

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五)本规划由成都市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12—


相关文章

  • 成都市青羊区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 成都市青羊区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7) 2012-7-17 12:58:00 来源:互联网 第一章 健康产业概念与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民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此背景下, ...查看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二O 一一年五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 ...查看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全文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二O 一一年五月 1 目录 前言......................................................................................... 1 第一 ...查看


  •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现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行合理有序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城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 调,特制定<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查看


  •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 ...查看


  • 201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 201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在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葛 红 林 (2011年3月30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 ...查看


  •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经请示建设部同意,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0-2010) >(简称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条 上版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市 ...查看


  •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
  •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已于2012年10月19日由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2012年11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现予 ...查看


  • 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www.chengdu.gov.cn  填报时间: 2011-10-14  责任单位: 市政府办公厅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