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jia2wong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

班级:B09市场营销3班

学号:0905020320

姓名:黄家裕

摘要: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社会信用总量和信用结构进行调控的各种金融工具和技术手段。其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它指的是社会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同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称作为数量型信用控制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三方面。

关键词: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正文: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工具中的重要组成政策,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指的是社会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同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称作为数量型信用控制工具,它所含括的三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是中央银行看家的三样法宝,当然,也少不了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这个处于金融金字塔最高端的中央银行,能够娴熟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国家经济,是能够说明这国家的经济实力的体现。

用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货币:“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货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由人类的物品交换开始的,而货币诞生于商品的交换,货币从萌芽到稳定于金属货币,是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体现。换句话说,如果货币并没有诞生,那么生产力水平仍然是低下的,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就可能没有现代社会的金融交易,而金融交易的重要手段就是货币的流通,所以,我们说“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这句话并没有夸大,货币如同血液一样,流通到哪里,哪里就会得到营养的吸收和发育,正如一个国家一样,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国家的各种实力,如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实力等。前面提及到货币是血液,那么,国家的中央银行就是血液流通的出发点和终点——心脏,吞吐万象,举足轻重。它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其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影响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金融环境。

货币是血液,中央银行是心脏,里面有这两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回归主题,我们着重来讲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包括如下三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同时,这三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样看家“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不仅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同时也包括存款,不同的货币资产,其流动性自然存在差异。好比如,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提现方便,用现金交易,又比活期存款少了许多麻烦。各国根据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将货币供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我国,将流通中的现金称为M0,它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流动性最强。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通称M1,也叫狭义货币供应量,其数量变化,反映企业资金松紧状况。在M1的基础上,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以及居民储蓄存款,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通称M2,它的流动性最弱,但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当经济萧条时,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复苏;经济过热时,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各国的金融法规都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吸纳存款的一部分存到央

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所谓的存款准备金率,举个例子说明就是,如果银行有100块存款,央行只允许贷出去80,剩下的20就叫准备金,也就是5%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通中的货币会成倍缩减。这里边的道理不难理解:商业银行往中央银行交的准备金多了,自身可支配的资金便少了,于是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减少,企业在银行的存款相应地会更少,“存款—贷款”级级递减,整个社会的货币总量大大降低。而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主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2)再贴现政策

什么是再贴现?再贴现就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已经贴现但还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过程。而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控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信用放款能力,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得政策工具。

现阶段商业银行要求贴现的不只商业票据,国债也是再贴现的主要信用工具。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时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量。当央行再贴现率提高时,商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央行的再贴现的融资成本上升,会减少其贴现贷款的规模,相应的存款准备金率就会减少,派生能力下降,流通中的信用规模缩减;反之,当央行降低再贴现率时,商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央行的再贴现成本降低,会增加向央行的贴现贷款规模,存款准备金增加派生能力增强社会信用规模相应扩大。二是规定商行申请再贴现票据的资格。例如,规定商行再贴现票据种类,或者对再贴现的票据实行差别利率以此来影响商行的资金流向,实现对商行信用结构的调整。举例说明就是,央行对农工业类商业票据再贴现率是3.0%,对矿产类商业票据再贴现率是3.8%,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提高商行对农业类商业票据的贴现贷款的兴趣,引导信用流向农业领域。

另外,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就是力度大,显效强。1999年3月,我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了两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一下子便多出了2000多亿元的用资金。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再贴现率生成机制,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三年时间里连续四次调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和企业有了大量的活钱可用。以上两项大动作,大大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对刺激投资,拉动经济,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药猛伤身,正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一国金融影响至深,所以,不到重要关头,中央银行并不轻易动用。

(3)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当央行买进有价证券时,向出卖者支付货币,从而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反之,则减少货币量。央行所买卖的证券包括:国库券、政府债券、外汇券等,而国库券是主要的买卖对象。

在央行“三大法宝”中,使用最多的还是公开市场业务,因为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央行可以经常运用它,对经济进行微调,操作灵活方便,对经济的震动小。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联储90%的货币吞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德、法等国也大量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但公开市场业务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提,比如央行要有雄厚的实力、利率要实行市场化、国内金融市场发达、可供操作的证券种类齐全等。也就是说,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于增长过慢、投资锐减不景气的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使总需求扩大。

小结: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调控效果。比如央行试图提高再贴现率控制信用膨胀,有些商业银行却会通过同行拆借、发行票据、国外市场筹资等获得资金,而无须向央行求借。如果央行辅以公开市场业务,以市场上低价卖出证券,则商业银行便会见利而购,紧缩性货币政策目标便得以实现。

由此看来,想要让自己国家的中央银行在经济实力中能够取得过人的成绩,就必须懂得如何娴熟地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正如要练得一手好书法,就要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手把笔握得如水流云,当经济实力上去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会随之而上。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

班级:B09市场营销3班

学号:0905020320

姓名:黄家裕

摘要: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社会信用总量和信用结构进行调控的各种金融工具和技术手段。其包括: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它指的是社会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同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称作为数量型信用控制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三方面。

关键词: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正文: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工具中的重要组成政策,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指的是社会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同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称作为数量型信用控制工具,它所含括的三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是中央银行看家的三样法宝,当然,也少不了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在这个处于金融金字塔最高端的中央银行,能够娴熟的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国家经济,是能够说明这国家的经济实力的体现。

用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货币:“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货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由人类的物品交换开始的,而货币诞生于商品的交换,货币从萌芽到稳定于金属货币,是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体现。换句话说,如果货币并没有诞生,那么生产力水平仍然是低下的,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也就可能没有现代社会的金融交易,而金融交易的重要手段就是货币的流通,所以,我们说“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这句话并没有夸大,货币如同血液一样,流通到哪里,哪里就会得到营养的吸收和发育,正如一个国家一样,经济发展起来了,才能更好的去发展国家的各种实力,如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实力等。前面提及到货币是血液,那么,国家的中央银行就是血液流通的出发点和终点——心脏,吞吐万象,举足轻重。它不以赢利为目的,也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其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影响信贷总规模,为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金融环境。

货币是血液,中央银行是心脏,里面有这两大货币政策工具,分别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回归主题,我们着重来讲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包括如下三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同时,这三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样看家“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不仅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同时也包括存款,不同的货币资产,其流动性自然存在差异。好比如,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提现方便,用现金交易,又比活期存款少了许多麻烦。各国根据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将货币供给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我国,将流通中的现金称为M0,它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流动性最强。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通称M1,也叫狭义货币供应量,其数量变化,反映企业资金松紧状况。在M1的基础上,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以及居民储蓄存款,构成广义货币供应量,通称M2,它的流动性最弱,但反映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当经济萧条时,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复苏;经济过热时,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各国的金融法规都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吸纳存款的一部分存到央

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所谓的存款准备金率,举个例子说明就是,如果银行有100块存款,央行只允许贷出去80,剩下的20就叫准备金,也就是5%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通中的货币会成倍缩减。这里边的道理不难理解:商业银行往中央银行交的准备金多了,自身可支配的资金便少了,于是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减少,企业在银行的存款相应地会更少,“存款—贷款”级级递减,整个社会的货币总量大大降低。而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主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2)再贴现政策

什么是再贴现?再贴现就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已经贴现但还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融资过程。而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控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其信用放款能力,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得政策工具。

现阶段商业银行要求贴现的不只商业票据,国债也是再贴现的主要信用工具。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时通过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量。当央行再贴现率提高时,商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央行的再贴现的融资成本上升,会减少其贴现贷款的规模,相应的存款准备金率就会减少,派生能力下降,流通中的信用规模缩减;反之,当央行降低再贴现率时,商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央行的再贴现成本降低,会增加向央行的贴现贷款规模,存款准备金增加派生能力增强社会信用规模相应扩大。二是规定商行申请再贴现票据的资格。例如,规定商行再贴现票据种类,或者对再贴现的票据实行差别利率以此来影响商行的资金流向,实现对商行信用结构的调整。举例说明就是,央行对农工业类商业票据再贴现率是3.0%,对矿产类商业票据再贴现率是3.8%,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提高商行对农业类商业票据的贴现贷款的兴趣,引导信用流向农业领域。

另外,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就是力度大,显效强。1999年3月,我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了两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一下子便多出了2000多亿元的用资金。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再贴现率生成机制,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三年时间里连续四次调低再贴现率,使商业银行和企业有了大量的活钱可用。以上两项大动作,大大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对刺激投资,拉动经济,作用不可低估。但是,药猛伤身,正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对一国金融影响至深,所以,不到重要关头,中央银行并不轻易动用。

(3)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行为。当央行买进有价证券时,向出卖者支付货币,从而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反之,则减少货币量。央行所买卖的证券包括:国库券、政府债券、外汇券等,而国库券是主要的买卖对象。

在央行“三大法宝”中,使用最多的还是公开市场业务,因为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央行可以经常运用它,对经济进行微调,操作灵活方便,对经济的震动小。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联储90%的货币吞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德、法等国也大量采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但公开市场业务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一些重要的前提,比如央行要有雄厚的实力、利率要实行市场化、国内金融市场发达、可供操作的证券种类齐全等。也就是说,当经济处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回笼货币,使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利息率上升,促使投资减少,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当经济处于增长过慢、投资锐减不景气的状态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把货币投放市场,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利息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增长,使总需求扩大。

小结: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调控效果。比如央行试图提高再贴现率控制信用膨胀,有些商业银行却会通过同行拆借、发行票据、国外市场筹资等获得资金,而无须向央行求借。如果央行辅以公开市场业务,以市场上低价卖出证券,则商业银行便会见利而购,紧缩性货币政策目标便得以实现。

由此看来,想要让自己国家的中央银行在经济实力中能够取得过人的成绩,就必须懂得如何娴熟地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正如要练得一手好书法,就要懂得如何让自己的手把笔握得如水流云,当经济实力上去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会随之而上。


相关文章

  •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 金融硕士所学课程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 金融考研所学专业安排情况,就像你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以后,根据你所选专业所安排的课程,而在此之前,你必须有足够的把握,那么这个前提就是你掌握了足够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那么金融学专业如下: 选修课:金 ...查看


  •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国际货币政策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正在有序的向前推进,利率市场化必然造成利率波动的加剧.在现行利率频繁调整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如果缺乏行 ...查看


  • 上海自学考试[网络金融学]考试大纲
  • 网络金融学(11291) 自学考试大纲 1 Ⅰ.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 "网络金融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金融学专业的选考课,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金融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掌握和 ...查看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09年副修专业招生通知 我院2009年副修专业(我校只颁发副修证书,无第二专业学士学位证书)报名现已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欢迎各位同学前来报名修读. 一.报名对象 2008级本科生 二.报名时间 5月18日-5月 ...查看


  • 电子支付工具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 电子支付工具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报告 一.电子支付工具概述 1.电子支付工具种类 电子支付即货币支付工具的电子化.指在电子交易过程中,以网络连接为基础, 数字化为特征,可实现电子交易实时支付功能 金融支付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 ...查看


  • 论金融机构风险的类型与构成因素
  • 作者:李诗白刘金章 现代财经 1999年03期 所谓金融机构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上由于各类机构投资者自身控制与管理上的原因,导致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出现巨额的或不能承受的损失.90年代中期,国际金融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便是少数银行.跨 ...查看


  • 货币银行学(金融基础知识)复习指导
  • 2014年7月会计等专科选修 <货币银行学>复习指导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内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课程,是经济类各专业学习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的学时为72,共4个学分.本次开放教 ...查看


  • 经济学类本科论文参考题目
  • 经济贸易学院 关于2006届毕业生论文指导选题的说明 各位指导教师及经贸院毕业生: 为了使我院教师所指导的毕业生在确定选题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现对论文选题做以下说明: 1.论文选题应该结合自己专业为根本,不以指导教师专业特长作为指针,遵循双 ...查看


  • 高级财务会计学教学大纲2014
  • <高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高级财务会计学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2.课程代码 122G203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