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测试检验规范

一、目的:

规范粘性测试的操作步骤,提供测试判定依据,使粘度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二、范围

适用于明科电器有限公司所需做粘性测试的标准。

三、定义

初粘性: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带对物体的粘附作用称为初粘性;

持粘性:沿粘贴在被粘贴物上的压敏胶粘带长度方向垂直悬挂一规定重量的砝码时,胶粘性抵抗位移的能力,用试片移动一定距离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移动距离表示。 四、测试内容和方法

4.1.1测试原理:将一个钢球滚过平放在倾斜板上的胶粘带粘性面,根据规定长度的粘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钢球尺寸,评价其初粘性大小。 4.1.2 测试设备:

倾斜板:以厚约2mm 的玻璃板覆在厚约7mm 的钢板上组成倾斜板,两极间可衬入毫米坐标纸,作为安放式样,调节钢球起始位置的标记。

放球器:放球器应能调节倾斜板上的钢球起始位置,释放钢球时,对球应无任何附加力。 支架:支架用于支持倾斜板,并可在0~60度范围内调节板的倾角。 底座:底座应能调节并保持装置的水平状态。

接球盒:接球盒用于承接板上滚落的钢球,其内部衬有软质材料。

钢球:以GCr15轴承刚制造,精度不低于GB308-77《钢球》规定的0级,直径(1/32)~1英寸的33种钢球,可作为测试用钢球。钢球按照英制直径的32倍值编排球号,测试时应使用球号连续的一组钢球,钢球应存放在防锈油中,有锈迹,伤痕的球需及时更换。其结构组图如下:

4.1.3聚脂薄膜:采用符合JB1256-77〈〈6020聚脂薄膜〉〉规定的厚度为0.025mm 的薄膜, 其长度约为110mm, 宽度比试样约宽20mm. 4.1.4 清洗剂和擦拭材料:

清洗剂:清洗剂可采用化学纯的丙酮,乙酸乙脂, 酒精等适宜的溶剂.

擦拭材料:采用脱脂纱布等柔软的纤维织物为擦拭材料. 这类材料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

4.1.5 测试条件:试验室温度为23℃±2℃(21℃~25℃),相对湿度65±5﹪(60%~70%);制备试样前, 胶粘带应除去包装材料, 互不重叠的在试样室温湿度条件下(温度21℃~25℃,湿度60%~70%)放置2Hour 以上.

4.1.6 试样:试样宽度为10~80 mm,长度约250 mm,除去最外层3~5圈胶粘带后, 以约300 mm/min的速度解开卷状胶粘带(对片状制品则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 每隔200 mm左右截取一个试样, 取4个以上. 试样拉伸变形较大时, 允许有不大于3min 的停放时间, 使其复原. 取样时不允许手或其他物体接触试样测试段. 4.1.7测试步骤

A.准备工作:

A1.将斜面滚球装置调至水平位置, 除特殊规定外, 将倾斜板的倾斜角调至30°. A2.用沾有清洗剂的脱脂纱布; 擦拭玻璃表面和聚脂薄膜的两面, 再用纱布擦干净.

A3.将擦去防锈油的钢球, 放入盛有清洗剂的容器内浸泡数分钟, 取出后, 用清洁的清洗剂和纱布反复清洗擦试, 然后再用干净纱布擦试干净, 清洗后的钢球, 应用干净的竹(木, 骨) 制镊子等工具夹取.

A4. 按下图所示, 将胶粘带试样粘性面向上地放置在倾斜板上, 在规定部位覆上聚酯薄膜作为助滚段, 助滚段应平整, 无气泡, 褶皱等缺陷, 助滚段一下100 mm范围为测试段。

A5.

用胶粘带将助滚段两侧及试样下端固定在倾斜板上, 必要时, 也可以用胶粘带沿测试段固定。

A6. 用镊子把钢球夹入放球器内, 调节放球器的前后位置, 使钢球中心位于助滚最起始线上, 在正式测试前, 一个试样允许作多次测试, 但应调节放球器的左右位置, 使钢球每次滚过的轨迹不重合.

试样宽度大于25mm 时, 以试样中央25mm 宽的区域为有效测试区域。

B. 预选最大钢球

B1. 轻轻打开放球器, 观察滚下的钢球是否在测试段内被粘住(停止移动逾5S 以下) 。从大至小, 取不同球号的钢球进行适当次测试, 直至找到

测试段能粘住的最大球号钢球.

B2. 取上述最大球号钢球和球号与之衔接的大小两个球, 在同一试样上进行一次测试, 以确认最大球号的钢球.

C. 正式测试

取3个试样, 用最大球号钢球各进行一次滚球测试, 若某试样不能粘住此钢球, 可换用球号仅小于它的钢球进行一次测试, 若仍不能粘住则需重新预选最大号球重新测量。 D.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以钢球号表示, 在3个试样各自粘住的钢球中, 如果3个都最大球号钢球, 或者两个为最大球号钢球, 而另一个的球号仅小于最大

球号, 则测试结果以最大球号表示; 如果一个为最大球号, 而另两个钢

球球号仅小于最大球号, 则测试结果以仅小于最大球号的钢球号表示。

E.测试报告和判定

测试报告应包括所测胶粘带的种类, 型号; 生产厂家单位; 生产日期, 送

样日期, 测试日期; 测试条件(温度和湿度); 倾斜板倾斜角度; 测试结果; 测试现象, 如钢球滚过粘性面时是否沾有胶粘剂等; 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测试结果的判定:封箱胶带参考标准为GB/T4852-2002,判定要求为大

于或等于20号钢球; 喇叭网参考标准为GB/T4852-2002,判定要求为大于或等于15号钢球;PVC 贴片参考标准为GB/T4852-2002,判定要求为大于或等于13号钢球; 其他未注明测量类型参考GB/T4852-2002。

4.2 持粘性测试

4.2.1 试验装置

4.2.1.1 试验架:由可调节水平的底座和悬挂, 固定试验板用的支架组成。试验架应

使悬挂在支架上的试验板的工作面保持竖直方向。

4.2.1.2 试验板:试验板厚1.5~2.0 mm,宽为40~50 mm,长为60~125 mm,试验板

材质为GB/T3280-1992规定的为0Cr18Ni9或1Cr18Ni9Ti, 试验板表面用JB/T7499-1994规定的粒度为P280的耐水砂纸, 先沿横向轻轻打磨, 在整个板面上磨出轻度痕迹, 再沿纵向均匀打磨, 除去这些痕迹, 使用次数频繁及长期没有使用后, 应再打磨后使用, 试验板表面有永久性污染或伤痕时应及时更换.

4.2.1.3 压锟: 压锟是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含橡胶层) 约84 mm,宽宽约45 mm的

钢轮子, 包覆橡胶硬度(邵氏A 型) 为80°± 5 °(75°~85°), 厚度约6 mm,压辊的质量为2000g ± 50 g (1950 g ~ 2050 g)。压辊样式如下图:

4.2.1.4清洗剂和擦拭材料

清洗剂:环乙烷,汽油,乙醇,异丙酮,甲苯等适用的试剂级或没有残留物的工业级以上溶剂;擦拭材料;脱脂纱布,漂布,无纺布等擦拭时既没有短纤维掉落也没有短纤维拉断的柔软的织物,并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

4.2.1.5加载板, 连接销和砝码

加载板:材质, 尺寸, 工作面表面要求同试验板, 除非另有规定, 加载板, 砝码及两者的连接销的总质量为1000 g±10 g(990 g~1010 g)。

4.2.2试样

除去胶粘带试卷最外层的3~5圈胶粘带后, 以约300mm/min的速率解开试样卷(对片状试样也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 每隔200 mm 左右, 在胶粘带中截取宽25 mm, 长约100 mm 的试样。除非另有规定, 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试样解卷后, 除拉伸变形较大时, 允许有不大于3 min 放置时间, 一般应立即截取试样, 进行测试。试样的粘贴部位不允许接触手或其他物品。 4.2.3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状态调节:制备试样前, 试样卷(片) 应除去包装材料, 互不重叠在温度为

23℃±2℃(21℃~25℃),相对湿度65±5﹪(60%~70%)的条件下放置2hour 以上。

试验环境:按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 无特殊要求的依温度23℃±2℃

(21℃~25℃),相对湿度65±5﹪(60%~70%)为试验条件。

4.2.4 试验步骤

用擦试材料沾清洗剂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将其仔细擦干, 如此反复清洗三次以上, 直至板的工作面经过目视检查达到清洁为止, 清洗以后, 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 在温度23℃±2℃(21℃~25℃),相对湿度65±5﹪(60%~70%)的条件下, 按下图规定的尺寸, 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 用压辊以约300mm/min的速率在试样上滚压, 注意滚压时, 只能用产生于压辊质量的力, 施加于试样上, 滚压的次数可根据集体产品情况加以规定, 如无规定, 则以往复滚压三次。

试样在板上粘贴后, 应在温度23℃±2℃(

21℃~25℃),相对湿度65±5﹪(60%~70%)的条件下放置20min, 然后将试验板垂直固定在试验架上, 轻轻用销子连接加载板和砝码, 整个试验架置于已调整到所要求的试验环境下的试验箱内, 记录测量起始的时间。

到达规定时间后, 卸去重物, 用带分度的放大镜测出试样下滑的位移量, 精确至0.1 mm,或者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脱落的时间, 时间大于1hour 的, 以min 为单位, 小于1 hour的以s 为单位。

4.2.5 试样结果和判定

测试报告必须包含:所测胶粘带的种类, 型号; 生产厂商单位; 生产日期, 送样日期, 测试日期; 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 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测试结果判定:封箱胶带持粘性参考标准GB/T4851-1998,判定结果测试24小时位移量小于等于0.3mm; 喇叭网持粘性参考标准GB/T4851-1998,判定结果为测试24小时位移量小于等于0.3 mm;PVC 贴片持粘性参考标准GB/T4851-1998,判定结果为测试24小时, 位移量小于等于1.0 mm。其他未注明类型之判定结果参考GB/T4851-1998。 注:日本工业标准中试验板材质为SUS304钢板. 五. 参考文件

5.1 GB/T4851-1998 > 5.2 GB/T4852-2002 > 5.3 JB/T7499-1994 >

5.4 JIS Z 0237 >

一、目的:

规范粘性测试的操作步骤,提供测试判定依据,使粘度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二、范围

适用于明科电器有限公司所需做粘性测试的标准。

三、定义

初粘性: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带对物体的粘附作用称为初粘性;

持粘性:沿粘贴在被粘贴物上的压敏胶粘带长度方向垂直悬挂一规定重量的砝码时,胶粘性抵抗位移的能力,用试片移动一定距离的时间或一定时间内移动距离表示。 四、测试内容和方法

4.1.1测试原理:将一个钢球滚过平放在倾斜板上的胶粘带粘性面,根据规定长度的粘性面能够粘住的最大钢球尺寸,评价其初粘性大小。 4.1.2 测试设备:

倾斜板:以厚约2mm 的玻璃板覆在厚约7mm 的钢板上组成倾斜板,两极间可衬入毫米坐标纸,作为安放式样,调节钢球起始位置的标记。

放球器:放球器应能调节倾斜板上的钢球起始位置,释放钢球时,对球应无任何附加力。 支架:支架用于支持倾斜板,并可在0~60度范围内调节板的倾角。 底座:底座应能调节并保持装置的水平状态。

接球盒:接球盒用于承接板上滚落的钢球,其内部衬有软质材料。

钢球:以GCr15轴承刚制造,精度不低于GB308-77《钢球》规定的0级,直径(1/32)~1英寸的33种钢球,可作为测试用钢球。钢球按照英制直径的32倍值编排球号,测试时应使用球号连续的一组钢球,钢球应存放在防锈油中,有锈迹,伤痕的球需及时更换。其结构组图如下:

4.1.3聚脂薄膜:采用符合JB1256-77〈〈6020聚脂薄膜〉〉规定的厚度为0.025mm 的薄膜, 其长度约为110mm, 宽度比试样约宽20mm. 4.1.4 清洗剂和擦拭材料:

清洗剂:清洗剂可采用化学纯的丙酮,乙酸乙脂, 酒精等适宜的溶剂.

擦拭材料:采用脱脂纱布等柔软的纤维织物为擦拭材料. 这类材料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

4.1.5 测试条件:试验室温度为23℃±2℃(21℃~25℃),相对湿度65±5﹪(60%~70%);制备试样前, 胶粘带应除去包装材料, 互不重叠的在试样室温湿度条件下(温度21℃~25℃,湿度60%~70%)放置2Hour 以上.

4.1.6 试样:试样宽度为10~80 mm,长度约250 mm,除去最外层3~5圈胶粘带后, 以约300 mm/min的速度解开卷状胶粘带(对片状制品则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 每隔200 mm左右截取一个试样, 取4个以上. 试样拉伸变形较大时, 允许有不大于3min 的停放时间, 使其复原. 取样时不允许手或其他物体接触试样测试段. 4.1.7测试步骤

A.准备工作:

A1.将斜面滚球装置调至水平位置, 除特殊规定外, 将倾斜板的倾斜角调至30°. A2.用沾有清洗剂的脱脂纱布; 擦拭玻璃表面和聚脂薄膜的两面, 再用纱布擦干净.

A3.将擦去防锈油的钢球, 放入盛有清洗剂的容器内浸泡数分钟, 取出后, 用清洁的清洗剂和纱布反复清洗擦试, 然后再用干净纱布擦试干净, 清洗后的钢球, 应用干净的竹(木, 骨) 制镊子等工具夹取.

A4. 按下图所示, 将胶粘带试样粘性面向上地放置在倾斜板上, 在规定部位覆上聚酯薄膜作为助滚段, 助滚段应平整, 无气泡, 褶皱等缺陷, 助滚段一下100 mm范围为测试段。

A5.

用胶粘带将助滚段两侧及试样下端固定在倾斜板上, 必要时, 也可以用胶粘带沿测试段固定。

A6. 用镊子把钢球夹入放球器内, 调节放球器的前后位置, 使钢球中心位于助滚最起始线上, 在正式测试前, 一个试样允许作多次测试, 但应调节放球器的左右位置, 使钢球每次滚过的轨迹不重合.

试样宽度大于25mm 时, 以试样中央25mm 宽的区域为有效测试区域。

B. 预选最大钢球

B1. 轻轻打开放球器, 观察滚下的钢球是否在测试段内被粘住(停止移动逾5S 以下) 。从大至小, 取不同球号的钢球进行适当次测试, 直至找到

测试段能粘住的最大球号钢球.

B2. 取上述最大球号钢球和球号与之衔接的大小两个球, 在同一试样上进行一次测试, 以确认最大球号的钢球.

C. 正式测试

取3个试样, 用最大球号钢球各进行一次滚球测试, 若某试样不能粘住此钢球, 可换用球号仅小于它的钢球进行一次测试, 若仍不能粘住则需重新预选最大号球重新测量。 D.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以钢球号表示, 在3个试样各自粘住的钢球中, 如果3个都最大球号钢球, 或者两个为最大球号钢球, 而另一个的球号仅小于最大

球号, 则测试结果以最大球号表示; 如果一个为最大球号, 而另两个钢

球球号仅小于最大球号, 则测试结果以仅小于最大球号的钢球号表示。

E.测试报告和判定

测试报告应包括所测胶粘带的种类, 型号; 生产厂家单位; 生产日期, 送

样日期, 测试日期; 测试条件(温度和湿度); 倾斜板倾斜角度; 测试结果; 测试现象, 如钢球滚过粘性面时是否沾有胶粘剂等; 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测试结果的判定:封箱胶带参考标准为GB/T4852-2002,判定要求为大

于或等于20号钢球; 喇叭网参考标准为GB/T4852-2002,判定要求为大于或等于15号钢球;PVC 贴片参考标准为GB/T4852-2002,判定要求为大于或等于13号钢球; 其他未注明测量类型参考GB/T4852-2002。

4.2 持粘性测试

4.2.1 试验装置

4.2.1.1 试验架:由可调节水平的底座和悬挂, 固定试验板用的支架组成。试验架应

使悬挂在支架上的试验板的工作面保持竖直方向。

4.2.1.2 试验板:试验板厚1.5~2.0 mm,宽为40~50 mm,长为60~125 mm,试验板

材质为GB/T3280-1992规定的为0Cr18Ni9或1Cr18Ni9Ti, 试验板表面用JB/T7499-1994规定的粒度为P280的耐水砂纸, 先沿横向轻轻打磨, 在整个板面上磨出轻度痕迹, 再沿纵向均匀打磨, 除去这些痕迹, 使用次数频繁及长期没有使用后, 应再打磨后使用, 试验板表面有永久性污染或伤痕时应及时更换.

4.2.1.3 压锟: 压锟是用橡胶包覆的直径(不含橡胶层) 约84 mm,宽宽约45 mm的

钢轮子, 包覆橡胶硬度(邵氏A 型) 为80°± 5 °(75°~85°), 厚度约6 mm,压辊的质量为2000g ± 50 g (1950 g ~ 2050 g)。压辊样式如下图:

4.2.1.4清洗剂和擦拭材料

清洗剂:环乙烷,汽油,乙醇,异丙酮,甲苯等适用的试剂级或没有残留物的工业级以上溶剂;擦拭材料;脱脂纱布,漂布,无纺布等擦拭时既没有短纤维掉落也没有短纤维拉断的柔软的织物,并且不含有可溶于上述溶剂的物质。

4.2.1.5加载板, 连接销和砝码

加载板:材质, 尺寸, 工作面表面要求同试验板, 除非另有规定, 加载板, 砝码及两者的连接销的总质量为1000 g±10 g(990 g~1010 g)。

4.2.2试样

除去胶粘带试卷最外层的3~5圈胶粘带后, 以约300mm/min的速率解开试样卷(对片状试样也以同样速率揭去其隔离层), 每隔200 mm 左右, 在胶粘带中截取宽25 mm, 长约100 mm 的试样。除非另有规定, 每组试样的数量不少于三个。试样解卷后, 除拉伸变形较大时, 允许有不大于3 min 放置时间, 一般应立即截取试样, 进行测试。试样的粘贴部位不允许接触手或其他物品。 4.2.3 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状态调节:制备试样前, 试样卷(片) 应除去包装材料, 互不重叠在温度为

23℃±2℃(21℃~25℃),相对湿度65±5﹪(60%~70%)的条件下放置2hour 以上。

试验环境:按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 无特殊要求的依温度23℃±2℃

(21℃~25℃),相对湿度65±5﹪(60%~70%)为试验条件。

4.2.4 试验步骤

用擦试材料沾清洗剂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将其仔细擦干, 如此反复清洗三次以上, 直至板的工作面经过目视检查达到清洁为止, 清洗以后, 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体接触板的工作面。 在温度23℃±2℃(21℃~25℃),相对湿度65±5﹪(60%~70%)的条件下, 按下图规定的尺寸, 将试样平行于板的纵向粘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的中部, 用压辊以约300mm/min的速率在试样上滚压, 注意滚压时, 只能用产生于压辊质量的力, 施加于试样上, 滚压的次数可根据集体产品情况加以规定, 如无规定, 则以往复滚压三次。

试样在板上粘贴后, 应在温度23℃±2℃(

21℃~25℃),相对湿度65±5﹪(60%~70%)的条件下放置20min, 然后将试验板垂直固定在试验架上, 轻轻用销子连接加载板和砝码, 整个试验架置于已调整到所要求的试验环境下的试验箱内, 记录测量起始的时间。

到达规定时间后, 卸去重物, 用带分度的放大镜测出试样下滑的位移量, 精确至0.1 mm,或者记录试样从试验板上脱落的时间, 时间大于1hour 的, 以min 为单位, 小于1 hour的以s 为单位。

4.2.5 试样结果和判定

测试报告必须包含:所测胶粘带的种类, 型号; 生产厂商单位; 生产日期, 送样日期, 测试日期; 测试条件; 测试结果; 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测试结果判定:封箱胶带持粘性参考标准GB/T4851-1998,判定结果测试24小时位移量小于等于0.3mm; 喇叭网持粘性参考标准GB/T4851-1998,判定结果为测试24小时位移量小于等于0.3 mm;PVC 贴片持粘性参考标准GB/T4851-1998,判定结果为测试24小时, 位移量小于等于1.0 mm。其他未注明类型之判定结果参考GB/T4851-1998。 注:日本工业标准中试验板材质为SUS304钢板. 五. 参考文件

5.1 GB/T4851-1998 > 5.2 GB/T4852-2002 > 5.3 JB/T7499-1994 >

5.4 JIS Z 0237 >


相关文章

  • 品质部带粘性贴纸的验收规范1
  • 品质部带粘性贴纸的验收规范 1.0 目的 为了确保上线使用的来料满足规定质量要求,杜绝不合格的来料上线使用: 2.0 适用范围 带粘性贴纸(各类PVC 贴片.后盖贴.绝缘片.防伪贴纸等)的验收要求.项目.方法及抽样方案的规范. 3.0 职责 ...查看


  • 真皮来料检验规范
  • 来料检验规范-真皮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55top.com 来料检验规范-真皮 1.适用范围: 所有真皮(动物皮料) 2.检验程序及标准 2.1颜色.厚度检验 2.1.1每一采购单相同规格,每次来料为一批. 2 ...查看


  • 支护桩检测方案
  •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主要图纸及规程.规范 二.适用范围 本项目编制的<支护结构检测方案>主要是指导##################标段工程的围护结构桩基检测工作.适用范围:展览中心站围护结构桩基检测工作. 第二章 工程概况 ...查看


  • 来料检验规范集
  • 深圳捷视飞通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捷视飞通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编制: 版本号: A 本页修改序号:00 页 码:1 QA 来料检验规范 1. 目的 对本公司的进货原材料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的最终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 ...查看


  • 一立方三七灰土用多少立方白灰
  • 一立方三七灰土用多少立方白灰? 帮我算算一立方三七灰土用多少斤白灰? 也就是一立方三七灰土用多少立方白灰? 最佳答案 三七灰土是体积比,灰土与粘土的体积比是3:7: 一立方三七灰土用0.3方白灰和0.7方粘土. 白灰重0.51912吨,土重 ...查看


  • 勘查技术与工程试题
  • 一.什么是原位测试?试简述不少于六种主要方法及其应用. 1.原位测试(in-site-test)是指在工程地质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地层的情况下对地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地层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地层的一种工程勘察技术. 2 ...查看


  • 一般房屋建筑地基多深为好
  • 一般房屋建筑地基多深为好,怎么样计算. 满意答案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 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b- ...查看


  • CECS279-2010_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CECS ×××:2010 Technical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of Dynamic Consolidation Treatment (送 审 稿) ×××出版社 to Grou ...查看


  • 静力压实法
  • 静力压实法是介于动力固结和静力固结之间的一种地基处理新方法. 本工法适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的填土.粉土.湿陷性黄土等非饱和土地基,处理深度一般为3.0-5.0m.可广泛应用于工民建或各类构筑物地基的浅层加固,以减少其总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