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民版][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 学习者分析

初中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仅停留在表象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提出疑问,希望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展示史料,设疑激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

⑴知识与能力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与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与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 自主阅读教材、整理资料、合作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⑵过程与方法

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斗争实践等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学会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概括,学会运用提炼关键词掌握教材内容的方法。 阅读和分析史料,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实践,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革命奋斗精神。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策略设计

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⑶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播放电视纪录片《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片头剪辑。

1999年,英国BBC 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公开投票一个月评选上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呢?马克思被称为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什么受到如此的推崇?

(幻灯片出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随着课题字幕播放):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敢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导入课题

学生眼中的马克思:(引导学生回答关于马克思的故事、著作、名言)(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题)。 设疑: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诞生呢?其客观条件有哪些?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问题探究:

问题1 马克思主义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开展)之间是怎样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问题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上绝对贫困,享有的政治权力有限。) 过渡:工人的处境不但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问题探究

问题1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多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根本上讲,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是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次,工人阶级不成熟,没有斗争经验;更主要的是当时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

问题2

怎样理解三大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也为科学革命理论创立提供了经验教训。)

史料感悟:(一学生朗读)

问题:工人阶级为什么要发出诅咒?他们靠诅咒能赢得斗争的胜利吗? (3)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问题探究:

问题1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财富急剧增长,工人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问题2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是怎样勾画的?(用统一的社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人人平等”的社会。) 史料链接:

回答:

问题3 材料中所说的“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欧文主张通过何种方式建立新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方式:说服政府。)

问题4 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实现。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涵的革命性,也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但它所提出的一些天才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 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基础:三大优秀成果提供了“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二、伟大的友谊

导入课题:马克思与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且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参与建党活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提炼信息,用提纲式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活动与他们之间的友谊) 1. 马克思的伟大转变

理论研究: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后又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社会实践:任《莱因报》主编,广泛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生活; 思想转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成为共产主义者。 2. 恩格斯的伟大转变

注重学习:中学没毕业被迫弃学从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革命实践: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 伟大的友谊

三次会面: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途中路过科隆,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会面。1844年,恩格斯路过巴黎,第二次与马克思会面,两人充分交换了思想,在一切领域取得一致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进行第三次全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共同战斗: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加以科学的改造和吸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感悟: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身上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优秀品质: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导入课题:(幻灯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共产党宣言》何时发表?内容有哪些?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2.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第一段:揭示规律:(资本主义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阐明使命、性质、特点(无产阶级的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纲领和目的(党的纲领和目的)、专政思想(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第二段:批判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制定党的策略原则;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

第三段:指出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重要性。 第四段: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 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要明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合作探究

问题1 《共产党宣言》发表为什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因为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阶段发展到科学阶段。 问题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略) 课堂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而欧美一些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向民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专制与民主,东西方的政治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也埋下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祸根。

板书设计: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背景②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③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 ④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义的发表:1848年2月

《共产党

②阐明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发表内容③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④揭露、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 学习者分析

初中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仅停留在表象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提出疑问,希望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高中阶段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展示史料,设疑激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

⑴知识与能力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与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与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 自主阅读教材、整理资料、合作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⑵过程与方法

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斗争实践等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学会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概括,学会运用提炼关键词掌握教材内容的方法。 阅读和分析史料,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实践,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革命奋斗精神。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策略设计

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⑶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播放电视纪录片《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片头剪辑。

1999年,英国BBC 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公开投票一个月评选上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呢?马克思被称为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什么受到如此的推崇?

(幻灯片出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随着课题字幕播放):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敢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导入课题

学生眼中的马克思:(引导学生回答关于马克思的故事、著作、名言)(活跃课堂气氛,引入课题)。 设疑: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体系,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诞生呢?其客观条件有哪些?

(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和固有矛盾日益暴露。

问题探究:

问题1 马克思主义产生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开展)之间是怎样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问题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如何?(经济上绝对贫困,享有的政治权力有限。) 过渡:工人的处境不但没有因为工业革命而有所改善,反而更加恶化,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

问题探究

问题1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多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根本上讲,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是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其次,工人阶级不成熟,没有斗争经验;更主要的是当时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

问题2

怎样理解三大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说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革命理论指导,也为科学革命理论创立提供了经验教训。)

史料感悟:(一学生朗读)

问题:工人阶级为什么要发出诅咒?他们靠诅咒能赢得斗争的胜利吗? (3)理论基础: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问题探究:

问题1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工业革命以后,社会财富急剧增长,工人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贫困人口不断增加。)

问题2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是怎样勾画的?(用统一的社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人人平等”的社会。) 史料链接:

回答:

问题3 材料中所说的“丑恶制度”指的是什么?欧文主张通过何种方式建立新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方式:说服政府。)

问题4 你认为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能实现。评价: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没有看到无产阶级自身蕴涵的革命性,也不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但它所提出的一些天才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 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理论基础:三大优秀成果提供了“思想材料”,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二、伟大的友谊

导入课题:马克思与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且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参与建党活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提炼信息,用提纲式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活动与他们之间的友谊) 1. 马克思的伟大转变

理论研究: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后又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社会实践:任《莱因报》主编,广泛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生活; 思想转变:1844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成为共产主义者。 2. 恩格斯的伟大转变

注重学习:中学没毕业被迫弃学从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革命实践:密切注视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形成了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 3. 伟大的友谊

三次会面:1842年,恩格斯前往英国途中路过科隆,在《莱茵报》编辑部第一次会面。1844年,恩格斯路过巴黎,第二次与马克思会面,两人充分交换了思想,在一切领域取得一致意见。1845年,他们在布鲁塞尔进行第三次全晤,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从此开始了共同的战斗历程。

共同战斗: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加以科学的改造和吸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感悟: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身上表现出哪些优秀的品质?

优秀品质:积极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三、“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

导入课题:(幻灯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共产党宣言》何时发表?内容有哪些?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7年11月,“共产主义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2.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第一段:揭示规律:(资本主义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阐明使命、性质、特点(无产阶级的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纲领和目的(党的纲领和目的)、专政思想(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第二段:批判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制定党的策略原则;提出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思想。

第三段:指出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重要性。 第四段: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3. 历史意义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要明确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合作探究

问题1 《共产党宣言》发表为什么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因为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阶段发展到科学阶段。 问题2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略) 课堂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而欧美一些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向民主,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专制与民主,东西方的政治形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君主专制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也埋下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祸根。

板书设计: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背景②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

③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意志古典哲学 ④实践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义的发表:1848年2月

《共产党

②阐明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 发表内容③规定了党的纲领、目的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④揭露、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

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标志日的历史考辨
  •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早在上海解放初经毛泽东审定的新华社社论就加以确认.本文追溯党的诞生喻的形成过程,特别是通过梳理中共成立前后涌现的世界各国共产党成立情况,对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进行了正本清源式的论证. 中国共产党:建党标志日:中共一 ...查看


  • 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一览表
  • 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一览表 1月 1日 元旦 2日 罗盛教牺牲纪念日(1931-1952) 6日 陈毅逝世纪念日(1901-1972) 7日 皖南事迹烈士殉难纪念日(1941) 8日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1898-1976) 9日 文 ...查看


  • T字J字邮票目录
  • T1 体操运动 280.00元 T2 杂技 170.00元 T3 户县农民画 53.00元 T4 大庆红旗 50.00元 T5 大寨红旗 45.00元 T6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 24.00元 T7 武术 125.00元 T8 把批林批孔运动 ...查看


  • 入党谈话问题与回答大全
  • ★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入党谈话问题与回答大全,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入党申请书频道.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 ...查看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一.基础知识目标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及其暴露的矛盾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独立运动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查看


  • 中国邮票发行
  • 1992年•中国邮票发行 • 1992-1 :1月5日发行<壬申年-猴>特种邮票1套2枚. • 1992-2 :2月20日发行<颧>特种邮票1套2枚. • 1992-3 :3月10日发行<杉树>特种邮票1 ...查看


  • 关于国庆节作文:国歌的诞生由来历史
  • 关于国庆节作文:国歌的诞生由来历史 <义勇军进行曲>国歌诞生的历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 ...查看


  • 纪念五四运动伟大诞生爱国演讲稿
  • 纪念五四运动伟大诞生爱国演讲稿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在当时,爱国,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进步,首先是反对阻碍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 ...查看


  •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的幽灵是强大的
  • 为什么共产主义的幽灵是强大的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 1848年2月,当卡尔.马克思践踏了数年大英帝国的图书馆,夜思梦想.呕心沥血研究出<资本论>,让一个"幽灵"<共产党宣言>在黑暗中诞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