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技课分组教学模式初探

  劳技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其宗旨在于“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门比较“时髦”的学科,由于处于“小科”地位,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对初中劳技课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思路,即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所谓分组教学,是以小组为教学单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分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愉快、向上的氛围中,锻炼成为新时代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技能,同时还具有较强创新、竞争意识和一定管理能力的新一代。

  一、教师点题

  对于每一堂劳技课而言,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所以,教师的作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每当教师带“新玩意”走进教室,学生马上会作出反应,这是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学生通过辨认,可以了解作品的名称,同时激发起兴趣,跃跃欲试,这时教师点题并简介整个制作过程,学生对这一堂课的目的就会有所了解。例如,在初中劳技课《工艺》中小盆景的制作,当小盆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都看着它,“噢,是盆景!”“真好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这时介绍小盆景的制作过程:先将假山石作处理,然后设计一定的造型,学生可以根据拿到手的山石形态作各种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用水泥浆黏合在塑料底盆上。接着去阴湿的地方取一点青苔移植上去并浇水,最后剪一些松树枝插入山石的孔中,整个制作就完成了。学生知道了教学的任务和基本操作后,进行分组制作。

  二、分组设计

  学生了解了这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后,按每小组4―6人全班分为八组,小组长必须管理好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管理和协调能力,小组长由这一小组的每个成员轮流担任,比一比谁做组长最好。学生在小组长的领导下,按照课本内容、步骤,开始设计、制作。劳技课教材作为一本新编教材,编者为了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图示将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加以分解,由于识图能力、理解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一看就懂,有的学生必须通过多次引导、练习才能真正学会。

  三、教师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难点,这时教师应按照自己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对学生进行分组点拨,根据每组的不同情况,引导程度不同。

  四、学生实施

  经过以上三个过程,学生基本能完成课堂内容,通过再次训练能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学生完成后,先由组长对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作评定(完成任务的情况、技能的培养等方面)。然后由教师对每一组作品进行评定,最后由学生共同评选出班中最好的作品,同时评选出最佳小组并进行打分,学生通过分组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质量并增强了竞争意识。

  六、分组教学的优点

  (1)使学生由“教会”变成“学会”。

  以往的劳技课模式,是教师演示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这样才“教会”学生完成一件作品的。这种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原封不动灌输给学生的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依赖教师,不动脑筋。这种“跟从型”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远未发挥,他们成了反应灵敏的模仿机器,影响了其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分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教会”变成“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应刻意安排一些探索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学会”。

  (2)充分发挥个体作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分组教学中小组长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而且小组长在自己不懂的情况下,也应“不耻下问”。有的学生当了组长后,认为向其他同学请教很难为情,通过教师的开导,才能虚心向组员请教。同时组长应想尽办法协调好组内关系,通过这一模式,学生承担任务的能力增强了,自主性、独立性、责任感有了提高,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3)陶冶学生情操和促进学生对美的追求。

  劳技课实际是一个体现自身价值、才能的好地方,学生通过劳技课结合美术,会得到美的感受。如用造型土制成各种各样的花瓶、茶壶、人物;用木片制成各类转椅、小木椅、躺椅等,并用绚丽的色彩涂抹在作品上,煞是好看,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七、结论

  虽然劳技课的评价并没有确定的分数,但从整个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培养。所以分组教学这一模式,能很好地完成劳技课的教学目标,为培养新世纪积极进取、富有开拓精神、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提供条件。当然分组教学模式在劳技课上的应用尚未完全成熟,还有可斟酌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好的方法。

  (责任编辑 黄 晓)

  劳技教育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其宗旨在于“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门比较“时髦”的学科,由于处于“小科”地位,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探索,对初中劳技课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思路,即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所谓分组教学,是以小组为教学单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分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愉快、向上的氛围中,锻炼成为新时代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技能,同时还具有较强创新、竞争意识和一定管理能力的新一代。

  一、教师点题

  对于每一堂劳技课而言,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所以,教师的作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每当教师带“新玩意”走进教室,学生马上会作出反应,这是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学生通过辨认,可以了解作品的名称,同时激发起兴趣,跃跃欲试,这时教师点题并简介整个制作过程,学生对这一堂课的目的就会有所了解。例如,在初中劳技课《工艺》中小盆景的制作,当小盆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都看着它,“噢,是盆景!”“真好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这时介绍小盆景的制作过程:先将假山石作处理,然后设计一定的造型,学生可以根据拿到手的山石形态作各种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用水泥浆黏合在塑料底盆上。接着去阴湿的地方取一点青苔移植上去并浇水,最后剪一些松树枝插入山石的孔中,整个制作就完成了。学生知道了教学的任务和基本操作后,进行分组制作。

  二、分组设计

  学生了解了这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后,按每小组4―6人全班分为八组,小组长必须管理好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纪律,所以必须具有一定管理和协调能力,小组长由这一小组的每个成员轮流担任,比一比谁做组长最好。学生在小组长的领导下,按照课本内容、步骤,开始设计、制作。劳技课教材作为一本新编教材,编者为了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图示将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加以分解,由于识图能力、理解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一看就懂,有的学生必须通过多次引导、练习才能真正学会。

  三、教师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难点,这时教师应按照自己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对学生进行分组点拨,根据每组的不同情况,引导程度不同。

  四、学生实施

  经过以上三个过程,学生基本能完成课堂内容,通过再次训练能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学生完成后,先由组长对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作评定(完成任务的情况、技能的培养等方面)。然后由教师对每一组作品进行评定,最后由学生共同评选出班中最好的作品,同时评选出最佳小组并进行打分,学生通过分组教学,更加注重学习质量并增强了竞争意识。

  六、分组教学的优点

  (1)使学生由“教会”变成“学会”。

  以往的劳技课模式,是教师演示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这样才“教会”学生完成一件作品的。这种通过教师将教学内容原封不动灌输给学生的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依赖教师,不动脑筋。这种“跟从型”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远未发挥,他们成了反应灵敏的模仿机器,影响了其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分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教会”变成“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应刻意安排一些探索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学会”。

  (2)充分发挥个体作用、培养学生管理能力。

  分组教学中小组长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而且小组长在自己不懂的情况下,也应“不耻下问”。有的学生当了组长后,认为向其他同学请教很难为情,通过教师的开导,才能虚心向组员请教。同时组长应想尽办法协调好组内关系,通过这一模式,学生承担任务的能力增强了,自主性、独立性、责任感有了提高,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3)陶冶学生情操和促进学生对美的追求。

  劳技课实际是一个体现自身价值、才能的好地方,学生通过劳技课结合美术,会得到美的感受。如用造型土制成各种各样的花瓶、茶壶、人物;用木片制成各类转椅、小木椅、躺椅等,并用绚丽的色彩涂抹在作品上,煞是好看,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七、结论

  虽然劳技课的评价并没有确定的分数,但从整个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培养。所以分组教学这一模式,能很好地完成劳技课的教学目标,为培养新世纪积极进取、富有开拓精神、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新一代提供条件。当然分组教学模式在劳技课上的应用尚未完全成熟,还有可斟酌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好的方法。

  (责任编辑 黄 晓)


相关文章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 劳技课教学设计
  • 劳技课教学设计 <中国结--吉祥结> 教学设计 密云县第六中学 李亚荣 <中国结--吉祥结>教学设计 密云县第六中学 李亚荣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遵循<课标>中劳技课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 ...查看


  • 初中劳技教学设计
  • · 初中劳技教学设计 --<陶工设计与制作> 课题:<陶说> 作者:王静 单位:密云县太师庄中学 <陶说>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木工是一门工艺,一门独有的技术,也是建筑常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 ...查看


  • 各功能室建设要求标准
  • 加强功能室建设 做好迎省督导工作 (一)各类专用教室的数量标准 一.初中(12室): 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理.化.生各1).准备室(各1).仪器室(各1).计算机教室.语音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多媒体教室.卫生室. 二.小学 ...查看


  • 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初探
  • 初中历史分层教学初探 传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活跃氛围,学生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师难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中普 ...查看


  • 学校各功能馆室解说词
  • 功能室解说词(仅供参考) (文章来源:http://rzmeilzcxx.zje.net.cn/E_ReadNews.asp?NewsId=1421) 图书馆解说词 (束娟) 各位领导你们好,欢迎各位来到我校图书馆. 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7 ...查看


  • 初中生物实验课学生心理与教学策略初探
  • 南丰县琴城镇中学   饶鸿翔 生物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笔者多年从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在分组实验中,常常发现某些学生由于受不良心理特征的影响,实验效果不佳,不能达到预期 ...查看


  • 初中劳技课教案_可用
  • 第一课时 柳条花篮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柳树的相关的知识,掌握柳条花篮的基本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注意生活的点滴: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热爱自然,注意环境的保护. 3.先观摩相关的视频,教师教基本的制作方法,学生探究分析并动手制 ...查看


  • 学校各科室管理制度 非常适用好
  • 各科室管理制度 卫生器材管理制度 1.保健室的医疗器械.卫生材料.被服等各种物品属于学校公有资产,纳入学校资产管理体系,分不同性质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由校产室编制资产档案,保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