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

  足球理论未必有多博大精深。但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五花八门的战术体系无不精致而细腻,逻辑上丝丝入扣。433阵型要求三前锋中分居左右的是两个边锋,利用突破和传中为中锋创造机会;平行四后卫防线中两个边后卫不仅要防守稳健,还要具备进攻才华,在由守转攻时杀到前场;442里的四名中场球员。两个边路同样要能攻善守。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后卫进攻需要冒太大的风险,在主流的平行四后卫防线里,中路的两人极其关键,“他们专职于防守,并且需要彼此熟悉,相互了解,以便随时互相提供保护,还要为边后卫补位。为了保证防守效率,两个中后卫之间的相互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路的防守力量太强大了,很多球队都在中路安排了两名甚至三名后腰,米歇尔・S・罗宾森在《清道夫过时了吗》一文中说:“沿边线助攻是最容易的,因为中场太危险了,争夺最激烈也最为拥挤。防守方宁可放弃边路,也不愿意舍弃中场,正因为如此。边后卫成了最合适的进攻人选。他很容易判断出什么时候助攻到前场,而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不对称的四后卫防线

  

  三个半防线有时出现在三后卫阵型里,有时则还被视为四后卫,它模糊了不同阵型之间的区分。三后卫防线(三中卫)的选路防守是个弱点,而四后卫中如果两个边后卫都频频助攻的话防线不太稳,另外一些边路球员能攻善守,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计战术打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所以很多教练选择了三个半。

  像里皮执教尤文图斯时,赞布罗塔在2002年世界杯上受重伤。伤愈后他的右前卫位置已经被新引进的卡莫拉内西占据,于是里皮安排他去踢左后卫,由此无心插柳地培养出了一个世界顶尖的左后卫。赞布罗塔早先在巴里踢过前锋,他技术全面又体能出色,随后的两个赛季里将球队的左路变成了自己的走廊,自己也成为了球队阵型在442和352之间转换的关键。

  里皮执教国家队时,在右后卫位置上多次启用过进攻能力一般的扎卡尔多,踢左后卫的是能给球队注入强大动力的格罗索或赞布罗塔,德国世界杯的头两场时里皮仍沿用了这套边后卫组台,这种不平衡的防线也可以视为三个半。

  在德国世界杯上,发挥空间更大的阿根廷队长索林,踢442的阿根廷队名义上采用四后卫,但左后卫索林在比赛中活动范围极大,在两个禁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屡屡扮演前锋角色冲进禁区抢点,随着他向前推进到中场和前场,球队的阵型相应转换成352和343。先后踢右后卫的布尔迪索和科洛奇尼,技术特点均更适合去踢中后卫,在进攻中发挥的作用比索林少得多。

  

  不对称的清道夫防线

  

  以上是四后卫球队的例子,在那些采用清道夫防守体系的球队里,同样出现过不对称的防线。2004年欧洲杯之前德国队在热身赛中表现不佳,0.2输给匈牙利,后防线的糟糕表现让贝肯鲍尔坐不住了,他评论说,“如果对方有两名速度快的前锋,那么鲁迪应该设三个中卫。”

  在两年前的韩日世界杯上,德国队采取过类似的防线,5号拉梅洛当清道夫,在两名盯人中卫2号林克(靠右)和21号梅策尔德(靠左)的前后进行移动,再加上在右路活动的弗林斯,弗林斯相当于一个善于助攻的右后卫,或者一个经常回防的右前卫,随着他的一上一下阵型在352和442等之间进行调整,占据左路的是左边锋博德,这种防线可以称之为3+,总体阵型更接近352。

  参加韩日世界杯的俄罗斯队使用了灵活的442阵型。防守上采用了两个盯人后卫尼基福罗夫和科夫顿,一个拖后的清道夫奥诺普科在防线的后面进行保护,再加上右路的经常参与进攻的索罗马京,组成了一个紧凑的整体。

  熟悉意大利的球迷都知道意大利的左后卫很有名,从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赞布罗塔,再到世界杯上一炮走红的格罗索。意大利队参加1986年世界杯的主力阵容里,希雷阿踢自由人,贝尔戈米和维尔乔沃德担任盯人中卫,踢左后卫的是卡博尼(他的进攻能力能迫使鲁梅尼格来盯防自己),在中前场右路活动的是脚法秀丽的边锋孔蒂。意大利队参加1998年世界杯时的防线为:科斯塔库塔担任自由人,再加上三名盯人中卫内斯塔、卡纳瓦罗和马尔蒂尼;内斯塔受伤后被科斯塔库塔顶替,而贝尔戈米取代科斯塔库塔继续打自由人。

  

  能攻善守的赞布罗塔客串边路的斯塔姆

  

  类似于赞布罗塔、马尔蒂尼和弗林斯这样进攻能力出众的防守球员(弗林斯现在踢中场),有里皮时期尤文图斯的佩索托,克罗地亚的贾尔尼(1998年世界杯上3:0赢德国就是他远射首开记录),还有突尼斯的特拉贝尔西,他们能凭借一己之力主导阵型转换。

  更典型的例子是上赛季AC米兰的塞尔吉尼奥,原本踢的是左边锋,又是34岁的高龄,居然被安切洛蒂改造成左后卫,他“虽然防守时经常捅篓子”,但有快速突破下底传中的绝招,而且能利用自己的带球和短传同中前场的队友完成配合,因此成为了球队重要的进攻发起点,他上场时斯塔姆有时会出现在右后卫位置上。

  完善的平行四后卫防线需要两个攻防俱佳的边后卫,比如1998年世界杯亚军巴西队拥有卡洛斯和卡福,冠军得主法国队有图拉姆和利扎拉组。不过就像所有人都是一侧身体(通常是右侧)比另一侧更强壮一样,两个边后卫进攻能力的不平衡是常见。有时一些中卫被要求打边后卫,这虽然削弱了球队的边路进攻,但能让后防线更稳固,这种防线可以称之为“4-”的三个半。另外通常来讲,一个边后卫助攻到了前场,另一个边后卫就要在后场留守,如果两人同时离开防线参与进攻,这时需要一名邓加或马斯切拉诺那样的中场支援后防线。

  现在的布尔迪索和加拉,从前的斯塔姆和卡纳瓦罗(效力国际米兰时)都踢过边后卫,图拉姆中卫边卫都擅长,参加1998年时他的助攻很积极,但同另侧犀利的利扎拉祖相比还是略微逊色,半决赛对克罗地亚就是因为他拖在后面造越位失误让苏克打进一球,然后他发飙一下子进了两个(此前他从未在国家队进球),防守他的正是贾尔尼,进球前图拉姆的动作有犯规之嫌。在2000年欧洲杯时,法国队的左后卫利扎拉组多数时间位置是在中场,而图拉姆则主要在后场活动。多数情况下三个后卫对付两个前锋足够了,一人看一个,第三个后卫负责保护,对方采用双前锋时。三个半的后防线中边后卫可以大胆助攻,剩下的三个后卫可以确保防线稳固。

  

  不对称与两翼齐飞

  

  “三个半”防线涉及到两翼齐飞,尤其是那种“4”后防线。作为一种战术设计而言,两翼齐飞有一种对称的美,符合美学。但是在足球场上竞技成绩才是第一位的。只要赢得比赛,只要把球踢得好看,为什么还一定要追求两翼齐飞?单翼也可以接受,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像一些在比赛要把主要精力用于防守的球队,实际上整场比赛攻到前场的次数极为有限。

  况且没必要把四后卫球队的两翼齐飞看成两个边后卫必须都助攻(这不等于说反对同时派上两个进攻

出色的边后卫),首先在人员配备上,同时拥有两名能攻善守的边后卫是很难的,安切洛蒂的经纪人说过,好的边后卫全世界都缺,另外那种情况下防线有风险,对手打反击效率威胁很大。设置三个半后卫的防线中,边后卫助攻一个就可以了,另一个边路可以交给中场的边锋。

  在赫雷拉设计的链式防守中,左后卫法切蒂进攻的重要程度堪比自由人皮济对后防线的保护,法切蒂的确是个里程碑式的球星,在右路赫雷拉经常会派上来自巴西的边锋雅尔,这种不对称的边路设置堪称“三个半后防线”的起源之一,随后几十年里多次在意大利的球队身上出现。1982年和1986年两届世界杯上,活跃着左后卫卡布里尼和脚法秀丽的右边锋孔蒂;参加1998年世界杯的意大利队,阵型和打法同1986年时有很多相似之处,莫雷诺和马尔蒂尼继承了孔蒂和卡布里尼的衣钵,莫雷诺踢中场右路,在比赛中频频突破。

  

  边后卫的兴盛和平行四后卫的流行

  

  归根结底,边后卫的进攻引发了三个半后防线的问世,边后卫为什么要进攻々为什么在进攻中扮演了这么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20年问边后卫是得到最多发展的一个位置,现在除了一些弱队,很少能见到死守本方半场的边后卫。一些凭进攻立足的边锋被改造成边后卫(塞尔吉尼奥),而一些中后卫(科洛奇尼和斯塔姆)应急担任边后卫时也要硬着头皮往前冲,笨手笨脚地传中,手忙脚乱地突破,斯塔姆那种身材魁梧的壮汉也要做假动作,真是强人所难。

  

  边后卫发展和兴盛的原因很多,如强队和明星球员(卡洛斯)的示范作用,进攻求新求变的必然要求(边路进攻呈上升势头,边后卫拥有最大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平行四后卫的流行,这种防线采用区域(区域结合盯人)防守,给边后卫的助攻充分创造了便利条件,后卫摆脱了盯人束缚,可以大胆压上,所以米歇尔・S・罗宾森说“设计平行四后卫防线是为了进攻,而不是为了防守。”(这也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卡洛斯等人的天赋让四后卫流行开来,还是平行四后卫给边后卫创造了发挥才华的舞台,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在采用盯人防守的后防线里,不存在现代意义的边后卫。链式防守中自由人身前的盯人后卫会寸步不离自己的盯防对象,随对手的移动而移动,经常离开自己的防区,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防区,只盯防球员不盯防区域。

  法切蒂在1970年的世界杯决赛时盯防雅伊津霍,右边锋雅伊津霍经常游弋到中路和左路,把伟大的左后卫吸引了过来,从而为巴西队的右后卫阿尔贝托创造出了空当,无人盯防的阿尔贝托可以在右路畅通无阻地发起进攻。阿尔贝托攻入的第四球来自贝利的分球,而给贝利传球的就是雅伊津霍,他从左边线附近得球,左后卫法切蒂跟着他也出现在了巴西队的左路,雅伊津霍的内切摆脱了法切蒂后将球传给贝利,贝利分球到无人防守的右路,高速插上的阿尔贝托单刀直入劲射得分。

  为进攻而生的平行四后卫诞生了真正意义的边后卫,也对边后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充沛的体力,反复沿边路往返奔袭,赞布罗塔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体力和速度;需要具备滴水不漏的防守能力,像马尔蒂尼那样拥有无懈可击的防守技术和意识;而且也需要具备进攻才华,安切洛蒂愿意让塞尔吉尼奥去踢左后卫,尽管巴西人“防守时经常捅篓子”。

  “三个半”后防线给人带来一些感受。卢茨先生说过:“各种战术体系正在趋向融合。”所有的阵型都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是442及其变化,一类是352及其变化。前者的基石是平行四后卫防线,随着清道夫的衰落,后者的防线则是以平行站位、实行区域防守的三后卫为主。这两者也可以融合,踢三个半后卫的球队,阵型就常常在352和442之间进行转换。

  阵型和战术或许也会如此,弹性不断提高,在比赛和赛事的进程中灵活地进行调整。总体的战术打法会彼此逐渐接近,趋向融合,不过无论怎样,首先要重视防守。

  足球理论未必有多博大精深。但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五花八门的战术体系无不精致而细腻,逻辑上丝丝入扣。433阵型要求三前锋中分居左右的是两个边锋,利用突破和传中为中锋创造机会;平行四后卫防线中两个边后卫不仅要防守稳健,还要具备进攻才华,在由守转攻时杀到前场;442里的四名中场球员。两个边路同样要能攻善守。

  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后卫进攻需要冒太大的风险,在主流的平行四后卫防线里,中路的两人极其关键,“他们专职于防守,并且需要彼此熟悉,相互了解,以便随时互相提供保护,还要为边后卫补位。为了保证防守效率,两个中后卫之间的相互协调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路的防守力量太强大了,很多球队都在中路安排了两名甚至三名后腰,米歇尔・S・罗宾森在《清道夫过时了吗》一文中说:“沿边线助攻是最容易的,因为中场太危险了,争夺最激烈也最为拥挤。防守方宁可放弃边路,也不愿意舍弃中场,正因为如此。边后卫成了最合适的进攻人选。他很容易判断出什么时候助攻到前场,而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不对称的四后卫防线

  

  三个半防线有时出现在三后卫阵型里,有时则还被视为四后卫,它模糊了不同阵型之间的区分。三后卫防线(三中卫)的选路防守是个弱点,而四后卫中如果两个边后卫都频频助攻的话防线不太稳,另外一些边路球员能攻善守,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计战术打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所以很多教练选择了三个半。

  像里皮执教尤文图斯时,赞布罗塔在2002年世界杯上受重伤。伤愈后他的右前卫位置已经被新引进的卡莫拉内西占据,于是里皮安排他去踢左后卫,由此无心插柳地培养出了一个世界顶尖的左后卫。赞布罗塔早先在巴里踢过前锋,他技术全面又体能出色,随后的两个赛季里将球队的左路变成了自己的走廊,自己也成为了球队阵型在442和352之间转换的关键。

  里皮执教国家队时,在右后卫位置上多次启用过进攻能力一般的扎卡尔多,踢左后卫的是能给球队注入强大动力的格罗索或赞布罗塔,德国世界杯的头两场时里皮仍沿用了这套边后卫组台,这种不平衡的防线也可以视为三个半。

  在德国世界杯上,发挥空间更大的阿根廷队长索林,踢442的阿根廷队名义上采用四后卫,但左后卫索林在比赛中活动范围极大,在两个禁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屡屡扮演前锋角色冲进禁区抢点,随着他向前推进到中场和前场,球队的阵型相应转换成352和343。先后踢右后卫的布尔迪索和科洛奇尼,技术特点均更适合去踢中后卫,在进攻中发挥的作用比索林少得多。

  

  不对称的清道夫防线

  

  以上是四后卫球队的例子,在那些采用清道夫防守体系的球队里,同样出现过不对称的防线。2004年欧洲杯之前德国队在热身赛中表现不佳,0.2输给匈牙利,后防线的糟糕表现让贝肯鲍尔坐不住了,他评论说,“如果对方有两名速度快的前锋,那么鲁迪应该设三个中卫。”

  在两年前的韩日世界杯上,德国队采取过类似的防线,5号拉梅洛当清道夫,在两名盯人中卫2号林克(靠右)和21号梅策尔德(靠左)的前后进行移动,再加上在右路活动的弗林斯,弗林斯相当于一个善于助攻的右后卫,或者一个经常回防的右前卫,随着他的一上一下阵型在352和442等之间进行调整,占据左路的是左边锋博德,这种防线可以称之为3+,总体阵型更接近352。

  参加韩日世界杯的俄罗斯队使用了灵活的442阵型。防守上采用了两个盯人后卫尼基福罗夫和科夫顿,一个拖后的清道夫奥诺普科在防线的后面进行保护,再加上右路的经常参与进攻的索罗马京,组成了一个紧凑的整体。

  熟悉意大利的球迷都知道意大利的左后卫很有名,从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赞布罗塔,再到世界杯上一炮走红的格罗索。意大利队参加1986年世界杯的主力阵容里,希雷阿踢自由人,贝尔戈米和维尔乔沃德担任盯人中卫,踢左后卫的是卡博尼(他的进攻能力能迫使鲁梅尼格来盯防自己),在中前场右路活动的是脚法秀丽的边锋孔蒂。意大利队参加1998年世界杯时的防线为:科斯塔库塔担任自由人,再加上三名盯人中卫内斯塔、卡纳瓦罗和马尔蒂尼;内斯塔受伤后被科斯塔库塔顶替,而贝尔戈米取代科斯塔库塔继续打自由人。

  

  能攻善守的赞布罗塔客串边路的斯塔姆

  

  类似于赞布罗塔、马尔蒂尼和弗林斯这样进攻能力出众的防守球员(弗林斯现在踢中场),有里皮时期尤文图斯的佩索托,克罗地亚的贾尔尼(1998年世界杯上3:0赢德国就是他远射首开记录),还有突尼斯的特拉贝尔西,他们能凭借一己之力主导阵型转换。

  更典型的例子是上赛季AC米兰的塞尔吉尼奥,原本踢的是左边锋,又是34岁的高龄,居然被安切洛蒂改造成左后卫,他“虽然防守时经常捅篓子”,但有快速突破下底传中的绝招,而且能利用自己的带球和短传同中前场的队友完成配合,因此成为了球队重要的进攻发起点,他上场时斯塔姆有时会出现在右后卫位置上。

  完善的平行四后卫防线需要两个攻防俱佳的边后卫,比如1998年世界杯亚军巴西队拥有卡洛斯和卡福,冠军得主法国队有图拉姆和利扎拉组。不过就像所有人都是一侧身体(通常是右侧)比另一侧更强壮一样,两个边后卫进攻能力的不平衡是常见。有时一些中卫被要求打边后卫,这虽然削弱了球队的边路进攻,但能让后防线更稳固,这种防线可以称之为“4-”的三个半。另外通常来讲,一个边后卫助攻到了前场,另一个边后卫就要在后场留守,如果两人同时离开防线参与进攻,这时需要一名邓加或马斯切拉诺那样的中场支援后防线。

  现在的布尔迪索和加拉,从前的斯塔姆和卡纳瓦罗(效力国际米兰时)都踢过边后卫,图拉姆中卫边卫都擅长,参加1998年时他的助攻很积极,但同另侧犀利的利扎拉祖相比还是略微逊色,半决赛对克罗地亚就是因为他拖在后面造越位失误让苏克打进一球,然后他发飙一下子进了两个(此前他从未在国家队进球),防守他的正是贾尔尼,进球前图拉姆的动作有犯规之嫌。在2000年欧洲杯时,法国队的左后卫利扎拉组多数时间位置是在中场,而图拉姆则主要在后场活动。多数情况下三个后卫对付两个前锋足够了,一人看一个,第三个后卫负责保护,对方采用双前锋时。三个半的后防线中边后卫可以大胆助攻,剩下的三个后卫可以确保防线稳固。

  

  不对称与两翼齐飞

  

  “三个半”防线涉及到两翼齐飞,尤其是那种“4”后防线。作为一种战术设计而言,两翼齐飞有一种对称的美,符合美学。但是在足球场上竞技成绩才是第一位的。只要赢得比赛,只要把球踢得好看,为什么还一定要追求两翼齐飞?单翼也可以接受,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像一些在比赛要把主要精力用于防守的球队,实际上整场比赛攻到前场的次数极为有限。

  况且没必要把四后卫球队的两翼齐飞看成两个边后卫必须都助攻(这不等于说反对同时派上两个进攻

出色的边后卫),首先在人员配备上,同时拥有两名能攻善守的边后卫是很难的,安切洛蒂的经纪人说过,好的边后卫全世界都缺,另外那种情况下防线有风险,对手打反击效率威胁很大。设置三个半后卫的防线中,边后卫助攻一个就可以了,另一个边路可以交给中场的边锋。

  在赫雷拉设计的链式防守中,左后卫法切蒂进攻的重要程度堪比自由人皮济对后防线的保护,法切蒂的确是个里程碑式的球星,在右路赫雷拉经常会派上来自巴西的边锋雅尔,这种不对称的边路设置堪称“三个半后防线”的起源之一,随后几十年里多次在意大利的球队身上出现。1982年和1986年两届世界杯上,活跃着左后卫卡布里尼和脚法秀丽的右边锋孔蒂;参加1998年世界杯的意大利队,阵型和打法同1986年时有很多相似之处,莫雷诺和马尔蒂尼继承了孔蒂和卡布里尼的衣钵,莫雷诺踢中场右路,在比赛中频频突破。

  

  边后卫的兴盛和平行四后卫的流行

  

  归根结底,边后卫的进攻引发了三个半后防线的问世,边后卫为什么要进攻々为什么在进攻中扮演了这么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20年问边后卫是得到最多发展的一个位置,现在除了一些弱队,很少能见到死守本方半场的边后卫。一些凭进攻立足的边锋被改造成边后卫(塞尔吉尼奥),而一些中后卫(科洛奇尼和斯塔姆)应急担任边后卫时也要硬着头皮往前冲,笨手笨脚地传中,手忙脚乱地突破,斯塔姆那种身材魁梧的壮汉也要做假动作,真是强人所难。

  

  边后卫发展和兴盛的原因很多,如强队和明星球员(卡洛斯)的示范作用,进攻求新求变的必然要求(边路进攻呈上升势头,边后卫拥有最大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平行四后卫的流行,这种防线采用区域(区域结合盯人)防守,给边后卫的助攻充分创造了便利条件,后卫摆脱了盯人束缚,可以大胆压上,所以米歇尔・S・罗宾森说“设计平行四后卫防线是为了进攻,而不是为了防守。”(这也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卡洛斯等人的天赋让四后卫流行开来,还是平行四后卫给边后卫创造了发挥才华的舞台,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在采用盯人防守的后防线里,不存在现代意义的边后卫。链式防守中自由人身前的盯人后卫会寸步不离自己的盯防对象,随对手的移动而移动,经常离开自己的防区,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防区,只盯防球员不盯防区域。

  法切蒂在1970年的世界杯决赛时盯防雅伊津霍,右边锋雅伊津霍经常游弋到中路和左路,把伟大的左后卫吸引了过来,从而为巴西队的右后卫阿尔贝托创造出了空当,无人盯防的阿尔贝托可以在右路畅通无阻地发起进攻。阿尔贝托攻入的第四球来自贝利的分球,而给贝利传球的就是雅伊津霍,他从左边线附近得球,左后卫法切蒂跟着他也出现在了巴西队的左路,雅伊津霍的内切摆脱了法切蒂后将球传给贝利,贝利分球到无人防守的右路,高速插上的阿尔贝托单刀直入劲射得分。

  为进攻而生的平行四后卫诞生了真正意义的边后卫,也对边后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充沛的体力,反复沿边路往返奔袭,赞布罗塔认为自己的优势在于体力和速度;需要具备滴水不漏的防守能力,像马尔蒂尼那样拥有无懈可击的防守技术和意识;而且也需要具备进攻才华,安切洛蒂愿意让塞尔吉尼奥去踢左后卫,尽管巴西人“防守时经常捅篓子”。

  “三个半”后防线给人带来一些感受。卢茨先生说过:“各种战术体系正在趋向融合。”所有的阵型都可以划分成两类,一类是442及其变化,一类是352及其变化。前者的基石是平行四后卫防线,随着清道夫的衰落,后者的防线则是以平行站位、实行区域防守的三后卫为主。这两者也可以融合,踢三个半后卫的球队,阵型就常常在352和442之间进行转换。

  阵型和战术或许也会如此,弹性不断提高,在比赛和赛事的进程中灵活地进行调整。总体的战术打法会彼此逐渐接近,趋向融合,不过无论怎样,首先要重视防守。


相关文章

  • 什么是宇称守恒与宇称不守恒
  • 所谓"宇称",粗略的说,可理解为"左右对称"或"左右交换",按照这个解释,所谓"宇称不变性"就是"左右交换不变".或者"镜象与原物 ...查看


  • 物理学与对称性
  • 物理学与对称性 0引言 在物理学中,存在着人们熟知的守恒定律.比如,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等.它门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物理规律具有多种对称性的必然结果.因此,研究物理规律的对称性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探索未知的物理规律时可 ...查看


  •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
  • 分类号 密 级 编 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题 目: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 学 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2011级物理(2)班 作者姓名: 杨晶晶 指导教师: 路飞平 提交日期: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 ...查看


  • 量子跃迁中的选择定则
  • 量子跃迁中的选择定则 张扬威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2008级基地班,武汉,430079) 摘 要 本文根据量子跃迁过程中遵从的角动量守恒和宇称守恒运用量子化 概念,推导出电偶极近似条件下,在不同的外场中单电子原子以及多电子原子 辐射跃迁时 ...查看


  • 宇宙科学发展简史
  • 宇宙科学发展简史 王为民(四川南充龙门中学) 公元前500年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皆数". 公元2世纪以前,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 ...查看


  • 诺贝尔物理学教学设计
  • 诺贝尔物理学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教学理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介专题是一个介绍性的课程.介绍性的课程主要是要注重讲述内容的通俗易懂,同时能够达到科普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重的是讲述内容的生动和与现实生活的贴近,以期能够有跟更多的互 ...查看


  • 对称性原理
  • 第七章 对称性原理 这一章讨论体系的对称性和对称操作的群表示.对称性在理论上十分漂亮,在实践中非常有用,值得花费精力学习. §7.1 对称与守恒 自然界的对称性与守恒是美丽的.对物理体系施加一定的操作,如果体系的某些性质具有关于该操作的对称 ...查看


  • 对称还是不对称
  • 2008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两位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因为发现亚原子物理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而获奖,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因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 ...查看


  • 世界上所有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
  • 世界上所有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各行各业的 [中国发明家] 毕升--活字印刷术 蔡伦--造纸术 黄帝(不确定)--指南针 古代炼丹家--火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烧的硫磺伏火法) 张衡--地动仪 [外国发明家] 西门子-- ...查看


  • 吴健雄东方的居里夫人
  • 在浩渺的星空,有一颗小行星,它的名字叫"吴健雄星",是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的名字命名的.吴健雄女士以其对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也为自己赢得了"东方的居里夫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