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寒山寺悟禅

  在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演进过程中,修建的寺院有多少,怕是谁也难说清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州阊门外的寒山寺自然是会在其中的。

  少时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还以为这寒山一定是个古木参天,风景佳秀的名山。许久之后,才得知寒山乃唐代一位高僧的名字。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唐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在此任主持。后拾得东渡日本,只剩下了寒山,后人便因僧命寺。今年暮春的一日,我有幸造访这千年古寺。视际所及,我感到天下寺庙的格局和陈设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佛像、金刚、罗汉,藏经楼,等等。与众不同的是,寒山寺殿内有寒山和拾得的塑像,他们相顾微笑着手舞足蹈,自得其乐。另外,寺内碑廊陈列的碑刻闻名遐迩,有《枫桥夜泊》诗,此外还有韦应物、陆游、唐寅、康有为等题咏寒山寺的石刻。

  大雄宝殿的香火很旺,身着各色服装的善男信女们虔诚地顶礼膜拜着,众位高僧也手持木鱼,双目紧闭。肃穆地为膜拜者口诵经文。我无意在这殿宇丛峙的庭院流连,信步走出庙门。旋即,张继的诗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张继的这首诗,历来的注释一直比较低调,称其是一首抒发羁旅愁情的七绝。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特别是三、四两句,以往普遍认为是凄楚的钟声使旅人的愁情更加浓烈。而我却以为,恰恰是这钟声使作者自省自警,从一腔愁绪中得到了解脱。按佛经的说法:“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当年张继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羁旅枫桥,冷月西斜,栖鸟惊噪,难免悲从中来。但作者的情绪并没有止限于此,当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来,他深受启迪,于是诗兴大发,留下了这千古绝唱。或许也正是这钟声才清除了他不第的烦恼,促使他继而刻苦攻读,再次进京应试,终于中了进士。果真如此,我想,那《枫桥夜泊》大概应该归于禅诗一类了。

  本人并不信佛,也不谙禅事,但进得庙来也想体会一下个中的滋味。从张继夜泊枫桥的那段短暂的经历,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人在孤寂困窘之时,若能静心自虑。让思维产生另外一个亮点,想必会起到安抚心神,发人思索,寄寓对美好未来期待的作用。“禅”正是这样。但要学禅事进入禅的境界还真是件难事,只有靠自己的灵性去认识或领悟。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名句,意思是到了水穷之处不但不烦不恼而且产生了观云的兴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作者被罢官后贬到边陲的心境,尽管孤独寂寞,却仍有“寒江独钓”的兴味。而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一种大境界、大超脱。正由于这样,我国历史上众多的知识分子尽管一生之中在宦海几经沉浮,但大多都能虚怀若谷,安之若素。

  走出寒山古寺,朗日已经西斜,毗邻寺庙的古道之上,长街人流,裙带飘香,“人面桃花相映红”。许多人周身洋溢着朝拜之后的虔诚与满足。其实,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正设置着种种诱人的机遇和恼人的坎坷在等待着他们。是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既然进庙烧香,就要有个禅的心态,否则,欲无止境,当了皇帝还想成仙,过高的期望值往往导致物极必反,喜极生悲。世事哪得诸般都占尽呢?凡人还是应该调整心态,安心静虑,平和地待人、待己、处事。即使是华盖当头又回天无力,那就学学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还能落得个“知足者常乐”的结局呢!

(1)寒山寺因何得名?它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枫桥夜泊》一诗的后两句。作者在文中又写到了王维、柳宗元等人的诗句,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悟禅”的?这里的“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由寒山寺写到《枫桥夜泊》,再联想到张继的生活经历,旨在告诉人们要像张继一样善于解脱自己,不被挫折击倒,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B.作者对张继《枫桥夜泊》的理解与历来的认识并不相同,他认为是“夜半钟声”震撼了诗人,激发他刻苦攻读而不是使他“愁情更加浓烈”。

C.文章认为只有靠自己的灵性才能领悟到禅事并进入禅的境界。从全文看,作者正是如王维、刘禹锡一样的有灵性的虚怀若谷之人。

D.围绕“安心静虑”这一中心,文章深入阐释了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原因以及它给后人带来的巨大历史意义。

E.文章以寒山寺起笔,却很少写自己在庙宇内的游览过程,而是紧扣张继《枫桥夜泊》抒写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悟,最后又以寺庙收笔,构思独特,结构完整。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因为名僧寒山曾在此任主持,因僧命寺。它的特色是有寒山、拾得的塑像,有许多咏寒山寺的石刻。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进一步阐述人在困窘之时,要能静心自虑、安之若素。这样层层推进,丰富了文章内容,并为下文写现实感悟作了铺垫。

(3)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写“悟禅”:①对张继写《枫桥夜泊》的理解:受到挫折并不气馁,静虑以自我解脱。②对几个唐代诗人和他们的诗句的领悟:身处逆境不烦不恼,自我超脱。③对人们朝拜神灵盛况的感触:神灵并不能消灾赐福,“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客观现象。

这里的“禅”指的是:①以平常心态待人、待己、处事。②知足常乐,不要无止境地追求俗世功利。

(4)BE(A项“昂扬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不对,应是静心自虑,平和待人、待事。C项无中生有,作者“不谙禅事”,进得庙来只是“想体会一下个中的滋味”。D项文中并未提到《枫桥夜泊》的历史意义而只是写作者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阅读理解

寒山寺悟禅

  在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演进过程中,修建的寺院有多少,怕是谁也难说清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州阊门外的寒山寺自然是会在其中的。

  少时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还以为这寒山一定是个古木参天,风景佳秀的名山。许久之后,才得知寒山乃唐代一位高僧的名字。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唐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在此任主持。后拾得东渡日本,只剩下了寒山,后人便因僧命寺。今年暮春的一日,我有幸造访这千年古寺。视际所及,我感到天下寺庙的格局和陈设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无非是佛像、金刚、罗汉,藏经楼,等等。与众不同的是,寒山寺殿内有寒山和拾得的塑像,他们相顾微笑着手舞足蹈,自得其乐。另外,寺内碑廊陈列的碑刻闻名遐迩,有《枫桥夜泊》诗,此外还有韦应物、陆游、唐寅、康有为等题咏寒山寺的石刻。

  大雄宝殿的香火很旺,身着各色服装的善男信女们虔诚地顶礼膜拜着,众位高僧也手持木鱼,双目紧闭。肃穆地为膜拜者口诵经文。我无意在这殿宇丛峙的庭院流连,信步走出庙门。旋即,张继的诗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张继的这首诗,历来的注释一直比较低调,称其是一首抒发羁旅愁情的七绝。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特别是三、四两句,以往普遍认为是凄楚的钟声使旅人的愁情更加浓烈。而我却以为,恰恰是这钟声使作者自省自警,从一腔愁绪中得到了解脱。按佛经的说法:“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当年张继赴京赶考名落孙山归途羁旅枫桥,冷月西斜,栖鸟惊噪,难免悲从中来。但作者的情绪并没有止限于此,当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来,他深受启迪,于是诗兴大发,留下了这千古绝唱。或许也正是这钟声才清除了他不第的烦恼,促使他继而刻苦攻读,再次进京应试,终于中了进士。果真如此,我想,那《枫桥夜泊》大概应该归于禅诗一类了。

  本人并不信佛,也不谙禅事,但进得庙来也想体会一下个中的滋味。从张继夜泊枫桥的那段短暂的经历,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人在孤寂困窘之时,若能静心自虑。让思维产生另外一个亮点,想必会起到安抚心神,发人思索,寄寓对美好未来期待的作用。“禅”正是这样。但要学禅事进入禅的境界还真是件难事,只有靠自己的灵性去认识或领悟。古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范例。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名句,意思是到了水穷之处不但不烦不恼而且产生了观云的兴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作者被罢官后贬到边陲的心境,尽管孤独寂寞,却仍有“寒江独钓”的兴味。而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更是一种大境界、大超脱。正由于这样,我国历史上众多的知识分子尽管一生之中在宦海几经沉浮,但大多都能虚怀若谷,安之若素。

  走出寒山古寺,朗日已经西斜,毗邻寺庙的古道之上,长街人流,裙带飘香,“人面桃花相映红”。许多人周身洋溢着朝拜之后的虔诚与满足。其实,这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正设置着种种诱人的机遇和恼人的坎坷在等待着他们。是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既然进庙烧香,就要有个禅的心态,否则,欲无止境,当了皇帝还想成仙,过高的期望值往往导致物极必反,喜极生悲。世事哪得诸般都占尽呢?凡人还是应该调整心态,安心静虑,平和地待人、待己、处事。即使是华盖当头又回天无力,那就学学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还能落得个“知足者常乐”的结局呢!

(1)寒山寺因何得名?它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枫桥夜泊》一诗的后两句。作者在文中又写到了王维、柳宗元等人的诗句,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悟禅”的?这里的“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由寒山寺写到《枫桥夜泊》,再联想到张继的生活经历,旨在告诉人们要像张继一样善于解脱自己,不被挫折击倒,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B.作者对张继《枫桥夜泊》的理解与历来的认识并不相同,他认为是“夜半钟声”震撼了诗人,激发他刻苦攻读而不是使他“愁情更加浓烈”。

C.文章认为只有靠自己的灵性才能领悟到禅事并进入禅的境界。从全文看,作者正是如王维、刘禹锡一样的有灵性的虚怀若谷之人。

D.围绕“安心静虑”这一中心,文章深入阐释了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原因以及它给后人带来的巨大历史意义。

E.文章以寒山寺起笔,却很少写自己在庙宇内的游览过程,而是紧扣张继《枫桥夜泊》抒写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悟,最后又以寺庙收笔,构思独特,结构完整。

阅读答案:

答案:略

解析:

(1)因为名僧寒山曾在此任主持,因僧命寺。它的特色是有寒山、拾得的塑像,有许多咏寒山寺的石刻。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进一步阐述人在困窘之时,要能静心自虑、安之若素。这样层层推进,丰富了文章内容,并为下文写现实感悟作了铺垫。

(3)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写“悟禅”:①对张继写《枫桥夜泊》的理解:受到挫折并不气馁,静虑以自我解脱。②对几个唐代诗人和他们的诗句的领悟:身处逆境不烦不恼,自我超脱。③对人们朝拜神灵盛况的感触:神灵并不能消灾赐福,“春风得意抑或是厄运当途”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客观现象。

这里的“禅”指的是:①以平常心态待人、待己、处事。②知足常乐,不要无止境地追求俗世功利。

(4)BE(A项“昂扬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不对,应是静心自虑,平和待人、待事。C项无中生有,作者“不谙禅事”,进得庙来只是“想体会一下个中的滋味”。D项文中并未提到《枫桥夜泊》的历史意义而只是写作者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文章

  •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阅读答案
  •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 ...查看


  • 2014.2阅读考级试题
  • 一年级阅读考级试题(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阅读常规表现(20分)语文教师根据学生平常课内.课外阅读情况及图书保护情况为学生分别赋1-20分. 二.必读古诗抽测(25分).(4个题签中抽一个题签,每个题签2首古诗,据背诵酌情 ...查看


  •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篇一:枫桥夜泊>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赏析<枫桥夜泊>描绘的画面,领略诗中悲凉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正如备课是预设的一样,学生们不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而且理解了诗的意思, ...查看


  • [枫桥夜泊]赏析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流传千古,噲炙人口.短短四句诗胜似一幅美妙而奇幻的图画,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情境交融,使千古读者不知不觉好想身临其境,去体验" ...查看


  • "重枫桥夜泊"是张继写的诗?
  • 日前陪孙女去图书馆借书,见识了国外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图书馆的书库对读者是开放的,书库中的书架之间有沙发.桌椅以及可以上网的电脑等设施供读者免费使用.孙女挑了几十本书坐在地毯上阅读起来,说是要从中挑几本好书借回去看. 我也沿书架浏览起来, ...查看


  •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案
  •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列举了对方哪些"新解",又怎样逐一加以反驳的. 2.学会如何欣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时数] 总计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查看


  • 诗的和谐,和谐的诗--张继[枫桥夜泊]意象分析
  • " 与" " 宜 , 非经 霜而 不美 , 霜" 枫 相 枫 霜非枫 衬则 苍 白 , 与霜相得 枫 益彰 .枫叶经 霜则变红 , 叶红于二 月花 .而此 霜 色又 宜点 染于 江浒 霜 或客船 , ...查看


  • 不朽的失眠张晓风阅读答案
  • 现代文阅读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⑴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⑵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 ...查看


  • 苏州寒山寺旅游导游词
  • 苏州寒山寺旅游导游词 苏州寒山寺旅游导游词 各位朋友,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 第一,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