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习俗

英美文化习俗

1.英美饮食文化:英国人爱吃肉,如牛肉(beef),羊肉(mutton),鸡肉(chicken),野味等。每餐都吃水果,进餐时喝酒,他们爱喝啤酒(beer)、葡萄酒(wine)和烈性酒。英国人口味喜清淡、鲜嫩、焦香,量少而精,不爱吃带粘汁和辣味的菜。爱吃烤面包,冬天喜欢布丁(pudding)、浓汤(soup)、火腿(ham)、新鲜蔬菜、水果等。 英国人爱喝牛奶,也喜欢喝茶,并把此当作生活的一种乐趣,有人竟到了面包可以不吃,茶却不可不喝的程度。他们最喜欢喝中国的“祁门红茶(black tea)”,但他们喝茶的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喝茶比较定时,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之分,不喝清茶,而是先在杯中放牛奶,然后冲茶,有的还放糖。美国人的主菜通常是肉、鱼或鸡。一顿饭一般只有一种主菜。由于美国人生活节奏较快,所以快餐(fast food)相当受欢迎,到处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快餐店。快餐包装在纸盒、塑料袋里,热饮料装在带有封盖的塑料杯里。有的快餐店还将快餐送入汽车,顾客不必下车就可以买到。 汉堡包和热狗也许是最著名的美国食物。“热狗”就是红肠面包,可以在小吃店和街角的热狗摊上买到。在美国的餐馆里,菜单(menu)上都有汉堡包,伴之以牛排(steaks),炸鸡(fried chicken)和海味(seafood),还有法国炸食和脆嫩的凉拌菜(salad)。正餐的最后一道菜是甜点心(dessert),有苹果饼(apple pie),奶酪饼(cheese cake),巧克力,冰淇淋,冰淇淋圣代(sundae)等。 在美国,咖啡(coffee)和茶是美国人的主要饮料。牛奶也很畅销。他们常喝的饮料是可口可乐(Coca-Cola)和百事可乐(Pepsi Cola)。可乐饮料含咖啡因,使人兴奋提神。有的人喜欢喝酒,他们喜欢喝葡萄酒(wine)、威士忌(whisky)和鸡尾酒(cocktail)

2.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

3.英美战争: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是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时,美洲印地安部落由于种种原因也卷入了战争。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英国占领美国的缅因州,并且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但是英国陆军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战场、尚普兰湖战役、巴尔地摩战役、新奥尔良战役中多次遭到挫败,并且海军也遭受败局。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状。

3.愚人节: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和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从时间的选择上看与“春分”(3月21日)有关,因为这期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这一天,人们以多种方式开周围的人的玩笑,但最晚只能开到中午12点,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

4.感恩节: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而加拿大与美国的感恩节时间不同,10月第二个星期一。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

5.交际语言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6.

英美文化习俗

1.英美饮食文化:英国人爱吃肉,如牛肉(beef),羊肉(mutton),鸡肉(chicken),野味等。每餐都吃水果,进餐时喝酒,他们爱喝啤酒(beer)、葡萄酒(wine)和烈性酒。英国人口味喜清淡、鲜嫩、焦香,量少而精,不爱吃带粘汁和辣味的菜。爱吃烤面包,冬天喜欢布丁(pudding)、浓汤(soup)、火腿(ham)、新鲜蔬菜、水果等。 英国人爱喝牛奶,也喜欢喝茶,并把此当作生活的一种乐趣,有人竟到了面包可以不吃,茶却不可不喝的程度。他们最喜欢喝中国的“祁门红茶(black tea)”,但他们喝茶的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他们喝茶比较定时,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之分,不喝清茶,而是先在杯中放牛奶,然后冲茶,有的还放糖。美国人的主菜通常是肉、鱼或鸡。一顿饭一般只有一种主菜。由于美国人生活节奏较快,所以快餐(fast food)相当受欢迎,到处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快餐店。快餐包装在纸盒、塑料袋里,热饮料装在带有封盖的塑料杯里。有的快餐店还将快餐送入汽车,顾客不必下车就可以买到。 汉堡包和热狗也许是最著名的美国食物。“热狗”就是红肠面包,可以在小吃店和街角的热狗摊上买到。在美国的餐馆里,菜单(menu)上都有汉堡包,伴之以牛排(steaks),炸鸡(fried chicken)和海味(seafood),还有法国炸食和脆嫩的凉拌菜(salad)。正餐的最后一道菜是甜点心(dessert),有苹果饼(apple pie),奶酪饼(cheese cake),巧克力,冰淇淋,冰淇淋圣代(sundae)等。 在美国,咖啡(coffee)和茶是美国人的主要饮料。牛奶也很畅销。他们常喝的饮料是可口可乐(Coca-Cola)和百事可乐(Pepsi Cola)。可乐饮料含咖啡因,使人兴奋提神。有的人喜欢喝酒,他们喜欢喝葡萄酒(wine)、威士忌(whisky)和鸡尾酒(cocktail)

2.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是西方似我国过春节。

3.英美战争: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是美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于1812至1815年的战争。是美国独立后第一次对外战争。美国正式向英国宣战,但是英国军队的50%兵员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时,美洲印地安部落由于种种原因也卷入了战争。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1812至1813年,美国攻击英国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英国占领美国的缅因州,并且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但是英国陆军在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战场、尚普兰湖战役、巴尔地摩战役、新奥尔良战役中多次遭到挫败,并且海军也遭受败局。1815年双方停战,边界恢复原状。

3.愚人节: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社会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和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从时间的选择上看与“春分”(3月21日)有关,因为这期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恰似是大自然在愚弄人类。这一天,人们以多种方式开周围的人的玩笑,但最晚只能开到中午12点,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

4.感恩节: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节日,由美国人民独创,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在美国,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并从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而加拿大与美国的感恩节时间不同,10月第二个星期一。像中国的春节一样,在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们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的哥伦布日相同。

5.交际语言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6.


相关文章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 第14卷第4期 2004年12月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Eng ineering V o1. 14. N o. 4Dec. 2004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汪 希, ...查看


  •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中外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易导致语言学习和理解的困难.因此,英语教学 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应包含文化知识的传播,教师应寓教文化于教语 言之中,通过加强中西文化差异对比,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文 ...查看


  • 让英美文化渗透于小学英语课堂
  • 让英美文化渗透于小学英语课堂 [摘要]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形成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小学生从各科的教学中开始他们成长的步伐.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让英美文化渗透于小学英语课堂,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文化素质,有针 ...查看


  • 小学英语毕业论文
  • 浅谈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 潘森明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它们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靠语言的存储与传播,交际是一种语言能 ...查看


  • 不同的表达
  • 不 一.称呼 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 和 grandma ,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 加Mr .Mrs 或Miss .比如:Mr Smith.Mrs Smith.用作称呼语, 而 在英语中 ...查看


  • 论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1)
  • 论英美文学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李 恺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但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却普遍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文章试从探讨英美文学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入手,提出教师如何将英美文 ...查看


  • 浅析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
  • 发布时间:2011/4/2111:19:44来源:历史千年网 论文摘要:文化移情能力是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所在,跨文化意识是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标志.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培养和提升文化移 ...查看


  • 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增强英语交际能力
  •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英语成为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从增强英语交际能力为目地,阐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性. 关健词:英语;国家文化;交际能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对外交流逐步 ...查看


  • 英美概况教学课程总结
  • 英美概况教学课程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09应用英语和商务英语班的英美概况教学任务,在紧张和忙碌的教学工作中,一个学期转眼即逝,现在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大致总结如下. 1. 本学期我担任的英美概况虽然不是新课,但我并没有因此马虎.课前 认真备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