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美的词

说柳絮还是侃人生——说“红楼”的柳絮词

作者:小杨行走

曹雪芹先生,确实厉害,他的每一段描写里都仿佛埋藏着许多东西,正如脂砚斋所说,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要不然刘心武先生怎么能推断出林黛玉是沉湖而死、史湘云嫁给贾宝玉、妙玉救了宝玉、湘云用炸药与人同归于尽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情节,从而也间接地推动了百家讲坛的走红。

同样,红楼梦里的诗词也起到了对故事结局重要的暗示作用,除此之外,不同的诗词还暗示了不同人的性格,其中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的柳絮词就很值得品味。静下心来,细细地琢磨一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人生的启示。

(一)

先看黛玉的。

用一个字总结黛玉的性格,那就是悲。

这首《唐多令》一开头,把柳絮暗喻成花朵,“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有色,粉色;有味儿,香味儿,都是令人舒服的美好感觉,但她马上用了两个动词,就悲伤了起来,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妙处。 坠,降落,残,凋零,好么,都是伤感颓败的景象,两个字就显现了黛玉的性格,悲观无助,在她眼里,不看花开看花落,不看月圆看月缺。

其实悲观和乐观之间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升,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降,乐观的人闻到的是淡淡的香味儿,悲观的人想

到的是香味即将消散,这一点点积累起来,时间长了便有了天地般的性格差别。

接下来,这柳絮降落在哪里,残败在哪里呢,百花洲、燕子楼,让我们看看,这是两个什么地方?

洲,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的陆地,当年歌手小刚的《寂寞沙洲冷》有“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一句,这歌也是源自苏东坡老先生《卜算子》里的成句,是用鸿雁形单影只,独立沙洲来影射人,(沙洲四面是水,无依无靠,是寂寞孤单最佳的意境场所之一),可见洲在文学的某个角度上代表了孤单,百花洲,虽然长满了百花,依然孤零零的,显得很寂寞……

那么,燕子楼呢?

有一个女孩儿叫盼盼,人长得靓,身材也超好,又能歌善舞,到徐州尚书张建树家做家庭歌女,本来是很凄惨的事儿,没想到她的才华被文雅的张尚书发现了,渐渐的两个人情投意合,产生了真情实感,于是盼盼(靓女)得宠,得宠就会遭嫉妒,人们纷纷说:将来有一天张建树(张文雅)如果没了,第一个改嫁的肯定是她。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只不过时间淡化了戏剧性。)

张建树果然死在了前面,所有的妻妾歌女都纷纷离去,只有盼盼念着旧情不嫁任何人,独自躲在徐州旧宅后园的小楼里过生活,一躲就是十余年。十几年啊,要是现在,楼周围得建起多少个小区啊,七环八环恐怕都通车了。那座小楼就叫燕子楼。

这段故事是被白居易记载在《燕子楼诗序》当中的,后来因为诗人的雅兴,到徐州做官的苏东坡还专门跑到燕子楼住了一晚上,做了一个梦,然后写成了那篇千古流传的“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的《永遇乐》,感慨自己飘泊的身世。

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苏轼这段典故,都会想起来《倩女幽魂》电影里,书生在鬼屋里独处的情境,呵呵,可能是因为那种孤零零阴森森的感觉。我们想想,那位盼盼一个人在小楼里,独行独坐还独卧,出去买菜一个人,回来做饭一个人,想着当年和张尚书在一起的光景,明月下,微雨里,独立楼头,多么孤单,多么凄凉,任楼外沧海桑田世事变化……

可见燕子楼象征了盼盼的忠贞,但同时也是孤单寂寞回忆怀念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是非常有诗意的,燕子楼,三个字,就让你联想许多,想起飞来飞去的小燕子,接着是燕子做窝的雕梁画栋,接着是那飞檐跳脚的歇山式屋顶,想起楼外下雨时候的样子,还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境,所以不只是因为白居易这个典故,燕子楼始终都是古代文人笔下怨女孤妇的居所,也是寄托文人不得志情绪的最佳场所。总之,燕子楼是个幽怨的地方,是个被红尘遗忘的角落。) 一个百花洲,一个燕子楼,两个孤单寂寞的地方,黛玉就把柳絮的去向安排在这里。“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就这么开头两句已经把黛玉性格里的悲字勾勒的淋漓尽致了。

接下来的词句都围绕着这个情调展开,我们完全可以一带而过:第三

句:“一团团逐对成毬,”是形容柳絮飘舞时的样子,这是我们大伙儿都见过情景,柳絮在公路上在田野里纠缠成一团团的,像毬;这个毬就是高俅踢的那个毬,布缝的,所以有一种说法足球的起源地应该是中国,我认为这个说法很靠谱,不过可惜,当代男足的表现实在让我们无颜去经常提起这个说法。(用青岛海利丰事件中指使队员踢假球赌博的经理的话说,别人的球门踢不进,连自己的球门都踢不进,真是地地道道的臭脚。)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下阕,“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些就是在说黛玉自己了,或是说是黛玉想象中的自己。

红颜薄命,无依无靠,没人管没人理,看来,黛玉从一开始就不断地给自己暗示,暗示自己凄凄惨惨戚戚的结局。

想想真是很有意思的事儿,黛玉这会儿可以说是锦衣玉食,贾母和宝玉疼她,紫鹃死心塌地地伺候她,有了闲功夫还可以放放风筝、下下棋,最起码还能不愁吃不愁穿而去为柳絮发愁,同一个时间,没准儿这会儿刘姥姥正在乡下“喜耕田”大把大把地流汗呢!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她能把自己的身世构想的如此惨,这也算是一种本事,不过这种本事许多人都有。所以有时候太闲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消极的暗示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能让你把白变成黑,把囍变成悲,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最少它能降低你一生的幸福度。而相反的利用,做积极地暗示,却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好处。

(但很多人认为悲观乐观本身是不可控的,是天生的。有了天生的悲

观性格就会有悲观的暗示。这种想法其实颠倒了因果关系,如果利用得好,暗示可以改变人的性格。暗示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如果想寻找掌控它的办法,也得去一点一滴中寻找。)

暗示其实是渗透在生活细节当中的。

黛玉的悲观也就渗透在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如果把这首词比做黛玉的一生,就像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作词有时候也像做人,一词一句积累起来就是一生。“飘泊、缱绻、空、愁、竟白头、叹今生、不管、忍淹留”,这一连串词语把整个词的基调完全浸泡在悲伤里,也把她自己的人生完全浸泡在悲伤里,我们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黛玉把这些语句换成“远游、笑傲、最喜、趁年华、任平生、谁怕、纵四海”,那么这首词恐怕写出来就会立马被人怀疑成辛弃疾或是苏东坡的了,最少也是个张孝祥!

黛玉作为文学品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一个所谓的受封建势力迫害的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可是如果一个现实中的人像黛玉那样悲观,他的一生肯定不会怎么幸福,这样的人需要改变。黛玉是个极端,没几个人会像黛玉那样“焚稿断痴情”或是“冷月荡漾”沉湖归天(见《刘心武揭秘红楼》第三部),但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紧锁双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每天为飞机失事操心,和拥挤的交通、飞涨的房价呕气。 那么红楼梦里的“乐观者”是谁呢?今天股市里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人“写的”,这句话是什么呢?

原词

《唐多令》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二)

红楼梦里和黛玉性格反差最大的人学术界历来是有共识的,就是薛宝钗。

我们马上来看看宝钗这首词,这首词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意境:词中没有阳光,却让你觉得肯定阳光灿烂,没有说时间,你却会断定在午后,柔和的春风吹过,吹着午饭后略带着困意的情绪,风把柳絮安排的纷纷扬扬到处都是,很均匀,就像花间一团团飞舞的蝴蝶和一片片蜜蜂组成的蜂云,“蜂团蝶阵乱纷纷”,用一团字我们竟然透过纸张可以看到上下翻动的蝶影,着一阵字我们仿佛能听到嗡嗡嚷嚷的蜂群声,沿着感官的脉络,我们也许还能闻到花香看到柳影,于是我们随着柳絮飞舞沉浸在一种懒洋洋的但是祥和灿烂的氛围中……

70后和80后早生代,很多北方人都有过趁着父母午睡偷偷跑到野外或是苗圃里捉蜻蜓逮蚂蚱的经历,在安静的阳光明媚的花间柳下,肯定都体验过那种酣畅淋漓又有些困倦的感觉,那种意境很奇妙也很温暖,何况还带着一种偷偷的叛逆的快感。(建议90后的弟弟妹妹们也试试。)

这样的词境能不让人开心吗?

黛玉说柳絮是嫁给东风,春天也不去管它,而宝钗却说春天理解柳絮

的轻狂,派东风把它经营得很均匀,用了解舞、均匀两个词便拉开了和黛玉的差距。最耐人寻味的是“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一句,看柳絮轻飘飘的,随意被流水被风带到天南地北,有时候还被扯来扯去,分分合合的,不能形成一个集体,但其实不管分得多小多细,还是可以独立成形然后生根发芽,慢慢的长成新的树,那生命的万缕千丝始终不会被摧垮,任外界风吹雨打。多么潇洒的形容,多么潇洒的人性,而且抗击打能力极强,这种抗力不是靠坚挺,而是靠柔弱,靠韧性,靠万缕千丝,靠任它随聚随分的生活态度。

任这个字在古诗词里的作用很大,虽有几分无奈,却荡漾着满腔的豪放和潇洒,学会了运用这个字对学写豪放派诗词很有帮助。今后我们在讲豪放的词里还会讲到。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我以前做过股市的相关报道,这句词经常被那时的媒体用作标题,当有利好的政策出台,股市转阴为晴,股指节节攀高,大盘通红一片,交易所门庭若市的时候,报纸上电视上随处可见这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往往这个时候其实正是一些庄家出货的时候。

《红楼梦》有的版本也作“好风频借力”,就是不停的往上吹,不管是怎么借力,是凭还是频,我觉得宝钗的问题就出在这儿。宝钗生活态度很积极,而且找到了对付平日里诸多世事纠缠的方法和心境,“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到这儿就可以了,她偏偏要上青云,上就上吧,还要凭借力、找靠山,这就出问题了。往往,学术界把这

点算在封建社会的头上,女人在过去没有工作不能出头,出人头地要靠男人,所以宝钗和她妈一起营造了一种金玉良缘的说法。其实这不能只怪封建社会,作为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一找靠山就麻烦了,因为一找靠山,就要站队,权且不论站对站错,关键是心态就偏颇了。

当一个人以出人头地为目的,他的行为就会急功近利就会偏颇,而往往最终达不到目的,或是结局不好;相反,把生活本身作为目的而同样努力的人,享受了人生的同时有时候竟然也能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某一方面达成成功。

马未都先生在80年代收集古董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当那些东西是破烂儿,是乐瑟,马先生却全凭自己的爱好坚持到今天,那些乐瑟也就都变成了宝贝;(我在做寻访老北京的选题的时候,采访过那个“太刺激了”的李菁,他学金融的,却跑到德云社去说相声,大学毕业后好多年,每次同学聚会他都骑着自行车去,停车就停在一堆宝马中间,用他的话说,每次都得硬着头皮去,那会儿他肯定也没想到有今天,也是单凭着乐趣)。

正如老子所说,“后起身而身先,外起身而身存”。

所以,要想成功就别太在乎成功。(这是我说的。)

所以我认为宝钗的豁达不是真正的豁达。

原词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

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有雄心是好的,有野心就不好了。

《红楼梦》里有一个美女既有雄心又有女人温柔可爱的一面,而且还多少有点大大咧咧,傻乎乎的,是现代男人非常喜欢的类型。这个人是谁呢?

(三)

这个人是薛宝琴。

宝琴的相貌似乎在宝黛等人之上,漂亮得有些邪乎,把贾母都晃得心旷神怡,说比画中人还要强过百倍,甚至贾母还想撮合她和宝玉,刘心武先生说此处不是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这些都是红学家的事儿,我们不去管它。不过宝琴的这首词和她的性格,我认为是最好的,也最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那么好在哪儿呢?好在她的眼界开阔、飞扬达观,好在她的有血有肉。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您看看,黛玉笔下的柳絮都是落在哪儿,再看看宝琴的柳絮又是落在哪儿,汉苑、隋堤,都是代表一个朝代兴衰存亡的建筑遗迹,恢弘沧桑,视野开阔,再加上后面的“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瞬间就把读者的眼界拉开了,让空间感跃然于纸上,于是一副地图似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刷的一下展开。 空间感一有,豪迈之情便油然而生,这也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诗词意境中的境有时候就像电影的镜头,不同地方的镜头拼接会让读者视

角从平视变成俯视,仿佛身在高处,把大江南北的景色尽收眼底,心胸也就变得开阔了。

“江南江北一般同”,宝琴对不同地方的镜头做了个总结,江南江北,中华大地,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时节,处处都是漫天飞舞着柳絮,处处都弥漫着明月梅花的浪漫意境,这种地域认同感时常会激发人们的激情,从而扩展为对生命的认同感,简单说就是提醒快乐,让人学会欣赏生活中平时熟视无睹的事务,比如落花、比如柳絮,其实,那些乐趣就在我们身边。

宝琴是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挂在门帘上的柳絮她也会去留意,而且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把柳絮形容成“香雪”,可见乐观的人一草一木都可以让她感到愉悦感到满足。

这里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个写词的技巧,就是运用数字能让整个境界变得潇洒豪放大气。“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三春就是农历的孟春、仲春、季春,春天的三个月,夏秋冬也是这样分。宝琴把三春形容成一个投资人,把柳絮形容成三春这个投资人经营的项目,而这个项目的执行经理是东风,另外参与者还有明月和梅花,这个项目让我们可以联想到月下梅花间纷纷扬扬着柳絮,一副如梦如幻的场景;但如果把词中的数字去掉,改成春天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好梦,也许情调还在,但气势却没有了,整首词也就黯然失色。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都是因为数字的运用让整个词境开阔飞扬,让词的语风大气

跳荡,于是整首词就活了起来。学写古诗词其实并不难,能记住一些词语的运用是其中一个关键,比如这里的千古、千载、一时、一日、万里、千里这些词儿,在你不知怎么抒发豪迈的心情的时候,就试着用用这些字眼儿。

言归正传,宝琴这首词利用这几点创造了视野开阔、飞扬洒脱的词境,结尾却峰回路转,蹦出一点忧伤来,“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她说,柳絮就是柳絮,大江南北都一样,只是离家的人,分开的人,看到它会触动更多的情感。这正是宝琴性格胜出的地方。 没有太多野心,也没有过分的担忧,只是随着自己性情尽情挥洒,她的性情又十分乐观,懂得享受生活,但她依旧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样会为飘泊而感叹,包括其他所有人的漂泊,不过,她的整个生活态度,并不受影响,而是用淡淡的忧愁来作为调剂,正如她这首词整个的词境并不受最后一句的影响一样,而反倒增添了韵味,甚至可以说这忧愁也是宝琴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乐观的人不代表没有忧愁,正相反,忧愁也是他们乐观的对象。 宝琴就是这样一个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包括淡淡的忧愁充满了敏感力,对那些致命的悲观暗示却充满了钝感力。这样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按刘心武先生的推断,宝琴“不在梅边在柳边”,最后与柳湘莲相遇在南方,(就是那位身怀功夫曾痛扁薛蟠与尤三姐相恋的武生),然后一起携手浪迹天涯,有点儿像杨过和小龙女那对神雕侠侣,这个结局多了几分江湖的感觉,正是我们现代人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看来真

的是性格决定命运。

原词:

《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四)

混在脂粉堆里的宝玉,作诗时往往是被嘲笑的对象,不过这种嘲笑是暧昧的,夹带着很多宠爱因素。就像我们玩儿杀人游戏的时候,帅哥美女经常先被处理了一样。

宝玉的柳絮词只有半首,是替探春续写的,大伙儿都认为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略微提一下。而值得提的就是字里行间透漏出宝玉骨子里的玄幻性,可能都是他脖子上那块通灵宝玉闹的。

“落去君休可惜,归来我自知”,来去无由,生死了无牵挂,透出一股宿命的味道,

“我自知”不禁让人想起诸葛亮在草庐里唱给刘备听的那首歌“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多了许多未卜先知的神秘色彩,“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意思是纵使相逢也在他年或者来世了,点出了红楼梦空灵的主调。

这也是诗词里时间感运用的妙处。空间感的运用可以增加诗词的豪迈气势,时间感可以增加一些对生命探寻的禅机。

宝玉的词,我们无需从中获取什么生活的哲理,只是可以通过它来欣赏索隐派的红学研究方法,有专家称此词象征着宝玉出家的结局。

同样,湘云这首《如梦令》也有同样的作用,“空使鹃啼燕妒”暗示着她最后嫁给了众美女都喜欢的宝玉,但也还是空欢喜一场的结局。(宝玉湘云结局见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柳絮词讲到这儿就算讲完了。

诗词很短,但意味深长。

柳絮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古代文人很看重它,很多散文诗词都有关于杨花飞絮的描写,现代人却不怎么待见它。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曾经一度把街边柳树都砍掉换成没有柳絮的那种,理由是柳絮招人烦。我的观点是站在反对者一边的,但没公开说,是因为那会儿没博客,也没什么话语平台。

柳絮烦不烦,也烦也不烦。你想它烦确实烦,毛毛茸茸的到处乱飘,钻到鼻子里耳朵里挺难受,给清洁工添乱;你想它不烦也就不烦,一到时候,纷纷扬扬的告诉你春天来了,换个景象换个姿态让你贴近大自然,高楼大厦也挡不住它,酒吧、办公室、商店,你一抬眼就看见窗外它漫天飞舞的身影,用于丹老师的口吻就是漫天飞舞的温暖情绪,你的眼神瞬间被软化,心情肯定也不会太坏……

其实关键看怎么想。

现代生活正因为离意境太远了,离天人合一的心态太远了,才变得焦躁,心静不下来,柳絮可以营造很好的意境,可以让你产生许多联想从而软化钢筋水泥的生活,让节奏慢下来……

我们为什么要舍弃它呢?

我的一个朋友说,你不替那些得柳絮过敏症的人想想?

我说,你听说过空调过敏症和电视过敏症吧,也没见到几个空调厂和电视机厂因为这个关门的吧,关门也是因为经营不善或是贪污腐化! 电视广告谁不烦,你和不成把电视机砸了吧?

我的话可能有点儿强词夺理,其实我也不那么较真,柳树砍就砍了吧,只是我们别把老祖宗文化精髓也砍了!!

古人也有烦柳絮的,就像黛玉那样,看见柳絮就掉眼泪,也有不烦的,比如宝钗、宝琴,以看柳絮为乐趣,其实柳絮就是一桩客观存在的物事,是存是留,是喜是愁,都在一念间,就看您怎么想了。 有时候琢磨琢磨,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说柳絮还是侃人生——说“红楼”的柳絮词

作者:小杨行走

曹雪芹先生,确实厉害,他的每一段描写里都仿佛埋藏着许多东西,正如脂砚斋所说,草蛇灰线,伏延千里,要不然刘心武先生怎么能推断出林黛玉是沉湖而死、史湘云嫁给贾宝玉、妙玉救了宝玉、湘云用炸药与人同归于尽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情节,从而也间接地推动了百家讲坛的走红。

同样,红楼梦里的诗词也起到了对故事结局重要的暗示作用,除此之外,不同的诗词还暗示了不同人的性格,其中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的柳絮词就很值得品味。静下心来,细细地琢磨一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人生的启示。

(一)

先看黛玉的。

用一个字总结黛玉的性格,那就是悲。

这首《唐多令》一开头,把柳絮暗喻成花朵,“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有色,粉色;有味儿,香味儿,都是令人舒服的美好感觉,但她马上用了两个动词,就悲伤了起来,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妙处。 坠,降落,残,凋零,好么,都是伤感颓败的景象,两个字就显现了黛玉的性格,悲观无助,在她眼里,不看花开看花落,不看月圆看月缺。

其实悲观和乐观之间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升,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降,乐观的人闻到的是淡淡的香味儿,悲观的人想

到的是香味即将消散,这一点点积累起来,时间长了便有了天地般的性格差别。

接下来,这柳絮降落在哪里,残败在哪里呢,百花洲、燕子楼,让我们看看,这是两个什么地方?

洲,河流中(由沙石泥土淤积)的陆地,当年歌手小刚的《寂寞沙洲冷》有“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一句,这歌也是源自苏东坡老先生《卜算子》里的成句,是用鸿雁形单影只,独立沙洲来影射人,(沙洲四面是水,无依无靠,是寂寞孤单最佳的意境场所之一),可见洲在文学的某个角度上代表了孤单,百花洲,虽然长满了百花,依然孤零零的,显得很寂寞……

那么,燕子楼呢?

有一个女孩儿叫盼盼,人长得靓,身材也超好,又能歌善舞,到徐州尚书张建树家做家庭歌女,本来是很凄惨的事儿,没想到她的才华被文雅的张尚书发现了,渐渐的两个人情投意合,产生了真情实感,于是盼盼(靓女)得宠,得宠就会遭嫉妒,人们纷纷说:将来有一天张建树(张文雅)如果没了,第一个改嫁的肯定是她。

(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只不过时间淡化了戏剧性。)

张建树果然死在了前面,所有的妻妾歌女都纷纷离去,只有盼盼念着旧情不嫁任何人,独自躲在徐州旧宅后园的小楼里过生活,一躲就是十余年。十几年啊,要是现在,楼周围得建起多少个小区啊,七环八环恐怕都通车了。那座小楼就叫燕子楼。

这段故事是被白居易记载在《燕子楼诗序》当中的,后来因为诗人的雅兴,到徐州做官的苏东坡还专门跑到燕子楼住了一晚上,做了一个梦,然后写成了那篇千古流传的“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的《永遇乐》,感慨自己飘泊的身世。

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苏轼这段典故,都会想起来《倩女幽魂》电影里,书生在鬼屋里独处的情境,呵呵,可能是因为那种孤零零阴森森的感觉。我们想想,那位盼盼一个人在小楼里,独行独坐还独卧,出去买菜一个人,回来做饭一个人,想着当年和张尚书在一起的光景,明月下,微雨里,独立楼头,多么孤单,多么凄凉,任楼外沧海桑田世事变化……

可见燕子楼象征了盼盼的忠贞,但同时也是孤单寂寞回忆怀念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建筑的名称是非常有诗意的,燕子楼,三个字,就让你联想许多,想起飞来飞去的小燕子,接着是燕子做窝的雕梁画栋,接着是那飞檐跳脚的歇山式屋顶,想起楼外下雨时候的样子,还有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境,所以不只是因为白居易这个典故,燕子楼始终都是古代文人笔下怨女孤妇的居所,也是寄托文人不得志情绪的最佳场所。总之,燕子楼是个幽怨的地方,是个被红尘遗忘的角落。) 一个百花洲,一个燕子楼,两个孤单寂寞的地方,黛玉就把柳絮的去向安排在这里。“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就这么开头两句已经把黛玉性格里的悲字勾勒的淋漓尽致了。

接下来的词句都围绕着这个情调展开,我们完全可以一带而过:第三

句:“一团团逐对成毬,”是形容柳絮飘舞时的样子,这是我们大伙儿都见过情景,柳絮在公路上在田野里纠缠成一团团的,像毬;这个毬就是高俅踢的那个毬,布缝的,所以有一种说法足球的起源地应该是中国,我认为这个说法很靠谱,不过可惜,当代男足的表现实在让我们无颜去经常提起这个说法。(用青岛海利丰事件中指使队员踢假球赌博的经理的话说,别人的球门踢不进,连自己的球门都踢不进,真是地地道道的臭脚。)

“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下阕,“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些就是在说黛玉自己了,或是说是黛玉想象中的自己。

红颜薄命,无依无靠,没人管没人理,看来,黛玉从一开始就不断地给自己暗示,暗示自己凄凄惨惨戚戚的结局。

想想真是很有意思的事儿,黛玉这会儿可以说是锦衣玉食,贾母和宝玉疼她,紫鹃死心塌地地伺候她,有了闲功夫还可以放放风筝、下下棋,最起码还能不愁吃不愁穿而去为柳絮发愁,同一个时间,没准儿这会儿刘姥姥正在乡下“喜耕田”大把大把地流汗呢!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她能把自己的身世构想的如此惨,这也算是一种本事,不过这种本事许多人都有。所以有时候太闲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消极的暗示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能让你把白变成黑,把囍变成悲,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最少它能降低你一生的幸福度。而相反的利用,做积极地暗示,却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好处。

(但很多人认为悲观乐观本身是不可控的,是天生的。有了天生的悲

观性格就会有悲观的暗示。这种想法其实颠倒了因果关系,如果利用得好,暗示可以改变人的性格。暗示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如果想寻找掌控它的办法,也得去一点一滴中寻找。)

暗示其实是渗透在生活细节当中的。

黛玉的悲观也就渗透在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如果把这首词比做黛玉的一生,就像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作词有时候也像做人,一词一句积累起来就是一生。“飘泊、缱绻、空、愁、竟白头、叹今生、不管、忍淹留”,这一连串词语把整个词的基调完全浸泡在悲伤里,也把她自己的人生完全浸泡在悲伤里,我们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黛玉把这些语句换成“远游、笑傲、最喜、趁年华、任平生、谁怕、纵四海”,那么这首词恐怕写出来就会立马被人怀疑成辛弃疾或是苏东坡的了,最少也是个张孝祥!

黛玉作为文学品中的一个典型形象一个所谓的受封建势力迫害的形象无疑是成功的,可是如果一个现实中的人像黛玉那样悲观,他的一生肯定不会怎么幸福,这样的人需要改变。黛玉是个极端,没几个人会像黛玉那样“焚稿断痴情”或是“冷月荡漾”沉湖归天(见《刘心武揭秘红楼》第三部),但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紧锁双眉、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每天为飞机失事操心,和拥挤的交通、飞涨的房价呕气。 那么红楼梦里的“乐观者”是谁呢?今天股市里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人“写的”,这句话是什么呢?

原词

《唐多令》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二)

红楼梦里和黛玉性格反差最大的人学术界历来是有共识的,就是薛宝钗。

我们马上来看看宝钗这首词,这首词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意境:词中没有阳光,却让你觉得肯定阳光灿烂,没有说时间,你却会断定在午后,柔和的春风吹过,吹着午饭后略带着困意的情绪,风把柳絮安排的纷纷扬扬到处都是,很均匀,就像花间一团团飞舞的蝴蝶和一片片蜜蜂组成的蜂云,“蜂团蝶阵乱纷纷”,用一团字我们竟然透过纸张可以看到上下翻动的蝶影,着一阵字我们仿佛能听到嗡嗡嚷嚷的蜂群声,沿着感官的脉络,我们也许还能闻到花香看到柳影,于是我们随着柳絮飞舞沉浸在一种懒洋洋的但是祥和灿烂的氛围中……

70后和80后早生代,很多北方人都有过趁着父母午睡偷偷跑到野外或是苗圃里捉蜻蜓逮蚂蚱的经历,在安静的阳光明媚的花间柳下,肯定都体验过那种酣畅淋漓又有些困倦的感觉,那种意境很奇妙也很温暖,何况还带着一种偷偷的叛逆的快感。(建议90后的弟弟妹妹们也试试。)

这样的词境能不让人开心吗?

黛玉说柳絮是嫁给东风,春天也不去管它,而宝钗却说春天理解柳絮

的轻狂,派东风把它经营得很均匀,用了解舞、均匀两个词便拉开了和黛玉的差距。最耐人寻味的是“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一句,看柳絮轻飘飘的,随意被流水被风带到天南地北,有时候还被扯来扯去,分分合合的,不能形成一个集体,但其实不管分得多小多细,还是可以独立成形然后生根发芽,慢慢的长成新的树,那生命的万缕千丝始终不会被摧垮,任外界风吹雨打。多么潇洒的形容,多么潇洒的人性,而且抗击打能力极强,这种抗力不是靠坚挺,而是靠柔弱,靠韧性,靠万缕千丝,靠任它随聚随分的生活态度。

任这个字在古诗词里的作用很大,虽有几分无奈,却荡漾着满腔的豪放和潇洒,学会了运用这个字对学写豪放派诗词很有帮助。今后我们在讲豪放的词里还会讲到。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我以前做过股市的相关报道,这句词经常被那时的媒体用作标题,当有利好的政策出台,股市转阴为晴,股指节节攀高,大盘通红一片,交易所门庭若市的时候,报纸上电视上随处可见这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往往这个时候其实正是一些庄家出货的时候。

《红楼梦》有的版本也作“好风频借力”,就是不停的往上吹,不管是怎么借力,是凭还是频,我觉得宝钗的问题就出在这儿。宝钗生活态度很积极,而且找到了对付平日里诸多世事纠缠的方法和心境,“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到这儿就可以了,她偏偏要上青云,上就上吧,还要凭借力、找靠山,这就出问题了。往往,学术界把这

点算在封建社会的头上,女人在过去没有工作不能出头,出人头地要靠男人,所以宝钗和她妈一起营造了一种金玉良缘的说法。其实这不能只怪封建社会,作为一个人,无论身处什么环境,一找靠山就麻烦了,因为一找靠山,就要站队,权且不论站对站错,关键是心态就偏颇了。

当一个人以出人头地为目的,他的行为就会急功近利就会偏颇,而往往最终达不到目的,或是结局不好;相反,把生活本身作为目的而同样努力的人,享受了人生的同时有时候竟然也能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某一方面达成成功。

马未都先生在80年代收集古董的时候,很多人可能都当那些东西是破烂儿,是乐瑟,马先生却全凭自己的爱好坚持到今天,那些乐瑟也就都变成了宝贝;(我在做寻访老北京的选题的时候,采访过那个“太刺激了”的李菁,他学金融的,却跑到德云社去说相声,大学毕业后好多年,每次同学聚会他都骑着自行车去,停车就停在一堆宝马中间,用他的话说,每次都得硬着头皮去,那会儿他肯定也没想到有今天,也是单凭着乐趣)。

正如老子所说,“后起身而身先,外起身而身存”。

所以,要想成功就别太在乎成功。(这是我说的。)

所以我认为宝钗的豁达不是真正的豁达。

原词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

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有雄心是好的,有野心就不好了。

《红楼梦》里有一个美女既有雄心又有女人温柔可爱的一面,而且还多少有点大大咧咧,傻乎乎的,是现代男人非常喜欢的类型。这个人是谁呢?

(三)

这个人是薛宝琴。

宝琴的相貌似乎在宝黛等人之上,漂亮得有些邪乎,把贾母都晃得心旷神怡,说比画中人还要强过百倍,甚至贾母还想撮合她和宝玉,刘心武先生说此处不是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这些都是红学家的事儿,我们不去管它。不过宝琴的这首词和她的性格,我认为是最好的,也最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那么好在哪儿呢?好在她的眼界开阔、飞扬达观,好在她的有血有肉。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您看看,黛玉笔下的柳絮都是落在哪儿,再看看宝琴的柳絮又是落在哪儿,汉苑、隋堤,都是代表一个朝代兴衰存亡的建筑遗迹,恢弘沧桑,视野开阔,再加上后面的“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瞬间就把读者的眼界拉开了,让空间感跃然于纸上,于是一副地图似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刷的一下展开。 空间感一有,豪迈之情便油然而生,这也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诗词意境中的境有时候就像电影的镜头,不同地方的镜头拼接会让读者视

角从平视变成俯视,仿佛身在高处,把大江南北的景色尽收眼底,心胸也就变得开阔了。

“江南江北一般同”,宝琴对不同地方的镜头做了个总结,江南江北,中华大地,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时节,处处都是漫天飞舞着柳絮,处处都弥漫着明月梅花的浪漫意境,这种地域认同感时常会激发人们的激情,从而扩展为对生命的认同感,简单说就是提醒快乐,让人学会欣赏生活中平时熟视无睹的事务,比如落花、比如柳絮,其实,那些乐趣就在我们身边。

宝琴是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挂在门帘上的柳絮她也会去留意,而且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把柳絮形容成“香雪”,可见乐观的人一草一木都可以让她感到愉悦感到满足。

这里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个写词的技巧,就是运用数字能让整个境界变得潇洒豪放大气。“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三春就是农历的孟春、仲春、季春,春天的三个月,夏秋冬也是这样分。宝琴把三春形容成一个投资人,把柳絮形容成三春这个投资人经营的项目,而这个项目的执行经理是东风,另外参与者还有明月和梅花,这个项目让我们可以联想到月下梅花间纷纷扬扬着柳絮,一副如梦如幻的场景;但如果把词中的数字去掉,改成春天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好梦,也许情调还在,但气势却没有了,整首词也就黯然失色。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都是因为数字的运用让整个词境开阔飞扬,让词的语风大气

跳荡,于是整首词就活了起来。学写古诗词其实并不难,能记住一些词语的运用是其中一个关键,比如这里的千古、千载、一时、一日、万里、千里这些词儿,在你不知怎么抒发豪迈的心情的时候,就试着用用这些字眼儿。

言归正传,宝琴这首词利用这几点创造了视野开阔、飞扬洒脱的词境,结尾却峰回路转,蹦出一点忧伤来,“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她说,柳絮就是柳絮,大江南北都一样,只是离家的人,分开的人,看到它会触动更多的情感。这正是宝琴性格胜出的地方。 没有太多野心,也没有过分的担忧,只是随着自己性情尽情挥洒,她的性情又十分乐观,懂得享受生活,但她依旧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样会为飘泊而感叹,包括其他所有人的漂泊,不过,她的整个生活态度,并不受影响,而是用淡淡的忧愁来作为调剂,正如她这首词整个的词境并不受最后一句的影响一样,而反倒增添了韵味,甚至可以说这忧愁也是宝琴享受生活的一部分。

乐观的人不代表没有忧愁,正相反,忧愁也是他们乐观的对象。 宝琴就是这样一个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包括淡淡的忧愁充满了敏感力,对那些致命的悲观暗示却充满了钝感力。这样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按刘心武先生的推断,宝琴“不在梅边在柳边”,最后与柳湘莲相遇在南方,(就是那位身怀功夫曾痛扁薛蟠与尤三姐相恋的武生),然后一起携手浪迹天涯,有点儿像杨过和小龙女那对神雕侠侣,这个结局多了几分江湖的感觉,正是我们现代人向往的一种理想状态,看来真

的是性格决定命运。

原词:

《西江月》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四)

混在脂粉堆里的宝玉,作诗时往往是被嘲笑的对象,不过这种嘲笑是暧昧的,夹带着很多宠爱因素。就像我们玩儿杀人游戏的时候,帅哥美女经常先被处理了一样。

宝玉的柳絮词只有半首,是替探春续写的,大伙儿都认为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略微提一下。而值得提的就是字里行间透漏出宝玉骨子里的玄幻性,可能都是他脖子上那块通灵宝玉闹的。

“落去君休可惜,归来我自知”,来去无由,生死了无牵挂,透出一股宿命的味道,

“我自知”不禁让人想起诸葛亮在草庐里唱给刘备听的那首歌“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多了许多未卜先知的神秘色彩,“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意思是纵使相逢也在他年或者来世了,点出了红楼梦空灵的主调。

这也是诗词里时间感运用的妙处。空间感的运用可以增加诗词的豪迈气势,时间感可以增加一些对生命探寻的禅机。

宝玉的词,我们无需从中获取什么生活的哲理,只是可以通过它来欣赏索隐派的红学研究方法,有专家称此词象征着宝玉出家的结局。

同样,湘云这首《如梦令》也有同样的作用,“空使鹃啼燕妒”暗示着她最后嫁给了众美女都喜欢的宝玉,但也还是空欢喜一场的结局。(宝玉湘云结局见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柳絮词讲到这儿就算讲完了。

诗词很短,但意味深长。

柳絮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古代文人很看重它,很多散文诗词都有关于杨花飞絮的描写,现代人却不怎么待见它。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曾经一度把街边柳树都砍掉换成没有柳絮的那种,理由是柳絮招人烦。我的观点是站在反对者一边的,但没公开说,是因为那会儿没博客,也没什么话语平台。

柳絮烦不烦,也烦也不烦。你想它烦确实烦,毛毛茸茸的到处乱飘,钻到鼻子里耳朵里挺难受,给清洁工添乱;你想它不烦也就不烦,一到时候,纷纷扬扬的告诉你春天来了,换个景象换个姿态让你贴近大自然,高楼大厦也挡不住它,酒吧、办公室、商店,你一抬眼就看见窗外它漫天飞舞的身影,用于丹老师的口吻就是漫天飞舞的温暖情绪,你的眼神瞬间被软化,心情肯定也不会太坏……

其实关键看怎么想。

现代生活正因为离意境太远了,离天人合一的心态太远了,才变得焦躁,心静不下来,柳絮可以营造很好的意境,可以让你产生许多联想从而软化钢筋水泥的生活,让节奏慢下来……

我们为什么要舍弃它呢?

我的一个朋友说,你不替那些得柳絮过敏症的人想想?

我说,你听说过空调过敏症和电视过敏症吧,也没见到几个空调厂和电视机厂因为这个关门的吧,关门也是因为经营不善或是贪污腐化! 电视广告谁不烦,你和不成把电视机砸了吧?

我的话可能有点儿强词夺理,其实我也不那么较真,柳树砍就砍了吧,只是我们别把老祖宗文化精髓也砍了!!

古人也有烦柳絮的,就像黛玉那样,看见柳絮就掉眼泪,也有不烦的,比如宝钗、宝琴,以看柳絮为乐趣,其实柳絮就是一桩客观存在的物事,是存是留,是喜是愁,都在一念间,就看您怎么想了。 有时候琢磨琢磨,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相关文章

  • 天下最美的脚步声
  • 作文欣赏2. 3.天下最美的脚步声 那是一段段风雨兼程的路程,留下了达达的马蹄声,那是一幅幅充满色彩的画卷,留下了天下最美的脚步声. --题记 出塞路上,无悔 风吹拂着你那泪流满面的脸颊,黄沙侵蚀着你那颗思乡的赤子之心,回头望是那不能割舍的 ...查看


  • 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40句
  • 意境最美的中国古诗词40句,全部都是中国最美古诗词! 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3.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 ...查看


  • 图书二次文献
  • 二 次 文 献 资 料 大 屯 中 学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比彻·斯托夫人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简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反奴隶制小说,也是一部世界经典文学著作.既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格的黑奴,也描写了不同类 ...查看


  • 图书二次文献 1
  • 二 次 文 献 资 料 2013-2014学年 贾 庄 小 学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比彻·斯托夫人 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简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反奴隶制小说,也是一部世界经典文学著作.既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 ...查看


  • 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
  • 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 1. 藏布巴东瀑布群:大峡谷中的隐士 (西藏)(最佳季节:最好季节秋季) 2. 德天瀑布:跨国的风情 (广西)(最佳季节:每年6.7月) 3. 黄河壶口瀑布:万千气象一壶收 (晋陕交界)(最佳季节:每年的5月.9月) 4 ...查看


  • 中考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 选典型材料,裁天机云锦 --中考作文选材技巧例谈 想让考场作文蟾宫折桂,写作素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作文素材不仅在于多积累,更在于会选用.善运用.选取典型素材,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素材的张力. 一.挖掘教材素材.课文中的许多材料都很经典,他 ...查看


  • 最美文字--张爱玲
  • 最美文字--张爱玲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系出名门,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 ...查看


  • 汉语是世界上最好最美的语言,没有之一
  • 汉语是世界上最好最美的语言,没有之一 一首英语诗歌的翻译,让人体会难以言喻的中国文字之美 [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查看


  • 最美女工候选人事迹材料
  • 最美女工候选人事迹材料 最美女工候选人>事迹材料 王艳君事迹 王艳君,38岁,大专文化,生活服务中心核算办事员,1998年10月参加工作. 最喜欢的一句话:把树伐倒,并不能证明你比树高. 最喜欢的一本书:<羊的门> 最喜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