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土矿化验

铝土矿化验(铝土矿分析)

1、二氧化硅的测定 1.1方法原理

样品经氢氧化钠熔融后,熔块用热水浸取,然后倒入盐酸溶液中,然后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在0.1~0.2mol/L的盐酸酸度下使分子分散状态的硅酸与钼酸铵生成硅钼黄,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将硅钼黄还原成硅钼蓝,用比色法测定。 本标准测定范围:≤15% 1.2试剂

1.2.1盐酸:1+99; 1.2.2盐酸:1+1溶液; 1.2.3钼酸铵:100g/L;

1.2.4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 1.2.5氢氧化钠:粒状 1.3分析手续:

1.3.1称取0.2500克试样于30毫升银坩埚中,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放入720℃的马弗炉,溶融15~20分钟。(同时带一个空白坩锅,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熔融5分钟)。取出坩埚,稍冷用坩埚钳不断转动坩埚,使熔融物均匀地附在坩埚壁上,放置片刻,坩埚底部用冷水洗底,然后将坩埚放在直径为9厘米的玻璃漏斗上。漏斗插入已加有40毫升1+1盐酸和50mL 水的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沸水于坩埚中,待剧烈反应后将浸出物在边摇动容量瓶的同时倒入漏斗中,再加入沸水于坩埚中,将坩埚内的熔融物全部浸出为止。用3N 的盐酸洗涤坩埚,最后用热水洗净坩埚和漏斗,将容量瓶中的溶液摇匀,用流水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可供测定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等用。 1.3.2移取5.00毫升制备溶液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40毫升1+99的盐酸,4毫升100g/L的钼酸铵溶液,混匀。根据室温不同,放置适当时间(室温低于20℃时,放置15~20分钟;20~30℃时,放置10~15分钟;30~40℃时放置5~10分钟)。然后加入20毫升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3.3将部分试液移入1cm 吸收皿中于721分光光度计700nm 处测得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后乘以换算系数得相应的SiO 2的百分比含量。 1.4分析结果计算:

SiO 2%=

式中:

A

⨯100 B

A---消光减去空白在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硅的含量,毫克。 B---分取式样的量,毫克。

1.5标准曲线绘制:

1.5.1取0.1mg/ml的标准SiO 2溶液0、1、2、3、4、5、6、7、8、9、10ml 到一组100ml 容量瓶中

1.5.2加3NHCl2mL, 加水稀释至50mL 加入100g/L的钼酸铵4mL ,混匀,

1.5.3发色一定时间,加入20mL 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5.4用1cm 吸收皿 于722光度计700nm 处测得吸光度(在700nm 处测得吸光度摩尔吸收系数最大,说明对该波长的光吸收能力最强,因此在这里进行分光光度测定,灵敏度也最高),,以SiO 2 百分比含量为横坐标,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制标准曲线。 1.5.5此组溶液含SiO 2为0、0.1mg/100mL……1mg/100mL。 1.6允许差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中所列允许差。 允许差表1(%)

二氧化硅含量

≤5.00 5.00~10.00 10.00~15.00

1.7注意事项:

1.7.1溶液中SiO 2 浓度要求小于0.7mg/mL,所以当样品中SiO 2含量高过应减少称样量; 1.7.2熔样品时,溶液的酸度控制在0.5~1.5mol/L否则硅会发生聚合反应;

1.7.3钼酸铵与硅酸作用的酸度应控制在0.1~0.2mol/L之间,在此酸度下生成的硅钼黄最为稳定;

1.7.4严格控制发色时间;

1.7.5银坩埚在高温炉中拿出来时不要在冷水中急剧冷却,以免其变形;

1.7.6加入NaOH 的量为试样的8~10倍,熔融前应在低温时放入加热除去水份,以免引起啧溅,或于银坩埚中加乙醇数滴,放入炉中升温使水份随乙醇的挥发或燃烧除去水份;

2、邻菲啰啉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 2.1方法提要

试样用碱熔融,用盐酸浸取,在适当酸度下,三价铁用盐酸羟胺还原为二价铁。 在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二价铁与邻二氮杂菲形成有色络合物,在波长510nm 处测量其吸光度。本标准测定范围:≤15%。 2.2试剂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乙酸—乙酸钠混合液; 2.3分析步骤:

2.3.1移取5.00mL 制备的试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20mL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乙酸—乙酸钠混合液,用水冲至刻度,混匀。

2.3.2将部分试液移入1cm 吸收皿中,于分光光度计510nm 处,测其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后乘以换算系数得出相应的三氧化二铁百分含量。 2.4分析结果计算:

允许差 0.20 0.30 0.40

Fe 2O 3%=

式中:

A

⨯100 B

A---消光减去空白在工作曲线上查得三氧化二铁的含量,mg 。 B---分取试样的量,mg 。

2.5标准曲线的绘制:

2.5.1移取0.00、1.00、2.00、3.00、4.00、5.00、6.00mL 的0.1mg/ml的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一组100mL 容量瓶中。

2.5.2以下按分析步骤进行。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以三氧化二铁百分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换算系数。

2.5.3此组溶液中分别含三氧化二铁0、0.1 、0.2 ……0.6mg/100ml。 2.6允许差: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下列表中的允许差:

三氧化二铁含量% 1.00~5.00 5.00~10.00 10.00~15.00

3、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3.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40%~80% 3.2方法提要

试样经碳酸钠-硼酸或氢氧化钠熔融分解,热水提取,盐酸酸化,用乳酸掩蔽钛或在EDTA 存在下用氢氧化钠分离出去铁和钛等杂质元素,然后在弱酸性溶液中使铝与过量的EDTA 络合,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先用前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再用氟盐取代与铝络合的EDTA ,最后用铅标准溶液滴定取代出的EDTA 。 3.3 试剂 3.3.1 无水碳酸钠 3.3.2 硼酸 3.3.3 氢氧化钠 3.3.4 氟化钠

3.3.5 盐酸(1.19g/mL) 3.3.6 盐酸(1+1) 3.3.7 盐酸(2+98)

3.3.8 氢氧化钠溶液(400g/L) 3.3.9 氢氧化钠(100g/L)

3.3.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溶液(0.08mol/L) 3.3.11乳酸(1+4) 3.3.12氨水(1+1) 3.3.13盐酸(1+3)

3.3.14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 6);将260g 乙酸钠溶于500mL 水中,加10mL 冰乙酸,

允许误差% 0.20 0.30 0.40

加水稀释至1L 。

3.3.15酚酞指示剂溶液(1g/L)

3.3.16溴甲酚绿指示剂溶液(1g/L):将0.10g 溴甲酚绿溶于100mL 水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8)至溶液呈蓝色。

3.3.17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5g/L):将0.5g 二甲酚橙溶于20mL 水中,加80mL 乙醇,混匀。

3.3.18.1将金属铝屑(99.99%)置于100mL 烧杯中,加20mL 水和25mL 盐酸(3.6)加热煮沸5min ~10min 取下,倾去溶液后用水充分洗净,再用无水乙醇洗3次,置于垫有滤纸的表皿上放入100℃±5℃的烘箱中烘干5min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3.18.2 称取0.1588g 预先处理过的铝屑(3.18.1)于盛有10mL 氢氧化钠溶液(3.3.8)的塑料杯中,盖上表皿,待全部溶解后,倒入预先盛30mL 盐酸(3.3.6)的烧杯中,用热水洗净塑料杯,洗涤液并入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0.0006g 氧化铝。 3.3.19 锌标准溶液(0.0200mol/L)

称取1.3076g 高纯锌于300mL 烧杯中,加水50mL ,盖上表面皿,沿杯壁加入15mL 硝酸(1+1),微热熔解完全,并蒸发至10mL ~15mL ,冷却至室温,用水稀表面皿及杯壁,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4试样

将试样用研钵研磨通过74μm筛,将研好的试样置于110℃±5℃下烘干燥2h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3.5 分析步骤 3.5.1试料

称取0.25 g试样(4)可,精确至0.0001g 。 3.5.2 测定次数

对同一试样应独立的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3.5.3 测定 3.5.3.1试料分解

将试料(5.1)放入30毫升银坩埚中,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3.3),放入750℃±5℃的马弗炉,溶融20分钟。取出坩埚,旋转坩埚,使熔融物均匀附着在坩埚内壁,冷却。将坩埚放入直径为7厘米的玻璃漏斗中。漏斗插入已加有40mL1+1盐酸(3.6)的250 mL 容量瓶中。用热水洗净坩埚,加5mL 盐酸(3.6)洗净坩埚,用热水再次洗涤坩埚和漏斗,摇匀溶液使熔块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5.3.2 掩蔽或分离

乳酸掩蔽法。分取20.00mL (5.3.1)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2mL 乳酸溶液(3.10),摇匀,加6mLEDTA 溶液(3.9),摇匀,加1滴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3.17), 用氨水溶液(3.12)中和至溶液呈紫红色,立即用盐酸溶液(3.13)调至黄色,加水稀释至150mL 左右。

EDTA-氢氧化钠法。分取50.00mL (5.3.1)溶液于250mL 容量瓶中,加12mLEDTA 溶液(3.8)和1滴酚酞指示剂溶液(3.15),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9)至出现红色,再过量35mL 。加水稀释至120mL 左右,将容量瓶置于沸水浴上加热5min ,取下,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分取100mL 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2滴溴甲酚绿指示剂溶液(3.16), 先用盐酸(3.6)调至溶液变黄,再用氢氧化钠溶液(3.9)中和至刚出现蓝色。

注:本法适用于五氧化二钒含量小于0.06%的试样。 3.5.3.3 滴定

向3.5.3.1分离后的溶液中加20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3.14),加热煮沸2min ~3min ,取下,流水冷却至室温,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级溶液(3.17),用锌标准溶液(3.19)滴定至溶液呈玫瑰红(不记读数)。加1g ~2g 氟化钠(3.4),摇匀,加热煮沸3min ,取下,冷却至室温,补加1滴二甲酚橙指示级溶液(3.17),用锌标准溶液(3.19)滴定至溶液呈玫瑰红,记录消耗的体积(两次重点颜色应一致) 。 3.6 分析结果的描述

按公式计算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c ∙V ⨯0. 05098

Al 2O 3%=⨯100

m

式中:c —锌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消耗锌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m —分取溶液相当的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

0.05098—Al 2O 3的毫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 3.7 精密度 3.7.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 ),超过重复性限(r )的情况下不超过5%。重复性限(r )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56.5 63.1 79.4 重复性限r /: 0.46 0.53 0.57 3.7.2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中所示值;室内允许误差应小于表中所示值。

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40.00~60.00 〉60.00~80.00

3.8 质量保证与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一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4、硝酸亚汞法测定三氧化二铁 4.1方法原理

取定量的试样,加硫氰酸钾使铁形成红色的络合物,在PH1盐酸介质中,用标准溶液硝

允许差/% 0.60 0.70

酸亚汞进行滴定,使汞还原为高铁,使红色消失即为终点。 4.2试剂 4.2.1硝酸1+1; 4.2.2硫氰酸钾200g/L 4.2.3硝酸亚汞0.003125mol/L 4.3分析方法

移取制备试液50毫升于500毫升锥形瓶中,3滴(1+1)硝酸,在电炉上煮沸3~4分钟,取下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10毫升20%的硫氰酸钾,立即用0.003125M 硝酸亚汞标准液进行滴定,当滴定至浅红色时,每加一滴时要振荡几次直至无色即为终点。 4.4分析结果计算

Fe 2O 3%=

式中:

V ⨯0⋅003125⨯0. 16

⨯100

G

V —滴定消耗硝酸亚汞的量,ml 。

0.003125—硝酸亚汞标准液的摩尔浓度,mol/L。 0.16—三氧化二铁的毫摩尔质量。 G —分取试样相当于试样的重量,g 4.5注意事项:

4.5.1煮沸时间要保证4~5分钟,煮沸时间短,终点不敏锐,但要注意防止蒸干试液。 4.5.2为了减少读数误差用10me 滴定管进行滴定,滴定速度要一滴一滴加入,颜色由红色至橙色时,每二滴要振荡几次,防止滴过终点。

4.5.3滴定时酸度以PH 在1为宜。在少量的硝酸存在下PH 大于1.5的酸度使结果偏高。 4.5.4硫氰酸钾的加入,必须加一个滴一个,不能成批加入,以防它在强酸中分解。 4.6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范围

5、二氧化钛的测定 5.1方法原理:

在盐酸介质中,二安替匹林甲烷与钛生成黄色络合物,三价铁离子的干扰用抗坏血酸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消除干扰,用比色法测定钛。 5.2试剂

抗坏血酸:20g/L;

二安替匹林甲烷:2%2N盐酸溶液; 5.3分析手续:

移取制备试液5毫升,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新配制的20g/L抗坏血酸5毫升,摇匀,

放置5分钟后,加入20g/L二安替匹林溶液10毫升,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45分钟, 将部分溶液移入1cm, 吸收皿中, 用721光度计在420nm 处测其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乘以换算系数得Tio 2百分含量,随同试样,做试剂空白试验。 5.4分析结果计算

Ti O 2%=

式中:

A

⨯100B

A---消光减去空白在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钛的含量,mg 。 B---分取试样的量,mg 。 5.5二氧化钛标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每毫升含0.1毫克的二氧化钛标准液0,1.00,2.00,3.00,4.00,5.00,6.00,7.00毫升于一组50毫升容量瓶中,以下操作同分析手续,分别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Tio 2百分比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图,计算吸光度和二氧化钛换算系数。 5.6注意事项:

3.5.6.1抗坏血酸溶液应现用现配。放置过久,将对分析结果有影响。 3.5.6.2在抗坏血酸存在下,显色速度较慢,应放置到40分钟后再比色。 5.7允许差:

二氧化钛含量

≤1.0 >1.0~3.0 >3.0~5.0 >5.0~8.0

6、氧化钙的测定 6.1方法原理

用三乙醇胺掩蔽铁、铝、用苦杏仁酸掩蔽钛,用EDTA 作为络合剂,在PH=12~13的范围内测定钙。 6.2试剂

6.2.1三乙醇胺:1+4; 6.2.2氢氧化钾:150g/L; 6.2.3 EDTA :0.00892mol/L; 6.2.4苦杏仁酸:30g/L;

6.2.5钙黄绿素指示剂:称取0.2克溴麝香草酚酞,1克钙黄绿素及100克氯化钾在玛瑙研钵中研细混匀。 6.3分析手续

移取试液50毫升于500毫升锥形瓶中,加1+4三乙醇胺5毫升,加3%苦杏仁酸5毫升,加15%氢氧化钾19毫升,(PH ∽13)再加50毫升水,少许钙黄绿素。用0.00892M 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绿黄荧光消失,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的试验。 6.4分析结果计算

允许差 0.08 0.12 0.15 0.25

Ca0%=

式中:

V —滴定消耗EDTA 标准液的体积,毫升; 0.00892—EDTA 标准液的浓度mol/L G — 移取试液相当于试样的重量,克; 6.5注意事项

100

6.5.1滴定前应先加三乙醇胺,并摇匀,因三乙醇胺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才能起掩蔽作用。 6.5.2滴定时,在台下垫一块黑胶皮,终点易于观察。

6.6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中所示值;室内允许误差应小于表中所示值 允许误差的范围

7、灼烧减量的测定 7.1方法原理:

在1000℃的高温下锻烧时,试料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分解失水以及产生某些化合反应。其灼减正确的理解应为这些组分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总和。 7.2分析手续:

称取试样1.000克,放入已在1000℃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置于电炉上予热15分钟,然后放入高温炉中,在1000℃的温度下,灼烧一个半小时,取出冷却至高温,称量。 7.3分析结果的计算:

灼减%=

式中:m ——灼烧前试样质量,克;

m 1——灼烧后试样质量,克。 7.4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0.50%。 8、氧化钙和氧化镁合量的测定 8.1方法原理:

在PH=10的溶液中,以三乙醇胺—酒石酸钾钠掩蔽铁,铝、钛,以吡啶—(2—偶氮—4)间苯二酚(PAR )铜盐作指示剂,用EDTA 滴定试料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合量。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底色,以改善终点。 8.2试剂:

8.2.1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混合液 8.2.2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5g /L 乙醇溶液 8.2.3氢氧化铵:1+1 8.2.4硫酸铜—EDTA 溶液

(m -m 1)

⨯100

m

8.2.5 PAR 指示剂:1g /L 乙醇溶液 8.2.6 EDTA 标准溶液:0.01961mol /L 8.3分析手续:

移取50毫升制备溶液于5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0毫升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混合液,1滴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以1+1氢氧化铵中和至溶液呈蓝色,准确地加入0.5毫升硫酸铜—EDTA 溶液,再加入8毫升1+1氢氧化铵,加入3滴PAR 指示剂,以0.01961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到紫灰再转变为绿色即为终点。记录数据(V) 8.4分析结果计算:

CaO%=

V ⨯0. 01961⨯0. 05608

⨯100=2. 2⨯V

G

式中:V —滴定消耗EDTA 标准液的体积,毫升;

0.01961—EDTA 标准液的浓度mol/L G —移取试液相当于试样的重量,克; 8.5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表1所列允许差。表1(%)

氧化钙含量

>10.00 10.00~30.00

8.6注意事项:

8.6.1各种试剂的加入量要准确,否则滴定终点的颜色不正常。

8.6.2测定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铵后,不要放置很长时间,否则将有沉淀析出。 8.6.3 Cu-EDTA的量加入时一定要准确,否则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氧化钠量 9.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土矿中氧化钾与氧化钠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土矿中氧化钾与氧化钠的测定。 9.2方法提要

试样用盐酸在封闭溶样器中加热处理,使钾、钠浸出,然后用空气一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矿石、二原矿浆中的氧化钠及氧化钾的量。 9.3仪器及试剂

9.3.1 PE-5000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9.3.2钾、钠空心阴极灯; 9.3.3瓶装乙炔; 9.3.4封闭溶样器; 9.3.5盐酸(1+1),优级纯; 9.3.6氧化钠标准溶液:0.5mg/mL

称取0.4715g 基准氯化钠 (预先在400~ 500℃灼烧l.5h) 溶于100mL 水中,然后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允许差 ±0.40 ±0.50

9.3.7氧化钾标准溶液,1mg/mL

称取0.7915g 基准氯化钾(预先在400~500℃灼烧l.5h) 溶于100mL 水中,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9.3.8 K 2O-Na 2O 混合标准液:

K 2O(20μg/mL)、Na 2O (10μg/mL),分取氧化钾和氧化钠标准溶液各2mL 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标准液用时现配。 9.3.9基体铝溶液的配制

称取0.9275金属铝 (99.99%)于1OOmL 烧杯中,加入20mL (1+1)盐酸,在电炉上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9.4仪器工作条件

9.5分析手续

准确称取0.1000g 预先在105~110℃烘干2h,并冷却至室温的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l+1)盐酸6mL ,盖好盖子,放入不锈钢外套内,置于烘箱中,在220℃保温2h ,关闭电源,取出封闭溶样器,冷却至不烫手时,打开外套,将内套中的样品用蒸馏水洗入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待溶液澄清后,在仪器工作条件下与钠标准系列同测,由氧化钠的工作曲线计算矿石中氧化钠的含量。

分取上层溶波5mL 放入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在仪器工作条件下与钾的标准系列同测,由氧化钾的工作曲线计算矿石中氧化钾的含量。 9.6分析结果的计算

C ⨯V ⨯10-6

⨯100 K 2O (Na 2O )%=

G

式中:C ——从曲线上查得氧化钾 (氧化钠) 的浓度μg: V ——样品的稀释体积,mL:

G —称取样品的量,g 。 9.7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取氧化钠、氧化钾混合标准溶液0、0.5、1.0、1.5、2.0、2.5mL 于6个25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1)盐酸1mL ,7mg/mL三氧化二铝溶液2.5mL ,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标准系列浓度为:

K 20:0、0.4、0.8、1.2、1.6、2.0μg/mL Na 20:0、0.2、0.4、0.6、0.8、1.0μg/mL

9.8精密度

同一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偏差不超过5%

铝土矿化验(铝土矿分析)

1、二氧化硅的测定 1.1方法原理

样品经氢氧化钠熔融后,熔块用热水浸取,然后倒入盐酸溶液中,然后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在0.1~0.2mol/L的盐酸酸度下使分子分散状态的硅酸与钼酸铵生成硅钼黄,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将硅钼黄还原成硅钼蓝,用比色法测定。 本标准测定范围:≤15% 1.2试剂

1.2.1盐酸:1+99; 1.2.2盐酸:1+1溶液; 1.2.3钼酸铵:100g/L;

1.2.4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 1.2.5氢氧化钠:粒状 1.3分析手续:

1.3.1称取0.2500克试样于30毫升银坩埚中,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放入720℃的马弗炉,溶融15~20分钟。(同时带一个空白坩锅,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熔融5分钟)。取出坩埚,稍冷用坩埚钳不断转动坩埚,使熔融物均匀地附在坩埚壁上,放置片刻,坩埚底部用冷水洗底,然后将坩埚放在直径为9厘米的玻璃漏斗上。漏斗插入已加有40毫升1+1盐酸和50mL 水的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沸水于坩埚中,待剧烈反应后将浸出物在边摇动容量瓶的同时倒入漏斗中,再加入沸水于坩埚中,将坩埚内的熔融物全部浸出为止。用3N 的盐酸洗涤坩埚,最后用热水洗净坩埚和漏斗,将容量瓶中的溶液摇匀,用流水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可供测定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等用。 1.3.2移取5.00毫升制备溶液于1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40毫升1+99的盐酸,4毫升100g/L的钼酸铵溶液,混匀。根据室温不同,放置适当时间(室温低于20℃时,放置15~20分钟;20~30℃时,放置10~15分钟;30~40℃时放置5~10分钟)。然后加入20毫升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3.3将部分试液移入1cm 吸收皿中于721分光光度计700nm 处测得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后乘以换算系数得相应的SiO 2的百分比含量。 1.4分析结果计算:

SiO 2%=

式中:

A

⨯100 B

A---消光减去空白在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硅的含量,毫克。 B---分取式样的量,毫克。

1.5标准曲线绘制:

1.5.1取0.1mg/ml的标准SiO 2溶液0、1、2、3、4、5、6、7、8、9、10ml 到一组100ml 容量瓶中

1.5.2加3NHCl2mL, 加水稀释至50mL 加入100g/L的钼酸铵4mL ,混匀,

1.5.3发色一定时间,加入20mL 硫酸—草酸—硫酸亚铁铵混合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1.5.4用1cm 吸收皿 于722光度计700nm 处测得吸光度(在700nm 处测得吸光度摩尔吸收系数最大,说明对该波长的光吸收能力最强,因此在这里进行分光光度测定,灵敏度也最高),,以SiO 2 百分比含量为横坐标,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制标准曲线。 1.5.5此组溶液含SiO 2为0、0.1mg/100mL……1mg/100mL。 1.6允许差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中所列允许差。 允许差表1(%)

二氧化硅含量

≤5.00 5.00~10.00 10.00~15.00

1.7注意事项:

1.7.1溶液中SiO 2 浓度要求小于0.7mg/mL,所以当样品中SiO 2含量高过应减少称样量; 1.7.2熔样品时,溶液的酸度控制在0.5~1.5mol/L否则硅会发生聚合反应;

1.7.3钼酸铵与硅酸作用的酸度应控制在0.1~0.2mol/L之间,在此酸度下生成的硅钼黄最为稳定;

1.7.4严格控制发色时间;

1.7.5银坩埚在高温炉中拿出来时不要在冷水中急剧冷却,以免其变形;

1.7.6加入NaOH 的量为试样的8~10倍,熔融前应在低温时放入加热除去水份,以免引起啧溅,或于银坩埚中加乙醇数滴,放入炉中升温使水份随乙醇的挥发或燃烧除去水份;

2、邻菲啰啉法测定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 2.1方法提要

试样用碱熔融,用盐酸浸取,在适当酸度下,三价铁用盐酸羟胺还原为二价铁。 在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二价铁与邻二氮杂菲形成有色络合物,在波长510nm 处测量其吸光度。本标准测定范围:≤15%。 2.2试剂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乙酸—乙酸钠混合液; 2.3分析步骤:

2.3.1移取5.00mL 制备的试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20mL 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乙酸—乙酸钠混合液,用水冲至刻度,混匀。

2.3.2将部分试液移入1cm 吸收皿中,于分光光度计510nm 处,测其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后乘以换算系数得出相应的三氧化二铁百分含量。 2.4分析结果计算:

允许差 0.20 0.30 0.40

Fe 2O 3%=

式中:

A

⨯100 B

A---消光减去空白在工作曲线上查得三氧化二铁的含量,mg 。 B---分取试样的量,mg 。

2.5标准曲线的绘制:

2.5.1移取0.00、1.00、2.00、3.00、4.00、5.00、6.00mL 的0.1mg/ml的三氧化二铁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一组100mL 容量瓶中。

2.5.2以下按分析步骤进行。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以三氧化二铁百分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换算系数。

2.5.3此组溶液中分别含三氧化二铁0、0.1 、0.2 ……0.6mg/100ml。 2.6允许差:

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下列表中的允许差:

三氧化二铁含量% 1.00~5.00 5.00~10.00 10.00~15.00

3、三氧化二铝的测定 3.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40%~80% 3.2方法提要

试样经碳酸钠-硼酸或氢氧化钠熔融分解,热水提取,盐酸酸化,用乳酸掩蔽钛或在EDTA 存在下用氢氧化钠分离出去铁和钛等杂质元素,然后在弱酸性溶液中使铝与过量的EDTA 络合,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先用前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 ,再用氟盐取代与铝络合的EDTA ,最后用铅标准溶液滴定取代出的EDTA 。 3.3 试剂 3.3.1 无水碳酸钠 3.3.2 硼酸 3.3.3 氢氧化钠 3.3.4 氟化钠

3.3.5 盐酸(1.19g/mL) 3.3.6 盐酸(1+1) 3.3.7 盐酸(2+98)

3.3.8 氢氧化钠溶液(400g/L) 3.3.9 氢氧化钠(100g/L)

3.3.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溶液(0.08mol/L) 3.3.11乳酸(1+4) 3.3.12氨水(1+1) 3.3.13盐酸(1+3)

3.3.14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 6);将260g 乙酸钠溶于500mL 水中,加10mL 冰乙酸,

允许误差% 0.20 0.30 0.40

加水稀释至1L 。

3.3.15酚酞指示剂溶液(1g/L)

3.3.16溴甲酚绿指示剂溶液(1g/L):将0.10g 溴甲酚绿溶于100mL 水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8)至溶液呈蓝色。

3.3.17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5g/L):将0.5g 二甲酚橙溶于20mL 水中,加80mL 乙醇,混匀。

3.3.18.1将金属铝屑(99.99%)置于100mL 烧杯中,加20mL 水和25mL 盐酸(3.6)加热煮沸5min ~10min 取下,倾去溶液后用水充分洗净,再用无水乙醇洗3次,置于垫有滤纸的表皿上放入100℃±5℃的烘箱中烘干5min 。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

3.3.18.2 称取0.1588g 预先处理过的铝屑(3.18.1)于盛有10mL 氢氧化钠溶液(3.3.8)的塑料杯中,盖上表皿,待全部溶解后,倒入预先盛30mL 盐酸(3.3.6)的烧杯中,用热水洗净塑料杯,洗涤液并入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0.0006g 氧化铝。 3.3.19 锌标准溶液(0.0200mol/L)

称取1.3076g 高纯锌于300mL 烧杯中,加水50mL ,盖上表面皿,沿杯壁加入15mL 硝酸(1+1),微热熔解完全,并蒸发至10mL ~15mL ,冷却至室温,用水稀表面皿及杯壁,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3.4试样

将试样用研钵研磨通过74μm筛,将研好的试样置于110℃±5℃下烘干燥2h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3.5 分析步骤 3.5.1试料

称取0.25 g试样(4)可,精确至0.0001g 。 3.5.2 测定次数

对同一试样应独立的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 3.5.3 测定 3.5.3.1试料分解

将试料(5.1)放入30毫升银坩埚中,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3.3),放入750℃±5℃的马弗炉,溶融20分钟。取出坩埚,旋转坩埚,使熔融物均匀附着在坩埚内壁,冷却。将坩埚放入直径为7厘米的玻璃漏斗中。漏斗插入已加有40mL1+1盐酸(3.6)的250 mL 容量瓶中。用热水洗净坩埚,加5mL 盐酸(3.6)洗净坩埚,用热水再次洗涤坩埚和漏斗,摇匀溶液使熔块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5.3.2 掩蔽或分离

乳酸掩蔽法。分取20.00mL (5.3.1)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2mL 乳酸溶液(3.10),摇匀,加6mLEDTA 溶液(3.9),摇匀,加1滴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3.17), 用氨水溶液(3.12)中和至溶液呈紫红色,立即用盐酸溶液(3.13)调至黄色,加水稀释至150mL 左右。

EDTA-氢氧化钠法。分取50.00mL (5.3.1)溶液于250mL 容量瓶中,加12mLEDTA 溶液(3.8)和1滴酚酞指示剂溶液(3.15),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9)至出现红色,再过量35mL 。加水稀释至120mL 左右,将容量瓶置于沸水浴上加热5min ,取下,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用中速滤纸干过滤,分取100mL 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2滴溴甲酚绿指示剂溶液(3.16), 先用盐酸(3.6)调至溶液变黄,再用氢氧化钠溶液(3.9)中和至刚出现蓝色。

注:本法适用于五氧化二钒含量小于0.06%的试样。 3.5.3.3 滴定

向3.5.3.1分离后的溶液中加20mL 乙酸-乙酸钠缓冲液(3.14),加热煮沸2min ~3min ,取下,流水冷却至室温,补加2滴二甲酚橙指示级溶液(3.17),用锌标准溶液(3.19)滴定至溶液呈玫瑰红(不记读数)。加1g ~2g 氟化钠(3.4),摇匀,加热煮沸3min ,取下,冷却至室温,补加1滴二甲酚橙指示级溶液(3.17),用锌标准溶液(3.19)滴定至溶液呈玫瑰红,记录消耗的体积(两次重点颜色应一致) 。 3.6 分析结果的描述

按公式计算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c ∙V ⨯0. 05098

Al 2O 3%=⨯100

m

式中:c —锌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 --消耗锌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m —分取溶液相当的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

0.05098—Al 2O 3的毫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毫摩尔。 3.7 精密度 3.7.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 ),超过重复性限(r )的情况下不超过5%。重复性限(r )按以下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56.5 63.1 79.4 重复性限r /: 0.46 0.53 0.57 3.7.2 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中所示值;室内允许误差应小于表中所示值。

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40.00~60.00 〉60.00~80.00

3.8 质量保证与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一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4、硝酸亚汞法测定三氧化二铁 4.1方法原理

取定量的试样,加硫氰酸钾使铁形成红色的络合物,在PH1盐酸介质中,用标准溶液硝

允许差/% 0.60 0.70

酸亚汞进行滴定,使汞还原为高铁,使红色消失即为终点。 4.2试剂 4.2.1硝酸1+1; 4.2.2硫氰酸钾200g/L 4.2.3硝酸亚汞0.003125mol/L 4.3分析方法

移取制备试液50毫升于500毫升锥形瓶中,3滴(1+1)硝酸,在电炉上煮沸3~4分钟,取下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10毫升20%的硫氰酸钾,立即用0.003125M 硝酸亚汞标准液进行滴定,当滴定至浅红色时,每加一滴时要振荡几次直至无色即为终点。 4.4分析结果计算

Fe 2O 3%=

式中:

V ⨯0⋅003125⨯0. 16

⨯100

G

V —滴定消耗硝酸亚汞的量,ml 。

0.003125—硝酸亚汞标准液的摩尔浓度,mol/L。 0.16—三氧化二铁的毫摩尔质量。 G —分取试样相当于试样的重量,g 4.5注意事项:

4.5.1煮沸时间要保证4~5分钟,煮沸时间短,终点不敏锐,但要注意防止蒸干试液。 4.5.2为了减少读数误差用10me 滴定管进行滴定,滴定速度要一滴一滴加入,颜色由红色至橙色时,每二滴要振荡几次,防止滴过终点。

4.5.3滴定时酸度以PH 在1为宜。在少量的硝酸存在下PH 大于1.5的酸度使结果偏高。 4.5.4硫氰酸钾的加入,必须加一个滴一个,不能成批加入,以防它在强酸中分解。 4.6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范围

5、二氧化钛的测定 5.1方法原理:

在盐酸介质中,二安替匹林甲烷与钛生成黄色络合物,三价铁离子的干扰用抗坏血酸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消除干扰,用比色法测定钛。 5.2试剂

抗坏血酸:20g/L;

二安替匹林甲烷:2%2N盐酸溶液; 5.3分析手续:

移取制备试液5毫升,于50毫升容量瓶中,加新配制的20g/L抗坏血酸5毫升,摇匀,

放置5分钟后,加入20g/L二安替匹林溶液10毫升,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45分钟, 将部分溶液移入1cm, 吸收皿中, 用721光度计在420nm 处测其吸光度减去空白吸光度乘以换算系数得Tio 2百分含量,随同试样,做试剂空白试验。 5.4分析结果计算

Ti O 2%=

式中:

A

⨯100B

A---消光减去空白在工作曲线上查得二氧化钛的含量,mg 。 B---分取试样的量,mg 。 5.5二氧化钛标准曲线的绘制:

移取每毫升含0.1毫克的二氧化钛标准液0,1.00,2.00,3.00,4.00,5.00,6.00,7.00毫升于一组50毫升容量瓶中,以下操作同分析手续,分别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Tio 2百分比含量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图,计算吸光度和二氧化钛换算系数。 5.6注意事项:

3.5.6.1抗坏血酸溶液应现用现配。放置过久,将对分析结果有影响。 3.5.6.2在抗坏血酸存在下,显色速度较慢,应放置到40分钟后再比色。 5.7允许差:

二氧化钛含量

≤1.0 >1.0~3.0 >3.0~5.0 >5.0~8.0

6、氧化钙的测定 6.1方法原理

用三乙醇胺掩蔽铁、铝、用苦杏仁酸掩蔽钛,用EDTA 作为络合剂,在PH=12~13的范围内测定钙。 6.2试剂

6.2.1三乙醇胺:1+4; 6.2.2氢氧化钾:150g/L; 6.2.3 EDTA :0.00892mol/L; 6.2.4苦杏仁酸:30g/L;

6.2.5钙黄绿素指示剂:称取0.2克溴麝香草酚酞,1克钙黄绿素及100克氯化钾在玛瑙研钵中研细混匀。 6.3分析手续

移取试液50毫升于500毫升锥形瓶中,加1+4三乙醇胺5毫升,加3%苦杏仁酸5毫升,加15%氢氧化钾19毫升,(PH ∽13)再加50毫升水,少许钙黄绿素。用0.00892M 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绿黄荧光消失,即为终点。同时做空白的试验。 6.4分析结果计算

允许差 0.08 0.12 0.15 0.25

Ca0%=

式中:

V —滴定消耗EDTA 标准液的体积,毫升; 0.00892—EDTA 标准液的浓度mol/L G — 移取试液相当于试样的重量,克; 6.5注意事项

100

6.5.1滴定前应先加三乙醇胺,并摇匀,因三乙醇胺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才能起掩蔽作用。 6.5.2滴定时,在台下垫一块黑胶皮,终点易于观察。

6.6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中所示值;室内允许误差应小于表中所示值 允许误差的范围

7、灼烧减量的测定 7.1方法原理:

在1000℃的高温下锻烧时,试料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分解失水以及产生某些化合反应。其灼减正确的理解应为这些组分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总和。 7.2分析手续:

称取试样1.000克,放入已在1000℃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置于电炉上予热15分钟,然后放入高温炉中,在1000℃的温度下,灼烧一个半小时,取出冷却至高温,称量。 7.3分析结果的计算:

灼减%=

式中:m ——灼烧前试样质量,克;

m 1——灼烧后试样质量,克。 7.4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0.50%。 8、氧化钙和氧化镁合量的测定 8.1方法原理:

在PH=10的溶液中,以三乙醇胺—酒石酸钾钠掩蔽铁,铝、钛,以吡啶—(2—偶氮—4)间苯二酚(PAR )铜盐作指示剂,用EDTA 滴定试料中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合量。加入溴麝香草酚蓝底色,以改善终点。 8.2试剂:

8.2.1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混合液 8.2.2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5g /L 乙醇溶液 8.2.3氢氧化铵:1+1 8.2.4硫酸铜—EDTA 溶液

(m -m 1)

⨯100

m

8.2.5 PAR 指示剂:1g /L 乙醇溶液 8.2.6 EDTA 标准溶液:0.01961mol /L 8.3分析手续:

移取50毫升制备溶液于50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10毫升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混合液,1滴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以1+1氢氧化铵中和至溶液呈蓝色,准确地加入0.5毫升硫酸铜—EDTA 溶液,再加入8毫升1+1氢氧化铵,加入3滴PAR 指示剂,以0.01961mol/LEDTA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到紫灰再转变为绿色即为终点。记录数据(V) 8.4分析结果计算:

CaO%=

V ⨯0. 01961⨯0. 05608

⨯100=2. 2⨯V

G

式中:V —滴定消耗EDTA 标准液的体积,毫升;

0.01961—EDTA 标准液的浓度mol/L G —移取试液相当于试样的重量,克; 8.5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表1所列允许差。表1(%)

氧化钙含量

>10.00 10.00~30.00

8.6注意事项:

8.6.1各种试剂的加入量要准确,否则滴定终点的颜色不正常。

8.6.2测定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铵后,不要放置很长时间,否则将有沉淀析出。 8.6.3 Cu-EDTA的量加入时一定要准确,否则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钾、氧化钠量 9.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土矿中氧化钾与氧化钠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土矿中氧化钾与氧化钠的测定。 9.2方法提要

试样用盐酸在封闭溶样器中加热处理,使钾、钠浸出,然后用空气一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铝矿石、二原矿浆中的氧化钠及氧化钾的量。 9.3仪器及试剂

9.3.1 PE-5000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9.3.2钾、钠空心阴极灯; 9.3.3瓶装乙炔; 9.3.4封闭溶样器; 9.3.5盐酸(1+1),优级纯; 9.3.6氧化钠标准溶液:0.5mg/mL

称取0.4715g 基准氯化钠 (预先在400~ 500℃灼烧l.5h) 溶于100mL 水中,然后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允许差 ±0.40 ±0.50

9.3.7氧化钾标准溶液,1mg/mL

称取0.7915g 基准氯化钾(预先在400~500℃灼烧l.5h) 溶于100mL 水中,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 9.3.8 K 2O-Na 2O 混合标准液:

K 2O(20μg/mL)、Na 2O (10μg/mL),分取氧化钾和氧化钠标准溶液各2mL 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标准液用时现配。 9.3.9基体铝溶液的配制

称取0.9275金属铝 (99.99%)于1OOmL 烧杯中,加入20mL (1+1)盐酸,在电炉上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9.4仪器工作条件

9.5分析手续

准确称取0.1000g 预先在105~110℃烘干2h,并冷却至室温的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l+1)盐酸6mL ,盖好盖子,放入不锈钢外套内,置于烘箱中,在220℃保温2h ,关闭电源,取出封闭溶样器,冷却至不烫手时,打开外套,将内套中的样品用蒸馏水洗入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待溶液澄清后,在仪器工作条件下与钠标准系列同测,由氧化钠的工作曲线计算矿石中氧化钠的含量。

分取上层溶波5mL 放入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在仪器工作条件下与钾的标准系列同测,由氧化钾的工作曲线计算矿石中氧化钾的含量。 9.6分析结果的计算

C ⨯V ⨯10-6

⨯100 K 2O (Na 2O )%=

G

式中:C ——从曲线上查得氧化钾 (氧化钠) 的浓度μg: V ——样品的稀释体积,mL:

G —称取样品的量,g 。 9.7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取氧化钠、氧化钾混合标准溶液0、0.5、1.0、1.5、2.0、2.5mL 于6个25mL 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1)盐酸1mL ,7mg/mL三氧化二铝溶液2.5mL ,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标准系列浓度为:

K 20:0、0.4、0.8、1.2、1.6、2.0μg/mL Na 20:0、0.2、0.4、0.6、0.8、1.0μg/mL

9.8精密度

同一样品的测量结果的偏差不超过5%


相关文章

  • 环境现状说明
  • ****公司环境现状说明 一. 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河南****股份有限公司年处理**万吨铝土矿废渣项目 项目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新建 法人代表:*** 占地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13.829 ...查看


  • 耐火材料产品介绍用途相关词语
  • FactoryAddress:DukangRoad,YichuanCounty,HenanProvince,P.R.China Abrasives产品系列 砂轮grindingwheels abrasiveforcuttingandgrin ...查看


  • 粉煤灰中铝的含量
  • 粉煤灰中提取铝 "粉煤灰中提取铝硅钛合金",由五大电力巨头之一的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成了现实.该公司在其"粉煤灰综合利用生产氧化铝联产活性硅酸钙"技术于两周前通过成果鉴定之后,1月9日与内蒙古鄂 ...查看


  • 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 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矿山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在于矿山企业利用的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矿山企业具有很强的效益传递功能和广泛的经济辐射效应以及矿山企业担负有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矿山企业应通过实施资源储备战略.综合开发战略. ...查看


  • 选矿专业书籍目录大全
  • 选矿书籍大全 1. 大学教材 1.1 冶金工业出版社高校统编教材 <矿石学基础(第2版)> <工艺矿物学> <选矿概论> <碎矿和磨矿> <重力选矿 (修订版)>(孙玉波主编,19 ...查看


  • 黄河导游词
  • 黄河导游词 清水河 清水河 ①县名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部.黄河东岸,邻接山西省.清置清水河厅,1912年改清水河县.农产有谷子.莜麦.黍.马铃薯等,畜产以山羊.绵羊为主. [地形地貌] 清水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 ...查看


  • 铝土矿资源与开发
  • 铝土矿资料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 ...查看


  • "十三五"重点项目-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十三五"重点项目-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 ...查看


  •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分布成因浅析
  • 第25卷第1期砖争 b电 K VoL25,No.1 2011年2月 MINERALRESOURCESANDGEOLOGY Feb.,2011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分布成因浅析① 杨艳飞,程云茂,杨智荣,许建敏 (云南省有色地质勘测设计院.昆明6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