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十种开头法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  作者: 侯国政

高尔基说过:“文章的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之所在。”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但是在传播环境复杂、受众偏好速读的时代,怎样才能做出既吸引眼球又保持品位的标题与导语?

2010年9月初,中宣部组织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在内的20多家中央及部分省市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郭明义的先进事迹,笔者作为《辽宁日报》采访团中的一员有幸也参与其中。9月中旬起,从相继见诸报端的郭明义连续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们在采写上的确下足了功夫,特别是每篇人物通讯的“头”开得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笔者搜集了有关郭明义的报道,并归纳出比较精彩的十种开头方式。

一、开门见山式

就是直截了当落笔,达到“先声夺人、直接扣题”的效果。

《辽宁日报》发表的通讯《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开头如下:

“人们仰视伟大,崇敬伟大,可有时很难发现伟大,更难想象伟大会在自己身边。但郭明义,却实实在在是他所在的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的干部和群众,在一个叫做‘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平凡岗位上找到的伟大的人。”

二、设置悬念式

在人物通讯开头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新华社播发的通讯《郭明义,你并不孤单》开头如下:

“生活半世纪,助人30年。用常人的观念看待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有人会问:在这个社会,他属不属于一个特例?他撇小家、为大家,到底图个啥?”

这种设置悬念的开头方法,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关注,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三、数字排比式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人物通讯中与主人公有关的一些令人震撼的数字,排比式地列到人物通讯的开头,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经济日报》发表的通讯《无限爱心筑就高尚人生》开头如下:

“15年来,他累计献工156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16年来,他资助过180名贫困学生;20多年来,他无偿献血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在人物通讯的开头,喜欢用排比句式的很多,但运用数字排比法并不多见。如此数字一罗列,气势磅礴,很有感染力,一来表明郭明义奉献之无私,二来表明郭明义奉献之永恒,彰显了郭明义“平凡中的伟大”。

四、特写镜头式

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缓缓向我们推来,有画面、有情景、有人物、有历史,内涵丰富而厚实,牢牢吸引住读者。

新华社播发的另一篇通讯《与爱同行》开头如下:

“九月的阳光如同没有边际的瀑布,朝着齐大山铁矿倾泻而下。经年的采掘,在这座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里挖出了一个深23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盆地……在高楼般的车辆脚下,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有一位手持步话机匆匆穿梭其间的步行者,就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

通过这种现场描写,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读性大大增强。

五、名言警句式

开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

《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新时期的道德模范——郭明义》题记如下: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

通讯以康德名言开头,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增强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

六、正反对比法

一“正”一“反”,在强烈反差中衬托出人物的伟大。

《人民日报》发表的另一篇通讯《郭大傻?郭大侠?郭大使》开头如下:

“一个人感动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感动之中。因常被感动,所以内心温暖如春;一个‘典型’人物,得到外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周围人认可——距离越近,看得越清晰;一个人,在别人关注下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事……”

通过“不难”与“难”的对比,反映出郭明义既平凡又不平凡。

七、小中见大式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人物通讯开头往往富有哲理,感染力强。

新华社播发的通讯《一个人,一条路,15年》开头如下:

“理解郭明义要从他脚下走过的路开始。

每天5点,他准时走路上班。那时整个鞍山市似乎还没有睡醒,偶尔只有出租车在街头徘徊。他的身影在樱山路上显得孤单、寂寞。

……

郭明义的人生就是从一段路到另一段路。这么多年,无论哪段路,他都坚持走了一条自己的路。”

在这篇通讯开头,记者将郭明义每天上班所走的脚下小路与人生大路联系起来,多么巧妙!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八、一问一答式

把最具价值的新闻作为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经济日报》发表的通讯《无私奉献成为自觉追求》开头如下:

“清晨4点30分出门,一个人步行1小时,提前2个多小时走上采场岗位——这样义务献工,你能坚持多久?在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一次调查中,有人说最多能坚持一个星期,有人说能坚持一个月,但没有一个人说能坚持一年。而郭明义就这样坚持了15年。”

可以说,文章开头将问题一抛出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一问一答之间郭明义的“与众不同”便跃然纸上。

九、自我叙述式

这样的人物通讯开头近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显得尤为鲜活亲切。

《解放军报》发表的通讯《我过得很幸福》开头如下:

“今年八九月份,经常有记者采访我,几乎每个记者都会问我:郭明义,你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学雷锋做好事,你难道不觉得辛苦吗?你别说,这么多年过来了,我还真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仔细琢磨了半天,我觉得我这样的人生挺好的,没有多苦多累啊!”

整个通讯自始至终,都是以第一人称“我”自述形式完成的,拉近了典型人物与读者间的距离,读者看到了一个感情丰富、血肉饱满的“雷锋传人”,使得典型人物事迹更生动、更可信、更感人。

十、直接引语式

恰当地运用主人公的往来信函、日记、诗篇等作为人物通讯的开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添人物通讯的深度和感染力。

像《辽宁日报》另一篇以“一面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旗帜”为题的郭明义通讯中,开头如下:

“‘我常被感动。当坐在车里看到年轻人给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老年人让座时,我被感动了……’这是郭明义在他写的散文《常被感动》中抒发的内心情感。其实,他自身又何尝不是在时时感动别人!”

运用这样的直接引语,很自然地引出全文所要表达的主题,称得上是独具匠心。不过,要想获得有价值的直接引语关键在于采访要深入。

典型人物通讯无论采用哪种开头方式,笔者认为有三个字要牢记,即“情”“势”“深”。“情”,就是要感人;“势”,就是要有气势;“深”,就是要深刻。最终,人物通讯都要落在一个“真”字上,只有真,典型人物才可信、可敬、可亲、可学。(作者是《辽宁日报》驻鞍山记者站站长)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  作者: 侯国政

高尔基说过:“文章的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之所在。”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但是在传播环境复杂、受众偏好速读的时代,怎样才能做出既吸引眼球又保持品位的标题与导语?

2010年9月初,中宣部组织了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在内的20多家中央及部分省市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郭明义的先进事迹,笔者作为《辽宁日报》采访团中的一员有幸也参与其中。9月中旬起,从相继见诸报端的郭明义连续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们在采写上的确下足了功夫,特别是每篇人物通讯的“头”开得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笔者搜集了有关郭明义的报道,并归纳出比较精彩的十种开头方式。

一、开门见山式

就是直截了当落笔,达到“先声夺人、直接扣题”的效果。

《辽宁日报》发表的通讯《平凡岗位上伟大的人》开头如下:

“人们仰视伟大,崇敬伟大,可有时很难发现伟大,更难想象伟大会在自己身边。但郭明义,却实实在在是他所在的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的干部和群众,在一个叫做‘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平凡岗位上找到的伟大的人。”

二、设置悬念式

在人物通讯开头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新华社播发的通讯《郭明义,你并不孤单》开头如下:

“生活半世纪,助人30年。用常人的观念看待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有人会问:在这个社会,他属不属于一个特例?他撇小家、为大家,到底图个啥?”

这种设置悬念的开头方法,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关注,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文章的布局之美。

三、数字排比式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人物通讯中与主人公有关的一些令人震撼的数字,排比式地列到人物通讯的开头,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经济日报》发表的通讯《无限爱心筑就高尚人生》开头如下:

“15年来,他累计献工156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16年来,他资助过180名贫困学生;20多年来,他无偿献血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在人物通讯的开头,喜欢用排比句式的很多,但运用数字排比法并不多见。如此数字一罗列,气势磅礴,很有感染力,一来表明郭明义奉献之无私,二来表明郭明义奉献之永恒,彰显了郭明义“平凡中的伟大”。

四、特写镜头式

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缓缓向我们推来,有画面、有情景、有人物、有历史,内涵丰富而厚实,牢牢吸引住读者。

新华社播发的另一篇通讯《与爱同行》开头如下:

“九月的阳光如同没有边际的瀑布,朝着齐大山铁矿倾泻而下。经年的采掘,在这座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里挖出了一个深230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盆地……在高楼般的车辆脚下,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有一位手持步话机匆匆穿梭其间的步行者,就是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

通过这种现场描写,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可读性大大增强。

五、名言警句式

开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

《人民日报》发表的通讯《新时期的道德模范——郭明义》题记如下: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最能震撼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

通讯以康德名言开头,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增强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

六、正反对比法

一“正”一“反”,在强烈反差中衬托出人物的伟大。

《人民日报》发表的另一篇通讯《郭大傻?郭大侠?郭大使》开头如下:

“一个人感动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感动之中。因常被感动,所以内心温暖如春;一个‘典型’人物,得到外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周围人认可——距离越近,看得越清晰;一个人,在别人关注下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事……”

通过“不难”与“难”的对比,反映出郭明义既平凡又不平凡。

七、小中见大式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人物通讯开头往往富有哲理,感染力强。

新华社播发的通讯《一个人,一条路,15年》开头如下:

“理解郭明义要从他脚下走过的路开始。

每天5点,他准时走路上班。那时整个鞍山市似乎还没有睡醒,偶尔只有出租车在街头徘徊。他的身影在樱山路上显得孤单、寂寞。

……

郭明义的人生就是从一段路到另一段路。这么多年,无论哪段路,他都坚持走了一条自己的路。”

在这篇通讯开头,记者将郭明义每天上班所走的脚下小路与人生大路联系起来,多么巧妙!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八、一问一答式

把最具价值的新闻作为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经济日报》发表的通讯《无私奉献成为自觉追求》开头如下:

“清晨4点30分出门,一个人步行1小时,提前2个多小时走上采场岗位——这样义务献工,你能坚持多久?在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一次调查中,有人说最多能坚持一个星期,有人说能坚持一个月,但没有一个人说能坚持一年。而郭明义就这样坚持了15年。”

可以说,文章开头将问题一抛出就抓住了读者的心,在一问一答之间郭明义的“与众不同”便跃然纸上。

九、自我叙述式

这样的人物通讯开头近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显得尤为鲜活亲切。

《解放军报》发表的通讯《我过得很幸福》开头如下:

“今年八九月份,经常有记者采访我,几乎每个记者都会问我:郭明义,你这么多年坚持不懈学雷锋做好事,你难道不觉得辛苦吗?你别说,这么多年过来了,我还真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仔细琢磨了半天,我觉得我这样的人生挺好的,没有多苦多累啊!”

整个通讯自始至终,都是以第一人称“我”自述形式完成的,拉近了典型人物与读者间的距离,读者看到了一个感情丰富、血肉饱满的“雷锋传人”,使得典型人物事迹更生动、更可信、更感人。

十、直接引语式

恰当地运用主人公的往来信函、日记、诗篇等作为人物通讯的开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添人物通讯的深度和感染力。

像《辽宁日报》另一篇以“一面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旗帜”为题的郭明义通讯中,开头如下:

“‘我常被感动。当坐在车里看到年轻人给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老年人让座时,我被感动了……’这是郭明义在他写的散文《常被感动》中抒发的内心情感。其实,他自身又何尝不是在时时感动别人!”

运用这样的直接引语,很自然地引出全文所要表达的主题,称得上是独具匠心。不过,要想获得有价值的直接引语关键在于采访要深入。

典型人物通讯无论采用哪种开头方式,笔者认为有三个字要牢记,即“情”“势”“深”。“情”,就是要感人;“势”,就是要有气势;“深”,就是要深刻。最终,人物通讯都要落在一个“真”字上,只有真,典型人物才可信、可敬、可亲、可学。(作者是《辽宁日报》驻鞍山记者站站长)


相关文章

  • 新闻稿学习
  • 第一章 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 1.新闻写作的规律是什么? 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 (1)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忠于事实反应事物原貌,这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写作生活中的运用和体现. (2)新闻表现形式与内容相一致.(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基本要 ...查看


  • 时政评论怎么写?
  • 一.转变观念 时政新闻也要与时俱进. 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要求时政报道更多地关注经济话题: 其次,时政新闻要力求和广大读者"发生关系",找出和读者有关的新闻要素. 再次,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也要求媒体根据受众需 ...查看


  • 用"华尔街日报体"创新电视新闻报道
  • "华尔街日报体"(以下简称"华体")指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多运用在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与写作中. 其行文特点是:从一个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人物小故事(或人物.场景.细 ...查看


  • 在宣传报道工作总结会上的发言材料
  • 在宣传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新闻及稿件的心得. 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公司的宣传工作开创出新的局面,取得优异的成绩.成绩代表的过去的进步,与企业同发展同进步,为公司辉煌的明天充 ...查看


  • 全国广播电视台记者资格考试试题(电视台招聘考试题)最新版1
  • 名词解释: 1.简明新闻 --简讯与快讯,统称为简明新闻.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炼最短小的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它题材范围广泛,但都以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动态为主,是报道事实动态的一种简洁明快的形式.其报道的内容单一而概括,即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不用 ...查看


  • 讲座发言稿
  •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如何撰写学校新闻报道 ,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酒香也得会吆喝.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包装和宣传,作为学校,埋头苦 ...查看


  • 人物通讯的开头写法例析
  • 人物通讯的开头写法例析 人物通讯的开头写法例析: 1.映衬烘托 映衬烘托是文学作品写作中的常用之法,也是人物通讯开篇的重要手段.人们常说:"红花还要绿叶衬",指的就是映衬和烘托.它可以是许多荣誉的罗列.各种数字的对比,也 ...查看


  • 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 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第一章 新闻报道 第一节 新闻与新闻报道 新闻的定义: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稿的三个要素:事实,报道,新近. 新闻学研究上的新闻定义: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况的信息. 第二节 新闻本源与叙事寓意 一.新 ...查看


  • 消息与通讯的写作
  • 消 息.通 讯.人 物 通 讯 的 写 作 一.消息: 1.什么是消息?消息是以简要文字及时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最为广泛.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文章样式. 在新闻大家族中,消息处于主力军地位.没有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