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doc张彦娟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期待着一份教育的和谐:用忠诚明敏之心,做顺应天性之事,或许我们做不到教育界最光芒的人,但我们可以做教育界最有温度的人,用我们的才情和智慧,热情和信念去温暖一个时代。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有心,就有温度。

□ 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 严丽荣

5月26日,《教育家周刊》刊发了报道《汤赛南:培养有温度的教师》,笔者认真读了好几遍,并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究竟怎样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由于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常年过重的工作负荷、如影随形的精神压力等,一些教师逐渐失却原本旺盛的活力与亲切的面容,对教育心不在焉,对学生漠不关心,厌倦、呆板、冷漠、疏离的身心状态自然会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是当下教育的呼唤。

对教育应热情。“无热情便无伟大”。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富有热情而成功的。教师的职业热情就是教师教书育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它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讲求方法,注意艺术,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教师的这种教育热情也会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对学生要热爱。“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育过程不同于生产过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即它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爱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把爱心献给学生,亲近学生,喜爱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经济困难的学生,多主动讯问,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战胜各种困难,树立自信。

对课堂有激情。“真正的教育能手是满怀激情讲课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激情源自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对教材和教法的自信,体现在饱满兴奋的精神状态、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丰富生动的手势动作之中。这远比平淡乏味的讲述更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共鸣,影响和带动学生去追求知识和真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是我们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基石。它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师德水平,树立为国育才、甘为人梯的信念与志向,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教育教学才干,同时,注意开阔自己的胸怀,培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有健康的情趣爱好,学会缓解和释放工作压力。

2010-06-23 中国教师报

“我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如果要讲,我想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让教育多一点温暖。”

《“我与学生”教育故事集》编后记高中语文组 陈小芳

--------------------------------------------------------------------------------

2015年4月23日,黄润带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公布“我与学生”教育故事征文启事,明确将选出优秀文章集书出版,作为十年校庆的纪念册。征稿启事自发布之日起至10月25日截止收稿,历时半年,期间共收到老师稿件70余篇,最后收入文集的为31篇。借助于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即时发布的便利,编辑部将收到的教师来稿边编辑边发布,登出的文章得到了全校教师的极大关注,有些文章甚至在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也有些教师的来稿因为不符合我们的用稿要求而被遗憾退回,作为这本教育故事集的责任编辑,我先将这次征文的选文标准向老师们作一个说明。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立本求真,生命乐园”。“立本求真”就是教师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和教育对象个性差异,遵循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形成健全人格和实现多元化发展。“生命乐园”,意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同学们成长的乐园,老师们体验教育幸福的乐园。作为学校十周年校庆纪念册,我们的文集必然要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的教风是“乐教善导”。乐教,是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诲人不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导,是认真研究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因材施教。翻开文集中的31片文章,无论其间讲述的是教师与一个学生的故事,还是作为班主任与一个班集体的成长历程,或是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过程;无论是洋洋上万字的宏篇大论,还是短小精悍如浪花一朵的千字短文,无不体现我们圆玄教师的“乐教”情怀和“善导”智慧。选文的第二个标准是文章的可读性。文集要求教师讲述一个个与学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发生在教师自己与学生身上的有温度的故事,所以行文要求要生动感人。语文老师都知道,文章要感人,叙事的过程一定要有细节,因为细节能更好再现情境,能更细腻地反映师生的心理活动,也就更能展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脉动。这些情感的变化波动,看似是“小事”,但也许正是那小小的触动,却是学生改变的开始;而有时一刹那的闪念,也反映着一个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正所谓“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小故事中的小细节,恰恰能折射出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理念、追求、智慧、以及我们的情感态度。选文的第三个考量是文章的体裁。文集的定位为“教育随笔”,随笔有别于教育论文,前者是叙事为主加上反思,后者要有理论框架和高度。教师写作随笔和论文时的心态也该有所不同,写随笔时可能会更多地带着些“温情”的回忆,写论文则主要是理性的判断和考量。有些老师直接拿过去的德育论文交稿,虽然文章中的案例很好,也能体现老师的教育艺术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从“随笔”的角度评判,那些分点罗列的小标题总显得有些生硬、缺乏温度,而这些都需要作者在行文手法和构思上都做出改动的。 感谢出版社的支持,我们的文集将付梓出版。按出版社的要求,我们将入选的 31篇文稿分为四章:“细雨微澜”,收录了《懂得,才能有效激励》《一个眼神引发的风波》《我和我的学生罗小恩》《一切皆有可能》等9篇文章,这几篇文章侧重记录教育过程中的小事件,或者一个眼神,或者几句鼓励,又或者是冷处理或激将法,这些教育细节犹如春风化雨影响改变着学生;“守望成长”收录了《道是无情却有情》《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播洒阳光》等7篇文章,这几篇文章侧重记录班主任与学生间“斗智斗勇”,师生共同成长的故事;“心灵之桥”收录了《教育需要坚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任》《心灵的纽带》《当青春遇上早恋》等7篇文章,这几篇文章主要是年级组长或班主任为了有效教育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帮助学生成长的故事;“静待花开”主要记录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故事,如《教育,从倾听开始》一文,但这一章也收入了《匆匆那年》《亦师亦友》等几篇不太好归类的文章。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章节的分类并不严谨,无论是按作者的身份来分,还是按教育的方法来分,或是按事件的“大”“小”来分,四个部分的文章都会有交叉之处,因为教育学生是一个系统复杂过程,而科任教师也可能同时是班主任或教育管理者,全书之所以分成四个章节,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当然也是想力图通过分类来体现这本书的主旨。 圆玄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有很多教师正好大学毕业就来到这

里任教,十年时间,足以让一个年轻的教师历练成长;圆玄中学也是一个“大熔炉”,办学以来吸纳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经历丰富的优秀教师,他们原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必然与广州本土的教育文化发生碰撞融合,从而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发生深刻的变化。仔细阅读全书,我们会感受到教师们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在洪晓华老师《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老师的所有的快乐与痛苦,成就感与无力感。你青春期的苦恼,我陪伴在你身边;你成长中的叛逆,我跟你“以心换心”;你高考前的迷茫,我为你吟诗鼓劲。这个年轻的老师单单瘦瘦,说话轻言细语,如果不是读了她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文章,你绝对想象不到单瘦和沉默的她竟能迸发如此强大的教育能量。在她的教育故事里,那个最令人头痛的叫人担心他要成为街头混混的高中学生,竟然以600分的高考成绩和留学国外来了个剧情大反转;那个为爱情而迷失了自己沉溺在青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的孩子,终于走出黑暗走向新生。全文共讲述了五个故事,从《等待一棵树的成长》始,至《这个春天,我们一起来读诗》终,每个故事都跌宕起伏,让我们感动其中。在刘晓明老师的《匆匆那年》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教师的用心、真心和爱心。这篇文章没有写我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也没有写到令人骄傲的成绩,有的只是一个个看似“零散”的片段,但是编辑完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却萦绕着一种别样的温暖。文章有着浓郁的抒情和怀旧的意味,正如文章的结尾写到的:“当时光流去,当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我突然觉得,我与他们就像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现在只剩下我在这儿单相思。”这样的文字,只能出自一个性情温和、一个在心里真心地喜欢自己的学生并为自己学生的表现而骄傲的老师之手。在彭明辉老师的《亦师亦友》一文中,我们看到一个教师对教育所抱有的热情与信念。这个从内地来的老师,年龄与我相仿,经历与我相近,她的文章自然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我的办公室,彭老师说,她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既是自己从教经历的一个阶段总结,也是写给同校的年轻老师看,希望自己走过的历程能给年轻的教师一点启示和帮助。从初为人师的“姐姐”,到学生眼中的“严师”,再到亦师亦友的“辉哥”,彭老师一路前行,一路探索。这个过程,从小的方面说,是教师个人成长的经历,我们很多老师也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比如,高柔云老师《教育的“回声”》写的就是这种师生关系的蜕变;从大的方面说,这何尝不是我们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这几十年时间教育改革的轨迹?我们的教育从一味追求升学率,到新课标大讨论,到逐渐回归素质教育;我们的师生观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可是只有真正“懂得,才能有效激励”(许丽风);教育过程,少不了对学生的批评,可是“关键在批评之后有没有激励!”(钟燕群);教师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遇‘谎’不慌”(冯晓云),有时冷处理更能让学生自我反思;教师要对学生抱有基本的信任,因为“信任的力量”(舒荣芳)无法估量,因为成长中的学生“一切皆有可能”(朱江)。教育需要有一种情怀。教师关爱学生,所以学生睡不着会深夜发短信给老师求助“老师,我睡不着,明天能找您谈谈不?”(钟燕);教师尊重学生,“一个眼神引发的风波”(李春苗)师生最后才能以握手言欢收场;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说“还好有你在拼命地给我加油”(林舒);教师诲人不倦,很多时候“道是无情却有情”(谢爱荣);教师“播洒阳光”(杨赛讯)、“种桃种李种春风”(曾子斌),所以“教育需要坚持”(徐新文)。 “立本求真,生命乐园”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在老师们的教育故事中,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及学校理念,但文章中所流露的教育情怀、所运用的育人艺术无不诠释着我校教育理念的精髓。在圆玄中学这所美丽的校园里,教师们正以乐教的情怀、善导的智慧帮助学生发展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职业的价值,体验到了育人的幸福。教育,温度——这是我编辑此书时所想到的两个关键词。做有温度的教育,是圆玄教师的孜孜以求。 2015年10月26日陈小芳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期待着一份教育的和谐:用忠诚明敏之心,做顺应天性之事,或许我们做不到教育界最光芒的人,但我们可以做教育界最有温度的人,用我们的才情和智慧,热情和信念去温暖一个时代。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有心,就有温度。

□ 湖南省永州市第九中学 严丽荣

5月26日,《教育家周刊》刊发了报道《汤赛南:培养有温度的教师》,笔者认真读了好几遍,并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究竟怎样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由于枯燥单调的工作环境、常年过重的工作负荷、如影随形的精神压力等,一些教师逐渐失却原本旺盛的活力与亲切的面容,对教育心不在焉,对学生漠不关心,厌倦、呆板、冷漠、疏离的身心状态自然会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是当下教育的呼唤。

对教育应热情。“无热情便无伟大”。自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富有热情而成功的。教师的职业热情就是教师教书育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它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讲求方法,注意艺术,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教师的这种教育热情也会感染学生, 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对学生要热爱。“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教育过程不同于生产过程的主要特点之一,即它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爱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把爱心献给学生,亲近学生,喜爱学生,关心和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经济困难的学生,多主动讯问,与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战胜各种困难,树立自信。

对课堂有激情。“真正的教育能手是满怀激情讲课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激情源自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对教材和教法的自信,体现在饱满兴奋的精神状态、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丰富生动的手势动作之中。这远比平淡乏味的讲述更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起学生的共鸣,影响和带动学生去追求知识和真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是我们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基石。它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师德水平,树立为国育才、甘为人梯的信念与志向,通过不断的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教育教学才干,同时,注意开阔自己的胸怀,培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有健康的情趣爱好,学会缓解和释放工作压力。

2010-06-23 中国教师报

“我没有什么可讲的,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如果要讲,我想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让教育多一点温暖。”

《“我与学生”教育故事集》编后记高中语文组 陈小芳

--------------------------------------------------------------------------------

2015年4月23日,黄润带校长在教师大会上公布“我与学生”教育故事征文启事,明确将选出优秀文章集书出版,作为十年校庆的纪念册。征稿启事自发布之日起至10月25日截止收稿,历时半年,期间共收到老师稿件70余篇,最后收入文集的为31篇。借助于学校微信公众号可以即时发布的便利,编辑部将收到的教师来稿边编辑边发布,登出的文章得到了全校教师的极大关注,有些文章甚至在教师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也有些教师的来稿因为不符合我们的用稿要求而被遗憾退回,作为这本教育故事集的责任编辑,我先将这次征文的选文标准向老师们作一个说明。我校的办学理念是“立本求真,生命乐园”。“立本求真”就是教师充分尊重教育对象和教育对象个性差异,遵循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之形成健全人格和实现多元化发展。“生命乐园”,意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同学们成长的乐园,老师们体验教育幸福的乐园。作为学校十周年校庆纪念册,我们的文集必然要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我校的教风是“乐教善导”。乐教,是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诲人不倦,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导,是认真研究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因材施教。翻开文集中的31片文章,无论其间讲述的是教师与一个学生的故事,还是作为班主任与一个班集体的成长历程,或是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流过程;无论是洋洋上万字的宏篇大论,还是短小精悍如浪花一朵的千字短文,无不体现我们圆玄教师的“乐教”情怀和“善导”智慧。选文的第二个标准是文章的可读性。文集要求教师讲述一个个与学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发生在教师自己与学生身上的有温度的故事,所以行文要求要生动感人。语文老师都知道,文章要感人,叙事的过程一定要有细节,因为细节能更好再现情境,能更细腻地反映师生的心理活动,也就更能展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情感脉动。这些情感的变化波动,看似是“小事”,但也许正是那小小的触动,却是学生改变的开始;而有时一刹那的闪念,也反映着一个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正所谓“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小故事中的小细节,恰恰能折射出我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理念、追求、智慧、以及我们的情感态度。选文的第三个考量是文章的体裁。文集的定位为“教育随笔”,随笔有别于教育论文,前者是叙事为主加上反思,后者要有理论框架和高度。教师写作随笔和论文时的心态也该有所不同,写随笔时可能会更多地带着些“温情”的回忆,写论文则主要是理性的判断和考量。有些老师直接拿过去的德育论文交稿,虽然文章中的案例很好,也能体现老师的教育艺术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从“随笔”的角度评判,那些分点罗列的小标题总显得有些生硬、缺乏温度,而这些都需要作者在行文手法和构思上都做出改动的。 感谢出版社的支持,我们的文集将付梓出版。按出版社的要求,我们将入选的 31篇文稿分为四章:“细雨微澜”,收录了《懂得,才能有效激励》《一个眼神引发的风波》《我和我的学生罗小恩》《一切皆有可能》等9篇文章,这几篇文章侧重记录教育过程中的小事件,或者一个眼神,或者几句鼓励,又或者是冷处理或激将法,这些教育细节犹如春风化雨影响改变着学生;“守望成长”收录了《道是无情却有情》《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播洒阳光》等7篇文章,这几篇文章侧重记录班主任与学生间“斗智斗勇”,师生共同成长的故事;“心灵之桥”收录了《教育需要坚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任》《心灵的纽带》《当青春遇上早恋》等7篇文章,这几篇文章主要是年级组长或班主任为了有效教育学生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帮助学生成长的故事;“静待花开”主要记录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故事,如《教育,从倾听开始》一文,但这一章也收入了《匆匆那年》《亦师亦友》等几篇不太好归类的文章。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章节的分类并不严谨,无论是按作者的身份来分,还是按教育的方法来分,或是按事件的“大”“小”来分,四个部分的文章都会有交叉之处,因为教育学生是一个系统复杂过程,而科任教师也可能同时是班主任或教育管理者,全书之所以分成四个章节,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当然也是想力图通过分类来体现这本书的主旨。 圆玄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有很多教师正好大学毕业就来到这

里任教,十年时间,足以让一个年轻的教师历练成长;圆玄中学也是一个“大熔炉”,办学以来吸纳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经历丰富的优秀教师,他们原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必然与广州本土的教育文化发生碰撞融合,从而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上发生深刻的变化。仔细阅读全书,我们会感受到教师们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在洪晓华老师《因为痛,所以叫青春》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老师的所有的快乐与痛苦,成就感与无力感。你青春期的苦恼,我陪伴在你身边;你成长中的叛逆,我跟你“以心换心”;你高考前的迷茫,我为你吟诗鼓劲。这个年轻的老师单单瘦瘦,说话轻言细语,如果不是读了她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文章,你绝对想象不到单瘦和沉默的她竟能迸发如此强大的教育能量。在她的教育故事里,那个最令人头痛的叫人担心他要成为街头混混的高中学生,竟然以600分的高考成绩和留学国外来了个剧情大反转;那个为爱情而迷失了自己沉溺在青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的孩子,终于走出黑暗走向新生。全文共讲述了五个故事,从《等待一棵树的成长》始,至《这个春天,我们一起来读诗》终,每个故事都跌宕起伏,让我们感动其中。在刘晓明老师的《匆匆那年》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教师的用心、真心和爱心。这篇文章没有写我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也没有写到令人骄傲的成绩,有的只是一个个看似“零散”的片段,但是编辑完这篇文章,我的心里却萦绕着一种别样的温暖。文章有着浓郁的抒情和怀旧的意味,正如文章的结尾写到的:“当时光流去,当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我突然觉得,我与他们就像谈了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现在只剩下我在这儿单相思。”这样的文字,只能出自一个性情温和、一个在心里真心地喜欢自己的学生并为自己学生的表现而骄傲的老师之手。在彭明辉老师的《亦师亦友》一文中,我们看到一个教师对教育所抱有的热情与信念。这个从内地来的老师,年龄与我相仿,经历与我相近,她的文章自然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我的办公室,彭老师说,她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既是自己从教经历的一个阶段总结,也是写给同校的年轻老师看,希望自己走过的历程能给年轻的教师一点启示和帮助。从初为人师的“姐姐”,到学生眼中的“严师”,再到亦师亦友的“辉哥”,彭老师一路前行,一路探索。这个过程,从小的方面说,是教师个人成长的经历,我们很多老师也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成长过程,比如,高柔云老师《教育的“回声”》写的就是这种师生关系的蜕变;从大的方面说,这何尝不是我们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到如今这几十年时间教育改革的轨迹?我们的教育从一味追求升学率,到新课标大讨论,到逐渐回归素质教育;我们的师生观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可是只有真正“懂得,才能有效激励”(许丽风);教育过程,少不了对学生的批评,可是“关键在批评之后有没有激励!”(钟燕群);教师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遇‘谎’不慌”(冯晓云),有时冷处理更能让学生自我反思;教师要对学生抱有基本的信任,因为“信任的力量”(舒荣芳)无法估量,因为成长中的学生“一切皆有可能”(朱江)。教育需要有一种情怀。教师关爱学生,所以学生睡不着会深夜发短信给老师求助“老师,我睡不着,明天能找您谈谈不?”(钟燕);教师尊重学生,“一个眼神引发的风波”(李春苗)师生最后才能以握手言欢收场;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才会说“还好有你在拼命地给我加油”(林舒);教师诲人不倦,很多时候“道是无情却有情”(谢爱荣);教师“播洒阳光”(杨赛讯)、“种桃种李种春风”(曾子斌),所以“教育需要坚持”(徐新文)。 “立本求真,生命乐园”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在老师们的教育故事中,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及学校理念,但文章中所流露的教育情怀、所运用的育人艺术无不诠释着我校教育理念的精髓。在圆玄中学这所美丽的校园里,教师们正以乐教的情怀、善导的智慧帮助学生发展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职业的价值,体验到了育人的幸福。教育,温度——这是我编辑此书时所想到的两个关键词。做有温度的教育,是圆玄教师的孜孜以求。 2015年10月26日陈小芳


相关文章

  • 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总结.2014doc
  • 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排查 工作总结 为了切实加强我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避免校园师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校于2014年10月15日由镇政府镇长张彦海.派出所民警逯广臣.卫生防疫站涂文华.工商所蒋大德.红彦中心校校长佟盛涛. ...查看


  • [2016年]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候选家庭公示
  • 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和评选办法>,中央文明委组织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工作.根据评选工作要求,全国妇 ...查看


  • 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
  • 赵 欣等: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 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 赵 欣 张彦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建立合理的热源模型是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本文总结了各种常 ...查看


  •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doc5
  •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宇宙就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宙分为凝聚结构宇宙与耗散结构宇宙,凝聚结构的宇宙是无生命的宇宙,那时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所有的物质能量都向宇宙的核心收缩,慢慢的凝聚成一个巨大的物质能量团.这时的宇宙 ...查看


  •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doc
  • 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再经换算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使用红外测温仪的益处 便捷 ...查看


  • 宇宙之"最".doc
  • 宇宙之"最" 作者:小青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2011年第11期 前往宇宙中最热之地,一定得首先经过太阳. 身为太阳系的烈焰中心,太阳表面温度高达580K(K表示开氏度单位,开氏度K 与摄氏度℃之 ...查看


  • 乙醇柴油组合燃烧
  • 柴油/乙醇二元燃料燃烧及其在 发动机上的应用 主讲:陈绪平 汇报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定容燃烧弹试验 三.DECC模式的缸内燃烧特性 四.DECC在直列泵式发动机上的应用 五.DECC在电控共轨发动机上的应用 六.全文总结 一.研究背景 ...查看


  • 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 范文一: 2012年2月2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主持召开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在大会上王三运书记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努力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是一次解放思想.转 ...查看


  • 中学生状态_特质焦虑问卷调查及分析_张彦军
  • 第2期No.2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 2013年2月Feb.2013 doi:10.3969/j.issn.1673-6060.2013.02.02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