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肾病蛋白尿的辩证方法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蛋白尿的辩证思维方法。方法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肾病蛋白尿这一错综复杂的中医症候进行审因对症分析,将辩证思维运用与宏观医学研究。结果 抓主要矛盾、整体观、系统观等辩证思维观点运用a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中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辩证思维方法运用于中医治疗实践大有可为。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8-02

  The Study About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method Trial for symptomatic analysis about this complex of symptoms of urinary protein in Dialectical thinking。 Methods Catch main contradiction ,system view ,Integral view wa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 The effect issat is factory. Conclusion Foreground is considerabl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

  肾病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病。作为一组微观症候及病理变化的综合体,它反映出肾病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动态变化的全过程,从宏观角度观察,它是不可见的;而伴随出现相关症候,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可以是典型的,但在不少情况下,症候表现却是不典型,甚至无证可辨。笔者经过临床研究探索,遵循《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之旨,综合分析,对证遣方选药治疗,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1 辨证求因与辩病识病

  肾病蛋白尿及其伴随出现的症状,反映了疾病过程中各阶段主要矛盾,而辨证求因是辨证诸多内容的主要部分,是辩证施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辩病则是对以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基本矛盾的概括。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则更能全面、深入地辩识疾病的本质。在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临床证候综合分析推求出发病原因,即辩证求因,当某些症候隐匿不现时,发病之因就难以寻求。倘若与辩病相互借鉴,尤其是与西医辩病相互借鉴们就更有意义。中医病中大多是以主症命名,包括引起肾病蛋白尿在内的相关的水肿、腰痛、虚劳等病名,有时很难科学、准确地概括出其主要病因。若借鉴西医的诊断,有些肾病出现的蛋白尿,可供中医辨证参考,高血压性肾病多因肝阳上亢,下汲肾水,肾虚失摄;红斑狼疮性肾炎多因热毒之邪入侵,内及于肾,耗损肾气肾阳,肾虚失摄;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因外感风热,疮疖邪毒入侵,内归于肺,肺失宣肃通调,不能助肾以行水,水邪浸润,损于肾而失固摄;过敏性紫瘫的肾损害是一种系统性免疫复合物疾病,多因正气不足,卫外功能低下,感受外邪或饮食劳倦,邪毒直中少阴,损害肾脏而失固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肾损害,亦因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入侵,痹阻经脉关节,内归于肾,肾笋而失摄;肾盂肾炎是肾脏因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多因秽浊之邪上犯尿道或湿热之邪下注膀肤,内损于肾而失固摄之职。在中医辩证求因遇到困难时,借鉴已确诊的西医各种肾病依据,对确诊肾病蛋白尿的病因求证更具科学说服力。

  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肾病蛋白尿是一组微观检查的结果,中医辩证分析主要从宏观角度着眼于肾病蛋白尿伴随出现的症候群,着眼于系统整体的状态和功能不拘泥于局部,追求系统整体的最佳效果。但仅凭宏观分析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难以观察到疾病形成发展及转归的细节,难以量化病情轻重指标,难以准确地分析病理变化的局部症结。而微观分析则注重局部病变却忽略整体,二者各有长短,如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疾病变化的整体,也注意到病变的局部,对于全面准确诊察疾病,当属理想抉择。从证候表现而言,急性肾炎全身性水肿,并伴随上呼吸道感染,或局部肌肤疮疖者,此属阳水,一般尿蛋白量较少,最多至中等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约在1~3 g,并见尿蛋白管型,或见血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病,当水肿明显,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难复,甚至出现腹水、胸水时,此属阴水,一般尿蛋白量较多,24小时尿蛋白量多在3.5 g以上,极少见尿蛋白管型及血尿;各种继发性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的肾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轻度水肿,常伴头晕耳鸣,乏力、腰膝酸软,性功能明显减退等肾气、肾精亏损之证,但尿蛋白定量则较少,这可能与继发性肾病主要病理变化标志不是尿蛋白量多少有关;一般来说,各种原发性肾病尿蛋白含量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程度形成相关,即病情较轻者尿蛋白量较少,病情较重者尿蛋白量较多;但晚期各种肾病肾功能衰竭,出现虚劳、关格、尿毒时,可见多尿或少尿,或肿或不肿,纳呆食滞,恶心呕吐,泄泻,倦怠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嗜睡,面色萎黄或暗滞等症,病情虽然严重而复杂,尿蛋白量反而较少,这种反常现象似属“至虚有盛候”的危候。

  3 总体病机与症候病机变化

  肾病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膜损伤,通透性增加,致使小分子量血浆蛋白渗出所致。从中医总体病机分析,主要是肾虚失摄,阴精亏损,以致水湿、邪毒、瘀血内聚。然而,各种肾病由于病因不同,患者体质强弱各异,肾虚所渗出的尿蛋白量不一,症候病机变化、邪正虚实表现有别。因此,在把握好总体病机的基础上,尚须审察疾病过程中邪正虚实的轻重,病邪湿、毒、瘀的主次。如若水湿内停浮肿加重,尿蛋白增加,而与外感有关者,主要责之于风邪热毒犯肺,因肺为水之上源,肺为邪毒所犯则无以通调水道,;如若肢麻,唇舌皮肤晦暗,浮肿,血脂明显升高,尿蛋白量增加,主要责之于血瘀、湿瘀互结,肾经被阻,阴精不循常道而外溢,水邪泛滥。几种肾病症候病机变化比较常见,须注意其互相之间的影响,注意其与总体病机的密切联属关系。正确掌握肾病总体病机,就掌握了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及预后,为拟订治疗原则提供依据;审清肾病过程中症候病机变化,就掌握了阶段病变矛盾的主要症结,则为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4 审因论治与辩证组方

  各种肾病均可致蛋白尿。中医理论认为,蛋白尿的泄漏是阴精亏损,而阴精的封存、摄与化生,主要为肾脾所主,脾肾亏虚为本。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湿、邪毒、瘀血等为标。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故临床上多以益肾固精填精、健脾敛精生精治本,以利水、祛毒、化瘀治标为基本治疗法则。

  4.1 益肾固精填精法。患者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腿沉重乏力,按之凹陷难复,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味。补中有泻,对于肾虚阴精亏损,微有水肿者尤益。若水肿全消,可选用左归饮纯壮水之剂,重补元阴。临床可选加冬虫夏草、鹿茸、女贞子、紫河车、肉从蓉、龟板等补肾填精、滋阴壮阳之品。此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另外,宜酌加莲须、五味子、覆盆子、沙苑子、兔丝子、金樱子、桑缥峭等固涩摄精之品,以制约阴精的漏泄。

  4.2 健脾敛精生精法。患者症见面色恍白,倦怠乏力,纳呆腹胀,泄泻,下肢微肿,按之凹陷难复。属脾虚失敛,精微下泄,运化失健,水湿内聚之证。可用参等白术散加黄茂治疗,以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振奋脾胃,促其化生精微气血。如水肿全消,可先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举陷,逆转脾精下泄。另外,均宜于两方中加芡实、覆盆子、肉豆寇、莲须等益脾收涩敛精之品。在健脾敛精生精治法中,尤须注意黄芪的选用。因黄茂有利尿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对实验性肾炎,能降低蛋白的排泄,这与黄芪的摄精作用相吻合;黄芪还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量,降低尿素氮,提高血浆蛋白,调节免疫平衡,减轻免疫复合物对肾水管基底膜的损害。

  4.3 利水消肿法。水肿是各种肾病最常见的症候,尤其是全身性水肿,严重者甚至引起腹水、胸水。临床所见,多与肾脾亏虚,风邪、疮疖湿毒内侵有关,利水消肿宜分别不同病因而设。

  4.3.1 温肾助阳利水法。患者全身浮肿,甚则腹水、胸水,腰以下肿甚,按之深陷难复,小便短少,腰膝酸软,面色恍白,形寒肢冷,气短乏力。属阴精亏损,阴损及阳,肾阳亏虚,阴水泛滥之症。此症多见于尿蛋白漏泄较多者。治宜在益肾固精的基础上,可合用真武汤酌加桂枝、蛇床子、土茯苓、蜂房、僵蚕、猪苓等温肾利水之品。

  4.3.2 益气健脾利水法。患者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塘,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属脾虚失摄,不能助肾以制水,阴精亏损,症亦多见于尿蛋白漏泄较多者。治宜在健脾敛精的基础上,合用实牌饮加减。方中干姜、附子、草果温中散寒,扶耻益阴,振奋脾阳;白术、大枣实脾补虚,土实则水治、木瓜利水祛湿;木香、大腹皮、厚朴理气,气行则水行。根据“脾喜燥恶湿‘的特性,采用健脾燥湿之法以助水行,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4.3.3 疏风清热解毒利水法。患者发热恶风,咽喉肿痛,咳喘,或疮疖红斑湿毒浸淫,随之小便短少,水肿迅速加甚,遍及全身。属风邪、湿毒内侵,阻遏肺气,内传于肾,水邪泛滥之症。治宜祛风清热解毒、宣肺利水消肿,可选用越�汤加味治疗。风邪偏重者,宜加防风、荆芥、羌活等祛风药,取“风能胜湿”之意,并与草茄子、桑白皮、麻黄、蝉衣合用,其利水消肿功更宏。如热毒偏盛,热与湿结,往往使病情复杂而加重,如薛生白所言“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此时,宜加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并与车前草、白茅根、草茄子合用,既能利水,又能引热下行,使邪有出路。

  4.4 活血祛瘀法各种肾病中晚期,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在尿蛋白消耗、水肿的同时,往往存在继发性脂质代谢紊乱,血脂明显增高,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凝血和血栓形成叫肾脏血供严重障碍,加重肾脏本身病变。患者出现腰酸腿痛,肢体麻木,小便不畅,舌质暗紫,脉沉涩等症候。此属水瘀互结之症。缘于水肿日久,阴精耗损,阴损及阳,肾阳衰弱,鼓动无力,血行受阻,血为之癖结;反之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加重水肿。治疗宜在补益肾脾敛精利湿的基础上,酌加蜈蚣、水蛭、大黄、丹皮、川芎、地龙、益母草、天仙子、莞蔚子、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使瘀血通利,水行通畅,肾功能恢复。据药理研究及临床证明中药蝉衣、蜈蚣、地龙、水蛭、桑缥峭、僵蚕等虫类药具有较好的降蛋白作用。

  肾病蛋白尿的辩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更为复杂而困难,因此,借鉴肾病蛋白尿的客观指标及变化规律,结合中医辩证分析,以探求宏观与微观辩证的切合点,拓宽求因的线索与视野,为病因不明,无症可辩之症开发新的辩证思路;审查总体病机与症候病机变化关系,为拟订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不同角度的综合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医的辩证内涵,深化了中医肾病蛋白尿,肾病水肿辩证理论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

  [2]张介宾,景岳全书.影印本[M].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74.

  [3]李仪奎,刘青云,洗映君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95,96.

  [4]陈颧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n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03,

  2035.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蛋白尿的辩证思维方法。方法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肾病蛋白尿这一错综复杂的中医症候进行审因对症分析,将辩证思维运用与宏观医学研究。结果 抓主要矛盾、整体观、系统观等辩证思维观点运用a于肾病蛋白尿的治疗中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辩证思维方法运用于中医治疗实践大有可为。

  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38-02

  The Study About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method Trial for symptomatic analysis about this complex of symptoms of urinary protein in Dialectical thinking。 Methods Catch main contradiction ,system view ,Integral view wa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 The effect issat is factory. Conclusion Foreground is considerable of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oteinuria.

  肾病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病。作为一组微观症候及病理变化的综合体,它反映出肾病发生、发展、预后及转归动态变化的全过程,从宏观角度观察,它是不可见的;而伴随出现相关症候,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可以是典型的,但在不少情况下,症候表现却是不典型,甚至无证可辨。笔者经过临床研究探索,遵循《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之旨,综合分析,对证遣方选药治疗,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1 辨证求因与辩病识病

  肾病蛋白尿及其伴随出现的症状,反映了疾病过程中各阶段主要矛盾,而辨证求因是辨证诸多内容的主要部分,是辩证施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辩病则是对以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肾病发生、发展、转归全过程基本矛盾的概括。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则更能全面、深入地辩识疾病的本质。在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临床证候综合分析推求出发病原因,即辩证求因,当某些症候隐匿不现时,发病之因就难以寻求。倘若与辩病相互借鉴,尤其是与西医辩病相互借鉴们就更有意义。中医病中大多是以主症命名,包括引起肾病蛋白尿在内的相关的水肿、腰痛、虚劳等病名,有时很难科学、准确地概括出其主要病因。若借鉴西医的诊断,有些肾病出现的蛋白尿,可供中医辨证参考,高血压性肾病多因肝阳上亢,下汲肾水,肾虚失摄;红斑狼疮性肾炎多因热毒之邪入侵,内及于肾,耗损肾气肾阳,肾虚失摄;急性肾小球肾炎多因外感风热,疮疖邪毒入侵,内归于肺,肺失宣肃通调,不能助肾以行水,水邪浸润,损于肾而失固摄;过敏性紫瘫的肾损害是一种系统性免疫复合物疾病,多因正气不足,卫外功能低下,感受外邪或饮食劳倦,邪毒直中少阴,损害肾脏而失固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肾损害,亦因卫外不固,风寒湿热之邪入侵,痹阻经脉关节,内归于肾,肾笋而失摄;肾盂肾炎是肾脏因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多因秽浊之邪上犯尿道或湿热之邪下注膀肤,内损于肾而失固摄之职。在中医辩证求因遇到困难时,借鉴已确诊的西医各种肾病依据,对确诊肾病蛋白尿的病因求证更具科学说服力。

  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

  肾病蛋白尿是一组微观检查的结果,中医辩证分析主要从宏观角度着眼于肾病蛋白尿伴随出现的症候群,着眼于系统整体的状态和功能不拘泥于局部,追求系统整体的最佳效果。但仅凭宏观分析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难以观察到疾病形成发展及转归的细节,难以量化病情轻重指标,难以准确地分析病理变化的局部症结。而微观分析则注重局部病变却忽略整体,二者各有长短,如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疾病变化的整体,也注意到病变的局部,对于全面准确诊察疾病,当属理想抉择。从证候表现而言,急性肾炎全身性水肿,并伴随上呼吸道感染,或局部肌肤疮疖者,此属阳水,一般尿蛋白量较少,最多至中等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约在1~3 g,并见尿蛋白管型,或见血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病,当水肿明显,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难复,甚至出现腹水、胸水时,此属阴水,一般尿蛋白量较多,24小时尿蛋白量多在3.5 g以上,极少见尿蛋白管型及血尿;各种继发性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的肾病,如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轻度水肿,常伴头晕耳鸣,乏力、腰膝酸软,性功能明显减退等肾气、肾精亏损之证,但尿蛋白定量则较少,这可能与继发性肾病主要病理变化标志不是尿蛋白量多少有关;一般来说,各种原发性肾病尿蛋白含量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程度形成相关,即病情较轻者尿蛋白量较少,病情较重者尿蛋白量较多;但晚期各种肾病肾功能衰竭,出现虚劳、关格、尿毒时,可见多尿或少尿,或肿或不肿,纳呆食滞,恶心呕吐,泄泻,倦怠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嗜睡,面色萎黄或暗滞等症,病情虽然严重而复杂,尿蛋白量反而较少,这种反常现象似属“至虚有盛候”的危候。

  3 总体病机与症候病机变化

  肾病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膜损伤,通透性增加,致使小分子量血浆蛋白渗出所致。从中医总体病机分析,主要是肾虚失摄,阴精亏损,以致水湿、邪毒、瘀血内聚。然而,各种肾病由于病因不同,患者体质强弱各异,肾虚所渗出的尿蛋白量不一,症候病机变化、邪正虚实表现有别。因此,在把握好总体病机的基础上,尚须审察疾病过程中邪正虚实的轻重,病邪湿、毒、瘀的主次。如若水湿内停浮肿加重,尿蛋白增加,而与外感有关者,主要责之于风邪热毒犯肺,因肺为水之上源,肺为邪毒所犯则无以通调水道,;如若肢麻,唇舌皮肤晦暗,浮肿,血脂明显升高,尿蛋白量增加,主要责之于血瘀、湿瘀互结,肾经被阻,阴精不循常道而外溢,水邪泛滥。几种肾病症候病机变化比较常见,须注意其互相之间的影响,注意其与总体病机的密切联属关系。正确掌握肾病总体病机,就掌握了肾病发生、发展、变化、转归及预后,为拟订治疗原则提供依据;审清肾病过程中症候病机变化,就掌握了阶段病变矛盾的主要症结,则为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4 审因论治与辩证组方

  各种肾病均可致蛋白尿。中医理论认为,蛋白尿的泄漏是阴精亏损,而阴精的封存、摄与化生,主要为肾脾所主,脾肾亏虚为本。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水湿、邪毒、瘀血等为标。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故临床上多以益肾固精填精、健脾敛精生精治本,以利水、祛毒、化瘀治标为基本治疗法则。

  4.1 益肾固精填精法。患者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两腿沉重乏力,按之凹陷难复,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味。补中有泻,对于肾虚阴精亏损,微有水肿者尤益。若水肿全消,可选用左归饮纯壮水之剂,重补元阴。临床可选加冬虫夏草、鹿茸、女贞子、紫河车、肉从蓉、龟板等补肾填精、滋阴壮阳之品。此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另外,宜酌加莲须、五味子、覆盆子、沙苑子、兔丝子、金樱子、桑缥峭等固涩摄精之品,以制约阴精的漏泄。

  4.2 健脾敛精生精法。患者症见面色恍白,倦怠乏力,纳呆腹胀,泄泻,下肢微肿,按之凹陷难复。属脾虚失敛,精微下泄,运化失健,水湿内聚之证。可用参等白术散加黄茂治疗,以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振奋脾胃,促其化生精微气血。如水肿全消,可先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举陷,逆转脾精下泄。另外,均宜于两方中加芡实、覆盆子、肉豆寇、莲须等益脾收涩敛精之品。在健脾敛精生精治法中,尤须注意黄芪的选用。因黄茂有利尿作用,而且持续时间长;对实验性肾炎,能降低蛋白的排泄,这与黄芪的摄精作用相吻合;黄芪还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流量,降低尿素氮,提高血浆蛋白,调节免疫平衡,减轻免疫复合物对肾水管基底膜的损害。

  4.3 利水消肿法。水肿是各种肾病最常见的症候,尤其是全身性水肿,严重者甚至引起腹水、胸水。临床所见,多与肾脾亏虚,风邪、疮疖湿毒内侵有关,利水消肿宜分别不同病因而设。

  4.3.1 温肾助阳利水法。患者全身浮肿,甚则腹水、胸水,腰以下肿甚,按之深陷难复,小便短少,腰膝酸软,面色恍白,形寒肢冷,气短乏力。属阴精亏损,阴损及阳,肾阳亏虚,阴水泛滥之症。此症多见于尿蛋白漏泄较多者。治宜在益肾固精的基础上,可合用真武汤酌加桂枝、蛇床子、土茯苓、蜂房、僵蚕、猪苓等温肾利水之品。

  4.3.2 益气健脾利水法。患者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塘,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属脾虚失摄,不能助肾以制水,阴精亏损,症亦多见于尿蛋白漏泄较多者。治宜在健脾敛精的基础上,合用实牌饮加减。方中干姜、附子、草果温中散寒,扶耻益阴,振奋脾阳;白术、大枣实脾补虚,土实则水治、木瓜利水祛湿;木香、大腹皮、厚朴理气,气行则水行。根据“脾喜燥恶湿‘的特性,采用健脾燥湿之法以助水行,达到利水消肿的目的。

  4.3.3 疏风清热解毒利水法。患者发热恶风,咽喉肿痛,咳喘,或疮疖红斑湿毒浸淫,随之小便短少,水肿迅速加甚,遍及全身。属风邪、湿毒内侵,阻遏肺气,内传于肾,水邪泛滥之症。治宜祛风清热解毒、宣肺利水消肿,可选用越�汤加味治疗。风邪偏重者,宜加防风、荆芥、羌活等祛风药,取“风能胜湿”之意,并与草茄子、桑白皮、麻黄、蝉衣合用,其利水消肿功更宏。如热毒偏盛,热与湿结,往往使病情复杂而加重,如薛生白所言“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此时,宜加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并与车前草、白茅根、草茄子合用,既能利水,又能引热下行,使邪有出路。

  4.4 活血祛瘀法各种肾病中晚期,尤其是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在尿蛋白消耗、水肿的同时,往往存在继发性脂质代谢紊乱,血脂明显增高,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凝血和血栓形成叫肾脏血供严重障碍,加重肾脏本身病变。患者出现腰酸腿痛,肢体麻木,小便不畅,舌质暗紫,脉沉涩等症候。此属水瘀互结之症。缘于水肿日久,阴精耗损,阴损及阳,肾阳衰弱,鼓动无力,血行受阻,血为之癖结;反之瘀阻血脉,“血不利则为水”,加重水肿。治疗宜在补益肾脾敛精利湿的基础上,酌加蜈蚣、水蛭、大黄、丹皮、川芎、地龙、益母草、天仙子、莞蔚子、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使瘀血通利,水行通畅,肾功能恢复。据药理研究及临床证明中药蝉衣、蜈蚣、地龙、水蛭、桑缥峭、僵蚕等虫类药具有较好的降蛋白作用。

  肾病蛋白尿的辩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更为复杂而困难,因此,借鉴肾病蛋白尿的客观指标及变化规律,结合中医辩证分析,以探求宏观与微观辩证的切合点,拓宽求因的线索与视野,为病因不明,无症可辩之症开发新的辩证思路;审查总体病机与症候病机变化关系,为拟订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不同角度的综合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医的辩证内涵,深化了中医肾病蛋白尿,肾病水肿辩证理论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叶任高,主编,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5.

  [2]张介宾,景岳全书.影印本[M].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74.

  [3]李仪奎,刘青云,洗映君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95,96.

  [4]陈颧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n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03,

  2035.


相关文章

  • 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式方法综述-定稿
  • 学校代码:13899 学 号:11501458 毕业论文 题目: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式方法综述 作 专 班者:业:级:朱孝璋赵真宜指导老师:2016年03月30日 目录 摘要............................... ...查看


  • IgA肾病概述诊断依据.docx
  • IgA 肾病概述诊断依据 概述 IgA 肾病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约40%-45%的患者表现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35%-40%的患者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伴蛋白尿,其余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 ...查看


  •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
  • 肾病综合症是很严重的一种肾脏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甚至有很多患者因为这种疾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体统的西医治疗肾病综合症多采用西药激素疗法,此疗法虽然能在短期内将症状消除,但远期疗效不好,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复发.这也是肾 ...查看


  • 中药治疗肾病性水肿述评
  • 2012年4月1日第4期No.4 1 Apr. 2012 中医学报第27卷Vol.27 总第167期Serial No.167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 · ...查看


  • 玉屏风散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 第15卷第9期 V01.15 No.9 中莲药导般 Guid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Pharmacy 2009年9月 Septembey.2009 玉屏风散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赵金 ...查看


  • 你的体检医生没有告诉你尿蛋白的危害
  • 你的体检医生没有告诉你蛋白尿的危害 尿常规虽是健康体检中的一部分,但因肾脏病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故常被体检医生忽视,错过了发现和治疗早期肾脏疾病的机会.尿蛋白究竟是什么? 哪些疾病会出现蛋白尿? 有哪些危害? 哪些人群需注意? 如何预防和 ...查看


  • 生长抑素与糖尿病文章目录
  • 生长抑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探讨 刘喜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1) 结果:DN 空腹生长抑素与餐后生长抑素水平较非DN 均有明显降低. 结论:SS 对DN 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生长抑素治疗DM 微血管病变及其机制 刘春雷 董武 医 ...查看


  • 蛋白尿肾病
  • 蛋白尿慢性肾病饮食调养与生活指导 上海肾病临床康复专业委员会 吕 迪 叶苗娣 一.如何保护肾功能 1.1洁净的饮用水是保障健康的基石. 水是生命最重要.最基本物质,约占人体体重的60-65%,甚至儿童高达80%,人类的一切生命物质的代谢.分 ...查看


  • 痛风性肾病发病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 护理与临床 [7] 侯红波.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社 区医学杂志,2008,6(7):39-40. [8] 郭丽. 广州市脑卒中住院患者尿失禁的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南 方医科大学,2012. [9] 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