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七大理由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七大理由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有不少论调基于经济数据进行片面解读,唱衰中国经济,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认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并未改变。

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经济增长动力。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增长更加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更加持久。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以及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等新消费新业态和消费热点方兴未艾。2012年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超过了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0931亿元,同比增长10.6%,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约1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成为经济发展新载体。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承载之一,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是实现我国经济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和一系列振兴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5%,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工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

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这是非常好的结构优化升级现象。

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打开国内发展新空间。中国的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特征突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挖掘区域潜力,也能够为经济发展释放出更为长期、持久的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全新的区域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为传统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战略,打开了国内发展的新空间。

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战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20%。相比之下,30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推动了经济高增长。但也应该看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的系列成果,有总量稳居世界第一的科技队伍,有4200万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几代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新型城镇化走出经济发展新路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四化”同步必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等配置,形成一共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改革新红利。30多年的改革开放,破除了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改革仍将释放新的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局性的战略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近年来,国务院已经分多批下放了近千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减少约八成,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简政放权的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这种“壮士断腕”般的“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发自动力和和社会创造力。

对外开放格局呈现新局面。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和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我国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是“走出去”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面临资金匮乏,在一些领域对我国放开了投资的限制,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正在消除部分“玻璃门”、“弹簧门”。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同比增长14.7%,达7350.8亿元,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二是多元、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正在统筹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速推动。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已经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提高中国与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水平。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七大理由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有不少论调基于经济数据进行片面解读,唱衰中国经济,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认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并未改变。

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经济增长动力。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增长更加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也更加持久。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以及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等新消费新业态和消费热点方兴未艾。2012年以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50%以上,超过了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0931亿元,同比增长10.6%,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约1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成为经济发展新载体。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承载之一,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是实现我国经济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和一系列振兴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5%,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工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

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这是非常好的结构优化升级现象。

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打开国内发展新空间。中国的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特征突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挖掘区域潜力,也能够为经济发展释放出更为长期、持久的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全新的区域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为传统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战略,打开了国内发展的新空间。

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战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20%。相比之下,30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推动了经济高增长。但也应该看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的系列成果,有总量稳居世界第一的科技队伍,有4200万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几代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新型城镇化走出经济发展新路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四化”同步必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等配置,形成一共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改革新红利。30多年的改革开放,破除了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改革仍将释放新的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局性的战略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近年来,国务院已经分多批下放了近千项行政审批事项,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减少约八成,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三分之一。简政放权的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这种“壮士断腕”般的“自我革命”,彰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发自动力和和社会创造力。

对外开放格局呈现新局面。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和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我国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是“走出去”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面临资金匮乏,在一些领域对我国放开了投资的限制,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正在消除部分“玻璃门”、“弹簧门”。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同比增长14.7%,达7350.8亿元,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二是多元、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正在统筹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速推动。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成立,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已经成立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将提高中国与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水平。


相关文章

  • 炒股多年的一点心得总结
  • 炒股多年的一点心得总结 A.股市原理(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1.惯性原理:处于涨势或者跌势的时候,其趋势一般将延续. 2.波浪原理:跌有多深则涨也将会有多高:量足则价升. 3.极静思动:价窄而量缩往往预示着大行情的来临 ...查看


  •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
  •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3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 ...查看


  •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
  •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2009年09月18日 19:07 来源:新华社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 ...查看


  • 炒股的精髓多位高手多年股市心血结晶
  • 炒股的精髓 多位高手多年股市心血结晶 炒股的精髓 多位高手多年股市心血结晶(荐) A.股市原理(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1.惯性原理:处于涨势或者跌势的时候,其趋势一般将延续. 2.波浪原理:跌有多深则涨也将会有多高:量 ...查看


  • 房地产行业由夏入秋
  • 从政策面看,继续松绑仍有余地,资金面持续向好;从基本面看,短期看温和修复;中长期平稳发展可期.城镇化结束前需求仍有保证;未来10年可定义为由夏入秋. 总体形势向好 房地产基本面和板块表现由过去几年的大开大合到小幅波动,但2015年,我们认为 ...查看


  • 以下是成交量才是真正的王者指标
  • 以下是成交量才是真正的王者指标 以前也和其他投资者一样,沉迷于各种指标的研究中,本人入市7年来,至少接触了几千多个指标,发现效果都不理想.几个月前的一天,我电脑中病毒,重装系统后,再重装行情系统.,准备导入以前的指标公式.没有想到行情系统打 ...查看


  • 共产党员应该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带头人
  • 我生有涯 而知无涯 --共产党员应该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带头人 不久前,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重要问题,立意高远,言语真切 ...查看


  • 七大成交法
  • 十大必杀成交法 1. 下决定成交法 不管你今天买或不买,你都必须做个决定,不管你做什么决定都无所谓,如果你今天只须合作-就可以-,那你为什么再让-继续下去呢? 2. 降价或帮他赚更多钱法 如果你真的负担不起的话,那你更应参加我们的培训,没钱 ...查看


  • 如何理解党员的先进性
  • 如何理解党员的先进性 [教学方式与目标] 本课采用PPT演示形式,共有五个部分,通过讲述党的历史诠释共产党先进性.以历史时间为切入点,配合文字.图片.讨论等形式来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的发张历程,从而让我们更好了解党的先进性是具有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