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京山县雁门口镇中学 罗开军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大多数师生头疼的问题。于是,出现的现象是:教师觉得语文阅读头绪多,不好教;学生觉得语文阅读无从下手,不好学;师生忙忙碌碌辛苦三年,阅读的成绩却难有提高,真可谓“费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情况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有不少教师在阅读课上大多注重知识的传输,理解过程中也大多注重讲解,训练的过程中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答案的正误上,却没有把语文最重要的学习阅读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最终未能学会自我阅读、分析、理解、答题,自然能力提高不明显,也就有了语文阅读“难学”的误解。

因此,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会学阅读,这样才可能让师生从繁重的阅读教学中脱离出来,轻松阅读理解。

当然,要想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方法。如果教师本人未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就一定要先下些功夫学习、借鉴、思考并整理出一些切合自己学生实际的阅读的具体方法,这样才会有得心应手的教学。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资料类的东西,尽量让学生去找

阅读文章中经常涉及作者、作品、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这些东西要让学生去找,教师的任务是要布置相应的要求,提供寻找资料的信息、渠道,并作必要的检查。

有些资料可能学生难以找到,那就必须由教师提供。不少教师的做法是投影相关资料,让学生过一遍。我总感觉这种效果不太好。我总认为不如印发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样不仅积累了资料,也不至于象投影一样过眼可能就忘了不少,效果会更好些。同时,教师应对资料中需要记忆的东西明确指出来,让学生永久掌握。

二、基本的知识技能,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去做

阅读教学中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如字词的注音、认读、记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大多能完成。教师在此时要做的是明确要求学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告诉他们怎样去做,并注意时间的限定;之后必须有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方法,以便查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

对于一般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划分归纳,不少学生已具备此方面的能力。此时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重点做的是:一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依据;二要引导学生去评价不同结果的合理性或其优劣。教师在参与此过程中不仅仅要明确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对其语言的精练、准确、流畅、严密性作点评和指导,以让学生逐步在此过程中学会准确、流畅的表达。

三、朗读中加强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完成好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

指导学生学习朗读不仅仅是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几遍而已。教学中的重点应该是认真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具体朗读。在学生展示朗读的过程中除对他们的音准、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优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朗读不恰当、不合作者意图的地方,并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读效果才更好。

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读出个性化的情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分析理解文章,教会学生入手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步骤、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 理解分析文章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读了文章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做了。因此,教

师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文体特点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分析理解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分析理解这些内容。之后重点告诉学生分析这些内容各自应如何入手,并引导学生按此方法操作。切不可只说方法而不去操作训练,否则学生仍是不会。

信息的提取是分析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项目。教师一定要积累、整理、学习借鉴提取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步骤,然后指导学生按此操作,逐步培养成习惯。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中有不少是以具体的问题来呈现的。如何准确、精练、全面的回答问题是阅读教学中关键的步骤。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综合体现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型,教会学生该怎样陈述问题的答案,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关键词语是什么,怎样说才算表达完整,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逐步指导学生训练操作,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强调一点的是,不论教学生什么方法步骤,一定要通过实践训练,让方法逐步成为操作习惯,哪怕多几次专题训练,也要达到学生能自然操作的程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学生不至于“眼高手低”。

五、问题的设计应突出重点,体现文体特点,接近中考风格

文章的阅读理解考察是以问题设计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以问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有时候,有些教师习惯设置许多问题,整个课堂带有“满堂问”的嫌疑。至于为什么提那么多问题,可能他们也不大明白。真有必要提那么多的问题吗?我看不必。我认为,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突出重点。一篇文章中虽然涉及的知识点不少,但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的。应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从而掌握重点。这样也不至于学生学完文章不知道究竟要学会什么。

其次,要体现文体特点。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色,问题设计当然不可能脱离文体。教师要明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等各自的特点、重点,在设计问题时有鲜明的文体特色,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文体特点掌握。

还要注意试题的设计要带中考风格。教学中有很大成分是为了应付中考,不能等到接近中考了才去适应中考题型。平时的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要有中考的风格,学生习惯了这些题型,何愁中考呢?

当然,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入细致的探讨。以上内容也只是自己的一些体会,愿我们共勉,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京山县雁门口镇中学 罗开军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大多数师生头疼的问题。于是,出现的现象是:教师觉得语文阅读头绪多,不好教;学生觉得语文阅读无从下手,不好学;师生忙忙碌碌辛苦三年,阅读的成绩却难有提高,真可谓“费力不讨好”。

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情况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有不少教师在阅读课上大多注重知识的传输,理解过程中也大多注重讲解,训练的过程中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答案的正误上,却没有把语文最重要的学习阅读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最终未能学会自我阅读、分析、理解、答题,自然能力提高不明显,也就有了语文阅读“难学”的误解。

因此,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会学阅读,这样才可能让师生从繁重的阅读教学中脱离出来,轻松阅读理解。

当然,要想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方法。如果教师本人未能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就一定要先下些功夫学习、借鉴、思考并整理出一些切合自己学生实际的阅读的具体方法,这样才会有得心应手的教学。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资料类的东西,尽量让学生去找

阅读文章中经常涉及作者、作品、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这些东西要让学生去找,教师的任务是要布置相应的要求,提供寻找资料的信息、渠道,并作必要的检查。

有些资料可能学生难以找到,那就必须由教师提供。不少教师的做法是投影相关资料,让学生过一遍。我总感觉这种效果不太好。我总认为不如印发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样不仅积累了资料,也不至于象投影一样过眼可能就忘了不少,效果会更好些。同时,教师应对资料中需要记忆的东西明确指出来,让学生永久掌握。

二、基本的知识技能,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去做

阅读教学中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处理。如字词的注音、认读、记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大多能完成。教师在此时要做的是明确要求学生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告诉他们怎样去做,并注意时间的限定;之后必须有检查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方法,以便查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

对于一般文章的结构内容的划分归纳,不少学生已具备此方面的能力。此时教师在学生完成后重点做的是:一要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依据;二要引导学生去评价不同结果的合理性或其优劣。教师在参与此过程中不仅仅要明确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陈述自己的理由时对其语言的精练、准确、流畅、严密性作点评和指导,以让学生逐步在此过程中学会准确、流畅的表达。

三、朗读中加强指导,做好范例,让学生有样可循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完成好这一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

指导学生学习朗读不仅仅是听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几遍而已。教学中的重点应该是认真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具体朗读。在学生展示朗读的过程中除对他们的音准、节奏、停顿、语气舒缓等进行优劣评价外,更要指导其中朗读不恰当、不合作者意图的地方,并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该怎样读效果才更好。

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教学中的较高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提倡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读出个性化的情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四、分析理解文章,教会学生入手方法、提取信息的方法步骤、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 理解分析文章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读了文章后就不知道该怎样做了。因此,教

师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文体特点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分析理解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分析理解这些内容。之后重点告诉学生分析这些内容各自应如何入手,并引导学生按此方法操作。切不可只说方法而不去操作训练,否则学生仍是不会。

信息的提取是分析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项目。教师一定要积累、整理、学习借鉴提取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步骤,然后指导学生按此操作,逐步培养成习惯。

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中有不少是以具体的问题来呈现的。如何准确、精练、全面的回答问题是阅读教学中关键的步骤。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综合体现着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的题型,教会学生该怎样陈述问题的答案,不同类型问题的回答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关键词语是什么,怎样说才算表达完整,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逐步指导学生训练操作,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强调一点的是,不论教学生什么方法步骤,一定要通过实践训练,让方法逐步成为操作习惯,哪怕多几次专题训练,也要达到学生能自然操作的程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学生不至于“眼高手低”。

五、问题的设计应突出重点,体现文体特点,接近中考风格

文章的阅读理解考察是以问题设计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以问题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有时候,有些教师习惯设置许多问题,整个课堂带有“满堂问”的嫌疑。至于为什么提那么多问题,可能他们也不大明白。真有必要提那么多的问题吗?我看不必。我认为,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突出重点。一篇文章中虽然涉及的知识点不少,但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的。应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从而掌握重点。这样也不至于学生学完文章不知道究竟要学会什么。

其次,要体现文体特点。不同文体的文章各有特色,问题设计当然不可能脱离文体。教师要明确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说等各自的特点、重点,在设计问题时有鲜明的文体特色,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文体特点掌握。

还要注意试题的设计要带中考风格。教学中有很大成分是为了应付中考,不能等到接近中考了才去适应中考题型。平时的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要有中考的风格,学生习惯了这些题型,何愁中考呢?

当然,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深入细致的探讨。以上内容也只是自己的一些体会,愿我们共勉,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开题报告
  • <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开题报告 平邑县仲里中学课题组 我校申报的课题<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初探>,获得了临沂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这里,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查看


  • 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初探
  • 中学语文探究性阅读初探 摘 要 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阅读能力体现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感知分析能力.文章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和学习方式,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加入探究性学习法,深入挖掘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查看


  •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初探
  •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练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现如今的语文练习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就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问题建议 一.教材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初中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它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获取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大.而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阅读.书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阅读教学现状 中国人历来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qu ...查看


  •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初探
  • [摘要]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现实中,很多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写作教学上,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学生仍然谈"文"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