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课本活动题答案

八上地理课本活动题答案

第一章 从 世 界 看 中 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P3

1、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北部有北极圈穿过,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纬度高,气候寒冷。对发展农业不利,河流的封冻期长,对水运交通不利等。巴西:有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气候湿热、类型单一,不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中国: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南北气候差异大,类型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交通不便。日本是一个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运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3、发展农业生产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中亚、欧洲等国交往,东临太平洋,海陆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其他 幅员辽阔,各种资源极其丰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等。

P5:

1、15个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由南向北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韩国,日本。

2、东西距离约 5000 千米。南北距离约 5500千米。

3、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图1.5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最西部,乌苏里江位于我国最东部,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原因: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地方时差异大。

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1.6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北部,当海南岛进入春耕时,黑龙江省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原因:南北纬度差异大,海南岛地处热带,黑龙江位于寒温带。

4、(1)、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3)、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还可以从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回答

P8:略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P11:

1、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消费量大,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困难,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等。

2、 晚婚五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P13

1、计算结果略。江苏人口密度740人,山东人口密度600人,该两省位于东部沿海,新疆人口密度10人,西藏人口密度约2人,该两省位于西部内陆,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形成原因:(是各地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人类开垦居住的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

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所以人口稀少。

2、 提示:人口强制性的向西部迁移不可取,因为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应有计划、合理地迁移。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P16:

1.美国:移民国家。日本:以单一民族为主。(大和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

2.集体舞:藏族。泼水节:傣族。长鼓舞:朝鲜族。摔跤:蒙古族。干栏式木楼: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较为普遍,如苗族,侗族,壮族,布衣族。

3.补充:回族:开斋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竹筒饭,孔雀舞

4.略

P20

1.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2.略

3.为各民族的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P23

1.略

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3.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宜建大型水电站。

4.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西部地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但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给陆上东西交通也带来不便。

P26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喜马拉雅山—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略

3.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P29

1.我国陆地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的发生。要注意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造成中西部地区贫困的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恶劣,水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工业基础薄弱;科技落后,人口素质较低。

摆脱贫困的措施: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发展交通;合理开发中西部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等。

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P33

1.从我国气温冬夏分布特点的形成看,气温分布与地势的关系很明显,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典型的例子是青藏高原,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气温低,特别是7月。

2.补充:不同的温度带,植被不同,例如:暖温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不同,如热带亚热带的甘蔗中温带的甜菜。传统的运动项目不同。

P37

1.甘肃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节约材料,土墙平顶不易被风力损坏;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很大,晾房通风效果较好,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且植被覆盖率低,人们就地取材,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窑洞,冬暖夏凉。

2.补充:干湿状况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作物的关系。运输方式。

P40

1.(1)5-9;5-9;(2)这种降雨与热量的配合特点是: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2.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雨热同期。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降水稀少。

3.寒潮:冬季风实力特别强大,形成的锋面移动速度很快,就会造成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严重时爆发寒潮。寒潮带来的严寒、大风、雨雪天气,影响交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危害。预防寒潮的措施是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防寒防冻准备。 洪涝:夏季风登陆时间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会造成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洪涝灾害往往给国民经济以及人民财产带来重大损失。预防洪涝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暴雨的监测和预报能力;植树造林、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等。

P43

1、我国海南、广东和广西等地气温较高,农作物生长期较长,可以种植各种果菜,成为我国重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北方地区冬季不适宜果菜的生长,过去冬季蔬菜品种非常单调,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南方地区的果菜可以运到北方,丰富了北方地区冬季的“菜篮子”,使人们生活得以改善。

2、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及农作物的影响,可以列举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和农作物种类。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旅游资源,例如黄山的云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房屋的建筑朝向与采光问题,人们的服装与当地的气候关系等。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P46

1、 略2、(1)

河流 河源地和流经的省区市 注入的海洋

长江 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区: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东海

黄河 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 渤海

松花江 长白山天池。流经的省区:吉、黑。 鄂霍茨克海

(2)我国东部地处季风区,地势较低平,距海较近,这里的河流多而且长,基本都是外

流河,受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西部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流水源不丰,河流较少,多内流河。

3、(1)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时间越来越早,结束时间越来越晚,汛期越来越长。

(2)两条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都比较大,不同之处是西江梧州站汛期长,流量大,水多而有余,洪水期易发水灾;黄河花园口站汛期短,径流量小,枯水期时沿岸各地用水紧张,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P50

1、黄河忧患的表现:上游的荒漠化、凌汛,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凌汛、断流等。上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合理放牧,治理荒漠化。采用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等措施降低凌汛的灾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黄河中游支流众多;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做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水库、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等。

2、黄河断流的原因:近些年北方降水少,河流的径流量小;工业发达,用水量大;农业发达,灌溉用水多;人口密集,生活用水多;水资源的浪费严重。

对策:节约用水;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P55

1.依次为:炸掉暗礁、加强航道建设、修水库、加大投资力度、建筑物要达标、加强港口建设。

2.长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社会原因: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河道行洪能力减弱;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降低等。

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整治河道,修建水库,退耕还湖,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洪水将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等。

第三章 中国自然的资源

P61活动

1.此题暗含的要求还有:要通过这些例子,明确什么是自然资源,强调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如稻米小麦属于农产品,土地资源才是自然资源等。)

活动2.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水荒的产生,土地的荒漠化等,说明如果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将不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P64

活动 1. 几种资源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做法,要学习和借鉴。如果考试只给图要能解释出反映的问题。

活动2.提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做出贡献。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相关,中国资源虽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应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理念,提高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

P67

活动:有利条件:(1)各类土地资源总量丰富。(2)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3)山区面积广大,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不利条件:(1)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3)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P69 活动1.

土地资源

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四川盆地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 高原、盆地、山地

活动2.(1)北方的旱地土壤较干燥,需经常灌溉。南方的水田是长期被水浸泡,土质粘重。这主要是降水南多北少所造成。(2)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且相差悬殊,而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欠佳,北方地多水少,加剧了北方缺水的程度,对我国农业生产很不利。 P73

1. “小鸟的悲哀”表示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遭受破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 “小草的哀求”表示草场超载放牧草场资源遭受破坏;

“飞来的山峰”表示人口增长,建筑用地增加,乱占耕地。

2.提示:(1)此题应与时事相联系,(如近期的房地产开发过热,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等);(2)结合图3.14,拿出对策。如: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禁止乱占耕地、加大宣传力度等。

3.略

P76

1.(1)图3.16说明淡水资源少,而人们现在能利用的淡水更少。(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2.主要谈谈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与上题同);对策:节约用水,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防止污染,保护水资源等。

P80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匀,与我国的季风气候及河流分布密切相关。从全国范围看,季风区内水资源丰富,非季风区水资源贫乏。季风区:(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水资源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严重缺水。(2)从空间分布来看,由于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河流汛期长,水资源丰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河流汛期短,水资源不足。

2.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矛盾。例如(1)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使河流水量趋于稳定,真正具有资源利用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以利于我国水资源地合理调配。

3.提示:三峡工程将可以调节长江水量的季节变化,解决长江水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还具有灌溉、养殖、旅游等功能。南水北调工程将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矛盾。

P82

1.提示:我国的水资源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水资源的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 略。关键是培养节水意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P87

1.历史上我国有著名的四大“米市”。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一下它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

答:(1)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耕作。(2)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3)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4)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1)地处山区,河流冲积形成较宽阔的河谷平原,水源充足。(2)煤炭、地热资源、丰富的水资源。(2)交通方面变化较大,新增了许多铁路线、公路线,居民区面积不断扩大。加强了对外联系和信息技术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明显提高。(3)例如:选择引进人才。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拥有人才即是拥有科技。因此,本县要进一步发展,引进人才应放在首位。选择再多修几条铁路线。理由:“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选择发展旅游业。理由: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一动百业兴,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P91活动

1.有,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例如: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线、库尔勒至喀什的南疆线。

2.认识铁路的分布

(1)略(2)略(3)填写下表

南北向的铁路线

(自东向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哈—京广线

太焦线—焦柳线

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

(自北向南) 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

陇海线—兰新线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P99

1.根据提示,举具体例子即可

2 .例如:棉花,动物毛皮,粮食,瓜果等为纺织工业,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料 P101

1、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旱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棉花、冬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结合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的指示,讨论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所以南方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以水田为主,北方只能达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降水相对南方少,所以以旱田为主。

活动2

自海拔低处向上依次为A、D、C、B。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水也随海拔的升高有所减少。而气候对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农作物随着气候的改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图中还能观察到,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出现不同的植被带。

P103

1.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都比较常见,请举出更多例子

说明:可选择的地方包括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可选择的农业生产部门包括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正例: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在山坡栽果树。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谷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逐步减少坡耕地,植树种草,逐步转变为牧、林、农区。

反例: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开垦耕地种粮食。陡坡开荒。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围湖造田。在林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2、关于小论文,抓住关键词,如:可持续发展,教师在讨论的最后要落到一点上,即: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

3 、 B地应选择: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原因: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市场的需求量大,同时还能保证物品的新鲜。C地应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原因:地势平坦,而且水源充足。

P106

1、画图略

分析成就:从数据中可以看出,98年的粮食产量约是52年的3倍(或增加了34668.9万吨),98年的猪牛羊肉产量是52年的13.56倍(或增加了4259.1万吨),98年的水产品的产量是52年的23.4倍(或增加了3739.8万吨)。可见,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2、基塘生产的好处: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和条件,节省投资和土地,实现了农业的立体化、生态化,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1)交通与对外联系方面:临海,交通便利,进出口方便,利于贸易往来。 地形条件:多为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条件: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而且热量充足,水热配合好。

社会经济条件:依附于大中城市,技术先进,信息灵通,市场广大。

(2)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不适于发展种植业,但长期以来人们过渡垦殖,毁林开荒、毁草开荒,造成了严重的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耕地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西部发展林牧业不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协调,更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P109

1、略

2、 重工业:钢铁、发电、航天、核工业、机械、化工等等

轻工业:纺织、皮革、家电、食品、服装、钟表等等

P111

活动1、(1)煤、铁、石油等(2)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石化工业、纺织工业等(3)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属资源型布局。

2、(1)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

(2)铁、煤资源匮乏。

(3)沪宁杭做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人口众多,市场广大,需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注:评价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一般从资源、市场、科技、交通、社会协作条件等方面分析。

3、4.26图:全国的四大工业区都分布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对外交流。

4.27图:大连市造船业所需的钢铁大多靠铁路运送到此。

4.28图:上海附近没有煤、铁等资源,却发展了钢铁工业,主要靠其发达的铁路运输及江海联运来运进资源。

4.略。

P115

2、(1)起主导作用。(2)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里的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30%以上,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3)有助于扩大企业的商业机会。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八上地理课本活动题答案

第一章 从 世 界 看 中 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P3

1、俄罗斯和加拿大的北部有北极圈穿过,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纬度高,气候寒冷。对发展农业不利,河流的封冻期长,对水运交通不利等。巴西:有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气候湿热、类型单一,不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中国: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南北气候差异大,类型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蒙古:是一个内陆国,交通不便。日本是一个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运业)和国际贸易。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3、发展农业生产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中亚、欧洲等国交往,东临太平洋,海陆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其他 幅员辽阔,各种资源极其丰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等。

P5:

1、15个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由南向北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韩国,日本。

2、东西距离约 5000 千米。南北距离约 5500千米。

3、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图1.5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最西部,乌苏里江位于我国最东部,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撒满了阳光。原因:因为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地方时差异大。

我国领土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图1.6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北部,当海南岛进入春耕时,黑龙江省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原因:南北纬度差异大,海南岛地处热带,黑龙江位于寒温带。

4、(1)、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3)、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还可以从生活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回答

P8:略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P11:

1、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消费量大,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困难,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重等。

2、 晚婚五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P13

1、计算结果略。江苏人口密度740人,山东人口密度600人,该两省位于东部沿海,新疆人口密度10人,西藏人口密度约2人,该两省位于西部内陆,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形成原因:(是各地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多平原和丘陵;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人类开垦居住的历史悠久,土壤肥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海陆交通便利。所以人口稠密。

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所以人口稀少。

2、 提示:人口强制性的向西部迁移不可取,因为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应有计划、合理地迁移。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P16:

1.美国:移民国家。日本:以单一民族为主。(大和民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大家庭。

2.集体舞:藏族。泼水节:傣族。长鼓舞:朝鲜族。摔跤:蒙古族。干栏式木楼: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较为普遍,如苗族,侗族,壮族,布衣族。

3.补充:回族:开斋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竹筒饭,孔雀舞

4.略

P20

1.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2.略

3.为各民族的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P23

1.略

2.我国大陆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3.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宜建大型水电站。

4.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西部地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但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给陆上东西交通也带来不便。

P26

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喜马拉雅山—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武夷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略

3.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横断山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山脉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南侧

天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P29

1.我国陆地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在开发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的发生。要注意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造成中西部地区贫困的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恶劣,水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工业基础薄弱;科技落后,人口素质较低。

摆脱贫困的措施: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发展交通;合理开发中西部的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等。

第二节 气候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P33

1.从我国气温冬夏分布特点的形成看,气温分布与地势的关系很明显,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典型的例子是青藏高原,从1月和7月等温线图上可看出,青藏高原地区总是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气温低,特别是7月。

2.补充:不同的温度带,植被不同,例如:暖温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不同,如热带亚热带的甘蔗中温带的甜菜。传统的运动项目不同。

P37

1.甘肃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节约材料,土墙平顶不易被风力损坏;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很大,晾房通风效果较好,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且植被覆盖率低,人们就地取材,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窑洞,冬暖夏凉。

2.补充:干湿状况联想到与水果的关系,与经济作物的关系。运输方式。

P40

1.(1)5-9;5-9;(2)这种降雨与热量的配合特点是: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

2.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雨热同期。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降水稀少。

3.寒潮:冬季风实力特别强大,形成的锋面移动速度很快,就会造成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严重时爆发寒潮。寒潮带来的严寒、大风、雨雪天气,影响交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产生危害。预防寒潮的措施是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防寒防冻准备。 洪涝:夏季风登陆时间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会造成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很大,导致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洪涝灾害往往给国民经济以及人民财产带来重大损失。预防洪涝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暴雨的监测和预报能力;植树造林、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等。

P43

1、我国海南、广东和广西等地气温较高,农作物生长期较长,可以种植各种果菜,成为我国重要的果菜生产基地,而北方地区冬季不适宜果菜的生长,过去冬季蔬菜品种非常单调,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南方地区的果菜可以运到北方,丰富了北方地区冬季的“菜篮子”,使人们生活得以改善。

2、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及农作物的影响,可以列举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动植物和农作物种类。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旅游资源,例如黄山的云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房屋的建筑朝向与采光问题,人们的服装与当地的气候关系等。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P46

1、 略2、(1)

河流 河源地和流经的省区市 注入的海洋

长江 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流经11个省区: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东海

黄河 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青、川、甘、宁、内蒙古、秦、晋、豫、鲁。 渤海

松花江 长白山天池。流经的省区:吉、黑。 鄂霍茨克海

(2)我国东部地处季风区,地势较低平,距海较近,这里的河流多而且长,基本都是外

流河,受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西部地处非季风区,降水少,河流水源不丰,河流较少,多内流河。

3、(1)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时间越来越早,结束时间越来越晚,汛期越来越长。

(2)两条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都比较大,不同之处是西江梧州站汛期长,流量大,水多而有余,洪水期易发水灾;黄河花园口站汛期短,径流量小,枯水期时沿岸各地用水紧张,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P50

1、黄河忧患的表现:上游的荒漠化、凌汛,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下游的地上河、凌汛、断流等。上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牧,合理放牧,治理荒漠化。采用裁弯取直,疏浚河道等措施降低凌汛的灾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黄河中游支流众多;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做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修建水库、缓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等。

2、黄河断流的原因:近些年北方降水少,河流的径流量小;工业发达,用水量大;农业发达,灌溉用水多;人口密集,生活用水多;水资源的浪费严重。

对策:节约用水;加强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P55

1.依次为:炸掉暗礁、加强航道建设、修水库、加大投资力度、建筑物要达标、加强港口建设。

2.长江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社会原因: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河道行洪能力减弱;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降低等。

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整治河道,修建水库,退耕还湖,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洪水将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等。

第三章 中国自然的资源

P61活动

1.此题暗含的要求还有:要通过这些例子,明确什么是自然资源,强调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如稻米小麦属于农产品,土地资源才是自然资源等。)

活动2.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水荒的产生,土地的荒漠化等,说明如果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合理,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将不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P64

活动 1. 几种资源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节约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做法,要学习和借鉴。如果考试只给图要能解释出反映的问题。

活动2.提示: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我们的资源和环境做出贡献。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相关,中国资源虽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应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理念,提高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

P67

活动:有利条件:(1)各类土地资源总量丰富。(2)由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土地资源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3)山区面积广大,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不利条件:(1)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3)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P69 活动1.

土地资源

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四川盆地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地区 高原、山地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 高原、盆地、山地

活动2.(1)北方的旱地土壤较干燥,需经常灌溉。南方的水田是长期被水浸泡,土质粘重。这主要是降水南多北少所造成。(2)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且相差悬殊,而土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欠佳,北方地多水少,加剧了北方缺水的程度,对我国农业生产很不利。 P73

1. “小鸟的悲哀”表示滥砍滥伐,森林资源遭受破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 “小草的哀求”表示草场超载放牧草场资源遭受破坏;

“飞来的山峰”表示人口增长,建筑用地增加,乱占耕地。

2.提示:(1)此题应与时事相联系,(如近期的房地产开发过热,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等);(2)结合图3.14,拿出对策。如:依法用地、规划用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禁止乱占耕地、加大宣传力度等。

3.略

P76

1.(1)图3.16说明淡水资源少,而人们现在能利用的淡水更少。(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2.主要谈谈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与上题同);对策:节约用水,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防止污染,保护水资源等。

P80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匀,与我国的季风气候及河流分布密切相关。从全国范围看,季风区内水资源丰富,非季风区水资源贫乏。季风区:(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水资源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严重缺水。(2)从空间分布来看,由于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河流汛期长,水资源丰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河流汛期短,水资源不足。

2.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带来的矛盾。例如(1)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使河流水量趋于稳定,真正具有资源利用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以利于我国水资源地合理调配。

3.提示:三峡工程将可以调节长江水量的季节变化,解决长江水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起到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还具有灌溉、养殖、旅游等功能。南水北调工程将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矛盾。

P82

1.提示:我国的水资源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水资源的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在继续加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此外,水污染也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所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 略。关键是培养节水意识。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P87

1.历史上我国有著名的四大“米市”。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一下它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

答:(1)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耕作。(2)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3)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4)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1)地处山区,河流冲积形成较宽阔的河谷平原,水源充足。(2)煤炭、地热资源、丰富的水资源。(2)交通方面变化较大,新增了许多铁路线、公路线,居民区面积不断扩大。加强了对外联系和信息技术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明显提高。(3)例如:选择引进人才。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拥有人才即是拥有科技。因此,本县要进一步发展,引进人才应放在首位。选择再多修几条铁路线。理由:“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选择发展旅游业。理由: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一动百业兴,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P91活动

1.有,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例如: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线、库尔勒至喀什的南疆线。

2.认识铁路的分布

(1)略(2)略(3)填写下表

南北向的铁路线

(自东向西)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哈—京广线

太焦线—焦柳线

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

(自北向南) 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

陇海线—兰新线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P99

1.根据提示,举具体例子即可

2 .例如:棉花,动物毛皮,粮食,瓜果等为纺织工业,食品加工等工业部门提供原料 P101

1、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旱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棉花、冬小麦、玉米、花生、温带水果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结合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的指示,讨论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所以南方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以水田为主,北方只能达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降水相对南方少,所以以旱田为主。

活动2

自海拔低处向上依次为A、D、C、B。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降水也随海拔的升高有所减少。而气候对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农作物随着气候的改变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图中还能观察到,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出现不同的植被带。

P103

1.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的事例都比较常见,请举出更多例子

说明:可选择的地方包括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可选择的农业生产部门包括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

正例: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在山坡栽果树。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谷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逐步减少坡耕地,植树种草,逐步转变为牧、林、农区。

反例: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开垦耕地种粮食。陡坡开荒。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围湖造田。在林区,开垦耕地种粮食。

2、关于小论文,抓住关键词,如:可持续发展,教师在讨论的最后要落到一点上,即: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

3 、 B地应选择: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原因: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市场的需求量大,同时还能保证物品的新鲜。C地应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原因:地势平坦,而且水源充足。

P106

1、画图略

分析成就:从数据中可以看出,98年的粮食产量约是52年的3倍(或增加了34668.9万吨),98年的猪牛羊肉产量是52年的13.56倍(或增加了4259.1万吨),98年的水产品的产量是52年的23.4倍(或增加了3739.8万吨)。可见,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2、基塘生产的好处: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和条件,节省投资和土地,实现了农业的立体化、生态化,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1)交通与对外联系方面:临海,交通便利,进出口方便,利于贸易往来。 地形条件:多为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条件: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而且热量充足,水热配合好。

社会经济条件:依附于大中城市,技术先进,信息灵通,市场广大。

(2)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复杂,不适于发展种植业,但长期以来人们过渡垦殖,毁林开荒、毁草开荒,造成了严重的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耕地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西部发展林牧业不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协调,更有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P109

1、略

2、 重工业:钢铁、发电、航天、核工业、机械、化工等等

轻工业:纺织、皮革、家电、食品、服装、钟表等等

P111

活动1、(1)煤、铁、石油等(2)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造船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石化工业、纺织工业等(3)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属资源型布局。

2、(1)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

(2)铁、煤资源匮乏。

(3)沪宁杭做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人口众多,市场广大,需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注:评价一个地区工业的发展,一般从资源、市场、科技、交通、社会协作条件等方面分析。

3、4.26图:全国的四大工业区都分布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对外交流。

4.27图:大连市造船业所需的钢铁大多靠铁路运送到此。

4.28图:上海附近没有煤、铁等资源,却发展了钢铁工业,主要靠其发达的铁路运输及江海联运来运进资源。

4.略。

P115

2、(1)起主导作用。(2)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里的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在30%以上,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3)有助于扩大企业的商业机会。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

  • 八上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 1.疆域: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热带.没有寒带. 四至点: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南沙群岛 ...查看


  • 八上地理复习题
  • 初二年地理上册复习题 班级 座号 姓名 1.我国陆地面积达 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 位.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 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我国三大岛依次为 2.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 ( )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西 ...查看


  • 普通地质学知识框架
  • ·普通地质学知识框架 绪论部分 地质学 1. 概念: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及其演化历史.当前,它的研究重点是地球的固体表层地壳或岩石圈. 2. 研究对象:地球.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地质学的诞 ...查看


  • 八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 ...查看


  • 1.4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 同步测试 单项选择题: 1.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 A.地质钻探 B.研究地震波 C.地层和化石 D.理论建模 2.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 A.地幔 B.上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3.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 ...查看


  • 七上地理第一课
  • 阳光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安排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授课人 胡 雄 总第 1 课时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1.比 ...查看


  • 八上地理复习资料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1.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查看


  • 七上地理_第一章堂达标题_湘教版
  •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A 一.选择题 1.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 A. 我国新疆生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B.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C. 近代中国人何时站起来了 D.昔日的海洋如 ...查看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 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 一区至东三区) 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 .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 .北京时间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