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原创)

郑秋平

巴浦洛夫说过:“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质疑问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质疑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将来“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认识重要性,使学生愿意质疑。

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要让学生愿意质疑首先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理解质疑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变质疑为内需。在平时,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因为自己对某些现象产生好奇,而去积极思考和探索,最终获得科学的发现的事例。如:瓦特因对蒸汽冲动小壶盖好奇而质疑,发明了蒸汽机;巴浦洛夫因对狗流唾液好奇而质疑,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让学生懂得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道理,从而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也就愿意质疑了。

二、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质疑。

好奇、好问是小孩子的天性,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潜能,只偏重于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一些学生心存疑问也不敢提出,一则怕同学讥笑;二则怕老师训斥。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因此,为了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于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的课堂氛围,增进教学民主,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或错误不是丢人现眼的事——课堂本来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感到,无论自己回答得怎样,只要经过了认真思考,回答就是“安全的”,自己就能体面地坐下

来。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也就敢于质疑了。平时,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可以用友好的问候、微笑、写便条、聊聊天、拍拍肩膀、摸摸小脑瓜、直呼学生名字等方式,让他们天天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让他们明白老师是他们永远的支持者!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每个人都能成功,也必将成功”信念;不忽略、也不放弃任何学生,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直到学生成功。教师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或者一次温柔的抚摩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问”趣盎然。

三、留给时空,让学生能够质疑

“问”源于思。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合作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例如:在探究分数的意义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材料袋(1分米长的毛线、1张正方形纸、6面小旗、8根小棒、10个小方块)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表示出一个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在每个小组充分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和得到的分数,其他同学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3面小旗怎么会是1/2呢?”、“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一份是1/4,另外3份呢?”……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材料,给予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动手操作,并再此基础上交流、质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提得问题也很深刻。

四、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授人以鱼,仅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在平时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或者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或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甚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启发、引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

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生知识迁移,学会独立质疑做好铺垫。如:在教学“分数乘以整数”时,我是这样为学生示范质疑的:①例题有什么特征?

②算式表示什么意义?③它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④怎样计算出结果?⑤计算时为什么要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感到有方法可循。为学生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和带分数乘法时能够进行较正确的质疑做好铺垫。

其次,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掌握质疑的技巧。

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商不变规律”时,让学生试着把规律不改变原意进行缩写,并让学生根据缩写后的句子试着提问。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如果将“相同”或“同时”等词去掉,行不行?有的同学说行,有的则认为不行。教师没有急于评价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想法。这里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发现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最后,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出好的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除了种种心理障碍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见识太少。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报纸,也可以通过看电视、上网、收听广播等途径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平时,也要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多思考。这样,提出的问题将会更深刻,见解也会更独到。

五、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发展水平,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从而

产生质疑的欲望。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事先画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中。上课伊始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猜第三个内角度数。每每提问,我都对答如流。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在家画的三角形,有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始终把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引导、坚持不懈,使学生逐步由被动质疑转向主动质疑,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原创)

郑秋平

巴浦洛夫说过:“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质疑问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学生质疑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将来“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性人才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认识重要性,使学生愿意质疑。

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要让学生愿意质疑首先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理解质疑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变质疑为内需。在平时,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因为自己对某些现象产生好奇,而去积极思考和探索,最终获得科学的发现的事例。如:瓦特因对蒸汽冲动小壶盖好奇而质疑,发明了蒸汽机;巴浦洛夫因对狗流唾液好奇而质疑,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让学生懂得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道理,从而认识到质疑的重要性,也就愿意质疑了。

二、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质疑。

好奇、好问是小孩子的天性,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潜能,只偏重于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一些学生心存疑问也不敢提出,一则怕同学讥笑;二则怕老师训斥。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因此,为了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敢于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的课堂氛围,增进教学民主,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或错误不是丢人现眼的事——课堂本来就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感到,无论自己回答得怎样,只要经过了认真思考,回答就是“安全的”,自己就能体面地坐下

来。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也就敢于质疑了。平时,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可以用友好的问候、微笑、写便条、聊聊天、拍拍肩膀、摸摸小脑瓜、直呼学生名字等方式,让他们天天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让他们明白老师是他们永远的支持者!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每个人都能成功,也必将成功”信念;不忽略、也不放弃任何学生,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直到学生成功。教师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或者一次温柔的抚摩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问”趣盎然。

三、留给时空,让学生能够质疑

“问”源于思。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此,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合作探究的时空。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例如:在探究分数的意义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材料袋(1分米长的毛线、1张正方形纸、6面小旗、8根小棒、10个小方块)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表示出一个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在每个小组充分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和得到的分数,其他同学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3面小旗怎么会是1/2呢?”、“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一份是1/4,另外3份呢?”……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材料,给予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动手操作,并再此基础上交流、质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提得问题也很深刻。

四、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质疑。

“授人以鱼,仅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在平时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或者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或者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甚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启发、引导,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

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生知识迁移,学会独立质疑做好铺垫。如:在教学“分数乘以整数”时,我是这样为学生示范质疑的:①例题有什么特征?

②算式表示什么意义?③它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④怎样计算出结果?⑤计算时为什么要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感到有方法可循。为学生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和带分数乘法时能够进行较正确的质疑做好铺垫。

其次,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掌握质疑的技巧。

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商不变规律”时,让学生试着把规律不改变原意进行缩写,并让学生根据缩写后的句子试着提问。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如果将“相同”或“同时”等词去掉,行不行?有的同学说行,有的则认为不行。教师没有急于评价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举例验证自己的想法。这里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发现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去探索,或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甚至提出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最后,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出好的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除了种种心理障碍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见识太少。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报纸,也可以通过看电视、上网、收听广播等途径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平时,也要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多思考。这样,提出的问题将会更深刻,见解也会更独到。

五、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而且还要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以及思维发展水平,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从而

产生质疑的欲望。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事先画好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标在图中。上课伊始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考考老师”。学生报出三角形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老师猜第三个内角度数。每每提问,我都对答如流。同学们惊奇了,疑问由此产生:“我们在家画的三角形,有大的、小的、直角的、锐角的、钝角的,老师又没有见到,她为什么猜得这样准确呢?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数学知识的发现和探索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情感需要和认知需求。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师生长期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始终把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引导、坚持不懈,使学生逐步由被动质疑转向主动质疑,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章

  • 课题论证报告
  • "小学低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课题论证报告 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小学 袁小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学习提问."可见 ...查看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城关镇中心小学 肖信菊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 ...查看


  •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义乌市王宅小学 朱文明 [摘 要]质疑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 ...查看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题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题 作者:霍永莉 来源:<学周刊·C >2014年第01期 "学起于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 ...查看


  • 对探究性阅读质疑的探究
  • 浙江省兰溪市第十中学    张敏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探究性阅读的阐释,论述质疑在探究性阅读中的作用:获得源泉,催化思考,引领个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 ...查看


  • 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
  • 敢于质疑 乐于质疑 善于质疑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人 ...查看


  • 问题从小学开始
  • 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 ...查看


  • 浅谈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巴甫洛夫说过:"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 ...查看


  • 优秀生经验总结
  • (高二8班冯子洲同学) 抓好优秀学生的培养,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并且逐步提高,并且通过他们起种子的作用,带动全班的英语学习,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 保护优秀生的学习积极性 优秀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