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卢升山 陈恩湖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则佐而后定民。新中
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邓小平把“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作为衡量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讲话强调了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极端必要性和重要性。
乡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领导者、执
行者和推动者。乡镇作为国家一级政权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体现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4万余个乡镇共同缔造。
农民小康、农村现代化、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乡镇干部
兢兢业业不断奋斗。2014年9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要求,努力建设一
- 1 -
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精干高效、适应农村工作需要的乡镇干部队伍。
当前,由于各方面原因,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足,与
“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
一是“无人可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蹄疾步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承担的工作和任务较为繁重,往往出现“无人可用”的窘境。
二是“无人备用”。 县乡两级对乡镇干部仍然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特别是乡镇,缺乏乡镇干部培养和使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长期以往,往往出现没有适合新形势的“备用人才”。
三是“无人好用”。乡镇机构和职能减少,权力弱化的现状,与工作重心越来越下移,工作要求越来越规范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乡镇干部工作量、工作环境与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不对等,一定程度造成乡镇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出现“无人好用”的被动局面。
四是“无人选用”。乡镇普通干部外部交流机会较少,一岗
定终身,致使乡镇选人用人视野狭小。长期以往,往往出现“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无人选用”局面。
解决这些问题,既要破除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
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也要健全破除不利于干部成长、流动、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 2 -
一是要保障乡镇干部数量。坚持按编制员额及时补充人员,
规范上级单位(部门)调人借人程序,确保乡镇“有人做事”。同时,针对乡镇确实存在聘用干部的需要,建议将聘用权限下放至乡镇,增强乡镇在使用干部上的灵活性。
二是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不仅乡镇本身要建立健全普通干
部科室之间的定期轮岗制度,县级也要建立健全乡镇与机关的普通干部定期交流制度。党政人才,重在综合能力的培养,宜早开始、多岗位、多环境锻炼。乡镇干部更早接受锻炼,多方位、多环境培养,可开阔视野,拓展能力,累积经验,使优秀干部早日脱颖而出。
三是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不
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培训,是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干部的重要手段。县乡两级都应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培训制度。县级职能部门重点做好对口业务培训,乡镇则在配合做好业务素质培训的同时,加强普通干部的政治素质培养。
四是要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充分保障乡镇干部生活待遇和政
治待遇。加大对乡镇支持力度,业务经费向乡镇倾斜。落实好节假日、公休假等制度,对因工作需要确实不能休假的,给予加班补助,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业务经费向乡镇倾斜,干部提拔任用向乡镇倾斜。
- 3 -
五是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
士不以一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干部工作公开,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确保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风清气正”。切实完善干部提名推荐、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措施办法,形成能上能下,有为有位的用人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六是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积极推进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
作规范化、制度化。抓好对乡镇干部日常关心提醒和警示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加大惩治违规违纪力度,营造风清气正政务环境,引导乡镇干部健康成长。
- 4 -
试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卢升山 陈恩湖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则佐而后定民。新中
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队伍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邓小平把“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作为衡量领导者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讲话强调了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极端必要性和重要性。
乡镇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领导者、执
行者和推动者。乡镇作为国家一级政权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体现在: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国4万余个乡镇共同缔造。
农民小康、农村现代化、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乡镇干部
兢兢业业不断奋斗。2014年9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乡镇干部是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要求,努力建设一
- 1 -
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精干高效、适应农村工作需要的乡镇干部队伍。
当前,由于各方面原因,乡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不足,与
“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
一是“无人可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
蹄疾步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承担的工作和任务较为繁重,往往出现“无人可用”的窘境。
二是“无人备用”。 县乡两级对乡镇干部仍然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特别是乡镇,缺乏乡镇干部培养和使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意识。长期以往,往往出现没有适合新形势的“备用人才”。
三是“无人好用”。乡镇机构和职能减少,权力弱化的现状,与工作重心越来越下移,工作要求越来越规范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乡镇干部工作量、工作环境与经济待遇、政治待遇不对等,一定程度造成乡镇干部缺乏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出现“无人好用”的被动局面。
四是“无人选用”。乡镇普通干部外部交流机会较少,一岗
定终身,致使乡镇选人用人视野狭小。长期以往,往往出现“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无人选用”局面。
解决这些问题,既要破除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
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也要健全破除不利于干部成长、流动、使用的体制机制障碍。
- 2 -
一是要保障乡镇干部数量。坚持按编制员额及时补充人员,
规范上级单位(部门)调人借人程序,确保乡镇“有人做事”。同时,针对乡镇确实存在聘用干部的需要,建议将聘用权限下放至乡镇,增强乡镇在使用干部上的灵活性。
二是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不仅乡镇本身要建立健全普通干
部科室之间的定期轮岗制度,县级也要建立健全乡镇与机关的普通干部定期交流制度。党政人才,重在综合能力的培养,宜早开始、多岗位、多环境锻炼。乡镇干部更早接受锻炼,多方位、多环境培养,可开阔视野,拓展能力,累积经验,使优秀干部早日脱颖而出。
三是要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不
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培训,是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干部的重要手段。县乡两级都应建立健全乡镇干部培训制度。县级职能部门重点做好对口业务培训,乡镇则在配合做好业务素质培训的同时,加强普通干部的政治素质培养。
四是要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充分保障乡镇干部生活待遇和政
治待遇。加大对乡镇支持力度,业务经费向乡镇倾斜。落实好节假日、公休假等制度,对因工作需要确实不能休假的,给予加班补助,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业务经费向乡镇倾斜,干部提拔任用向乡镇倾斜。
- 3 -
五是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治天下者,用人非止一端,故取
士不以一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干部工作公开,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确保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风清气正”。切实完善干部提名推荐、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措施办法,形成能上能下,有为有位的用人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六是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积极推进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工
作规范化、制度化。抓好对乡镇干部日常关心提醒和警示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加大惩治违规违纪力度,营造风清气正政务环境,引导乡镇干部健康成长。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