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为筷箸习俗

上海将为筷箸习俗“申遗”

筷子对于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但筷箸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被忽视已久。为了唤醒人们对筷箸文化的重视,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计划在2015年将筷箸习俗申请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用筷历史至少3000多年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简单、平凡的筷子蕴含着中国人对生活、文化、礼仪方面的丰富内涵,但筷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日渐式微,亟待加以研究、保护和弘扬。”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华龙说,“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对保护筷箸文化十分重视,不仅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研究,还把每年8月4日设为‘筷子节’,韩国也有人声称筷子是他们祖先的发明。中国的筷箸文化已经成为日、韩竞相争夺的一项文化遗产。 ” 据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的馆长蓝翔介绍,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用筷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 3000年来,一日三餐筷不离手,筷子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文化,并形成了一套礼仪和习俗,在民间的婚、丧、喜庆等礼俗都有广泛运用。

如筷子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婚庆礼仪中,成双成对的筷子意喻快生贵子、快快乐乐、和睦相处等好兆头。筷子的使用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如忌讳使用长短不齐的筷子、用筷子指人、用筷子敲击碗和盘子、将筷子插在饭头上、将筷子颠倒使用等。有的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还是一种艺术品,在筷子上题词、刻诗、绘画、烙画、镶嵌、雕镂等艺术形式多姿多彩。

筷子的使用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行为方式和宗教礼仪,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文学作品里,筷子经常成为歌颂的对象。如唐杜甫

《秋日阮隐居致椰子酒清宜具觞。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明清小说里,都有筷子的描述与情节。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筷子谜语,如“姐妹两人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她们第一尝。 ”

至少有18亿人使用筷子

上海的筷箸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上海城隍庙一带生产的筷子名声远扬,销售高档的象牙筷、乌木筷、银筷等。开埠以后,我国第一条机械化的筷子生产线就诞生在上海,提供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的筷子都是上海生产,并且作为国家礼品送给外国友人。在上海民间信仰里,筷子是有神灵的,每年腊月底祭灶、祭祖时,要放置碗筷,在筷笼边贴符祭“筷子神”。

近几十年来,上海收藏者对筷箸的兴趣如火如荼,形成收藏与研究、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一支队伍。其中,蓝翔的藏筷馆就收藏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筷子2000多双,他还出版了《筷子古今谈》、《筷子三千年》、《古今中外筷箸大观》、《筷箸史》等多种专著,被誉为“中国藏筷第一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蔡丰明研究员认为,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小小的筷子堪称中华文明的传承链,以独特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在东亚影响十分广泛,一些学者甚至将 “东亚文化圈”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重新认识筷箸习俗的文化价值,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很有意义。2014年11月7日,第十六届上海筷文化节亮相豫园。

新闻链接

用筷子有6忌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对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谈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道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十分失礼的。

据新华社

上海将为筷箸习俗“申遗”

筷子对于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但筷箸文化在现代生活中被忽视已久。为了唤醒人们对筷箸文化的重视,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计划在2015年将筷箸习俗申请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用筷历史至少3000多年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简单、平凡的筷子蕴含着中国人对生活、文化、礼仪方面的丰富内涵,但筷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日渐式微,亟待加以研究、保护和弘扬。”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徐华龙说,“与我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对保护筷箸文化十分重视,不仅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研究,还把每年8月4日设为‘筷子节’,韩国也有人声称筷子是他们祖先的发明。中国的筷箸文化已经成为日、韩竞相争夺的一项文化遗产。 ” 据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的馆长蓝翔介绍,我国有文献记载的用筷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 3000年来,一日三餐筷不离手,筷子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生活文化,并形成了一套礼仪和习俗,在民间的婚、丧、喜庆等礼俗都有广泛运用。

如筷子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婚庆礼仪中,成双成对的筷子意喻快生贵子、快快乐乐、和睦相处等好兆头。筷子的使用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如忌讳使用长短不齐的筷子、用筷子指人、用筷子敲击碗和盘子、将筷子插在饭头上、将筷子颠倒使用等。有的筷子不仅是一种餐具,还是一种艺术品,在筷子上题词、刻诗、绘画、烙画、镶嵌、雕镂等艺术形式多姿多彩。

筷子的使用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行为方式和宗教礼仪,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文学作品里,筷子经常成为歌颂的对象。如唐杜甫

《秋日阮隐居致椰子酒清宜具觞。 ”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明清小说里,都有筷子的描述与情节。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筷子谜语,如“姐妹两人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她们第一尝。 ”

至少有18亿人使用筷子

上海的筷箸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上海城隍庙一带生产的筷子名声远扬,销售高档的象牙筷、乌木筷、银筷等。开埠以后,我国第一条机械化的筷子生产线就诞生在上海,提供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的筷子都是上海生产,并且作为国家礼品送给外国友人。在上海民间信仰里,筷子是有神灵的,每年腊月底祭灶、祭祖时,要放置碗筷,在筷笼边贴符祭“筷子神”。

近几十年来,上海收藏者对筷箸的兴趣如火如荼,形成收藏与研究、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一支队伍。其中,蓝翔的藏筷馆就收藏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筷子2000多双,他还出版了《筷子古今谈》、《筷子三千年》、《古今中外筷箸大观》、《筷箸史》等多种专著,被誉为“中国藏筷第一人”。

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蔡丰明研究员认为,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8亿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的用筷习俗皆由我国传入。小小的筷子堪称中华文明的传承链,以独特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在东亚影响十分广泛,一些学者甚至将 “东亚文化圈”形象地称为“筷子文化圈”。重新认识筷箸习俗的文化价值,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很有意义。2014年11月7日,第十六届上海筷文化节亮相豫园。

新闻链接

用筷子有6忌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对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礼仪上的忌讳:

一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时,不能一手拿一根筷子随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盏或茶杯。 二忌掷筷:在餐前发放筷子时,要把筷子一双双理顺,然后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餐桌前;距较远时,可以请人递过去,不能随手掷在桌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一横一竖交叉摆放,不能一根是大头,一根是小头。筷子要摆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搁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暂时离开时,要把筷子轻轻搁在桌子上或餐碟边,不能插在饭碗里。

五忌挥筷:在夹菜时,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六忌舞筷:谈话时不要把筷子当作道具,在餐桌上乱舞,也不要在请别人用菜时,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这样做是十分失礼的。

据新华社


相关文章

  • 上海清明节习俗介绍
  • 上海清明节习俗介绍 传统的清明节就快要到了,你对上海清明节的习俗知道多少?不知道没关系! 下面本文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上海清明节的习俗,感兴趣的朋友赶快了解一下 吧.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 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 ...查看


  • 上海2016春节习俗
  • 各地春节习俗--上海 老上海过年习俗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之称是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下令全国改行阳历,随之,新年 ...查看


  • 春节手抄报资料之上海春节习俗
  •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之称是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下令全国改行阳历,随之,新年也应换在阳历元旦了.然而农历新年毕竟已 ...查看


  • 清明节手抄报:上海清明节习俗
  •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 ...查看


  • 三寸金莲:缠足习俗的社会化过程
  • 摘要:男权文化为滋生缠足陋习提供了土壤,但缠足习俗的普及推广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诸如审美观念.贵贱标识.求同心理以及母亲对女儿身体的规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缠足习俗远远超出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这一话语所能涵盖的内容,它是一部女性身体社会化 ...查看


  • 迎新年手抄报:上海过年习俗
  • 腊月二十三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腊月二十三傍晚,天未黑之前(因为天黑灶王爷就回来了),家家户户要"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二十五为诸神下界之日. 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除夕之夜 ...查看


  • 春节手抄报:上海新春习俗
  • 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有的用纸和竹丝做 ...查看


  • 迎新年黑板报:上海的过年习俗
  • 旧时,一到春节乞丐就多起来了.有一种乞丐,他们不是因为家中贫困而去行乞,而是为行孝道.据传,老年人活到九九八十一岁有一道鬼门关,只有吃了"百家饭"才可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关.于是家有老人的孝男孝女们在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 ...查看


  •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 <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课题名称 科 目 <社会生活的变化> 历史 年级 初二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初二的学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能力,能较深的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变化.但由于其生活阅历较少,加上对父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