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采样钢瓶使用说明

液 化 石 油 气 采 样 钢 瓶 使 用 说 明

一、采样器使用要求

1. 为了确保采得符合要求的代表性试样以及采样安全,采样人员应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应具备必需的经验和技巧。采样时必须注意:采样人员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液化石油气,应佩戴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吸入蒸气!

2. 混合的液化石油气采样必须注意:所拟取得的试样只能是液相!避免从罐底采样。由于液化石油气贮罐的结构不同,当贮罐容积较大时,在采样前可使样品进行循环,以达到均匀,使采得的样品为含复杂混合物的代表性试样。

3. 当试样处于流动的情况下。从管线上采样时,管线内的压力应高于蒸气压力,以避免出现两相的情况。

4. 液化石油气排出装置会产生静电,在采样前直至采样结束,设备应接地或与液化石油气系统连接(使用不锈钢丝编织管采样可不从略)。

5 在清洗采样器和排出采样器内样品期间,处理废液及蒸气时要注意安全,排放点必须有安全设施并遵守安全环保规定。

二、采样器使用方法

按试验所需的试样量,选择好采样器。采样器应保持清洁、干燥。采样过程中采样器和装置的连接如图所示

抚顺市高顿仪器设备有限公司GDQ-Y 型液化石油气采样钢瓶倒流程示意图

1. 将采样器的入口阀与连接软管连接好,关闭控制阀、排出阀和入口阀,打开采样口的阀,再打开控制阀和排出阀,用试样冲洗采样管;

2. 将采样器置于直立状态,出口阀在顶部,当连接软管冲洗完毕后,关闭排出阀和入口阀,打开控制阀,然后缓慢地打开入口阀,打开出口阀,让液相试样部分地充满容器,关闭控制阀,从出口阀排出部分气相试样,再关闭出口阀,并用打开出口阀的方法排出液相的残余物,重复冲洗至少三次。

3. 当最后一次冲洗采样器的液相残余物排完后,立即关闭排出阀,打开控制阀和入口阀,并用液相试样充满容器,关闭入口阀和控制阀,打开排出阀,待完全卸压后,拆卸连接于采样口和采样器的连接软管;此后, 再按照SH/T0233-92标准7.2.1或7.2.2操作。此前若发现泄漏或任一个阀门被打开, 则该样应报废。

4. 调整采样量

4.1、对于非排出管式采样器, 用称重法:称出盛满液相试样采样器的质量,确定在20℃时采样器容积80%的试样质量。然后使采样器处于能排出液相试样的位置,稍微打开入口阀,放出多余的试样,如采样器不能立即称重,应放出少量试样,以防止由于温度升高使试样膨胀而产生过高的压力(如采样器装有压力表, 可密切注意采样器内压力变化, 超过4Mpa 时, 应立即放出试样至压力低于4MPa )。

4.2、对于排出管式采样器, 用排出法:该采样器连通入口阀装有适当长度的排出支管, 它保证排出占采样器20%容量的液相试样, 灌满试样后, 将采样器置于直立状态, 稍微打开入口阀, 液体即排出, 当蒸气刚一出现, 便关闭入口阀, 如果打开入口阀后, 没有液相试样排出, 则此试样应报废, 并重新采样。

5、泄漏检查

在排泄出规定数量的液体后,把容器浸入水溶中检查是否泄漏,在采样期间,如发现泄漏,则试样报废。

6、试样保管

试样应尽可能置于阴凉处存放,直至所有试验完成为止。为防止阀门被意外打开或碰坏,应将试样放置于特制的框架内(专用框架可向我公司定作)。

液 化 石 油 气 采 样 钢 瓶 使 用 说 明

一、采样器使用要求

1. 为了确保采得符合要求的代表性试样以及采样安全,采样人员应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应具备必需的经验和技巧。采样时必须注意:采样人员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液化石油气,应佩戴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吸入蒸气!

2. 混合的液化石油气采样必须注意:所拟取得的试样只能是液相!避免从罐底采样。由于液化石油气贮罐的结构不同,当贮罐容积较大时,在采样前可使样品进行循环,以达到均匀,使采得的样品为含复杂混合物的代表性试样。

3. 当试样处于流动的情况下。从管线上采样时,管线内的压力应高于蒸气压力,以避免出现两相的情况。

4. 液化石油气排出装置会产生静电,在采样前直至采样结束,设备应接地或与液化石油气系统连接(使用不锈钢丝编织管采样可不从略)。

5 在清洗采样器和排出采样器内样品期间,处理废液及蒸气时要注意安全,排放点必须有安全设施并遵守安全环保规定。

二、采样器使用方法

按试验所需的试样量,选择好采样器。采样器应保持清洁、干燥。采样过程中采样器和装置的连接如图所示

抚顺市高顿仪器设备有限公司GDQ-Y 型液化石油气采样钢瓶倒流程示意图

1. 将采样器的入口阀与连接软管连接好,关闭控制阀、排出阀和入口阀,打开采样口的阀,再打开控制阀和排出阀,用试样冲洗采样管;

2. 将采样器置于直立状态,出口阀在顶部,当连接软管冲洗完毕后,关闭排出阀和入口阀,打开控制阀,然后缓慢地打开入口阀,打开出口阀,让液相试样部分地充满容器,关闭控制阀,从出口阀排出部分气相试样,再关闭出口阀,并用打开出口阀的方法排出液相的残余物,重复冲洗至少三次。

3. 当最后一次冲洗采样器的液相残余物排完后,立即关闭排出阀,打开控制阀和入口阀,并用液相试样充满容器,关闭入口阀和控制阀,打开排出阀,待完全卸压后,拆卸连接于采样口和采样器的连接软管;此后, 再按照SH/T0233-92标准7.2.1或7.2.2操作。此前若发现泄漏或任一个阀门被打开, 则该样应报废。

4. 调整采样量

4.1、对于非排出管式采样器, 用称重法:称出盛满液相试样采样器的质量,确定在20℃时采样器容积80%的试样质量。然后使采样器处于能排出液相试样的位置,稍微打开入口阀,放出多余的试样,如采样器不能立即称重,应放出少量试样,以防止由于温度升高使试样膨胀而产生过高的压力(如采样器装有压力表, 可密切注意采样器内压力变化, 超过4Mpa 时, 应立即放出试样至压力低于4MPa )。

4.2、对于排出管式采样器, 用排出法:该采样器连通入口阀装有适当长度的排出支管, 它保证排出占采样器20%容量的液相试样, 灌满试样后, 将采样器置于直立状态, 稍微打开入口阀, 液体即排出, 当蒸气刚一出现, 便关闭入口阀, 如果打开入口阀后, 没有液相试样排出, 则此试样应报废, 并重新采样。

5、泄漏检查

在排泄出规定数量的液体后,把容器浸入水溶中检查是否泄漏,在采样期间,如发现泄漏,则试样报废。

6、试样保管

试样应尽可能置于阴凉处存放,直至所有试验完成为止。为防止阀门被意外打开或碰坏,应将试样放置于特制的框架内(专用框架可向我公司定作)。


相关文章

  • 液化气安全知识
  • 液化气安全知识 1.什么叫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属于石油气的一种,通常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状态,但稍微施加压力就容易被液化的那种石油气. 2.什么叫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温度对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有何影响??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汽压 ...查看


  •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及其灭火技术探讨
  • 摘 要:本文结合液化石油气民用钢瓶的类型及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的条件和原因,分析总结液化石油气钢瓶发生爆炸的时间及爆炸前的特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火灾,提出具体的灭火战术与技术.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灭火技术:探讨 中 ...查看


  • 液化气.天然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 液化气.天然气的安全使用常识 一.液化气主要成份 液化气一般叫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 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外观与性状: 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 有特殊臭味.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 ...查看


  • 液化石油气瓶
  • 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结构 前言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特种设备,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生活中有广泛的使用,其制造质量对确保液化石油气钢瓶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液化石油气钢瓶制造行业对保证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制造质量和确保其安全性能肩负着重要使命. ...查看


  • 液化气罐的注意事项
  • 液化气罐的注意事项 一.液化气钢瓶相关要求 1.液化气钢瓶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未经检验的不能充装使 用.换气时用户应对钢瓶进行安全检查并协助服务站对钢瓶角阀进行动 态试漏. 2.液化钢瓶不能存放在卧室内,人更不能在放有液化气钢瓶的房 ...查看


  • 作为过渡气源的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设计
  • 作为过渡气源的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设计 2008-11-28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摘要:结合实例,探讨了液化石油气作为过渡气源的可行性以及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的设计. 关键词:过渡气源: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 D ...查看


  • [深度分析]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完全市场化和监管不力--再论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端事故
  • 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完全市场化和监管不力 --再论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端事故 向事故中逝去的生命默哀,希望伤者早日康复! 据官方通报,2017年7月21日8时32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墩路1185号桐庐野鱼馆发生燃气爆燃事故,截至7月21日晚上 ...查看


  • 厨房液化气安全管理规定
  • 厨房液化气安全管理规定 为加强区域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公私财产安全,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条 本规定适用于酒店全范围内所有使用液化气的区域. 第二条 使用液化石油气炉灶的同时在厨房内使用柴油灶或其他炉灶,水平距离必 ...查看


  • 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案例
  • 福清7.2魁星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 2010年7月2日15时20分左右,福州市福清魁星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液化气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经过如下:7月2日14时40分左右,一辆运载液化石油气钢瓶(共38只YSP-50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