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对比阅读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

一 、2004荆门市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 .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返回

C .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

D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7.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分)

8.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

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2分)

9.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的思想,他的诗《饮酒》

(之五)中“ ,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3分)

10.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 水 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

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的生活,反映

出作者的社会理想。(3分)6.D (2分) 7.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2

分)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9.田园生活(乡村生活)(1分)采菊东篱下(1

分)悠然见南山(1分)10.奇(清急)(0.5分);异(高、险)(0.5分);沉缅山水(寄

情山水,热爱山水)(1分);安宁、闲适(1分)

二、2005资阳市(课) (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18.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9.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20.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分)

2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2.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3分)

17. ⑴交错相通 ⑵有时(2分,答对一处给1分)

18. 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政

治抱负。(此题2分,答对一处1分)

19. 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2分,答对一处1分)

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分)

21. 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式。)

22. 略(3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2006包头市(课改卷)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 户:

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

了 ,乙文则是 。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

10.概括甲文的大意。

(一)6.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7.交错相通 门 8.描写 阐述 9.老有所终 幼

有所长 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2006宁夏(实验区)

5、《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特意“处处志之”,而后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

路”,这是为什么?(2分)

5、“桃花源”是作者的虚构之境,“处处志之”本不存在,所以“后人”不可能“复路。

四、2006安徽非课改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

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

同之处。(4分)

答案: 16.(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

小题1分)1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18.(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

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五、2008南充市: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

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

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

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

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4.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5.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

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26.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

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27.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24. ⑴对„„感到惊异 ⑵交错相通 ⑶ 束缚,约束 ⑷停止(2分)

25.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

26.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 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

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

27. 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分)

六、2008太原市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

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

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

乂(yì) :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

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

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

家》等文章内容。

答案:10.(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11.(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12.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

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

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七、2008河池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5-9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5.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 】(填序号)(2分)

俨 y ǎn ①庄重。《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雅跽而相对。”②整齐。王勃《滕王阁序》:“~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还家: ②既出,得其船:

③醒能述以文者: (出自《醉翁亭记》)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

8.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所展现的画面。(4分)

9.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

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答案6.要:邀请 其:他的、自己的(代渔人) 以:用

然”,每个0.5分。)(2)(渔人)就沿着原先的走过的路,处处都做好标记。(评分标准:补

充主语(渔人)0.5分、关键词“扶、向、志”各0.5分。)

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

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评分标准:有合理想象2分,有景物的描写给

其中的两点即给2分;)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属于开放性答题,只要能从以上四点中的

任意两个方面去答题。认识到位,表达流畅即给2分。

八、2009安徽芜湖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

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

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 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

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

题。(每格限填1字)(3分)

20. 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17. (4分)①交错相通 ② 通“邀”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一分)

18. (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分)②如今我的儿

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

19. (3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20. (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

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

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对即可)。

九、(2011年河北省)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

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

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

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

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ó) :箭的尾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2.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B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以鱼我所欲也》)

C .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D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译文: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4.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答:

答案:1. (1)邀请(2)没有成年

2.B 3. (1)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

惜。(2)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全部掌握了周同的射箭技术。

4. 环境优美;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5. 刻苦读书;苦练射箭。

十、(2011年山东菏泽)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

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

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 ún ):确实。④浣:洗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黄发垂髫 ( ) ②甫行数里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 ( ) ②悉如外人 (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答案:1.答案:①ti áo ②f ǔ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答案:①交错通达 ②全 ③正,正在 ④遗憾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3.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

4.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5.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

一 、2004荆门市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

B .水皆缥碧:青白色 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 窥谷忘反:同“反”,返回

C .有时见日:同“现” 互相轩邈:高大 横柯上蔽:树木

D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负势竞上:凭依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

7.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分)

8.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

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2分)

9.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 的思想,他的诗《饮酒》

(之五)中“ ,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3分)

10.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 水 的特点,反映出作者 的生

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 的生活,反映

出作者的社会理想。(3分)6.D (2分) 7.知了长久不停地叫,猿猴接连不断地啼。(2

分)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9.田园生活(乡村生活)(1分)采菊东篱下(1

分)悠然见南山(1分)10.奇(清急)(0.5分);异(高、险)(0.5分);沉缅山水(寄

情山水,热爱山水)(1分);安宁、闲适(1分)

二、2005资阳市(课) (14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粮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

18.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9.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20.乙文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2分)

2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22.请从(乙)段带线的句中任选一处你认为美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美的理由。(3分)

17. ⑴交错相通 ⑵有时(2分,答对一处给1分)

18. ⑴渔人进入桃源,发现桃源中人生活美满。⑵写洞庭湖春天的景色,同时抒发自己的政

治抱负。(此题2分,答对一处1分)

19. ⑴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⑵作者宽大的胸襟和抱负。(2分,答对一处1分)

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分)

21. 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重点落实“微、斯”等词和“与谁归”这一特殊句式。)

22. 略(3分,扣住抓住了景物特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2006包头市(课改卷)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 户:

8.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

了 ,乙文则是 。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

10.概括甲文的大意。

(一)6.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 7.交错相通 门 8.描写 阐述 9.老有所终 幼

有所长 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

2006宁夏(实验区)

5、《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时特意“处处志之”,而后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

路”,这是为什么?(2分)

5、“桃花源”是作者的虚构之境,“处处志之”本不存在,所以“后人”不可能“复路。

四、2006安徽非课改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

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

同之处。(4分)

答案: 16.(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

小题1分)1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18.(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

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五、2008南充市: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

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

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

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

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

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24.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5. 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

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26.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

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27.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

24. ⑴对„„感到惊异 ⑵交错相通 ⑶ 束缚,约束 ⑷停止(2分)

25.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

26. 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 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

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2分)

27. 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分)

六、2008太原市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

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

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

乂(yì) :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

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

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

家》等文章内容。

答案:10.(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

11.(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12.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

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

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七、2008河池

阅读下面两段诗文,完成5-9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

无问津者。(陶渊明 《桃花源记》节选)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5.理解文言文词义,常常借助工具书。下框中的文字出自《古代汉语词典》。

文中“屋舍俨然”中的“俨”字应选择的正确义项是【 】(填序号)(2分)

俨 y ǎn ①庄重。《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硕大且~。”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雅跽而相对。”②整齐。王勃《滕王阁序》:“~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便要还家: ②既出,得其船:

③醒能述以文者: (出自《醉翁亭记》)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译文:

8.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象,用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与还。”所展现的画面。(4分)

9.从《桃花源记》和《饮酒》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

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4分) 答案6.要:邀请 其:他的、自己的(代渔人) 以:用

然”,每个0.5分。)(2)(渔人)就沿着原先的走过的路,处处都做好标记。(评分标准:补

充主语(渔人)0.5分、关键词“扶、向、志”各0.5分。)

见高大的庐山,云雾缭绕。在夕阳的照耀下,庐山仿佛披上了一件彩衣,不时有成群结对归

巢的鸟儿,吱吱喳喳,打破了山林的幽静。(评分标准:有合理想象2分,有景物的描写给

其中的两点即给2分;) 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属于开放性答题,只要能从以上四点中的

任意两个方面去答题。认识到位,表达流畅即给2分。

八、2009安徽芜湖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

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

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7.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 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

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

题。(每格限填1字)(3分)

20. 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17. (4分)①交错相通 ② 通“邀” ③你 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各一分)

18. (4分)①(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分)②如今我的儿

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2分)

19. (3分)记叙(描写) 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各1分)

20. (分)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得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

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2分)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

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2分)(意对即可)。

九、(2011年河北省)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女。外人。黄发垂量,并怕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间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

尤好《左氏春秋》及利、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

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夹“,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害“;

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受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①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②负:具有。③强:擅长于。④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

位。⑤周同:人名,擅长射箭。⑥矢:箭。⑦的:箭靶的中心。⑧筈(kuó) :箭的尾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2)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

2.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止匕绝境,不复出焉,速与外人间隔。

A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B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以鱼我所欲也》)

C .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D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分)

(1)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旨叹惋。译文:

(2)飞由是盖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文:

4.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答:

答案:1. (1)邀请(2)没有成年

2.B 3. (1)这个人(渔人)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

惜。(2)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全部掌握了周同的射箭技术。

4. 环境优美;生活愉快;民风淳朴;社会安定。5. 刻苦读书;苦练射箭。

十、(2011年山东菏泽)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

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

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 ún ):确实。④浣:洗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黄发垂髫 ( ) ②甫行数里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 ( ) ②悉如外人 (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答案:1.答案:①ti áo ②f ǔ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2.答案:①交错通达 ②全 ③正,正在 ④遗憾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3.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

4.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5.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

  • [桃花源记]"房玄龄奏"对比阅读答案
  •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6-9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 ...查看


  • [桃花源记]"苛政猛于虎"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7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 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查看


  • [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 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 课题:<桃花源记>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许礼靖 审核: 做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用时: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查看


  • [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之一
  •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个. 2. 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维水平. 3.用心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 ...查看


  • 鉴赏诗歌技巧
  • 鉴赏诗歌技巧 一.考点解析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 ...查看


  • 初二课内外文言
  • 雨露学案初二上文言第 12 课时--第五单元 [训练核心] 一.知识核心: 1. 系统整理复习课内文言知识要点,巩固已学知识. 2. 对比阅读训练,进行课内知识的延伸练习,提高理解.翻译.概括.分析课外文言的能力. 二.提示点拨: 1. 课 ...查看


  • 201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考纲解读及指导策略
  • 2014年安徽省中考考纲(语文)解读及指导策略 一.2014年安徽省中考考纲(语文)解读(课标引路,吃透考纲,关注变化) 2014年<考纲>[语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编写说明: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例证性试题:考试形式和试卷 ...查看


  • 2008年中考文言文阅读12答案
  • 2008中考12篇文言文阅读练习 1<曹刿论战>阅读练习 一. 整体感知 1. 概括回答课文记叙的历史事件是:齐鲁长勺之战. 2. 概括回答曹刿所论的主要内容:战前准备.战时正确战机的把握.战后胜利原因的分 析. 3. 原文回答 ...查看


  • 满井游记对比阅读
  •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