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小学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生活在21世纪初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学习条件比起其父辈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我们成人认为,这代孩子十分幸福。可是心理学工作者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经常感到紧张的占22%,为一些小事过分担心的占17%,感觉同学间关系冷漠的占27%,有困难时没倾诉对象的占28%,对考试过分紧张的占35%。这些数字表明,当今青少年儿童生活得并不十分幸福。或者更进一步推论,当代青少年心理存在严重问题。

据2000年7月4日的新闻栏目报道:16岁的北京男孩小江,在中考后不久跳楼自杀。小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多才多艺,没什么是非,成绩也不错。父母非常爱他,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很关心。中考他估分600多分,考重点不成问题。出事当天,父亲说了他几句,说天热,让他少穿点,把课本整理一下。没过多久,小江就在自己房间跳楼了。没人能说清小江当时为什么跳楼。 小江的死并非个例,资料表明,2000年一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少年自杀事件不下20起。广州一名中专生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说是因为找工作受挫;顺德一名初三男生半夜在家中上吊,只因爸爸藏起了他借来的游戏机;武汉一名17岁女生,四川一名18岁女生,成都一名初二男生自杀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青少年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震惊和关注。此后不久在京举行的中美精神病学会学术会议的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抑郁症及心理负担造成的自杀,它超出了其他任何疾病对青少年的威胁,而且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者大多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各界及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 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自省教育学院副院长敖国儒的讲话。)

1、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需要;

2、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 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近年来,中央及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及实施途径作了全面的阐述。我把《纲要》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主要任务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摘抄下来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

《纲要》中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纲要》中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据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纲要》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低年级: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中高年级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2、我省近年来也提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至2003年已经组织了赛课、培训等活动共三次。以后还会有更多各种形式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

三、班主任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

班主任的角色是由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班主任的任务比一般教师任务更为广泛与复杂,他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此,班主任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应承担三种角色。

1、 应成为自身心理健康的悍卫者。

由于面对的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教师情绪要绝对稳定,避免波动,以免对学生忽冷忽热造成伤害。

2、 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责任。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这样才能直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和协的发展。

3、 成为家长维护子女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由于不懂方法,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四、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及发展

(一)、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内涵。

1、具备丰富的爱生情感。

这一点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真诚的付出;要尊重学生

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

2、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一点包括教育目的的坚定性及教育过程的持续性;教师要认定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材的,要了解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持续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对每个孩子施与坚持不断的教育,才能令他成材。

3、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爱好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很难使学生信服的。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但能更好的推动班级工作,而且可能与学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心理沟通,这样必然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使影响力得到增强。

4、具备开朗的性格特征。

开朗的班主任能与学生和同事融洽相处,给人以生气勃勃的印象,产生言教难以达到的效果。

5、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

这是班主任应具有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对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处理问题要一抓到底,绝不虎头蛇尾。

(二)、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1、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的学校行为。

(1)、营造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文化氛围。

(2)、对班主任及时进行新课改教育的培训。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交流。

(4)、给予班主任有效的激励。

2、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自主行为

(1)、重视学习,提高素养。

(2)、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自主反思,总结经验,优

化行为。

(4)、强调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具有七个面貌

1、 不平衡性

小学阶段生理比心理发展速度快。

2、 动荡性

小学阶段平稳的发展,心中有权威,以老师家长为权威。

3、 自主性

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但没形成反叛。

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0----2岁 分不清主客体 ,属于第一自我高峰期。

7----8岁 第二自我高峰期。

11----14 岁 第三自我高峰期。

处在自我高峰期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小学阶段孩子要经历一个半到两个自我高峰期,因此小学的班主任更需要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以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另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还具有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四个面貌,因为在小学阶段表现不明显,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

1、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掌握了书面语言,并且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三)、小学生阶段心理健康的标志。

1、能否适应学习任务,正常参加集体活动。

2、情绪乐观,积极向上。

3、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符合年龄特点的行为标志。

(四)、教育重点

1、入学适应。入学时应带学生熟悉校园、找厕所、操场、建立伙伴群。

2、学习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3、预防学生学习疲劳,注意用脑卫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寻找契机,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运用科学教法与心理自然、恰当结合,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如:第七册语文教材中的《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

(2)、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哈市花园小学的冯贵敏老师,教写“乙 ”一个

孩子总是学不会,老师手把手教13遍,还是教不会,这时别的学生已经开始笑话他了。第14遍他终于会写了。这时老师表扬他说,他很了不起。一遍学不会能学很多遍,他相信自己。这个案例中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把握得就非常好,为孩子树立了学习信心,并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确定了模式,即一遍学不会多学。效果很好。如果老师当时不是表扬他而是一再说他笨,一颗厌学的种子可能会就此埋在孩子心中。

(4)、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本市老师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在班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要求班队会主题鲜明,目的明确。(一会一题)

(2)班队会内容附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

(3)活动中是否体现学生主体。要求呈现宽松、民主、融洽的气氛。

3、在平时工作中做一人一事的心理疏导工作。

4、利用网络或在班级内部设“知心信箱”等。

六、 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

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

有这么一段话,叫“当前师生关系的形象写真”:

在今天中国学校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

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盖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地坐着乃至于跪下的灵魂。

这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现在的小学里虽然不普遍,但很典型,我们当然是不提倡的。

我们提倡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

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首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的说法源自一个小故事:年轻的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店,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这位妈妈兴奋得不忍离开,虽然没买什么东西,但她还是带孩子不停地走着看着。孩子终于不干了,叫着嚷着要回家。妈妈说:“你自己闹着要来,这么会儿你怎么又要走了?”说着说着发现孩子鞋带开了,就蹲下去给孩子系鞋带。当她将要站起来时,她忽然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原来从孩子的高度看不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能看到穿着各色裤子和裙子的腿。

所以想要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正确处理尊重和爱的关系。要注意爱不等于尊重。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上课很爱发言,但回答问题答对的却不多。老师了解到孩子是为了面子才举手的以后,找到学生,告诉他,以后你还可以多多举手,让同学知道你是个爱发言的同学。但是以后回答问题,会的你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什么时侯该叫你回答问题了。课下我们再把不会的问题弄明白。

这个案例中,老师既设法保留孩子爱发言的好习惯,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把爱与尊重的关系处理得很恰当的例子。

2、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1)、在教学管理中提倡建立一种开放式、自由式、参与式的模式。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相当于老师把做好的饭菜喂给学生,早已不再提倡。

近年来我们提倡的就是启发式与共享式。

启发式是指老师把饭菜做好,告诉学生哪个好吃再吃。

共享式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做出饭菜,一起研究哪个好吃,再吃,坏的扔掉。

咱们来比较一下几个国家教育形式上的差别:

同样是画苹果,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本子上学画。

日本,把一篮苹果倒在地上,喜欢画红的,就画红的;喜欢画绿的,就画绿的;喜欢画半红半绿的也可以;喜欢画烂苹果也不反对。

美国,把学生领到苹果园去画,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生所描绘的画面,更加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个性效果。

还是在美国,老师教孩子画太阳,孩子画出了各种颜色的太阳,有一个孩子甚至画出了蓝色的太阳。老师问他为什么给太阳涂了蓝色,他说:“我画的是映在海里的太阳。” 孩子被誉为“有创新能力的同学。”

(2)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例:有一盆水,两个人在场 ,一个人干净,一个人脏,谁会用这盆水?答案可以有四个:

A、干净人用,因为他有干净习惯,脏人不用,因为他没有干净的习惯。

B、脏人用,有干净的需要 ,干净人不用 ,因为他已经干净。

C、都不用,干净人已干净不用再洗了,脏人习惯了脏也不用洗。

D 、都用,干净人习惯干净需要再洗,脏人有干净的需要也要再洗。

这么多的答案,理由都是说得通的,那就都是正确的。

现实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的感情”,小表弟问我怎么填,我说:“填深厚”。过了一天,小表弟又打来电话说:“大姐,你教错我了,不是„深厚‟的感情是„丰富‟的感情。”我问:“这道题是按原文填空吗?”他说不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位老师有什么理由要把与“感情”搭配的词固定为“丰富”呢?强迫大家记同一个答案,下次再见到这道题时错的人肯定会相对较少,或干脆没有。但这种教法是绝对锻练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艺术,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

体罚变相体罚都好理解,心理体罚诸如设惩罚座,让全班不和某一个学生说话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

教师要做到三多,三个不批评。

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多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个不批评:

无意识的犯错不批评,给学生自省机会。

早上犯错不批评,给学生一天的好心情。

家长面前不批评学生,给学生留足面子。

因为鼓励与欣赏的功效总是大于批评,所以有诗人说“批评家多么可怜, 赞赏家多么可爱”。 在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身上,曾发生过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是变批评为鼓励的一个绝好例子:陶行之在任育才小学校长时 ,有一次在校园见到一个学生向另一个学生扔石块,他当即制止了那个学生,并让他下午两点到自己办公室去。下午,不到两点,学生就来了。陶行之热情地请他坐下,并给了他一块糖,说:“你很准时,这块糖是奖给你守时的‟。学生正在惊讶。陶行之又给了他一块糖,说:“我制止你时,你能立刻住手,这说明你尊重我,再奖你块糖”。接着他又拿出第三块糖给这个学生说:“听说你打人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你有与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学生听到这哭了,说:“我错了,他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行之笑了。又给了他一块糖,说:“你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

陶行之还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告诉教师要以满腔的爱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现教育的情感化。

交流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找学生个别谈话,书信交流,日记交流都是增进师生间感情、拉近师生距离的有效方式,也可以开动脑筋在寻常事件中寻找情感线索。

举个例子来说: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元昌在教学中曾遇到这样一件事。讲过《塞翁失马》后,班里有四个学生,无论如何背不下《塞翁失马》,李元昌老师尝试了各种方法让他们背,甚至把每一句的字头都写到黑板上去提示他们,他们还是背不下来。于是李老师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准备组织一次考试,试题中就有默写《塞》。考试前两天,他找四个学生分别谈话,内容是:考试中有默写《塞》,我可没告诉别人。你要珍惜机会……结果全班在《塞》这道题中得满分的就是这四个同学。.

在这个案例中,李元昌老师就利用了情感线索,给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让他以此为阶梯攀登更高的山峰,效果非常好。

5、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教育教学与学

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实现教育的生活化。

虽然减负的口号一喊再喊,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作业并不少,对待这种现象老师无奈,家长无奈,学生更无奈,有段学生改的歌词,很有意思也很真实、形象: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为了调节孩子生活、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咱们可以改变留作业的方式,比如取得家长的支持留点家务作业等。国外的跟踪调查显示:不善于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失业率、离婚率等都远远高于同龄人,孩子小时非常有必要接受家务劳动锻炼。

李元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促进了学科学习。

农村学校取暖要靠学生带一些柴火来烧,他在要求学生交栅子(就是玉米杆的根)时,有的学生不爱劳动,宁可以一斤栅子五分钱的价格上交一元钱,也不愿意交二十斤栅子。他以此现象为着眼点,要求学生写评《交钱》,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的启发下,文章写得有理有据,非常好,听到作文内容的同学也改掉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二)、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中的心理问题种类

强迫行为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神经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主要表现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不必要、妨碍正常生活和学习,而自己又无法控制的观念、意向或动作。例如: 刚锁好的门,总怀疑是否没锁好要一遍遍返回去看,做完的作业又怕没写好,总要反复检查等。 强迫症的矫治一般需要由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或心理医生来进行,通常可以采用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曾有这样的儿歌在学生中传抄: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学校炸得不呀不见了。这首儿歌反应了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为什么要炸学校呢?因为他讨厌学校、怕学校。传抄儿歌的孩子不全是但肯定有一小部分或个别孩子是患有学校恐怖症的。

有些孩子在家玩得好好的,一提上学就头晕,肚子疼。到医院什么都查不出,回来后说不让他上学,他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再提学校,所有的毛病又都来了。这不是孩子装出来的,这就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属于学校恐怖,严重的有些孩子甚至提起上学就上吐下泻。

对此类现象的矫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要了解清楚致病原因,通过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他们转变态度,改进教法 ,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或使学生脱离应激源。第二是进行心理治疗,一般可采用支持疗法和脱敏疗发,帮助学生逐渐减轻厌学情绪和恐惧感;第三,要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态度与方式;第四,是药物治疗,对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由医生开一些抗焦虑的药物作为辅助性治疗。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一些同学平时情绪很正常,但是临近考试时就开始感到紧张,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或失眠现象等。随着考试临近这种感觉会日趋加剧。

考试焦虑的矫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考试的价值,调节自己的期望值,减轻心理压力;第二,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恢复或增强自信心,减轻对考试结果不必要的担忧;第三,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

除以上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外,以下几种也是学生中较常见的心理问题:

人际问题 疑虑症状

双重人格 神经衰弱

认知偏差 青春期综合症

对于这些心理问题,轻微的可以通过老师及家长与学生谈话对症矫治,问题严重的就要由心理医生及医院来治疗。

(三)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为了矫正和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专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教育磨练营;

出心理健康报;设心理咨询信箱;设心理咨询电话;

办心理健康广播站;设心理咨询室等。

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教育,如在班队会;春游;班级干部的选拔;运动会;学生座位的排法;家长会等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队会中可以搞主题教育,比如:受了委屈怎么办,我是一个好女孩,(好男孩)等。

(四)、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1、 显性课程:

专门的心理辅导课 。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材,有老师按大纲要求定时授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我市的很多中学就有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课。由于没有教材,小学只能通过学科渗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通过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

2、 隐性课程:

教师的言谈举止,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标语口号,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

学校、教室的标语,贴近孩子生活,有些新意的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李元昌老师,他曾体会总结出几条标语:

用勤奋的我战胜懒惰的我,

用主动的我战胜被动的我,

让高能的我代替低能的我,

让平庸的我发展成高尚的我。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相信各位班主任一定会象对待自己所有份内工作一样,积极去研究它,努力去实践它,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的发展。

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劳动能力和寿命长短都与营养密切相关。营养来源于食物,人们一日三餐就是要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就象发动机需要汽油,电灯需要电一样,这些能量的来源就是人们每天吃下的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都能在体内转化,以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蛋白脂、脂

肪和糖被称为“热源物质”。除“热源物质”外,食物中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虽然它们不能供给热量,但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都少不了这类物质。因此,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的肌肉、骨骼、血液、毛发等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没有蛋白质便没有生命。蛋白质是由二十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有八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之为“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又分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总量要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条件和健康状况等而定。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以及妇女在孕育和哺乳期所需的蛋白质要比其它人多一些。

2、脂肪:是一种富含热量的营养素,包括脂肪酸和脂类等,它是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脂肪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过量的脂肪对人体健康不利,尤其不能过多吃动物脂肪。

3、糖: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和多糖(淀粉、糖元、纤维素和果胶等),糖类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4、无机盐:无机盐又称矿物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有钙、镁、钾、钠、磷、氧、硫等,还有一些微量元素。

①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也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来源于乳及乳制品,豆类、谷类、蔬菜、虾米皮、鱼、虾等也是钙的重要来源,少年儿童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钙,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铁: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属于微量元素,由于参与人体氧的运输,交换等重要功能,因此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如果食物中长期缺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铁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易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我国食物构成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较易造成铁缺乏。含铁较多的食物有蛋黄、肝、肾、粮谷类、豆类、绿叶等。儿童青少年每天需铁15g。

③碘:碘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时能引发甲状腺肿大,俗称“大粗脖”同时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碘的需要量为每人每天100-140微克,食盐加碘可能解决缺碘问题。

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有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6、B12,铜酸、叶酸,泛酸等)和维生素C等,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几种维生素缺乏能引起的疾病:

缺乏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病和角膜软化症,皮肤干燥,毛囊角化

缺乏维生素D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病

缺乏维生素B1

脚气病

缺乏维生素B2

口腔、皮肤和腿部疾患

缺乏维生素C

坏血病

二、食品污染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物品。

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

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一过程叫食品污染。

(一)食品污染分类:

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都可造成生物性污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及其霉素、霉菌及其霉菌素。

这些如果出现在食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还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和虫卵对食品污染往往是通过食品而使人得蛔虫、绦虫、旋毛虫病等。

2、化学性污染:包括有害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对食品的污染,如:汞、砷、铅、镉、亚硝酸盐、有机磷、有机氯等。

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以及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排放。

(二)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的污染,产、储、运、销、加工烹调过程中的污染,以及从业人员不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带来的污染等。

食品被污染后,有的导致食品内大量细菌及繁殖或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吃了这样的食品就会患肠道传染病和发生食物中毒;有的食品被细菌污染后,经过一定时间,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人吃了这类食品,不仅营养大量减少,还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还能使人患痢疾、腹泻、霍乱、副霍乱、伤寒、副伤寒等。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有毒食物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食物被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污染并大量繁殖,以致食物中存在大量活菌和大量毒素。

2、食物被化学毒物污染达到中毒剂量。

3、摄入含有天然毒成份的某些动、植物。

4、摄入通过动物和植物2次转移的毒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40℃。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收割后越冬贮存中,由于环境不卫生,受到真菌污染,真菌就会在甘蔗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吃了有毒素的甘蔗就会发生食物中毒。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春季。

甘蔗中毒的临床表现: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有的大便呈黑色,有的头痛、眩晕、复视,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双眼球同时向上凝视,瞳孔散大,牙关紧闭,轻者很快恢复,重者死亡率颇高。 预防措施:①甘蔗成熟后再收割②收割后贮存时间不能过长③发现霉变的甘蔗坚决不能吃,要及时销毁。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①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②发芽土豆中毒

③毒蘑菇中毒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1、亚酸盐中毒

①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②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

③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④苦井水也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表现:很快出现口唇青紫,结膜、颜石、指甲也出现青紫,并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①不吃腐烂蔬菜②不喝苦井水③腌菜时最好观腌,含盐浓度达到15%以上的要在腌制半日-1日后再吃④加工肉类制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应按规定剂量使用,不可随意乱加。⑤严格管理建筑部门(工地)使用的防冻剂(亚硝酸钾等),防止污染饮用水和食物而造成食物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

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滴滴畏,1605、1059等,对人和畜禽都有很强的毒性。

中毒表现:发病快,乏力,瞳孔缩小,有的出现流涎、多汗、恶心、呕吐、肌肉震颤,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昏迷,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预防:宣传农药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农药管理,严禁农药与食物混合装运、存放,严禁用装过农药的容器和包装物盛装和包食品。

四、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在外就餐时:一定要到集体食堂或有卫生许可证的消毒设施完备的饭店就餐,切不可购买街头摊贩的无定型包装食品。

2、购买小食品及饮料时:一定要看包装是否清洁、完整。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凡是“三无”和超期食品饮料切不可食用。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小学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材料

生活在21世纪初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学习条件比起其父辈有了极大的改善,因此,我们成人认为,这代孩子十分幸福。可是心理学工作者调查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中,经常感到紧张的占22%,为一些小事过分担心的占17%,感觉同学间关系冷漠的占27%,有困难时没倾诉对象的占28%,对考试过分紧张的占35%。这些数字表明,当今青少年儿童生活得并不十分幸福。或者更进一步推论,当代青少年心理存在严重问题。

据2000年7月4日的新闻栏目报道:16岁的北京男孩小江,在中考后不久跳楼自杀。小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多才多艺,没什么是非,成绩也不错。父母非常爱他,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很关心。中考他估分600多分,考重点不成问题。出事当天,父亲说了他几句,说天热,让他少穿点,把课本整理一下。没过多久,小江就在自己房间跳楼了。没人能说清小江当时为什么跳楼。 小江的死并非个例,资料表明,2000年一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少年自杀事件不下20起。广州一名中专生毕业前夕吊死在教室的门框上,据说是因为找工作受挫;顺德一名初三男生半夜在家中上吊,只因爸爸藏起了他借来的游戏机;武汉一名17岁女生,四川一名18岁女生,成都一名初二男生自杀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青少年的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震惊和关注。此后不久在京举行的中美精神病学会学术会议的资料显示,中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是抑郁症及心理负担造成的自杀,它超出了其他任何疾病对青少年的威胁,而且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者大多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教育界、心理学界、社会各界及家庭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 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自省教育学院副院长敖国儒的讲话。)

1、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需要;

2、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3、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 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近年来,中央及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及实施途径作了全面的阐述。我把《纲要》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主要任务和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摘抄下来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

《纲要》中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纲要》中规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据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纲要》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低年级: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中高年级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2、我省近年来也提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至2003年已经组织了赛课、培训等活动共三次。以后还会有更多各种形式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

三、班主任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力量

班主任的角色是由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决定的。班主任的任务比一般教师任务更为广泛与复杂,他要对本班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此,班主任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应承担三种角色。

1、 应成为自身心理健康的悍卫者。

由于面对的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教师情绪要绝对稳定,避免波动,以免对学生忽冷忽热造成伤害。

2、 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责任。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首席维护者,这样才能直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和协的发展。

3、 成为家长维护子女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但由于不懂方法,不知从何入手,这就需要班主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

四、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及发展

(一)、班主任心理素质的内涵。

1、具备丰富的爱生情感。

这一点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真诚的付出;要尊重学生

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

2、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这一点包括教育目的的坚定性及教育过程的持续性;教师要认定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成材的,要了解教育是一项长期而且具有持续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对每个孩子施与坚持不断的教育,才能令他成材。

3、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爱好是班主任个人影响力的能源。知识贫乏,腹中空空的班主任是很难使学生信服的。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但能更好的推动班级工作,而且可能与学生取得更多的共同语言,促进心理沟通,这样必然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使影响力得到增强。

4、具备开朗的性格特征。

开朗的班主任能与学生和同事融洽相处,给人以生气勃勃的印象,产生言教难以达到的效果。

5、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

这是班主任应具有的工作作风。班主任对工作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处理问题要一抓到底,绝不虎头蛇尾。

(二)、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1、提高班主任的心理素质的学校行为。

(1)、营造班主任工作的良好文化氛围。

(2)、对班主任及时进行新课改教育的培训。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交流。

(4)、给予班主任有效的激励。

2、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自主行为

(1)、重视学习,提高素养。

(2)、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3)、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自主反思,总结经验,优

化行为。

(4)、强调协调教师之间的关系。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一般具有七个面貌

1、 不平衡性

小学阶段生理比心理发展速度快。

2、 动荡性

小学阶段平稳的发展,心中有权威,以老师家长为权威。

3、 自主性

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但没形成反叛。

儿童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

0----2岁 分不清主客体 ,属于第一自我高峰期。

7----8岁 第二自我高峰期。

11----14 岁 第三自我高峰期。

处在自我高峰期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小学阶段孩子要经历一个半到两个自我高峰期,因此小学的班主任更需要做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以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另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还具有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四个面貌,因为在小学阶段表现不明显,在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

1、 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掌握了书面语言,并且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三)、小学生阶段心理健康的标志。

1、能否适应学习任务,正常参加集体活动。

2、情绪乐观,积极向上。

3、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符合年龄特点的行为标志。

(四)、教育重点

1、入学适应。入学时应带学生熟悉校园、找厕所、操场、建立伙伴群。

2、学习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3、预防学生学习疲劳,注意用脑卫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寻找契机,充分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运用科学教法与心理自然、恰当结合,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1)、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如:第七册语文教材中的《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

(2)、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哈市花园小学的冯贵敏老师,教写“乙 ”一个

孩子总是学不会,老师手把手教13遍,还是教不会,这时别的学生已经开始笑话他了。第14遍他终于会写了。这时老师表扬他说,他很了不起。一遍学不会能学很多遍,他相信自己。这个案例中老师心理健康教育时机把握得就非常好,为孩子树立了学习信心,并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确定了模式,即一遍学不会多学。效果很好。如果老师当时不是表扬他而是一再说他笨,一颗厌学的种子可能会就此埋在孩子心中。

(4)、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本市老师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在班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要求班队会主题鲜明,目的明确。(一会一题)

(2)班队会内容附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

(3)活动中是否体现学生主体。要求呈现宽松、民主、融洽的气氛。

3、在平时工作中做一人一事的心理疏导工作。

4、利用网络或在班级内部设“知心信箱”等。

六、 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注重教育观念的转变。

1、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

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实现教育的人性化。

有这么一段话,叫“当前师生关系的形象写真”:

在今天中国学校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

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始终占据着至尊的地位,而学生们坐着的躯体里掩盖着的却是一个战战兢兢地坐着乃至于跪下的灵魂。

这样的师生关系在我们现在的小学里虽然不普遍,但很典型,我们当然是不提倡的。

我们提倡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

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首先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

“蹲下来看学生”的说法源自一个小故事:年轻的妈妈带孩子去逛商店,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这位妈妈兴奋得不忍离开,虽然没买什么东西,但她还是带孩子不停地走着看着。孩子终于不干了,叫着嚷着要回家。妈妈说:“你自己闹着要来,这么会儿你怎么又要走了?”说着说着发现孩子鞋带开了,就蹲下去给孩子系鞋带。当她将要站起来时,她忽然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原来从孩子的高度看不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只能看到穿着各色裤子和裙子的腿。

所以想要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正确处理尊重和爱的关系。要注意爱不等于尊重。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学生上课很爱发言,但回答问题答对的却不多。老师了解到孩子是为了面子才举手的以后,找到学生,告诉他,以后你还可以多多举手,让同学知道你是个爱发言的同学。但是以后回答问题,会的你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这样我就知道什么时侯该叫你回答问题了。课下我们再把不会的问题弄明白。

这个案例中,老师既设法保留孩子爱发言的好习惯,又注意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把爱与尊重的关系处理得很恰当的例子。

2、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1)、在教学管理中提倡建立一种开放式、自由式、参与式的模式。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相当于老师把做好的饭菜喂给学生,早已不再提倡。

近年来我们提倡的就是启发式与共享式。

启发式是指老师把饭菜做好,告诉学生哪个好吃再吃。

共享式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做出饭菜,一起研究哪个好吃,再吃,坏的扔掉。

咱们来比较一下几个国家教育形式上的差别:

同样是画苹果,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本子上学画。

日本,把一篮苹果倒在地上,喜欢画红的,就画红的;喜欢画绿的,就画绿的;喜欢画半红半绿的也可以;喜欢画烂苹果也不反对。

美国,把学生领到苹果园去画,学生视野更加开阔,学生所描绘的画面,更加多种多样,具有强烈的个性效果。

还是在美国,老师教孩子画太阳,孩子画出了各种颜色的太阳,有一个孩子甚至画出了蓝色的太阳。老师问他为什么给太阳涂了蓝色,他说:“我画的是映在海里的太阳。” 孩子被誉为“有创新能力的同学。”

(2)在教学中不要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例:有一盆水,两个人在场 ,一个人干净,一个人脏,谁会用这盆水?答案可以有四个:

A、干净人用,因为他有干净习惯,脏人不用,因为他没有干净的习惯。

B、脏人用,有干净的需要 ,干净人不用 ,因为他已经干净。

C、都不用,干净人已干净不用再洗了,脏人习惯了脏也不用洗。

D 、都用,干净人习惯干净需要再洗,脏人有干净的需要也要再洗。

这么多的答案,理由都是说得通的,那就都是正确的。

现实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的感情”,小表弟问我怎么填,我说:“填深厚”。过了一天,小表弟又打来电话说:“大姐,你教错我了,不是„深厚‟的感情是„丰富‟的感情。”我问:“这道题是按原文填空吗?”他说不是。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这位老师有什么理由要把与“感情”搭配的词固定为“丰富”呢?强迫大家记同一个答案,下次再见到这道题时错的人肯定会相对较少,或干脆没有。但这种教法是绝对锻练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3、教师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学艺术,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

体罚变相体罚都好理解,心理体罚诸如设惩罚座,让全班不和某一个学生说话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

教师要做到三多,三个不批评。

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多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三个不批评:

无意识的犯错不批评,给学生自省机会。

早上犯错不批评,给学生一天的好心情。

家长面前不批评学生,给学生留足面子。

因为鼓励与欣赏的功效总是大于批评,所以有诗人说“批评家多么可怜, 赞赏家多么可爱”。 在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身上,曾发生过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是变批评为鼓励的一个绝好例子:陶行之在任育才小学校长时 ,有一次在校园见到一个学生向另一个学生扔石块,他当即制止了那个学生,并让他下午两点到自己办公室去。下午,不到两点,学生就来了。陶行之热情地请他坐下,并给了他一块糖,说:“你很准时,这块糖是奖给你守时的‟。学生正在惊讶。陶行之又给了他一块糖,说:“我制止你时,你能立刻住手,这说明你尊重我,再奖你块糖”。接着他又拿出第三块糖给这个学生说:“听说你打人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你有与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学生听到这哭了,说:“我错了,他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行之笑了。又给了他一块糖,说:“你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

陶行之还曾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告诉教师要以满腔的爱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4、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实现教育的情感化。

交流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找学生个别谈话,书信交流,日记交流都是增进师生间感情、拉近师生距离的有效方式,也可以开动脑筋在寻常事件中寻找情感线索。

举个例子来说: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元昌在教学中曾遇到这样一件事。讲过《塞翁失马》后,班里有四个学生,无论如何背不下《塞翁失马》,李元昌老师尝试了各种方法让他们背,甚至把每一句的字头都写到黑板上去提示他们,他们还是背不下来。于是李老师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准备组织一次考试,试题中就有默写《塞》。考试前两天,他找四个学生分别谈话,内容是:考试中有默写《塞》,我可没告诉别人。你要珍惜机会……结果全班在《塞》这道题中得满分的就是这四个同学。.

在这个案例中,李元昌老师就利用了情感线索,给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让他以此为阶梯攀登更高的山峰,效果非常好。

5、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教育教学与学

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实现教育的生活化。

虽然减负的口号一喊再喊,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作业并不少,对待这种现象老师无奈,家长无奈,学生更无奈,有段学生改的歌词,很有意思也很真实、形象: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

为了调节孩子生活、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咱们可以改变留作业的方式,比如取得家长的支持留点家务作业等。国外的跟踪调查显示:不善于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失业率、离婚率等都远远高于同龄人,孩子小时非常有必要接受家务劳动锻炼。

李元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促进了学科学习。

农村学校取暖要靠学生带一些柴火来烧,他在要求学生交栅子(就是玉米杆的根)时,有的学生不爱劳动,宁可以一斤栅子五分钱的价格上交一元钱,也不愿意交二十斤栅子。他以此现象为着眼点,要求学生写评《交钱》,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的启发下,文章写得有理有据,非常好,听到作文内容的同学也改掉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二)、正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生中的心理问题种类

强迫行为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神经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主要表现是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不必要、妨碍正常生活和学习,而自己又无法控制的观念、意向或动作。例如: 刚锁好的门,总怀疑是否没锁好要一遍遍返回去看,做完的作业又怕没写好,总要反复检查等。 强迫症的矫治一般需要由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或心理医生来进行,通常可以采用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

曾有这样的儿歌在学生中传抄: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学校炸得不呀不见了。这首儿歌反应了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态度。为什么要炸学校呢?因为他讨厌学校、怕学校。传抄儿歌的孩子不全是但肯定有一小部分或个别孩子是患有学校恐怖症的。

有些孩子在家玩得好好的,一提上学就头晕,肚子疼。到医院什么都查不出,回来后说不让他上学,他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再提学校,所有的毛病又都来了。这不是孩子装出来的,这就是心理问题的一种,属于学校恐怖,严重的有些孩子甚至提起上学就上吐下泻。

对此类现象的矫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要了解清楚致病原因,通过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他们转变态度,改进教法 ,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或使学生脱离应激源。第二是进行心理治疗,一般可采用支持疗法和脱敏疗发,帮助学生逐渐减轻厌学情绪和恐惧感;第三,要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态度与方式;第四,是药物治疗,对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由医生开一些抗焦虑的药物作为辅助性治疗。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一些同学平时情绪很正常,但是临近考试时就开始感到紧张,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或失眠现象等。随着考试临近这种感觉会日趋加剧。

考试焦虑的矫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考试的价值,调节自己的期望值,减轻心理压力;第二,帮助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恢复或增强自信心,减轻对考试结果不必要的担忧;第三,教给学生一些自我调控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

除以上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外,以下几种也是学生中较常见的心理问题:

人际问题 疑虑症状

双重人格 神经衰弱

认知偏差 青春期综合症

对于这些心理问题,轻微的可以通过老师及家长与学生谈话对症矫治,问题严重的就要由心理医生及医院来治疗。

(三)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为了矫正和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学校班级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专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教育磨练营;

出心理健康报;设心理咨询信箱;设心理咨询电话;

办心理健康广播站;设心理咨询室等。

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教育,如在班队会;春游;班级干部的选拔;运动会;学生座位的排法;家长会等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队会中可以搞主题教育,比如:受了委屈怎么办,我是一个好女孩,(好男孩)等。

(四)、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1、 显性课程:

专门的心理辅导课 。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材,有老师按大纲要求定时授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我市的很多中学就有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课。由于没有教材,小学只能通过学科渗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或通过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

2、 隐性课程:

教师的言谈举止,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的标语口号,学校的规章制度

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

学校、教室的标语,贴近孩子生活,有些新意的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比如,前面提到的李元昌老师,他曾体会总结出几条标语:

用勤奋的我战胜懒惰的我,

用主动的我战胜被动的我,

让高能的我代替低能的我,

让平庸的我发展成高尚的我。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相信各位班主任一定会象对待自己所有份内工作一样,积极去研究它,努力去实践它,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健康的发展。

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的生长发育,健康水平,劳动能力和寿命长短都与营养密切相关。营养来源于食物,人们一日三餐就是要从食物中获得各种营养素,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一、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就象发动机需要汽油,电灯需要电一样,这些能量的来源就是人们每天吃下的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都能在体内转化,以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蛋白脂、脂

肪和糖被称为“热源物质”。除“热源物质”外,食物中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虽然它们不能供给热量,但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都少不了这类物质。因此,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就是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人的肌肉、骨骼、血液、毛发等没有一处不含蛋白质,没有蛋白质便没有生命。蛋白质是由二十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有八种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由食物供给,称之为“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又分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总量要根据年龄、性别、劳动条件和健康状况等而定。儿童、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以及妇女在孕育和哺乳期所需的蛋白质要比其它人多一些。

2、脂肪:是一种富含热量的营养素,包括脂肪酸和脂类等,它是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脂肪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过量的脂肪对人体健康不利,尤其不能过多吃动物脂肪。

3、糖: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分为单糖(果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和多糖(淀粉、糖元、纤维素和果胶等),糖类是重要的营养素之一。

4、无机盐:无机盐又称矿物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无机盐有钙、镁、钾、钠、磷、氧、硫等,还有一些微量元素。

①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盐,也是人体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钙来源于乳及乳制品,豆类、谷类、蔬菜、虾米皮、鱼、虾等也是钙的重要来源,少年儿童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钙,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②铁:在人体内含量很少,属于微量元素,由于参与人体氧的运输,交换等重要功能,因此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如果食物中长期缺铁,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铁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易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不易吸收,而我国食物构成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较易造成铁缺乏。含铁较多的食物有蛋黄、肝、肾、粮谷类、豆类、绿叶等。儿童青少年每天需铁15g。

③碘:碘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时能引发甲状腺肿大,俗称“大粗脖”同时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儿童的生长发育。一般碘的需要量为每人每天100-140微克,食盐加碘可能解决缺碘问题。

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可溶于脂肪,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有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6、B12,铜酸、叶酸,泛酸等)和维生素C等,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几种维生素缺乏能引起的疾病:

缺乏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病和角膜软化症,皮肤干燥,毛囊角化

缺乏维生素D

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病

缺乏维生素B1

脚气病

缺乏维生素B2

口腔、皮肤和腿部疾患

缺乏维生素C

坏血病

二、食品污染

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物品。

食品污染是怎么回事?

食品(食物)从其作物生长到收获、采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到食用前的每个环节中,由于各种条件,多方因素的作用及影响,使原来无毒无害的食品,混进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人吃了这样的食品就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一过程叫食品污染。

(一)食品污染分类:

1、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和昆虫都可造成生物性污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及其霉素、霉菌及其霉菌素。

这些如果出现在食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还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和虫卵对食品污染往往是通过食品而使人得蛔虫、绦虫、旋毛虫病等。

2、化学性污染:包括有害金属、非金属、有机物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对食品的污染,如:汞、砷、铅、镉、亚硝酸盐、有机磷、有机氯等。

3、放射性污染:主要来自放射性物质的开采、冶炼以及国防、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排放。

(二)食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食品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的污染,产、储、运、销、加工烹调过程中的污染,以及从业人员不认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带来的污染等。

食品被污染后,有的导致食品内大量细菌及繁殖或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吃了这样的食品就会患肠道传染病和发生食物中毒;有的食品被细菌污染后,经过一定时间,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人吃了这类食品,不仅营养大量减少,还可能会造成食物中毒,还能使人患痢疾、腹泻、霍乱、副霍乱、伤寒、副伤寒等。

三、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人吃了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疾病的总称。

有毒食物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1、食物被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等)污染并大量繁殖,以致食物中存在大量活菌和大量毒素。

2、食物被化学毒物污染达到中毒剂量。

3、摄入含有天然毒成份的某些动、植物。

4、摄入通过动物和植物2次转移的毒素。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因为这个时期的气温适合病原菌增殖和产毒,致使病原菌污染食品而发生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动物性食物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一日可达7-8次,发烧38-40℃。严重者血压下降抽风、昏迷、重症病人可因心衰、肾衰导致死亡。 预防:加工肉类制品时必须生熟食品分开,保存时要低温贮藏或用盐腌煮肉时肉块不应超过2公斤,厚度不超过8公分,煮沸3小时以上,蛋类要煮沸10分钟以上。前一餐剩下的食物一定要回锅加热后再食用。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

霉变甘蔗中毒

甘蔗收割后越冬贮存中,由于环境不卫生,受到真菌污染,真菌就会在甘蔗中繁殖并产生毒素,吃了有毒素的甘蔗就会发生食物中毒。甘蔗中毒多发生在春季。

甘蔗中毒的临床表现: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有的大便呈黑色,有的头痛、眩晕、复视,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双眼球同时向上凝视,瞳孔散大,牙关紧闭,轻者很快恢复,重者死亡率颇高。 预防措施:①甘蔗成熟后再收割②收割后贮存时间不能过长③发现霉变的甘蔗坚决不能吃,要及时销毁。

(三)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①豆角中毒

一般豆角不中毒,但食用没熟透的豆角能引起中毒,原因可能与豆角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没被加热破坏有关。

豆角中毒潜伏期短,最快食后10分钟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有的出现胸闷,出冷汗,四肢麻木等。

预防措施:菜豆宜炖食,加工时间要长,可使毒破坏,切不能急炒,更不宜凉拌。

②发芽土豆中毒

③毒蘑菇中毒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

1、亚酸盐中毒

①蔬菜不新鲜,腐烂变质时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②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也能产生亚硝酸盐。

③制作熟食加过量的发色剂,亚硝酸盐过量引起中毒。

④苦井水也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表现:很快出现口唇青紫,结膜、颜石、指甲也出现青紫,并有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①不吃腐烂蔬菜②不喝苦井水③腌菜时最好观腌,含盐浓度达到15%以上的要在腌制半日-1日后再吃④加工肉类制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应按规定剂量使用,不可随意乱加。⑤严格管理建筑部门(工地)使用的防冻剂(亚硝酸钾等),防止污染饮用水和食物而造成食物中毒。

2、有机磷农药中毒

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滴滴畏,1605、1059等,对人和畜禽都有很强的毒性。

中毒表现:发病快,乏力,瞳孔缩小,有的出现流涎、多汗、恶心、呕吐、肌肉震颤,呼吸困难,严重者,可昏迷,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预防:宣传农药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加强农药管理,严禁农药与食物混合装运、存放,严禁用装过农药的容器和包装物盛装和包食品。

四、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在外就餐时:一定要到集体食堂或有卫生许可证的消毒设施完备的饭店就餐,切不可购买街头摊贩的无定型包装食品。

2、购买小食品及饮料时:一定要看包装是否清洁、完整。是否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凡是“三无”和超期食品饮料切不可食用。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随便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相关文章

  • 国培汇报材料1
  • 国培让我如沐春风化雨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朱佩艳 2014年8月2日,我走进了新疆师范大学的校园,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国培计划--小学语文置换脱产学习.此次培训内容切合需要,既有理论提升又有实践听课:既有专家讲座又有互动交流,既有紧张的学习,又有 ...查看


  • 关于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村,镇直单位: 进一步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戒毒条例","贵州省禁毒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民抗毒意识,大力创造良好的 ...查看


  • 李府小学"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 新华乡李府小学 "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二〇一三年四月四日 新华乡李府小学 "六五"普法工作汇报材料 自2011年以来,我校根据凉州区教育局关于<凉州区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紧密 ...查看


  • 中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 中小学英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为切实提高我县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培养一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领头雁",促进我县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提升,根据<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实施办法>和 ...查看


  • 小学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材料
  • 小学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材料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 我国今年来,每年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0余万人死亡,还造成了许多人的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学生发生交通事故也占10%左右.交通事故已经 ...查看


  • 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北师大培训
  • 浙 江 省 教 育 厅 全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 北师大培训方案(修改稿) 培训方案编制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6-01-05 "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北师大培训方案 目 录 浙 江 省 教 ...查看


  • 健康促进学校申报材料
  • 健康第一:现代学校的教育使命与价值追求 --XX小学"健康促进学校金奖"申报材料 一.学校简介 我校是一所按省万校标准化一类标准建造的新区配套小学,地处风景秀丽,山清水秀的的新安江畔(城东新区明珠路和通勤路的交叉区块), ...查看


  • 校本研修工作
  • 贞元学区北杈城小学校本研修三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武功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探索 ...查看


  • 小学家长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 篇一:2015年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头道营子实验小学2015年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以法治校,以德立校"的办学目标的引领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 ...查看


  • 给家长的一堂课讲座材料
  • 让我们的孩子不断进步 宏升中心小学 李伟 一. 孩子上一年级了,家长准备好了吗? 孩子已经跨入小学的校门,开始人生的新阶段,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做好以下几点: 1.孩子的心理准备. 孩子现在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