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及参考文献格式模版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应用条件

经过漫长的争议和尝试,“公允价值”获得了多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承认,而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公允机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已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扩大资本市场、发展市场经济客观上都需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应用无论对于国家或者是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对于公允价值国内外有着多种定义: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一项资产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各方之间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时所采用的金额。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的定义,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在熟悉情况,没有关联的自愿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中进行交换的价格。

根据金融工具国际联合工作组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由正常的商业考虑推动的,按照公平交易出售一项资产时,企业收到的或者解除一项负债时应付出的价格的估计。

根据公认会计准则(CAAP )的定义,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购买或销售一项资产的现时价值;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发生或偿付一项债务时的现时价值。

从以上的各个不同版本的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公允价值的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公允价值特别强调交易的公平性和交易双方的自愿性。第二,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对资产或者负债价值的评价,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

或负债的认定。第三,形成公允价值的交易和交易双方,并不一定是特定的或现实的交易及交易双方,可以是假定的或虚拟的交易及交易双方。第四,公允价值的计量对象是全面的,不仅资产有公允价值,负债也同样具有公允价值。

对于一项资产来说,公允价值就是市场根据资产的风险与收益所确定的价格。因此,公允价值确定的前提是存在市场,而且是完全市场,具体地说这种市场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市场存在竞争,买方或者卖方对交易的双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对象进行交易。第二,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交易者根据市场上的信息来考察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风险与收益,对某项资产或负债形成相同的预期,最终对交易价格达成一致。任何一方所掌握的特定信息并不能左右市场的价格,也不会影响正常交易的进行。第三,交易双方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方关系。交易双方属于非关联方,都是以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不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都了解资产实际或潜在的价值,熟悉市场状况等。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

1.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条件

新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阐明,公允价值引入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层次:(1)资产和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有报价的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2)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照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3)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应当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2.公允价值应用的内部条件

是不是只要具备了上述所讲的这些条件的资产计量就必须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呢?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市场价值,公允价值最主要是强调了对资产价值的客观反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的脱离程度决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程度,公允价值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损失)是资产成本与价值脱离的外在量化表现。只要存在未实现收益(损失)就有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性有多大,就要看偏离程度即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损失)的大小。换句话说,未实现收益(损失)越大,公允价值就越有用。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应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资产或负债要存在活跃市场或相似市场,这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要求。其二,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脱离,即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损失)的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性。只要存在未实现收益(损失)就有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这是公允价值自身的内在要求。资产活跃市场的存在只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外在环境。

只要市场具备了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必要的。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资产的价值。从哲学角度看,公允价值的应用预示着会计对企业信息的反映从静止的观点转向运动的观点。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经济交易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规定了具体处理方法。新准则引入公允计量是公允价值内在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质上实现了我国与国际会计的趋同。

二、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

在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时,需要比照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确定交易是否已经发生,按照交易是否发生区别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属于确定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计量;二是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尚未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估计公允价值,这时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用折现率调整法确定公允价值;用期望现值法或其他估计方法确定公允价值。下面就来具体阐述一下。

对于第一种情况,即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那么公允价值就应该以实际的交易价格计量,是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而这时的公允价值在交易完成之后即成为历史成本反映在企业的账面上。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交易是不公平的,那么交易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就是交易中的现金金额。但是,如果交易双方在交易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如带有清算性质或双方为关联企业等就会影响到交易价值的公允性,这是应当对资产或负债进行重新估价。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对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估计公允价值的

方法大体上有三种。

(一)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市价法)

在估计公允价值时,应该遵循尽量多地采用市场因素,尽量少地采用内部管理者的估计和假设的这一原则。那么最接近市场的方法就是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即市价法。市价法要求将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与市场上交易的同类资产或负债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适当的价格调整。因而运用市价法就要确定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确定价格可比的资产或负债(即参照物) 。为了使选定的参照物的价格具有可比性,作为参照物的资产或负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一是参照物和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是同质的或者大体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二是可参照交易的交易条款与交易条件应当能够反映正常的市场状况和市场价格标准。为了满足上述的两个要求,因此在选择参照物的时候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真实交易资料的可获得性

一些不能反映市场行为的报价是无效的;

2.应尽可能多地获得交易实例

这将有助于减少市价法的误差。在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四到五个交易实例才能有效运用市价法;

3.应考虑被计量资产或负债与参照物的相似程度

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相同,只能尽量提高两者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交易实例越有参考价值;

4.应考虑交易实例的交易环境和交易条款

交易必须能反映类似市场的谈判情况和销售情况,而且还必须了解其付款方式。因为如果付款方式不同,价格可能发生很大变化。

根据选择的参照物的价格,对参照物的不可比因素进行调整,以获得资产或负债的确定价格。根据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的现状,选择可以立即进入的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价格来估计公允价值①。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参照物可能和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不完全相同,从而需要对可观察的价格进行调整,而对参照物价格的调整取决于具体情况,比如交易时间、使用年限、损耗等等。但在参照物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版。

的选取上应尽可能选择最接近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需要调整最少的参照物。此外,公允价值的计价中不应包括在资产或负债的取得、发出或清偿支付过程中发生的佣金,这些佣金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二)用折现率调整法确定公允价值

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但是有由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那么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去估计公允价值,即折现率调整法。用折现率调整法计算现值时,总是假设一个单一的利率就能够反映对未来现金流量和相应风险溢价的预期。由于在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转换为市价的过程中,对于折现率的确定已经包含了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负债的风险评估。所以折现率调整法就是用一个已反映风险溢价的折现率将估计所得的最佳现金流量加以折现从而衡量市场价格的方法。当资产或负债的市价未知而需要使用现值技术加以估计时,可以在市场上寻找一个市价已知的且与欲衡量的资产或负债在现金流量上有相似的时间性及风险情况资产或负债,再根据这个相似资产或负债的已知市价与现金流量间所隐含的利率,就可得到欲衡量的资产或负债折现率。

折现率调整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对于存在合同约定现金流量的资产或负债,合同利率已经反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运用折现率调整法计量的结果同交易双方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表述能基本达到一致。但是,折现率调整法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当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日期,或者当合同现金流转变为估计现金流时,甚至于连现金流的时间也不能确定的时候,那么折现率调整法就不能很好地应用了。

(三)用期望现值法确定公允价值

为了解决折现率调整法遇到的问题,FASB 在第7号概念公告中提出,在较为复杂的计量问题中,特别是当现金流的时点不确定时,期望现值法是一种更加有效的现值计算方法。期望现值法与折现率调整法不同,这种方法考虑了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并计算它们的期望值,而不是只寻找单一的最可能的现金流量。例如,如果一项现金流量有10万元、15万元、20万元三种可能性,其概率分别是20%、50%和30%,那么按照折现率只考虑一种可能,即最可能发生或现值最低的现金流量。在这个例子中,最可能的现金流量是15万,再选用恰当的利率折

现。但是用期望值法计算的话它的期望值应该为15.5万元(10×0.2﹢15×0.5﹢20×0.3)。

期望现金流现值有可能与最佳估计现金流现值相差较大。它取决于时间和金额的概率分布。在计算方面,并不要求花费很大的工夫,或者使用特别复杂的模型来计算期望现值。在很多情况下,期望现值可以运用已有的信息来估计。因此,折现率调整法和期望现值法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如果市场上有与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存在,那么折现率调整法不失为一个有用的衡量工具;但是在无法寻找到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情况下,则应运用期望现金流量法。

三、公允价值运用应克服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问题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最大阻力来源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具体表现在:

1.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看作是两个势不两立的计量属性

其实两种计量属性并非相互排斥,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直接以历史成本来替代公允价值。

2.将公允价值等同于现行市价或现值

公允价值和现行市价两者在某些属性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公允价值不包含交易费用,而现行市价则包含了交易费用,所以不能讲现行市价等同于公允价值。对于现值来讲,它分两种:即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和以特定个体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只有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才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

3.将相关性和可靠性看成是两个此消彼长的会计质量特征

错误地认为要想注重这一质量要求就不得不放弃另一质量要求;完全不理解“不可靠的信息相关又有何用,不相关的信息可靠又有何用,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信息才是真正有用的信息”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

4.公允价值估计与随意估计

将公允价值估计与随意估计等同起来,不理解“公允价值若不能可靠地获取

便不能称之为公允价值”这一道理。

5.认为公允价值会增加企业业绩的波动性

其实企业业绩分为真实业绩和账面业绩,真实业绩永远不会因为记账方法的改变而改变。当企业业绩计量方法为资产负债观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最能代表企业的真实业绩。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问题

就市场可以观察到的现行市价而言,相关资产活跃市场的存在是必要条件,而且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获取的难度最小。但是一方面从我国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都不是太成熟,价格难以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虽然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也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阶段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的信息都很缺乏,大多数时候公允价值的确定只能来源于双方的协商,公允的程度有待提高;而且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太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较为弱,这些都会使获取公允价值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就算有活跃的市场交易,也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如处于财务困难的企业之间,关联方企业之间的交易价格,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益的行为。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运用公允价值的成本相对较高。首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全部资产和负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意味着每一个会计期间都要对全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了需要专门的计量人员从事准确地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工作外,还需要每个会计人员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调整的账务处理,这就要增加资产负债计量成本和账务管理成本。其次,由于很多情况下不存在活跃市场,只能用未来现金流量或其他技术方法进行估计,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那么防止会计人员误用、滥用主观判断就是很大的问题,而会计判断本身还受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和其所处的环境影响,所以要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的判断,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培训,防止主观判断出现失误,同时要加大对公允价值实施过程的监督,防止企业及其会计人员出现滥用主观判断,无论是应用还是监管,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都大大提高了。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所阐述的认识、操作及成本问题之外,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着诸如道德性、税收等问题。

关于道德行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道德危机年代,在会计标准执行监管最严格的资本市场上,目前会计信息虚假披露比比皆是。在这样一个道德缺失的背景下推行公允价值面临一个道德风险的挑战。由于公允价值在确认和计量、披露方面主观性增强,报表编制者自由裁量权大大增加,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度,这些都增加了对人们自身道德的考验。

税收也是一大问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带来了税收上无法衔接的问题,如价值模式会大大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又如收益的税收问题是公允价值会计中很重要且很实际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例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由于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和摊销,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应加所得税,这势必会影响企业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四、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条件

对于公允价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在经济和会计审计中的重要作用,还公允价值以应有的地位。具体措施如下:

(一)树立公允价值的应用理念

尽管目前我国全面应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是按照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已是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公允价值的态度,面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中存在的困难,要认真学习国际上最新的公允价值研究成果,将其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相结合,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公允价值的一套理论体系。

(二)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价格最为客观,可信度较高,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所以一方面应当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级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另一方面,应该着手建立信息数据库。为了获取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各行业应着手建立行业市场信息数据库。

企业历史实现的收益往往是预测未来收益的重要依据,过去的现金流量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必须建立容量大、时效性强的行业数据信息,方便职业人员在资产定价时选取适当的参数。此外,我国的证券价格逐渐市场化的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通过加快各种金融价格市场化的进程为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提供条件。

(三)注重成本―效益原则①

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是现值技术的应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也有差别,以及其他难以识别的因素的存在使其在技术操作上难度加大。相对于以凭证为依据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获取的信息成本较高。会计信息要在成本和准确性之间找到一种能获得最大效益的平衡,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是公允价值运用的行动标杆而绝非目的。因此,在实务当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要适度,对重要事项要尽量采用公允价值,同时不应排斥对历史成本信息的应用。

(四)制定公允价值具体操作规范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加大,专业判断的事项增多,导致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准则的机会增大,所以健全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法律责任的规定的惩罚机制,尽力避免给那些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者留下操纵的空隙。除此之外,还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的具体操作规范,尽可能详细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事宜,增强操作性。

(五)建立和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制度

作为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在选择公允价值评估方法时应对其充分评价,选择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要与企业的业务情况、行业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并确保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如果变更了公允价值的评估方法,应详细记录和说明变更原因、依据,是否获取更适当的估价基础,以及会计准则及其环境变化能否支持其变更。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

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以及娴熟而讲求诚信的评估队伍是正常使用公允价值①章振东:“运用公允价值应关注的问题”,《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2期。

计量模式的前提。公允价值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持,而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相关性和使用的恰当性也需要会计做出相应的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会在会计原则的遵循、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等方面有所体现,而对公允价值的会计职业判断更多地体现在会计估计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使用公允价值的保证。因此,应该大范围地开展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新会计准则,并且定期检查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努力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确保按照公允价值要求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当然,在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大对专业人员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总结

显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本文在罗列除了公允价值的五个不同版本的定义之后,总结出了它的四个基本特征。在理解这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明白了公允价值的内部和外部的应用条件。接着研究第二个问题,即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本文一共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对于第三个提出的关于公允价值应用应克服的问题,本文又论述了四个不同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希望得到重视。因此,最后一个问题就研究了我们应该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的六个方面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实质。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具有用性、相关性。我们相信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环境会进一步改善,公允价值计量将日益显示出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也必定会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进一步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使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机会,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2006年第5期。

[2]娄贺统,曹利:“公允价值的属性、应用程序及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7年第12期。

[3]杨红心:“公允价值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应用”, 《财会研究》,2008年第6期。

[4]范新安:“公允会计计量模式应用环境及范围研究”,《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5]魏儴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探讨”,《财会研究》,2007年第5期。

[6]张立俊:“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思考”,《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7]杨德伟,杨大凤,吴志超:“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8]李志学,蔡建宏:“公允会计准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9]周晓晨:“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发展、运用及启示”,《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07年第12期。

[10]章振东:“运用公允价值应关注的问题”,《财务与会计》,2008年第2期。

[11]王廷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会计研究》,2008年第4期。

[12 ]Igor Goncharov,Sander van Triest:“Fair Value Accoun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

[13 ]Andrea Enria:“Fair Value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Occasional Paper Series,2004.

11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应用条件

经过漫长的争议和尝试,“公允价值”获得了多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承认,而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公允机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公允价值因其能够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已被认可作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扩大资本市场、发展市场经济客观上都需要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应用无论对于国家或者是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对于公允价值国内外有着多种定义: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双方自愿进行一项资产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各方之间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时所采用的金额。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的定义,公允价值是资产或负债在熟悉情况,没有关联的自愿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中进行交换的价格。

根据金融工具国际联合工作组的定义,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由正常的商业考虑推动的,按照公平交易出售一项资产时,企业收到的或者解除一项负债时应付出的价格的估计。

根据公认会计准则(CAAP )的定义,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购买或销售一项资产的现时价值;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发生或偿付一项债务时的现时价值。

从以上的各个不同版本的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公允价值的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公允价值特别强调交易的公平性和交易双方的自愿性。第二,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对资产或者负债价值的评价,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

或负债的认定。第三,形成公允价值的交易和交易双方,并不一定是特定的或现实的交易及交易双方,可以是假定的或虚拟的交易及交易双方。第四,公允价值的计量对象是全面的,不仅资产有公允价值,负债也同样具有公允价值。

对于一项资产来说,公允价值就是市场根据资产的风险与收益所确定的价格。因此,公允价值确定的前提是存在市场,而且是完全市场,具体地说这种市场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市场存在竞争,买方或者卖方对交易的双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对象进行交易。第二,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交易者根据市场上的信息来考察某项资产或负债的风险与收益,对某项资产或负债形成相同的预期,最终对交易价格达成一致。任何一方所掌握的特定信息并不能左右市场的价格,也不会影响正常交易的进行。第三,交易双方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方关系。交易双方属于非关联方,都是以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不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都了解资产实际或潜在的价值,熟悉市场状况等。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

1.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条件

新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中阐明,公允价值引入新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我国充分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层次:(1)资产和负债存在活跃市场的,活跃市场有报价的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2)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照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3)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应当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2.公允价值应用的内部条件

是不是只要具备了上述所讲的这些条件的资产计量就必须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呢?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市场价值,公允价值最主要是强调了对资产价值的客观反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的脱离程度决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程度,公允价值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损失)是资产成本与价值脱离的外在量化表现。只要存在未实现收益(损失)就有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性有多大,就要看偏离程度即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损失)的大小。换句话说,未实现收益(损失)越大,公允价值就越有用。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应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资产或负债要存在活跃市场或相似市场,这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要求。其二,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脱离,即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损失)的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必要性。只要存在未实现收益(损失)就有应用公允价值的必要,这是公允价值自身的内在要求。资产活跃市场的存在只是公允价值应用的外在环境。

只要市场具备了公允价值的应用条件,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必要的。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资产的价值。从哲学角度看,公允价值的应用预示着会计对企业信息的反映从静止的观点转向运动的观点。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经济交易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规定了具体处理方法。新准则引入公允计量是公允价值内在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质上实现了我国与国际会计的趋同。

二、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

在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时,需要比照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确定交易是否已经发生,按照交易是否发生区别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属于确定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计量;二是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尚未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估计公允价值,这时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用折现率调整法确定公允价值;用期望现值法或其他估计方法确定公允价值。下面就来具体阐述一下。

对于第一种情况,即符合公允价值交易条件的交易已经发生,那么公允价值就应该以实际的交易价格计量,是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而这时的公允价值在交易完成之后即成为历史成本反映在企业的账面上。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交易是不公平的,那么交易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就是交易中的现金金额。但是,如果交易双方在交易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如带有清算性质或双方为关联企业等就会影响到交易价值的公允性,这是应当对资产或负债进行重新估价。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对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估计公允价值的

方法大体上有三种。

(一)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市价法)

在估计公允价值时,应该遵循尽量多地采用市场因素,尽量少地采用内部管理者的估计和假设的这一原则。那么最接近市场的方法就是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计量,即市价法。市价法要求将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与市场上交易的同类资产或负债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适当的价格调整。因而运用市价法就要确定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确定价格可比的资产或负债(即参照物) 。为了使选定的参照物的价格具有可比性,作为参照物的资产或负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即一是参照物和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是同质的或者大体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二是可参照交易的交易条款与交易条件应当能够反映正常的市场状况和市场价格标准。为了满足上述的两个要求,因此在选择参照物的时候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真实交易资料的可获得性

一些不能反映市场行为的报价是无效的;

2.应尽可能多地获得交易实例

这将有助于减少市价法的误差。在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四到五个交易实例才能有效运用市价法;

3.应考虑被计量资产或负债与参照物的相似程度

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相同,只能尽量提高两者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交易实例越有参考价值;

4.应考虑交易实例的交易环境和交易条款

交易必须能反映类似市场的谈判情况和销售情况,而且还必须了解其付款方式。因为如果付款方式不同,价格可能发生很大变化。

根据选择的参照物的价格,对参照物的不可比因素进行调整,以获得资产或负债的确定价格。根据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的现状,选择可以立即进入的市场中相同资产或负债的价格来估计公允价值①。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参照物可能和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不完全相同,从而需要对可观察的价格进行调整,而对参照物价格的调整取决于具体情况,比如交易时间、使用年限、损耗等等。但在参照物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版。

的选取上应尽可能选择最接近被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需要调整最少的参照物。此外,公允价值的计价中不应包括在资产或负债的取得、发出或清偿支付过程中发生的佣金,这些佣金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二)用折现率调整法确定公允价值

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但是有由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那么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去估计公允价值,即折现率调整法。用折现率调整法计算现值时,总是假设一个单一的利率就能够反映对未来现金流量和相应风险溢价的预期。由于在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转换为市价的过程中,对于折现率的确定已经包含了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负债的风险评估。所以折现率调整法就是用一个已反映风险溢价的折现率将估计所得的最佳现金流量加以折现从而衡量市场价格的方法。当资产或负债的市价未知而需要使用现值技术加以估计时,可以在市场上寻找一个市价已知的且与欲衡量的资产或负债在现金流量上有相似的时间性及风险情况资产或负债,再根据这个相似资产或负债的已知市价与现金流量间所隐含的利率,就可得到欲衡量的资产或负债折现率。

折现率调整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对于存在合同约定现金流量的资产或负债,合同利率已经反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运用折现率调整法计量的结果同交易双方对该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表述能基本达到一致。但是,折现率调整法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当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日期,或者当合同现金流转变为估计现金流时,甚至于连现金流的时间也不能确定的时候,那么折现率调整法就不能很好地应用了。

(三)用期望现值法确定公允价值

为了解决折现率调整法遇到的问题,FASB 在第7号概念公告中提出,在较为复杂的计量问题中,特别是当现金流的时点不确定时,期望现值法是一种更加有效的现值计算方法。期望现值法与折现率调整法不同,这种方法考虑了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并计算它们的期望值,而不是只寻找单一的最可能的现金流量。例如,如果一项现金流量有10万元、15万元、20万元三种可能性,其概率分别是20%、50%和30%,那么按照折现率只考虑一种可能,即最可能发生或现值最低的现金流量。在这个例子中,最可能的现金流量是15万,再选用恰当的利率折

现。但是用期望值法计算的话它的期望值应该为15.5万元(10×0.2﹢15×0.5﹢20×0.3)。

期望现金流现值有可能与最佳估计现金流现值相差较大。它取决于时间和金额的概率分布。在计算方面,并不要求花费很大的工夫,或者使用特别复杂的模型来计算期望现值。在很多情况下,期望现值可以运用已有的信息来估计。因此,折现率调整法和期望现值法各有其适用的范围:如果市场上有与被计量资产或负债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存在,那么折现率调整法不失为一个有用的衡量工具;但是在无法寻找到相似资产或负债的情况下,则应运用期望现金流量法。

三、公允价值运用应克服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问题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最大阻力来源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具体表现在:

1.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看作是两个势不两立的计量属性

其实两种计量属性并非相互排斥,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直接以历史成本来替代公允价值。

2.将公允价值等同于现行市价或现值

公允价值和现行市价两者在某些属性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公允价值不包含交易费用,而现行市价则包含了交易费用,所以不能讲现行市价等同于公允价值。对于现值来讲,它分两种:即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和以特定个体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只有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才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

3.将相关性和可靠性看成是两个此消彼长的会计质量特征

错误地认为要想注重这一质量要求就不得不放弃另一质量要求;完全不理解“不可靠的信息相关又有何用,不相关的信息可靠又有何用,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信息才是真正有用的信息”这一辩证统一的关系。

4.公允价值估计与随意估计

将公允价值估计与随意估计等同起来,不理解“公允价值若不能可靠地获取

便不能称之为公允价值”这一道理。

5.认为公允价值会增加企业业绩的波动性

其实企业业绩分为真实业绩和账面业绩,真实业绩永远不会因为记账方法的改变而改变。当企业业绩计量方法为资产负债观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最能代表企业的真实业绩。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问题

就市场可以观察到的现行市价而言,相关资产活跃市场的存在是必要条件,而且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获取的难度最小。但是一方面从我国现状来看,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都不是太成熟,价格难以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虽然在不存在相关资产的活跃市场时,也可以运用现值技术等估计公允价值,但现阶段未来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的信息都很缺乏,大多数时候公允价值的确定只能来源于双方的协商,公允的程度有待提高;而且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太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还较为弱,这些都会使获取公允价值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就算有活跃的市场交易,也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如处于财务困难的企业之间,关联方企业之间的交易价格,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益的行为。

(三)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运用公允价值的成本相对较高。首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全部资产和负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就意味着每一个会计期间都要对全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除了需要专门的计量人员从事准确地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工作外,还需要每个会计人员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调整的账务处理,这就要增加资产负债计量成本和账务管理成本。其次,由于很多情况下不存在活跃市场,只能用未来现金流量或其他技术方法进行估计,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那么防止会计人员误用、滥用主观判断就是很大的问题,而会计判断本身还受交易或事项的复杂程度和其所处的环境影响,所以要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的判断,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培训,防止主观判断出现失误,同时要加大对公允价值实施过程的监督,防止企业及其会计人员出现滥用主观判断,无论是应用还是监管,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都大大提高了。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所阐述的认识、操作及成本问题之外,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还存在着诸如道德性、税收等问题。

关于道德行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道德危机年代,在会计标准执行监管最严格的资本市场上,目前会计信息虚假披露比比皆是。在这样一个道德缺失的背景下推行公允价值面临一个道德风险的挑战。由于公允价值在确认和计量、披露方面主观性增强,报表编制者自由裁量权大大增加,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度,这些都增加了对人们自身道德的考验。

税收也是一大问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带来了税收上无法衔接的问题,如价值模式会大大增加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又如收益的税收问题是公允价值会计中很重要且很实际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例如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由于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折旧和摊销,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应加所得税,这势必会影响企业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

四、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条件

对于公允价值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在经济和会计审计中的重要作用,还公允价值以应有的地位。具体措施如下:

(一)树立公允价值的应用理念

尽管目前我国全面应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是按照国际会计惯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已是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对公允价值的态度,面对我国应用公允价值中存在的困难,要认真学习国际上最新的公允价值研究成果,将其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相结合,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公允价值的一套理论体系。

(二)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价格最为客观,可信度较高,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所以一方面应当努力培育各级市场,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级市场,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另一方面,应该着手建立信息数据库。为了获取现金流量的相关信息,各行业应着手建立行业市场信息数据库。

企业历史实现的收益往往是预测未来收益的重要依据,过去的现金流量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必须建立容量大、时效性强的行业数据信息,方便职业人员在资产定价时选取适当的参数。此外,我国的证券价格逐渐市场化的同时,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可以通过加快各种金融价格市场化的进程为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提供条件。

(三)注重成本―效益原则①

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是现值技术的应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也有差别,以及其他难以识别的因素的存在使其在技术操作上难度加大。相对于以凭证为依据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获取的信息成本较高。会计信息要在成本和准确性之间找到一种能获得最大效益的平衡,提供绝对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是公允价值运用的行动标杆而绝非目的。因此,在实务当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要适度,对重要事项要尽量采用公允价值,同时不应排斥对历史成本信息的应用。

(四)制定公允价值具体操作规范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加大,专业判断的事项增多,导致会计人员滥用会计准则的机会增大,所以健全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法律责任的规定的惩罚机制,尽力避免给那些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者留下操纵的空隙。除此之外,还应尽快制定公允价值的具体操作规范,尽可能详细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事宜,增强操作性。

(五)建立和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制度

作为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在选择公允价值评估方法时应对其充分评价,选择的公允价值评估方法要与企业的业务情况、行业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并确保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如果变更了公允价值的评估方法,应详细记录和说明变更原因、依据,是否获取更适当的估价基础,以及会计准则及其环境变化能否支持其变更。

(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

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以及娴熟而讲求诚信的评估队伍是正常使用公允价值①章振东:“运用公允价值应关注的问题”,《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2期。

计量模式的前提。公允价值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持,而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相关性和使用的恰当性也需要会计做出相应的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会在会计原则的遵循、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等方面有所体现,而对公允价值的会计职业判断更多地体现在会计估计上。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使用公允价值的保证。因此,应该大范围地开展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新会计准则,并且定期检查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努力提高专业人员素质,确保按照公允价值要求对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当然,在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大对专业人员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总结

显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本文在罗列除了公允价值的五个不同版本的定义之后,总结出了它的四个基本特征。在理解这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明白了公允价值的内部和外部的应用条件。接着研究第二个问题,即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本文一共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并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对于第三个提出的关于公允价值应用应克服的问题,本文又论述了四个不同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希望得到重视。因此,最后一个问题就研究了我们应该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的六个方面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实质。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更具有用性、相关性。我们相信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环境会进一步改善,公允价值计量将日益显示出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也必定会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国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进一步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使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更加有效地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潜在的经济机会,融入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2006年第5期。

[2]娄贺统,曹利:“公允价值的属性、应用程序及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07年第12期。

[3]杨红心:“公允价值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应用”, 《财会研究》,2008年第6期。

[4]范新安:“公允会计计量模式应用环境及范围研究”,《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5]魏儴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探讨”,《财会研究》,2007年第5期。

[6]张立俊:“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思考”,《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7]杨德伟,杨大凤,吴志超:“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公允价值计量分析”,《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8]李志学,蔡建宏:“公允会计准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影响分析”,《财会通讯》,2008年第7期。

[9]周晓晨:“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发展、运用及启示”,《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07年第12期。

[10]章振东:“运用公允价值应关注的问题”,《财务与会计》,2008年第2期。

[11]王廷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会计研究》,2008年第4期。

[12 ]Igor Goncharov,Sander van Triest:“Fair Value Accounting”,The Accounting Review,2008.

[13 ]Andrea Enria:“Fair Value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Occasional Paper Series,2004.

11


相关文章

  • 毕业设计(论文)范文格式
  •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姓 学 [毕业设计 (论文) (字数不超过 24 字) 标题 ] 名 号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汉字小写数字] 年[汉字 ...查看


  • 社会实践报告.论文格式及模版1 1
  • 关于公布北京电大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作业) 写作格式(修订)的通知 各分校(学院)工作站.教学点,开放教育学院: 为加强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设计(论文.作业)写作行款格式,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从07秋开 ...查看


  • 社会实践报告.论文格式及模版1
  • 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格式要求及模版 为规范开放教育各专业毕业社会调查报告和论文(设计.作业)管理,现对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作业)写作格式要求如下,成招专业可参照本要求施行. 一.调查报告格式及模版 1. 纸张为A4纸, ...查看


  • 大连大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 大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大连大学本科学位论文格式规范(草案) 作 者 姓 名: 学科.专业 :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大连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大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大连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查看


  • 建筑学院论文格式模版
  • 分 类 号: 单位代码:10452 论文(设计) 临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名 号 级 业 张 [1**********]0 2008 专业名称 建筑学院 郑 师 2012年3月30日 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文本 ...查看


  • 中国烟草学报投稿格式说明
  • <中国烟草学报>投稿格式说明 1 文章应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在最后注明第一作者和通讯 ...查看


  • 作业论文格式模版
  •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06年1月 No.1,2006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 ...查看


  • 硬件课程设计论文模版
  • 附件2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训练学生科研技能的重要教育形式,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 ...查看


  • 毕业论文模版
  • 摘 要(黑体小三,中间空四格,居中) ××××××××××××××××××××××××××××××××××××××××××××××××××××××××××××××××××××××××××××××××××××××××××××××××××××× ...查看


  • 生命科学系毕业论文模版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装 订 线 题目: 系 部 学科门类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摘 要 (摘要两字中间空两格,居中三号黑体) (空1行) 本论文以当归抽蔓植株叶片.茎.根.花苞及未抽蔓植株叶片.根为主要试验材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