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绝唱第一人

千古绝唱第一人

——毛泽东经典诗词欣赏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人们不会忘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上,记载着一位开天辟地、叱咤风云的旷世伟人,他就是家喻户晓、世人皆知的毛泽东。他的一生,有很多光彩照人的头衔: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当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有一位美国记者曾经这样写到:“毛泽东不仅熟悉古代诗人,而他自己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毛泽东的诗具有古代诗人的伟大品质。”诗人柳亚子也曾经赞叹:“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祗解牢骚。”鲁迅先生曾经断言“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做完。”可惜的是,当时的鲁迅并没有读到毛泽东的诗词,如果他读到了毛泽东的诗词,也一定会产生“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

诗歌,是毛泽东的语言故乡,也是他别具一格的生存方式。在他的血管里,似乎流淌着红色的诗。这里有蓬勃的青春气息,有婉丽的爱情悲欢;这里有谁主沉浮的浩歌,有霹雳暴动的烽烟;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这里有临海而迎潮搏浪的激情,有登山而倚天抽剑的呼喊;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这里有鲲鹏展翅的恢弘遐想,有乱云飞渡的从容气象;这里有宏图惊世界,更有腊梅傲霜雪;这里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更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在现存的70余首毛泽东的诗词里,究竟汇聚了多少情感,传递了多少信息,恐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毛泽东——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毛泽东诗词——一生永远欣赏不够的精品。2013年的9月9日,他老人家离开我们37年了。2013年的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今天,让我们重温他的诗词,瞻拜他的风采,缅怀他的业绩,感受他的才华,汲取他诗词中的精神和营养,踏着伟人的足迹,去实现我们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毛泽东的诗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的每一首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地咀嚼品味。因为时间关系,选择毛泽东诗词历史

长河中的几个节点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感悟和体会。

——豪情壮志

“诗言志”,一直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主旋律。“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没有理想,没有磨难,就没有对不合理现实的真切感受。没有忧虑,没有悲愤,没有抗争,没有进取,就没有真情大志的佳作。翻开中国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佳作,无一不是追求人品与诗品的和谐,道德与才华的统一。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以生命的真诚,栽种诗歌的花朵。在毛泽东的视野里,他们有:“上下求索”的屈原,“壮心不已”的曹操,“笑傲红尘”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泪湿青衫”的白居易,“心忧天下”的范仲淹,“把酒问月”的苏轼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展现出了不同凡响的理想抱负。1910年秋天,毛泽东改写了两首前人的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一首是日本名僧月性和尚(一说是西乡隆盛)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原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另一首是清代名士郑正鹄的,“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原诗: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从这两首套改的诗句中,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在此后毛泽东诗词的创作中,无论是描写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还是革命建设的滚滚热潮,以及战友故旧的唱和之作,都不乏书豪情,寄壮志,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佳句。但是,最最能反映毛泽东博大胸怀、雄视古今、顶天立地宏伟志向的是毛泽东所作的两首《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天。“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早年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自1911年起,到1924年去中共中央工作止,毛泽东在长沙学习、工作长达十年之久。1925年2月,毛泽东与杨开慧携毛岸英、毛岸青回韶山老家一边养病,一边指导农民运动。这年秋天,他南下广州经过长沙,重游橘子洲,抚今追昔,激情澎湃,写下了这首千古不朽的词。词的上半阕一开头,就清楚地交代了时间和地点:青年毛泽东独自一人,伫立于寒气袭人的萧瑟秋风中,见湘江经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想到它一进洞庭湖,就会与长江会合,将出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浩大气势;对照自己即将南下广州,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更有“驾长风破万里浪”的壮怀。他徘徊在橘子洲头,仰观俯察,心潮澎湃。当年的橘子洲和岳麓山,连成一片,期间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只点缀着橘农与渔民搭建的竹篱茅舍。作者用一个“看”字领起下文,山水尽收眼底,并无远看近看之分,只有宏观与微观之别。从宏观着眼,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立体的岳麓山,群峰耸立,层次分明,都像染了红色,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而平静的湘水,清澈透明,成百条航船争相进发,可谓“秋水共长天一色”。再从微观着眼,则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山鹰搏击在长空,游鱼漂浮在清澈见底的水里,真是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啊。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心动神驰,喷出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切的一切,无不栩栩如生,生动活泼,都在为争取各自的自由而展开竞争。面对“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当家作主、忧国忧民的意识油然而生。面对寥廓的大地,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发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气壮山河的一问。这一问集中体现了诗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心感受。这样的内心感受,超越了古今中外一切从个人出发的名利意识,显示出高尚的、纯粹的、真正的崇高美。

词的下半阕紧紧呼应上半阕,一气呵成。下半阕的“百侣”呼应上半阕的“独立”,表明诗人的“独立”不是孤立。一个“忆”字,拉开了十多年前学习生活与革命活动“峥嵘岁月”的场景。当年携手同游的“百侣”,从年龄(同学少年)、气派(风华正茂)、干劲(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风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方面,展示他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暗示人们,“苍茫大地”的主宰权是可以由“百侣”取而代之的。词的结尾,特别向同游的“百侣”反问:还记得当年在湘江中游泳,我们掀起的浪涛竟然把飞驶而来的船舶都挡住了吗?这一反问,从艺术匠心说,把上下半阙紧紧扣在一起,上阕提出问题,下半阕试图解答问题,实际上已经解答了问题,只不过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直说而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直到1936年2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给出了答案。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的两首《沁园春》形式相同,风格一致,内容前后相互照应。前首提出了问题,后一首对前一首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有力的回答。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此时此刻的毛泽东心情不错。一方面,经过革命实践的反复检验,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在红军长征途中终于确立了代表正确路线的毛泽东在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中央红军在共产党、毛泽东的领导下,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战胜数不清的艰难困苦,终于完成历史的空前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通过《沁园春·雪》把洋溢在心中的胜利喜悦和革命豪情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词的上半阙,由“雪”入题,以视通万里的大手笔,咏唱了祖国的多娇江山。

作者分三个层次抒写了雪里的山河:“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第一个层次,展现的是一种雄浑苍茫的景象,创造的是一种静穆旷远的境界。作者着重从浑茫旷远的方面去把握北国雪景静态的美,既显示了作者宏阔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也流露出静观默察的深思意态。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第二层次的描写却展现了北国雪景另一种形态的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着重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创造了一种洋溢着生机的灵动世界。作者为了突出北国雪景不同的美的形态,使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变动为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是化静为动。艺术上巧而无痕,是因为它们恰好准确而细腻地传达了作者审美感受的微妙推移和变化。这里写雪景的腾挪飞扬,也折射出作者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写雪里的高原山岭,但也不难想见诗人的胸中丘壑。到了第三个层次,词又峰回路转进入另一番境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个层次又和前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说前两个层次是着重描写雪中的北国美景,那么这里则是着重表现雪后的北国美景;前面是用冷色调写出雪中江山的雄浑壮美,这里却是以暖色调写出雪后江山的妖娆妩媚。动静结合,冷暖相映,既歌颂了北国雪景丰富多彩的美,也通过美不暇接的感受透露出作者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词的下半阙,在上半阙歌颂江山多娇的基础上,以“思接千载”的联翩浮想,自然而然地引出对古往今来活跃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英雄人物的评论。下半阙的抒写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第一层次这两句,既是承接上文的过渡,又是领起下文的开端。这两句言简意赅,可以引发我们的无穷联想:在辽阔美丽的中华大地上,一代又一代,曾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驰骋纵横,建功立业。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回想中,作者又进而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位杰出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评判:“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以议论入诗,应当说带有明显的理性色彩。评价他们,不是看不起他们,更不是否定他们。在肯定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指出他们只长于武力征服,而短于文化建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毛泽东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是的,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真正能够在多娇江山上创造一个崭新的美好社会的风流人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是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这一结尾,举重若轻,力拔千钧,其境界犹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气势像群山逶迤突起一座高峰,江河迂回奔流到浩瀚的大海。《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经典之中的经典。作者那雄视大江南北的广阔视野,纵论古今人物的宏大气魄,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变幻莫测的独特想象,被人们誉为千古绝唱。

——战地黄花

在毛泽东现存的70余首诗词中,有18首是以军旅生活和战争场景为题材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有些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其数量之多,意境之高,韵律之美,都是罕见的。这固然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但作者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博大胸怀,不能不起着春雨催花、流光溢彩的作用。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盾。”

捧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眼前立即出现一幅如诗如画的场面:万山丛中,雄峰高耸,一条羊肠小道,傍松沿溪,盘旋隐入云端,一面是深壑生烟,一面是峭壁逼人。山下红旗招展,弹雨纷飞;山头军号齐鸣,炮声隆隆。啊,井冈山,黄洋界,这里正经历着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我们穿过险隘坚垒,来到万丈绝顶,只见那身躯伟岸的战斗指挥者怡然伫立,俯视群峰。周围则是人群欢腾,硝烟渐散,松涛长鸣,一片胜利后的洋洋喜气。此时此地,他竟是那样镇定潇洒,安详自如,一步一咏地唱出了一首《西江月·井冈山》。他,就是红军的党代表毛泽东。其实,当时他不在现场,但是,我们是在读诗,我们以为他就在现场。实际上,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是在他的思想和策略指导下取得的。1928年8月30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

部,乘红四军主力还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作者开篇用一对仗单刀直入,立即展现了战火纷飞的现场。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来指挥战斗、助扬军威的器具,历来诗人常借以表现行军、列阵和战斗场面,而又往往在一联中排比连用,造成一种特殊的战争气氛。作者在“旌旗”、“鼓角”前面分别冠以“山下”、“山头”两个方位词,立即点明眼前是一场山地保卫战;句尾又分别续以“在望”、“相闻”两个动词,更令人放眼战场,耳闻杀声,有居高临下之感,于威武雄壮之中,透出几分沉着镇定,预示此战必胜无疑了。接着,“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补足了气氛,完成了上阕。红军那气吞强虏、屹立如山的群体英雄风貌也跃然而出。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下阕也同样用了一个对仗,令人信服地认同“我自岿然不动”并非虚夸之笔。毛泽东早就估计到:“既有民众拥护,地形又极险要的大小五井,不但在边界此时是重要的军事根据地,就是在湘鄂赣三省暴动发展的将来,亦将是重要的军事根据地。”黄洋界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地势极为险要。毛泽东有词赞扬“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词中将“壁垒森严”颠倒为“森严壁垒”,除平仄、对仗需要外,把形容词变成动词,更加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件事临战前就准备好了,所以便自然贴切地冠以“早已”二字。但是,只有坚壁固垒是不够的,还要加上人的精神因素,所以特意接上一句“更加众志成城”。于是,一座攻不进、打不破的铜墙铁壁便岿然摆在敌人面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盾。”黄洋界山路窄险,敌人兵力施展不开,只能摆成一字长蛇阵仰攻。红军战士居高临下,枪弹、手榴弹、滚石齐下,经一天一夜的激战,敌人在阵地前尸横遍野,待我方炮声一响,便吓得敌人连夜逃跑了。一首动人心弦的战地欢歌,就这样轻松潇洒地一下煞住。其中多少动人场面,多少豪情慷慨,无须说,也不必说了。这首《西江月·井冈山》诗心别运,画意盎然。若不是作者笑对战争,能够如

此妙笔生花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来到甘肃通渭。在城东的一所小学校里召开全军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向全体干部讲了长征的重大意义并朗诵了这首诗。诗的一、二句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是红军战士人格的全面概括。长征的难处人所共知,无须细说。然而面对“远征难”的红军硬是“不怕”,这就是敢于挑战。态度坚决表现在语调上就显得极有气魄。“万水千山”是“远征难”的具体化、形象化。不但不怕,而且以“等闲”视之,认为很一般、很平常,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万水千山”造成的重重险阻,看作平平常常,轻轻松松,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气魄啊!“万水千山”虽是成语,用在这里却显示出壮阔景象,“只等闲”的态度就在这壮阔空间中表现出来,这种超越的情怀,让人感到格外豪迈。前两句在全诗起总括作用,犹如画家构图先粗线条地勾勒一笔,然后再细加描绘。三、四两句写的是山中行军。以五岭、乌蒙山代表“千山”。五岭横亘在江西、湖南和两广四省,以“逶迤”形容其绵延之广;乌蒙山在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海拔在2300米左右,以“磅礴”形容其气势雄伟。两个形容词准确、生动,把两个庞然大物形象地描绘出来。“腾细浪”、“走泥丸”,又把这两个庞然大物写的十分渺小。前面已经言其大这里又极言其小,又都是针对同一事物,反差极大,造成一种奇特的艺术效果。山本来是静的,用“腾”、“走”两个动词描述,是诗家常用的化静为动手法,却又是山间快速行军者的感受,也写出人在对山的征服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五、六句写的是对水的征服,涉过“万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代表,是因为过这两条江河时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斗,而且关系到长征的成败。毛泽东用巧计转移了敌人注意力,历时七天七夜,取得巧渡金沙江胜利,不失一卒一马。抢渡大渡河是背水之战,夺取泸定桥充满铁、血、

火的战斗,红军付出了流血牺牲。这是两句诗描述的基本史实。这两句诗的奥妙处在于“暖”、“寒”二字的选用上。特别是“暖”字用的出人意外,值得反复玩味。“水拍云崖”,其水势可见,其击水之声可闻,用“暖”字强化了这一感受,不仅限于状物而且写出了人的心理活动。“寒”字用法也是如此,突出了过泸定桥时各种条件引起人的反应和感觉。“暖”、“寒”作为一对反义词出现在一联诗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七句写岷山。岷山终年积雪,是长征最艰难的路段,过了岷山,就意味着长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正如诗人自注中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花明柳暗又一村了”。“岷山千里雪”让诗人感到“更喜”,是因为它更集中显示出诗人对冰雪美热爱的审美情趣。“岷山千里雪”在全诗中是在巨山大川之后出现的冰清玉洁世界,峭拔之笔把人引入更高境界。最后一句照应开端,写红军走过万水千山特别是大雪山之后的喜悦心情。这一句又是前句中“更喜”的发挥,也是诗人人格的集中体现,正如作者自己早年说过:“圣人者,抵抗极大之恶而成者也”。长征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最艰巨的一段,也是显示他超人才华的大舞台,中国革命成败就在此一举。全诗以“开颜”作结,意味深长。统观全诗,这是一幅万里行军图。万水千山是人征服的对象,人征服困难的精神借助于这些自然之物显示出来,于是这些雄壮奇险山川、晶莹剔透冰雪就成为表现诗人人格的意象,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美,构成全诗壮丽的艺术境界。毛泽东给陈毅谈诗的信中说道:“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尽管如此,我认为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乃至诗词格律的运用,都是经典之作,在所有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所作七律诗中,这首诗应占冠军地位。

——奋斗不止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永不满足现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坚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把这种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融入到诗词里,于是,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些气壮山河的诗句:他在规划祖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要“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水调歌头·游泳);他鼓励人们,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

新天”(七律·到韶山);他知道,我们的事业是无限的,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从事无限的革命事业,就必须以“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紧迫感去艰苦奋斗,不光坐着说,更要起来行。年过七旬的老人家还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是真正杰出的诗人,他能够通过优美、朴素的语言,把人们引入到他所描绘的那片天地中去,和他同欢乐、共忧思,并使人的思想境界得到充实和升华,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鼓舞。下面,让我们来重点欣赏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作的两首诗词。

《七律二首·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先欣赏诗前小序。从小序看,毛泽东的诗情是来自于1958年6月30日读了《人民日报》而感发的。报纸发表了题为《第一面红旗——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的报道,同时发表《反复斗争,消灭血吸虫病》的社论。毛泽东读到这天报纸时正在杭州考察

工作,他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好!好!全国都这样那该多好。这种小虫子可害人哩,余江人民消灭了血吸虫,我看了就高兴!和人民心连心的领袖竟然高兴得“夜不能寐”,思绪贯穿古往今来、天上人间,一个个像鸟儿展翅飞出,化成诗的构思。一夜无眠的诗人在高兴中迎来了党的37岁生日,在西湖岸上“微风拂煦”之中,面对“旭日临窗”,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全。于是他“遥望南天”,向余江县方向望去,高兴地写下了这组诗。

这两首诗属连章体,既独立成章,又有密切联系。一般研究者认为前一首写旧社会,后一首写新社会。这种常见的说法不符合血吸虫病的实际情况。少数意见认为这两首诗“是一个浑然整体,显示了血吸虫病流行、治理、消灭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少数人的意见更符合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也按少数人的意见来理解。

先欣赏第一首。这一首抒写诗人对瘟神来时人民遭受苦难的关切之情。首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充分写出自古以来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前一句从空间着眼,由眼前的青山绿水想到大半个中国,只因有了血吸虫危害人的生命,江山再多再好也没有用啊。后一句从时间角度思考,就连名医华佗对血吸虫病都没有办法。华佗,东汉末名医,《后汉书》本传记载他善治虫病,“去三虫”,可他对血吸虫无能为力,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两句诗一是写血吸虫病为害之广,一是写血吸虫病为害时间之长,很自然地引出下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形象地描绘出人得血吸虫病后轻则失去劳动能力,重则死亡的惨象。人得病后的症状先是腹泻,不能参加劳动,致使野草薜荔爬满村落;重则死亡,造成人烟稀少的局面。据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说,余江县的蓝田坂是重灾区,“过去由于血吸虫危害,在近五十年内,蓝田坂有3000多人因患血吸虫病死亡,有20多个村庄完全消灭,有14000多亩地变成了荒野。”“人遗矢”用廉颇故事(“顷之,三遗矢矣”)写出人得病由强变弱的状态,也给人以历史感。“鬼唱歌”,不是瘟神在唱歌,而是那些被瘟神夺去生命的人死了变成鬼在唱歌。“以乐景写哀,以哀情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用的是反衬手法,更觉“万户萧疏”凄惨之至。诗的前半部分以写人民遭受瘟神之灾的苦难为主,为后半部分诗人抒

情奠定基础。

诗的后半部分表现诗人对人民遭受瘟疫之苦的关切之情,“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巡天”的主体是谁?就是作者自己。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我坐在地球上以一日八万里的速度前进,随着太阳系在银河系巡游,远远看到无数星河。这只是字面大意,诗人这颗伟大的心灵一直在天地古今之间执着地探索和追求。他把“小小寰球”当成了自己的宇宙飞船,乘着它在银河系里穿行,再向其他星系望去,又可见星河千万条。壮哉,这是何等伟大的漫游,漫游者又是何等的高大、浪漫啊!如果他老人家能够活到现在,亲眼看到“神舟升天”,“蛟龙入海”,说不定还会写出更加豪迈壮丽的诗篇!神仙队伍里关心人民死活的太少,只有放牛娃出身的“牛郎”,“自然关心他的乡人,要问瘟神如何了。”“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牛郎关心瘟神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看到诗人的到来,也要打听一下,他和诗人的心是相通的,一样产生了悲欢交集的感情。毛泽东是因为血吸虫病的问题引起他情感世界的巨大激荡,现实世界里不足以表现,只好到广漠的宇宙中抒发,就连牛郎都与他有共感,人的情感可谓动天地泣鬼神了。

接着欣赏第二首。这一首抒发了诗人看到余江县根治血吸虫病报道后,联想到全国出现的大好形势的无限喜悦之情。“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使人的眼光、思绪陡然由天上回到人间:春风荡漾,杨柳轻拂,六亿中国人民个个都如同古代圣贤尧舜一样。毛泽东是在盛夏写这首诗的,为什么笔下会有春天景物的描绘?根本原因是诗人的情思仍然留在浪漫世界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其中,“红雨”一词用的别致,唐代诗人李贺有“桃花乱落如红雨”句,诗人也仿照李贺用“红雨”写桃花落时的景象。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桃花飘落如同红雨随着自己的意愿翻作波浪,青山特别有意变为桥梁为人提供方便。真是桃花斗艳、青山争巧,都是为人服务。在这里,大自然服从了人的主观需要,正是那个向大自然开战时代毛泽东心境的反映。随心翻浪,着意化桥,只有神仙世界可能有的事,而人间可以做到,正说明六亿人民如同圣贤,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与前一联相呼应,突出写人的作用,意即人主观上获得自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诗所表现的是波澜壮阔的大跃进场景:六亿人民或挥动银锄让高山低头;或摇动铁臂让河水让路,极尽夸张之笔,写出大跃进过程中人民向大自然开战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人民就是上帝,只要把人民动员起来就能根治血吸虫病,就能改变整个中国面貌。人民的力量既然如此强大,那么给人民带来灾难的瘟神又将如何呢?“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不说瘟神而说瘟君,似尊重而实嘲弄、藐视、憎恶、讽刺兼而有之,就是说只要人民动员起来,形形色色的瘟神必将无处藏身。最后,巧借民间送神习俗,点上蜡烛烧纸船,把火烧得照亮天空,让瘟神赶紧开路吧!以幽默的方式完成题目所规定的内容,诙谐之笔余味无穷。

这组诗用送神曲的形式,写出了余江县血吸虫病从流行到被根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又写出作者所期望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所带来的大好形势。诗人的感情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变化着,有深沉的忧虑,有轻松的愉快,有英雄的豪迈,有轻蔑的憎恶,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真情感人

诗言志,诗贵情,情贵真。没有感情的诗篇,就等于没有诗魂,也就失去了激动人心的力量。毛泽东的诗词之所以那样令人难忘,除去其他原因,主要就在于他的诗词情真意切,朴实感人。在他诗词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有的是革命豪情,有的是儿女柔情,有的是战友深情,有的是旧友故情。但无论哪种感情的表露,无不纯真质朴,情发于衷,读后使人心暖肠热,久久难忘。这里仅就诗人与亲人旧友之间的赠和酬唱所表露的纯真感情谈一点粗浅体会。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7年1月,毛泽东18首诗词在《诗刊》上发表后,当时在长沙第十中学任教的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信,寄来1933写的纪念自己丈夫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菩萨蛮·惊梦》,并索要毛泽东1921年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全词。毛泽东1957年5月11日回信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湖南师院》首次发表这首词时,根据作者意见,改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这首词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时,标题改为《蝶恋花·答李淑一》。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自公开发表以来,除了文学界对它做出许多讲解论析以外,还引发出不少以这首词为蓝本的艺术创作,如歌舞、戏剧、曲艺、绘画等等。有关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故事及其基本内容,人们已经相当熟悉。这里仅就这首词中作者对逝者的深情、对生者的关切和抚慰、对于伟大事业的自豪和信心谈点个人的体会。

这首词的主题是悼亡,其表现形式是游仙,其功用或者说创作目的是赠答。因为友人来信来诗,触发了灵感,就用游仙的方式抒发对亡人的怀想,并以此作为对友人的答复,这就是这首词的创作过程。

悼亡主题,游仙形式和以诗词相赠答,在中国文学里都具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既与这些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决不被其所局限,而是有所突破、有所创造,从而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特别是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所谓悼亡,在文学史上有其特定的含义,那就是悼念亡故的妻子。历史上此类诗词作品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陆游的《沈园诗》和苏轼的《江城子·记梦》。陆游在晚年81岁的时候,已经白发苍苍,

老态龙钟,仍然不忘长眠于酒泉之下的唐婉,写下了两首怀念她的诗。十二月二日梦游沈氏园亭: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迹犹锁壁见尘。”诗人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梦中见到往昔与爱妻相会的情景,怎不叫人痛彻肺腑?后人根据他们的词《钗头凤》及其相关故事,把他们的爱情故事搬上了舞台,这些都为大家所熟悉。苏轼40岁左右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的时候,,有一天梦见了亡故十年的爱妻王弗,诗人感触颇深,用一首词把这个梦记录下来,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陆诗苏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感情真挚而细腻。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有的侧重回忆,有的立足想象,都能抓住一些细节,通过某些器物和一定环境的描写,制造凄凉悲哀的气氛,从而倾吐哀思,引起读者的共鸣。

同是悼亡,境界大不相同。以往的诗人悼念逝者,尽力想象的是阴间的凄清孤寂,意在舒泄心头的哀伤,除了宗教提供的某种解脱感,没有什么强劲的力量作支撑。但是,毛泽东在《蝶恋花》中没有采用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开篇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明白道出悼亡之意,这既是一种长歌当哭,又贯注了一种豪气。失去亲人固然悲痛,但作者又绝没有被悲痛所压倒。这样开篇就为全词定下了慷慨豪迈的基调,使它迥然不同于上述任何悼亡之作。只用一个“骄”字,透露出对妻子无限怜爱的柔情,这种以极简单的语言传达极深刻意境的炼字法,也是很高明的。诗人悼念的不仅是亡妻杨开慧一人,还有李淑一的亡夫柳直荀。杨、柳二人不但是毛泽东的亲人挚友,更是革命队伍中的同志,因此毛泽东对他们的追思,就会很自然地从他们身上而扩展开去,想到在几十年革命战争中许多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和亲人。这就决定了毛泽东的追思必然超越个人的范围、具体场景,而升华到一个更高、更广、更宏伟的境界。毛泽东采用游仙的形式来抒发郁积于胸的对烈士的怀念,完全是为了升华悼亡主题的需要。从《蝶恋花》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打通天上人间、打通仙凡之隔的形式,

极大地方便了作者想象的飞腾,特别有助于作者对想象中烈士们的生活环境的营造,也极好地完成了作者以革命的胜利来殷殷告慰烈士和畅抒豪迈乐观之情的创作旨趣。他和万千烈士为之奋斗的事业,如今已经取得胜利,“忽报人间曾伏虎”,当初夺去烈士们生命的反动势力已经垮台,烈士们的牺牲已经有了回报。我们纪念一切为这一伟大事业献身的先逝者,但我们不能沉溺于悲哀之中,因为我们完成了烈士们的未竟事业,实现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为此而感到宽慰和高兴的。所以,《蝶恋花》一词在用几句话点明了悼亡主题之后,紧接着就巧妙地把两位烈士的姓氏转化成为自然物杨枝柳条,以之象征着他们的忠魂;随后又用巨大的想象力,把象征烈士忠魂的杨柳直送到高高的天上,让仙界的吴刚、嫦娥对他们表示出由衷的敬意,并让他们一起共同为人间的巨变喷涌出喜悦的泪水。在这里,作者那杰出奔放、天马行空的想象,把读者的思绪一路引领向上。人们仰头而望,仿佛能够看到以杨、柳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正和吴刚、嫦娥一起关切地俯视着人间,为人间伏虎的伟大胜利而喜泪滂沱,而那由泪水化成的倾盆大雨,不但冲刷着后死者心头的悲哀,而且把天上人间联系了起来。这首词短短60个字,把夫妻爱、同志情和深沉丰厚的历史内容浑然地熔铸为一体。若不是借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若不是力量千钧的大手笔,若不是怀着对亲人、战友的真情实意,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949年4月29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清末秀才柳亚子,一生追求自由民主,是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他是同盟会的元老、民主主义革命家,又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旧体诗诗社的盟主。从1926年在广州同毛泽东相识之后,他多次在自己的诗中写到毛泽东,还频繁地赠诗给毛泽东。投桃报李,毛泽东一生

只写过六首唱和之作,其中三首是步柳诗原韵之作。两位都是豪放的诗人,似乎很容易实现心灵的沟通。坦诚直率的柳亚子,在1949年到北平以后,连续遇到几件不顺心的事情,不免有些牢骚,甚至产生了像东汉名士严光归隐浙江富春江一样,回乡隐居。他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首诗,传递自己的牢骚。诗是这样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毛泽东的这首七律,就是在读了柳亚子的诗之后为柳亚子写的唱和之作。

首联“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写的是诗人过去和柳亚子曾经两度相逢。第一次是1926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当时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柳亚子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曾有机会相识品茶,畅谈国事。第二次见面是在1945年秋,毛泽东由延安去重庆谈判,柳亚子曾向毛泽东索要诗篇,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相赠。23年前的事情还没有忘记,可见印象很深,交情不浅。“叶正黄”形象地表现时令,与后边的“落花时节”表现春季一样。如果再引申一下,可以理解为:“叶正黄”象征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前途像秋风落叶一样,不会长久;而后文的“落花时节”则象征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颔联“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31年前毛泽东到过北平。此处的“国”指“国都”,当时北洋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国都就在北平。经过了漫长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又回到了旧时的北平,所以“还旧国”三个字,饱含着万千感慨。华章,就是华美的诗章,指柳亚子所做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作者的视点,从历史到当代,从广阔的国土到眼下的北平,从虚幻的忆念到现实的诗章,完成了全诗的叙述部分,为后半首诗的发展,奠定了时空架构的背景基础。颈联“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针对柳亚子牢骚心境的深刻批评和劝慰。诗人高度的哲理升华,它的思想深度、艺术力度,都大大超出了原诗规定的范畴,内涵比原诗更加雄奇广阔。随着毛泽东诗词的普及,这一联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各领域,成了人们常用的格言警句。从艺术形式上来说,此联一砥一励,一抑一扬,组合自然,

语势顺畅,不但有严谨的对称美,还有流畅的节奏美。尤其用“防肠断”对“放眼量”,不仅对仗无懈可击,意思也恰如其分,而且来自日常用语,自然贴切,幽默生动,真可谓佳句天成,妙笔生花。尾联“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两句诗是针对原诗尾句“分湖便是子陵滩”所作的辩解性抒发。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浙江富春江游钓,至今钓台古迹犹存。柳亚子家居分湖之北的吴江县,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要回到家乡分湖,学严子陵到富春江钓鱼去了。”毛泽东就针锋相对地在这句诗上做了文章。当时,柳亚子正住在颐和园益寿堂。毛泽东便信手拈来园中的昆明池,与严子陵垂钓的富春江作为两个象征意象。昆明池观鱼象征留京参与国政,富春江钓鱼象征避世隐居。作诗需要凭借形象物,曲言事理,方为上乘之作。其实毛泽东并非要柳亚子天天观鱼,也并非昆明池的鱼真的比富春江的鱼好看。诗的尾联,承载全诗之重,拓全诗之境,抒不了之情。毛泽东真不愧是诗词高手,赋以形象,寄以遐想,意境于是大开,余韵于是绵绵。纵观全诗,先是叙述,继以哲理,结构严谨,跌宕起伏。有严肃的批评,有耐心的开导。再加上运用口语,语意畅达,语势波折,语流顺畅,可歌可吟,确是口传文学之佳作。

1963年12月,中央正式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这本诗集的出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1964年1月,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发表了一组“笔谈学习毛主席诗词十首”的文章和附词。其中有该校中文系教授高亨写的一首《水调歌头》。由于该词对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概括的比较恰当,仿佛毛泽东的自述一般,很快就流传开了,甚至有些人误认为是毛泽东自己的作品。此事惊动了中央领导层。1966年2月,当时的一位中央领导在武汉当面请教毛泽东,以求证实。毛泽东看了这首词,哈哈一笑,说:“词写的不错嘛,有气势,不知是哪个知识分子写的”。查实之后,为正视听,《人民日报》1966年2月18日第六版右上角,用花边框起重新发表了这首词,并说明该词为高亨所作。词是这样的“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心路的高度概括。在毛泽

东的诗词里,没有古人怀才不遇的忧伤,没有古人看破红尘的消沉,没有古人寒蝉凄切的冷清,没有古人报国无门的惆怅。他观千秋史于掌上,藏百万兵于胸中,聚六洲风云于眼底,唤亿万民众于神州。他的诗词,让李杜诗篇无光,让苏辛词句失色。毛泽东的诗词成了绝唱。有的,诗人活着,诗却死了;有的,诗人死了,诗却活着!毛泽东的诗词和他伟大的名字一样,与江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千古绝唱第一人

——毛泽东经典诗词欣赏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人们不会忘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上,记载着一位开天辟地、叱咤风云的旷世伟人,他就是家喻户晓、世人皆知的毛泽东。他的一生,有很多光彩照人的头衔: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伟大诗人。当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有一位美国记者曾经这样写到:“毛泽东不仅熟悉古代诗人,而他自己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毛泽东的诗具有古代诗人的伟大品质。”诗人柳亚子也曾经赞叹:“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祗解牢骚。”鲁迅先生曾经断言“我认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做完。”可惜的是,当时的鲁迅并没有读到毛泽东的诗词,如果他读到了毛泽东的诗词,也一定会产生“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慨。

诗歌,是毛泽东的语言故乡,也是他别具一格的生存方式。在他的血管里,似乎流淌着红色的诗。这里有蓬勃的青春气息,有婉丽的爱情悲欢;这里有谁主沉浮的浩歌,有霹雳暴动的烽烟;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这里有临海而迎潮搏浪的激情,有登山而倚天抽剑的呼喊;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有人间正道的沧桑;这里有鲲鹏展翅的恢弘遐想,有乱云飞渡的从容气象;这里有宏图惊世界,更有腊梅傲霜雪;这里有坐地巡天的浪漫华章,更有闲庭信步的击水新唱。在现存的70余首毛泽东的诗词里,究竟汇聚了多少情感,传递了多少信息,恐怕到现在也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毛泽东——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毛泽东诗词——一生永远欣赏不够的精品。2013年的9月9日,他老人家离开我们37年了。2013年的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今天,让我们重温他的诗词,瞻拜他的风采,缅怀他的业绩,感受他的才华,汲取他诗词中的精神和营养,踏着伟人的足迹,去实现我们未来的光荣与梦想。

毛泽东的诗词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的每一首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地咀嚼品味。因为时间关系,选择毛泽东诗词历史

长河中的几个节点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学习毛泽东诗词的感悟和体会。

——豪情壮志

“诗言志”,一直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主旋律。“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没有理想,没有磨难,就没有对不合理现实的真切感受。没有忧虑,没有悲愤,没有抗争,没有进取,就没有真情大志的佳作。翻开中国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佳作,无一不是追求人品与诗品的和谐,道德与才华的统一。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都以生命的真诚,栽种诗歌的花朵。在毛泽东的视野里,他们有:“上下求索”的屈原,“壮心不已”的曹操,“笑傲红尘”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泪湿青衫”的白居易,“心忧天下”的范仲淹,“把酒问月”的苏轼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展现出了不同凡响的理想抱负。1910年秋天,毛泽东改写了两首前人的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一首是日本名僧月性和尚(一说是西乡隆盛)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原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另一首是清代名士郑正鹄的,“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原诗: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从这两首套改的诗句中,豪情壮志,溢于言表。在此后毛泽东诗词的创作中,无论是描写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还是革命建设的滚滚热潮,以及战友故旧的唱和之作,都不乏书豪情,寄壮志,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佳句。但是,最最能反映毛泽东博大胸怀、雄视古今、顶天立地宏伟志向的是毛泽东所作的两首《沁园春》。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天。“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早年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自1911年起,到1924年去中共中央工作止,毛泽东在长沙学习、工作长达十年之久。1925年2月,毛泽东与杨开慧携毛岸英、毛岸青回韶山老家一边养病,一边指导农民运动。这年秋天,他南下广州经过长沙,重游橘子洲,抚今追昔,激情澎湃,写下了这首千古不朽的词。词的上半阕一开头,就清楚地交代了时间和地点:青年毛泽东独自一人,伫立于寒气袭人的萧瑟秋风中,见湘江经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想到它一进洞庭湖,就会与长江会合,将出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浩大气势;对照自己即将南下广州,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投身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更有“驾长风破万里浪”的壮怀。他徘徊在橘子洲头,仰观俯察,心潮澎湃。当年的橘子洲和岳麓山,连成一片,期间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只点缀着橘农与渔民搭建的竹篱茅舍。作者用一个“看”字领起下文,山水尽收眼底,并无远看近看之分,只有宏观与微观之别。从宏观着眼,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立体的岳麓山,群峰耸立,层次分明,都像染了红色,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而平静的湘水,清澈透明,成百条航船争相进发,可谓“秋水共长天一色”。再从微观着眼,则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山鹰搏击在长空,游鱼漂浮在清澈见底的水里,真是天高任鸟飞,水阔凭鱼跃啊。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心动神驰,喷出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切的一切,无不栩栩如生,生动活泼,都在为争取各自的自由而展开竞争。面对“如此多娇”的大好河山,当家作主、忧国忧民的意识油然而生。面对寥廓的大地,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发出“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气壮山河的一问。这一问集中体现了诗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心感受。这样的内心感受,超越了古今中外一切从个人出发的名利意识,显示出高尚的、纯粹的、真正的崇高美。

词的下半阕紧紧呼应上半阕,一气呵成。下半阕的“百侣”呼应上半阕的“独立”,表明诗人的“独立”不是孤立。一个“忆”字,拉开了十多年前学习生活与革命活动“峥嵘岁月”的场景。当年携手同游的“百侣”,从年龄(同学少年)、气派(风华正茂)、干劲(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风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方面,展示他们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暗示人们,“苍茫大地”的主宰权是可以由“百侣”取而代之的。词的结尾,特别向同游的“百侣”反问:还记得当年在湘江中游泳,我们掀起的浪涛竟然把飞驶而来的船舶都挡住了吗?这一反问,从艺术匠心说,把上下半阙紧紧扣在一起,上阕提出问题,下半阕试图解答问题,实际上已经解答了问题,只不过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直说而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直到1936年2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给出了答案。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的两首《沁园春》形式相同,风格一致,内容前后相互照应。前首提出了问题,后一首对前一首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有力的回答。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此时此刻的毛泽东心情不错。一方面,经过革命实践的反复检验,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在红军长征途中终于确立了代表正确路线的毛泽东在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中央红军在共产党、毛泽东的领导下,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战胜数不清的艰难困苦,终于完成历史的空前壮举——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通过《沁园春·雪》把洋溢在心中的胜利喜悦和革命豪情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词的上半阙,由“雪”入题,以视通万里的大手笔,咏唱了祖国的多娇江山。

作者分三个层次抒写了雪里的山河:“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第一个层次,展现的是一种雄浑苍茫的景象,创造的是一种静穆旷远的境界。作者着重从浑茫旷远的方面去把握北国雪景静态的美,既显示了作者宏阔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也流露出静观默察的深思意态。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第二层次的描写却展现了北国雪景另一种形态的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着重表现了一种动态的美,创造了一种洋溢着生机的灵动世界。作者为了突出北国雪景不同的美的形态,使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变动为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是化静为动。艺术上巧而无痕,是因为它们恰好准确而细腻地传达了作者审美感受的微妙推移和变化。这里写雪景的腾挪飞扬,也折射出作者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写雪里的高原山岭,但也不难想见诗人的胸中丘壑。到了第三个层次,词又峰回路转进入另一番境界:“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个层次又和前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说前两个层次是着重描写雪中的北国美景,那么这里则是着重表现雪后的北国美景;前面是用冷色调写出雪中江山的雄浑壮美,这里却是以暖色调写出雪后江山的妖娆妩媚。动静结合,冷暖相映,既歌颂了北国雪景丰富多彩的美,也通过美不暇接的感受透露出作者热烈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词的下半阙,在上半阙歌颂江山多娇的基础上,以“思接千载”的联翩浮想,自然而然地引出对古往今来活跃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英雄人物的评论。下半阙的抒写也可分为三个层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第一层次这两句,既是承接上文的过渡,又是领起下文的开端。这两句言简意赅,可以引发我们的无穷联想:在辽阔美丽的中华大地上,一代又一代,曾有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驰骋纵横,建功立业。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回想中,作者又进而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几位杰出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评判:“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以议论入诗,应当说带有明显的理性色彩。评价他们,不是看不起他们,更不是否定他们。在肯定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时,指出他们只长于武力征服,而短于文化建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毛泽东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是的,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真正能够在多娇江山上创造一个崭新的美好社会的风流人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是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这一结尾,举重若轻,力拔千钧,其境界犹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气势像群山逶迤突起一座高峰,江河迂回奔流到浩瀚的大海。《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经典之中的经典。作者那雄视大江南北的广阔视野,纵论古今人物的宏大气魄,顶天立地的担当精神,变幻莫测的独特想象,被人们誉为千古绝唱。

——战地黄花

在毛泽东现存的70余首诗词中,有18首是以军旅生活和战争场景为题材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有些是在“马背上哼成”的。其数量之多,意境之高,韵律之美,都是罕见的。这固然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但作者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博大胸怀,不能不起着春雨催花、流光溢彩的作用。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盾。”

捧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眼前立即出现一幅如诗如画的场面:万山丛中,雄峰高耸,一条羊肠小道,傍松沿溪,盘旋隐入云端,一面是深壑生烟,一面是峭壁逼人。山下红旗招展,弹雨纷飞;山头军号齐鸣,炮声隆隆。啊,井冈山,黄洋界,这里正经历着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我们穿过险隘坚垒,来到万丈绝顶,只见那身躯伟岸的战斗指挥者怡然伫立,俯视群峰。周围则是人群欢腾,硝烟渐散,松涛长鸣,一片胜利后的洋洋喜气。此时此地,他竟是那样镇定潇洒,安详自如,一步一咏地唱出了一首《西江月·井冈山》。他,就是红军的党代表毛泽东。其实,当时他不在现场,但是,我们是在读诗,我们以为他就在现场。实际上,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是在他的思想和策略指导下取得的。1928年8月30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

部,乘红四军主力还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作者开篇用一对仗单刀直入,立即展现了战火纷飞的现场。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来指挥战斗、助扬军威的器具,历来诗人常借以表现行军、列阵和战斗场面,而又往往在一联中排比连用,造成一种特殊的战争气氛。作者在“旌旗”、“鼓角”前面分别冠以“山下”、“山头”两个方位词,立即点明眼前是一场山地保卫战;句尾又分别续以“在望”、“相闻”两个动词,更令人放眼战场,耳闻杀声,有居高临下之感,于威武雄壮之中,透出几分沉着镇定,预示此战必胜无疑了。接着,“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补足了气氛,完成了上阕。红军那气吞强虏、屹立如山的群体英雄风貌也跃然而出。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下阕也同样用了一个对仗,令人信服地认同“我自岿然不动”并非虚夸之笔。毛泽东早就估计到:“既有民众拥护,地形又极险要的大小五井,不但在边界此时是重要的军事根据地,就是在湘鄂赣三省暴动发展的将来,亦将是重要的军事根据地。”黄洋界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地势极为险要。毛泽东有词赞扬“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词中将“壁垒森严”颠倒为“森严壁垒”,除平仄、对仗需要外,把形容词变成动词,更加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这件事临战前就准备好了,所以便自然贴切地冠以“早已”二字。但是,只有坚壁固垒是不够的,还要加上人的精神因素,所以特意接上一句“更加众志成城”。于是,一座攻不进、打不破的铜墙铁壁便岿然摆在敌人面前。“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盾。”黄洋界山路窄险,敌人兵力施展不开,只能摆成一字长蛇阵仰攻。红军战士居高临下,枪弹、手榴弹、滚石齐下,经一天一夜的激战,敌人在阵地前尸横遍野,待我方炮声一响,便吓得敌人连夜逃跑了。一首动人心弦的战地欢歌,就这样轻松潇洒地一下煞住。其中多少动人场面,多少豪情慷慨,无须说,也不必说了。这首《西江月·井冈山》诗心别运,画意盎然。若不是作者笑对战争,能够如

此妙笔生花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来到甘肃通渭。在城东的一所小学校里召开全军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向全体干部讲了长征的重大意义并朗诵了这首诗。诗的一、二句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是红军战士人格的全面概括。长征的难处人所共知,无须细说。然而面对“远征难”的红军硬是“不怕”,这就是敢于挑战。态度坚决表现在语调上就显得极有气魄。“万水千山”是“远征难”的具体化、形象化。不但不怕,而且以“等闲”视之,认为很一般、很平常,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万水千山”造成的重重险阻,看作平平常常,轻轻松松,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气魄啊!“万水千山”虽是成语,用在这里却显示出壮阔景象,“只等闲”的态度就在这壮阔空间中表现出来,这种超越的情怀,让人感到格外豪迈。前两句在全诗起总括作用,犹如画家构图先粗线条地勾勒一笔,然后再细加描绘。三、四两句写的是山中行军。以五岭、乌蒙山代表“千山”。五岭横亘在江西、湖南和两广四省,以“逶迤”形容其绵延之广;乌蒙山在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海拔在2300米左右,以“磅礴”形容其气势雄伟。两个形容词准确、生动,把两个庞然大物形象地描绘出来。“腾细浪”、“走泥丸”,又把这两个庞然大物写的十分渺小。前面已经言其大这里又极言其小,又都是针对同一事物,反差极大,造成一种奇特的艺术效果。山本来是静的,用“腾”、“走”两个动词描述,是诗家常用的化静为动手法,却又是山间快速行军者的感受,也写出人在对山的征服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五、六句写的是对水的征服,涉过“万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代表,是因为过这两条江河时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斗,而且关系到长征的成败。毛泽东用巧计转移了敌人注意力,历时七天七夜,取得巧渡金沙江胜利,不失一卒一马。抢渡大渡河是背水之战,夺取泸定桥充满铁、血、

火的战斗,红军付出了流血牺牲。这是两句诗描述的基本史实。这两句诗的奥妙处在于“暖”、“寒”二字的选用上。特别是“暖”字用的出人意外,值得反复玩味。“水拍云崖”,其水势可见,其击水之声可闻,用“暖”字强化了这一感受,不仅限于状物而且写出了人的心理活动。“寒”字用法也是如此,突出了过泸定桥时各种条件引起人的反应和感觉。“暖”、“寒”作为一对反义词出现在一联诗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七句写岷山。岷山终年积雪,是长征最艰难的路段,过了岷山,就意味着长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正如诗人自注中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花明柳暗又一村了”。“岷山千里雪”让诗人感到“更喜”,是因为它更集中显示出诗人对冰雪美热爱的审美情趣。“岷山千里雪”在全诗中是在巨山大川之后出现的冰清玉洁世界,峭拔之笔把人引入更高境界。最后一句照应开端,写红军走过万水千山特别是大雪山之后的喜悦心情。这一句又是前句中“更喜”的发挥,也是诗人人格的集中体现,正如作者自己早年说过:“圣人者,抵抗极大之恶而成者也”。长征是毛泽东革命生涯中最艰巨的一段,也是显示他超人才华的大舞台,中国革命成败就在此一举。全诗以“开颜”作结,意味深长。统观全诗,这是一幅万里行军图。万水千山是人征服的对象,人征服困难的精神借助于这些自然之物显示出来,于是这些雄壮奇险山川、晶莹剔透冰雪就成为表现诗人人格的意象,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美,构成全诗壮丽的艺术境界。毛泽东给陈毅谈诗的信中说道:“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尽管如此,我认为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乃至诗词格律的运用,都是经典之作,在所有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所作七律诗中,这首诗应占冠军地位。

——奋斗不止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永不满足现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坚信:“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把这种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融入到诗词里,于是,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些气壮山河的诗句:他在规划祖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要“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水调歌头·游泳);他鼓励人们,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

新天”(七律·到韶山);他知道,我们的事业是无限的,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从事无限的革命事业,就必须以“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的紧迫感去艰苦奋斗,不光坐着说,更要起来行。年过七旬的老人家还要“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他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是真正杰出的诗人,他能够通过优美、朴素的语言,把人们引入到他所描绘的那片天地中去,和他同欢乐、共忧思,并使人的思想境界得到充实和升华,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鼓舞。下面,让我们来重点欣赏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作的两首诗词。

《七律二首·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先欣赏诗前小序。从小序看,毛泽东的诗情是来自于1958年6月30日读了《人民日报》而感发的。报纸发表了题为《第一面红旗——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的报道,同时发表《反复斗争,消灭血吸虫病》的社论。毛泽东读到这天报纸时正在杭州考察

工作,他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好!好!全国都这样那该多好。这种小虫子可害人哩,余江人民消灭了血吸虫,我看了就高兴!和人民心连心的领袖竟然高兴得“夜不能寐”,思绪贯穿古往今来、天上人间,一个个像鸟儿展翅飞出,化成诗的构思。一夜无眠的诗人在高兴中迎来了党的37岁生日,在西湖岸上“微风拂煦”之中,面对“旭日临窗”,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全。于是他“遥望南天”,向余江县方向望去,高兴地写下了这组诗。

这两首诗属连章体,既独立成章,又有密切联系。一般研究者认为前一首写旧社会,后一首写新社会。这种常见的说法不符合血吸虫病的实际情况。少数意见认为这两首诗“是一个浑然整体,显示了血吸虫病流行、治理、消灭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少数人的意见更符合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也按少数人的意见来理解。

先欣赏第一首。这一首抒写诗人对瘟神来时人民遭受苦难的关切之情。首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充分写出自古以来血吸虫病对人的危害。前一句从空间着眼,由眼前的青山绿水想到大半个中国,只因有了血吸虫危害人的生命,江山再多再好也没有用啊。后一句从时间角度思考,就连名医华佗对血吸虫病都没有办法。华佗,东汉末名医,《后汉书》本传记载他善治虫病,“去三虫”,可他对血吸虫无能为力,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两句诗一是写血吸虫病为害之广,一是写血吸虫病为害时间之长,很自然地引出下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这形象地描绘出人得血吸虫病后轻则失去劳动能力,重则死亡的惨象。人得病后的症状先是腹泻,不能参加劳动,致使野草薜荔爬满村落;重则死亡,造成人烟稀少的局面。据6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说,余江县的蓝田坂是重灾区,“过去由于血吸虫危害,在近五十年内,蓝田坂有3000多人因患血吸虫病死亡,有20多个村庄完全消灭,有14000多亩地变成了荒野。”“人遗矢”用廉颇故事(“顷之,三遗矢矣”)写出人得病由强变弱的状态,也给人以历史感。“鬼唱歌”,不是瘟神在唱歌,而是那些被瘟神夺去生命的人死了变成鬼在唱歌。“以乐景写哀,以哀情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用的是反衬手法,更觉“万户萧疏”凄惨之至。诗的前半部分以写人民遭受瘟神之灾的苦难为主,为后半部分诗人抒

情奠定基础。

诗的后半部分表现诗人对人民遭受瘟疫之苦的关切之情,“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巡天”的主体是谁?就是作者自己。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我坐在地球上以一日八万里的速度前进,随着太阳系在银河系巡游,远远看到无数星河。这只是字面大意,诗人这颗伟大的心灵一直在天地古今之间执着地探索和追求。他把“小小寰球”当成了自己的宇宙飞船,乘着它在银河系里穿行,再向其他星系望去,又可见星河千万条。壮哉,这是何等伟大的漫游,漫游者又是何等的高大、浪漫啊!如果他老人家能够活到现在,亲眼看到“神舟升天”,“蛟龙入海”,说不定还会写出更加豪迈壮丽的诗篇!神仙队伍里关心人民死活的太少,只有放牛娃出身的“牛郎”,“自然关心他的乡人,要问瘟神如何了。”“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牛郎关心瘟神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看到诗人的到来,也要打听一下,他和诗人的心是相通的,一样产生了悲欢交集的感情。毛泽东是因为血吸虫病的问题引起他情感世界的巨大激荡,现实世界里不足以表现,只好到广漠的宇宙中抒发,就连牛郎都与他有共感,人的情感可谓动天地泣鬼神了。

接着欣赏第二首。这一首抒发了诗人看到余江县根治血吸虫病报道后,联想到全国出现的大好形势的无限喜悦之情。“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使人的眼光、思绪陡然由天上回到人间:春风荡漾,杨柳轻拂,六亿中国人民个个都如同古代圣贤尧舜一样。毛泽东是在盛夏写这首诗的,为什么笔下会有春天景物的描绘?根本原因是诗人的情思仍然留在浪漫世界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其中,“红雨”一词用的别致,唐代诗人李贺有“桃花乱落如红雨”句,诗人也仿照李贺用“红雨”写桃花落时的景象。这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桃花飘落如同红雨随着自己的意愿翻作波浪,青山特别有意变为桥梁为人提供方便。真是桃花斗艳、青山争巧,都是为人服务。在这里,大自然服从了人的主观需要,正是那个向大自然开战时代毛泽东心境的反映。随心翻浪,着意化桥,只有神仙世界可能有的事,而人间可以做到,正说明六亿人民如同圣贤,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与前一联相呼应,突出写人的作用,意即人主观上获得自由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诗所表现的是波澜壮阔的大跃进场景:六亿人民或挥动银锄让高山低头;或摇动铁臂让河水让路,极尽夸张之笔,写出大跃进过程中人民向大自然开战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人民就是上帝,只要把人民动员起来就能根治血吸虫病,就能改变整个中国面貌。人民的力量既然如此强大,那么给人民带来灾难的瘟神又将如何呢?“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不说瘟神而说瘟君,似尊重而实嘲弄、藐视、憎恶、讽刺兼而有之,就是说只要人民动员起来,形形色色的瘟神必将无处藏身。最后,巧借民间送神习俗,点上蜡烛烧纸船,把火烧得照亮天空,让瘟神赶紧开路吧!以幽默的方式完成题目所规定的内容,诙谐之笔余味无穷。

这组诗用送神曲的形式,写出了余江县血吸虫病从流行到被根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又写出作者所期望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所带来的大好形势。诗人的感情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变化着,有深沉的忧虑,有轻松的愉快,有英雄的豪迈,有轻蔑的憎恶,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真情感人

诗言志,诗贵情,情贵真。没有感情的诗篇,就等于没有诗魂,也就失去了激动人心的力量。毛泽东的诗词之所以那样令人难忘,除去其他原因,主要就在于他的诗词情真意切,朴实感人。在他诗词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有的是革命豪情,有的是儿女柔情,有的是战友深情,有的是旧友故情。但无论哪种感情的表露,无不纯真质朴,情发于衷,读后使人心暖肠热,久久难忘。这里仅就诗人与亲人旧友之间的赠和酬唱所表露的纯真感情谈一点粗浅体会。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7年1月,毛泽东18首诗词在《诗刊》上发表后,当时在长沙第十中学任教的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信,寄来1933写的纪念自己丈夫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菩萨蛮·惊梦》,并索要毛泽东1921年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全词。毛泽东1957年5月11日回信说:“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湖南师院》首次发表这首词时,根据作者意见,改题为《蝶恋花·游仙赠李淑一》。这首词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时,标题改为《蝶恋花·答李淑一》。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自公开发表以来,除了文学界对它做出许多讲解论析以外,还引发出不少以这首词为蓝本的艺术创作,如歌舞、戏剧、曲艺、绘画等等。有关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故事及其基本内容,人们已经相当熟悉。这里仅就这首词中作者对逝者的深情、对生者的关切和抚慰、对于伟大事业的自豪和信心谈点个人的体会。

这首词的主题是悼亡,其表现形式是游仙,其功用或者说创作目的是赠答。因为友人来信来诗,触发了灵感,就用游仙的方式抒发对亡人的怀想,并以此作为对友人的答复,这就是这首词的创作过程。

悼亡主题,游仙形式和以诗词相赠答,在中国文学里都具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既与这些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决不被其所局限,而是有所突破、有所创造,从而不但在思想上,而且在艺术上特别是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所谓悼亡,在文学史上有其特定的含义,那就是悼念亡故的妻子。历史上此类诗词作品比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陆游的《沈园诗》和苏轼的《江城子·记梦》。陆游在晚年81岁的时候,已经白发苍苍,

老态龙钟,仍然不忘长眠于酒泉之下的唐婉,写下了两首怀念她的诗。十二月二日梦游沈氏园亭:其一“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其二“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迹犹锁壁见尘。”诗人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梦中见到往昔与爱妻相会的情景,怎不叫人痛彻肺腑?后人根据他们的词《钗头凤》及其相关故事,把他们的爱情故事搬上了舞台,这些都为大家所熟悉。苏轼40岁左右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的时候,,有一天梦见了亡故十年的爱妻王弗,诗人感触颇深,用一首词把这个梦记录下来,即《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陆诗苏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感情真挚而细腻。作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来表达对亡妻的思念,有的侧重回忆,有的立足想象,都能抓住一些细节,通过某些器物和一定环境的描写,制造凄凉悲哀的气氛,从而倾吐哀思,引起读者的共鸣。

同是悼亡,境界大不相同。以往的诗人悼念逝者,尽力想象的是阴间的凄清孤寂,意在舒泄心头的哀伤,除了宗教提供的某种解脱感,没有什么强劲的力量作支撑。但是,毛泽东在《蝶恋花》中没有采用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开篇一句“我失骄杨君失柳”,明白道出悼亡之意,这既是一种长歌当哭,又贯注了一种豪气。失去亲人固然悲痛,但作者又绝没有被悲痛所压倒。这样开篇就为全词定下了慷慨豪迈的基调,使它迥然不同于上述任何悼亡之作。只用一个“骄”字,透露出对妻子无限怜爱的柔情,这种以极简单的语言传达极深刻意境的炼字法,也是很高明的。诗人悼念的不仅是亡妻杨开慧一人,还有李淑一的亡夫柳直荀。杨、柳二人不但是毛泽东的亲人挚友,更是革命队伍中的同志,因此毛泽东对他们的追思,就会很自然地从他们身上而扩展开去,想到在几十年革命战争中许多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和亲人。这就决定了毛泽东的追思必然超越个人的范围、具体场景,而升华到一个更高、更广、更宏伟的境界。毛泽东采用游仙的形式来抒发郁积于胸的对烈士的怀念,完全是为了升华悼亡主题的需要。从《蝶恋花》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打通天上人间、打通仙凡之隔的形式,

极大地方便了作者想象的飞腾,特别有助于作者对想象中烈士们的生活环境的营造,也极好地完成了作者以革命的胜利来殷殷告慰烈士和畅抒豪迈乐观之情的创作旨趣。他和万千烈士为之奋斗的事业,如今已经取得胜利,“忽报人间曾伏虎”,当初夺去烈士们生命的反动势力已经垮台,烈士们的牺牲已经有了回报。我们纪念一切为这一伟大事业献身的先逝者,但我们不能沉溺于悲哀之中,因为我们完成了烈士们的未竟事业,实现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在天之灵也会为此而感到宽慰和高兴的。所以,《蝶恋花》一词在用几句话点明了悼亡主题之后,紧接着就巧妙地把两位烈士的姓氏转化成为自然物杨枝柳条,以之象征着他们的忠魂;随后又用巨大的想象力,把象征烈士忠魂的杨柳直送到高高的天上,让仙界的吴刚、嫦娥对他们表示出由衷的敬意,并让他们一起共同为人间的巨变喷涌出喜悦的泪水。在这里,作者那杰出奔放、天马行空的想象,把读者的思绪一路引领向上。人们仰头而望,仿佛能够看到以杨、柳为代表的无数革命先烈,正和吴刚、嫦娥一起关切地俯视着人间,为人间伏虎的伟大胜利而喜泪滂沱,而那由泪水化成的倾盆大雨,不但冲刷着后死者心头的悲哀,而且把天上人间联系了起来。这首词短短60个字,把夫妻爱、同志情和深沉丰厚的历史内容浑然地熔铸为一体。若不是借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若不是力量千钧的大手笔,若不是怀着对亲人、战友的真情实意,恐怕是难以做到的。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1949年4月29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清末秀才柳亚子,一生追求自由民主,是一位不同凡响的人物。他是同盟会的元老、民主主义革命家,又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旧体诗诗社的盟主。从1926年在广州同毛泽东相识之后,他多次在自己的诗中写到毛泽东,还频繁地赠诗给毛泽东。投桃报李,毛泽东一生

只写过六首唱和之作,其中三首是步柳诗原韵之作。两位都是豪放的诗人,似乎很容易实现心灵的沟通。坦诚直率的柳亚子,在1949年到北平以后,连续遇到几件不顺心的事情,不免有些牢骚,甚至产生了像东汉名士严光归隐浙江富春江一样,回乡隐居。他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首诗,传递自己的牢骚。诗是这样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毛泽东的这首七律,就是在读了柳亚子的诗之后为柳亚子写的唱和之作。

首联“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写的是诗人过去和柳亚子曾经两度相逢。第一次是1926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当时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柳亚子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曾有机会相识品茶,畅谈国事。第二次见面是在1945年秋,毛泽东由延安去重庆谈判,柳亚子曾向毛泽东索要诗篇,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相赠。23年前的事情还没有忘记,可见印象很深,交情不浅。“叶正黄”形象地表现时令,与后边的“落花时节”表现春季一样。如果再引申一下,可以理解为:“叶正黄”象征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前途像秋风落叶一样,不会长久;而后文的“落花时节”则象征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颔联“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31年前毛泽东到过北平。此处的“国”指“国都”,当时北洋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国都就在北平。经过了漫长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又回到了旧时的北平,所以“还旧国”三个字,饱含着万千感慨。华章,就是华美的诗章,指柳亚子所做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作者的视点,从历史到当代,从广阔的国土到眼下的北平,从虚幻的忆念到现实的诗章,完成了全诗的叙述部分,为后半首诗的发展,奠定了时空架构的背景基础。颈联“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是针对柳亚子牢骚心境的深刻批评和劝慰。诗人高度的哲理升华,它的思想深度、艺术力度,都大大超出了原诗规定的范畴,内涵比原诗更加雄奇广阔。随着毛泽东诗词的普及,这一联已经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各领域,成了人们常用的格言警句。从艺术形式上来说,此联一砥一励,一抑一扬,组合自然,

语势顺畅,不但有严谨的对称美,还有流畅的节奏美。尤其用“防肠断”对“放眼量”,不仅对仗无懈可击,意思也恰如其分,而且来自日常用语,自然贴切,幽默生动,真可谓佳句天成,妙笔生花。尾联“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两句诗是针对原诗尾句“分湖便是子陵滩”所作的辩解性抒发。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曾在浙江富春江游钓,至今钓台古迹犹存。柳亚子家居分湖之北的吴江县,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要回到家乡分湖,学严子陵到富春江钓鱼去了。”毛泽东就针锋相对地在这句诗上做了文章。当时,柳亚子正住在颐和园益寿堂。毛泽东便信手拈来园中的昆明池,与严子陵垂钓的富春江作为两个象征意象。昆明池观鱼象征留京参与国政,富春江钓鱼象征避世隐居。作诗需要凭借形象物,曲言事理,方为上乘之作。其实毛泽东并非要柳亚子天天观鱼,也并非昆明池的鱼真的比富春江的鱼好看。诗的尾联,承载全诗之重,拓全诗之境,抒不了之情。毛泽东真不愧是诗词高手,赋以形象,寄以遐想,意境于是大开,余韵于是绵绵。纵观全诗,先是叙述,继以哲理,结构严谨,跌宕起伏。有严肃的批评,有耐心的开导。再加上运用口语,语意畅达,语势波折,语流顺畅,可歌可吟,确是口传文学之佳作。

1963年12月,中央正式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这本诗集的出版,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1964年1月,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发表了一组“笔谈学习毛主席诗词十首”的文章和附词。其中有该校中文系教授高亨写的一首《水调歌头》。由于该词对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概括的比较恰当,仿佛毛泽东的自述一般,很快就流传开了,甚至有些人误认为是毛泽东自己的作品。此事惊动了中央领导层。1966年2月,当时的一位中央领导在武汉当面请教毛泽东,以求证实。毛泽东看了这首词,哈哈一笑,说:“词写的不错嘛,有气势,不知是哪个知识分子写的”。查实之后,为正视听,《人民日报》1966年2月18日第六版右上角,用花边框起重新发表了这首词,并说明该词为高亨所作。词是这样的“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唤醒蛰龙飞起,扫灭魔焰魅火,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心路的高度概括。在毛泽

东的诗词里,没有古人怀才不遇的忧伤,没有古人看破红尘的消沉,没有古人寒蝉凄切的冷清,没有古人报国无门的惆怅。他观千秋史于掌上,藏百万兵于胸中,聚六洲风云于眼底,唤亿万民众于神州。他的诗词,让李杜诗篇无光,让苏辛词句失色。毛泽东的诗词成了绝唱。有的,诗人活着,诗却死了;有的,诗人死了,诗却活着!毛泽东的诗词和他伟大的名字一样,与江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相关文章

  • 千古一人--怀念我尊敬的将军,左宗棠
  • 千古一人-左宗棠 1826年,湖南湘阴的一个15岁的少年考中童子试第一名,很多伟人的彪炳千古的事业往往是从童年时代的一次次锋芒毕露开始的.左宗棠也是一样. 左宗棠自小聪颖,五岁随父亲到省城长沙读书,攻读儒家经典,对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军事. ...查看


  • 对"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对立看法
  • 秦惠文王对商鞅恨之入骨,却不恨他的思想.秦惠文王之后,每一代国君都不掩饰他们对商鞅思想的一往情深,这是因为没有一种思想比起法家思想更适合于秦国的统治者,所以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着商鞅思想,几百年不动摇.而嬴政,不仅对商鞅无限崇敬.无限热爱,而 ...查看


  • 灵堂挽联大全
  • 日期:2015-07-22 整理:算命网 编辑:Ky02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运气不好请吉祥物改运] 终身护佑本命佛 犯小人化解方法 2017本命年吉祥物 属鸡.狗.鼠.兔2017年犯太岁如何化解? 2017年生肖八字运势在线测 ...查看


  • 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手抄报内容
  •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傍晚,我独 ...查看


  • [重阳节作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面对苍穹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 ...查看


  • [重阳节作文]重阳节感怀
  •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面对苍穹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 ...查看


  • [重阳节作文]重阳寄情
  •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面对苍穹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 ...查看


  • 千古好对联
  • 千古好对联 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 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 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下联: 取西蜀,定南 ...查看


  • 王维的千古名句
  • 王维的千古名句: 1.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洛阳女儿行> 2.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明月松间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