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孔子是由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而奠定儒学的基础,论语是研究孔子的最可信的材料,这是得到许多人所共许的。但现代谈中国哲学史的人,几乎没有人能从正面谈孔子的哲学,更没有人能从论语谈孔子的哲学:虽然这些先生们,不像方东美先生样,公开贬斥论语,但心里并瞧不起论语。认为里面形而上的意味太少,不够“哲学”。要谈古代儒家哲学,只好从战国中期前后成立的易传下手;因为易传中有的地方开始以阴阳谈天道,并且提出了“形而上之谓道”的道,这个道才勉强有哲学的意味。但不仅论语中没有阴阳的名词,并且也不能由论语中推演出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来讲孔子仁义之道的脉络。易传中大概引有三十条左右的“子曰”,除了一条在疑似之间外,都不曾沾上阴阳观念。并且都是以道德判断行为,以行为解释吉凶祸福。这分明是把由神秘与经验,两相结合而成的易,特将经验的一面显彰出来,示人类行为以准则,这是由宗教落实到人文的显例。所以从宋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起[汉儒盛宏以阴阳言天道,但都是来自阴阳家与儒家的结合,而不是出于易传。以易传中的阴阳言天道,实始于宋儒。]到熊师十力的新唯识论止,凡是以阴阳的间架所讲的一套形而上学,有学术史的意义,但与孔子思想的性格是无关的。有的也从中庸讲儒家哲学,因为上篇[中庸应分为上下两篇,具见于拙着“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页103-109。]有“天命之谓性”的“天命”,下篇有“诚者天之道也”的“天道”,可以说是有哲学意味可讲的。但中庸的思想脉络,是由上向下落的脉络,是由“天命之谓性”,落在“修道之谓教”的上面,所以上篇是在“忠恕”﹑在“庸言”“庸行”上立足,而不是天命上立足。下篇是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上立足,是在“人一能之己百之……”上立足,而不是在“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上立足。一切民族的文化,都从宗教开始,都从天道天命开始;但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从天道天命一步一步的向下落,落在具体的人的生命﹑行为之上。

讲中国哲学的先生们,除了根本不了解中国文化,乃至仇视中国文化,有如杨荣国之流,以打胡说为哲学者外,即使非常爱护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用功很勤,所得很精的哲学家,有如熊十力,以及唐君毅先生,却是反其道而行,要从具体生命﹑行为﹑层层向上推,推到形而上的天命天道处立足,以为不如此,便立足不隐。没有想到,形而上的东西,一套一套的有如走马灯,在思想中上,从来没有稳过。熊﹑唐两先生对中国文化都有贡献,尤其是唐先生有的地方更为深切。但他们因为把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弄颠倒了,对孔子毕竟隔了一层,所以熊先生很少谈到论语,唐先生晚年似乎有回转,在独立以后的新亚研究所开礼记﹑论语的课;但对论语的课,是由他一位学生代授。这都是受了希腊系统哲学的影响。我认为孔子表现在论语中的思想性格,合不合希腊系统哲学的格套,完全是不相干的。孔子在人类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因其合西方哲学的格套而有所增加,也不因其不合西方哲学的格套而有所减少。今日中国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要扣紧论语,把握住孔子思想的性格,用现代语言把它讲出来,以显现孔子的本来面目,不让许多浮浅不学之徒,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套进论语中去,抱着论语来糟蹋论语。孔子的本来面貌显出来了,时代对他作何评价,只有一委之于人类自身的命运。

对论证下功夫最深的无过于程伊川﹑朱元晦及并时其它理学家。伊川曾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又说:“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在这里,我可用自己对“以约失之者鲜矣”这句话的体验,为程伊川的说法作证。我一生不知碰过多少钉子。有一次,突然想到这句话时,为之汗流浃背。再在当前政治人物的观察中,又发现包括毛泽东在内,无一不是在这简单地七个字下面受审判。同时我更感到,对论语语义的了解,恰如颜渊所形容对孔子的了解一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这是颜渊直接与孔子的人格觌面时所说出的话。论语中许多语言,不是由逻辑推论出来的,不是凭思辩剖析出来的,而是由孔子的人格直接吐露出来的,所以对它的了解,也常遭到颜渊所“谓然叹曰”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先把握一个基点,以这基点作导引﹑作制约,才不致流于猜度乃至迷失方向。论语的基点就是与“言”相关相对的“行”。

从论语看孔子毕生所学所教的,可用一个“道”字加以概括。“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士志于道”(同上);“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同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君子谋道不忧食”(同上);“君子忧道不忧贫”,等。因为道的概括性很大,所以在论语一书中所用的道字,有层次的不同,有方向的各异,尤以用在政治上者为多。但追到最后,都可以说是同条共贯的。道的基本性格,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性格。

在这里,我忽然发生一种联想。希腊语中有Logos,一词本义是“语言”。但在希腊哲学及基督教神学中,得到不断地发展。在希腊哲学中到了赫拉克勒斯(Herakleitos)说成这是世界的法则。到了斯图阿学派(Stoicschool),把它说成是“神的世界原理”,人应顺随着它生活,由此而带有实践的道德意味。到了菲龙(Philo)引用来作犹太教的解释,而认为它是内在于世界的理性原理,给世界以生命﹑目的﹑法则,因而支配世界,指导世界。此后也给基督教神学以相当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假定希腊语中的Logos和中国语中的道,其分位约略相等,但在希腊则是由“语言”发展出来的,在中国则是由道德上行走发展出来的。Logos在斯图阿学派中也带有实践的意味,但远不及它的“纯理论地倾向”之重。中国的“道”,也有言语的意味,如论语中“乐道人之善”(季氏)者是。这种意味,虽因约定俗成,在日用语言中流行甚广,但与儒﹑道两家所谓道的内容相较时,则轻微得不足齿数。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孔子追求的道,不论如何推扩,必然是解决人自身问题的人道,而人道必然在“行”中实现。行是动进的,向前的,所以道也必是在行中开辟。论语中所涉及的问题,都有上下浅深的层次,但这不是逻辑上的层次,而是行在开辟中的层次;因此,这是生命的层次,是生命表现在生活中的层次。“下学而上达”(宪问),应从这种方向去了解,否则没有意义。

论语上没有明说道的来源是什么。孟子“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故好是懿德”(告子上),孟子乃引此以为性善的主张作证。论语中孔子说“为仁由己”(颜渊);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是他的体验中已把握到了人生价值系发自人的生命之内,亦即道的根源,乃在人的生命之内。但此一体验,孔子尚未能在概念上加以明确化,所以当他说到性时,只能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而未尝直截指出“性善”。未尝直截指出性善,则孔子对于道,在概括上认为是客观性的,是外在性的。所以屡次说“志于道”。志即是主观向客观的追求。此客观性外在性,从论语看,可能指的是天。

天是最高道德存在的观念,春秋时代已出现;而孔子自己就曾说“天生德于予”(述而)。但从论语全部文字看,孔子对于天,只是由传统来的漠然而带有感情性质的意味。当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的时候,他都从经验现象中去把握天。以他的“无征不信”的性格,除了对天有一番虔敬之心外,不可能进一步肯定“道之大原出于天”[汉书董仲舒传,初策中语]。因此,道的客观性外在性,主要是指的人类行为经验的积累。“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的诗书礼,都是古代行为经验积累的结晶;这才是孔子所说的道的真正来源。他的修诗书,订礼乐,晚年学易,由卫返鲁后作春秋,皆由此可以得到坚确的解释。司马迁史记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这是以孔子之言说明孔子作春秋的用心。自序中又分别发挥易﹑礼﹑书﹑诗﹑乐在行为中的重大意义后,更强调“万物之聚散,皆在春秋”,“春秋者礼义之大宗”。礼义之大宗即是道。司马迁认为春秋所表现的行为经验,较之易﹑书﹑诗﹑礼﹑乐,更为具体,便更为“深切着明”。“空言”为理论的,抽象性的概念语言。“见之于行事”是在行事中发现它所含蕴的意义及其因果关系。“载之空言”,是希腊系统哲学家的思想表达方式。“见之于行事”,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表达方式。孔子所志的道,是从行为经验中探索提炼而来,则学道的人,自必要求在行为中落实贯通下去。于是孔之所谓道,必然是“道不远人”中庸的性格,这样孔子才可发出“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呼唤;曾子才可以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正是中庸上篇的主要内容。孔子所追求的道的性格,规定了论语中所关涉到的一切道德节目的性格。把孔子的思想,安放到希腊哲学系统的格式中加以解释,使其坐上形而上的高位,这较之续凫胫之短,断鹤胫之长[见庄子骈拇篇],尤为不合理。因为凡是形而上的东西,就是可以观想而不能实行的。

顺着上面对道的性格的理解,便立刻可以了解孔子对言与行的态度。下面简录若干材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此就言来说的)泛爱众,而新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美之得无讱乎。”(颜渊)

孔子特别重视言与行间的距离,必使言附丽于行,不给言以独立的地位。不仅要求言行一致,而且要求行先言后,这站在希腊系统哲学的立场,是无法理解的。在希腊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辩证法,形式逻辑,正是来自广场的辩论,也即是来自独立于行之外的言。但只要想到前面所说的道的性格,便容易了解孔子对言行的态度。

所以论语上孔子对自己的反省,主要是行为﹑实践上的反省,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这种在行为实践上的反省,即是他的“守死善道”。

较言行关系便为微妙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因为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两句意义重大的话,于是一般说孔子是学思并重,恐怕是似是而非的看法。不错,从论语看,孔子是非常重视思的,如“君子有九思”(季氏)之类。但我们要注意到,论语上的“思”,是面对某种行为,事物所应遵循的规范,如“言忠,事思敬”等的思。这是把行为﹑事物与价值连结在一起之思,不同于一般所谓思辨之思。并不是说孔子摒斥思辨之思,“学而不思则罔”的思,即指的是思辨之思。但从“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的话看,孔子实际重学更多于重思。王船山论语义训,对前引“学而不思则罔”两句,将学与思作分别性的解释说:“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把论语的学,解释为“一唯先觉之是效”,即是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经验,这是很恰切的。把此处的思,解释为“任吾警悟之灵”,在语意上说得稍为含混。船山真正的意思是说把所遇到的问题,作抽象的思维。古人的陈迹,亦即是经验事实,在抽象中舍掉了,亦即是由抽象而舍象,只是顺着思维的推演,以求得结论,这才是船山所说的本意。孔子的本意,不是学与思并重,而是要学与思结合。孔子所说的“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这是离开了经验的思,是近于希腊哲学的冥思;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是与具体人生的距离的结论;这种思的推演愈前进,前进到形而上的领域,便脱离了人生,与人的行为不发生关系,这便不是孔子所追求的道,所以孔子断定这种思是“无益”的。在学与思不能作均衡的结合时,与其偏于思,不如偏于学。这恐怕是孔子的真意所在。希腊由纯思维所形成的哲学,在孔子面前,都会断之为“无益”。无益是指的无益于人的行为,无益于人的具体生命生活。

现在试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两句话加以解释。

孔子之所谓道,必须有坚确的知识来支持,所以论语中非常重视知识;但他不是以知识为归趋,所以道的主要内容,不在扩充知识。假定是以扩充知识为道,则道可以使人知所不知,这即是“道能弘人”。孔子之所谓道,包含有艺能在内,他重视艺能在生活﹑行为中的意义,所以也特别提出“游于艺”,艺是艺能,游是熟练的形容。但艺能不是他所说的道的主要内容。若艺能是道的主要内容,则道可以使人能所不能,这也是“道能弘人”。孔子之所谓道,主要是指向生活﹑行为的意义,由这种意义来提升人生的价值,使人真能成为一个人,亦即论语中的所谓“成人”,所谓“君子”。这种意义,因为是与生活﹑行为连结在一起的,因为是与每一个人每一样事连结在一起的,所以把它加以表达的言,都是平淡平实之言,亦即是有类于朱元晦赞程伊川所说的“布帛之友,菽粟之味,知德者希,孰识其贵”(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五)。从纯知识﹑纯艺能的角度看这种道是不能弘人的。但一进入到人类的行为世界,进入到由人类行为所积累的历史世界,它所含的意义才可彰着出来,此之谓人能弘道。

论语中的“敬”,至程伊川﹑朱元晦而始弘。论语中的“仁”,至程明道﹑王阳明而始弘。但历史上,人由正面以弘道的特少,人由返面以弘道的特多。史记自序说:“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矣!”索稳以“仁义之道本”释此处的“本”是对的。若非深入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的行为世界之中,何以能发现仁义有这样大的力量。不面对着今日许多巨大灾变,皆由以国家为私产而起,怎能了解孔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的重大意义。不面对着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共政权,发生对政府不信任的严重危机,怎能了解孔子说“民无(不)信不立”的重大意义。中共正感到不先整顿党风,即不能改善社会风气,便应当想到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重大意义。毛泽东要全面而彻底地铲除孔子的思想,他所给国家的祸害,便全面而彻底地从反面弘了孔子之道。我每想到孟子本孔子之意而说“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的一句话时,总为毛泽东难过一番。试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社会﹑人生中去加以检察,几乎无不是从人的反面去弘孔子之道。能自觉到反面弘孔子之道,即可转为从正面弘孔子之道。永远无此自觉,即将永远从反面弘孔子之道,一直弘到以自己的灭亡为孔子之道的力量作证。

我再要谈到孔子思想的系统性问题。希腊哲学,是顺着思维法则的要求,在一个基点上,层层推演出去所形成的,这种哲学,结构谨严而系统明确,使人容易把握。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但人在这思中的存在,有如直线放到空中的风筝。人的具体生活﹑行为,不可能是直线的,所以一条直线上去的风筝,再美丽也没有生命。孔子思想是顺着具体的人的生活﹑行为的要求而展开的,所以必然是多面性的,包罗许多具体问题的。站在希腊哲学的格套看,这种思想,是结构不谨严而系统不显着的。但孔子是要求显发具体生命中的理性,将这种理性实现于具体行为之上。孔子对道的迫切感,乃来自他对人生﹑社会﹑政治中理性与反理性的深切体认,必须以理性克服反理想,人类才能性存﹑发展。这是生路与死路的抉择。因此,孔子思想的合理性,不是形成逻辑的合理性,而是具体生命中的理想所展现的合理性。孔子思想的统一,是由具体生命性的展开﹑升华的统一;展开﹑升华中的层级性。这不是逻辑推理的线状系统,而是活跃着生命的立体系统。所以论语在形式上是很散漫地语言,只要深入进去,便可发现彼此间内在地密切关连,这即是孔子思想的有血有肉的统一与系统的有机体。研究孔子的人,应当把这种由内在关系而来的有机体,用现代有逻辑结构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内容的统一系统,表现为形式的统一系统。这当然是一件难事。但不可因畏难而另以一套性格不同的思想去代替它。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国人月刊第一卷第八期

录自:徐复观著.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 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民国71.第431-442页。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孔子是由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而奠定儒学的基础,论语是研究孔子的最可信的材料,这是得到许多人所共许的。但现代谈中国哲学史的人,几乎没有人能从正面谈孔子的哲学,更没有人能从论语谈孔子的哲学:虽然这些先生们,不像方东美先生样,公开贬斥论语,但心里并瞧不起论语。认为里面形而上的意味太少,不够“哲学”。要谈古代儒家哲学,只好从战国中期前后成立的易传下手;因为易传中有的地方开始以阴阳谈天道,并且提出了“形而上之谓道”的道,这个道才勉强有哲学的意味。但不仅论语中没有阴阳的名词,并且也不能由论语中推演出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来讲孔子仁义之道的脉络。易传中大概引有三十条左右的“子曰”,除了一条在疑似之间外,都不曾沾上阴阳观念。并且都是以道德判断行为,以行为解释吉凶祸福。这分明是把由神秘与经验,两相结合而成的易,特将经验的一面显彰出来,示人类行为以准则,这是由宗教落实到人文的显例。所以从宋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起[汉儒盛宏以阴阳言天道,但都是来自阴阳家与儒家的结合,而不是出于易传。以易传中的阴阳言天道,实始于宋儒。]到熊师十力的新唯识论止,凡是以阴阳的间架所讲的一套形而上学,有学术史的意义,但与孔子思想的性格是无关的。有的也从中庸讲儒家哲学,因为上篇[中庸应分为上下两篇,具见于拙着“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页103-109。]有“天命之谓性”的“天命”,下篇有“诚者天之道也”的“天道”,可以说是有哲学意味可讲的。但中庸的思想脉络,是由上向下落的脉络,是由“天命之谓性”,落在“修道之谓教”的上面,所以上篇是在“忠恕”﹑在“庸言”“庸行”上立足,而不是天命上立足。下篇是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上立足,是在“人一能之己百之……”上立足,而不是在“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上立足。一切民族的文化,都从宗教开始,都从天道天命开始;但中国文化的特色,是从天道天命一步一步的向下落,落在具体的人的生命﹑行为之上。

讲中国哲学的先生们,除了根本不了解中国文化,乃至仇视中国文化,有如杨荣国之流,以打胡说为哲学者外,即使非常爱护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用功很勤,所得很精的哲学家,有如熊十力,以及唐君毅先生,却是反其道而行,要从具体生命﹑行为﹑层层向上推,推到形而上的天命天道处立足,以为不如此,便立足不隐。没有想到,形而上的东西,一套一套的有如走马灯,在思想中上,从来没有稳过。熊﹑唐两先生对中国文化都有贡献,尤其是唐先生有的地方更为深切。但他们因为把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弄颠倒了,对孔子毕竟隔了一层,所以熊先生很少谈到论语,唐先生晚年似乎有回转,在独立以后的新亚研究所开礼记﹑论语的课;但对论语的课,是由他一位学生代授。这都是受了希腊系统哲学的影响。我认为孔子表现在论语中的思想性格,合不合希腊系统哲学的格套,完全是不相干的。孔子在人类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因其合西方哲学的格套而有所增加,也不因其不合西方哲学的格套而有所减少。今日中国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要扣紧论语,把握住孔子思想的性格,用现代语言把它讲出来,以显现孔子的本来面目,不让许多浮浅不学之徒,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套进论语中去,抱着论语来糟蹋论语。孔子的本来面貌显出来了,时代对他作何评价,只有一委之于人类自身的命运。

对论证下功夫最深的无过于程伊川﹑朱元晦及并时其它理学家。伊川曾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又说:“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在这里,我可用自己对“以约失之者鲜矣”这句话的体验,为程伊川的说法作证。我一生不知碰过多少钉子。有一次,突然想到这句话时,为之汗流浃背。再在当前政治人物的观察中,又发现包括毛泽东在内,无一不是在这简单地七个字下面受审判。同时我更感到,对论语语义的了解,恰如颜渊所形容对孔子的了解一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这是颜渊直接与孔子的人格觌面时所说出的话。论语中许多语言,不是由逻辑推论出来的,不是凭思辩剖析出来的,而是由孔子的人格直接吐露出来的,所以对它的了解,也常遭到颜渊所“谓然叹曰”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先把握一个基点,以这基点作导引﹑作制约,才不致流于猜度乃至迷失方向。论语的基点就是与“言”相关相对的“行”。

从论语看孔子毕生所学所教的,可用一个“道”字加以概括。“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士志于道”(同上);“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同上);“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雍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君子谋道不忧食”(同上);“君子忧道不忧贫”,等。因为道的概括性很大,所以在论语一书中所用的道字,有层次的不同,有方向的各异,尤以用在政治上者为多。但追到最后,都可以说是同条共贯的。道的基本性格,即是孔子思想的基本性格。

在这里,我忽然发生一种联想。希腊语中有Logos,一词本义是“语言”。但在希腊哲学及基督教神学中,得到不断地发展。在希腊哲学中到了赫拉克勒斯(Herakleitos)说成这是世界的法则。到了斯图阿学派(Stoicschool),把它说成是“神的世界原理”,人应顺随着它生活,由此而带有实践的道德意味。到了菲龙(Philo)引用来作犹太教的解释,而认为它是内在于世界的理性原理,给世界以生命﹑目的﹑法则,因而支配世界,指导世界。此后也给基督教神学以相当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假定希腊语中的Logos和中国语中的道,其分位约略相等,但在希腊则是由“语言”发展出来的,在中国则是由道德上行走发展出来的。Logos在斯图阿学派中也带有实践的意味,但远不及它的“纯理论地倾向”之重。中国的“道”,也有言语的意味,如论语中“乐道人之善”(季氏)者是。这种意味,虽因约定俗成,在日用语言中流行甚广,但与儒﹑道两家所谓道的内容相较时,则轻微得不足齿数。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孔子追求的道,不论如何推扩,必然是解决人自身问题的人道,而人道必然在“行”中实现。行是动进的,向前的,所以道也必是在行中开辟。论语中所涉及的问题,都有上下浅深的层次,但这不是逻辑上的层次,而是行在开辟中的层次;因此,这是生命的层次,是生命表现在生活中的层次。“下学而上达”(宪问),应从这种方向去了解,否则没有意义。

论语上没有明说道的来源是什么。孟子“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故好是懿德”(告子上),孟子乃引此以为性善的主张作证。论语中孔子说“为仁由己”(颜渊);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是他的体验中已把握到了人生价值系发自人的生命之内,亦即道的根源,乃在人的生命之内。但此一体验,孔子尚未能在概念上加以明确化,所以当他说到性时,只能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而未尝直截指出“性善”。未尝直截指出性善,则孔子对于道,在概括上认为是客观性的,是外在性的。所以屡次说“志于道”。志即是主观向客观的追求。此客观性外在性,从论语看,可能指的是天。

天是最高道德存在的观念,春秋时代已出现;而孔子自己就曾说“天生德于予”(述而)。但从论语全部文字看,孔子对于天,只是由传统来的漠然而带有感情性质的意味。当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的时候,他都从经验现象中去把握天。以他的“无征不信”的性格,除了对天有一番虔敬之心外,不可能进一步肯定“道之大原出于天”[汉书董仲舒传,初策中语]。因此,道的客观性外在性,主要是指的人类行为经验的积累。“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述而)的诗书礼,都是古代行为经验积累的结晶;这才是孔子所说的道的真正来源。他的修诗书,订礼乐,晚年学易,由卫返鲁后作春秋,皆由此可以得到坚确的解释。司马迁史记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这是以孔子之言说明孔子作春秋的用心。自序中又分别发挥易﹑礼﹑书﹑诗﹑乐在行为中的重大意义后,更强调“万物之聚散,皆在春秋”,“春秋者礼义之大宗”。礼义之大宗即是道。司马迁认为春秋所表现的行为经验,较之易﹑书﹑诗﹑礼﹑乐,更为具体,便更为“深切着明”。“空言”为理论的,抽象性的概念语言。“见之于行事”是在行事中发现它所含蕴的意义及其因果关系。“载之空言”,是希腊系统哲学家的思想表达方式。“见之于行事”,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表达方式。孔子所志的道,是从行为经验中探索提炼而来,则学道的人,自必要求在行为中落实贯通下去。于是孔之所谓道,必然是“道不远人”中庸的性格,这样孔子才可发出“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呼唤;曾子才可以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正是中庸上篇的主要内容。孔子所追求的道的性格,规定了论语中所关涉到的一切道德节目的性格。把孔子的思想,安放到希腊哲学系统的格式中加以解释,使其坐上形而上的高位,这较之续凫胫之短,断鹤胫之长[见庄子骈拇篇],尤为不合理。因为凡是形而上的东西,就是可以观想而不能实行的。

顺着上面对道的性格的理解,便立刻可以了解孔子对言与行的态度。下面简录若干材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此就言来说的)泛爱众,而新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为之难,美之得无讱乎。”(颜渊)

孔子特别重视言与行间的距离,必使言附丽于行,不给言以独立的地位。不仅要求言行一致,而且要求行先言后,这站在希腊系统哲学的立场,是无法理解的。在希腊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辩证法,形式逻辑,正是来自广场的辩论,也即是来自独立于行之外的言。但只要想到前面所说的道的性格,便容易了解孔子对言行的态度。

所以论语上孔子对自己的反省,主要是行为﹑实践上的反省,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这种在行为实践上的反省,即是他的“守死善道”。

较言行关系便为微妙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因为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两句意义重大的话,于是一般说孔子是学思并重,恐怕是似是而非的看法。不错,从论语看,孔子是非常重视思的,如“君子有九思”(季氏)之类。但我们要注意到,论语上的“思”,是面对某种行为,事物所应遵循的规范,如“言忠,事思敬”等的思。这是把行为﹑事物与价值连结在一起之思,不同于一般所谓思辨之思。并不是说孔子摒斥思辨之思,“学而不思则罔”的思,即指的是思辨之思。但从“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的话看,孔子实际重学更多于重思。王船山论语义训,对前引“学而不思则罔”两句,将学与思作分别性的解释说:“学则不恃己之聪明,而一唯先觉之是效。思则不徇古人之陈迹,而任吾警悟之灵”。把论语的学,解释为“一唯先觉之是效”,即是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经验,这是很恰切的。把此处的思,解释为“任吾警悟之灵”,在语意上说得稍为含混。船山真正的意思是说把所遇到的问题,作抽象的思维。古人的陈迹,亦即是经验事实,在抽象中舍掉了,亦即是由抽象而舍象,只是顺着思维的推演,以求得结论,这才是船山所说的本意。孔子的本意,不是学与思并重,而是要学与思结合。孔子所说的“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这是离开了经验的思,是近于希腊哲学的冥思;由此所得出的结论,是与具体人生的距离的结论;这种思的推演愈前进,前进到形而上的领域,便脱离了人生,与人的行为不发生关系,这便不是孔子所追求的道,所以孔子断定这种思是“无益”的。在学与思不能作均衡的结合时,与其偏于思,不如偏于学。这恐怕是孔子的真意所在。希腊由纯思维所形成的哲学,在孔子面前,都会断之为“无益”。无益是指的无益于人的行为,无益于人的具体生命生活。

现在试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两句话加以解释。

孔子之所谓道,必须有坚确的知识来支持,所以论语中非常重视知识;但他不是以知识为归趋,所以道的主要内容,不在扩充知识。假定是以扩充知识为道,则道可以使人知所不知,这即是“道能弘人”。孔子之所谓道,包含有艺能在内,他重视艺能在生活﹑行为中的意义,所以也特别提出“游于艺”,艺是艺能,游是熟练的形容。但艺能不是他所说的道的主要内容。若艺能是道的主要内容,则道可以使人能所不能,这也是“道能弘人”。孔子之所谓道,主要是指向生活﹑行为的意义,由这种意义来提升人生的价值,使人真能成为一个人,亦即论语中的所谓“成人”,所谓“君子”。这种意义,因为是与生活﹑行为连结在一起的,因为是与每一个人每一样事连结在一起的,所以把它加以表达的言,都是平淡平实之言,亦即是有类于朱元晦赞程伊川所说的“布帛之友,菽粟之味,知德者希,孰识其贵”(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五)。从纯知识﹑纯艺能的角度看这种道是不能弘人的。但一进入到人类的行为世界,进入到由人类行为所积累的历史世界,它所含的意义才可彰着出来,此之谓人能弘道。

论语中的“敬”,至程伊川﹑朱元晦而始弘。论语中的“仁”,至程明道﹑王阳明而始弘。但历史上,人由正面以弘道的特少,人由返面以弘道的特多。史记自序说:“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矣!”索稳以“仁义之道本”释此处的“本”是对的。若非深入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的行为世界之中,何以能发现仁义有这样大的力量。不面对着今日许多巨大灾变,皆由以国家为私产而起,怎能了解孔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的重大意义。不面对着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共政权,发生对政府不信任的严重危机,怎能了解孔子说“民无(不)信不立”的重大意义。中共正感到不先整顿党风,即不能改善社会风气,便应当想到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重大意义。毛泽东要全面而彻底地铲除孔子的思想,他所给国家的祸害,便全面而彻底地从反面弘了孔子之道。我每想到孟子本孔子之意而说“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的一句话时,总为毛泽东难过一番。试深入到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社会﹑人生中去加以检察,几乎无不是从人的反面去弘孔子之道。能自觉到反面弘孔子之道,即可转为从正面弘孔子之道。永远无此自觉,即将永远从反面弘孔子之道,一直弘到以自己的灭亡为孔子之道的力量作证。

我再要谈到孔子思想的系统性问题。希腊哲学,是顺着思维法则的要求,在一个基点上,层层推演出去所形成的,这种哲学,结构谨严而系统明确,使人容易把握。

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但人在这思中的存在,有如直线放到空中的风筝。人的具体生活﹑行为,不可能是直线的,所以一条直线上去的风筝,再美丽也没有生命。孔子思想是顺着具体的人的生活﹑行为的要求而展开的,所以必然是多面性的,包罗许多具体问题的。站在希腊哲学的格套看,这种思想,是结构不谨严而系统不显着的。但孔子是要求显发具体生命中的理性,将这种理性实现于具体行为之上。孔子对道的迫切感,乃来自他对人生﹑社会﹑政治中理性与反理性的深切体认,必须以理性克服反理想,人类才能性存﹑发展。这是生路与死路的抉择。因此,孔子思想的合理性,不是形成逻辑的合理性,而是具体生命中的理想所展现的合理性。孔子思想的统一,是由具体生命性的展开﹑升华的统一;展开﹑升华中的层级性。这不是逻辑推理的线状系统,而是活跃着生命的立体系统。所以论语在形式上是很散漫地语言,只要深入进去,便可发现彼此间内在地密切关连,这即是孔子思想的有血有肉的统一与系统的有机体。研究孔子的人,应当把这种由内在关系而来的有机体,用现代有逻辑结构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内容的统一系统,表现为形式的统一系统。这当然是一件难事。但不可因畏难而另以一套性格不同的思想去代替它。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中国人月刊第一卷第八期

录自:徐复观著.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 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民国71.第431-442页。


相关文章

  • 古代的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
  • 中国古代在长期家庭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同时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育方法: 一.突出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 宽与严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由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比学校和社会教育更为有效和直接,同时也正是这种关系 ...查看


  • 孔子的性格问题
  • 添加小编微信:caoshi23 收阅更多历史真相及时政资讯 有些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我觉得孔子算是.且看他小时候玩的游戏,便是将斗箕摆成礼仪.旁人觉得这算少年老成,我倒是觉得这种事情,其实就是过家家.而男孩子玩这个,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导致.但 ...查看


  • 试论[活着]在余华创作中的意义
  • 第13卷第4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3 No. 4 2000年7月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Jul. 2000 试论5活着6在余华创作中的意义 葛丽娅 任梓辉 1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查看


  • 徐秋斋形象浅析
  • 徐秋斋形象浅析 摘要 :李准的<黄河东流去>通过赤阳岗七户农民从开始流浪到回归故土,在这长达 十年的生活中,即使生活在死亡线上,可他们身上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 丢掉,特别是徐秋斋,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儒家的义利观.仁政思想.睿智 ...查看


  • 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 儒家道家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的瑰宝 [内容摘要]春秋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所争鸣的实际内容或者社会焦点,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涉及道德.艺术.哲学.逻辑学等,可谓百花齐放.其中儒道两家的思想就 ...查看


  • 2014-2016年历史高考题汇编(必修三)
  •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选择题 1. (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查看


  • 大学语文很重点
  • 樊迟仲弓问仁 一.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几种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名族的心理素质 ...查看


  • 中华民族性格
  • 姓名: 学号: 班级:社 会 心 理 学 浅谈中国古代思想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在其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性格.而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优秀部分是构成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中华民族 ...查看


  • 略论国学的当代价值
  • 国学作为我国自古以来所固有的学术文化,产生于公元前775年至前25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正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初始阶段,是社会一大进步.社会上儒.墨.法.名.农.兵等各家学派,纷纷应世而出,服务于当时封建社会形成的需要,出现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