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1.完全否认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排斥古人的积极思想!

消极影响之一:历史的、文化的虚无主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以堪称愤青鼻祖的顾颉刚、钱玄同为首的“疑古派”派,对中国上古史全盘否定,称“三皇五帝”史为伪古史,夏也是不存在的。甚至西周初年也被看成是“本无信史””的传说时代。流毒至今,仍然有人否认夏代的存在。既然这些历史是不存在的,那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诗》《书》诸文化经典也就是伪经典了。

就连以 “小心求证”求学术的胡适,也说,“东周以前的历史没有一个字是可信的。”这里,我们看到的只剩下他的“大胆怀疑”了,而“全盘西化”就是这位“小心求证”的胡适老先生提出的。 在这种学术气氛下,可想而知,作为传承中国文明精髓的诸经和其建立的历史实践基础的被打倒,中国人的精神,就失去了其自强不息的源头动力了,经典失去了其解释系统,其存在不过是活的化石而已,只能让人欣赏。而经典及其历史实践的被打倒首先是中国人自己倒下了,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往往会产生对其它文化盲目崇拜。于是,出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者,居然闹出了将孟子当外国人崇拜的笑料。

消极影响之二:以偏激代替理性。

新文化运动,标榜科学和理性,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但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挟庸俗的进化论观点,宣扬优胜劣汰,偏激偏进,几无理性可言的。 新文化运动标榜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反对儒家,歌颂法家。新文化派的主张:

一、废除汉语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刘半农、钱玄同)。 二、废除汉字

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钱玄同); 汉字不废,中国必亡(胡适); 三、废除中国戏曲 四、废除中医中药 五、文学革命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改良变而为革命,标榜所谓国民文学,将传统的文学等同于贵族文学,封建主义的文学。陈积极鼓吹他的所谓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

消极影响之三:反道德主义。

新文化派反礼教,打倒孔家店。在鲁迅看来,中国的书中,就三个字――“人吃人”, 藏在仁义道德的缝里。中国几千年唯一不变的就是道学家虚伪的仁义礼智。

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1.完全否认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排斥古人的积极思想!

消极影响之一:历史的、文化的虚无主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以堪称愤青鼻祖的顾颉刚、钱玄同为首的“疑古派”派,对中国上古史全盘否定,称“三皇五帝”史为伪古史,夏也是不存在的。甚至西周初年也被看成是“本无信史””的传说时代。流毒至今,仍然有人否认夏代的存在。既然这些历史是不存在的,那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诗》《书》诸文化经典也就是伪经典了。

就连以 “小心求证”求学术的胡适,也说,“东周以前的历史没有一个字是可信的。”这里,我们看到的只剩下他的“大胆怀疑”了,而“全盘西化”就是这位“小心求证”的胡适老先生提出的。 在这种学术气氛下,可想而知,作为传承中国文明精髓的诸经和其建立的历史实践基础的被打倒,中国人的精神,就失去了其自强不息的源头动力了,经典失去了其解释系统,其存在不过是活的化石而已,只能让人欣赏。而经典及其历史实践的被打倒首先是中国人自己倒下了,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往往会产生对其它文化盲目崇拜。于是,出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者,居然闹出了将孟子当外国人崇拜的笑料。

消极影响之二:以偏激代替理性。

新文化运动,标榜科学和理性,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但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挟庸俗的进化论观点,宣扬优胜劣汰,偏激偏进,几无理性可言的。 新文化运动标榜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反对儒家,歌颂法家。新文化派的主张:

一、废除汉语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刘半农、钱玄同)。 二、废除汉字

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钱玄同); 汉字不废,中国必亡(胡适); 三、废除中国戏曲 四、废除中医中药 五、文学革命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改良变而为革命,标榜所谓国民文学,将传统的文学等同于贵族文学,封建主义的文学。陈积极鼓吹他的所谓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

消极影响之三:反道德主义。

新文化派反礼教,打倒孔家店。在鲁迅看来,中国的书中,就三个字――“人吃人”, 藏在仁义道德的缝里。中国几千年唯一不变的就是道学家虚伪的仁义礼智。


相关文章

  • 奥林匹克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摘要:奥林匹克文化通过近百年的传播,我们从接触.了解.认识到实践奥运的过程中,充实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了解.交流和融合.该文通过对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较,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改革 ...查看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 选择题解题方法 基本技巧: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 第四,推敲备选项.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选择题六大类型 选择题一般可以分为组合型.排序型.因果型.最佳型. 比较型 ...查看


  •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心理与训练方法
  • 摘要:田径运动竞赛是一项对运动员心理素质高要求的项目,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充分发挥成绩的保证. 关键词:青少 ...查看


  • 重大历史事件意义
  • 班级: 姓名: 座号: 重大历史事件意义 1. 科索沃战争的认识 (1)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 (2)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2. 欧盟成立的历史意义 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 ...查看


  • 论民族主义
  • 论民族主义 内容摘要: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情感上的思想观念,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对本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追求与理想.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是以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与忠诚为基础,围绕实现中国现代化而展开的思想情结与政治思潮.民族主义 ...查看


  • 马基论述题
  • 论述题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原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
  •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哲学系(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教研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 复习提纲与知识点总结 任课教师:牟正纯 班级:12级历计升 整理:孙 超 学科支持:郭 骞.张夏青 2013年6月28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查看


  • 河南专升本教育学复习资料-德育原理
  • 河南专升本教育学专升本复习笔记-德育原理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2.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教育活动主体. 3. 思想品德教育过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制度
  • 高中历史必修1 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二)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