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的几点尝试

“尝试教学法”的几点尝试

作者:黄时军 陈志发

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3期

“尝试教学法”的精髓是:先练后讲,练在当堂。因为尝试可以争取成功,也允许失败,具有宽容性和灵活性,具人文精神。

本学期接手五(1)班数学,成绩很差:全班四十二人,考试时只有三人能达到80分,十一人可以达到60分。每次都耐心讲解,严格要求,可是最终结果是80分以上者只增加一到二人,60分以上者只增加三、四人,效果不行。

不如让学生自己先练习一下。这时准备讲小数乘法,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小数点。我问:“周帅,一包辣条多少钱?”周帅站起来答:“五毛。”“用元表示?”“0.5元。”“如果你到小卖部买了三包辣条,需要多少元?暂时不要回答,你将它编成一道数学题吧。”“周帅到小卖部买了3包辣条,每包0.5元,一共要花多少钱?”“一元五角。”“1.5

元。”“老师,太容易了。”学生忍不住了,个个大声地说出了答案,因为他们对此太熟悉了,这就是他们生活中基本上每天都会做的事。“将它用竖式写在本子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很快交给我看他们写的横式和竖式:0.5×3=1.5(元),■。

并让学生板演后说自己是怎么做的。随后随手写了一个横式:0.7×5=(列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迅速交给我看,全部正确。又让讨论:0.7×5表示什么?0.7×5怎么算?学生讨论得出:根据二年级的知识7×5表示5个7相加的和,得到0.7×5表示5个0.7相加的和;五七三十五,有一位小数,所以得3.5。时间过得很快,小组讨论并汇报后,只剩下十六分钟了。强调了含义:0.7×5可以说表示5个0.7的和,也可以说表示0.7的5倍是多少。讲解一下点小数点的方法后出示练习,计算1.62×3;2.65×7;0.34×6三道题。学生练习后批改:42人中30人全部正确,11人部分正确,1人不会。错误的结果有(48.6,486)(185.5,1855)(20.4,204),从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方法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小数点点错了。根据错误作讲解,要从积的右边起,从右往左数出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

对照邱学华的“尝试法模式”,少了重要的一步,看书自学。学生平时练习时喜欢找答案,找到后直接抄上,然后骗取表扬。答案其实是个好东西,尝试做一做,做好后与答案对照,对了说明会做;不对,仔细观察一下答案,可以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的道理。答案是个好东西,就看你怎么用,用得好是宝,用得不好是祸害。我的学生没有养成好的用“答案”的习惯,因此会从这方面去培养我的学生,然后放心大胆地让学生看书。

最满意的一次教学是《解方程》一课。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出示尝试题X+7=12。六分钟后陆续有人交,到十分钟时看了41人的结果。答案有①X+7=12,X+7-7=12-7,X=5(2人);②X+7=12,X=12-7,X=5(35人);③X+7=12,X=12+7,X=19(2人);

④X+7=12,X=12-7,X=4(1人);⑤X+7=12,X=12-7,X=6(1人)。其中第一种是书上

的,根据天平原理而来的,这两个学生提前进行了预习,已经学会了解此类方程。第二种是老方法,根据式子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这六个关系式是解方程的有效方法,并且在低年级已经学习过诸如5+()=10、10-()=4、的题型。这也是解方程,只不过用“()”代替“X”且计算过程在大脑中进行。第三种错在关系式弄错了。第四、五种则是计算粗心大意。还是不放心,让学生看过书后继续讲解。两种方法都讲,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时三十分钟,可以看出学生们很兴奋,因为从方法来说全班有39人会了。学生纷纷要求教师再出两题做。让学生讨论,由于是问题解决后的讨论,所以允许学生下位,自由组合,人数自定,要求一人说,组内其他人倾听,说者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每人都要说,照轮。好处是:1.每个人有了模仿教师的机会,因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教会别人的学习效果占90%;2.个别学困生可能老师讲,他不明白,同学说,他就明白了;3.另外他自己也必须要教会他人,因此别人说时他听得特别认真。由于学生五年级以前没有这样弄过,不太适应,花费的时间也多,结束时又过了五分钟。最后随手编了两题:X-7.5=23.6 3.5X=4.9,让学生尝试。下课前全班有36人做完给我看,利用天平原理的有19人,利用式子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的有17人,全部正确,有6人没有完成。

对照邱教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多了一个步骤、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多了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少了学生尝试后的讨论。

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这个环节非常必要,因为学生的尝试可能是失败的,也可能成功,因此教师的讲解就变得需须。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时间,因此少了学生尝试后讨论,所以暂时取消了这一环节。分组并不固定,采取自由组合,合得来的几个同学一组,可以换位置。好处是:学习程度差不多,说起来也更有劲,因为是合得来的同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不足之处是有时学生会说无关的话,这需要教师及时阻止和引导。

尝试教学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继续总结和完善,争取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责编 金 东】

“尝试教学法”的几点尝试

作者:黄时军 陈志发

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03期

“尝试教学法”的精髓是:先练后讲,练在当堂。因为尝试可以争取成功,也允许失败,具有宽容性和灵活性,具人文精神。

本学期接手五(1)班数学,成绩很差:全班四十二人,考试时只有三人能达到80分,十一人可以达到60分。每次都耐心讲解,严格要求,可是最终结果是80分以上者只增加一到二人,60分以上者只增加三、四人,效果不行。

不如让学生自己先练习一下。这时准备讲小数乘法,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小数点。我问:“周帅,一包辣条多少钱?”周帅站起来答:“五毛。”“用元表示?”“0.5元。”“如果你到小卖部买了三包辣条,需要多少元?暂时不要回答,你将它编成一道数学题吧。”“周帅到小卖部买了3包辣条,每包0.5元,一共要花多少钱?”“一元五角。”“1.5

元。”“老师,太容易了。”学生忍不住了,个个大声地说出了答案,因为他们对此太熟悉了,这就是他们生活中基本上每天都会做的事。“将它用竖式写在本子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很快交给我看他们写的横式和竖式:0.5×3=1.5(元),■。

并让学生板演后说自己是怎么做的。随后随手写了一个横式:0.7×5=(列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迅速交给我看,全部正确。又让讨论:0.7×5表示什么?0.7×5怎么算?学生讨论得出:根据二年级的知识7×5表示5个7相加的和,得到0.7×5表示5个0.7相加的和;五七三十五,有一位小数,所以得3.5。时间过得很快,小组讨论并汇报后,只剩下十六分钟了。强调了含义:0.7×5可以说表示5个0.7的和,也可以说表示0.7的5倍是多少。讲解一下点小数点的方法后出示练习,计算1.62×3;2.65×7;0.34×6三道题。学生练习后批改:42人中30人全部正确,11人部分正确,1人不会。错误的结果有(48.6,486)(185.5,1855)(20.4,204),从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方法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小数点点错了。根据错误作讲解,要从积的右边起,从右往左数出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

对照邱学华的“尝试法模式”,少了重要的一步,看书自学。学生平时练习时喜欢找答案,找到后直接抄上,然后骗取表扬。答案其实是个好东西,尝试做一做,做好后与答案对照,对了说明会做;不对,仔细观察一下答案,可以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的道理。答案是个好东西,就看你怎么用,用得好是宝,用得不好是祸害。我的学生没有养成好的用“答案”的习惯,因此会从这方面去培养我的学生,然后放心大胆地让学生看书。

最满意的一次教学是《解方程》一课。上课伊始,开门见山,出示尝试题X+7=12。六分钟后陆续有人交,到十分钟时看了41人的结果。答案有①X+7=12,X+7-7=12-7,X=5(2人);②X+7=12,X=12-7,X=5(35人);③X+7=12,X=12+7,X=19(2人);

④X+7=12,X=12-7,X=4(1人);⑤X+7=12,X=12-7,X=6(1人)。其中第一种是书上

的,根据天平原理而来的,这两个学生提前进行了预习,已经学会了解此类方程。第二种是老方法,根据式子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这六个关系式是解方程的有效方法,并且在低年级已经学习过诸如5+()=10、10-()=4、的题型。这也是解方程,只不过用“()”代替“X”且计算过程在大脑中进行。第三种错在关系式弄错了。第四、五种则是计算粗心大意。还是不放心,让学生看过书后继续讲解。两种方法都讲,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时三十分钟,可以看出学生们很兴奋,因为从方法来说全班有39人会了。学生纷纷要求教师再出两题做。让学生讨论,由于是问题解决后的讨论,所以允许学生下位,自由组合,人数自定,要求一人说,组内其他人倾听,说者要说清为什么这样做。每人都要说,照轮。好处是:1.每个人有了模仿教师的机会,因为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教会别人的学习效果占90%;2.个别学困生可能老师讲,他不明白,同学说,他就明白了;3.另外他自己也必须要教会他人,因此别人说时他听得特别认真。由于学生五年级以前没有这样弄过,不太适应,花费的时间也多,结束时又过了五分钟。最后随手编了两题:X-7.5=23.6 3.5X=4.9,让学生尝试。下课前全班有36人做完给我看,利用天平原理的有19人,利用式子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决的有17人,全部正确,有6人没有完成。

对照邱教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多了一个步骤、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多了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少了学生尝试后的讨论。

教师讲解后学生的讨论这个环节非常必要,因为学生的尝试可能是失败的,也可能成功,因此教师的讲解就变得需须。教师的讲解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时间,因此少了学生尝试后讨论,所以暂时取消了这一环节。分组并不固定,采取自由组合,合得来的几个同学一组,可以换位置。好处是:学习程度差不多,说起来也更有劲,因为是合得来的同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不足之处是有时学生会说无关的话,这需要教师及时阻止和引导。

尝试教学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必要继续总结和完善,争取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成绩。

【责编 金 东】


相关文章

  • 尝试教学法
  • 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一种影响比较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是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邱学华老师最早设计和提出的,经过在一些地区和全国逐步推广,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查看


  •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
  •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简介 一.基本理念 1.教学特点:体现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论. 2.三个为主:学生为主 自学为主 练习为主. 3.四个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 ...查看


  •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一."尝试"的重要意义
  • 一. "尝试"的重要意义 "尝试"两字似乎是很普通的字眼,但它却蕴含着博大精深.不可估量的内涵和价值.客观存在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哲理,透发出无穷无尽的教育价值. 解读尝试教学理论,应该先从" ...查看


  • 尝试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新课堂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尝试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新课堂 作者:李秋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7期 [摘要]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尝试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模式.我从最初的 ...查看


  • 尝试教学发言稿
  • 尝试教学法的感悟 工作已经17年了,17年中,经历了很多种教育方式方法.无论什么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可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我常常反思,也许大家都会说,教给孩子的当然是学习方法,要授之以渔.但静静地想一想,我们真正做到这一点了吗 ...查看


  •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简介
  • 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培训材料 主要特点:先练后讲 三个为主:学生为主 自学为主 练习为主 四个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尝试教学法的五个步骤: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 ...查看


  • 基于尝试教学理论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尝试教学理论的中职数学教学设计 作者:蔡茜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2015年第06期 摘 要:教师应用封闭的题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学生会关注学习的结 ...查看


  • 听[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专题报告]体会
  • 听<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专题报告>体会 西河庄总校 王建平 我是河西堡学校的数学老师,我对数学教学一直抱有浓厚的研究兴趣,不断吸收新知识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是我最大的乐趣,我希望能让儿童不再畏惧数学,而且能喜 ...查看


  • 参加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心得体会
  • 有幸参加了全莒县举行新一期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专家们的讲座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入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几天的学习是我对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熟悉:一.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重视了学生的朗诵教学 ...查看


  • 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 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周雪兰 我们可以知道,邱学华同志长期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丰硕成果,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他提出的"尝试教学法"我尤为赞赏,这一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