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
《拥有好心情》教学设计
1、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人人都有烦心事”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走出烦恼”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多对生活笑一笑”的教材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道烦恼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人都有。
2.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因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3.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3、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烦恼,他们有的能正确地对待,有的却不能正确对待,为了烦恼而烦恼,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对他们今后的生活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笑对烦恼、笑对人生。
4、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 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二课时 走出烦恼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因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探讨
教学活动
活动一 诊断烦恼
(一)自身造成的烦恼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人人都有烦心事》,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烦恼,那么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让我们走进故事屋,
一起听故事。
1. (多媒体显示故事:有一对老夫妇总是为自己的女儿担忧。晴天,担心靠卖雨伞生活的大女儿生意不好;雨天,又为靠卖布鞋的小女儿犯愁。这对夫妇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没有好心情。)
问题:老夫妇为什么一天到晚总是愁眉苦脸?老夫妇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才能不烦恼?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为他们换个想法帮助他们吗?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回答: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
小结:只有积极的看问题,才会感到心情愉快。 2. 我们再来看看你们的同龄人“李萌的烦心事”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 情境一:
(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 你会怎么做?
看李萌是怎样做的。(生气了好半天)(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
讨论: (1)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
(2)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
3. 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小结:通过这件事情,希望同学们在没有搞清楚某件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要乱加评论,这样会引起误会,造成不和谐。希望同学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情境二:
(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同学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看李萌是怎样做的。(生气、扭头就走)(课件演示)
(3)交流,评议
如果你遇到情景二的情况,你认为哪种表现是正确的?
a .有些不高兴 b. 听完解释后,跟同学们有说有笑回家
c. 当别人解释后仍生气、闹别扭、怀疑别人对自己怎么样
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
4. 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为李萌开个“药方”。(课件演示)
诊断书
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很生气。
药方
如果李萌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生气了。
小结:李萌的这些烦心事,是自己的原因,都是因为心胸狭窄、多疑引起来的。如果她换位思考,或者自我反思,或者和同学们解释清楚就不会有这些烦心事了。
(二)客观原因带来的烦恼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却给我们带来无法回避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应该怎样做?大家一起想办法。
(课件演示 父母吵架、雨天不能打球)
小结:如果自己遇到了烦心事,
会伤害自己和他人,是不可取的?
伤心 哭 生气 听音乐 愤怒 发脾气 唱歌 闷闷不乐 倾诉 不理人 宣泄 耿耿于怀 扫兴
活动二 走出烦恼
讨论:自己的烦恼用什么办法解决?写出来。
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参考书上p11内容),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应该想办法向人倾诉、或者宣泄、或者唱唱歌、听听音乐等,从而使自己尽快走出烦恼。(板书)
小结: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些走出烦恼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烦恼少一点,快乐多一点。
板书设计:
走出烦恼
自我反思 倾诉 宣泄 唱歌 听音乐
教学反思:
《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一个主题,其中《走出烦恼》是《拥有好心情》的一个话题。教学中,我力求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中选取学习材料、引发真情实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正确对待烦恼。针对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为来当当医生,为李萌解除烦恼开个“药方” ,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消除烦恼和给别人带去快乐的行为习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
《拥有好心情》教学设计
1、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人人都有烦心事”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走出烦恼”的教材内容。
第3课时完成话题“多对生活笑一笑”的教材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道烦恼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人都有。
2.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因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3.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3、学情分析
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烦恼,他们有的能正确地对待,有的却不能正确对待,为了烦恼而烦恼,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对他们今后的生活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笑对烦恼、笑对人生。
4、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 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二课时 走出烦恼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因素,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探讨
教学活动
活动一 诊断烦恼
(一)自身造成的烦恼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人人都有烦心事》,也就是说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烦恼,那么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让我们走进故事屋,
一起听故事。
1. (多媒体显示故事:有一对老夫妇总是为自己的女儿担忧。晴天,担心靠卖雨伞生活的大女儿生意不好;雨天,又为靠卖布鞋的小女儿犯愁。这对夫妇一天到晚愁眉苦脸,没有好心情。)
问题:老夫妇为什么一天到晚总是愁眉苦脸?老夫妇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才能不烦恼?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为他们换个想法帮助他们吗?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
学生回答: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
小结:只有积极的看问题,才会感到心情愉快。 2. 我们再来看看你们的同龄人“李萌的烦心事”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 情境一:
(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 你会怎么做?
看李萌是怎样做的。(生气了好半天)(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
讨论: (1)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
(2)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
3. 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小结:通过这件事情,希望同学们在没有搞清楚某件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要乱加评论,这样会引起误会,造成不和谐。希望同学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情境二:
(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同学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看李萌是怎样做的。(生气、扭头就走)(课件演示)
(3)交流,评议
如果你遇到情景二的情况,你认为哪种表现是正确的?
a .有些不高兴 b. 听完解释后,跟同学们有说有笑回家
c. 当别人解释后仍生气、闹别扭、怀疑别人对自己怎么样
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
4. 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为李萌开个“药方”。(课件演示)
诊断书
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很生气。
药方
如果李萌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生气了。
小结:李萌的这些烦心事,是自己的原因,都是因为心胸狭窄、多疑引起来的。如果她换位思考,或者自我反思,或者和同学们解释清楚就不会有这些烦心事了。
(二)客观原因带来的烦恼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却给我们带来无法回避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应该怎样做?大家一起想办法。
(课件演示 父母吵架、雨天不能打球)
小结:如果自己遇到了烦心事,
会伤害自己和他人,是不可取的?
伤心 哭 生气 听音乐 愤怒 发脾气 唱歌 闷闷不乐 倾诉 不理人 宣泄 耿耿于怀 扫兴
活动二 走出烦恼
讨论:自己的烦恼用什么办法解决?写出来。
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参考书上p11内容),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应该想办法向人倾诉、或者宣泄、或者唱唱歌、听听音乐等,从而使自己尽快走出烦恼。(板书)
小结: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些走出烦恼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烦恼少一点,快乐多一点。
板书设计:
走出烦恼
自我反思 倾诉 宣泄 唱歌 听音乐
教学反思:
《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一个主题,其中《走出烦恼》是《拥有好心情》的一个话题。教学中,我力求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中选取学习材料、引发真情实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正确对待烦恼。针对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为来当当医生,为李萌解除烦恼开个“药方” ,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消除烦恼和给别人带去快乐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