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分析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 本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分析报告

分校(站、点):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提 纲

一、案例概要

(一)案例来源

(二)案例内容概要

二、案例分析及对策

(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二)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一)结论

(二)理论及实践推论

(三)感想

内容摘要

在当今社会,领导无疑就是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执政党和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政府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实际上就是维护自己的执政权威,增强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俞可平教授在《毫不动摇地走向法治国家》中说: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国家法律对各种政治主体的基本制约,就是要求任何其他政治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规定,都必须服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因此,各级党组织应当以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为准则,以符合和遵守国家法律为前提,来制定和审视党的各种政策、文件、指示、规定和决议。

关键词:

行政 管理 执政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概要

在当今社会,领导无疑就是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作为一把手,养尊处优惯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懒惰的思想,每天不是想着该如何工作,而是想着让媒体该如何报道自己,为自己造一造新闻轰动效应,在此,当然是正面的新闻报道,反面的新闻,你新闻媒体看着办吧。领导今天这儿视察,明天那儿执导,然而,出了事故,却以某某领导再三强调安全问题为“噱头”,媒体再报道其领导有先见之明,这就是“领导的一天”,如此作秀,怎不让其产生“惯性”,产生“依赖性”。

(一)案例来源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来自于《解放日报》2011年11月10日。

(二)案例内容概要

多名目击者和当班矿工前天向记者表示,当天的私庄煤矿值班领导并未带班下井。事故发生后,矿领导齐谷明才匆忙下井,并伪装从井下逃生的假象。

按国家安监总局2010年11月15日施行的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规定,矿山企业是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责任主体,必须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领导在井下现场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闻办发布的消息称,经核实,事故发生在交接班过程中,夜班带班领导为安全副矿长齐谷明,早班带班领导为技术副矿长孙石奎。

前天,多名死者亲属、周围群众及当班矿工表示,当晚,齐谷明并未按规定带班下井。更让人意外的是,大班长岳友山也未下井工作。

死者尹家增的妻子李小丽和当班矿工孙书(化名)均表示,事故发生时,副矿长齐谷明在矿上睡觉。事故发生后,齐谷明并不是及时赶去救人,而是从煤矿小斜井进入矿井中。随后,从煤矿小斜井跑出,伪装带班下井后逃生的假象。

二、案例分析及对策

(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干部受“官本位”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一旦降免职,就断了前程,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现实生活中,“不犯错误不让位”的现象,使得原本正常的“下”的干部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被调整后感到面子上过不去。特别是我们过多地宣传“优胜劣汰”,无形中使人产生上的是能人,下的是庸才的想法,对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建立造成舆论上的负面效应。还有,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干部一旦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相关待遇取消,物质收入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难度。

第二、标准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够强。现职机关干部大多数认为,影响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主要因素是标准不够科学、准确。目前,对于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有了一些原则性的标准,但还不很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对一些具体工作中的问题难以把握。

第三3、配套制度和政策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备。长期以来,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没有分层次、分类别提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干部考察中不能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准确评价干部的胜任度比较困难。特别是如何明确界定干部的潜在实绩和明显实绩、个人成绩与集体成绩、历史成绩和现实成绩方面还存在难度。评价不准确,就难使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调整得心服口服。另外,对调整下来的干部妥善安置的相关政策滞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正常退出。

(二)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第一,政策执行需要政策执行者喝政策对象的相互理解和自觉投入,而思想教育手段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思想教育手段引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和执行政策,形成合力。常用的思想引导手段有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协商和奖惩等。

第二,政府为有效地推进服务,必须建立和健全完整的公共行政组织体系。为此,权力关系和结构方式应该层次分明、统分有据、浑然一体。

第三,合理的权责分配是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成员之间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从而形成整体效能的制度保障。如果权责分配得不合理。就会造成组织内部的失调和混乱,导致阻止效能的退化。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将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一些规定,特别是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办法等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干部能上能下的认识,尤其是加深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识,正确看待干部的升降调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荣辱观,使能上能下成为干部职务正常调整和变动的一个动态概念,正确对待个人的升降进出。三是加强对降免干部的教育,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从多方面加以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振奋精神,提高素质,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第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要完善岗位责任制,研究和制定科学的、统一的、有实践基础的岗位目标职责,为干部能上能下明确考核的依据。二是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定期考核,在考核中不能游离于岗位职责目标和实践之外,以保证能全面考核干部,准确、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三是要改进干部实绩考核的方法。考核干部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考核的质量,而考核的质量又是决定干部称职与不称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组织考察的基础上,干部考评工作应努力扩大民主程度,充分走群众路线,增加考核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切实增加透明度。四是要进一步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领导干部力度,疏通干部“上”和“下”的渠道。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干部能“上“和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把好领导干部队伍“入口关”。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让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不胜任现职者在竞争中让岗。

第三、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推进领导干部正常退出。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职务任期制。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辞职制。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任职试用期、任前公示、经济责任审计、考核反馈、待岗培训、谈心谈话戒勉等制度,做好各项制度的衔接配套。

三、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建国以来,我国在改革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确实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也确有一些长处。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是很不完善的,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弊端:从权力配置关系方面看,权力过分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和基层企业的关系没有理顺,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从行政组织方面看,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缺乏科学依据,缺乏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和划分,纵向管理层次多,横向管理职能交叉,造成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从行政立法方面看,法律制度极不完备,更缺乏依法行政的强有力的机制,重人治而轻法治。从干部人事制度看,人事管理的制度化程度低,也缺乏有力的法制监督,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成为终身制。现行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弊端,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严重障碍,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严重障碍,必须进行改革。

(一)结论

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执政党和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政府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实际上就是维护自己的执政权威,增强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俞可平教授在《毫不动摇地走向法治国家》中说: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国家法律对各种政治主体的基本制约,就是要求任何其他政治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规定,都必须服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因此,各级党组织应当以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为准则,以符合和遵守国家法律为前提,来制定和审视党的各种政策、文件、指示、规定和决议。

(二)理论及实践推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各级政府官员要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带动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形成自觉遵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按照法律程序表达其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感想

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问题、都市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消费者保护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种族歧视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在当代社会,政府面临着大量复杂的公共问题,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治理难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越容易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政府越要依法行政,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权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遵守制度和规则、信仰法律的社会氛围,并通过法律、制度和规则来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政府公信力的最好方法就是依法行政,这也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 本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分析报告

分校(站、点):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日期: 年 月 日

提 纲

一、案例概要

(一)案例来源

(二)案例内容概要

二、案例分析及对策

(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二)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一)结论

(二)理论及实践推论

(三)感想

内容摘要

在当今社会,领导无疑就是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执政党和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政府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实际上就是维护自己的执政权威,增强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俞可平教授在《毫不动摇地走向法治国家》中说: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国家法律对各种政治主体的基本制约,就是要求任何其他政治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规定,都必须服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因此,各级党组织应当以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为准则,以符合和遵守国家法律为前提,来制定和审视党的各种政策、文件、指示、规定和决议。

关键词:

行政 管理 执政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概要

在当今社会,领导无疑就是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作为一把手,养尊处优惯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懒惰的思想,每天不是想着该如何工作,而是想着让媒体该如何报道自己,为自己造一造新闻轰动效应,在此,当然是正面的新闻报道,反面的新闻,你新闻媒体看着办吧。领导今天这儿视察,明天那儿执导,然而,出了事故,却以某某领导再三强调安全问题为“噱头”,媒体再报道其领导有先见之明,这就是“领导的一天”,如此作秀,怎不让其产生“惯性”,产生“依赖性”。

(一)案例来源

关于完善干部机制依法行政的案例来自于《解放日报》2011年11月10日。

(二)案例内容概要

多名目击者和当班矿工前天向记者表示,当天的私庄煤矿值班领导并未带班下井。事故发生后,矿领导齐谷明才匆忙下井,并伪装从井下逃生的假象。

按国家安监总局2010年11月15日施行的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规定,矿山企业是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的责任主体,必须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1名领导在井下现场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云南省曲靖市政府新闻办发布的消息称,经核实,事故发生在交接班过程中,夜班带班领导为安全副矿长齐谷明,早班带班领导为技术副矿长孙石奎。

前天,多名死者亲属、周围群众及当班矿工表示,当晚,齐谷明并未按规定带班下井。更让人意外的是,大班长岳友山也未下井工作。

死者尹家增的妻子李小丽和当班矿工孙书(化名)均表示,事故发生时,副矿长齐谷明在矿上睡觉。事故发生后,齐谷明并不是及时赶去救人,而是从煤矿小斜井进入矿井中。随后,从煤矿小斜井跑出,伪装带班下井后逃生的假象。

二、案例分析及对策

(一)案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解决。一些干部受“官本位”的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一旦降免职,就断了前程,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现实生活中,“不犯错误不让位”的现象,使得原本正常的“下”的干部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被调整后感到面子上过不去。特别是我们过多地宣传“优胜劣汰”,无形中使人产生上的是能人,下的是庸才的想法,对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建立造成舆论上的负面效应。还有,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干部一旦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相关待遇取消,物质收入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难度。

第二、标准不够科学,可操作性不够强。现职机关干部大多数认为,影响建立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的主要因素是标准不够科学、准确。目前,对于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有了一些原则性的标准,但还不很具体,缺乏可操作性。对一些具体工作中的问题难以把握。

第三3、配套制度和政策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备。长期以来,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没有分层次、分类别提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要求,干部考察中不能按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准确评价干部的胜任度比较困难。特别是如何明确界定干部的潜在实绩和明显实绩、个人成绩与集体成绩、历史成绩和现实成绩方面还存在难度。评价不准确,就难使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调整得心服口服。另外,对调整下来的干部妥善安置的相关政策滞后,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正常退出。

(二)行政管理学理论依据

第一,政策执行需要政策执行者喝政策对象的相互理解和自觉投入,而思想教育手段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思想教育手段引导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自觉、自愿地去贯彻和执行政策,形成合力。常用的思想引导手段有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协商和奖惩等。

第二,政府为有效地推进服务,必须建立和健全完整的公共行政组织体系。为此,权力关系和结构方式应该层次分明、统分有据、浑然一体。

第三,合理的权责分配是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成员之间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从而形成整体效能的制度保障。如果权责分配得不合理。就会造成组织内部的失调和混乱,导致阻止效能的退化。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是将领导干部正常退出的一些规定,特别是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办法等内容,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干部能上能下的认识,尤其是加深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识,正确看待干部的升降调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和荣辱观,使能上能下成为干部职务正常调整和变动的一个动态概念,正确对待个人的升降进出。三是加强对降免干部的教育,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从多方面加以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振奋精神,提高素质,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第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一是要完善岗位责任制,研究和制定科学的、统一的、有实践基础的岗位目标职责,为干部能上能下明确考核的依据。二是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定期考核,在考核中不能游离于岗位职责目标和实践之外,以保证能全面考核干部,准确、客观、公正地反映情况。三是要改进干部实绩考核的方法。考核干部的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考核的质量,而考核的质量又是决定干部称职与不称职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组织考察的基础上,干部考评工作应努力扩大民主程度,充分走群众路线,增加考核工作的群众参与程度,切实增加透明度。四是要进一步加大调整不称职、不胜任领导干部力度,疏通干部“上”和“下”的渠道。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干部能“上“和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把好领导干部队伍“入口关”。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让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让不胜任现职者在竞争中让岗。

第三、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推进领导干部正常退出。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职务任期制。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辞职制。三是实行领导干部聘任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任职试用期、任前公示、经济责任审计、考核反馈、待岗培训、谈心谈话戒勉等制度,做好各项制度的衔接配套。

三、分析的结论及其推论

建国以来,我国在改革行政管理工作方面确实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也确有一些长处。但从总体上说,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是很不完善的,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弊端:从权力配置关系方面看,权力过分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和基层企业的关系没有理顺,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从行政组织方面看,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缺乏科学依据,缺乏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和划分,纵向管理层次多,横向管理职能交叉,造成机构臃肿、层次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从行政立法方面看,法律制度极不完备,更缺乏依法行政的强有力的机制,重人治而轻法治。从干部人事制度看,人事管理的制度化程度低,也缺乏有力的法制监督,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成为终身制。现行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弊端,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严重障碍,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严重障碍,必须进行改革。

(一)结论

建设法治政府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执政党和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在建设法治政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政府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实际上就是维护自己的执政权威,增强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俞可平教授在《毫不动摇地走向法治国家》中说: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国家法律对各种政治主体的基本制约,就是要求任何其他政治组织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规定,都必须服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因此,各级党组织应当以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为准则,以符合和遵守国家法律为前提,来制定和审视党的各种政策、文件、指示、规定和决议。

(二)理论及实践推论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各级政府官员要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带动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增强,形成自觉遵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公众按照法律程序表达其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感想

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问题、都市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消费者保护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种族歧视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 依法行政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在当代社会,政府面临着大量复杂的公共问题,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治理难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越容易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政府越要依法行政,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权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遵守制度和规则、信仰法律的社会氛围,并通过法律、制度和规则来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政府公信力的最好方法就是依法行政,这也是政治文明的体现。


相关文章

  • 阜宁县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 阜宁县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查看


  • 中共杭州市教育局委员会杭州市教育局
  • 中共杭州市教育局委员会 杭州市教育局 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分工 为切实加强市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的要求,增强责任意识,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情 ...查看


  • A关于在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建立健全决策目标体系的意见
  • 关于在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建立健全决策目标体系的意见 作者:静海党建网 | 发布时间:2011-02-23 | 栏目:干部工作 | 浏览量:25次 内容导读:为深入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 ...查看


  •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3号
  • 平安办发„2009‟23号 白银市平川区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驻平有关企 事业单位: 根据白银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全生产&quo ...查看


  •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县纪委: 根据县纪委办公室<关于对2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精神(民纪办发[20**]6号),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了对照自查,现将对照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 ...查看


  • 关于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 关于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有效机制研究,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我国目前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有效机制,进行深 ...查看


  • 尚勇同志在省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江西廉政网(精)
  • 扎实构建惩防体系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为实现江西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0年1月18日) 尚勇 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江西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查看


  • 2011最高院工作报告) 1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王胜俊 2011年03月20日05: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第十一 ...查看


  • 2011最高院工作报告
  •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