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

作者:许邦官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02期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场大变革。虽然自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不少共识和重要的成果,并且在教育实践上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但无论是素质教育理论还是实践都还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就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基本特征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能对理解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所帮助。

  我个人认为,应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以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一种倾向,是对现行教育弊端的概括。不能把现行教育都看成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超越,反映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它是指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主体素质为核心,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理想目标的追求。

  一、产生原因比较

  1、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

  应试教育并非现在才有,应试教育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我国教育史上,无论是私塾,还是科举,乃至现代升学体制下的教育,只要是以通过应考而达到某种目标为趋向的教育,便被视为应试教育。从应试教育的产生看,与科学举的推行密切相关。从隋唐至明清设科举考试,以考试结果选拔人才,虽然其本意是以才取人,但在客观上将学子们囿于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的框框里。为考取功名而受教育,差不多是人们的唯一选择。考取功名意谓着仕途通达,光宗耀祖,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训言,把“金榜题名”列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

  到了近现代,从1901年废科举、兴学校以来,普通学校教育实行的都是以学科为中心,以培养少数专门家为目标的升学模式。各种考试,尤其是正规的升学考试,逾来逾严密,逾来逾严格。受教育基本上是按照一种规格、一种模式在“读书——考试——升学”的三级跳中打转转。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时期,应试教育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在“文革”前,我国教育界也曾批判过反对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但那时,由于政治上“左”的影响,人才的选择标准除了考试成绩外,家庭出身、个人的政治表现在许多时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试教育的表现不如现在强烈。“文革”中由于高校不招生,没有升学率,也就没有应试教育问题。“文革”后恢复高考,结束了“读书无用论”,但迷信考试的风气又开始抬头,升学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政府部门用“升学率”之类的指标奖罚教师、学校,甚至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标准,而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自身的利益又对此推波助澜;鼓噪有加。这就是使应试教育成为时尚,成为教育的顽症的现实背景。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应试教育的存在还有深层的客观原因。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国情制约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使得高等教育仍处于少数化阶段,高中阶段教育也未普及,致使力求进入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们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拥挤在一条道上。

  (2)教育观的影响

  长期以来,有两种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这就是重选择的教育观和重功利的教育观。重选择的教育观是指从教育对象中选择一定社会、一定阶级、一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而把多数人置于被淘汰的行列,让他们以失败者的身份进入社会。这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在教育还很不普及的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在这种教育观支配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甚至整个教育活动都服从和服务于选拔与考试的需要,教育者的兴趣,甚至整个社会的兴趣自然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集中在所谓“精英”人才身上。重功利的教育观强调教育的功利目的,认为教育是达到某种目的手段和工具,忽视教育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确立人生的理想与信念等非功利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读书做官论”和“读书无用论”正是这种教育观在不同背景下的两种表现。重视教育的功利性本身没有错,但只重视和一味追求教育的功利性,就不可避免地使教育走向片面。

  2、素质教育产生的原因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首先,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二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在许多国家的推广,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网络化和智能化,使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1世纪也将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在这场竞争中,谁站在科技的制高点,谁有足够的人才,谁就能稳操胜券。同时,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下降的矛盾,以及由科技进步而带来的诸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道德下降等问题将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科技本身不可能得到解决,需要依赖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综合素质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其次,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正在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到下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此,中央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以迎接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能否富强、文明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实际,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国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上述有关素质教育的宏观决策表明,党和国家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关系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问题提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回答。

  (2)教育领域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应试教育的存在,给教育改革和发展设置了严重的障碍。应该看到,我国教育事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础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合格的劳动者,并为培养上千万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成为困扰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为了克服这种倾向带来的弊端,不少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校长长期致力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探索。特别是从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很多学校进行了教育改革实验,如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等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正是在多年来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原国家教委提出了在基础教育中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及其基本任务和目标。可以说,它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推进教育整体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并得出的必然结论。

  其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的过程。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带来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正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产物。

  二、教育目的比较

  1、应试教育的目的

  应试教育以考试和选择为根本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考试在教育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但考试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教育选择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也赋予了教育选拔的职能,甚至给以强化,期望教育给国家、给社会输送“精英”人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选拔本身也并不是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把考试和选拔作为追求的根本目的,必然使教育走入误区。由于应试教育以考试和选择为根本目的,因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服从和服务于升学竞争,着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2、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它以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形成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为根本目的,强调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的统一。具体地讲:

  其一,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这里讲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指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结果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思维,最终形成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这里讲的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都得到尽可能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这里讲的主体素质,着重讲的是学生做人、做事和思维的基本品质与能力,对基础教育而言,强调这一点尤其重要。

  其二,素质教育强调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统一。任何教育都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任何受教育者之所以受教育也有他的功利目的。教育具有功利性是客观的存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功利性还会越来越明显。我们不仅肯定教育的功利性,而且不要充分促进这种功利性的发展,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包括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后备骨干,甚至为国家孕育各级领导人才。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教育同时具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主体素质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形成人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全面提高主体的素质间接实现的,也就是说,教育的功利性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非功利性来保证的。素质教育重视教育的功利性,同时也重视教育的非功利性,强调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的统一,强调人的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强调以学生主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教育过程比较

  1、应试教育过程的特点

  应试教育追求教育过程的模式化与标准化,强求一律,忽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由此造成千人一面,千校一面,学校无特色,学生无个性。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教育过程的主人,甚至是学生发展的主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奴隶,是受动者,是服从者,无选拔权,无主动性,无发展的自由。

  在教育内容的组织上,以学科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在教育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上,以强迫灌输、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时间加汗水,搞题海战术。

  2、素质教育过程的特点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与个性化,把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与个性化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就是要在教育中,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它包括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学生班集体的民主化、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课外教育活动的民主化、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等多项内容。教育过程的个性化要求对学生区别对待,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育,以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反对统得过死、单一化,要求教育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反对非人道对待学生的种种做法,包括改革专制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严禁侮辱学生人格、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不顾学生身心健康,任意加重学生负担,反对学生管理的唯上、唯师、一言堂、家长式统治和霸道作风,要求创造宽松、开放、民主的校风、班风,使学生能愉快地进行独立思考,要求建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学生受到民主生活的熏陶,等等。教师既是教育者、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人,是积极主动的、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和创造性的认识者和发展者,有发展的支配权和选择权。

  在教育内容的组织上,重视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主体素质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为建立这种新课程体系,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国家推进课程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张定璋教授主张建立“大课程体系”。(注:张定璋:《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构想》,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他指出,要以整体优化、国际化原则,建立学科课程(含必修与选修)、活动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这“四大板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认为这样的课程体系,既能体现国家的统一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形成学生高尚的精神境界。原国家教委高度重视课程的改革工作。近年来,国家教委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中小学课程作了较大改革,确立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部分构成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中,注重基础,精减内容,降低难度,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条件、有时间接触自然和社会,参加劳动和实施。

  在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上,以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原则,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着眼点放在为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和思维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式学习,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上。

  四、教育评价比较

  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手段,也可以说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校长好坏,教师好坏,学生好坏,都是根据评价指标来评判的。

  1、应试教育评价的特点

  应试教育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绝对性、静止性、片面性。它以考试成败论英雄,评价的两要素是分数和升学率。一卷定终身,把分数绝对化,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忽视了人的发展变化。现在,严重的是迫使孩子考高分,几乎成了一个顽症。这种绝对、片面、静止、孤立的评价标准,与学校教育的性质相矛盾,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它迫使学生按标准答案背书,不能有任何的发挥;一次考试定终身,不给青年多次选择的机会;考试的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兴趣、爱好、特长的发挥。

  2、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

  李情豪同志在《改革考试制度与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从改革考试的角度对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体现素质教育考试的主要特征为:一是全面性,即要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考试有主次,但不能完全放弃某个学科;必须从全面的或整体的角度去设计考试,要尽可能在考试中贯穿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评价因素。二是全体性。考试要有利于反映全体学生的状况。三是主体性。考试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主体性的检测,要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四是基础性。考试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绝不能盲目加宽、加深、加难。五是普通性。考试必须从一般、普通方面去确定内容,不能过分强调专业性和特殊性。六是发展性。考试要根据学科自身的规律,尽量能检测学生的发展性。(注:李情豪:《改革考试制度与实施素质教育》,载《培训与研究》1997年第1期。)这6个特征,揭示了素质教育评价的基本特点。我认为,素质教育评价的核心,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素质教育反对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和标准,尤其反对以频繁的统考和题海战术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应试的手段。在评价的具体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注重方式的多样化,如笔试、口试、操作性考试、活动性考试等;淡化考试竞争,淡化分数意识,不以考试成绩排队;实行等级评价,取消百分制,如有的中小学实施“分项考核+等级评价+特长评价+鼓励性评语”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重视平时考试,重视形成性评价,发挥考评对学生发展的诊断功能和对教学的改进功能,等等。

作者介绍:许邦官 湖北教育学院

作者:许邦官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02期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场大变革。虽然自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不少共识和重要的成果,并且在教育实践上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但无论是素质教育理论还是实践都还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就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基本特征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期能对理解与实施素质教育有所帮助。

  我个人认为,应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它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以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一种倾向,是对现行教育弊端的概括。不能把现行教育都看成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超越,反映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它是指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主体素质为核心,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理想目标的追求。

  一、产生原因比较

  1、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历史原因

  应试教育并非现在才有,应试教育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我国教育史上,无论是私塾,还是科举,乃至现代升学体制下的教育,只要是以通过应考而达到某种目标为趋向的教育,便被视为应试教育。从应试教育的产生看,与科学举的推行密切相关。从隋唐至明清设科举考试,以考试结果选拔人才,虽然其本意是以才取人,但在客观上将学子们囿于四书五经作八股文的框框里。为考取功名而受教育,差不多是人们的唯一选择。考取功名意谓着仕途通达,光宗耀祖,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训言,把“金榜题名”列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

  到了近现代,从1901年废科举、兴学校以来,普通学校教育实行的都是以学科为中心,以培养少数专门家为目标的升学模式。各种考试,尤其是正规的升学考试,逾来逾严密,逾来逾严格。受教育基本上是按照一种规格、一种模式在“读书——考试——升学”的三级跳中打转转。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时期,应试教育的表现程度是不同的。在“文革”前,我国教育界也曾批判过反对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但那时,由于政治上“左”的影响,人才的选择标准除了考试成绩外,家庭出身、个人的政治表现在许多时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试教育的表现不如现在强烈。“文革”中由于高校不招生,没有升学率,也就没有应试教育问题。“文革”后恢复高考,结束了“读书无用论”,但迷信考试的风气又开始抬头,升学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政府部门用“升学率”之类的指标奖罚教师、学校,甚至作为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标准,而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了自身的利益又对此推波助澜;鼓噪有加。这就是使应试教育成为时尚,成为教育的顽症的现实背景。

  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应试教育的存在还有深层的客观原因。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国情制约了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使得高等教育仍处于少数化阶段,高中阶段教育也未普及,致使力求进入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们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样拥挤在一条道上。

  (2)教育观的影响

  长期以来,有两种教育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这就是重选择的教育观和重功利的教育观。重选择的教育观是指从教育对象中选择一定社会、一定阶级、一定行业所需要的人才,而把多数人置于被淘汰的行列,让他们以失败者的身份进入社会。这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在教育还很不普及的情况下是很难避免的。在这种教育观支配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甚至整个教育活动都服从和服务于选拔与考试的需要,教育者的兴趣,甚至整个社会的兴趣自然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集中在所谓“精英”人才身上。重功利的教育观强调教育的功利目的,认为教育是达到某种目的手段和工具,忽视教育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确立人生的理想与信念等非功利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读书做官论”和“读书无用论”正是这种教育观在不同背景下的两种表现。重视教育的功利性本身没有错,但只重视和一味追求教育的功利性,就不可避免地使教育走向片面。

  2、素质教育产生的原因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首先,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人类面临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挑战。当代科技发展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特点;二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三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信息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在许多国家的推广,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网络化和智能化,使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1世纪也将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在这场竞争中,谁站在科技的制高点,谁有足够的人才,谁就能稳操胜券。同时,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精神文明的下降的矛盾,以及由科技进步而带来的诸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心病加剧、道德下降等问题将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科技本身不可能得到解决,需要依赖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综合素质与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其次,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我国正在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到下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此,中央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以迎接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能否富强、文明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实际,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国提高国民素质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上述有关素质教育的宏观决策表明,党和国家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关系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问题提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做出回答。

  (2)教育领域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首先,应试教育的存在,给教育改革和发展设置了严重的障碍。应该看到,我国教育事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基础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合格的劳动者,并为培养上千万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成为困扰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为了克服这种倾向带来的弊端,不少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校长长期致力于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探索。特别是从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很多学校进行了教育改革实验,如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等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正是在多年来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原国家教委提出了在基础教育中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及其基本任务和目标。可以说,它是在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推进教育整体改革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并得出的必然结论。

  其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的过程。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带来教育改革的新突破。可以说,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正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产物。

  二、教育目的比较

  1、应试教育的目的

  应试教育以考试和选择为根本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考试在教育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但考试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教育选择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也赋予了教育选拔的职能,甚至给以强化,期望教育给国家、给社会输送“精英”人才,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选拔本身也并不是教育的目的。应试教育把考试和选拔作为追求的根本目的,必然使教育走入误区。由于应试教育以考试和选择为根本目的,因此,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服从和服务于升学竞争,着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2、素质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它以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形成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为根本目的,强调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的统一。具体地讲:

  其一,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这里讲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指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结果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思维,最终形成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这里讲的学生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指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在其天赋允许的范围内都得到尽可能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这里讲的主体素质,着重讲的是学生做人、做事和思维的基本品质与能力,对基础教育而言,强调这一点尤其重要。

  其二,素质教育强调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统一。任何教育都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任何受教育者之所以受教育也有他的功利目的。教育具有功利性是客观的存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功利性还会越来越明显。我们不仅肯定教育的功利性,而且不要充分促进这种功利性的发展,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包括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后备骨干,甚至为国家孕育各级领导人才。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教育同时具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即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主体素质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形成人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的作用。从根本上说,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全面提高主体的素质间接实现的,也就是说,教育的功利性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非功利性来保证的。素质教育重视教育的功利性,同时也重视教育的非功利性,强调功利目的与非功利目的的统一,强调人的主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强调以学生主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教育过程比较

  1、应试教育过程的特点

  应试教育追求教育过程的模式化与标准化,强求一律,忽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由此造成千人一面,千校一面,学校无特色,学生无个性。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教育过程的主人,甚至是学生发展的主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奴隶,是受动者,是服从者,无选拔权,无主动性,无发展的自由。

  在教育内容的组织上,以学科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极大的片面性。

  在教育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上,以强迫灌输、机械重复、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时间加汗水,搞题海战术。

  2、素质教育过程的特点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与个性化,把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与个性化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教育过程的民主化就是要在教育中,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它包括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学生班集体的民主化、课堂教学的民主化、课外教育活动的民主化、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等多项内容。教育过程的个性化要求对学生区别对待,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育,以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反对统得过死、单一化,要求教育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反对非人道对待学生的种种做法,包括改革专制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严禁侮辱学生人格、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反对不顾学生身心健康,任意加重学生负担,反对学生管理的唯上、唯师、一言堂、家长式统治和霸道作风,要求创造宽松、开放、民主的校风、班风,使学生能愉快地进行独立思考,要求建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学生受到民主生活的熏陶,等等。教师既是教育者、管理者,更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人,是积极主动的、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和创造性的认识者和发展者,有发展的支配权和选择权。

  在教育内容的组织上,重视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主体素质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为建立这种新课程体系,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国家推进课程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张定璋教授主张建立“大课程体系”。(注:张定璋:《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构想》,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他指出,要以整体优化、国际化原则,建立学科课程(含必修与选修)、活动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这“四大板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认为这样的课程体系,既能体现国家的统一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形成学生高尚的精神境界。原国家教委高度重视课程的改革工作。近年来,国家教委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中小学课程作了较大改革,确立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个部分构成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中,注重基础,精减内容,降低难度,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并且注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条件、有时间接触自然和社会,参加劳动和实施。

  在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上,以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原则,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积极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着眼点放在为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学习和思维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式学习,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上。

  四、教育评价比较

  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手段,也可以说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校长好坏,教师好坏,学生好坏,都是根据评价指标来评判的。

  1、应试教育评价的特点

  应试教育评价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绝对性、静止性、片面性。它以考试成败论英雄,评价的两要素是分数和升学率。一卷定终身,把分数绝对化,看成一成不变的东西,忽视了人的发展变化。现在,严重的是迫使孩子考高分,几乎成了一个顽症。这种绝对、片面、静止、孤立的评价标准,与学校教育的性质相矛盾,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它迫使学生按标准答案背书,不能有任何的发挥;一次考试定终身,不给青年多次选择的机会;考试的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兴趣、爱好、特长的发挥。

  2、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

  李情豪同志在《改革考试制度与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从改革考试的角度对素质教育评价的特点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体现素质教育考试的主要特征为:一是全面性,即要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考试有主次,但不能完全放弃某个学科;必须从全面的或整体的角度去设计考试,要尽可能在考试中贯穿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评价因素。二是全体性。考试要有利于反映全体学生的状况。三是主体性。考试应充分考虑对学生主体性的检测,要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四是基础性。考试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绝不能盲目加宽、加深、加难。五是普通性。考试必须从一般、普通方面去确定内容,不能过分强调专业性和特殊性。六是发展性。考试要根据学科自身的规律,尽量能检测学生的发展性。(注:李情豪:《改革考试制度与实施素质教育》,载《培训与研究》1997年第1期。)这6个特征,揭示了素质教育评价的基本特点。我认为,素质教育评价的核心,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程度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根本标准。素质教育反对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和标准,尤其反对以频繁的统考和题海战术作为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应试的手段。在评价的具体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如注重方式的多样化,如笔试、口试、操作性考试、活动性考试等;淡化考试竞争,淡化分数意识,不以考试成绩排队;实行等级评价,取消百分制,如有的中小学实施“分项考核+等级评价+特长评价+鼓励性评语”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重视平时考试,重视形成性评价,发挥考评对学生发展的诊断功能和对教学的改进功能,等等。

作者介绍:许邦官 湖北教育学院


相关文章

  • 关于对"高分低能"现象的研究
  • 关于对"高分低能"现象的研究 前一段时间,17岁神童遭退学的事件吸引了人们的眼球.神童名叫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两岁掌握1000 ...查看


  • 英语培训市场的供给创造需求现象解析
  • BEIFANGJINGMAO 北方 经贸 英语培训市场的供给创造需求现象解析 管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191) 文摘编号:1005-913X(2009)03-0047-CA 摘要:中国现在绝大多数市场是需求引发供给市 ...查看


  • 当前教育五大热点问题
  • 当前教育五大热点问题 钱一呈 2012-10-26 18:09:30 来源:参考文摘 编者按:原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任国家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钱一呈同志,曾应邀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举办的教育督学报告会上就当前教育发展中 ...查看


  •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中国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 单一形式和内容.呆板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中国人失去了吸纳.鉴别多元文化和思想的机会,失去了站到人类文明成果巨人肩膀上继续创新的可能.失去思想自由和可能的民族正在走向思想真空与文化沙漠.我们曾经拥 ...查看


  • 2015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考试大纲
  • 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请点击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 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 (2015年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 2015年3月 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请点击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 目 录 编制说明 ....... ...查看


  • 如何提高素质教育?
  • 如何提高素质教育?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 ...查看


  • 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策略研究
  • [摘要]: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向学生注入学习精神的关键阶段.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幼儿园的教育逐渐被社会所关注.幼儿园教育与其它阶段的教育与学习存在很多差异性,幼师如何把握好对于幼儿的教育度,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目前,在应试 ...查看


  • 中国教育在进步还是后退?
  • 胡百良:中国教育在进步还是后退? 点击:7  作者:胡百良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09-11 10:18:14 [按]这是年逾八旬的胡百良先生的新作.胡百良先生是上世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长.在他的任上,他大力 ...查看


  •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实施素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人类文明进入世纪的今天素质教育观念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素质教育自从世纪年代被提出以来一直是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时至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