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那轮千古的明月
--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By Whiteswan
上学期因为看了《读者》上转载的部分,就到当当网上买了一本《亲爱的孔子老师》,感觉此书值得一看,至少可以让我们从孔子唯一的经商的弟子子贡(中国的儒商之祖)的角度走进孔子的世界: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怎样去教学生,怎样用他的思想影响那个时代的人。用白话文去读古人,应该感觉更亲近一些吧,那个孔子老师不再是之乎者也,也不再只是曾经的历史课本里那个小小的画像了吧。今年寒假,看了电影《孔子》后,一下子感觉到阅读《亲爱的孔子老师》的迫切性,遂打开来,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虽然本书的副标题是“子贡的10堂智慧课”,也就是分10章多节讲述,但是里面讲述的道理是交叉的,而且平时耳熟能详的孔子之言在本书都有现代汉语的翻译,并且还用实例诠释,读完此书,有荡气回肠只感。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做老师的缘故,与孔夫子也算是同路人吧,对夫子对弟子的教导很多地方感同身受,除了加深对孔子的教育的精华的理解,也对自己平时的施教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时也增强了对教育的自信心,竟然还有点沾沾自喜,虽然自己离孔子的时代想去甚远,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却是在这位教育祖师爷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延伸。孔子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我对学生的教育,也可以算是素质教育吧。本书中最使人受益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尽其职,身教胜于言教。
书中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国君、臣子、父母、子女,各自要尽到各自的责任,各自要有各自的样子,要遵守各自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国才像国,家才像家。”“不管是在一个单位还是在一个家庭里,最容易发生的问题之一,就是有人不尽自己的本分和义务,扮演不好自己的角色,还对他人
有过分的要求。这样一来,最容易造成与他人的矛盾,甚至造成单位的瓦解与家庭的破裂。”是啊,当我们处在一个集体中时,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做到最好,那么我们这个集体一定会是优秀的了;反之亦然,而且会因为个别人使整个集体的士气受到影响,而且愈演愈烈。
其实,这里更强调老师在班级里的带头作用。书中还说:“下级学习的永远是上级的背影。”“正,首先是领导者的自我端正。如果领导者自我端正了,天下哪有什么不能端正的呢!”一句话:身教胜于言教。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同样,有什么样的家长,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教育,并不都是说教,当家长老师不说的时候,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更大,那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老师行得端,做得正,这对教育的意义极为深远。
二、刺激人性优点,教化产生奇迹。
教化的意思就是教导并且感化。孔子说:“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观点:„不教而诛是为虐‟,就是说:如果在对人实施教育、教化之前,就以法律的名义去惩罚他,甚至杀了他,这就是虐待,和残杀无罪的人的性质是一样的。从政者要事先公布法律条文、道德规范,这样百姓才有依从的标准。更为关键的是,上位者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心悦诚服、乐于顺从。这才是教化。”
书中说到全面的人性就是等于“神性+魔性”。“所谓神性,就是向上发展、给人希望的光明面;所谓魔性,就是充满问题和危险的阴暗面。如果刺激魔性,就有可能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不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刺激神性,人性中积极光明的方面就会被激发出来,甚至就可能创造出奇迹。”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生命的叛逆阶段,可能在遇到我们之前遇到过这样那样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心灵遭受过伤害,那么,我们要全方位地教育引导他们面对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取自信,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我一直都相信:奇迹就在转角处---只要我们稍稍坚持一下,
就会看到它的发生。
三、知识重要,智慧更重要。
本书更通过对“博学、笃行、慎思、明辨”的详细讲述,告诉大家勤学苦学固然重要,但是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同样重要。高效学习的四大要点就是:博学、笃行、慎思、明辨。博学就是学习涉猎面要广,知识面要宽,并且能够融会贯通;笃行就是学习态度上认真,并且踏踏实实的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慎思就是慎重、缜密地思考,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就是要将那些看起来似是而非的东西分析清楚。
正如书中所说:“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智慧对知识的价值,就是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孔子也强调:该柔时柔,该刚时刚,这才是活的智慧!凡事都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智慧也许就体现在些微差异之中。书中强调“君子不器,智慧如水。”就是教育大家不要以某种固定的框框来限定自己,要懂得“圆通”,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就是外圆内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否则,就会作茧自缚。知识是基础,有了知识,并且学会灵活运用,这才是智慧的体现。
四、感悟死亡,营造诗意人生。
“人生就像一茬麦子,只有一次。来时,我们没有被征求意见,去时,同样也不会得到通知。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中间这短短的一段。”那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这一段呢?孔子说:“琴棋书画固然是情趣,但随时随地发现和享受生活中的美,才更是有情趣的表现啊。” 我们有十足的理由让我们的生命变得诗意起来。
许多人尤其是男人以事业为借口,天天忙忙碌碌而冷落了父母妻小,以致到临终徒留遗憾。有人就说:只听说过临终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多陪家人的,没有听说过谁在临终时表示没有多做一些工作的。是啊,生命是有限的,让我们好好把握生命中的每个阶段,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且不要忘记同时欣赏一下周
围的美景,享受一下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伦之乐,那么,到我们生命终结的时候,才会了无遗憾!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吧!
五、教学相长:老师要勇于改过。
当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时,改变自己。;)当我们教育学生时,也在教育自己。教学相长。被称为圣人的孔子也有犯错的时候,他知错就改。作为普通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不能明辨的时候,那么,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或者当有别人给我指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勇于改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和进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孔子用言传身教告诉后人自己一生的生命智慧:“第一、做一个能够照亮自己的人;第二、做一个能够照亮周围的人;第三、做一个能够照亮后代的人。”这就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职责。老师的心灵应当像苍穹中那轮皎洁的满月,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明月千古,清辉无限。我,一直都在那样努力着……
为了心中那轮千古的明月
--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By Whiteswan
上学期因为看了《读者》上转载的部分,就到当当网上买了一本《亲爱的孔子老师》,感觉此书值得一看,至少可以让我们从孔子唯一的经商的弟子子贡(中国的儒商之祖)的角度走进孔子的世界: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怎样的一个人,他是怎样去教学生,怎样用他的思想影响那个时代的人。用白话文去读古人,应该感觉更亲近一些吧,那个孔子老师不再是之乎者也,也不再只是曾经的历史课本里那个小小的画像了吧。今年寒假,看了电影《孔子》后,一下子感觉到阅读《亲爱的孔子老师》的迫切性,遂打开来,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虽然本书的副标题是“子贡的10堂智慧课”,也就是分10章多节讲述,但是里面讲述的道理是交叉的,而且平时耳熟能详的孔子之言在本书都有现代汉语的翻译,并且还用实例诠释,读完此书,有荡气回肠只感。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做老师的缘故,与孔夫子也算是同路人吧,对夫子对弟子的教导很多地方感同身受,除了加深对孔子的教育的精华的理解,也对自己平时的施教有了更多的思考,同时也增强了对教育的自信心,竟然还有点沾沾自喜,虽然自己离孔子的时代想去甚远,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却是在这位教育祖师爷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延伸。孔子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我对学生的教育,也可以算是素质教育吧。本书中最使人受益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尽其职,身教胜于言教。
书中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就是:“国君、臣子、父母、子女,各自要尽到各自的责任,各自要有各自的样子,要遵守各自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国才像国,家才像家。”“不管是在一个单位还是在一个家庭里,最容易发生的问题之一,就是有人不尽自己的本分和义务,扮演不好自己的角色,还对他人
有过分的要求。这样一来,最容易造成与他人的矛盾,甚至造成单位的瓦解与家庭的破裂。”是啊,当我们处在一个集体中时,每个人都尽职尽责,做到最好,那么我们这个集体一定会是优秀的了;反之亦然,而且会因为个别人使整个集体的士气受到影响,而且愈演愈烈。
其实,这里更强调老师在班级里的带头作用。书中还说:“下级学习的永远是上级的背影。”“正,首先是领导者的自我端正。如果领导者自我端正了,天下哪有什么不能端正的呢!”一句话:身教胜于言教。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同样,有什么样的家长,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教育,并不都是说教,当家长老师不说的时候,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更大,那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老师行得端,做得正,这对教育的意义极为深远。
二、刺激人性优点,教化产生奇迹。
教化的意思就是教导并且感化。孔子说:“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观点:„不教而诛是为虐‟,就是说:如果在对人实施教育、教化之前,就以法律的名义去惩罚他,甚至杀了他,这就是虐待,和残杀无罪的人的性质是一样的。从政者要事先公布法律条文、道德规范,这样百姓才有依从的标准。更为关键的是,上位者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心悦诚服、乐于顺从。这才是教化。”
书中说到全面的人性就是等于“神性+魔性”。“所谓神性,就是向上发展、给人希望的光明面;所谓魔性,就是充满问题和危险的阴暗面。如果刺激魔性,就有可能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不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刺激神性,人性中积极光明的方面就会被激发出来,甚至就可能创造出奇迹。”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生命的叛逆阶段,可能在遇到我们之前遇到过这样那样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心灵遭受过伤害,那么,我们要全方位地教育引导他们面对各种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取自信,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我一直都相信:奇迹就在转角处---只要我们稍稍坚持一下,
就会看到它的发生。
三、知识重要,智慧更重要。
本书更通过对“博学、笃行、慎思、明辨”的详细讲述,告诉大家勤学苦学固然重要,但是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同样重要。高效学习的四大要点就是:博学、笃行、慎思、明辨。博学就是学习涉猎面要广,知识面要宽,并且能够融会贯通;笃行就是学习态度上认真,并且踏踏实实的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慎思就是慎重、缜密地思考,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就是要将那些看起来似是而非的东西分析清楚。
正如书中所说:“知识是死的,智慧是活的。智慧对知识的价值,就是能够对知识活学活用。”孔子也强调:该柔时柔,该刚时刚,这才是活的智慧!凡事都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智慧也许就体现在些微差异之中。书中强调“君子不器,智慧如水。”就是教育大家不要以某种固定的框框来限定自己,要懂得“圆通”,就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就是外圆内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否则,就会作茧自缚。知识是基础,有了知识,并且学会灵活运用,这才是智慧的体现。
四、感悟死亡,营造诗意人生。
“人生就像一茬麦子,只有一次。来时,我们没有被征求意见,去时,同样也不会得到通知。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中间这短短的一段。”那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这一段呢?孔子说:“琴棋书画固然是情趣,但随时随地发现和享受生活中的美,才更是有情趣的表现啊。” 我们有十足的理由让我们的生命变得诗意起来。
许多人尤其是男人以事业为借口,天天忙忙碌碌而冷落了父母妻小,以致到临终徒留遗憾。有人就说:只听说过临终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多陪家人的,没有听说过谁在临终时表示没有多做一些工作的。是啊,生命是有限的,让我们好好把握生命中的每个阶段,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且不要忘记同时欣赏一下周
围的美景,享受一下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伦之乐,那么,到我们生命终结的时候,才会了无遗憾!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发现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吧!
五、教学相长:老师要勇于改过。
当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时,改变自己。;)当我们教育学生时,也在教育自己。教学相长。被称为圣人的孔子也有犯错的时候,他知错就改。作为普通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不能明辨的时候,那么,当我们意识到的时候,或者当有别人给我指出来的时候,我们也要勇于改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和进步,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孔子用言传身教告诉后人自己一生的生命智慧:“第一、做一个能够照亮自己的人;第二、做一个能够照亮周围的人;第三、做一个能够照亮后代的人。”这就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职责。老师的心灵应当像苍穹中那轮皎洁的满月,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明月千古,清辉无限。我,一直都在那样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