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征文

铁血华年,热血永志

——记辛亥革命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佳绩,还有唐三彩、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

然而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坠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爱国志士“振兴中华”的大志强烈地对抗着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欣”的耻行。

残月,如钩。

多少革命志士被暗杀,在经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后,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工程营中的一声枪响,划破了武昌的夜空。熊秉坤一夫鸣枪,三军皆反,集体宣誓道:

“痛饮黄龙酒,今朝起义师,推倒清朝廷,灭绝满胡夷。”

由此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爆发了。这一枪绝非是普通的一枪,它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发令枪,是埋葬清朝267年统治的夺命枪,也是结束中国长达两千余年封建帝制的宣示性的一枪,为着那一枪,倒下了无数的热血男儿,暗夜沉沉血作灯的唐才常,赤血横流洗乾坤的徐锡麟,百粤山河照眼雄的史坚如,可惜白首悬朱门的赵尔丰,万道同悲蜀道难的端方......

新日,似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接踵而来的是风气云涌的起义潮,八月都督说焦、陈的湖南起义,五千旗卒尽被戕的西安起义,兵不血刃定九江的九江起义,千年之醉梦惊回的山西起义,彩云之南响震雷的云南重九起义。这一系列彰显辛亥革命发生的起义响彻了中华民族的广袤土地。

终于辛亥革命胜利了,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斩断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取代封建君主专制,从此“敢有帝制自

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伟业。

然而辛亥革命也失败了,皇帝虽然被赶下了台,共和的牌子也亮了出来,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理想远远没有达到,复辟的幽灵还在神州的上空徘徊,中华民族并没有从此站起来。辛亥革命没有能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专制的矛盾。正因如此,它推动着孙中山先生去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追求人民民主的努力,因为那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方向,是中国革命的目标之一。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选择,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一批与时俱进的革命者,都曾不同程度的考虑、宣传、呼吁过中国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前途问题。今天,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完成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政治制度的任务,在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方向前进的时候,更感到辛亥革命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的意义。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百余年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千百万志士仁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从1911年到2011年,辛亥革命距今整整100年了,掸去历史的灰尘,我们发现辛亥革命,这个宏大、雄壮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些英雄的主观意志活动下达成的。在伟大的革命中,新军官兵们无惧牺牲和挫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冲动,使得琐碎、危险的日常生活,顿时充满了冒险和激动,即使是一个铁钉,一个威力微小的炸弹,一纸无关紧要的文字,也因着革命的宏大叙事而有着不朽的意义。共和民主的新观念,也正是在这一场场的惊变中,飓风一样,吹进古老的中国,更加地深入人心,延续至今。

无论成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绚丽的一页,是中国人民追求解放的壮丽的一幕。直到今日,辛亥革命的英雄为了推翻清朝反动、腐朽的统治而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正是新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借鉴的精神。辛亥革命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次革命运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它以其本身的魅力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积淀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由辛亥革命所凝固起来的这样的民族精神是永远需要发扬的。

回望历史,落落死生原一瞬,悠悠成败亦何常,在那暗夜沉星的时代,多少“相期更聚神州铁,铸出金城万里长”的志士,怀揣无畏的勇气和理想,践行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崛起敢为天下先,这样的志士

都值得我们感念,这样的先贤都应得到人民的敬仰、怀念和追思。这样的革命、这样的前辈,我们要永志不忘。

铁血华年,热血永志

——记辛亥革命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佳绩,还有唐三彩、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

然而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坠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爱国志士“振兴中华”的大志强烈地对抗着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欣”的耻行。

残月,如钩。

多少革命志士被暗杀,在经过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后,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新军工程营中的一声枪响,划破了武昌的夜空。熊秉坤一夫鸣枪,三军皆反,集体宣誓道:

“痛饮黄龙酒,今朝起义师,推倒清朝廷,灭绝满胡夷。”

由此轰轰烈烈的武昌起义爆发了。这一枪绝非是普通的一枪,它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发令枪,是埋葬清朝267年统治的夺命枪,也是结束中国长达两千余年封建帝制的宣示性的一枪,为着那一枪,倒下了无数的热血男儿,暗夜沉沉血作灯的唐才常,赤血横流洗乾坤的徐锡麟,百粤山河照眼雄的史坚如,可惜白首悬朱门的赵尔丰,万道同悲蜀道难的端方......

新日,似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接踵而来的是风气云涌的起义潮,八月都督说焦、陈的湖南起义,五千旗卒尽被戕的西安起义,兵不血刃定九江的九江起义,千年之醉梦惊回的山西起义,彩云之南响震雷的云南重九起义。这一系列彰显辛亥革命发生的起义响彻了中华民族的广袤土地。

终于辛亥革命胜利了,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斩断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取代封建君主专制,从此“敢有帝制自

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伟业。

然而辛亥革命也失败了,皇帝虽然被赶下了台,共和的牌子也亮了出来,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理想远远没有达到,复辟的幽灵还在神州的上空徘徊,中华民族并没有从此站起来。辛亥革命没有能解决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专制的矛盾。正因如此,它推动着孙中山先生去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追求人民民主的努力,因为那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方向,是中国革命的目标之一。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选择,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一批与时俱进的革命者,都曾不同程度的考虑、宣传、呼吁过中国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前途问题。今天,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完成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政治制度的任务,在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方向前进的时候,更感到辛亥革命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的意义。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百余年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千百万志士仁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从1911年到2011年,辛亥革命距今整整100年了,掸去历史的灰尘,我们发现辛亥革命,这个宏大、雄壮的历史过程,正是在这些英雄的主观意志活动下达成的。在伟大的革命中,新军官兵们无惧牺牲和挫折,他们大无畏的革命冲动,使得琐碎、危险的日常生活,顿时充满了冒险和激动,即使是一个铁钉,一个威力微小的炸弹,一纸无关紧要的文字,也因着革命的宏大叙事而有着不朽的意义。共和民主的新观念,也正是在这一场场的惊变中,飓风一样,吹进古老的中国,更加地深入人心,延续至今。

无论成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绚丽的一页,是中国人民追求解放的壮丽的一幕。直到今日,辛亥革命的英雄为了推翻清朝反动、腐朽的统治而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努力,正是新中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借鉴的精神。辛亥革命不仅仅是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次革命运动,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它以其本身的魅力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积淀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和文化传统,成为团结和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由辛亥革命所凝固起来的这样的民族精神是永远需要发扬的。

回望历史,落落死生原一瞬,悠悠成败亦何常,在那暗夜沉星的时代,多少“相期更聚神州铁,铸出金城万里长”的志士,怀揣无畏的勇气和理想,践行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崛起敢为天下先,这样的志士

都值得我们感念,这样的先贤都应得到人民的敬仰、怀念和追思。这样的革命、这样的前辈,我们要永志不忘。


相关文章

  •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900字(汇编)
  • 铭记历史圆梦中华征文900字(汇编) [篇一] 1994年10月1日下午三时,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这之前,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紧了种种磨难: &qu ...查看


  • 辛亥革命征文 1
  • 辛亥革命征文 十月十号就到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了,这是中华民族成长的一个重要台阶.要知道,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一个世纪是多 ...查看


  • 建国60周年征文4篇
  • 建国60周年征文一: 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叶挺将军在1941年"皖南事变& ...查看


  • 南昌市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 南昌市西湖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关于转发市教育局洪教政字[2010]8号文件的通知 区属各学校: 现将南昌市教育局<关于表彰南昌市中小学生开展网上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先进集体及优秀征文的决定>(洪教政字[2010]8号)文件转发给你们, ...查看


  •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征文演讲稿900字 精品
  •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征文演讲稿900字]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 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 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 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查看


  • 建党九十周年主题征文活动策划书
  • "建党九十周年--光辉的旗帜"主题征文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同时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了隆重庆祝党的九十华诞,颂扬党的丰功伟绩,回顾总结我们党成立九十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 ...查看


  • 清明节征文
  • 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除了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了沈兆云烈士的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 ...查看


  • 参观烈士陵园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征文
  • 寻访红色足迹 活动主题征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参观烈士陵园 重温红色历史 传承红色精神 安丘市实验小学 刘硕博 指导教师 李小杰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清明时节祭英雄.清明节,一个缅怀先烈的 ...查看


  • [征文]传承庆阳老区革命传统 加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
  • 传承庆阳老区革命传统 加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 2011-07-18 10:00:54 作者:邓莉娟 来源:庆阳市纪委 浏览次数:109 中共宁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邓莉娟 庆阳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甘肃省唯一的革命老区,长期以来积淀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