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控制的不同视角

第18卷第3期2010年7月

系统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Vo1.18No.3July ,2010

管理控制的不同视角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管理控制”是一个有争议的名词或概念,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控制论角度、从财务会计出发的战略全局摘要:

角度、行为科学角度) 审视管理控制的内涵和实质。最后给出狭义管理控制与广义管理控制的概念。

关键词:管理控制、控制论、战略、行为科学N949;F224.1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08(2010)03-0046-03

管理控制的概念从第一次提出以来,就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的管理控制是作为管理的一种职能出现的。到20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的出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来研现,有许多学者从控制论、究管理控制。后来,又有更多的学者从会计和财务角度提出管理控制。目前占据主流的观点是从会计和财务角度出发的管理控制。但是,从行为科学角度去思考可能更有价值。

难即时和自动完成。

第二,控制论中的简单的信息反馈,是指信息内涵比较确定、单纯;而管理控制信息的内涵则往往不确定、复杂,是各种信息汇集的一个信息系统。可见,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控制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三,控制论中的控制的目的是能及时纠正系统运行中的偏差,使其保持在允许的范围;管理控制中的控制目的,实质上不仅仅是纠正偏差,实现既定目标,还要不断创新,达到更高目标。换句话说,真正的管理控制远不止限于衡量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而是要通过采取措施,把不符合要求的活动拉回到正常战略轨道上来。

1. 从控制论角度看管理控制

首先强调控制论对管理控制概念的影响。许多学者都认为正规的控制必须在本质上反映控制论的思想。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管理控制认为,管理控制是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所构成的信息反馈回路。

仔细分析,控制论中的控制与管理中的控制,从控制基本过程、控制的信息反馈特点,以及控制的系统性方面看是具有共性的[1]。但控制论中的控制与管理中的控制也有所区别:

第一,控制论中的控制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即时可付诸实施的或在一定程序下是可自动纠偏的。管理控制则相对复杂得多,无论是信息反馈系统,还是纠正偏差系统都很

2. 从财务会计出发、以战略全局角度看管理

控制

可以说,应用管理控制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绩效。管理控制,作为改善绩效的手段,可以说是新近才出现的创新名词。“管理控制”首先在美国企业界以预算控制,成本分析,盈利性研究等等形式开始出现。可以看出它们是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标准来测度。目前的发展表现为该名词运用范围

收稿日期:2009-12-3

作者简介:杜栋(1964—),男,陕西户县人,河海大学商学院(常州)教授,研究方向:管理控制理论与方法。E-mail :[email protected]

-46-

的扩展,已涉及战略,远远超过了管理本身的控制。也就是说,最初以成本的概念为重心,到后来的预算控制,最为先进的企业目前已发展到中、长期规划的运用。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美国哈佛大学的罗伯特N ·安东尼提出了管理控制理论,使得管理控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系统活动。安东尼对管理控制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

“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富于效率和效果地获取和使用资源的过程。”

[2]他认为,管理控制处于战略计划和任务执行的中间。即其一个极端是战略规划,另一个极端是任务执行。战略计划的任务是为整体组织设置长期发展的目标。操作控制的任务是确保组织内各项即时任务的实现。管理控制则是联结二者的过程。换句话说,安东尼将管理控制局限在组织的中层,用它连接高层的战略计划和低层的作业控制。这样给管理控制下定义,目的是划定管理控制同战略规划与任务执行相区别的界限。

实际上,将整个管理的工作分解为战略性的长期过程和执行性的短期过程可以与管理实践更一致。管理控制是连接战略规划和任务执行的桥梁,没有有效的管理控制,不仅导致组织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而且作业控制也将迷失方向。

战略规划的重点在长期目标的实现,任务执行的重点在短期工序的运行,而管理控制则介于两者之间。在战略规划过程中计划过程更为重要,在任务执行中控制过程更为重要,而在管理控制中计划和控制同等重要。

(1)管理控制和战略规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战略规划是确定组织目标、决定新战略的过程;管理控制是决定如何落实战略的过程。

战略规划过程几乎总是只涉及组织中的一部分:包括重新检查其中一些战略,也许改变它们,也许采纳新的战略(来源于预计威胁或未来机会)。而管理控制过程必须纳入整个组织:重要的是保证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由一系列的步骤一个接一个地发生。

可以看出,战略在总体上指明了高层管理者期望组织前进的方向。在任一给定的时间,组织依据业已接受的战略来进行。管理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战略被执行,从而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战略提出往往涉及相当少的人,而管理控制过程涉及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和员工。

(2)管理控制和任务执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任务执行是保证特别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任务执行常常被描述为管理控制的一部分。

在管理控制中重点在于组织单元。而在任务执行中重点在于这些组织单元的特定任务。

管理控制往往涉及各类活动,管理者在战略指导下判断与决策如何做以控制各项活动;任务控制与特殊任务相关,对于大部分任务,则不需要判断什么应该做,只需按规程去做。

全面地看,组织或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至少有三种:一是战略规划或控制;二是管理控制,即战略实施控制;三是任务执行或控制。战略控制考虑的是设置和制定整个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作业控制考虑的是确保作业和任务的可靠执行;而管理控制的过程设计则是为了确保整体目标能够进一步分解和落实部门目标和日常任务,并能够被所有组织成员以一种合作的形式执行,以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括这三方面的控制。而我们目前所谈的管理控制实际是管理控制的狭义解释,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

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使战略被执行,从而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管理控制是管理者执行战略、实现目标的工具之一。值得肯定的是,

安东尼从战略角度上来看管理控制。但是由于战略的产生来源于偶然因素而非故意设计,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制定过程就十分复杂,并且难以界定。安东尼将管理控制理论的研究置于战略领域内,显然认识到战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但是他并未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而且,安东尼当时的观点集中于通过会计基本原理来研究计划与控制,而很少涉及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因素。然而,尽管他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还是对管理控制理论做出了最初的、开拓性的贡献。

3. 从行为科学角度看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涉及一系列活动,它们包括:计划组织应该做什么;协调组织中多个部门的行为;传递信息和评价信息;如果需要,决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影响人们去改变他们的行为。后来,安东尼在对以前的理论进行检验和修订的过程中,重新界定了管理控制的内涵,从行为的角度看,认为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落实组织战略的过程”。这一观点已成为管理控制理论发展的主流。

-47-

高层管理者希望组织能够实现组织目标,然而,组织中的成员也都有各自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无法同组织的目标完全一致的。管理控制系统应该尽可能保证

“目标一致性”,也即意味着组织中个人的目标应该尽可能地同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控制的中心问题就是引导他们在寻找个人目标实现的同时,帮助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也叫做目标合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个人目标实现的前提,个人目标只能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得到实现。

管理控制系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它应该用目标一致的方式来影响行为。对于企业而言,所有企业都要实施管理控制,当企业领导将员工分散的各自的努力团结起来带领企业向目标迈进时,他们需要使用管理控制系统。

后来,罗沃依对管理控制进行了范围更宽泛的研究,并给出一个更具综合性的概念界定:“一种为组织信息的寻找、搜集、传输和反馈而设计的系统,目的在于确保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使雇员的工作行为根据一系列经营分目标(符合组织整体目标)得以衡量,以使二者的差异得以协调和纠正。”这种更为广泛的观点强调了管理控制系统帮助组织自我管制的一整套范围广泛的控制机制。

进一步看,管理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目标与手段链。杰. 梅叶认为,任何与企业目标并相应地与实现目标的必须手段相联系的行动都可以被称作领导。如果某个负责人的行动表现为利用其可支配的手段以实现要求他必须达成的某个目标,则其行为属于管理的范畴。如果目标既定,手段的运用本身也已既定,不存在行为者自主行动的空间,则可以明确地认定这类行动属于执行性质[3]。根据这个分析,管理介于领导与执行之间,前者即可控制目标,又可控制手段,而后者则既不能控制目标,亦不能控制手段。管理活动表现为一个负责人为达成某种既定目标而对其可支配的手段的最优运用。

大内和马奎尔进一步研究了行为控制与结果控制。认为,

当管理者清楚地了解手段-目标关系时,他们相对更依赖行为控制;而当面临复杂、相互依赖的任务且管理者缺乏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时,他们更多地使用结果控制。

可见,对以上定义的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包括研究需确定的目标,可支配的手段以及如何进行最优化调整。这些也很好地说明了管理控制的含-48-

义。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对组织中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管理者是管理控制的主力军。但是,

管理者离不开组织中的其他成员而孤立进行控制。管理控制行为因素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行为因素的调控,促进员工个人工作目标与企业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程度,提高组织绩效。

4. 总结与讨论

由于种种混淆,控制一词的名声不是太好。因此企业对管理控制的运用一开始便遇到了一种心理障碍。由于这个原因,一些人曾试图变换以下用词,如“预算管理”“、管理咨询”等。但这只强调了管理控制的某个侧面,而且没有特别指出这个概念所强调的成功目的。尽管不甚完美,“管理控制”概念仍不失为所有这些术语中最不错的一个,而且它在实践中也已得到了承认。这个术语在企业中的逐渐渗透和成功使用要求我们不断地做出努力以揭示其内容和特征。

当然,应该看到,正统的管理控制理论过于内视———对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计划和控制之间的区分,限制了控制功能的反馈机制。应该用一种更为全面的控制概念,代替用管理活动的层级来对应管理控制范围的狭义概念。

总之,广义管理控制认为管理控制是组织采取的引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所有方法和手段,这种控制是通过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实施的,强调管理控制就是管理的控制职能。狭义管理控制,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管理控制问题,认为管理控制是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构成的信息反馈回路,它的目标是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参考文献

[1]杜栋. 管理控制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6-87[2]Robert N.Anthony,Vijay Govindarajan.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M].McGraw-Hill,INC.1998:18-19

[3][法]J. 梅叶. 管理控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4(3):311-314.

[4]胡刚等.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6):172-176.

[5]Kariv O,Hakimi S L .An algorithm approach to network lo cation problems,part Ⅱ:athe p-medians[J]S.IAMJ.Appl.Math,

(下转第56页)

A Raiffia Ruling Based on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HUANG Zhi-ming DOND Xiong-bao

(Schoolof Managemen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profit sharing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of debate during the collective virtual enterprises. The profit-sharing method is partly dependent on the modality for co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ptimized partner-selection based on core-capability for the virtual enterprises, the author proposes a Raiffa ruling which based on the core-capability and called by the quantified indicators of it ,in order to make the profit sharing more reasonable.

Key words :Virtual enterprise ;Core-capability ;Profit sharing ;Raiffa ruling

!!!!!!!!!!!!!!!!!!!!!!!!!!!!!!!!!!!!!!!!!!!

(上接第48页)1997,37:539-560.

[6]AryaV,Garg N,Khandekar R ,et al .Local search heuristics for p-median and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J].SIAMJournal on computing,2004,33(3):544-562.

[7]GarcyM R,Johnson D S .Computersand intractability:a guide to the theory of NP-completeness[M].SanFrancisco,CA:Freeman,2002:318-324.

Management Control

DU Dong

(Haihe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2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 anagement Control is a controversial concept,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the substance of management control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puts forward the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concept of management control.

M anagement Control;Cybernetics;Strategy;Behavioral science Key words :

!!!!!!!!!!!!!!!!!!!!!!!!!!!!!!!!!!!!!!!!!!!

(上接第52页)

[4]胡刚等.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172-176. 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6):

[5]Kariv O,Hakimi S L .An algorithm approach to network lo cation problems,part Ⅱ:athe p-medians[J]S.IAMJ.Appl.Math, 1997,37:539-560.

[6]AryaV,Garg N,Khandekar R ,et al .Local search heuristics for

p-median and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J].SIAMJournal on computing,2004,33(3):544-562.

[7]GarcyM R,Johnson D S .Computersand intractability:a guide to the theory of NP-completeness[M].SanFrancisco,CA:318-324. Freeman,2002:

The Study of Greedy Dropping Heuristic Algorithm in Discrete Network Location

GUAN Huai-qing ZHANG Bi-xi OU Jiang-yan

(School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distribution center site selection tak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 a discrete network location model as P-median model and its general iterative method which is Greedy Dropping Heuristic Algorithm, and develops an improved P-median model, which made the model more ob-jective, scientific and more practical. And a simple case is employed to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selection i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and provide theory references in the decision of real loc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Greedy Dropping Heuristic Algorithm; Network location; Location model -56-

第18卷第3期2010年7月

系统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Vo1.18No.3July ,2010

管理控制的不同视角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管理控制”是一个有争议的名词或概念,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控制论角度、从财务会计出发的战略全局摘要:

角度、行为科学角度) 审视管理控制的内涵和实质。最后给出狭义管理控制与广义管理控制的概念。

关键词:管理控制、控制论、战略、行为科学N949;F224.1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08(2010)03-0046-03

管理控制的概念从第一次提出以来,就一直存在争议。早期的管理控制是作为管理的一种职能出现的。到20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的出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来研现,有许多学者从控制论、究管理控制。后来,又有更多的学者从会计和财务角度提出管理控制。目前占据主流的观点是从会计和财务角度出发的管理控制。但是,从行为科学角度去思考可能更有价值。

难即时和自动完成。

第二,控制论中的简单的信息反馈,是指信息内涵比较确定、单纯;而管理控制信息的内涵则往往不确定、复杂,是各种信息汇集的一个信息系统。可见,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控制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三,控制论中的控制的目的是能及时纠正系统运行中的偏差,使其保持在允许的范围;管理控制中的控制目的,实质上不仅仅是纠正偏差,实现既定目标,还要不断创新,达到更高目标。换句话说,真正的管理控制远不止限于衡量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而是要通过采取措施,把不符合要求的活动拉回到正常战略轨道上来。

1. 从控制论角度看管理控制

首先强调控制论对管理控制概念的影响。许多学者都认为正规的控制必须在本质上反映控制论的思想。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管理控制认为,管理控制是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所构成的信息反馈回路。

仔细分析,控制论中的控制与管理中的控制,从控制基本过程、控制的信息反馈特点,以及控制的系统性方面看是具有共性的[1]。但控制论中的控制与管理中的控制也有所区别:

第一,控制论中的控制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反馈,它的纠正措施往往是即时可付诸实施的或在一定程序下是可自动纠偏的。管理控制则相对复杂得多,无论是信息反馈系统,还是纠正偏差系统都很

2. 从财务会计出发、以战略全局角度看管理

控制

可以说,应用管理控制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绩效。管理控制,作为改善绩效的手段,可以说是新近才出现的创新名词。“管理控制”首先在美国企业界以预算控制,成本分析,盈利性研究等等形式开始出现。可以看出它们是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标准来测度。目前的发展表现为该名词运用范围

收稿日期:2009-12-3

作者简介:杜栋(1964—),男,陕西户县人,河海大学商学院(常州)教授,研究方向:管理控制理论与方法。E-mail :[email protected]

-46-

的扩展,已涉及战略,远远超过了管理本身的控制。也就是说,最初以成本的概念为重心,到后来的预算控制,最为先进的企业目前已发展到中、长期规划的运用。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美国哈佛大学的罗伯特N ·安东尼提出了管理控制理论,使得管理控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系统活动。安东尼对管理控制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

“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富于效率和效果地获取和使用资源的过程。”

[2]他认为,管理控制处于战略计划和任务执行的中间。即其一个极端是战略规划,另一个极端是任务执行。战略计划的任务是为整体组织设置长期发展的目标。操作控制的任务是确保组织内各项即时任务的实现。管理控制则是联结二者的过程。换句话说,安东尼将管理控制局限在组织的中层,用它连接高层的战略计划和低层的作业控制。这样给管理控制下定义,目的是划定管理控制同战略规划与任务执行相区别的界限。

实际上,将整个管理的工作分解为战略性的长期过程和执行性的短期过程可以与管理实践更一致。管理控制是连接战略规划和任务执行的桥梁,没有有效的管理控制,不仅导致组织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而且作业控制也将迷失方向。

战略规划的重点在长期目标的实现,任务执行的重点在短期工序的运行,而管理控制则介于两者之间。在战略规划过程中计划过程更为重要,在任务执行中控制过程更为重要,而在管理控制中计划和控制同等重要。

(1)管理控制和战略规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战略规划是确定组织目标、决定新战略的过程;管理控制是决定如何落实战略的过程。

战略规划过程几乎总是只涉及组织中的一部分:包括重新检查其中一些战略,也许改变它们,也许采纳新的战略(来源于预计威胁或未来机会)。而管理控制过程必须纳入整个组织:重要的是保证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由一系列的步骤一个接一个地发生。

可以看出,战略在总体上指明了高层管理者期望组织前进的方向。在任一给定的时间,组织依据业已接受的战略来进行。管理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战略被执行,从而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战略提出往往涉及相当少的人,而管理控制过程涉及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和员工。

(2)管理控制和任务执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任务执行是保证特别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任务执行常常被描述为管理控制的一部分。

在管理控制中重点在于组织单元。而在任务执行中重点在于这些组织单元的特定任务。

管理控制往往涉及各类活动,管理者在战略指导下判断与决策如何做以控制各项活动;任务控制与特殊任务相关,对于大部分任务,则不需要判断什么应该做,只需按规程去做。

全面地看,组织或企业内部控制活动至少有三种:一是战略规划或控制;二是管理控制,即战略实施控制;三是任务执行或控制。战略控制考虑的是设置和制定整个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作业控制考虑的是确保作业和任务的可靠执行;而管理控制的过程设计则是为了确保整体目标能够进一步分解和落实部门目标和日常任务,并能够被所有组织成员以一种合作的形式执行,以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管理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括这三方面的控制。而我们目前所谈的管理控制实际是管理控制的狭义解释,主要指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因此,管理控制既是执行组织战略的一个系统,又是组织内部控制的一个系统。

管理控制的目的是使战略被执行,从而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管理控制是管理者执行战略、实现目标的工具之一。值得肯定的是,

安东尼从战略角度上来看管理控制。但是由于战略的产生来源于偶然因素而非故意设计,战略、规划和目标的制定过程就十分复杂,并且难以界定。安东尼将管理控制理论的研究置于战略领域内,显然认识到战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但是他并未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而且,安东尼当时的观点集中于通过会计基本原理来研究计划与控制,而很少涉及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因素。然而,尽管他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还是对管理控制理论做出了最初的、开拓性的贡献。

3. 从行为科学角度看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涉及一系列活动,它们包括:计划组织应该做什么;协调组织中多个部门的行为;传递信息和评价信息;如果需要,决定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影响人们去改变他们的行为。后来,安东尼在对以前的理论进行检验和修订的过程中,重新界定了管理控制的内涵,从行为的角度看,认为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落实组织战略的过程”。这一观点已成为管理控制理论发展的主流。

-47-

高层管理者希望组织能够实现组织目标,然而,组织中的成员也都有各自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无法同组织的目标完全一致的。管理控制系统应该尽可能保证

“目标一致性”,也即意味着组织中个人的目标应该尽可能地同组织的目标相一致。

控制的中心问题就是引导他们在寻找个人目标实现的同时,帮助实现组织的目标,这也叫做目标合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个人目标实现的前提,个人目标只能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得到实现。

管理控制系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它应该用目标一致的方式来影响行为。对于企业而言,所有企业都要实施管理控制,当企业领导将员工分散的各自的努力团结起来带领企业向目标迈进时,他们需要使用管理控制系统。

后来,罗沃依对管理控制进行了范围更宽泛的研究,并给出一个更具综合性的概念界定:“一种为组织信息的寻找、搜集、传输和反馈而设计的系统,目的在于确保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使雇员的工作行为根据一系列经营分目标(符合组织整体目标)得以衡量,以使二者的差异得以协调和纠正。”这种更为广泛的观点强调了管理控制系统帮助组织自我管制的一整套范围广泛的控制机制。

进一步看,管理活动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目标与手段链。杰. 梅叶认为,任何与企业目标并相应地与实现目标的必须手段相联系的行动都可以被称作领导。如果某个负责人的行动表现为利用其可支配的手段以实现要求他必须达成的某个目标,则其行为属于管理的范畴。如果目标既定,手段的运用本身也已既定,不存在行为者自主行动的空间,则可以明确地认定这类行动属于执行性质[3]。根据这个分析,管理介于领导与执行之间,前者即可控制目标,又可控制手段,而后者则既不能控制目标,亦不能控制手段。管理活动表现为一个负责人为达成某种既定目标而对其可支配的手段的最优运用。

大内和马奎尔进一步研究了行为控制与结果控制。认为,

当管理者清楚地了解手段-目标关系时,他们相对更依赖行为控制;而当面临复杂、相互依赖的任务且管理者缺乏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时,他们更多地使用结果控制。

可见,对以上定义的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包括研究需确定的目标,可支配的手段以及如何进行最优化调整。这些也很好地说明了管理控制的含-48-

义。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对组织中各项管理活动的控制,管理者是管理控制的主力军。但是,

管理者离不开组织中的其他成员而孤立进行控制。管理控制行为因素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行为因素的调控,促进员工个人工作目标与企业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程度,提高组织绩效。

4. 总结与讨论

由于种种混淆,控制一词的名声不是太好。因此企业对管理控制的运用一开始便遇到了一种心理障碍。由于这个原因,一些人曾试图变换以下用词,如“预算管理”“、管理咨询”等。但这只强调了管理控制的某个侧面,而且没有特别指出这个概念所强调的成功目的。尽管不甚完美,“管理控制”概念仍不失为所有这些术语中最不错的一个,而且它在实践中也已得到了承认。这个术语在企业中的逐渐渗透和成功使用要求我们不断地做出努力以揭示其内容和特征。

当然,应该看到,正统的管理控制理论过于内视———对于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计划和控制之间的区分,限制了控制功能的反馈机制。应该用一种更为全面的控制概念,代替用管理活动的层级来对应管理控制范围的狭义概念。

总之,广义管理控制认为管理控制是组织采取的引导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所有方法和手段,这种控制是通过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实施的,强调管理控制就是管理的控制职能。狭义管理控制,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研究管理控制问题,认为管理控制是由确定标准、评价业绩、纠正偏差构成的信息反馈回路,它的目标是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参考文献

[1]杜栋. 管理控制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6-87[2]Robert N.Anthony,Vijay Govindarajan.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M].McGraw-Hill,INC.1998:18-19

[3][法]J. 梅叶. 管理控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4(3):311-314.

[4]胡刚等.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6):172-176.

[5]Kariv O,Hakimi S L .An algorithm approach to network lo cation problems,part Ⅱ:athe p-medians[J]S.IAMJ.Appl.Math,

(下转第56页)

A Raiffia Ruling Based on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HUANG Zhi-ming DOND Xiong-bao

(Schoolof Managemen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profit sharing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of debate during the collective virtual enterprises. The profit-sharing method is partly dependent on the modality for co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optimized partner-selection based on core-capability for the virtual enterprises, the author proposes a Raiffa ruling which based on the core-capability and called by the quantified indicators of it ,in order to make the profit sharing more reasonable.

Key words :Virtual enterprise ;Core-capability ;Profit sharing ;Raiffa ruling

!!!!!!!!!!!!!!!!!!!!!!!!!!!!!!!!!!!!!!!!!!!

(上接第48页)1997,37:539-560.

[6]AryaV,Garg N,Khandekar R ,et al .Local search heuristics for p-median and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J].SIAMJournal on computing,2004,33(3):544-562.

[7]GarcyM R,Johnson D S .Computersand intractability:a guide to the theory of NP-completeness[M].SanFrancisco,CA:Freeman,2002:318-324.

Management Control

DU Dong

(HaiheUniversity, Changzhou 21302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 anagement Control is a controversial concept,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the substance of management control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puts forward the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concept of management control.

M anagement Control;Cybernetics;Strategy;Behavioral science Key words :

!!!!!!!!!!!!!!!!!!!!!!!!!!!!!!!!!!!!!!!!!!!

(上接第52页)

[4]胡刚等.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172-176. 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6):

[5]Kariv O,Hakimi S L .An algorithm approach to network lo cation problems,part Ⅱ:athe p-medians[J]S.IAMJ.Appl.Math, 1997,37:539-560.

[6]AryaV,Garg N,Khandekar R ,et al .Local search heuristics for

p-median and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J].SIAMJournal on computing,2004,33(3):544-562.

[7]GarcyM R,Johnson D S .Computersand intractability:a guide to the theory of NP-completeness[M].SanFrancisco,CA:318-324. Freeman,2002:

The Study of Greedy Dropping Heuristic Algorithm in Discrete Network Location

GUAN Huai-qing ZHANG Bi-xi OU Jiang-yan

(Schoolof Managemen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 :The strategy of distribution center site selection tak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 a discrete network location model as P-median model and its general iterative method which is Greedy Dropping Heuristic Algorithm, and develops an improved P-median model, which made the model more ob-jective, scientific and more practical. And a simple case is employed to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selection i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and provide theory references in the decision of real location selection.

Key words :Greedy Dropping Heuristic Algorithm; Network location; Location model -56-


相关文章

  • 企业内部控制的属性差异和功能分化
  • 第25卷第6期2010年11月 审计与经济研究 JOURNALOFAUDIT&ECONOMICS V01.25,No.6Nov.,2010 篓审计理论研究霪 企业内部控制的属性差异和功能分化 孙芳城1,杨兴龙2,田冠军2 (1.重庆 ...查看


  • 管理视角下的成本会计
  • 管理视角下的成本会计 主讲老师 李燕翔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了解: 1.成本会计应同时服务于外部财务报告与内部管理: 2.成本会计.成本分析.成本管理三者的联系: 3.如何根据企业管理需要选择并建立合适的成本会计方法: 4.成 ...查看


  • 成本计量模式与企业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2
  • 摘 要:成本计量模式存在着制造环节.价值链与商业模式三个视角的划分,它们反映了不同成本效益对称情形,三者间具有层次演进性.从成本与利润的关系看,企业内部就是成本计量,利润则是市场角度的成本补偿计量,企业机制就可以视为在有意义的领域做出独特或 ...查看


  • 成本计量模式与企业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1
  • 财贸研究 2009.4 成本计量模式与企业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王仲兵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成本计量模式存在着制造环节.价值链与商业模式三个视角的划分,它们反映了不同成本效益对称情形,三者间具有层次演进性.从成本与 ...查看


  • 成本计量模式与企业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 成本计量模式与企业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01-25 11:05:00 ] 作者:王仲兵 编辑:studa20 摘 要:成本计量模式存在着制造环节.价值链与商业模式三个视角的划分,它们反映了不同成本效益对称情形, ...查看


  • 游戏设计基础总结
  • 一 1. 游戏基本组成元素:玩(和游戏交互).假象(魔法圈).游戏规则(符号语言,可玩性,操作序列,任务目标,终止条件,结构).任务目标 2. 游戏:虚拟环境,参与者,按照规则行动,实现至少一个,既定重要目标,娱乐性活动. 3. 游戏可玩性 ...查看


  • 成本动因分析法在政府组织的应用_杨诚
  • 管理论坛 OF ACCOUNTING 成本动因分析法在政府组织的应用 梧州学院 杨 诚 * [摘要]文章尝试把几种企业成本动因分析法应用于政府组织成本动因的分析.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贡献:回归分析法可以在数据显著的水平上帮助识别基本的主观 ...查看


  • 管理学视角下的反洗钱监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管理学视角下的反洗钱监管 作者:王兰珠 李涛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21期 摘要:本文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以反洗钱组织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的视角归纳了规 ...查看


  • 国际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战略构想
  •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主要风险.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利率风险管理:战略构想 [中图分类号]F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