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正确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 要:在一份2010年8月份的的财务报表中显示,中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升到世界第二位,并由此引发了大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喜与忧。

关键词:世界第二、经济体、GDP

日本内阁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据称,去年四季度,日本GDP减少了0.3%,这是自2009年7~9月以来首次出现的萎缩。

早在2010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

1.33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9万亿美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

据学者研究,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3%,居世界第一。不过,这个光彩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危机很快就爆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经济迅速下滑。

张燕生认为,1950年新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于1890年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用了60年的时间去追赶,达到“世界第二”,说明中国确实抓住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过,从人均GDP来讲,中国仅仅只有日本的1/10,这并不值得骄傲。

自从1967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位置保持了40多年不曾动摇。不过,1990年代经历“广场协议”和汇率升值后,泡沫经济对日本实体经济伤害严重。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其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多次出现负增长。而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里,虽然有波折,但保持了平均增幅超过9%的高增长态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凸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现实:决定一国经济实力的不仅有生产力,还有人口数量。

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工人的生产力不仅造就了国家的财富,还让这些国家现在或曾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尽管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比中国或印度小得多。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增长已经让数亿中国人脱贫,也让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估计,中国的人均GDP只有4300美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迈向顶级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有着13亿人口。

简单算一算吧: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1倍,所以尽管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但却足以让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中国想要超越美国,中国只要将人均GDP提升至略多于美国四分之一的水平就行了,因为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十一分之一。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表示,“滚雪球”效应导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是必然趋势。不过,“算完总账算细账”,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

他认为,除了人均GDP差距很大,还有许多指标显示,中国经济的“质量”比日本还有不少差距:从实际财富看,日本的海外资产并未列入GDP,而中国的海外投资刚刚起步,更能反映真实国力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并不一定超越日本;从经济构成看,在日本GDP中,个人消费占近六成,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从贸易结构看,日本近六成出口产品为高附加值商品,经济多为“绿色GDP”,而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部分是“设

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

有社会学家如此概括中日的区别:中国——“矛盾多发、转型困难”;日本——“经济低迷,社会有序”。日本已基本消除贫困问题,中国尚有1.5亿贫困人口;日本城乡、地区差异甚小,中国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相比,我国除国内生产总值一项数据之外,其他重要指标远低于日本同期水平。

1968年,日本GDP超过1000亿美元,超越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当时日本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均GDP排在世界第20位。而2010年8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均GDP仅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105位。

不仅如此,日本厚生省《国民生活实态调查》显示,1968年日本基尼系数仅为0.349,这一数据显示日本在实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

而在2010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提案中显示,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0.46。按照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判断,基尼系数0.3以下是稳定线,0.4是警戒线,0.5是危机线,因此,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此外,与目前经济增长强劲的巴西、俄罗斯等国相比,中国的人均GDP也相对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巴西2009年的人均GDP为8121美元,俄罗斯2009年的人均GDP为8684美元,中国为4300美元,仅有上述国家的人均水平二分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诸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亟待加以完善和解决。

追赶发达国家路途依然漫长

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货币化的GDP绝对无法准确量度人们真实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受。凡是有中美两国生活经验的人,或者稍微做过一点儿市场调查的人都知道,不论从工资水平、物价水平和居住环境,或者从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设施看,中美两国的真实差距都是巨大的。

向松祚强调,最重要的是,GDP只是一国当年的最终产出规模,与该国国民拥有的“真正财富”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该国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之总和。他表示,如果要了解自己经济的真实水平,中国人必须了解如下最基本的事实:

中美两国国土总面积差距不大,然而,美国的可居住国土面积和可耕地面积至少是我国的3~4倍,人均可居住面积和可耕地面积则是我国的15~20倍。

石油、有色金属、天然气、水资源等许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美国的储量皆位居全球前三名,有些则高居世界第一。相反,中国许多资源都相当贫乏,尤其是石油和水资源。

通过掌握全球最强大的军力,美国直接和间接掌握了全球石油资源的70%。相反,我国则几乎没有对国际资源的控制权。即使向非洲寻求能源合作的努力,也多方受到美国和一些国家的掣肘甚至刁难。

美国在军事科技、军事工业、航天航空、互联网、芯片设计、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几乎所有前沿科技领域,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财富》世界500强里,美国至少占有160家。而中国企业还非常缺乏原创性技术创新,以研发投入为例,美国、欧洲、日本企业的研发开支(R&D)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4%~6%,是中国的2~3倍。

过去30年里,中国教育支出始终没有超过GDP的2.0%~2.5%。美国教育支出始终占GDP的6%以上。按绝对数计算,美国是中国的7.1倍,人均教育投入则是中国的30倍。 凭借数百年的金融创新和强大的实体经济,美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全球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最大的私募基金,具有近乎无限的融资或创造信用的能力。而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刚刚起步,金融体系在国际市场上也没有竞争力。

“结论非常简单”,向松祚评价称,无论有形财富还是无形财富,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道路依然漫长。

三大因素制约可持续发展

按照201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测算,我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水平,但截至2009年,日本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0美元,存在巨大差距。

按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毕吉耀的测算,如果按照我国未来保持7%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测算,排除汇率因素的影响,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05万美元,相当于刚刚跨入发达国家门槛。

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后,仍然很难达到西方国家人均GDP1万美元以上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我国GDP在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未来10到20年如何发展更加值得现在开始思考。

“我国目前的发展基数已经较高,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解决,此外,由于能源、资源,以及环境的约束,三个因素叠加对我们经济可持续的高增长构成巨大的威胁。”毕吉耀说。

以能源、资源为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人均能源消耗量也保持了6%到7%的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我们的能源消耗有所减缓,但是按照我们目前的消耗速度,不论是对资源来说,还是资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来说,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总量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的第二大经济体,也绝非第二经济强国。就中国而言,“第二经济大国”的另一面是,人均GDP仍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按国际标准,仍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让经济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局。社科院的专家指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而改变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调整和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就日本而言,应该认识到,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的大背景是“中日共赢”的经济格局。中国如今不仅是众多日本企业的生产基地,同时正成为日本商品的最重要海外市场之一。日方公布的2010年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占日本出口总量的三成左右。日产、本田汽车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超过日本国内市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数据显示,如果考虑到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日本去年对华贸易顺差高达2.1万亿日元。因此,中国市场对日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日本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与谢野馨也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表示“欢迎”,认为这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经济提供了重要“基础”。

正确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 要:在一份2010年8月份的的财务报表中显示,中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升到世界第二位,并由此引发了大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喜与忧。

关键词:世界第二、经济体、GDP

日本内阁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据称,去年四季度,日本GDP减少了0.3%,这是自2009年7~9月以来首次出现的萎缩。

早在2010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

1.33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9万亿美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

据学者研究,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3%,居世界第一。不过,这个光彩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危机很快就爆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经济迅速下滑。

张燕生认为,1950年新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于1890年的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用了60年的时间去追赶,达到“世界第二”,说明中国确实抓住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过,从人均GDP来讲,中国仅仅只有日本的1/10,这并不值得骄傲。

自从1967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位置保持了40多年不曾动摇。不过,1990年代经历“广场协议”和汇率升值后,泡沫经济对日本实体经济伤害严重。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其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多次出现负增长。而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里,虽然有波折,但保持了平均增幅超过9%的高增长态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凸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现实:决定一国经济实力的不仅有生产力,还有人口数量。

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工人的生产力不仅造就了国家的财富,还让这些国家现在或曾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尽管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比中国或印度小得多。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增长已经让数亿中国人脱贫,也让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估计,中国的人均GDP只有4300美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迈向顶级经济大国的过程中有着13亿人口。

简单算一算吧: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1倍,所以尽管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但却足以让中国的GDP总量超越日本。中国想要超越美国,中国只要将人均GDP提升至略多于美国四分之一的水平就行了,因为美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十一分之一。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刘江永表示,“滚雪球”效应导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是必然趋势。不过,“算完总账算细账”,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

他认为,除了人均GDP差距很大,还有许多指标显示,中国经济的“质量”比日本还有不少差距:从实际财富看,日本的海外资产并未列入GDP,而中国的海外投资刚刚起步,更能反映真实国力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并不一定超越日本;从经济构成看,在日本GDP中,个人消费占近六成,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进出口拉动;从贸易结构看,日本近六成出口产品为高附加值商品,经济多为“绿色GDP”,而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部分是“设

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

有社会学家如此概括中日的区别:中国——“矛盾多发、转型困难”;日本——“经济低迷,社会有序”。日本已基本消除贫困问题,中国尚有1.5亿贫困人口;日本城乡、地区差异甚小,中国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相比,我国除国内生产总值一项数据之外,其他重要指标远低于日本同期水平。

1968年,日本GDP超过1000亿美元,超越西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当时日本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均GDP排在世界第20位。而2010年8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均GDP仅为3800美元,在全球排名105位。

不仅如此,日本厚生省《国民生活实态调查》显示,1968年日本基尼系数仅为0.349,这一数据显示日本在实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均等化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

而在2010年“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提案中显示,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达0.46。按照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判断,基尼系数0.3以下是稳定线,0.4是警戒线,0.5是危机线,因此,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此外,与目前经济增长强劲的巴西、俄罗斯等国相比,中国的人均GDP也相对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巴西2009年的人均GDP为8121美元,俄罗斯2009年的人均GDP为8684美元,中国为4300美元,仅有上述国家的人均水平二分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诸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亟待加以完善和解决。

追赶发达国家路途依然漫长

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货币化的GDP绝对无法准确量度人们真实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受。凡是有中美两国生活经验的人,或者稍微做过一点儿市场调查的人都知道,不论从工资水平、物价水平和居住环境,或者从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设施看,中美两国的真实差距都是巨大的。

向松祚强调,最重要的是,GDP只是一国当年的最终产出规模,与该国国民拥有的“真正财富”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该国人民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之总和。他表示,如果要了解自己经济的真实水平,中国人必须了解如下最基本的事实:

中美两国国土总面积差距不大,然而,美国的可居住国土面积和可耕地面积至少是我国的3~4倍,人均可居住面积和可耕地面积则是我国的15~20倍。

石油、有色金属、天然气、水资源等许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美国的储量皆位居全球前三名,有些则高居世界第一。相反,中国许多资源都相当贫乏,尤其是石油和水资源。

通过掌握全球最强大的军力,美国直接和间接掌握了全球石油资源的70%。相反,我国则几乎没有对国际资源的控制权。即使向非洲寻求能源合作的努力,也多方受到美国和一些国家的掣肘甚至刁难。

美国在军事科技、军事工业、航天航空、互联网、芯片设计、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几乎所有前沿科技领域,都占据着绝对领先的地位。《财富》世界500强里,美国至少占有160家。而中国企业还非常缺乏原创性技术创新,以研发投入为例,美国、欧洲、日本企业的研发开支(R&D)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4%~6%,是中国的2~3倍。

过去30年里,中国教育支出始终没有超过GDP的2.0%~2.5%。美国教育支出始终占GDP的6%以上。按绝对数计算,美国是中国的7.1倍,人均教育投入则是中国的30倍。 凭借数百年的金融创新和强大的实体经济,美国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全球货币体系—美元本位制。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最大的私募基金,具有近乎无限的融资或创造信用的能力。而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刚刚起步,金融体系在国际市场上也没有竞争力。

“结论非常简单”,向松祚评价称,无论有形财富还是无形财富,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的道路依然漫长。

三大因素制约可持续发展

按照2010年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测算,我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水平,但截至2009年,日本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0美元,存在巨大差距。

按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毕吉耀的测算,如果按照我国未来保持7%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测算,排除汇率因素的影响,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05万美元,相当于刚刚跨入发达国家门槛。

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后,仍然很难达到西方国家人均GDP1万美元以上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我国GDP在连续多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未来10到20年如何发展更加值得现在开始思考。

“我国目前的发展基数已经较高,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解决,此外,由于能源、资源,以及环境的约束,三个因素叠加对我们经济可持续的高增长构成巨大的威胁。”毕吉耀说。

以能源、资源为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人均能源消耗量也保持了6%到7%的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我们的能源消耗有所减缓,但是按照我们目前的消耗速度,不论是对资源来说,还是资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来说,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总之,总量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人均的第二大经济体,也绝非第二经济强国。就中国而言,“第二经济大国”的另一面是,人均GDP仍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按国际标准,仍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让经济成果惠及广大民众,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局。社科院的专家指出,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而改变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局面,“调整和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就日本而言,应该认识到,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的大背景是“中日共赢”的经济格局。中国如今不仅是众多日本企业的生产基地,同时正成为日本商品的最重要海外市场之一。日方公布的2010年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占日本出口总量的三成左右。日产、本田汽车去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超过日本国内市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数据显示,如果考虑到经由第三国或地区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日本去年对华贸易顺差高达2.1万亿日元。因此,中国市场对日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连日本经济财政担当大臣与谢野馨也对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表示“欢迎”,认为这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经济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关文章

  • 2010时事热点评论1
  • 如何看待发展家庭服务业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家庭服务业迅速发展,年营业额已超过1600亿元,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主力军".目前,全国已有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50多万家,从业人员1500多万人,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 ...查看


  • 理性看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未必是经济强国
  • 理性看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未必是经济强国 2010年08月18日08:37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据日本内阁府16日公布的 ...查看


  • 经济统计论文
  • 浅谈我国GDP 高速增长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这肯定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方针政策:也肯定了我 ...查看


  • 如何看待中国的当前国际地位
  • 如何看待中国的当前国际地位.txt时尚,就是让年薪八千的人看上去像年薪十万.我们总是要求男人有孩子一样的眼神,父亲一样的能力.一分钟就可以遇见一个人,一小时喜欢上一个人,一天爱上一个人,但需要花尽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在过去30年尤其是2 ...查看


  • 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冲突
  • 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 的矛盾冲突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2013年6月28日 目录 [摘要].............................................................. ...查看


  • 2013年8月十八大思想汇报范文:党校培训经历是财富
  • [书村网整合-2013年8月十八大思想汇报范文:党校培训经历是财富]书村网思想汇报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3年8月十八大思想汇报范文:党校培训经历是财富,供大家参考:)敬爱的党组织: 党校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不仅充实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重要 ...查看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三大理论源头的综合创新:第一大理论来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形态中包含的科学发展观雏形:第二大理论来源,就是当代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第三大理论来源,则是中华民族哲学智慧中蕴涵的以人为本 ...查看


  • 浅析我国的外交新布局的论文
  • 浅析我国的外交新布局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外交变得越来越重.中共十八大报告显示:中国未来10年的战略发展规划,仍是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未来10年中国政府的注意力,仍聚焦在13亿中国人民的福祉和民生议题上.纵观报告中涉及外交.国防 ...查看


  • 毕业论文--美国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利弊分析
  •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毕业论文 美国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利弊分析 系别专业年级国际经济与贸易0721 学生姓名学号赵葵指导教师职称2011年04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