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智慧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能体会到的最强烈、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莫过于教师的爱,这些个道理大多数教师都懂得并践行着。我在工作中体会到,“爱”固然是好说好做,但要真正“爱”出效果来,也是需要教育智慧的。

  爱要真诚。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情真意才切。班主任要以真诚的爱营造亲和,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在这方面,尤其对特殊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引导基于真爱。在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我的同事徐老师,他文质彬彬,学生都很服他,尊称他为“徐志摩”。因为他很儒,有着很厚的学识修养和文明修养,学生都很信他;因为他爱学生,学生都能体会到他的爱;学生都很敬他,乐于跟他交流,因为他很诚。这样的老师,因为他的真诚而赢得学生的敬重。

  爱要公平。寒假前,担任副班主任的政治老师要给选修政治课相关内容的十多名学生每人一份小蛋糕,这些学生心里乐滋滋的,但却让其他学生心理失衡。可见,师爱要“广博”,爱心需要撒给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每个学生。有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爱优秀学生容易,因为他们优秀;爱特殊学生难,但这却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在给优秀学生以锦上添花之时,更要给特殊学生以雪中送炭,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挖掘其潜质,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品尝到成功,得到温暖和鼓舞。

  爱要持久。教育周期长,学生成长过程复杂,认识过程有反复,特别是转化后进生,改变其不良品行需要班主任做细致、耐心的工作,而且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效。师爱应该是一种持久、恒定的爱,一种始终如一的挚爱,而不是瞬间即变的冲动。要保持师爱的持久稳定,就要学会控制好“热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爱不可能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因而师爱可以不“热烈”,但不能忽冷忽热,更多地应是一种“温”态。前面提到的“徐志摩”老师,他与学生交流总是娓娓道来,就像是在煲汤一般,在不温不火之间,渐渐地煲出“味”来,且渐煲渐浓。

  爱要适度。师爱是伟大的,但也应有原则、有尺度。一方面,班主任不能将“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同于包办代替,这会让学生逐渐丧失自理、自立和自强。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提倡赏识和激励,但教师不能无原则地赏识学生,这会使学生放弃对自己的责任,凡事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是世道的错,不健全的人格就此形成。因此,师爱是理智、适度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建立在严格要求基础上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班主任在教育中应该保留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新加坡教育中至今还保留了“鞭”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确实起到了威慑作用。

  爱要适时。与小刘同学“闲聊”时听她说,一个新疆班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想转学回疆。这样的事,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一次交流就可能得以化解。不难看出,把握好施与师爱的时机,能使教育效果倍增。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练就一双“慧眼”,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当学生犯了错误、产生心理冲突时,当学生遭遇挫折、倍感无助时,当学生家庭遭遇变故、惶恐不安时,当学生百无聊赖、不思学业时,当学生面临情感困惑、不知所措时,当学生因种种原因被孤立、产生爱的缺损心态时,当后进生产生转变意愿时……这正是学生渴望得到爱的时候,班主任要抓住契机,适时施爱。

  爱要恰当。有研究人员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你热爱学生吗?”回答“是”的超过90%。再问他们的学生:“你体会到教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老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感知落差巨大,传递师爱需要恰当的方式。一方面,师爱要有时代性,“师道尊严”让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居于上位,在新教育时代,如果教师仍以传道者角色居高临下地“施与”关爱,学生未必“领情”。另一方面,施爱方式要因人而异,让学生易于接受。窦同学是孤儿,但不愿申请助学金,天渐冷衣仍单,老师买来新夹衣对他说:“昨天给儿子买的夹衣小了,你可能合适,来试试。”让窦同学“体面”地接受,这就是一种很“恰当”的施爱方式。(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能体会到的最强烈、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莫过于教师的爱,这些个道理大多数教师都懂得并践行着。我在工作中体会到,“爱”固然是好说好做,但要真正“爱”出效果来,也是需要教育智慧的。

  爱要真诚。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情真意才切。班主任要以真诚的爱营造亲和,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在这方面,尤其对特殊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引导基于真爱。在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出我的同事徐老师,他文质彬彬,学生都很服他,尊称他为“徐志摩”。因为他很儒,有着很厚的学识修养和文明修养,学生都很信他;因为他爱学生,学生都能体会到他的爱;学生都很敬他,乐于跟他交流,因为他很诚。这样的老师,因为他的真诚而赢得学生的敬重。

  爱要公平。寒假前,担任副班主任的政治老师要给选修政治课相关内容的十多名学生每人一份小蛋糕,这些学生心里乐滋滋的,但却让其他学生心理失衡。可见,师爱要“广博”,爱心需要撒给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每个学生。有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爱优秀学生容易,因为他们优秀;爱特殊学生难,但这却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在给优秀学生以锦上添花之时,更要给特殊学生以雪中送炭,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挖掘其潜质,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品尝到成功,得到温暖和鼓舞。

  爱要持久。教育周期长,学生成长过程复杂,认识过程有反复,特别是转化后进生,改变其不良品行需要班主任做细致、耐心的工作,而且定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效。师爱应该是一种持久、恒定的爱,一种始终如一的挚爱,而不是瞬间即变的冲动。要保持师爱的持久稳定,就要学会控制好“热度”。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爱不可能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因而师爱可以不“热烈”,但不能忽冷忽热,更多地应是一种“温”态。前面提到的“徐志摩”老师,他与学生交流总是娓娓道来,就像是在煲汤一般,在不温不火之间,渐渐地煲出“味”来,且渐煲渐浓。

  爱要适度。师爱是伟大的,但也应有原则、有尺度。一方面,班主任不能将“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同于包办代替,这会让学生逐渐丧失自理、自立和自强。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提倡赏识和激励,但教师不能无原则地赏识学生,这会使学生放弃对自己的责任,凡事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是世道的错,不健全的人格就此形成。因此,师爱是理智、适度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建立在严格要求基础上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班主任在教育中应该保留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新加坡教育中至今还保留了“鞭”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确实起到了威慑作用。

  爱要适时。与小刘同学“闲聊”时听她说,一个新疆班学生,因为某种原因想转学回疆。这样的事,如果教师能及时发现,一次交流就可能得以化解。不难看出,把握好施与师爱的时机,能使教育效果倍增。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要练就一双“慧眼”,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当学生犯了错误、产生心理冲突时,当学生遭遇挫折、倍感无助时,当学生家庭遭遇变故、惶恐不安时,当学生百无聊赖、不思学业时,当学生面临情感困惑、不知所措时,当学生因种种原因被孤立、产生爱的缺损心态时,当后进生产生转变意愿时……这正是学生渴望得到爱的时候,班主任要抓住契机,适时施爱。

  爱要恰当。有研究人员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你热爱学生吗?”回答“是”的超过90%。再问他们的学生:“你体会到教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老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感知落差巨大,传递师爱需要恰当的方式。一方面,师爱要有时代性,“师道尊严”让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居于上位,在新教育时代,如果教师仍以传道者角色居高临下地“施与”关爱,学生未必“领情”。另一方面,施爱方式要因人而异,让学生易于接受。窦同学是孤儿,但不愿申请助学金,天渐冷衣仍单,老师买来新夹衣对他说:“昨天给儿子买的夹衣小了,你可能合适,来试试。”让窦同学“体面”地接受,这就是一种很“恰当”的施爱方式。(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 智慧城市的思维逻辑
  • 84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2011年第6期(总第102期) 建设应用篇 智慧城市的思维逻辑 胡小明 中国信息协会 北京 100045 "摘 要:从辨析智慧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本质属性及其之间的联系入手, ...查看


  • 11.学问和智慧
  • 天平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 (九年级语文〈上〉 总 课 题 课 题 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三) 学问和智慧 1.通读全文,弄清"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 ...查看


  •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智慧南京中心 案例背景: 南京市市长在指导智慧南京中心项目,并期望通过该项目实现: • 整合来自14个市部门的运营数据,并揭示这些数据对智慧城市运作的价值: • 使用一些典型的城市管理方案,展示智慧南京市中心第一期的能力: • 展 ...查看


  • 智慧旅游的建设浅析
  • 智慧旅游的建设浅析 杨 皕 /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高级形态,智慧的服务.管理和营销带来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智慧旅游较 为片面地强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忽视旅游规划的建设,本 ...查看


  • 智慧教育_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_祝智庭
  • DOI:10.13811/j.cnki.eer.2012.12.001 [文章编号]1003-1553(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祝智庭1,贺 斌2 (1.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6: 2.江苏教 ...查看


  • 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重塑旅游新体验_杨霞
  • 大数据时代智慧旅游重塑旅游新体验 杨 霞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旅游行业也开始采用创新性的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如何采用数据化的整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成为目前旅游业较为关注的话题.科技的 ...查看


  • 智慧教育新境界
  •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祝智庭1,贺 斌2 20006: 226100) (1.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 江苏教育学院南通分院,江苏南通 [摘 要]智慧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产物, ...查看


  • 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编制思路
  • 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编制思路 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 博士 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长期以来致力于智慧城市的研究和咨询,在智慧城市规划编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即将进入十三五时期,各地都已经纷纷启动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编制,我们 ...查看


  •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前景分析
  •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比例已经超过了50%,是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虽然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 ...查看


  • 知识与智慧的比较
  • 知识.思想.智慧.能力的差别 一.知识.智慧定义 知识 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 知识:经验的固化 .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