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课堂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数学《长方体的体积》课堂教学实录 张美芳

(师):在前两天探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学习活动中,我发现同学们很迫不及待的想要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了。今天我们就利用手边自己制作的学具,来探究这个数学奥秘,怎么样?

(生跃跃欲试地):好啊!

(立即有几生说):老师,我已经晓得长方体的体积是怎么求的? (师立即制止这几生的发言):嘘,你们几个知道也不要说,因为大多数同学都还不能凭已有的知识经验推导出来,今天你们做实验就权当是来验证自己已经得出的结论,好吗?

(刚才发言的几生立即得意的说):好的!

(师):首先,根据我们已有的几何形体经验,随便拿出你手边的一个长方体,大胆猜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密切相关?

(生纷纷自主站起来说):与这个长方体的长有关;(另一生)与它的高有关;(还几生)与它的宽也有关;(还一生说):老师,我认为与它的长、宽、高都有关系。

(师)那么,我们来用同样多的小正方体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以探究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先商量一下,为了便于来听课的老师清楚的看到我们的操作过程,我们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好呢,还是用棱长1dm的大一些的正方体好呢?

(生异口同声地):用棱长1dm的正方体!(同时也开始从桌下拿出装正方体的袋子,把正方体摆到桌上)。

(师):为了能用同样多的小正方体摆出至少四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你又打算用多少个正方体?小组内商量一下。

(小组内小声商量后一生说):我打算用12个正方体。 (师):王泽民建议大家用12个正方体,你们同意吗? (生):可以呀!

(师):好,我们就按王泽铭说的统一用12个正方体来做实验,请看到大屏幕(电脑显示在投影屏幕上)用棱长为1分米的12个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

(师):这时候,老师要强调操作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了,一是每人要先独立的摆出4种长方体,并把它记录在书上,摆不全时组内同学可以互相帮助;二是独立摆完后小组内4位同学,分别摆一种形状,由小组长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在你们桌上的表格里;三是边摆时边想,除了这4种摆法,还有别的摆法吗?四是要注意学习效率哟,先做完实验并填完表的小组要派人板书出一种方法,由四个组分别派一人共同完成该表,且注意不能重复。老师说的这四条记住了没有?

(生齐答):记清楚了。

(师):好,下面开始做实验。在实验中,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不必依赖同学来帮助你;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长适时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好,抓紧时间哟!(学生四人一组,开始进行操作实验,老师到同学们中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并适时点拨指导。在有的小组快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师用手势或肢体语言鼓励他迅速上台“抢”机遇,填表。一会儿,表填完了,学生实验也先后做完了,每组内四个不同的长方体也摆好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脸上都露出成功的笑容。)

(师):大家观察黑板上由郑金铭、李诗晨、王帅、张双霞共同完成的这个表,认为有错误的,自己上台帮他更正。

(表格填写如下)

(生观察了一会儿后说):对的。(一生说):我也是这样做的。(另一生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长方体我的长、宽、高的数据顺序变了,我填的是长4、宽1、高3。(还一生说):我也是,第三个长方体,我填的是长6、宽2、高1。(另一生说):我最后一个长方体填的是长3、宽2、高2,后面2竖行都跟他一样,填的是12。

(师):嗯,大家都填的对。那么,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上来演示并当小老师讲给大家听,好不好?

(生急于表现自己):我这组来!

(师):看李诗晨这组的手举得高高的,我们把机会让给他这组的四名同学,好不好?

(生非常乐意的):好!

(生李诗晨上台边摆边说):我讲第一个,我横着摆了12个,摆了一横排,所以长是12,宽是1,高也是1。

(师走上前点拨一下):如果把她摆的12个正方体竖起来,那么长是几、宽是几、高又是几?

(生恍然大悟):长是1,宽是1,高是12。

(生郑金铭迫不及待的站起来说):长、宽、高只要相乘得12,长、宽、高的数据可以互相调。

(师故作惊讶的):是不是哟?

(生郑金铭说):是的,我做给您看(说着就不由自主地上台要急于验证自己的结论,师含笑示意他上台当“小老师”。郑金铭边演示边说):我摆的是长3、宽2、高是2,我把这个长方体竖起来,就变成了长2、宽2、高是3,就是说,只要3×2×2=12,不管我是横着摆,还是竖着放,这个长方体只是位置变了,形状没有变,体积也不会变)。

(师情不自禁地鼓掌,生也受到感染为郑金铭鼓掌):真好!郑金铭的发现是我们这节课上的一个新创意!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像他那样,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好,这组内还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演示另外两个长方体,并讲给大家听。

(另2名同学上台来演示并讲大家听。受郑金铭的启发,这两位同学也大胆的摆、说出了长6,宽2,高1的长方体、长4、宽3、高1的长方体的另外两种摆法,教师及时的鼓励他们迸发出的创新思维的火花。)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非但不怯场,而且还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数学观点,相对于去年上教研课时你们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生也受到鼓励,个个洋溢出成功、进步、开心的神态。)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的思考半分钟,再把你的发现告诉组内同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随即就有好多双手纷纷举起)。

(师):谁来第一个说?

(一生):我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刚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另一生):我发现用12个正方体摆长方体,无论形状怎么变,但它的体积始终不会变。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大家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吗?

(生):同意。

(生孟雪婷说):老师,我能像写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那样,写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师):孟雪婷的建议真好。那我们就试着写出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生纷纷动笔,王泽民边写边说):杨老师,我还能写出用字母表示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他说他能写,你们也能写出吗?

(生自豪的说):能!

(师):好,大家先写文字公式,再写出字母公式。

(看见有同学已经写完,几生用期待的眼光望着老师。于是师说):好,上去两位同学写出文字公式及字母公式(好几位同学抢着上去,结果张冉、韩中源两位同学抢赢了,其余生有些失望)。

(师安慰这些同学):这节课上台板演的机会多着呢,别丧气,两人一组互相检查一下他写对了没,如果没写正确,帮助他一下。

(两生板演完后,师说):评价一下他们写对了没有

(生):对的!(没有错。)

(师):大家把文字公式、字母公式齐读一遍,然后闭上眼睛,默记几遍。

(生齐读):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长=a×b×h =abh (师):掌握了怎样求体积,我们就来计量数学书的体积! (生兴高采烈地):可以呀!

(师):先拿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宽、高,再计算。(生纷纷拿出尺,边量边有生先后说):书长26 cm,宽18.5cm,高0.5cm(师根据生的自由发言把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在这个间隙,先算完的学生抢着上台板演;在这个间隙,师让孟雪婷、王泽民两生用皮尺量电视柜的长、宽、高,再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看这位同学的板演26×18.5×0.5=240.55(cm3)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没有。(生):我做的跟他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计算书的体积时,我请孟雪婷、王泽民两人量出了教室里电视柜的长、宽、高,并把测量的数据写在了黑板上,请看电视柜的长、宽、高,自己读出这些数据。

(生自主读):长85cm宽60cm高140cm。(然后有生接着说):老师,是不是要我们把电视柜的体积也算出来呀?

(师):对!大家迅速计算!(生计算,然后又一生抢上台板演出:85×60×140=7140000(cm3))

(师):咦,大家观察,电视柜的体积如果化成以米3为单位,是多少?

(生):0.714m3(又一生说):电视柜的体积还没有一立方米。 (师)对,昨天我们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堆了的,1立方米的体积比我们这个电视柜的体积要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地说):要大一些。(一生说)还差0.286m3。 (师):你反应真敏捷。那么,大家再比较一下,我们先算的数学书的体积,如果也化成以米3为单位,是多少?

(生)0.00024米3。

(师):相对于电视柜的体积来说,怎么样?

(生):小多了;(小很多很多)。

(师):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操作实验,拿着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思考,你至少用几个就能把它拼成一个更大一些的正方体?

(立即有生说):4个。(马上又有生反驳):不对,至少要8个。(好多生立即响应):对,是要8个。

(师):好,那就按他说的,马上拼出这个正方体。

(生自豪的并七嘴八舌的):我拼好了。

(师):迅速算出它的体积,在草稿纸上列式。

(生计算,又有生自告奋勇能的上台板书):2×2×2=8(dm3) (生无异议后师说):那每组再摆一个更大一些的正方体,边摆边想,要多少个?

(生边摆边很快在合作学习中得出要多少个了,并马上欣喜的告诉大家):要27个。

(师):正确,好,列式算出它的体积(算完后一生上台列出3×3×3=27(dm3)。)

(师):正方体作为特殊的长方体,那它的体积公式可以怎样表达更简洁?先独立的思考,能写出来就自己写在草稿纸上,不能直接写出来可以讨论。(生纷纷提笔写,也有生找同学开展讨论。之后,一生上台板演: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马上有一生随即写出了它的字母公式。V正=a×a×a=a3)

(师):大家真的很棒耶!没用老师帮你们一下,你们就自主探究出了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好,给一分钟的时间,轻轻闭上眼,默记刚才我们自主探索得到的公式。(生立即行动)

(师):谁手中有正方体啊?好,李诗晨,把你的正方体举起来大家看一看!(李诗晨有点羞涩的站起来,举起一个药盒子。师说):那么请你量出它的棱长告诉大家。

(李诗晨马上用尺量,然后说):棱长约6cm。

(师):好,大家计算这个药盒子的体积。

(生算完后一生发言):6×6×6=216 cm3

(师打开PPT课件,显示):“挑战自我”——教室面积是54m2,高是3m,教室容积是多大?你会算吗?

(学生先是愣愣的,有几生滴咕着说):怎么没有告诉教室的长和宽呢?(生郑金铭立即反映敏捷的说):哦,我晓得了,教室面积就是长和宽相乘的积。

:(师马上强调):对,教室的面积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而底面的面积则是长和宽相乘的积,我们就叫它底面积。(在他们自由式的发言探讨中,同学们先后拿出笔,正确写出了该题的算式54×3=162 m3)

(师):看来,这题相对而言,比单纯告诉了长、宽、高是简单些还是难些呢?

(生欢快地说):简单些:(好简单!)

(师):那由此题,你能写出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吗?

(生自信地说):能!(然后自主写出,并有两生自主上台板演出了——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长或正=s×h=sh。)

(师);今天我们探究的知识就在书46、47两面,请大家打开书,自学这两面。(等生看完后师说):其实书中的这些结论我们自己都能自主的探究出来,大家都有可以编数学书的水平了!(生当然都很高兴):还有哪里不懂,可以提出来。

(师环视一下全体学生后说):没有不懂的?好,那我要来检验你们的学习效果了,把47面的试一试1、2两题做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师指名说结果)

(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好,下面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先自己小结,再两人互相说,最后自己站起来抢机会,大声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怎么求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生):我知道了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生):我知道了拼更大一些的正方体要27个,因为3个×3排×3层=27个。

(生):我知道了已知底面积和高,可以直接用底面积×高就可以求出体积。

(生)我知道只要是用同样多的正方体来摆长方体,不管形状怎么变,但它的体积没有变。

„„ „„

(师):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大胆的说出来。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下节课还想探究什么新知呢? (生谭雅琼):老师,我想知道怎样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生郑金铭立即举手后迫不及待的发言):我知道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含笑点头制止他的发言):好,这个问题留作我们下节课来研究。

(生):老师,我还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么求?

(师):嗯,提得真好!这都是我们在小学六年级前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今天就到此为止,我们做作业吧!

(生):好吧!

(附:教后反思)

《长方体的体积》教后反思

作为一个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实践者,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教材的本身,就给了我们数学教师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从数学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合、数学学习过程的建构,到数学文本中所蕴含的生活性、人本性及其中间流露出来的教育功能,都无疑是卓越的!

研读完《长方体的体积》47、48面的学习内容,我就开始反问自己——是按书中所给的数学信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开课,还是还原数学以生活的本质,让学生“做”数学?是按书中所给的数学程序一项一项的从“V长=abh”“V正=a3”到“V正=sh”慢慢来,还是让这三个模块的数学知识体系前后连贯揉合在一起,让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不着半点过渡的痕迹?是让学生“做”书上的题,还是让学生在探究到一个方法,就找生活中的原型(即书、电视柜)来亲自量一量,再算一算?„„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开始了我的课前预设:让学生忙不迭的制学具——边长为1dm的正方体12个;精心的搜集数学材料,尽量让每一个学习内容来自身边、源于生活;一遍又一遍的制作、修改课件,直到它像学生制作的正方体一样色彩明丽而又内容充实„„身为一名教师,不断的超越自己、读透教材,让数学文本成为学生人性美与文本美的完美结合体,让教材散发它无限的育人功能,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最大价值吧。

当然,融洽、民主、平等、对话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决不是一节教研课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师生共同经过无数节课的打造、磨砺与融

合,方在一节教研课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不拘一格,大胆发表自己的新见解,以及自主探究和善于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决非一日之功,这也得*磨、*培养、*鼓励,更得*无数次精心的指导!

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我的孩子们敢不举手就说话,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创意,敢上台来当“小老师”,更敢“抢”着上台板演,那些被大家视为差生的孩子也敢上台写、上台做;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能感悟到老师如慈母般对他们的坐姿、写字姿势的严格要求,能感悟到“学数学”“做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学习的快乐;更能感悟到,计算数学,不能出半点差错,因为,老师常说——“嫦娥一号”飞上天,如果工程师计算错一丁点,把螺丝铆大一丁点,那还飞得上天?不等上天,就散了架!„„

整节课的流程在课前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还是有边打边“象”的修改嫌疑——

一开课,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密切相关?”给学生以想象的翅膀和大胆创造的空间。探究实验(一)无疑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一个极好的空间。紧接着,利用已摆出来的四种不同形体,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无论位置怎么变、形状如何发生变化,但它的体积始终不会改变”,从而自然而然地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探究实验(一)完成之后,紧接着安排了两个测量并计算体积的身边的数学问题——数学书本的体积与教室的电视柜的体积,并加以对比,让生真实的感受“体积”。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还是从“做数学”的角度出发,让生在用小正方体摆大正方体的体验中悟出:V正=棱长×棱长×棱长=棱长。同第一个环节一样,紧接着也安排了测量并计算一个正方体药盒的体积。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没有一个程序是老师越苞代俎的。“凡是学生能做会做的,老师坚决不插手”,因此,每一个听课者,都评价说:“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了体现。” 3

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不是按教材呈现的“三个长方体、底面涂了颜色”,让生先计算,再悟出什么是底面积以及怎样知道了底面积和高,求体积。摒弃了这一看来比较说教和呆板的方法,大胆推出——“挑战自我”教室面积是54m2,高是3m,你能求出它的容积吗?”课堂实践证明,源于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学得更亲切!

后面的环节不用赘述了。整节课上下来,老师感觉畅快,学生也收获累累,

可以欣慰哟!

北师大版数学《长方体的体积》课堂教学实录 张美芳

(师):在前两天探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的学习活动中,我发现同学们很迫不及待的想要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了。今天我们就利用手边自己制作的学具,来探究这个数学奥秘,怎么样?

(生跃跃欲试地):好啊!

(立即有几生说):老师,我已经晓得长方体的体积是怎么求的? (师立即制止这几生的发言):嘘,你们几个知道也不要说,因为大多数同学都还不能凭已有的知识经验推导出来,今天你们做实验就权当是来验证自己已经得出的结论,好吗?

(刚才发言的几生立即得意的说):好的!

(师):首先,根据我们已有的几何形体经验,随便拿出你手边的一个长方体,大胆猜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密切相关?

(生纷纷自主站起来说):与这个长方体的长有关;(另一生)与它的高有关;(还几生)与它的宽也有关;(还一生说):老师,我认为与它的长、宽、高都有关系。

(师)那么,我们来用同样多的小正方体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以探究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先商量一下,为了便于来听课的老师清楚的看到我们的操作过程,我们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好呢,还是用棱长1dm的大一些的正方体好呢?

(生异口同声地):用棱长1dm的正方体!(同时也开始从桌下拿出装正方体的袋子,把正方体摆到桌上)。

(师):为了能用同样多的小正方体摆出至少四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你又打算用多少个正方体?小组内商量一下。

(小组内小声商量后一生说):我打算用12个正方体。 (师):王泽民建议大家用12个正方体,你们同意吗? (生):可以呀!

(师):好,我们就按王泽铭说的统一用12个正方体来做实验,请看到大屏幕(电脑显示在投影屏幕上)用棱长为1分米的12个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完成下表:

(师):这时候,老师要强调操作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了,一是每人要先独立的摆出4种长方体,并把它记录在书上,摆不全时组内同学可以互相帮助;二是独立摆完后小组内4位同学,分别摆一种形状,由小组长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在你们桌上的表格里;三是边摆时边想,除了这4种摆法,还有别的摆法吗?四是要注意学习效率哟,先做完实验并填完表的小组要派人板书出一种方法,由四个组分别派一人共同完成该表,且注意不能重复。老师说的这四条记住了没有?

(生齐答):记清楚了。

(师):好,下面开始做实验。在实验中,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不必依赖同学来帮助你;不能独立完成的,小组长适时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好,抓紧时间哟!(学生四人一组,开始进行操作实验,老师到同学们中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并适时点拨指导。在有的小组快速完成了学习任务后,师用手势或肢体语言鼓励他迅速上台“抢”机遇,填表。一会儿,表填完了,学生实验也先后做完了,每组内四个不同的长方体也摆好了,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脸上都露出成功的笑容。)

(师):大家观察黑板上由郑金铭、李诗晨、王帅、张双霞共同完成的这个表,认为有错误的,自己上台帮他更正。

(表格填写如下)

(生观察了一会儿后说):对的。(一生说):我也是这样做的。(另一生说):黑板上的第二个长方体我的长、宽、高的数据顺序变了,我填的是长4、宽1、高3。(还一生说):我也是,第三个长方体,我填的是长6、宽2、高1。(另一生说):我最后一个长方体填的是长3、宽2、高2,后面2竖行都跟他一样,填的是12。

(师):嗯,大家都填的对。那么,我们请一个小组的四个同学上来演示并当小老师讲给大家听,好不好?

(生急于表现自己):我这组来!

(师):看李诗晨这组的手举得高高的,我们把机会让给他这组的四名同学,好不好?

(生非常乐意的):好!

(生李诗晨上台边摆边说):我讲第一个,我横着摆了12个,摆了一横排,所以长是12,宽是1,高也是1。

(师走上前点拨一下):如果把她摆的12个正方体竖起来,那么长是几、宽是几、高又是几?

(生恍然大悟):长是1,宽是1,高是12。

(生郑金铭迫不及待的站起来说):长、宽、高只要相乘得12,长、宽、高的数据可以互相调。

(师故作惊讶的):是不是哟?

(生郑金铭说):是的,我做给您看(说着就不由自主地上台要急于验证自己的结论,师含笑示意他上台当“小老师”。郑金铭边演示边说):我摆的是长3、宽2、高是2,我把这个长方体竖起来,就变成了长2、宽2、高是3,就是说,只要3×2×2=12,不管我是横着摆,还是竖着放,这个长方体只是位置变了,形状没有变,体积也不会变)。

(师情不自禁地鼓掌,生也受到感染为郑金铭鼓掌):真好!郑金铭的发现是我们这节课上的一个新创意!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像他那样,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好,这组内还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演示另外两个长方体,并讲给大家听。

(另2名同学上台来演示并讲大家听。受郑金铭的启发,这两位同学也大胆的摆、说出了长6,宽2,高1的长方体、长4、宽3、高1的长方体的另外两种摆法,教师及时的鼓励他们迸发出的创新思维的火花。)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非但不怯场,而且还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数学观点,相对于去年上教研课时你们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的进步感到高兴!

(生也受到鼓励,个个洋溢出成功、进步、开心的神态。)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的思考半分钟,再把你的发现告诉组内同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随即就有好多双手纷纷举起)。

(师):谁来第一个说?

(一生):我发现长方体的体积刚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另一生):我发现用12个正方体摆长方体,无论形状怎么变,但它的体积始终不会变。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大家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吗?

(生):同意。

(生孟雪婷说):老师,我能像写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那样,写出长方体体积公式。

(师):孟雪婷的建议真好。那我们就试着写出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公式。(生纷纷动笔,王泽民边写边说):杨老师,我还能写出用字母表示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他说他能写,你们也能写出吗?

(生自豪的说):能!

(师):好,大家先写文字公式,再写出字母公式。

(看见有同学已经写完,几生用期待的眼光望着老师。于是师说):好,上去两位同学写出文字公式及字母公式(好几位同学抢着上去,结果张冉、韩中源两位同学抢赢了,其余生有些失望)。

(师安慰这些同学):这节课上台板演的机会多着呢,别丧气,两人一组互相检查一下他写对了没,如果没写正确,帮助他一下。

(两生板演完后,师说):评价一下他们写对了没有

(生):对的!(没有错。)

(师):大家把文字公式、字母公式齐读一遍,然后闭上眼睛,默记几遍。

(生齐读):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长=a×b×h =abh (师):掌握了怎样求体积,我们就来计量数学书的体积! (生兴高采烈地):可以呀!

(师):先拿尺量出数学书的长、宽、高,再计算。(生纷纷拿出尺,边量边有生先后说):书长26 cm,宽18.5cm,高0.5cm(师根据生的自由发言把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在这个间隙,先算完的学生抢着上台板演;在这个间隙,师让孟雪婷、王泽民两生用皮尺量电视柜的长、宽、高,再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看这位同学的板演26×18.5×0.5=240.55(cm3)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没有。(生):我做的跟他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计算书的体积时,我请孟雪婷、王泽民两人量出了教室里电视柜的长、宽、高,并把测量的数据写在了黑板上,请看电视柜的长、宽、高,自己读出这些数据。

(生自主读):长85cm宽60cm高140cm。(然后有生接着说):老师,是不是要我们把电视柜的体积也算出来呀?

(师):对!大家迅速计算!(生计算,然后又一生抢上台板演出:85×60×140=7140000(cm3))

(师):咦,大家观察,电视柜的体积如果化成以米3为单位,是多少?

(生):0.714m3(又一生说):电视柜的体积还没有一立方米。 (师)对,昨天我们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堆了的,1立方米的体积比我们这个电视柜的体积要怎么样?

(生异口同声地说):要大一些。(一生说)还差0.286m3。 (师):你反应真敏捷。那么,大家再比较一下,我们先算的数学书的体积,如果也化成以米3为单位,是多少?

(生)0.00024米3。

(师):相对于电视柜的体积来说,怎么样?

(生):小多了;(小很多很多)。

(师):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操作实验,拿着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思考,你至少用几个就能把它拼成一个更大一些的正方体?

(立即有生说):4个。(马上又有生反驳):不对,至少要8个。(好多生立即响应):对,是要8个。

(师):好,那就按他说的,马上拼出这个正方体。

(生自豪的并七嘴八舌的):我拼好了。

(师):迅速算出它的体积,在草稿纸上列式。

(生计算,又有生自告奋勇能的上台板书):2×2×2=8(dm3) (生无异议后师说):那每组再摆一个更大一些的正方体,边摆边想,要多少个?

(生边摆边很快在合作学习中得出要多少个了,并马上欣喜的告诉大家):要27个。

(师):正确,好,列式算出它的体积(算完后一生上台列出3×3×3=27(dm3)。)

(师):正方体作为特殊的长方体,那它的体积公式可以怎样表达更简洁?先独立的思考,能写出来就自己写在草稿纸上,不能直接写出来可以讨论。(生纷纷提笔写,也有生找同学开展讨论。之后,一生上台板演: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马上有一生随即写出了它的字母公式。V正=a×a×a=a3)

(师):大家真的很棒耶!没用老师帮你们一下,你们就自主探究出了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好,给一分钟的时间,轻轻闭上眼,默记刚才我们自主探索得到的公式。(生立即行动)

(师):谁手中有正方体啊?好,李诗晨,把你的正方体举起来大家看一看!(李诗晨有点羞涩的站起来,举起一个药盒子。师说):那么请你量出它的棱长告诉大家。

(李诗晨马上用尺量,然后说):棱长约6cm。

(师):好,大家计算这个药盒子的体积。

(生算完后一生发言):6×6×6=216 cm3

(师打开PPT课件,显示):“挑战自我”——教室面积是54m2,高是3m,教室容积是多大?你会算吗?

(学生先是愣愣的,有几生滴咕着说):怎么没有告诉教室的长和宽呢?(生郑金铭立即反映敏捷的说):哦,我晓得了,教室面积就是长和宽相乘的积。

:(师马上强调):对,教室的面积就是它的底面的面积,而底面的面积则是长和宽相乘的积,我们就叫它底面积。(在他们自由式的发言探讨中,同学们先后拿出笔,正确写出了该题的算式54×3=162 m3)

(师):看来,这题相对而言,比单纯告诉了长、宽、高是简单些还是难些呢?

(生欢快地说):简单些:(好简单!)

(师):那由此题,你能写出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吗?

(生自信地说):能!(然后自主写出,并有两生自主上台板演出了——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长或正=s×h=sh。)

(师);今天我们探究的知识就在书46、47两面,请大家打开书,自学这两面。(等生看完后师说):其实书中的这些结论我们自己都能自主的探究出来,大家都有可以编数学书的水平了!(生当然都很高兴):还有哪里不懂,可以提出来。

(师环视一下全体学生后说):没有不懂的?好,那我要来检验你们的学习效果了,把47面的试一试1、2两题做在书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师指名说结果)

(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好,下面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先自己小结,再两人互相说,最后自己站起来抢机会,大声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怎么求的,长方体的体积等于„„

(生):我知道了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生):我知道了拼更大一些的正方体要27个,因为3个×3排×3层=27个。

(生):我知道了已知底面积和高,可以直接用底面积×高就可以求出体积。

(生)我知道只要是用同样多的正方体来摆长方体,不管形状怎么变,但它的体积没有变。

„„ „„

(师):那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大胆的说出来。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下节课还想探究什么新知呢? (生谭雅琼):老师,我想知道怎样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生郑金铭立即举手后迫不及待的发言):我知道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含笑点头制止他的发言):好,这个问题留作我们下节课来研究。

(生):老师,我还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么求?

(师):嗯,提得真好!这都是我们在小学六年级前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今天就到此为止,我们做作业吧!

(生):好吧!

(附:教后反思)

《长方体的体积》教后反思

作为一个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实践者,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教材的本身,就给了我们数学教师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从数学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合、数学学习过程的建构,到数学文本中所蕴含的生活性、人本性及其中间流露出来的教育功能,都无疑是卓越的!

研读完《长方体的体积》47、48面的学习内容,我就开始反问自己——是按书中所给的数学信息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开课,还是还原数学以生活的本质,让学生“做”数学?是按书中所给的数学程序一项一项的从“V长=abh”“V正=a3”到“V正=sh”慢慢来,还是让这三个模块的数学知识体系前后连贯揉合在一起,让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不着半点过渡的痕迹?是让学生“做”书上的题,还是让学生在探究到一个方法,就找生活中的原型(即书、电视柜)来亲自量一量,再算一算?„„

带着这样的思索,我开始了我的课前预设:让学生忙不迭的制学具——边长为1dm的正方体12个;精心的搜集数学材料,尽量让每一个学习内容来自身边、源于生活;一遍又一遍的制作、修改课件,直到它像学生制作的正方体一样色彩明丽而又内容充实„„身为一名教师,不断的超越自己、读透教材,让数学文本成为学生人性美与文本美的完美结合体,让教材散发它无限的育人功能,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最大价值吧。

当然,融洽、民主、平等、对话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决不是一节教研课就可以形成的,而是要师生共同经过无数节课的打造、磨砺与融

合,方在一节教研课中淋漓尽致的展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不拘一格,大胆发表自己的新见解,以及自主探究和善于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决非一日之功,这也得*磨、*培养、*鼓励,更得*无数次精心的指导!

于是,在我的课堂上,我的孩子们敢不举手就说话,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创意,敢上台来当“小老师”,更敢“抢”着上台板演,那些被大家视为差生的孩子也敢上台写、上台做;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能感悟到老师如慈母般对他们的坐姿、写字姿势的严格要求,能感悟到“学数学”“做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学习的快乐;更能感悟到,计算数学,不能出半点差错,因为,老师常说——“嫦娥一号”飞上天,如果工程师计算错一丁点,把螺丝铆大一丁点,那还飞得上天?不等上天,就散了架!„„

整节课的流程在课前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还是有边打边“象”的修改嫌疑——

一开课,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密切相关?”给学生以想象的翅膀和大胆创造的空间。探究实验(一)无疑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一个极好的空间。紧接着,利用已摆出来的四种不同形体,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无论位置怎么变、形状如何发生变化,但它的体积始终不会改变”,从而自然而然地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探究实验(一)完成之后,紧接着安排了两个测量并计算体积的身边的数学问题——数学书本的体积与教室的电视柜的体积,并加以对比,让生真实的感受“体积”。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还是从“做数学”的角度出发,让生在用小正方体摆大正方体的体验中悟出:V正=棱长×棱长×棱长=棱长。同第一个环节一样,紧接着也安排了测量并计算一个正方体药盒的体积。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没有一个程序是老师越苞代俎的。“凡是学生能做会做的,老师坚决不插手”,因此,每一个听课者,都评价说:“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相当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了体现。” 3

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不是按教材呈现的“三个长方体、底面涂了颜色”,让生先计算,再悟出什么是底面积以及怎样知道了底面积和高,求体积。摒弃了这一看来比较说教和呆板的方法,大胆推出——“挑战自我”教室面积是54m2,高是3m,你能求出它的容积吗?”课堂实践证明,源于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学得更亲切!

后面的环节不用赘述了。整节课上下来,老师感觉畅快,学生也收获累累,

可以欣慰哟!


相关文章

  •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式教学课堂实录
  • <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式教学课堂实录 设计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创设富于挑战性.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利用生活中常见器材比如:橡皮泥,易拉罐等设计实验,拉近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有亲近之感 ...查看


  • 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视频]*
  • 酷641:43郭莉_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全国第七届小学数... 优酷30:56全国小学数学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课堂实录[评课100... 土豆38:28<神奇的莫比乌斯带>福建-许洋-全国第十届深化小... 优酷41:22& ...查看


  • 三步五环节案例分析
  • 三步五环节案例分析 六二班 焦娜娟 <圆柱的体积>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却又是对生活的提升和诠释,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适合儿童学习的数学,这种数学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可操作性的,同时也是富有挑战性的. (一 ...查看


  •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理解长宽高的意义,并能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查看


  • [认识图形]课堂实录
  • <认识图形>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认识4个新朋友.老师这里有几件物品,想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首先,有哪个同学想来描述一下这个牙膏盒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生1:看起来长长的,方方的. 生2: ...查看


  • 钱守旺[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实录
  • 钱守旺<长方形的面积>教学实录 (课前游戏:考考你的观察力.教师出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一.观察发现 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话一点不假!这次钱老师到桂林来,亲眼目睹了桂林 ...查看


  • 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课堂实录
  • <认识立体图形>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7~89页,<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拼搭.分类,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 在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 ...查看


  • 圆的面积课堂实录
  • <圆的面积>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67---6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沟通圆与其它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查看


  •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实录
  • 按热度排序按更新排序 酷628:21名师教学视频-<比较数的大小>黄爱华新课程小学数... 酷614:06<小数乘整数>教学视频贲友林执教 新课程小... 优酷45:16大数的认识--四年级陈曦 全国小学数学优秀名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