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警察制式服装变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警察服装共进行过八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丰富了人民警察服装的品种,推动了人民警察服装质量与世界接轨。

五〇式警服(1950-1955年)1950年2月8日,公安部向政务院报送《公安部及其所属武装部队服装样式草案》。2月11日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该方案,新中国

第一代人民警察服装诞生。五〇式警服与当时的人民解放军服装基本相同。

五五式警服(1956-1957年)

1955年11月11日,公安部上报国务院《公安部关于自一九五六年实行中国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帽徽制式的报告》。12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

五五式警服于1956年夏季开始装备全国民警。

五八式警服(1958-1965年)

五八式警服与五五式警服基本相同,主要是增加了领章。各警种一律佩戴领章。

六五式警服(1966-1971年)

上世纪60年代极“左”倾思潮泛滥,一些群众对仿照苏联等国家警服而制作的五五式警服提出批评。1966年3月9日,公安部向国务院报送《公安部关于人民警察服装改革问题的请示报告》。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六五式警服于1967年开始施行。其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服装相同。

七二式警服(1972-1983年)

为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1972年1月,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七二式警服开始施行。

八三式警服(1984-1988年)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党中央提出恢复和加强公安工作。公安部从1981年着手进行人民警察服装制式改革,于1983年完成总体设计方案。

1984年4月25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公安干警换发八三式警服的通知》。1985年全国人民警察统一穿着八三式警服。

八九式警服(1989-1999年)

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通知,对八三式警服进行改革。八九式服装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了警衔制。

九九式警服(2000年至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应济的发展,八九式警服已经很不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要求。为此,公安部从1999年初开始着手进行警服改革的准备工作。1999年3月,公安部在北京召开了警服设计评审会。6月28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和警衔标志的请示》,7月中上旬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圈阅批准。根据工作计划,公安部、财政部共同部署组织哈尔滨、深圳、大连三城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新警服进行试穿。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试穿以及广泛征求各警种、各层次人民警察和社会各界意见,经过专家多次论证、评审,新式警服最后定型,2000年10月1日开始,全国人民警察陆续换发九九式警服。

九九式警服形成比较完整的警服系列,分为常服、执勤服、作训服和多功能服。常服,春秋、冬执勤服面料采用毛涤混纺哔叽;夏执勤服、外穿制式衬衣采用交织绸;作训服面料采用精梳混纺格子布;多功能服面料采用聚氨酯防水透湿复合布。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蓝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浅蓝色。九九式警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号型制,在全国制服行业内首次实行量体套号,直接将警服发到民警个人手里,大大提高了警服的合体率,减少了库存,节约了经费。

帽徽由内嵌国徽、长城图案的盾牌、橄榄枝及带有汉字“警察”和英文“PO鄄LICE”的飘带组成,为银色镂空设计。采用锌合金镀铬工艺制作而成。领花由内嵌五星的盾牌和倒人字橄榄枝组成,采用银色镂空设计。分为金属领花和电脑刺绣两种:金属领花用于常服,电脑刺绣领花直接绣于夏执勤服和制式衬衣。胸徽由内嵌飘带的盾牌、直杠、橄榄枝组成,并标明民警所属地区或单位;警号由银色阿拉伯数字组成,标明民警的编号;臂章是由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五星、飘带、长城图案及橄榄枝组成的盾形织物,它表明了警察的隶属,如公安、司法等。警衔由星、杠、折杠、橄榄枝等组合而成。警衔分为三种:硬警衔用于常服,软警衔用于执勤服,套式警衔用于训练服和多功能服。

九九式警服在款式、颜色、面料等方面所做的改革,既体现了人民警察执法的尊严,又增进了人民群众的亲切感,既与国际警察服装接轨,又体现出我国警察服装的民族性。

2006年7月12日,为满足基层民警执勤需要,公安部上报国务院《关于启用改进后人民警察执勤服的请示》。改进后人民警察春秋、夏、冬执勤服系列,将金属胸徽、警号、肩章一律改为软质服饰,增加了佩戴对讲机软袢。1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启用改进后人民警察执勤服的通知》。(图片由辽宁沈阳民警赵敬东提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警察服装共进行过八次重大改革,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丰富了人民警察服装的品种,推动了人民警察服装质量与世界接轨。

五〇式警服(1950-1955年)1950年2月8日,公安部向政务院报送《公安部及其所属武装部队服装样式草案》。2月11日周恩来总理批准了该方案,新中国

第一代人民警察服装诞生。五〇式警服与当时的人民解放军服装基本相同。

五五式警服(1956-1957年)

1955年11月11日,公安部上报国务院《公安部关于自一九五六年实行中国人民警察新式服装、装备、帽徽制式的报告》。12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

五五式警服于1956年夏季开始装备全国民警。

五八式警服(1958-1965年)

五八式警服与五五式警服基本相同,主要是增加了领章。各警种一律佩戴领章。

六五式警服(1966-1971年)

上世纪60年代极“左”倾思潮泛滥,一些群众对仿照苏联等国家警服而制作的五五式警服提出批评。1966年3月9日,公安部向国务院报送《公安部关于人民警察服装改革问题的请示报告》。1966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六五式警服于1967年开始施行。其制式、技术规格和质量均与解放军干部服装相同。

七二式警服(1972-1983年)

为区别军、警服装,突出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1972年1月,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的通知》。七二式警服开始施行。

八三式警服(1984-1988年)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党中央提出恢复和加强公安工作。公安部从1981年着手进行人民警察服装制式改革,于1983年完成总体设计方案。

1984年4月25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公安干警换发八三式警服的通知》。1985年全国人民警察统一穿着八三式警服。

八九式警服(1989-1999年)

1989年6月30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通知,对八三式警服进行改革。八九式服装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了警衔制。

九九式警服(2000年至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应济的发展,八九式警服已经很不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要求。为此,公安部从1999年初开始着手进行警服改革的准备工作。1999年3月,公安部在北京召开了警服设计评审会。6月28日,公安部、财政部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改革人民警察服装和警衔标志的请示》,7月中上旬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圈阅批准。根据工作计划,公安部、财政部共同部署组织哈尔滨、深圳、大连三城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新警服进行试穿。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试穿以及广泛征求各警种、各层次人民警察和社会各界意见,经过专家多次论证、评审,新式警服最后定型,2000年10月1日开始,全国人民警察陆续换发九九式警服。

九九式警服形成比较完整的警服系列,分为常服、执勤服、作训服和多功能服。常服,春秋、冬执勤服面料采用毛涤混纺哔叽;夏执勤服、外穿制式衬衣采用交织绸;作训服面料采用精梳混纺格子布;多功能服面料采用聚氨酯防水透湿复合布。颜色选用国际上警察通用的藏蓝色。高级警官衬衫采用白色,普通民警衬衫采用浅蓝色。九九式警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号型制,在全国制服行业内首次实行量体套号,直接将警服发到民警个人手里,大大提高了警服的合体率,减少了库存,节约了经费。

帽徽由内嵌国徽、长城图案的盾牌、橄榄枝及带有汉字“警察”和英文“PO鄄LICE”的飘带组成,为银色镂空设计。采用锌合金镀铬工艺制作而成。领花由内嵌五星的盾牌和倒人字橄榄枝组成,采用银色镂空设计。分为金属领花和电脑刺绣两种:金属领花用于常服,电脑刺绣领花直接绣于夏执勤服和制式衬衣。胸徽由内嵌飘带的盾牌、直杠、橄榄枝组成,并标明民警所属地区或单位;警号由银色阿拉伯数字组成,标明民警的编号;臂章是由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五星、飘带、长城图案及橄榄枝组成的盾形织物,它表明了警察的隶属,如公安、司法等。警衔由星、杠、折杠、橄榄枝等组合而成。警衔分为三种:硬警衔用于常服,软警衔用于执勤服,套式警衔用于训练服和多功能服。

九九式警服在款式、颜色、面料等方面所做的改革,既体现了人民警察执法的尊严,又增进了人民群众的亲切感,既与国际警察服装接轨,又体现出我国警察服装的民族性。

2006年7月12日,为满足基层民警执勤需要,公安部上报国务院《关于启用改进后人民警察执勤服的请示》。改进后人民警察春秋、夏、冬执勤服系列,将金属胸徽、警号、肩章一律改为软质服饰,增加了佩戴对讲机软袢。11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启用改进后人民警察执勤服的通知》。(图片由辽宁沈阳民警赵敬东提供)


相关文章

  • 警察服装发展史
  • 警察服装历史 晚清民国 警察在中国的出现还是在本世纪初.1902 年以后,清政府仿效东西方各国建立警察机构,但警察的服饰从形式到章程都没有统一规定.到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 年全国才有了统一的警察服装.民国时期的警服也先后经历了11次 ...查看


  • 公安执法资格考试单选题
  • -------------------------------------------------------------------------------- 1,单选题:下列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任务( ). A. 维护国家统一 ...查看


  • 公安学基础理论 1
  • 公安学基础理论 概述 一.内容 1.基本规律 2.基本对策 3.基本要素--组织要素.意识要素.实物要素.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是警察产生的() A.政治条件 B.文化条件 C.经济条件 D.社会条件 C 二.警察制度的发展历程 信息 ...查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经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通过,199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公布:根据2012年10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2012年10月26日中 ...查看


  • 人民警察法单选
  • <人民警察法>的立法依据是(). A 宪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组织法 A 以下哪项属于<人民警察法>的立法宗旨?() A保护人民警察人身安全 B保障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 C保护人民警察合法权利 D保障人民警察 ...查看


  • 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着装风纪规定
  • 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行政执法人员着装风纪规定 第一条 为严明风纪,树立市政.公路行政执法人员良好的社会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政.公路系统各级行政执法单位持有有效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 未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 ...查看


  •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严格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管理
  •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 长期以来,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是保障城市健康运行.改善城市秩序.提升城市品质.服务城市居民.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城市管理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不完善,各级地方政府或多或少地存 ...查看


  • 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库
  • 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 一.判断题 1.警察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 ) 2.警察的任务是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 ) 3.世界各国都拥有自己的警察力量,有的国家甚至 ...查看


  • 广东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 <广东省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对保安服务组织和保安员的管理,规范保安服务行为,发挥保安服务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保安服务管理适用本条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