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苄氨基嘌呤

  摘要:简单介绍了6-苄氨基嘌呤的性质、合成及应用。   关键词:6-苄氨基嘌呤;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应用;测定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66-02   中图分类号:G946.885   文献标识码:E      1 概述      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又称6-苄基腺嘌呤或简称6-BA,分子结构:   6-BA是白色针状结晶,相对分子量为225.26,熔点231~233℃,难溶于水,每升水中仅能溶解80mg,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碱性或酸性溶液,在酸碱溶液中性质稳定,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无臭,加工剂型为98%和95%6-BA粉剂,精制品纯度一般为99%以上。6-B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细胞分裂素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果实生长及蔬菜保鲜等。      2 合成      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1952年首次由美国Wellcome Research实验室合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开始它的应用研究并将其商品化。6-BA的合成方法有不少文献报道,很多是以专利形式发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以6-巯甲基嘌呤为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Ⅲ(2)由次黄嘌呤经氯化后与苄胺反应制得   (3)以尿酸为原料先氯化,再氨解得6-苄氨基-2,8-二氯嘌呤,经氢化后制得   (4)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苯甲酰氯反应制得6-苯甲酰腺嘌呤,再还原制得   (5)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   (6)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苄醇反应制得         目前国内6-BA主要以(5)、(6)的方法生产。方法(5)反应简单,但反应时间长,产率较低,仅为75%~86%;而方法(6)腺嘌呤和苄醇在碱催化下脱水生成6-BA,该法因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杂质少,在8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李杰研究了脱水法合成6-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腺嘌呤:氢氧化钠:苯甲醇:聚乙二醇=1.0:1.1:6~7:0.03;反应时间2.5~3.0h;反应温度     3 生理作用及应用      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是6-BA的重要特征,其生理作用局限于处理部位及其附近,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处理方法和处理部位。作物种类、用法和浓度、处理时间和部位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或反应也不尽相同。这也是限制它在农业和园艺上更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例如,苹果、梨、蔷薇、洋兰及茶树等顶端生长旺盛阶段,用100mg・L-1药液全株喷洒,可促进分枝。      4 测定      目前,国内外对6-BA分析方法的研究主要有定性的质谱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化学传感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我国已于2009年4月,发布了食品中6-B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国家标准GB/T23381-2009,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果蔬类等植物性食品及其制品中6-BA的测定,检出限为0.02mg・kg-1。         5 毒理学      6-BA属于低毒类农药,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690mg・kg-1小鼠急性口服LD50为1300mg・kg-1。文献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要求,对6-BA进行了第一第二两阶段的毒性试验,认为6-BA是比较安全的低毒、弱蓄积性的非致突变化合物。   鉴于6-BA的高效低毒,为了扩大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途并提高使用率,美国已于2004年4月批准免除对苹果和开心果6-BA的残留限量要求。在我国最新的GB2760-2007中,6-BA也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列入国家标准,同时取消了GB2760-1996中对豆芽中6-BA的最高允许使用量和最高允许残留量的规定,并且按照国家规定,6-BA可以用于无公害果品的生产。

  摘要:简单介绍了6-苄氨基嘌呤的性质、合成及应用。   关键词:6-苄氨基嘌呤;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应用;测定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66-02   中图分类号:G946.885   文献标识码:E      1 概述      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又称6-苄基腺嘌呤或简称6-BA,分子结构:   6-BA是白色针状结晶,相对分子量为225.26,熔点231~233℃,难溶于水,每升水中仅能溶解80mg,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碱性或酸性溶液,在酸碱溶液中性质稳定,工业品为白色或浅黄色,无臭,加工剂型为98%和95%6-BA粉剂,精制品纯度一般为99%以上。6-B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细胞分裂素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果实生长及蔬菜保鲜等。      2 合成      6-BA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1952年首次由美国Wellcome Research实验室合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开始它的应用研究并将其商品化。6-BA的合成方法有不少文献报道,很多是以专利形式发表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以6-巯甲基嘌呤为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Ⅲ(2)由次黄嘌呤经氯化后与苄胺反应制得   (3)以尿酸为原料先氯化,再氨解得6-苄氨基-2,8-二氯嘌呤,经氢化后制得   (4)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苯甲酰氯反应制得6-苯甲酰腺嘌呤,再还原制得   (5)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苄胺反应制得   (6)以腺嘌呤为原料与苄醇反应制得         目前国内6-BA主要以(5)、(6)的方法生产。方法(5)反应简单,但反应时间长,产率较低,仅为75%~86%;而方法(6)腺嘌呤和苄醇在碱催化下脱水生成6-BA,该法因反应时间短、产率高、杂质少,在80年代后逐渐发展起来。李杰研究了脱水法合成6-B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腺嘌呤:氢氧化钠:苯甲醇:聚乙二醇=1.0:1.1:6~7:0.03;反应时间2.5~3.0h;反应温度     3 生理作用及应用      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是6-BA的重要特征,其生理作用局限于处理部位及其附近,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处理方法和处理部位。作物种类、用法和浓度、处理时间和部位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或反应也不尽相同。这也是限制它在农业和园艺上更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例如,苹果、梨、蔷薇、洋兰及茶树等顶端生长旺盛阶段,用100mg・L-1药液全株喷洒,可促进分枝。      4 测定      目前,国内外对6-BA分析方法的研究主要有定性的质谱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化学传感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我国已于2009年4月,发布了食品中6-B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国家标准GB/T23381-2009,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果蔬类等植物性食品及其制品中6-BA的测定,检出限为0.02mg・kg-1。         5 毒理学      6-BA属于低毒类农药,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690mg・kg-1小鼠急性口服LD50为1300mg・kg-1。文献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要求,对6-BA进行了第一第二两阶段的毒性试验,认为6-BA是比较安全的低毒、弱蓄积性的非致突变化合物。   鉴于6-BA的高效低毒,为了扩大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途并提高使用率,美国已于2004年4月批准免除对苹果和开心果6-BA的残留限量要求。在我国最新的GB2760-2007中,6-BA也作为允许使用的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列入国家标准,同时取消了GB2760-1996中对豆芽中6-BA的最高允许使用量和最高允许残留量的规定,并且按照国家规定,6-BA可以用于无公害果品的生产。


相关文章

  • 苄氨基嘌呤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目录)
  •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属性 [报告名称] 苄氨基嘌呤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服务方式] 电子版(Word/PDF)+ 彩封软精装印刷版 + 正规机打发票 [交付方式] 邮件发送电子版,特快专递纸介版(2-3天送达) [ ...查看


  • 08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核苷酸代谢
  • 核苷酸代谢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嘌呤环的氮原子均来自于氨基酸的α - 氨基 B .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提供甲酰基 C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 IMP 转变成 GMP ...查看


  • 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笔记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
  • 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生物化学复习笔记 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一.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分类 1.非极性氨基酸 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极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 ...查看


  • 考研生物化学复习笔记.doc
  • 第一篇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一.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分类 1.非极性氨基酸 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极性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 ...查看


  • 3.医学遗传学-基因突变
  • Copyright 1995-2016 LIZC.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突变可导致肽链氨基酸序列由"Ala-Gly-Val-Leu-Pro-Cys "为"Ala-Va ...查看


  • (一)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 2008年西医综合强化班辅导讲义----生物化学 南方医科大学 Dr.姜立 1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编码氨基酸: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有300余种,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且具有自己的遗传密 ...查看


  • 生物化学笔记
  • 去年的题型: 1. 填空 30' (30个空) 2. 判断 20' (20题) 3. 名词解释 30' (30个) 4. 问答 70' (10'/题,8选7) 复习的思路:划成大块进行串联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酶学 代谢 [重点:蛋白质 ...查看


  • 生物化学考研名词解释与问答题
  • 生化考研精解名词解释答案 第十章 糖代谢(P124-125) 1. 糖酵解(glycolysis ):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 和两分子NADH . 2. 发酵 ...查看


  •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核酸 2.核苷 3.核苷酸 4.稀有碱基 5.碱基对 6.DNA的一级结构 7.核酸的变性 8.Tm值 9.DNA的复性 10.核酸的杂交 二.填空题 11.核酸可分为 ____和____两大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