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军事谋略探究

诸葛亮军事谋略探究

一、提出问题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他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令人心生敬佩。在人们的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但细读《三国演义》,我们发现诸葛亮也有许多失误之处,如失街亭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一般的诸葛亮也有失误,引起了我们小组成员极大的兴趣,于是便对诸葛亮的军事谋略进行探究。

二、研究目的

探究诸葛亮的军事谋略,系统分析他的功劳过失。

三、研究内容

诸葛亮的军事成就:

1、协助刘备建立并稳定蜀汉。

2、征服西南夷,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少数民族政策。

3、著有《将苑》等军事著作。

4、推演出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最高峰。

5、改进武器,研制了一发十矢的连弩和运输用木牛流马。

诸葛亮的军事失误:

1、战略思想混乱和错误。

2、行动仓促,缺乏整体筹划和长远计划。

3、缺乏见机之能。

4、缺乏冒险精神。

5、缺乏用人之能。

四、研究方法

(一)收集科学事实。

(二)归纳分析资料。

(三)表达交流成果。

五、研究结果

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之成败

诸葛亮在我们心中是智慧的化身。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真是羡煞多少豪杰。下面是我们对这运筹帷幄、忠贞智绝的卧龙先生的军事谋略的分析:

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将苑》中“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几句话,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奉为座右铭;

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好兵法,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为后世传扬;他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发明的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他的这些发明创造是当时无人匹敌的。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

主动,保证安全。

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诸葛亮的军事实践与战绩:论文韬武略,曹操在三国时期可谓首屈一指,但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曹操就没再得到什么便宜。而刘备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由原来的“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裴松之注 三国志 先主传》)一变而为无往不胜。孔明不仅帮助刘备硬是在天下已被基本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更以一介书生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而且,他与之作战的对手都十分强大,曹魏集团不说,就是益州刘璋,那也是久居川蜀,又是易守难攻的地形,而诸葛亮仍能助刘备战而胜之,这岂是“军事才能平平”所能做到的。

可当初刘备为了大将关羽之死,荆州被夺之仇,举全国之兵东伐孙吴,开始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最后却因战略失误遭致惨败,大军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轻骑逃往白帝城。刘备因一时之愤,不但赔上了自己积累了半生的战斗资本,而且大伤了蜀汉元气,致使蜀汉成为三国鼎力之中,势力最差的一国,至蜀汉灭亡,也没能恢复元气。

假若刘备当时头脑清醒,见好就收,纳下东吴降表,复收荆襄之地,与东吴重修旧好,那样的话隆中对的里的决策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随着关羽死,荆州失,彝陵败„„蜀汉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再也无力问鼎中原,恢复汉室了。

刘备兵败,丞相诸葛亮尽全力组建了一支10万人的军队,与刘备一气之下损失的60万简直不可相提并论。而恰恰也就是这10万大军,孔明用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虽然无功而返,身死五丈原,但却以攻为守,阻碍了魏军攻蜀,保持了三国的军事平衡。

早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就说过:“...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那么为什么后来他未待“天下有变”就急于出击曹魏呢?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天下尽知这是个庸君。有诸葛亮在,蜀国固然可以自保,但一旦诸葛亮去世,则刘蜀必然成为他人的口中食、囊中物,这一点也是天下尽知。因此,诸葛亮必须要赶在自己在世时完成统一大业,即使力所不殆也要勉为其难以求一逞。即所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后出师表》)。明了了这一点,对诸葛亮以最弱小的刘蜀却频繁征讨最强大的曹魏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对于蜀汉没能完成统一大业,《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应该说这个看法是比较准确的。

更何况,北伐也不能算无功。第一次北伐夺得三郡,虽然得而复失但迁徙人口入汉中扩充了国力;第二次北伐进退有度,因故退兵时斩敌大将王双,令魏军望而却步不敢进逼;第三次北伐夺武都、阴平二郡扩展了蜀汉的版图;第四次曹魏强势攻蜀,诸葛亮以弱抗强,举重若轻潇洒御敌,轻松击退司马懿;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之战果。在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时还顺手射杀了名将张郃;第六次北伐兵临渭水,直指长安,以十万军兵对抗二十万众,以弱敌强,主动出击,接连取胜,打得国力最为强大的曹魏及其统帅司马懿龟缩不敢出战。最后蜀国灭亡,是因为蜀国大将消亡殆尽,大势所趋,不能因此诟病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但蜀国后期时他在军事战略和军事谋略上犯了许多错误,这里分析:

1、 战略思想混乱和错误。体现为:

第一、战略方向混乱。

从汉中攻魏,战略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出陇右;一个是直接出关中。到底取哪个方向,缺乏明确方针,思维混乱。诸葛亮对魏战略进攻一共四次,第一次建兴6年春出祁山;第二次接着同年冬出关中;第三次又出祁山;第四次又出关中。忽此忽彼,反复无常,毫无定见。

除了第一次出其不意外,其余三次均在曹魏方算计中。

第二、作战方针错误。

从蜀汉攻魏,兵力不足,道路险远,后勤困难,而魏国救援相对方便,所以利在速战。而诸葛亮总是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求有功先求无过,以持久之计争衡。这是优势情形下的战法,劣势情形下是不可以采用这种战法的。而蜀汉的兵力有限,后勤困难,关陇一带地形复杂,处于不利地位,根本无法支持这种战法,只会丧失到手的机会,必然失败。

第三、舍本逐末,脱离战略重点。

北伐的关键是夺取长安,而诸葛亮却从来未以长安为目标展开行动,总是在远离长安的地方纠缠,贪图小利。 这个问题,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的时候,司马懿的评论最能说明问题。见《晋书。宣帝纪》: “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 ——司马懿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诸葛亮出斜谷后向东出武功攻长安,那么魏兵就必须与其决战,而不能坚守不出。现在诸葛亮舍本逐末,反向西上五丈原,那就变成武装大游行了,因为对魏没有任何威胁,魏兵坚壁即可,完全不必理会其挑战。

从汉中出关中,从西到东大致依次有陈仓道、褒斜道、骆谷、子午谷四条路。子午谷离长安最近,威胁也最大,陈仓离长安最远,威胁也最小。魏延的子午谷偷袭正是抓住了长安这个关键,体现了出色的眼光。

所以说诸葛亮政治战略很高明,但是军事战略有些不足,这一点从《隆中对》就已有充分体现。

另外,诸葛亮在刘备夺取汉中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资说明:

《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汉中是西川门户,要确保西川,必须夺取之。而从西川攻汉中,态势上很有利,因为仅靠汉中之力,不可能对抗西川,而曹魏要翻越秦岭支援汉中又很困难,如果大兵前来,只要坚壁不与战,对方后勤困难,也难以持久。事实上,刘备得汉中的过程正是如此。

所以,攻取汉中,战略上不但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而且具有充分可行性。

而攻取汉中的策划完全来自法正,临阵决机一战而杀夏侯渊,也是法正。详见《法正传》。 对于汉中的重要性,黄权也有提供过重要建议,《黄权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镬、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而诸葛亮显然缺乏这种战略认识,不但事先未能策划,当中还表示怀疑。

2、 对于北伐这样重大的战略行动,诸葛亮行动仓促,缺乏整体筹划和长远计划。体现为:

第一、前后战略步骤失当。

阴平武都两郡,地接汉中远离魏国,应该首先攻取,作为攻魏的战略准备。可是直到两次攻魏失败后,才想起来攻取之。

第二、对出兵陇西和关中要实现的目标不明确。

到底是攻取陇西全部后再图关中,还是只攻取陇西东部获得立足点后就置河湟河西于不顾,直取关中?

到底是先取陇西,还是直入关中?

到底是为了得地,还是为了吸引魏军来战,消灭其有生力量?

这些问题事先似乎都缺乏明确方针。而诸葛亮实力有限,一次只能集中力量完成一个目

标,现在既然目标不明确,就只好走一步是一步了。

比如第一次战略攻魏出祁山,如果是为了得地,就应该迅速派大军前据要冲,封闭陇道,魏国纵有大兵不得通过;如果是为了消灭魏国有生力量,那就不必赶往街亭阻援,而是应该把张郃放进来打,以逸待劳,决战歼灭之,诸葛亮当时可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具有良好的决战条件。

再比如后来魏兵总是坚壁不与战,而诸葛亮好像苦苦求战不得,其实那是因为没有攻其所必救,如果按照司马懿所说,出武功攻长安,那魏兵就不得不决战,无所回避。

第三、轻于进退,妄动征伐,缺乏制胜之道。

每次进兵,倏进倏退,虽然取得一些战术胜利,但战略上没有破敌制胜之道,结果是徒劳无功。如果事先有全盘筹划,有长远计划,就不至于如此轻于进退,妄动征伐。而是应该不击则已,一击必中。

比如第一次出祁山失败后,当年又出陈仓,结果又失败。第三次攻魏,从建兴9年春2月到夏6月,只坚持了4个月就退兵。这些作战从目的来看是战略行动,可是从过程,从组织准备工作来看,却很难看成是战略行动,只能算是战术行动,这是很不成熟的表现。

3、 缺乏见机之能,不能著见成败。

诸葛亮见机迟缓,缺乏创造战机和捕捉战机的能力。对此司马懿也有评价,《晋书。宣帝纪》:

(第三次战略攻魏出祁山)“帝曰‘亮虑多决少’”。

(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的评价虽然有夸大之处,不过基本还是符合事实的。

下面是具体事例:

其一,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降,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此时不能速进,以据三郡要冲,错失良机,此一失也。

此时如果为了得地,则稳妥的做法应该是迅速派大军进占陇坻(即街亭附近的陇道要冲,今张家川附近),扼固关西面出口。如此则可以封闭陇西,断陇而有,而魏国纵有大兵不得通过。这是最稳妥的战法,必然成功。而诸葛亮等到魏国大兵来援的时候才匆忙去阻援,已经太迟了。

如果要进取一点,还可考虑把魏援兵放进来打,以求决战歼灭之。张郃千里来援(从洛阳出发),孤军冒进,正犯兵家大忌,兵法云:“千里而趣利者,必蹶上将军”,这正是一举歼敌的好机会。此时战场的选择,作战时机的选择,力量对比,战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主动权都在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一出祁山时,“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见《诸葛亮集。卷一。〈为后帝伐魏诏〉》,在陇西前线的当有十万以上。当然这样做会有一定风险,如果不能一口吃掉,则张郃后面还有曹真,曹真后面还有魏明帝,只怕弄巧成拙,但成功的话,可就不得了了,甚至可能乘势下关中。面对这种情况,到底如何选择,就看主帅的权衡和决心了。

据《张既传》引《魏略》,游楚为陇西太守,坚守不降,“后十余日,诸军上陇,诸葛亮破走。”

可知,从三郡降到张郃来援,间隔至少有半个月,时间是足够布置的。

其二,街亭之战,事关重大,应该主将率主力亲临,至少应该选用久经战阵考验的魏延等大将,此二失也。(这也是毛泽东的评价)

其三,第二次攻魏出陈仓,堕曹真计中,阻于陈仓而不能下,空劳师旅,此三失也。 其四,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拒渭南,不能迅速跨渭据北原,失去战机。此四失也。 至于诸葛亮前后设伏斩王双,杀张郃,只是体现战术小聪明,不体现战略大智慧,于统帅不足为夸。

4、缺乏冒险精神。

诸葛亮用兵,总是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能冒险犯难,稳健有余而锐气不足,过于保守。而蜀汉的兵力有限,后勤困难,无法支持这种战法,必然失败。既不能出其不意,也不能灵活机动,必然陷入被动。所以说“奇谋为短”。

治国行政,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求万全,不可轻动。但临阵破敌,则必决其机,方能建功。官渡之战时,袁绍围攻曹操半年,曹操眼看粮尽,乃问计于贾诩,贾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曹操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

决机就是要果断抓住机会或者利用敌人的弱点创造机会。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所以需要敏锐的判断,果断的决策,大胆的行动,要敢于冒险。林彪有名言:“打仗有三分把握就可以打”,这和不打无把握之仗并不矛盾。一点不肯冒险一心求万全肯定是不行的。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选择手段,才能很好把三者统一起来。

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偷袭计划是一个奇策,完全值得一试,可诸葛亮就是不敢。他就不想想,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而魏延计划就算失败,又是多大的事情,损失远远低于街亭之败,对蜀汉并不会致命。但成功的可能却很大。

5、 缺乏用人之能。

诸葛亮身边其实还是有不少优秀将领的,比如赵云、魏延、吴壹、李严、王平、邓芝等人。马谡如能多加锻炼,也必成大器。还有马超的族弟马岱,他们家族在西羌中有很大影响力。这些人都是方面大将的才具,诸葛亮却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把他们当身边部将用,很少能有独立领军的机会,战时都挤在一起,控制在诸葛亮手上,不能收奇正之效。特别是魏延,智勇兼备,郭淮一代名将,遇到魏延,也一战而大破之,可惜却不能大用。

诸葛亮喜欢马谡,“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旦。”,结果街亭之战,被张郃一战击溃。

诸葛亮喜欢姜维,结果擅自改变魏延的汉中防守体制,被钟会来攻,一战而破。 不过诸葛亮在政治上,在行政上倒是很会识人用人,军事上由于其自身局限,识人用人的能力就差了很多。

最后总结:

第一,因此诸葛亮在军事上也一直缺乏实际锻炼,这样刘备死后诸葛亮独立统军时,就体现出军事经验方面的严重不足。

第二,史上所称的“六出祁山”,战略攻魏只有四次,除第一次外,每次行动都在魏方计算中,所以魏国每次都轻松取胜。

第三,考察六次对魏用兵的过程,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从一开始的很不成熟,然后逐步走向成熟的。说明他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也证明刘备生前对他的看法以及我们对他的判断的正确。

第四,诸葛亮奇谋为短的局限始终无法克服,他的个人特质成就他成为一代名相,但同时也决定他不能成为一代名将。

第五,诸葛亮缺乏当机立断的品质,在战场上缺乏创造战机、把握战机的能力,所谓“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在攻魏的过程中犯下了很多低级的战略战术错误,以致连年攻战而一无所获,空使国力虚耗。

第六,诸葛亮不能决机,不能奇谋,不能冒险,不能用人,不能任下。有此五短,决定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第七,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某些方面也有极高成就:

诸葛亮推演兵法,发明了八阵图。司马懿按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蜀亡后司马昭还专门派陈勰去学习他这一套排兵布阵、部伍约束的战

术。

诸葛亮损益连弩,发明木牛流马。“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说明他是一个杰出的技术专家。蜀汉亡时,带甲将士10万,说明蜀汉一直是在走一条质量建军、技术强军的精兵之路。

诸葛亮治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渭滨屯田时)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管理家。

诸葛亮留下了很多军事论述,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

以上优异表现和杰出成就均得到后世认可和赞许,也足够当得天才二字的赞誉和军事家的称号。

不过他这个军事家是有明显局限的,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谋略家,处处被人算计,难以建功,这是一个遗憾。诸葛亮善于带兵,善于练兵,但是不善于用兵,“用兵如神”这四个字和诸葛亮始终无缘。

诸葛亮军事谋略探究

一、提出问题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他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风范,令人心生敬佩。在人们的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但细读《三国演义》,我们发现诸葛亮也有许多失误之处,如失街亭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一般的诸葛亮也有失误,引起了我们小组成员极大的兴趣,于是便对诸葛亮的军事谋略进行探究。

二、研究目的

探究诸葛亮的军事谋略,系统分析他的功劳过失。

三、研究内容

诸葛亮的军事成就:

1、协助刘备建立并稳定蜀汉。

2、征服西南夷,制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少数民族政策。

3、著有《将苑》等军事著作。

4、推演出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最高峰。

5、改进武器,研制了一发十矢的连弩和运输用木牛流马。

诸葛亮的军事失误:

1、战略思想混乱和错误。

2、行动仓促,缺乏整体筹划和长远计划。

3、缺乏见机之能。

4、缺乏冒险精神。

5、缺乏用人之能。

四、研究方法

(一)收集科学事实。

(二)归纳分析资料。

(三)表达交流成果。

五、研究结果

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之成败

诸葛亮在我们心中是智慧的化身。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真是羡煞多少豪杰。下面是我们对这运筹帷幄、忠贞智绝的卧龙先生的军事谋略的分析:

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将苑》中“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几句话,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奉为座右铭;

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好兵法,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为后世传扬;他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发明的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他的这些发明创造是当时无人匹敌的。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

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时度势,谨慎从事;每战力求速决;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每次退却时都十分慎重,采取在山地设伏等手段,以掌握

主动,保证安全。

战略上,诸葛亮未出世便知天下三分,他在《隆中对》对当时形式的分析可谓高瞻远瞩;而且善观大势,始终坚持联吴抗曹,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

诸葛亮的军事实践与战绩:论文韬武略,曹操在三国时期可谓首屈一指,但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曹操就没再得到什么便宜。而刘备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由原来的“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裴松之注 三国志 先主传》)一变而为无往不胜。孔明不仅帮助刘备硬是在天下已被基本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更以一介书生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而且,他与之作战的对手都十分强大,曹魏集团不说,就是益州刘璋,那也是久居川蜀,又是易守难攻的地形,而诸葛亮仍能助刘备战而胜之,这岂是“军事才能平平”所能做到的。

可当初刘备为了大将关羽之死,荆州被夺之仇,举全国之兵东伐孙吴,开始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最后却因战略失误遭致惨败,大军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轻骑逃往白帝城。刘备因一时之愤,不但赔上了自己积累了半生的战斗资本,而且大伤了蜀汉元气,致使蜀汉成为三国鼎力之中,势力最差的一国,至蜀汉灭亡,也没能恢复元气。

假若刘备当时头脑清醒,见好就收,纳下东吴降表,复收荆襄之地,与东吴重修旧好,那样的话隆中对的里的决策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随着关羽死,荆州失,彝陵败„„蜀汉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再也无力问鼎中原,恢复汉室了。

刘备兵败,丞相诸葛亮尽全力组建了一支10万人的军队,与刘备一气之下损失的60万简直不可相提并论。而恰恰也就是这10万大军,孔明用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虽然无功而返,身死五丈原,但却以攻为守,阻碍了魏军攻蜀,保持了三国的军事平衡。

早在《隆中对》时诸葛亮就说过:“...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那么为什么后来他未待“天下有变”就急于出击曹魏呢?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天下尽知这是个庸君。有诸葛亮在,蜀国固然可以自保,但一旦诸葛亮去世,则刘蜀必然成为他人的口中食、囊中物,这一点也是天下尽知。因此,诸葛亮必须要赶在自己在世时完成统一大业,即使力所不殆也要勉为其难以求一逞。即所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诸葛亮《后出师表》)。明了了这一点,对诸葛亮以最弱小的刘蜀却频繁征讨最强大的曹魏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对于蜀汉没能完成统一大业,《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应该说这个看法是比较准确的。

更何况,北伐也不能算无功。第一次北伐夺得三郡,虽然得而复失但迁徙人口入汉中扩充了国力;第二次北伐进退有度,因故退兵时斩敌大将王双,令魏军望而却步不敢进逼;第三次北伐夺武都、阴平二郡扩展了蜀汉的版图;第四次曹魏强势攻蜀,诸葛亮以弱抗强,举重若轻潇洒御敌,轻松击退司马懿;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之战果。在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时还顺手射杀了名将张郃;第六次北伐兵临渭水,直指长安,以十万军兵对抗二十万众,以弱敌强,主动出击,接连取胜,打得国力最为强大的曹魏及其统帅司马懿龟缩不敢出战。最后蜀国灭亡,是因为蜀国大将消亡殆尽,大势所趋,不能因此诟病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但蜀国后期时他在军事战略和军事谋略上犯了许多错误,这里分析:

1、 战略思想混乱和错误。体现为:

第一、战略方向混乱。

从汉中攻魏,战略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出陇右;一个是直接出关中。到底取哪个方向,缺乏明确方针,思维混乱。诸葛亮对魏战略进攻一共四次,第一次建兴6年春出祁山;第二次接着同年冬出关中;第三次又出祁山;第四次又出关中。忽此忽彼,反复无常,毫无定见。

除了第一次出其不意外,其余三次均在曹魏方算计中。

第二、作战方针错误。

从蜀汉攻魏,兵力不足,道路险远,后勤困难,而魏国救援相对方便,所以利在速战。而诸葛亮总是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求有功先求无过,以持久之计争衡。这是优势情形下的战法,劣势情形下是不可以采用这种战法的。而蜀汉的兵力有限,后勤困难,关陇一带地形复杂,处于不利地位,根本无法支持这种战法,只会丧失到手的机会,必然失败。

第三、舍本逐末,脱离战略重点。

北伐的关键是夺取长安,而诸葛亮却从来未以长安为目标展开行动,总是在远离长安的地方纠缠,贪图小利。 这个问题,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的时候,司马懿的评论最能说明问题。见《晋书。宣帝纪》: “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 ——司马懿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诸葛亮出斜谷后向东出武功攻长安,那么魏兵就必须与其决战,而不能坚守不出。现在诸葛亮舍本逐末,反向西上五丈原,那就变成武装大游行了,因为对魏没有任何威胁,魏兵坚壁即可,完全不必理会其挑战。

从汉中出关中,从西到东大致依次有陈仓道、褒斜道、骆谷、子午谷四条路。子午谷离长安最近,威胁也最大,陈仓离长安最远,威胁也最小。魏延的子午谷偷袭正是抓住了长安这个关键,体现了出色的眼光。

所以说诸葛亮政治战略很高明,但是军事战略有些不足,这一点从《隆中对》就已有充分体现。

另外,诸葛亮在刘备夺取汉中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资说明:

《杨洪传》:“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汉中是西川门户,要确保西川,必须夺取之。而从西川攻汉中,态势上很有利,因为仅靠汉中之力,不可能对抗西川,而曹魏要翻越秦岭支援汉中又很困难,如果大兵前来,只要坚壁不与战,对方后勤困难,也难以持久。事实上,刘备得汉中的过程正是如此。

所以,攻取汉中,战略上不但具有充分的必要性,而且具有充分可行性。

而攻取汉中的策划完全来自法正,临阵决机一战而杀夏侯渊,也是法正。详见《法正传》。 对于汉中的重要性,黄权也有提供过重要建议,《黄权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镬、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而诸葛亮显然缺乏这种战略认识,不但事先未能策划,当中还表示怀疑。

2、 对于北伐这样重大的战略行动,诸葛亮行动仓促,缺乏整体筹划和长远计划。体现为:

第一、前后战略步骤失当。

阴平武都两郡,地接汉中远离魏国,应该首先攻取,作为攻魏的战略准备。可是直到两次攻魏失败后,才想起来攻取之。

第二、对出兵陇西和关中要实现的目标不明确。

到底是攻取陇西全部后再图关中,还是只攻取陇西东部获得立足点后就置河湟河西于不顾,直取关中?

到底是先取陇西,还是直入关中?

到底是为了得地,还是为了吸引魏军来战,消灭其有生力量?

这些问题事先似乎都缺乏明确方针。而诸葛亮实力有限,一次只能集中力量完成一个目

标,现在既然目标不明确,就只好走一步是一步了。

比如第一次战略攻魏出祁山,如果是为了得地,就应该迅速派大军前据要冲,封闭陇道,魏国纵有大兵不得通过;如果是为了消灭魏国有生力量,那就不必赶往街亭阻援,而是应该把张郃放进来打,以逸待劳,决战歼灭之,诸葛亮当时可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具有良好的决战条件。

再比如后来魏兵总是坚壁不与战,而诸葛亮好像苦苦求战不得,其实那是因为没有攻其所必救,如果按照司马懿所说,出武功攻长安,那魏兵就不得不决战,无所回避。

第三、轻于进退,妄动征伐,缺乏制胜之道。

每次进兵,倏进倏退,虽然取得一些战术胜利,但战略上没有破敌制胜之道,结果是徒劳无功。如果事先有全盘筹划,有长远计划,就不至于如此轻于进退,妄动征伐。而是应该不击则已,一击必中。

比如第一次出祁山失败后,当年又出陈仓,结果又失败。第三次攻魏,从建兴9年春2月到夏6月,只坚持了4个月就退兵。这些作战从目的来看是战略行动,可是从过程,从组织准备工作来看,却很难看成是战略行动,只能算是战术行动,这是很不成熟的表现。

3、 缺乏见机之能,不能著见成败。

诸葛亮见机迟缓,缺乏创造战机和捕捉战机的能力。对此司马懿也有评价,《晋书。宣帝纪》:

(第三次战略攻魏出祁山)“帝曰‘亮虑多决少’”。

(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帝弟孚书问军事,帝复书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的评价虽然有夸大之处,不过基本还是符合事实的。

下面是具体事例:

其一,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降,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此时不能速进,以据三郡要冲,错失良机,此一失也。

此时如果为了得地,则稳妥的做法应该是迅速派大军进占陇坻(即街亭附近的陇道要冲,今张家川附近),扼固关西面出口。如此则可以封闭陇西,断陇而有,而魏国纵有大兵不得通过。这是最稳妥的战法,必然成功。而诸葛亮等到魏国大兵来援的时候才匆忙去阻援,已经太迟了。

如果要进取一点,还可考虑把魏援兵放进来打,以求决战歼灭之。张郃千里来援(从洛阳出发),孤军冒进,正犯兵家大忌,兵法云:“千里而趣利者,必蹶上将军”,这正是一举歼敌的好机会。此时战场的选择,作战时机的选择,力量对比,战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主动权都在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一出祁山时,“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见《诸葛亮集。卷一。〈为后帝伐魏诏〉》,在陇西前线的当有十万以上。当然这样做会有一定风险,如果不能一口吃掉,则张郃后面还有曹真,曹真后面还有魏明帝,只怕弄巧成拙,但成功的话,可就不得了了,甚至可能乘势下关中。面对这种情况,到底如何选择,就看主帅的权衡和决心了。

据《张既传》引《魏略》,游楚为陇西太守,坚守不降,“后十余日,诸军上陇,诸葛亮破走。”

可知,从三郡降到张郃来援,间隔至少有半个月,时间是足够布置的。

其二,街亭之战,事关重大,应该主将率主力亲临,至少应该选用久经战阵考验的魏延等大将,此二失也。(这也是毛泽东的评价)

其三,第二次攻魏出陈仓,堕曹真计中,阻于陈仓而不能下,空劳师旅,此三失也。 其四,第四次战略攻魏出斜谷,拒渭南,不能迅速跨渭据北原,失去战机。此四失也。 至于诸葛亮前后设伏斩王双,杀张郃,只是体现战术小聪明,不体现战略大智慧,于统帅不足为夸。

4、缺乏冒险精神。

诸葛亮用兵,总是小心谨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能冒险犯难,稳健有余而锐气不足,过于保守。而蜀汉的兵力有限,后勤困难,无法支持这种战法,必然失败。既不能出其不意,也不能灵活机动,必然陷入被动。所以说“奇谋为短”。

治国行政,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求万全,不可轻动。但临阵破敌,则必决其机,方能建功。官渡之战时,袁绍围攻曹操半年,曹操眼看粮尽,乃问计于贾诩,贾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曹操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余里营,破之。

决机就是要果断抓住机会或者利用敌人的弱点创造机会。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所以需要敏锐的判断,果断的决策,大胆的行动,要敢于冒险。林彪有名言:“打仗有三分把握就可以打”,这和不打无把握之仗并不矛盾。一点不肯冒险一心求万全肯定是不行的。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选择手段,才能很好把三者统一起来。

比如魏延的子午谷偷袭计划是一个奇策,完全值得一试,可诸葛亮就是不敢。他就不想想,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而魏延计划就算失败,又是多大的事情,损失远远低于街亭之败,对蜀汉并不会致命。但成功的可能却很大。

5、 缺乏用人之能。

诸葛亮身边其实还是有不少优秀将领的,比如赵云、魏延、吴壹、李严、王平、邓芝等人。马谡如能多加锻炼,也必成大器。还有马超的族弟马岱,他们家族在西羌中有很大影响力。这些人都是方面大将的才具,诸葛亮却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把他们当身边部将用,很少能有独立领军的机会,战时都挤在一起,控制在诸葛亮手上,不能收奇正之效。特别是魏延,智勇兼备,郭淮一代名将,遇到魏延,也一战而大破之,可惜却不能大用。

诸葛亮喜欢马谡,“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旦。”,结果街亭之战,被张郃一战击溃。

诸葛亮喜欢姜维,结果擅自改变魏延的汉中防守体制,被钟会来攻,一战而破。 不过诸葛亮在政治上,在行政上倒是很会识人用人,军事上由于其自身局限,识人用人的能力就差了很多。

最后总结:

第一,因此诸葛亮在军事上也一直缺乏实际锻炼,这样刘备死后诸葛亮独立统军时,就体现出军事经验方面的严重不足。

第二,史上所称的“六出祁山”,战略攻魏只有四次,除第一次外,每次行动都在魏方计算中,所以魏国每次都轻松取胜。

第三,考察六次对魏用兵的过程,可以发现诸葛亮是从一开始的很不成熟,然后逐步走向成熟的。说明他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也证明刘备生前对他的看法以及我们对他的判断的正确。

第四,诸葛亮奇谋为短的局限始终无法克服,他的个人特质成就他成为一代名相,但同时也决定他不能成为一代名将。

第五,诸葛亮缺乏当机立断的品质,在战场上缺乏创造战机、把握战机的能力,所谓“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在攻魏的过程中犯下了很多低级的战略战术错误,以致连年攻战而一无所获,空使国力虚耗。

第六,诸葛亮不能决机,不能奇谋,不能冒险,不能用人,不能任下。有此五短,决定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第七,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某些方面也有极高成就:

诸葛亮推演兵法,发明了八阵图。司马懿按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蜀亡后司马昭还专门派陈勰去学习他这一套排兵布阵、部伍约束的战

术。

诸葛亮损益连弩,发明木牛流马。“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说明他是一个杰出的技术专家。蜀汉亡时,带甲将士10万,说明蜀汉一直是在走一条质量建军、技术强军的精兵之路。

诸葛亮治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渭滨屯田时)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管理家。

诸葛亮留下了很多军事论述,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

以上优异表现和杰出成就均得到后世认可和赞许,也足够当得天才二字的赞誉和军事家的称号。

不过他这个军事家是有明显局限的,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谋略家,处处被人算计,难以建功,这是一个遗憾。诸葛亮善于带兵,善于练兵,但是不善于用兵,“用兵如神”这四个字和诸葛亮始终无缘。


相关文章

  • 闲议中国古代谋略文化
  • 闲议中国古代谋略文化 年轻时就听到有一位老先生谈过,说中国古代的"术数"很有意 蕴,也很有趣,中华有悠久的术数文化,而且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术数学"体系,记得那位老先生还说过,中华的术数包含三大体系:一 ...查看


  • 忠贞智慧 论诸葛亮形象
  • 忠贞智慧,万古流芳 --论诸葛亮形象 沈伯俊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 ...查看


  •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战略篇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高度重视战略经营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乱纷争的年代.当时东汉政权没落,农民起义蜂起,政权迭相更替,群雄逐鹿天下,特别是逐渐强大的曹操.孙权 ...查看


  • 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吗?
  • 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吗? 诸葛亮不但是一代名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而且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包括行政.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实属古今第一人,确实是个天才,是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还是历史上的道德表率, ...查看


  • 未来商业领袖青少年培训项目
  •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中国未来领袖商业军校(TCMA ) 你可曾想过 下一个十年.二十年, 甚至五十年 你的企业将是什么样子 你的家族又是什么样子 可能前路弥艰.踯躅前行 亦或早已退出历史舞台 可能笑傲江湖.蜚声天下 亦或已成为中国望族 你当 ...查看


  • 中国五十大军事家
  • 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卓越的军事家,其功绩.成就.影响让人回味.以下是根据其功绩.成就.当时影响及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按照时间排序所列-- 1.伊 尹(生卒年不详),助汤灭夏,扩充疆土,对商有再造之功. 2.姜 尚(约公元前112 ...查看


  •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05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李春生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作者以恢宏的笔调描述了战争残酷的 ...查看


  • 胸怀天下御敌无数司马懿谋略更胜诸葛亮
  • 诸葛亮以:史而言正他,特的点不是明,聪是而博和学慎谨.的他政表治和军事能现都是 力容质疑的,但聪明方不,面比如草船借,空城箭等计事却故是小说<国>杜三的撰.司马懿:此 人聪很明,治,军政全事能,其是政治斗尤中的表现很高争,很深有 ...查看


  • 蜀相祠堂何处寻
  •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的诗:((蜀相>.诗中祠堂,指的就是今天已经不复独立存在的成都武侯祠. 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