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导则(征求意见稿)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导则(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微机保护及其二次回路开展状态检修的职责分工、实施条件、资料信息采集、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的原则和要求,是实施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的规范性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110kV(66kV)及以上变电站微机保护及其二次回路的状态检修。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GB 15145-2001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70-19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262-2003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87-2008 微机继电器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395-200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调继[2005]222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点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国家电网生[2006]512号 变电站管理规范

DL/T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检修

为保持或恢复设备的期望功能所进行的技术作业行为,通常包括检查、维护、修理和更新这四项任务。 3.2 状态检修

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自诊断技术,结合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历史资料,及时评价设备的状态,视情确定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的一种检修策略,从而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目的。

3.3 健康因子

根据目前的检修水平,在对设备失效模式识别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某一方面状态水平的因素。 3.4 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技术指标、性能和运行情况等参数。 3.5 健康指数

针对不同的健康因子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估后得到各因子的指数,对各健康因子指数进行综合得到反映设备总体健康水平的单数据指标。 3.6 缺陷

指设备在运行中影响其完成预定功能的各种状态,分一般缺陷、重要缺陷、紧(危)急缺陷。

3.7 家族性缺陷

由同一设计、同一原理、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同一器件、同一工艺等引起的设备共性缺陷。 3.8 故障

指设备在运行中丧失主要功能的各种状态。 3.9 反措

针对设备运行中发现的缺陷或隐患采取的反事故措施,可分为紧急反措、重要反措和一般反措。 3.10 紧急反措

指能直接导致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需要立即停电整改的反事故措施。 3.11 重要反措

指影响继电保护重要性能,但不直接导致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需要尽早安排整改的反事故措施。 3.12 一般反措

指影响继电保护一般性能,需要结合消缺、技改、试验整改的反事故措施。 3.13 正常状态

指设备资料齐全,硬、软件反措工作执行完毕,运行及各种监测数据正常,不存在运行安全隐患的设备。 3.14 注意状态

指设备的某个或几个状态量,接近标准规定限值或存在一般或重要缺陷;存在的一般性和重要反措工作尚未执行完毕,设备仍能继续运行。 3.15 异常状态

指设备的某个状态量超出标准或发生紧急缺陷;存在紧急反措工作未执行完毕,设备只能短期运行或立即停役。 3.16 巡检

为获取设备状态量定期进行的巡视和检查,包括运行人员的巡视和检修专业人员的巡检。 3.17 例行性试验

为获取设备状态量定期进行的保护停用状态下的各种试验。 3.18 诊断性试验

巡检、例行试验等发现设备状态不良,或经受了不良工况,或受家族缺陷警示,或连续运行了较长时间,为进一步评估设备状态进行的试验。 3.19 平均无故障时间

平均无故障时间分为单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与同类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 单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该设备运行时间/故障次数;

同类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同类设备运行时间之和/同类设备故障次数之和; 注:单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只针对已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统计,没发生故障的设备不计此

指标。 3.20 平均可用度

平均可用度分为单台设备平均可用度与同类设备平均可用度。 单台设备平均可用度=1-该设备故障停运率; 同类设备平均可用度=1-同类设备故障停运率。 3.21 故障率

故障率=评价周期中故障次数/评价周期中设备总台数。 年故障率为评价周期为一年的故障率。 3.22 最小部件

在维修过程中,发生功能失效不能修复需要进行更换的部件。

4. 总则

4.1 继电保护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避免盲目检修和过度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2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目的是加强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继电保护检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和安全运行水平。

4.3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应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保护装置的技术特点(包括装置自检、保护动作情况、日常运行数据等),综合考虑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运行质量、人员素质、成本等因素,按循序渐进、持续完善的原则全面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

4.4 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资料与信息收集体系、执行体系、宣贯和保障体系,确定继电保护信息收集、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检修计划、检修实施、绩效评估等环节的基本要求,保证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安全和检修质量。 4.5 实施状态检修的设备必需进行状态评价,根据设备的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提前或延后设备的检修工作。对评价结果为异常状态的设备应详细分析,并提出诊断性试验项目和检修建议。

4.6 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应建立继电保护基础资料和信息收集机制,加强运行巡视,实施有效的专业巡检工作,为状态评价提供依据。 4.7 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在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的基础上优化了校验项目和周期。

4.8 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宜与一次设备检修同步,减少重复停电。若继电保护设备或一次设备因故提前检修时两者宜同步调整周期。线路两侧变电所的保护设备检修宜同步;同间隔内的保护设备的检修应整体考虑。

4.9 实施状态检修工作宜通过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实现状态信息收集、状态评价和检修决策的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10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推广应用继电保护在线检测技术,提高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总体水平。

5. 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

5.1 国家电力调度调信中心(以下简称国调)是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

5.1.1 组织编制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 5.1.2 组织各网(省)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验收; 5.1.3 组织指导、检查、考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

5.1.4 组织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绩效评估工作,审查各网(省)公司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报告;

5.1.5 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技术支持单位,主要职责为:

5.2.1 指导各网(省)公司开展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与诊断; 5.2.2 参加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重大问题的技术讨论和技术决策;

5.2.3 参加编制、修订国家电网公司相关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技术标准; 5.3.4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调查、研究和应用;

5.2.5 收集国内外各类继电保护设备事故、重大缺陷等信息,完善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故障诊断等技术;

5.2.6 参加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风险及绩效评估工作; 5.2.7 协助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3 各网(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是网(省)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5.3.1 组织编制本网(省)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5.3.2 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自验收,并向国家电网公司进行申报验收;

5.3.3 组织各地(市)电力(业)局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验收,指导、检查、考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

5.3.4 负责开展网(省)公司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日常管理工作;

5.3.5 审核地(市)电力(业)局提交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实施计划、评价报告; 5.3.6 组织编制本网(省)公司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年度考评报告; 53.7 审查各地(市)电力(业)局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报告; 5.3.8 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4 网(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是网(省)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技术支持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5.4.1 指导地(市)局开展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与诊断;

5.4.2 参加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重大问题的技术讨论和技术决策;

5.4.3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调查、研究和应用;

5.4.4 收集国内外各类继电保护设备事故、重大缺陷等信息,完善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故障诊断等技术;

5.4.5 参加网(省)公司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风险及绩效评估工作; 5.4.6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5地区调度专业管理部门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5.5.1组织编制本单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5.5.2督促指导运行、检修部门开展继电保护状态基础资料和信息收集工作; 5.5.3组织编制本单位继电保护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报告; 5.5.4组织编制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综合报告和检修决策建议; 5.5.5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5.6组织编制继电保护检修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

6. 基本实施条件

开展状态检修对继电保护设备装备水平、管理水平、队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实施条件:

6.1 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各级组织管理和职责分工明晰,各关键环节工作要求明确,协调配合机制完备,运转正常有效。 6.2 状态检修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通过网省公司(网省调)组织的专家验收,并已报国调备案。

6.3 具备有效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信息交换机制,继电保护设备基础资料齐全,设备信息收集完备,应包含基建数据及全部运行、检验记录。 6.4各级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状态评估、检修策略制定人员具备对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具有完善、稳定的继电保护专业技术队伍。

7. 信息收集

7.1.1 继电保护设备投运前应收集出厂资料、技术协议、工作联系单、相关会议纪要、安装记录、试验报告、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等原始资料,在投产后及时归档;

7.2.2继电保护设备投运后应收集运行巡视记录、专业巡检记录、试验报告、动作记录、缺陷记录、反措记录、检修记录等信息。

7.2.3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巡视要求220kV及以上变电所每周至少1次,110kV及以下变电所每月至少1次,专业巡视要求220kV及以上变电站每半年至少一次,110kV及以下变电站每年至少一次。

7.2.4 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巡视表按每个间隔填写,项目见附表B《运行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视信息采集表》。专业巡视表按设备填写,项目见附录C《检修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检信息采集表》。 7.2.5 定期开展设备分析,年度设备分析报告和年度运行分析报告应包括保护动作次数、保护同型号无故障时间、保护同批次无故障时间、保护动作正确率等指标和家族性缺陷信息。

8. 状态评价 8.1 评价原则

8.1.1 状态评价以间隔为单位,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分别评价,取两者最低分数作为本间隔的最终得分。

8.1.2评价总分由各健康因子的评价分数相加形成,当单个健康因子分数均在注意及以上状态时,按设备总分进行评价;当单个健康因子分数处于异常状态时,按单个健康因子的状态进行评价。

8.1.3设备状态评价每年至少1 次,评价结果为注意、异常状态或评价结果为正常状态但在评价后出现异常的设备应进行动态跟踪评价。

8.1.4宜在设备检修前后各增加1 次评价,修前评价用以提高检修的针对性,修后评价用以检验检修的效果。 8.2 评价内容

状态评价的内容包含以下四个健康因子。 8.2.1 检测型健康因子

检测型健康因子是指可以通过直接观测或通过仪器检测到存在缺陷或异常的方面,评价内容包括保护间隔及运行环境的各个方面等。出现缺陷或异常时,其评价指数低,指示检修人员需要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 8.2.2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用于指示保护间隔可能存在故障的概率。保护间隔长时间运行而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查或考验时认为保护间隔的故障概率在随时间增加,时间越长其评价指数越低。该健康因子指数低指示需要对保护间隔的某一环节或保护间隔整体进行例行试验。

8.2.3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通过统计数据反应间隔中是否存在相对品质较差的部件或设备。部件或设备相对品质通过五个方面的数据来评估:1、根据同类产品老化失效概率预测各部件因老化失效的概率;2、根据技术支持缺乏的程度预计各部件可用度下降情况,3、各部件同一批次的同类部件与不同批次或其它厂家同类部件相比,其平均故障率高低情况;4、各部件与同类产品(包括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相比其平均无故障时间相对长短情况;5各部件与同类产品(包括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相比其当前平均可用度相对高低情况。将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得到各个部件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取间隔中评价指数最低的部件作为整个间隔的评价指数。该健康因子指数低指示保护间隔中某些设备或部件需要适时更换。 8.2.4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反应当前运行的保护间隔是否得到应有的改进或完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及运行经验的增加,可能会发现当前系统存在不足或缺陷,若没有对当前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或完善,则对该健康因子指数扣分,以促进对系统进行改进。

8.3评价标准

8.3.1 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评估分两个部分:1、装置本体,2、二次回路。每个部分都有若干状态量,任一部分有一个状态量低于该状态量总分的50%,则将该最低分数作为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若所有状态量分值均大于本状态量总分的50%,则将两部分各状态量分值分别求和,如任一部分总分小于70分,将该分数作为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否则取两部分平均数作为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

8.3.1.1 检测型健康因子--装置本体指数评估标准

装置本体指数评估包含以下状态量评估:运行环境、红外测温、绝缘检测、采样值、通讯状况、通道运行情况(通道裕度或误码率)。各状态量分值见表1,评分标准见附录A1.1。

表1 装置本体评价状态量及分值

8.3.1.2检测型健康因子--二次回路指数评估标准

二次回路指数评估包含以下状态量评估:运行环境、绝缘状况、抗干扰措施、二次回路红外测温、锈蚀状况、封堵状况、TA及TV二次负载、接地网状态。各状态量分值见表2,评分标准见附录A1.2。

表2 二次回路评价状态量及分值

8.3.2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由最近验证时间决定,与设备运行时保护动作情况及相邻系统保护动作对评估设备的检验有关,与评估设备的试验检查时间有关,不同的验证项目说明了不同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是正常的。

将继电保护间隔分为1、交流电流、电压及开关量输入回路,2、保护装置本体,3、跳合闸回路等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可通过继电保护系统的5个主要事件来分别验证其可靠性,5个主要事件如下:事件1,区内故障继电保护正确动作;事件2,继电保护间隔整组联动试验;事件3,保护装置本体试验;事件4,区外故障或设备异常运行时保护发出启动或告警信号;事件5,手动跳合闸。事件对环节验证的对应关系如表3:

各环节随机失效可靠度计算及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的计算见附件A1.3。

当t时刻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Rs(t)小于预定值(70%)时,说明在t时刻可靠度小于预定值,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在t时刻前进行校验,并且可以根据各环节可靠度的值确定校验重点,可靠度越小,越需要重点检修。

该健康因子指数可以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用于指导定校计划的安排。

8.3.3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通过统计数据反应间隔中是否存在相对品质较差的部件或设备。 各部件或设备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分五个方面进行评估:1、老化失效指数(Q1)评估; 2、预计可用度指数(Q2)评估,3、同一批次的平均故障率指数(Q3)评估;4、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数(Q4)评估;5当前平均可用度指数(Q5)评估。

老化失效指数用于评价最小部件,对于包含几个最小部件的部件,其老化失效指数取老化失效率指数最低的最小部件的指数。

部件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min(Q1,Q2,Q3)+min(Q4,Q5)]/2

保护间隔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取本间隔中指数最低的部件作为间隔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

8.3.3.1 老化失效指数(Q1)

老化失效指数主要针对因老化失效较多的最小部件及超期服役的部件,其它部件不评价。

最小部件,若处于其寿命周期内,可按1、2两种方法计算未发生老化失效的可靠度,并以此作为老化失效指数(Q1)。

1、若存在同类产品历年因老化而失效的统计数据,记运行1年、2年、3年„„n年部件的老化失效率分别为: r(1)、r(2)、r(3)……r(n),则采用离散函数方法计算该部件在今后某一年的老化失效指数。详见附件A1.4老化失效状态量。

2、若无对应统计数据,或数据不足,首先考虑该部件寿命服从正态分布,并假定在其规定寿命(T年)的4/5时间(0.8T)内老化失效率不超过10%,由此计算老化失效指数。详见附录A1.3老化失效状态量。部件寿命(T年)可选用厂家给定数据,或按现在经验选取。详见附录A1.3老化失效状态量。其次,若统计数据显示早期就出现较高的失效率,则相应对分布曲线进行修正,选择适当参数或者对部件寿命进行修正,然后计算老化失效指数。详见附录A1.4老化失效状态量。

3、最小部件若处于超期服役,则应考虑其失效率较高,需要经常进行检验,其可靠性可按检验时间来确定。评估方法详见附录A1.4老化失效状态量。 8.3.3.2预计可用度指数(Q2)

对可修复的部件,若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服务,如没有必要的备品备件,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维修时间长,设备预期可用度将降低,为此设立预计可用度指数,用于指示及时更换缺乏技术支持的设备。预计可用度指数(Q2)取决于故障后修复时间及设备中难以修复部件的老化失效率。修复时间长失效率高则预计可用度低。评价方法详见附录A1.4预计可用度状态量。

8.3.3.3故障率指数(Q3)

故障率指数主要反应不同厂家同类产品的品质优劣,故障率小的厂家其同类产品的品质指数应乘以一个较高的系数,故障率大的厂家其同类产品的品质指数应乘以一个较低的系数。对于系统中使用极少的产品,很难得到较准确的统计数据,可以采用较低的的系数。详见附录A1.4故障率状态量。 8.3.3.4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数(Q4)

通过单台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与同类产品的平均无故障时间的比值得到该设备与同类产品相比较的相对品质优劣,通过查表得到其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数。详见附录A1.4平均无故障时间状态量。

8.3.3.5平均可用度指数(Q5)

通过单台设备的平均可用度与同类产品的平均可用度的比值得到该设备与同类产品相比较的相对品质优劣,通过查表得到其平均可用度指数。详见附录A1.4平均可用度状态量。

8.3.4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反应当前运行的保护间隔是否得到应有的改进或完善。此处的改进与完善主要指各级反措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保护配置是否完善。技术改进健康因子指数的初值为100分,如果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目前没有执行则进行相应的扣分。评估方法详见附录A1.5。 9. 评价结果

9.1健康指数与状态级别

对各健康因子评价获得保护间隔健康指数后,根据健康指数将评价结果分为“正常状

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

9.2安全裕度要求

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不同的保护对象,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异的。重要的保护对象对安全裕度的要求更高,需要保护间隔具有更高的健康指数。因此,由健康指数获得评价状态结果时,应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设定不同的门槛。保护对象重要程度如表4所示分两级。

9.3健康状态评价

重要级保护对象健康指数与健康状态采用表5进行评价。

普通级保护对象健康指数与健康状态采用表6进行评价。

10检修决策

10.1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发生紧急缺陷后,立即退出保护进行消缺。同类型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发生紧急家族性缺陷,马上着手进行反措。

10.2 继电保护检测型因子、随机实效因子、技术改进因子(家族性缺陷部分)的综合得分用于指导校验项目和周期,包括更换插件。

10.3继电保护检测型因子、随机实效因子、可靠性健康因子、技术改进因子的综合得分用于指导全寿命评估和改造计划。 10.1检修项目的确定原则

10.1.1正常状态设备的检修

处于正常状态设备的停电检修,试验项目按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执行。

10.1.2注意状态设备的检修

处于注意状态设备应根据诊断的情况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修复,试验项目除按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执行外,还应根据设备工况增做附录C3《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相关试验。 10.1.3异常状态设备的检修

处于异常状态设备根据诊断情况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修复或者更换。如果更换了设备,则应按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和附录C3《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全部试验。 10.2检修周期的确定原则

11.2.1 投产后1~2年内结合一次设备停电进行全部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带负荷试验除外),之后每6年内至少进行一次例行性试验。

11.2.2 500kV、220kV及110kV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基准周期为4.5 年。 10.3检修周期调整的原则

10.3.1 正常状态设备

正常状态的设备宜按基准周期安排停电检修,根据设备实际评价及综合分析结果可按基

准周期推迟1个年度执行。 10.3.2 注意状态设备

注意状态的设备应根据诊断情况适时安排停电检修。 10.3.3异常状态设备

异常状态的设备应尽快安排停电检修。

附录A1:继电保护设备基础资料与信息表

表1 继电保护设备基础资料与信息表

表2 运行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视信息采集表

表3 检修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检信息采集表

附录C1: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巡视项目

注:巡检说明

1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巡检周期及项目,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巡检,并按照《浙江电网继电保护基础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规定》中要求的格式记录巡检结果。

2现场运行环境检查依据DL/T 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定》要求执行。 3装置面板检查中包括重合闸保护、备自投保护的充电情况。

4屏内设备(包括各功能开关、方式开关、压板投退)要求运行操作后加强检查。

5版本及定值检查要求保护版本要符合主管部门确认的最新可运行版本,保护定值要符合保护整定单要求。并要求在定值更改后进行定值核对。

6交流显示值检查要求检修单位比较运行间隔保护和测控装置上的交流显示值,并记录最大误差。

7高频通道检查要求在冰雪、雷电等恶劣天气下增加巡检的频率。 8保护差流检查及红外测温检查要求在负荷高峰期间增加巡检的频率。

9红外测温包括保护屏内设备及户外端子箱内的端子排,特别是TA、TV二次回路连接端子、直流电源回路接线端子等。

10直流支路绝缘检查要求利用绝缘在线监测仪对所有保护和控制直流支路进行检查。 11反措检查应根据反措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

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

注:

1 整组试验时,如果几种保护共用一组出口连接片或共用同一告警信号时,应将几种保护分别传动到出口连接片和保护屏柜端子排。如果几种保护共用同一开入量,应将此开入量分别传动至各种保护。

2在整组试验中着重检查如下问题:

a) 模拟各种类型故障,检验保护动作正确性及信号指示的正确性、测量保护动作速度、检查保护输出信号(至监控系统、录波器故障信息子站等相关信号)。

b) 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的可靠性,其中装设单相重合闸的线路,验证电压、电流、断路器回路相别的一致性及与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相连的所有信号指示回路的正确性。对于有双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应检查跳闸回路与跳闸线圈接线的一致性。

c) 自动重合闸按规定的方式动作并保证不发生多次重合。 d) 测量跳合闸回路动作压降,要求压降小于10%。

e) 各套保护在直流电源正常及异常状态下是否存在寄生回路。

附录C3: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

1在逆变电源性能检验时,要求插入全部插件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2保护定值及逻辑试验须遵守如下原则:

a) 每一套保护应单独进行整定检验。试验接线回路中的交、直流电源及时间测量连线均应直接接到被试保护屏柜的端子排上,并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交流电压、电流试验接线的相对极性关系应与实际运行接线中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到屏柜上的相对相位关系 (折算到一次侧的相位关系)完全一致。

b) 在整定值检验时,除所通入的交流电流、电压为模拟故障值并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外,整套装置应处于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一致的条件下,而不得在试验过程中人为地予以改变。

c) 装置整组动作时间:从模拟故障发生至保护屏跳闸接点输出端子;

d) 保护逻辑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装置的具体构成方式和动作原理拟定。 e) 必要时进行保护逻辑的仿真试验。

3高频保护通道需要在线路带电运行情况下检验衰耗及通道裕量,以测定高频保护通道运行的可靠性。

4带负荷试验,一般需要进行如下项目:

a) 测量电压、电流幅值,相序及相位关系。

b) 对使用外接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零序方向保护装置,应进行零序方向带负荷试验。

c) 所有差动保护除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导则(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微机保护及其二次回路开展状态检修的职责分工、实施条件、资料信息采集、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策略的原则和要求,是实施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的规范性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110kV(66kV)及以上变电站微机保护及其二次回路的状态检修。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可参照本导则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DL/T 624-1997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GB 15145-2001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70-1999 微机母线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19262-2003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DL/T 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 DL/T 587-2008 微机继电器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GB 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Q/GDW 395-2009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

调继[2005]222号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点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国家电网生[2006]512号 变电站管理规范

DL/T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检修

为保持或恢复设备的期望功能所进行的技术作业行为,通常包括检查、维护、修理和更新这四项任务。 3.2 状态检修

基于设备状态监测和自诊断技术,结合设备的运行和检修历史资料,及时评价设备的状态,视情确定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的一种检修策略,从而达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目的。

3.3 健康因子

根据目前的检修水平,在对设备失效模式识别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某一方面状态水平的因素。 3.4 状态量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技术指标、性能和运行情况等参数。 3.5 健康指数

针对不同的健康因子采用不同的标准评估后得到各因子的指数,对各健康因子指数进行综合得到反映设备总体健康水平的单数据指标。 3.6 缺陷

指设备在运行中影响其完成预定功能的各种状态,分一般缺陷、重要缺陷、紧(危)急缺陷。

3.7 家族性缺陷

由同一设计、同一原理、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同一器件、同一工艺等引起的设备共性缺陷。 3.8 故障

指设备在运行中丧失主要功能的各种状态。 3.9 反措

针对设备运行中发现的缺陷或隐患采取的反事故措施,可分为紧急反措、重要反措和一般反措。 3.10 紧急反措

指能直接导致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需要立即停电整改的反事故措施。 3.11 重要反措

指影响继电保护重要性能,但不直接导致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需要尽早安排整改的反事故措施。 3.12 一般反措

指影响继电保护一般性能,需要结合消缺、技改、试验整改的反事故措施。 3.13 正常状态

指设备资料齐全,硬、软件反措工作执行完毕,运行及各种监测数据正常,不存在运行安全隐患的设备。 3.14 注意状态

指设备的某个或几个状态量,接近标准规定限值或存在一般或重要缺陷;存在的一般性和重要反措工作尚未执行完毕,设备仍能继续运行。 3.15 异常状态

指设备的某个状态量超出标准或发生紧急缺陷;存在紧急反措工作未执行完毕,设备只能短期运行或立即停役。 3.16 巡检

为获取设备状态量定期进行的巡视和检查,包括运行人员的巡视和检修专业人员的巡检。 3.17 例行性试验

为获取设备状态量定期进行的保护停用状态下的各种试验。 3.18 诊断性试验

巡检、例行试验等发现设备状态不良,或经受了不良工况,或受家族缺陷警示,或连续运行了较长时间,为进一步评估设备状态进行的试验。 3.19 平均无故障时间

平均无故障时间分为单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与同类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 单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该设备运行时间/故障次数;

同类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同类设备运行时间之和/同类设备故障次数之和; 注:单台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只针对已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统计,没发生故障的设备不计此

指标。 3.20 平均可用度

平均可用度分为单台设备平均可用度与同类设备平均可用度。 单台设备平均可用度=1-该设备故障停运率; 同类设备平均可用度=1-同类设备故障停运率。 3.21 故障率

故障率=评价周期中故障次数/评价周期中设备总台数。 年故障率为评价周期为一年的故障率。 3.22 最小部件

在维修过程中,发生功能失效不能修复需要进行更换的部件。

4. 总则

4.1 继电保护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避免盲目检修和过度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4.2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目的是加强继电保护设备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继电保护检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和安全运行水平。

4.3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应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保护装置的技术特点(包括装置自检、保护动作情况、日常运行数据等),综合考虑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运行质量、人员素质、成本等因素,按循序渐进、持续完善的原则全面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

4.4 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资料与信息收集体系、执行体系、宣贯和保障体系,确定继电保护信息收集、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检修计划、检修实施、绩效评估等环节的基本要求,保证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安全和检修质量。 4.5 实施状态检修的设备必需进行状态评价,根据设备的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提前或延后设备的检修工作。对评价结果为异常状态的设备应详细分析,并提出诊断性试验项目和检修建议。

4.6 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应建立继电保护基础资料和信息收集机制,加强运行巡视,实施有效的专业巡检工作,为状态评价提供依据。 4.7 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在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的基础上优化了校验项目和周期。

4.8 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宜与一次设备检修同步,减少重复停电。若继电保护设备或一次设备因故提前检修时两者宜同步调整周期。线路两侧变电所的保护设备检修宜同步;同间隔内的保护设备的检修应整体考虑。

4.9 实施状态检修工作宜通过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实现状态信息收集、状态评价和检修决策的功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10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应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推广应用继电保护在线检测技术,提高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总体水平。

5. 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

5.1 国家电力调度调信中心(以下简称国调)是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

5.1.1 组织编制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 5.1.2 组织各网(省)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验收; 5.1.3 组织指导、检查、考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

5.1.4 组织实施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绩效评估工作,审查各网(省)公司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报告;

5.1.5 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2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技术支持单位,主要职责为:

5.2.1 指导各网(省)公司开展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与诊断; 5.2.2 参加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重大问题的技术讨论和技术决策;

5.2.3 参加编制、修订国家电网公司相关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技术标准; 5.3.4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调查、研究和应用;

5.2.5 收集国内外各类继电保护设备事故、重大缺陷等信息,完善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故障诊断等技术;

5.2.6 参加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风险及绩效评估工作; 5.2.7 协助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3 各网(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是网(省)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5.3.1 组织编制本网(省)公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5.3.2 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自验收,并向国家电网公司进行申报验收;

5.3.3 组织各地(市)电力(业)局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验收,指导、检查、考核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

5.3.4 负责开展网(省)公司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检修日常管理工作;

5.3.5 审核地(市)电力(业)局提交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实施计划、评价报告; 5.3.6 组织编制本网(省)公司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年度考评报告; 53.7 审查各地(市)电力(业)局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报告; 5.3.8 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4 网(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是网(省)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技术支持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5.4.1 指导地(市)局开展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价与诊断;

5.4.2 参加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重大问题的技术讨论和技术决策;

5.4.3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调查、研究和应用;

5.4.4 收集国内外各类继电保护设备事故、重大缺陷等信息,完善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故障诊断等技术;

5.4.5 参加网(省)公司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风险及绩效评估工作; 5.4.6 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5地区调度专业管理部门是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为: 5.5.1组织编制本单位继电保护状态检修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 5.5.2督促指导运行、检修部门开展继电保护状态基础资料和信息收集工作; 5.5.3组织编制本单位继电保护状态评价和风险评估报告; 5.5.4组织编制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综合报告和检修决策建议; 5.5.5组织开展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5.5.6组织编制继电保护检修计划和实施方案并督促落实。

6. 基本实施条件

开展状态检修对继电保护设备装备水平、管理水平、队伍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基本实施条件:

6.1 建立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执行体系,各级组织管理和职责分工明晰,各关键环节工作要求明确,协调配合机制完备,运转正常有效。 6.2 状态检修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通过网省公司(网省调)组织的专家验收,并已报国调备案。

6.3 具备有效的继电保护状态评估信息交换机制,继电保护设备基础资料齐全,设备信息收集完备,应包含基建数据及全部运行、检验记录。 6.4各级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状态评估、检修策略制定人员具备对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具有完善、稳定的继电保护专业技术队伍。

7. 信息收集

7.1.1 继电保护设备投运前应收集出厂资料、技术协议、工作联系单、相关会议纪要、安装记录、试验报告、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等原始资料,在投产后及时归档;

7.2.2继电保护设备投运后应收集运行巡视记录、专业巡检记录、试验报告、动作记录、缺陷记录、反措记录、检修记录等信息。

7.2.3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巡视要求220kV及以上变电所每周至少1次,110kV及以下变电所每月至少1次,专业巡视要求220kV及以上变电站每半年至少一次,110kV及以下变电站每年至少一次。

7.2.4 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巡视表按每个间隔填写,项目见附表B《运行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视信息采集表》。专业巡视表按设备填写,项目见附录C《检修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检信息采集表》。 7.2.5 定期开展设备分析,年度设备分析报告和年度运行分析报告应包括保护动作次数、保护同型号无故障时间、保护同批次无故障时间、保护动作正确率等指标和家族性缺陷信息。

8. 状态评价 8.1 评价原则

8.1.1 状态评价以间隔为单位,继电保护和二次回路分别评价,取两者最低分数作为本间隔的最终得分。

8.1.2评价总分由各健康因子的评价分数相加形成,当单个健康因子分数均在注意及以上状态时,按设备总分进行评价;当单个健康因子分数处于异常状态时,按单个健康因子的状态进行评价。

8.1.3设备状态评价每年至少1 次,评价结果为注意、异常状态或评价结果为正常状态但在评价后出现异常的设备应进行动态跟踪评价。

8.1.4宜在设备检修前后各增加1 次评价,修前评价用以提高检修的针对性,修后评价用以检验检修的效果。 8.2 评价内容

状态评价的内容包含以下四个健康因子。 8.2.1 检测型健康因子

检测型健康因子是指可以通过直接观测或通过仪器检测到存在缺陷或异常的方面,评价内容包括保护间隔及运行环境的各个方面等。出现缺陷或异常时,其评价指数低,指示检修人员需要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 8.2.2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用于指示保护间隔可能存在故障的概率。保护间隔长时间运行而没有进行有效的检查或考验时认为保护间隔的故障概率在随时间增加,时间越长其评价指数越低。该健康因子指数低指示需要对保护间隔的某一环节或保护间隔整体进行例行试验。

8.2.3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通过统计数据反应间隔中是否存在相对品质较差的部件或设备。部件或设备相对品质通过五个方面的数据来评估:1、根据同类产品老化失效概率预测各部件因老化失效的概率;2、根据技术支持缺乏的程度预计各部件可用度下降情况,3、各部件同一批次的同类部件与不同批次或其它厂家同类部件相比,其平均故障率高低情况;4、各部件与同类产品(包括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相比其平均无故障时间相对长短情况;5各部件与同类产品(包括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相比其当前平均可用度相对高低情况。将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得到各个部件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取间隔中评价指数最低的部件作为整个间隔的评价指数。该健康因子指数低指示保护间隔中某些设备或部件需要适时更换。 8.2.4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反应当前运行的保护间隔是否得到应有的改进或完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及运行经验的增加,可能会发现当前系统存在不足或缺陷,若没有对当前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或完善,则对该健康因子指数扣分,以促进对系统进行改进。

8.3评价标准

8.3.1 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评估分两个部分:1、装置本体,2、二次回路。每个部分都有若干状态量,任一部分有一个状态量低于该状态量总分的50%,则将该最低分数作为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若所有状态量分值均大于本状态量总分的50%,则将两部分各状态量分值分别求和,如任一部分总分小于70分,将该分数作为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否则取两部分平均数作为检测型健康因子指数。

8.3.1.1 检测型健康因子--装置本体指数评估标准

装置本体指数评估包含以下状态量评估:运行环境、红外测温、绝缘检测、采样值、通讯状况、通道运行情况(通道裕度或误码率)。各状态量分值见表1,评分标准见附录A1.1。

表1 装置本体评价状态量及分值

8.3.1.2检测型健康因子--二次回路指数评估标准

二次回路指数评估包含以下状态量评估:运行环境、绝缘状况、抗干扰措施、二次回路红外测温、锈蚀状况、封堵状况、TA及TV二次负载、接地网状态。各状态量分值见表2,评分标准见附录A1.2。

表2 二次回路评价状态量及分值

8.3.2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由最近验证时间决定,与设备运行时保护动作情况及相邻系统保护动作对评估设备的检验有关,与评估设备的试验检查时间有关,不同的验证项目说明了不同的一个或几个环节是正常的。

将继电保护间隔分为1、交流电流、电压及开关量输入回路,2、保护装置本体,3、跳合闸回路等三个环节;三个环节可通过继电保护系统的5个主要事件来分别验证其可靠性,5个主要事件如下:事件1,区内故障继电保护正确动作;事件2,继电保护间隔整组联动试验;事件3,保护装置本体试验;事件4,区外故障或设备异常运行时保护发出启动或告警信号;事件5,手动跳合闸。事件对环节验证的对应关系如表3:

各环节随机失效可靠度计算及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的计算见附件A1.3。

当t时刻随机失效健康因子指数Rs(t)小于预定值(70%)时,说明在t时刻可靠度小于预定值,继电保护系统需要在t时刻前进行校验,并且可以根据各环节可靠度的值确定校验重点,可靠度越小,越需要重点检修。

该健康因子指数可以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测,用于指导定校计划的安排。

8.3.3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相对品质健康因子通过统计数据反应间隔中是否存在相对品质较差的部件或设备。 各部件或设备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分五个方面进行评估:1、老化失效指数(Q1)评估; 2、预计可用度指数(Q2)评估,3、同一批次的平均故障率指数(Q3)评估;4、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数(Q4)评估;5当前平均可用度指数(Q5)评估。

老化失效指数用于评价最小部件,对于包含几个最小部件的部件,其老化失效指数取老化失效率指数最低的最小部件的指数。

部件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min(Q1,Q2,Q3)+min(Q4,Q5)]/2

保护间隔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取本间隔中指数最低的部件作为间隔的相对品质健康因子指数。

8.3.3.1 老化失效指数(Q1)

老化失效指数主要针对因老化失效较多的最小部件及超期服役的部件,其它部件不评价。

最小部件,若处于其寿命周期内,可按1、2两种方法计算未发生老化失效的可靠度,并以此作为老化失效指数(Q1)。

1、若存在同类产品历年因老化而失效的统计数据,记运行1年、2年、3年„„n年部件的老化失效率分别为: r(1)、r(2)、r(3)……r(n),则采用离散函数方法计算该部件在今后某一年的老化失效指数。详见附件A1.4老化失效状态量。

2、若无对应统计数据,或数据不足,首先考虑该部件寿命服从正态分布,并假定在其规定寿命(T年)的4/5时间(0.8T)内老化失效率不超过10%,由此计算老化失效指数。详见附录A1.3老化失效状态量。部件寿命(T年)可选用厂家给定数据,或按现在经验选取。详见附录A1.3老化失效状态量。其次,若统计数据显示早期就出现较高的失效率,则相应对分布曲线进行修正,选择适当参数或者对部件寿命进行修正,然后计算老化失效指数。详见附录A1.4老化失效状态量。

3、最小部件若处于超期服役,则应考虑其失效率较高,需要经常进行检验,其可靠性可按检验时间来确定。评估方法详见附录A1.4老化失效状态量。 8.3.3.2预计可用度指数(Q2)

对可修复的部件,若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服务,如没有必要的备品备件,一旦发生故障,将导致维修时间长,设备预期可用度将降低,为此设立预计可用度指数,用于指示及时更换缺乏技术支持的设备。预计可用度指数(Q2)取决于故障后修复时间及设备中难以修复部件的老化失效率。修复时间长失效率高则预计可用度低。评价方法详见附录A1.4预计可用度状态量。

8.3.3.3故障率指数(Q3)

故障率指数主要反应不同厂家同类产品的品质优劣,故障率小的厂家其同类产品的品质指数应乘以一个较高的系数,故障率大的厂家其同类产品的品质指数应乘以一个较低的系数。对于系统中使用极少的产品,很难得到较准确的统计数据,可以采用较低的的系数。详见附录A1.4故障率状态量。 8.3.3.4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数(Q4)

通过单台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与同类产品的平均无故障时间的比值得到该设备与同类产品相比较的相对品质优劣,通过查表得到其平均无故障时间指数。详见附录A1.4平均无故障时间状态量。

8.3.3.5平均可用度指数(Q5)

通过单台设备的平均可用度与同类产品的平均可用度的比值得到该设备与同类产品相比较的相对品质优劣,通过查表得到其平均可用度指数。详见附录A1.4平均可用度状态量。

8.3.4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指数的评估标准

技术改进健康因子反应当前运行的保护间隔是否得到应有的改进或完善。此处的改进与完善主要指各级反措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保护配置是否完善。技术改进健康因子指数的初值为100分,如果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目前没有执行则进行相应的扣分。评估方法详见附录A1.5。 9. 评价结果

9.1健康指数与状态级别

对各健康因子评价获得保护间隔健康指数后,根据健康指数将评价结果分为“正常状

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

9.2安全裕度要求

不同电压等级电网,不同的保护对象,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异的。重要的保护对象对安全裕度的要求更高,需要保护间隔具有更高的健康指数。因此,由健康指数获得评价状态结果时,应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设定不同的门槛。保护对象重要程度如表4所示分两级。

9.3健康状态评价

重要级保护对象健康指数与健康状态采用表5进行评价。

普通级保护对象健康指数与健康状态采用表6进行评价。

10检修决策

10.1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发生紧急缺陷后,立即退出保护进行消缺。同类型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发生紧急家族性缺陷,马上着手进行反措。

10.2 继电保护检测型因子、随机实效因子、技术改进因子(家族性缺陷部分)的综合得分用于指导校验项目和周期,包括更换插件。

10.3继电保护检测型因子、随机实效因子、可靠性健康因子、技术改进因子的综合得分用于指导全寿命评估和改造计划。 10.1检修项目的确定原则

10.1.1正常状态设备的检修

处于正常状态设备的停电检修,试验项目按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执行。

10.1.2注意状态设备的检修

处于注意状态设备应根据诊断的情况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修复,试验项目除按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执行外,还应根据设备工况增做附录C3《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相关试验。 10.1.3异常状态设备的检修

处于异常状态设备根据诊断情况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修复或者更换。如果更换了设备,则应按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和附录C3《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全部试验。 10.2检修周期的确定原则

11.2.1 投产后1~2年内结合一次设备停电进行全部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带负荷试验除外),之后每6年内至少进行一次例行性试验。

11.2.2 500kV、220kV及110kV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基准周期为4.5 年。 10.3检修周期调整的原则

10.3.1 正常状态设备

正常状态的设备宜按基准周期安排停电检修,根据设备实际评价及综合分析结果可按基

准周期推迟1个年度执行。 10.3.2 注意状态设备

注意状态的设备应根据诊断情况适时安排停电检修。 10.3.3异常状态设备

异常状态的设备应尽快安排停电检修。

附录A1:继电保护设备基础资料与信息表

表1 继电保护设备基础资料与信息表

表2 运行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视信息采集表

表3 检修人员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巡检信息采集表

附录C1: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巡视项目

注:巡检说明

1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巡检周期及项目,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巡检,并按照《浙江电网继电保护基础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规定》中要求的格式记录巡检结果。

2现场运行环境检查依据DL/T 587-199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定》要求执行。 3装置面板检查中包括重合闸保护、备自投保护的充电情况。

4屏内设备(包括各功能开关、方式开关、压板投退)要求运行操作后加强检查。

5版本及定值检查要求保护版本要符合主管部门确认的最新可运行版本,保护定值要符合保护整定单要求。并要求在定值更改后进行定值核对。

6交流显示值检查要求检修单位比较运行间隔保护和测控装置上的交流显示值,并记录最大误差。

7高频通道检查要求在冰雪、雷电等恶劣天气下增加巡检的频率。 8保护差流检查及红外测温检查要求在负荷高峰期间增加巡检的频率。

9红外测温包括保护屏内设备及户外端子箱内的端子排,特别是TA、TV二次回路连接端子、直流电源回路接线端子等。

10直流支路绝缘检查要求利用绝缘在线监测仪对所有保护和控制直流支路进行检查。 11反措检查应根据反措计划检查执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

附录C2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例行试验项目

注:

1 整组试验时,如果几种保护共用一组出口连接片或共用同一告警信号时,应将几种保护分别传动到出口连接片和保护屏柜端子排。如果几种保护共用同一开入量,应将此开入量分别传动至各种保护。

2在整组试验中着重检查如下问题:

a) 模拟各种类型故障,检验保护动作正确性及信号指示的正确性、测量保护动作速度、检查保护输出信号(至监控系统、录波器故障信息子站等相关信号)。

b) 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的可靠性,其中装设单相重合闸的线路,验证电压、电流、断路器回路相别的一致性及与断路器跳合闸回路相连的所有信号指示回路的正确性。对于有双跳闸线圈的断路器,应检查跳闸回路与跳闸线圈接线的一致性。

c) 自动重合闸按规定的方式动作并保证不发生多次重合。 d) 测量跳合闸回路动作压降,要求压降小于10%。

e) 各套保护在直流电源正常及异常状态下是否存在寄生回路。

附录C3: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

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诊断性试验项目

1在逆变电源性能检验时,要求插入全部插件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2保护定值及逻辑试验须遵守如下原则:

a) 每一套保护应单独进行整定检验。试验接线回路中的交、直流电源及时间测量连线均应直接接到被试保护屏柜的端子排上,并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交流电压、电流试验接线的相对极性关系应与实际运行接线中电压、电流互感器接到屏柜上的相对相位关系 (折算到一次侧的相位关系)完全一致。

b) 在整定值检验时,除所通入的交流电流、电压为模拟故障值并断开断路器的跳、合闸回路外,整套装置应处于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一致的条件下,而不得在试验过程中人为地予以改变。

c) 装置整组动作时间:从模拟故障发生至保护屏跳闸接点输出端子;

d) 保护逻辑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装置的具体构成方式和动作原理拟定。 e) 必要时进行保护逻辑的仿真试验。

3高频保护通道需要在线路带电运行情况下检验衰耗及通道裕量,以测定高频保护通道运行的可靠性。

4带负荷试验,一般需要进行如下项目:

a) 测量电压、电流幅值,相序及相位关系。

b) 对使用外接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的零序方向保护装置,应进行零序方向带负荷试验。

c) 所有差动保护除测定相回路和差回路外,还必须测量各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电压。


相关文章

  • 供电公司继电保护运行管理规定.
  • 上饶供电公司继电保护运行管理规定 1. 总则 1.1 继电保护是任何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防止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提高继电 ...查看


  •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报批稿附修改稿
  • ICS Q/GDW 国 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XXX-20XX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 Commissioning specifications for smart substation (报批稿) 20XX-XX-XX发布 20XX ...查看


  •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加强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的继电保护专业工作,确保发电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2.1 本规定明确了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各级生产领导.生产管理人员.电气运行人员 ...查看


  • Q/GDW_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 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GDW 383-2009 2009-12-25发布Technical guide for smart substation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2009-12-25实施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 /G ...查看


  • 二次设备状态评价
  • 基于保信系统的继电 保护状态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任伟1 刘裕桦2 李建2 魏勇3 (1.甘肃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甘肃兰州 730050; 2.上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2; 3.许继电气技术中心 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 ...查看


  • 电网调度规程
  • 电网调度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电网运行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2条 电网调度机构是电网运行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机构.各级调度机构分别由本级电网经营企业直接领导.调度机构既是生产运行单位,又是电网经营企业的职能机构, ...查看


  • 发电厂涉网安全大检查检查表0
  • 调发[2013]7 号附件 发电厂涉网安全大检查检查表 检查项目 1.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 并网发电厂应建立.健全且认真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权接受 查 阅管理 制度和文 档资 调度指令的运行值班人员及电气运行岗位 ...查看


  • 继电保护设备缺陷管理工作规定
  • 继电保护设备缺陷管理工作规定 1 总则 1.1本规定适用于继电保护缺陷管理工作. 1.2 本规定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继电保护及电 ...查看


  • 电气仪表管理制度
  • 电气仪表管理 第十二章 电气管理 第一百四十四条 电气系统由动力车间管辖的变.配电所及高.低压馈线和各装置用电设备组成. 第一百四十五条 电气系统的管理,必须从安全出发,供.用电为中心,依靠技术进步,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扎扎实实地做好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