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

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

对教育研究方法内在逻辑的讨论

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理性主义,推理分析是其重要的思想工具,思维途径是把整个世界还原成一个个知识模块,然后理清它们的因果关系,从而建构出一系列的解释和理论。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赫尔巴特就是理性主义的重要代表,受其影响,理性主义的思想历来在教育研究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以致今日,占主流的教育研究者还不自觉地沿袭着赫尔巴特所引领的理性主义“二元论”的研究思路。

(一) 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识图谱

西方“二元论”的思想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他把世界分为了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后来,此思想在笛卡尔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发展,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延。自此以后,二元化分成了理性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圭臬,以至他们把“二元论”的思想类推到了所有的知识领域之中,且一直影响到现在。在潜移默化中,近现代许多西方哲学学派和社会学学派也持有相互对立的观点,比如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等。同时,许多学派也都把“二元论”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比如文化分析学派的狄尔泰就说:“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于是,自波普之后,教育研究常以二元对立的视角来形成理论建构。常见的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对立、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等。在当前实践层面的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应用的现象日渐突出,同时对二者对立特征的探究已不再是教育研究的热点,而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对立的势态仍壁垒分明,学术界对此研究的热度仍如火如荼。

实证主义着眼于物理世界,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客观研究,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定量测量、分析和归纳得出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融于科学之中。而建构主义的研究者则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观念世界之中,社会世界就是通过观念的交流和协商得以建构起来的。并且,新的情况需要新的观念,所以新的观念在不断地涌现,协商也在不断地进行,真理的观念逐渐式微,一切皆是主观的,如此形成了个体的和多元的实在。韦伯在社会学研究中就把二者进行了综合运用,他认为“社会研究应坚持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的统一”,其内涵也指向了在社会学研究中要坚持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统合运用。赖尔也认识到描述“真正的生活世界”“仅凭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单一方法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它们需要两者的交叉和结合,才能真正把握”。舒茨也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法,两者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20]面对许多人批评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违背人性的说法,韦伯认为“通过理想类型的建构可以更清晰地认识社会的真相”。由此,既指出了教育研究要综合利用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思想,又表明了教育研究有一定的“规范”功能。

(二) 教育研究的四种基本功能

西方在构建起两种对立范式的同时,也悄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研究功能,分别是实证主义中的描述和规范功能,建构主义中的批判和解释功能。当然,在许多研究方法中,并不是单一地体现其中的一种功能,而功能的综合体现倒是常见的现象。总体来说,按照“原子论”的思想,所有的研究方法最终都可以化约成这四种基本功能。

哲学也是教育学的重要基础,对哲学功能的了解可以把握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当前,对于哲学功能的认识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是“解释、批判和对话”,有人认为是“解释、批判、分析、协调和预见”,有人认为是“解释、批判和寻找规律”,有人认为是“描述和规范”。由此可知,解释和批判的功能是普遍认可的。进一步探究可知,伦理学是哲学的三大论题之一,伦理学的基本功能在于规范,因此,规范也是哲学的基本功能。演绎开来,对于教育研究,解释、批判和规范是其基本功能。回到教育研究,从基本着眼点来看,其主要思考的问题有:“实在论”和“客观性”、“因果解释”、“人类行为解释”、“真理”、“事实”、“理论”和“知识”。那么,真理在于规范,事实在于描述,因果关系和人类行为在于解释,其他几个层面在于解释、批判和规范并用。因此,描述也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

换个角度来解释,功能是范式的目的和体现形式,一定的功能就代表了一定的理论范式。周晓红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四种基本的理论范式,即社会事实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社会批判范式和社会释义范式。在这四种理论范式中,事实范式的功能在于描述,行为范式的功能在于规范,批判范式的功能在于批判,释义范式的功能在于解释。这正好与本文所述的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相吻合。从教育活动的分类来看,整个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包括公共教育和个体教育,公共教育需要规范和批判,个体教育需要说明和理解。从实然的教育研究特点来看,调查报告偏重于描述,教育政策研究则偏重于构建规范的体系,而一般的理论研究则重于解释和批判。总而言之,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就是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

(三) 四种基本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是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它们又可以被看作教育研究的四个基本步骤,这可以被称作拉卡托斯所谓的研究纲领中的“内核”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教育研究步骤的环状结构图

教育研究步骤的环状结构图

教育研究活动存在于一个“超循环”之中,四个步骤是其“核心”材料即“循环催化剂”,

研究者所使用的各种理论是循环所需要的“原料”。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会时常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丰富、发展和提升教育研究的目标、理论、方法和价值,例如借助文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传播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以及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行动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等的理论和方法。这些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带来了不同的语言体系,随着教育研究的进展,语言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如此形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伽达默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本质”。随着语言的变化,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存在,也会创造出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如此形成了一个“阐释的循环”和“研究的循环”。如何会是一个“超循环”呢?如上图所示,按照系统科学中超循环理论的解释,教育研究功能的环状结构可以看作一个催化循环装置。若把上述学科中的理论和方法当作“原料”,那么经过系统“催化”之后所产生的新的研究方法就是“成品”。例如,卡斯皮肯借鉴了民俗学的理论,把它应用到教育研究中来,在“环状结构”中的“批判”阶段生成了“产品”,由此形成了“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的方法。

如果按照研究的难易程度对这个环状结构进行解构的话,就可以把描述看作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因为所有的解释、批判和规范都应该建立在清楚描述的基础上,但也并不是说描述简单。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解释说明,这涉及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问题。综合来讲,教育解释学包括了四个范畴:师生成为经验建构者和反思性实践者,教育情境要兼顾师生生活世界并有利于团结和主体间一致的生成,追求对话的师生关系,开展有想象力的教育行动。随后,可能的研究步骤就是批判,也有研究者在描述之后就直接切入了批判,孰是孰非,笔者力有不逮,故不作论述。对于教育批判的意义,可以从哲学批判中汲取营养。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所以教育批判也不能游离其哲学根基,要在“辩证否定”的同时,也能够正视其开放性和建设性。但是,如今一些研究者痴迷于教育批判研究,并且形成了打倒一切的风格,他们的话语权是自赋的,批判目标是自定义的,批判逻辑是有偏见的,不能够换位思考,往往使教育研究成为“马列主义手电筒式”的批判。[34]故言之,批判不应该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旨归,也可以说停留在批判阶段的研究是一种未完成的研究。要实现真正有建设性的研究,尽力走到规范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也即教育研究不仅要能正确地“指向”,而且要能明确地“示范”,但是一些研究者苛求完美,总认为所建构的规范会成为别人批判的靶子,而故留悬念,这样的思想是不足取的。所有的规范都是不完美的,建设性地辩论或商榷而获得生成应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旨趣。当然,所有的规范都会在下一轮的超循环结构中得到涅槃重生。

如此循环结构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启示。识别问题情境、描述问题情境、提出根定义、建立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提出改革方案、采取行动改善问题情境。在此步骤中既包含描述、解释、规范,同时还有对前假设的批判。由此看来,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形似于波普的“进化认识论”,其外在表现形式类似于库恩的“范式变换”,但内在实质却是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的纲领方法论”,也即,虽然研究的“栅栏”发生了变动,但“内核”并没有发生变化。

三、结语

文化是人创造的,研究也是在创造,人通过筛选资料来建构关系、意义,形成个体的理论框架,实现对情景和对人的理解。由是,教育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绝对的真理,而是为了获得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但是,在当前教育研究中,主观意识太浓,造成了大量贩卖理论、推

销自己观点的情况出现。从当前来看,反省思维应该是所有专业实践的核心,而专业实践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人们对已有实践的理解来进行的。因此,教育研究需要建构出一套逻辑来,这不是对人的约束,而是对体系的约束,因为社会需要秩序,教育需要秩序,教育研究也需要秩序。教育研究方法内在逻辑的提出既是一种论断,又是一种建议。

从另一方面看,当前教育研究中所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依着还原论的逻辑思维进行的,也即把教育事物和教育现象进行肢解分析,然后得出一个零散的结论。反省思维“让我们反思实践规则和有关先前实践的理解本质,使我们可以对这些规则和理解加以改进或者调整,使得它们能够适应新的、先前没有预料到的情景”。系统科学的引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上述的弊端,也就是说要实施“研究的转向”,即超越还原论,进入整体联系论,从分析思维主导型转向系统思维主导型,从机械论世界图景转向有机论世界图景,并确立新的科学范式和方法论,也即在充分利用分析思维的同时,还要向综合思维去学习和努力。

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

对教育研究方法内在逻辑的讨论

在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理性主义,推理分析是其重要的思想工具,思维途径是把整个世界还原成一个个知识模块,然后理清它们的因果关系,从而建构出一系列的解释和理论。教育学的奠基人之一赫尔巴特就是理性主义的重要代表,受其影响,理性主义的思想历来在教育研究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以致今日,占主流的教育研究者还不自觉地沿袭着赫尔巴特所引领的理性主义“二元论”的研究思路。

(一) 教育研究方法的知识图谱

西方“二元论”的思想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他把世界分为了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后来,此思想在笛卡尔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发展,他认为意识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意识的本质在于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广延。自此以后,二元化分成了理性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圭臬,以至他们把“二元论”的思想类推到了所有的知识领域之中,且一直影响到现在。在潜移默化中,近现代许多西方哲学学派和社会学学派也持有相互对立的观点,比如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等。同时,许多学派也都把“二元论”作为重要的思想武器,比如文化分析学派的狄尔泰就说:“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于是,自波普之后,教育研究常以二元对立的视角来形成理论建构。常见的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对立、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等。在当前实践层面的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应用的现象日渐突出,同时对二者对立特征的探究已不再是教育研究的热点,而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对立的势态仍壁垒分明,学术界对此研究的热度仍如火如荼。

实证主义着眼于物理世界,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客观研究,通过对物理现象进行定量测量、分析和归纳得出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融于科学之中。而建构主义的研究者则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观念世界之中,社会世界就是通过观念的交流和协商得以建构起来的。并且,新的情况需要新的观念,所以新的观念在不断地涌现,协商也在不断地进行,真理的观念逐渐式微,一切皆是主观的,如此形成了个体的和多元的实在。韦伯在社会学研究中就把二者进行了综合运用,他认为“社会研究应坚持价值中立和价值关联的统一”,其内涵也指向了在社会学研究中要坚持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统合运用。赖尔也认识到描述“真正的生活世界”“仅凭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单一方法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它们需要两者的交叉和结合,才能真正把握”。舒茨也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法,两者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20]面对许多人批评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违背人性的说法,韦伯认为“通过理想类型的建构可以更清晰地认识社会的真相”。由此,既指出了教育研究要综合利用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思想,又表明了教育研究有一定的“规范”功能。

(二) 教育研究的四种基本功能

西方在构建起两种对立范式的同时,也悄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研究功能,分别是实证主义中的描述和规范功能,建构主义中的批判和解释功能。当然,在许多研究方法中,并不是单一地体现其中的一种功能,而功能的综合体现倒是常见的现象。总体来说,按照“原子论”的思想,所有的研究方法最终都可以化约成这四种基本功能。

哲学也是教育学的重要基础,对哲学功能的了解可以把握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当前,对于哲学功能的认识是不同的,有人认为是“解释、批判和对话”,有人认为是“解释、批判、分析、协调和预见”,有人认为是“解释、批判和寻找规律”,有人认为是“描述和规范”。由此可知,解释和批判的功能是普遍认可的。进一步探究可知,伦理学是哲学的三大论题之一,伦理学的基本功能在于规范,因此,规范也是哲学的基本功能。演绎开来,对于教育研究,解释、批判和规范是其基本功能。回到教育研究,从基本着眼点来看,其主要思考的问题有:“实在论”和“客观性”、“因果解释”、“人类行为解释”、“真理”、“事实”、“理论”和“知识”。那么,真理在于规范,事实在于描述,因果关系和人类行为在于解释,其他几个层面在于解释、批判和规范并用。因此,描述也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

换个角度来解释,功能是范式的目的和体现形式,一定的功能就代表了一定的理论范式。周晓红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四种基本的理论范式,即社会事实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社会批判范式和社会释义范式。在这四种理论范式中,事实范式的功能在于描述,行为范式的功能在于规范,批判范式的功能在于批判,释义范式的功能在于解释。这正好与本文所述的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相吻合。从教育活动的分类来看,整个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包括公共教育和个体教育,公共教育需要规范和批判,个体教育需要说明和理解。从实然的教育研究特点来看,调查报告偏重于描述,教育政策研究则偏重于构建规范的体系,而一般的理论研究则重于解释和批判。总而言之,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就是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

(三) 四种基本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育研究的基本功能是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它们又可以被看作教育研究的四个基本步骤,这可以被称作拉卡托斯所谓的研究纲领中的“内核”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教育研究步骤的环状结构图

教育研究步骤的环状结构图

教育研究活动存在于一个“超循环”之中,四个步骤是其“核心”材料即“循环催化剂”,

研究者所使用的各种理论是循环所需要的“原料”。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会时常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丰富、发展和提升教育研究的目标、理论、方法和价值,例如借助文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传播学、统计学、历史学等学科,以及存在主义、结构主义、行动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等的理论和方法。这些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带来了不同的语言体系,随着教育研究的进展,语言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如此形成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伽达默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本质”。随着语言的变化,会不断创造出新的存在,也会创造出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如此形成了一个“阐释的循环”和“研究的循环”。如何会是一个“超循环”呢?如上图所示,按照系统科学中超循环理论的解释,教育研究功能的环状结构可以看作一个催化循环装置。若把上述学科中的理论和方法当作“原料”,那么经过系统“催化”之后所产生的新的研究方法就是“成品”。例如,卡斯皮肯借鉴了民俗学的理论,把它应用到教育研究中来,在“环状结构”中的“批判”阶段生成了“产品”,由此形成了“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的方法。

如果按照研究的难易程度对这个环状结构进行解构的话,就可以把描述看作教育研究的第一步,因为所有的解释、批判和规范都应该建立在清楚描述的基础上,但也并不是说描述简单。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解释说明,这涉及不同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问题。综合来讲,教育解释学包括了四个范畴:师生成为经验建构者和反思性实践者,教育情境要兼顾师生生活世界并有利于团结和主体间一致的生成,追求对话的师生关系,开展有想象力的教育行动。随后,可能的研究步骤就是批判,也有研究者在描述之后就直接切入了批判,孰是孰非,笔者力有不逮,故不作论述。对于教育批判的意义,可以从哲学批判中汲取营养。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所以教育批判也不能游离其哲学根基,要在“辩证否定”的同时,也能够正视其开放性和建设性。但是,如今一些研究者痴迷于教育批判研究,并且形成了打倒一切的风格,他们的话语权是自赋的,批判目标是自定义的,批判逻辑是有偏见的,不能够换位思考,往往使教育研究成为“马列主义手电筒式”的批判。[34]故言之,批判不应该成为教育研究的理论旨归,也可以说停留在批判阶段的研究是一种未完成的研究。要实现真正有建设性的研究,尽力走到规范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也即教育研究不仅要能正确地“指向”,而且要能明确地“示范”,但是一些研究者苛求完美,总认为所建构的规范会成为别人批判的靶子,而故留悬念,这样的思想是不足取的。所有的规范都是不完美的,建设性地辩论或商榷而获得生成应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旨趣。当然,所有的规范都会在下一轮的超循环结构中得到涅槃重生。

如此循环结构也为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启示。识别问题情境、描述问题情境、提出根定义、建立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和现实世界进行比较、提出改革方案、采取行动改善问题情境。在此步骤中既包含描述、解释、规范,同时还有对前假设的批判。由此看来,科学研究方法的“变化”形似于波普的“进化认识论”,其外在表现形式类似于库恩的“范式变换”,但内在实质却是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的纲领方法论”,也即,虽然研究的“栅栏”发生了变动,但“内核”并没有发生变化。

三、结语

文化是人创造的,研究也是在创造,人通过筛选资料来建构关系、意义,形成个体的理论框架,实现对情景和对人的理解。由是,教育研究不是为了获得绝对的真理,而是为了获得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但是,在当前教育研究中,主观意识太浓,造成了大量贩卖理论、推

销自己观点的情况出现。从当前来看,反省思维应该是所有专业实践的核心,而专业实践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人们对已有实践的理解来进行的。因此,教育研究需要建构出一套逻辑来,这不是对人的约束,而是对体系的约束,因为社会需要秩序,教育需要秩序,教育研究也需要秩序。教育研究方法内在逻辑的提出既是一种论断,又是一种建议。

从另一方面看,当前教育研究中所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依着还原论的逻辑思维进行的,也即把教育事物和教育现象进行肢解分析,然后得出一个零散的结论。反省思维“让我们反思实践规则和有关先前实践的理解本质,使我们可以对这些规则和理解加以改进或者调整,使得它们能够适应新的、先前没有预料到的情景”。系统科学的引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上述的弊端,也就是说要实施“研究的转向”,即超越还原论,进入整体联系论,从分析思维主导型转向系统思维主导型,从机械论世界图景转向有机论世界图景,并确立新的科学范式和方法论,也即在充分利用分析思维的同时,还要向综合思维去学习和努力。


相关文章

  • 解读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内在逻辑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2期 解读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内在逻辑 □李晏军 [摘 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存在自身的内在逻辑.杂交水稻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诞生,不仅由于当时中国社会需要的强大 推动,同时也是中国水稻育种技术的内部发展的逻辑 ...查看


  • 论开题报告的逻辑结构
  • -tj 叠豢.瞎毒j养囊毒黧 一j一 学位论文是科学论文,所有的表达都应该准确. 摘要:认为问题.方法和观点是开题报告的基本 (1)研究材料的描述要准确.材料是论文构造的要素,必须科学准确.要让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 你所用的材料到底是什么,比 ...查看


  • 康德与形而上学
  • 作者:张迅 外交学院学报 1998年10期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在西方近现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马克思曾称赞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 ...查看


  • 用波普尔科学发展模式的内在逻辑解读波普尔学说
  • 摘要:科学知识增长的问题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其科学发展的四段论模式,即:问题→猜测→反驳→新的问题,其逻辑同时也体现着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学说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他的学说的走向与归宿. 关键词:波普尔学说:科学发展模式:内在逻辑 科学知识 ...查看


  • 浅谈[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浅谈<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班级:国贸三班 姓名:宋杰梅 学号:11151319 最近学习的过程中,看了田国强写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感觉到自已的思路与方法在<现代经济学的基 ...查看


  • 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内在逻辑_董才生
  • 长白学刊2008年第3期 总第141期 CHANGBAIJOURNALNo.32008 SumNo.141 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内在逻辑 董才生,王远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为解决长期困扰社会学理论界的&qu ...查看


  • 论规范分析的三种实证方法
  • 论规范分析的三种实证方法 谢 晖 内容提要 .,各自发挥着充实法律的分析功能.,在法律规范中.在判例中寻求价值因素对法律的影响.,是规范分析方法中的事实之维.规范分析方法,因此可以把它视为规范分析方法中的技术之维. 关键 社会实证 规范实证 ...查看


  •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 摘要 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的研究是技术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诉求.对以往技术哲学自身发展 进行批判性反思,是当代技术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所凸现的科学技术认识的方法论研究向度和"经验转向",昭示了当代技术 ...查看


  •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无限--从无限概念到资本概念
  •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无限:从无限概念到资本概念37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西方思想史(下) 专栏主持人:吴晓明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无限:从无限概念 到资本概念木 [英]G.K.勃朗宁/文孙大鹏/译 提要:作者认为,黑格尔善的无限性的本质就在于自身展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