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数学·统计与可能性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统 计 与 概 率

总课时 27 第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20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 录、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 相关数据的特点。 3、 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 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录、整理 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 据的特点。

教学过程

⒈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⑴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次备课

① 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 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 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 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⑵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⑶出示填空题。 ( ( (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 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⒉指导学生完成第 1 题

1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统 计 与 概 率

总课时 27 第 21 课时 月 日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 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3、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 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 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体会要根据相关数 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二)出示教材 113 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3、独立完成统计表。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

的 4 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三)指导完成第 3 题 ⒈出示第 3 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⒉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 (注意实线和虚 线之分) ⒊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 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讨论) ⒋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 间是成正比例。 ⒌在讨论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 (四)指导完成第 4 题 ⒈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⒉独立完成书上 3 个问题的解答,然后 集体校对

二次备课

2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统 计 与 概 率

总课时 27 第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22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让这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 和作用。 4.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 作用。 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 作用。

教学过程 (一)集体讨论复习:

1. 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并说说它们有什么 不同? 2. 举例说说怎样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一)出示龙城超市上个星期售出的甲、乙两种品牌的饮料箱 数如下图。

二次备课

(1) 在这个星期 中,两种 品牌饮料的 销售量在哪一天相差最大? (2)甲饮料周日的销售量比周一多百分之几? (3)甲饮料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销售多少箱?乙饮料呢? (二)出示生物小组的同学每次用 10 粒绿豆做发芽试验,下面是他们经过 整理的 10 次发芽情况。 发芽粒数 次数 0 1 5 2 7 4 8 1 9 1 10 1

(1) 10 次试验中, 这 发芽的绿豆一共有多少粒?总的发芽率是多少? (2)这 10 次试验中,发芽粒数的众数是多少粒?

3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三)出示教材中 115 页第 5 题 1、先让学生把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标出来。 2、依次比较每组两个直条,说说没有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 个年级少?有 1 颗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 3、从整体上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 4、指导一年级学生龋齿颗数的众数。 一年级共有 50 个学生, 那么就有 50 个反映每个人龋齿颗灵敏的数据, 而这 50 个数据中,龋齿是 1 颗的共有 19 个,所以一年级龋齿颗

数的众数 是“1 颗” 5、引导回答,六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 6、学生独立计算第(3)个问题。 (四)出示第 6 题,引导观察表格。 1、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2、指导学生计算每组数据的中位数,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中位数要 注意什么? (先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3、 表示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众数哪个更合适?

4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总课时 27 第 23 课时 统 计 与 概 率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月 日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

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 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 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 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 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出示下列四个图形

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 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 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用分数来表示图 3、4 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二、完成后进行交流。 三、完成练习与实践的 1-3 题。 1、完成第 1 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2、第 2 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3、第 3 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 80%”这句话 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 四、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 2、 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 放球,为什么? 3、 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 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 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五、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 4-5 题。 1、 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2、 让学生各自判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 再交流思考的过程。 3、 交流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

、剪刀、布”的游戏, 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4、 完成第 5 题。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考过 程,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 你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后 再收集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从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5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综 合 应 用

总课时 27 第 授课日期 课型 复习

24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折线统 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所呈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和思考,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2、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 教育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统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 加深对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作用的体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折线统计图 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所呈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思 考,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1、复习。 出示复习题。 下面是北京市 2004 年 4 月分一周(4——10 日)每天最高气温和 最低气温的记录,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二次备课

北京市 2004 年 4 月 4~10 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年 月

(1)这一周中。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2)这几天的最高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最低气温呢? 说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的问题。 2、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 出示课本 118 页说说是一幅什么图,反映的是什么情况,让学 生说说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积” 。 ( 2) 学生独立解答第 1 题,计算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 算的。求“这几年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是怎样想的? (3)思考第 2 题,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再在全班 交流。在交流时启发学生回答:1999 年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这

6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个数据是从多少个城市中统计得来的?猜一猜这个数据是怎样算出来的? 9.78 平方米是 669 个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是不是每一个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 都大于 9.78 平方米?会不会有些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少于 9.78 平方米? 3、填表。组织学生把课前了解到的自己家 1998 年、2002 年、2006 年人均居住面积和口情况填在 118 页

的统计表中, 并算出自己家里人均建筑 面积。 4、汇总、统计。指导学生把全班同学调查得到的数据汇总在一起, 并完成 119 页的统计表。 (统计时提示学生先分小组用计算器算出本小组同 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的和, 在把各小组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 数的和分别相加, 从而算出全班同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总和与人口数的总 和。并算出相关年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5、完成统计图。要求学生先思考画怎么样的统计图,然后动手画一 画。 6、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收获和体会。 7、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你知道吗” ,并交流对其中一些问题的 理解。

7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综合应用

总课时 课型 复习

27 第 授课日期

25

课时

月 日

1.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各种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 些信息的理解。 2.能独立收集信息,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实际需要,通过计算、比较,

教学目标

有序思考,解决一些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 强数学应用意识。 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各种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 些信息的理解。 能独立收集信息,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实际需要,通过计算、比较,有 序思考,解决一些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观察信息、分析信息 1、课前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在旅游时我们会有哪些费用? 2、出示情境:小芳和爸爸、妈妈 8 月 5 日从南京出发,6 日到 9 日在 北京旅游,8 月 10 日返回到南京。 南京与北京间的火车和飞机票价如下。 交通工具 票 说明 价 火车(硬 274 身高 1.1m~1.4m 的儿童乘坐火车时 卧) 元 享受半价票 飞机(普 101 已满 2 周岁未满 12 周岁的儿童乘坐 通舱) 0元 飞机时享受半价票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表一中提供的信息 (2)提问: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旅游的天数,交通工具情况。 (3)讨论:⑴身高 1.1m~1.4m 的儿童乘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 是什么意思? ⑵已满 2 周岁未满 12 周岁的儿童乘坐飞机时享受半价票 又是什么意思? ⑶如果一个同学身高 1.5 米,年龄 11 周岁,那么他乘 坐哪种交通工具时可以享受半价票? (4)出示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住宿 伙食 市内交通 旅游景点门票

二次备课

8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每日 120 元

每日 80 元

每日 50 元

每人 250 元

指导学生观察表二中提供

的信息 提问: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组织小组讨论: ⑴住宿费、伙食费、市内交通费是指一个人的花费还是一 家三口的花费? ⑵旅游景点门票每人 250 元是指一个景点还是所有景点? 二、根据信息 填写表格 1、指导完成第一问题: (1)分别算出各项费用,再算出合计数 提问:在计算数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计算交通费时注意:小芳能否享受半价火车票?一天需要 50 元的 市内交通费,4 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内交通费?计算食宿费时,要算出 4 天总的食宿费用。计算门票时要按人数算出总的门票费用。 ) (2)组织计算,集体校对。 如果往返都乘火车,则买火车票一共需要 274×3×2=1644 元,各项 费用合计 3394 元。 三、分析信息 解决问题 1、指导完成第二个问题: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成人票打六五折,儿童半价票不打折)至少要 准备多少元? 提醒学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机票的折扣,合理地使用第一问题中的一 些计算结果。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买飞机票一共需要 1010×4×65%+1010×2× 50%=3636(元) ,各项费用合计为 5386 元。 2、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 如果去时乘火车,买火车票一共需要 274×3=822(元) ;返回时乘飞 机,买飞机票共需要 1010×2×65%+1010×50%=1818(元) 。各项费用合 计为 822+1818+1750=4390(元) 四、小组合作、实践运用 课后完成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上网、报纸等途径收 集信息。制定出全家的旅游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交流。

9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综合应用

总课时 课型 复习

27

26

课时

月 日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了解我国城市以及所在学校 、 的人均绿化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 2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表,对所阅读的材料和所调查所得的材料能够 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 力 4、通过调查和阅读等活动,体会到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绿化方面的差别,从 小培养学生的绿化和环保意识。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 了解我国城市以及所在学校的人 均绿化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表,对所阅读的材料和所调查所得的材料能够进 行科学的分析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阅读分析 1、 出示两张统计图(书上第 121 页的图)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先自己观察 2)再把观察到的与同桌交流 3)再集体交流 3、解决表后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我国绿化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情况怎样?你了解吗? 1)看书了解 2)学生补充介绍 3)对于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二、实践反思 1、我校的绿化情况怎样呢?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调查和走访,说说你们的调查情况 实物投影(或黑板出示)学生的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和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可以怎样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 阅读“你知道吗?”并算一算有关问题。

二次备课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保护水资源

总课时 课型 复习

27

第 授课日期

27

课时

月 日

10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1、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洗脸,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统计表和统

教学目标

计图。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增强节水意识。 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洗脸,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统计表和统计 图。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 洗脸, 洗手的用水量, 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思考 1、播放 2007 年 5 月太湖水污染,无锡自来水变质,市民抢购纯 净水的场景。 2、播放我国北方干旱的场景。 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课题——《保护水资源》 。 二、阅读资料,了解国情 阅读教材提供的这段资料后,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说资料 中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含义,再让学生说说相关的感想:重点要使学 生体会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少的国家,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三、合作实验,完成图表。 从下面任意选择一项实验,先小组合作获得数据,再通过计算完成统 计图表。 实验一、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 实验二、 比较刷牙、洗脸时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 实验三、比较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 小组分工合作,老师分头指导。 做滴水龙头在一段时间内流失水量的实验时, 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 量杯和计时工具;二要提醒学生每隔半分钟作一次记录。推算 1 小时、1 天、1 年流失的水量时,先要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平均每分钟流失的水量, 再用这个数据依次乘 60、(60×24)、(60×24×365)。要提醒学生使用计 算器,并注意单位的换算。 做不同用水状态下刷牙、洗脸的用水量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

二次备课

11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好盛水的工具和量杯;二要指导收集流水的方法:可以先记录一个同学用 流水刷牙、洗脸的时间,再把相同时间流出的水收集起来,并量出有多少 升。 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实验时,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 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 四、分析数据,畅谈体会。 通过实验和计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观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想想哪些节约用水用水的办 法,在全班交流。 五、顺势引领,课外延伸。 节水、护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课后每人写一条节水、护水的广告词。

教后记

12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13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统 计 与 概 率

总课时 27 第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20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 录、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 相关数据的特点。 3、 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 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录、整理 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 据的特点。

教学过程

⒈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⑴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二次备课

① 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 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 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 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⑵提问: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 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⑶出示填空题。 ( ( (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 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⒉指导学生完成第 1 题

1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统 计 与 概 率

总课时 27 第 21 课时 月 日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 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3、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 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 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体会要根据相关数 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二)出示教材 113 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3、独立完成统计表。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

的 4 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三)指导完成第 3 题 ⒈出示第 3 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⒉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描点、标数据、连线。 (注意实线和虚 线之分) ⒊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 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小组讨论) ⒋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 间是成正比例。 ⒌在讨论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 (四)指导完成第 4 题 ⒈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⒉独立完成书上 3 个问题的解答,然后 集体校对

二次备课

2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统 计 与 概 率

总课时 27 第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22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让这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 和作用。 4.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 作用。 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 作用。

教学过程 (一)集体讨论复习:

1. 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并说说它们有什么 不同? 2. 举例说说怎样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一)出示龙城超市上个星期售出的甲、乙两种品牌的饮料箱 数如下图。

二次备课

(1) 在这个星期 中,两种 品牌饮料的 销售量在哪一天相差最大? (2)甲饮料周日的销售量比周一多百分之几? (3)甲饮料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销售多少箱?乙饮料呢? (二)出示生物小组的同学每次用 10 粒绿豆做发芽试验,下面是他们经过 整理的 10 次发芽情况。 发芽粒数 次数 0 1 5 2 7 4 8 1 9 1 10 1

(1) 10 次试验中, 这 发芽的绿豆一共有多少粒?总的发芽率是多少? (2)这 10 次试验中,发芽粒数的众数是多少粒?

3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三)出示教材中 115 页第 5 题 1、先让学生把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标出来。 2、依次比较每组两个直条,说说没有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 个年级少?有 1 颗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 3、从整体上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 4、指导一年级学生龋齿颗数的众数。 一年级共有 50 个学生, 那么就有 50 个反映每个人龋齿颗灵敏的数据, 而这 50 个数据中,龋齿是 1 颗的共有 19 个,所以一年级龋齿颗

数的众数 是“1 颗” 5、引导回答,六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 6、学生独立计算第(3)个问题。 (四)出示第 6 题,引导观察表格。 1、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2、指导学生计算每组数据的中位数,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中位数要 注意什么? (先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3、 表示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众数哪个更合适?

4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总课时 27 第 23 课时 统 计 与 概 率 课型 复习 授课日期 月 日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

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 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 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 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 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出示下列四个图形

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 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 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用分数来表示图 3、4 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二、完成后进行交流。 三、完成练习与实践的 1-3 题。 1、完成第 1 题,要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2、第 2 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3、第 3 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 80%”这句话 的?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 四、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 2、 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 放球,为什么? 3、 小结: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 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 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五、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 4-5 题。 1、 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2、 让学生各自判断第(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 再交流思考的过程。 3、 交流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

、剪刀、布”的游戏, 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4、 完成第 5 题。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考过 程,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 你对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后 再收集一些有关可能性的例子,从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5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综 合 应 用

总课时 27 第 授课日期 课型 复习

24

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折线统 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所呈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和思考,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2、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 教育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统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 加深对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作用的体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折线统计图 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所呈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思 考,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1、复习。 出示复习题。 下面是北京市 2004 年 4 月分一周(4——10 日)每天最高气温和 最低气温的记录,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二次备课

北京市 2004 年 4 月 4~10 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年 月

(1)这一周中。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2)这几天的最高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最低气温呢? 说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的问题。 2、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 出示课本 118 页说说是一幅什么图,反映的是什么情况,让学 生说说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积” 。 ( 2) 学生独立解答第 1 题,计算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 算的。求“这几年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是怎样想的? (3)思考第 2 题,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再在全班 交流。在交流时启发学生回答:1999 年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这

6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个数据是从多少个城市中统计得来的?猜一猜这个数据是怎样算出来的? 9.78 平方米是 669 个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是不是每一个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 都大于 9.78 平方米?会不会有些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少于 9.78 平方米? 3、填表。组织学生把课前了解到的自己家 1998 年、2002 年、2006 年人均居住面积和口情况填在 118 页

的统计表中, 并算出自己家里人均建筑 面积。 4、汇总、统计。指导学生把全班同学调查得到的数据汇总在一起, 并完成 119 页的统计表。 (统计时提示学生先分小组用计算器算出本小组同 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的和, 在把各小组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 数的和分别相加, 从而算出全班同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总和与人口数的总 和。并算出相关年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5、完成统计图。要求学生先思考画怎么样的统计图,然后动手画一 画。 6、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收获和体会。 7、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你知道吗” ,并交流对其中一些问题的 理解。

7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综合应用

总课时 课型 复习

27 第 授课日期

25

课时

月 日

1.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各种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 些信息的理解。 2.能独立收集信息,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实际需要,通过计算、比较,

教学目标

有序思考,解决一些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3.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 强数学应用意识。 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各种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对这 些信息的理解。 能独立收集信息,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实际需要,通过计算、比较,有 序思考,解决一些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观察信息、分析信息 1、课前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在旅游时我们会有哪些费用? 2、出示情境:小芳和爸爸、妈妈 8 月 5 日从南京出发,6 日到 9 日在 北京旅游,8 月 10 日返回到南京。 南京与北京间的火车和飞机票价如下。 交通工具 票 说明 价 火车(硬 274 身高 1.1m~1.4m 的儿童乘坐火车时 卧) 元 享受半价票 飞机(普 101 已满 2 周岁未满 12 周岁的儿童乘坐 通舱) 0元 飞机时享受半价票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表一中提供的信息 (2)提问: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旅游的天数,交通工具情况。 (3)讨论:⑴身高 1.1m~1.4m 的儿童乘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 是什么意思? ⑵已满 2 周岁未满 12 周岁的儿童乘坐飞机时享受半价票 又是什么意思? ⑶如果一个同学身高 1.5 米,年龄 11 周岁,那么他乘 坐哪种交通工具时可以享受半价票? (4)出示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住宿 伙食 市内交通 旅游景点门票

二次备课

8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每日 120 元

每日 80 元

每日 50 元

每人 250 元

指导学生观察表二中提供

的信息 提问: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组织小组讨论: ⑴住宿费、伙食费、市内交通费是指一个人的花费还是一 家三口的花费? ⑵旅游景点门票每人 250 元是指一个景点还是所有景点? 二、根据信息 填写表格 1、指导完成第一问题: (1)分别算出各项费用,再算出合计数 提问:在计算数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计算交通费时注意:小芳能否享受半价火车票?一天需要 50 元的 市内交通费,4 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内交通费?计算食宿费时,要算出 4 天总的食宿费用。计算门票时要按人数算出总的门票费用。 ) (2)组织计算,集体校对。 如果往返都乘火车,则买火车票一共需要 274×3×2=1644 元,各项 费用合计 3394 元。 三、分析信息 解决问题 1、指导完成第二个问题: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成人票打六五折,儿童半价票不打折)至少要 准备多少元? 提醒学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机票的折扣,合理地使用第一问题中的一 些计算结果。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买飞机票一共需要 1010×4×65%+1010×2× 50%=3636(元) ,各项费用合计为 5386 元。 2、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 如果去时乘火车,买火车票一共需要 274×3=822(元) ;返回时乘飞 机,买飞机票共需要 1010×2×65%+1010×50%=1818(元) 。各项费用合 计为 822+1818+1750=4390(元) 四、小组合作、实践运用 课后完成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上网、报纸等途径收 集信息。制定出全家的旅游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交流。

9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综合应用

总课时 课型 复习

27

26

课时

月 日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了解我国城市以及所在学校 、 的人均绿化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 2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表,对所阅读的材料和所调查所得的材料能够 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 力 4、通过调查和阅读等活动,体会到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绿化方面的差别,从 小培养学生的绿化和环保意识。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 了解我国城市以及所在学校的人 均绿化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表,对所阅读的材料和所调查所得的材料能够进 行科学的分析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阅读分析 1、 出示两张统计图(书上第 121 页的图) 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先自己观察 2)再把观察到的与同桌交流 3)再集体交流 3、解决表后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我国绿化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情况怎样?你了解吗? 1)看书了解 2)学生补充介绍 3)对于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二、实践反思 1、我校的绿化情况怎样呢?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调查和走访,说说你们的调查情况 实物投影(或黑板出示)学生的调查情况 通过调查和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可以怎样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 阅读“你知道吗?”并算一算有关问题。

二次备课

总课题 课题

总复习 保护水资源

总课时 课型 复习

27

第 授课日期

27

课时

月 日

10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1、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洗脸,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统计表和统

教学目标

计图。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增强节水意识。 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洗脸,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统计表和统计 图。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 洗脸, 洗手的用水量, 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思考 1、播放 2007 年 5 月太湖水污染,无锡自来水变质,市民抢购纯 净水的场景。 2、播放我国北方干旱的场景。 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课题——《保护水资源》 。 二、阅读资料,了解国情 阅读教材提供的这段资料后,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说资料 中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含义,再让学生说说相关的感想:重点要使学 生体会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少的国家,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三、合作实验,完成图表。 从下面任意选择一项实验,先小组合作获得数据,再通过计算完成统 计图表。 实验一、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 实验二、 比较刷牙、洗脸时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 实验三、比较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 小组分工合作,老师分头指导。 做滴水龙头在一段时间内流失水量的实验时, 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 量杯和计时工具;二要提醒学生每隔半分钟作一次记录。推算 1 小时、1 天、1 年流失的水量时,先要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平均每分钟流失的水量, 再用这个数据依次乘 60、(60×24)、(60×24×365)。要提醒学生使用计 算器,并注意单位的换算。 做不同用水状态下刷牙、洗脸的用水量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

二次备课

11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好盛水的工具和量杯;二要指导收集流水的方法:可以先记录一个同学用 流水刷牙、洗脸的时间,再把相同时间流出的水收集起来,并量出有多少 升。 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实验时,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 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 四、分析数据,畅谈体会。 通过实验和计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观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想想哪些节约用水用水的办 法,在全班交流。 五、顺势引领,课外延伸。 节水、护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课后每人写一条节水、护水的广告词。

教后记

12

苏教版·六年级(下) ·数学·复习教案

13


相关文章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 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思路.计划.教案 2012-2013学年下学期四年级数学已进入整体的复习阶段,安排好复习,做好复习计划,在仅有的考前十多天中,发挥出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复习思路(指导思想): 以课本为主线,以练习 ...查看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1 2. 分数乘分数 ------------------------ 5 3. 小数乘法分数 ----------- ...查看


  • 六年级下册复习课教案
  •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认识图形的联系与区别.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网络. 促进学生 ...查看


  • 众数中位数教案
  •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数学 学科备课 设计人: 任教年级:六年级 任教班级: 第 周第 课时总第 课时 课题名称: 测试讲评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检测,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2.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 ...查看


  • 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
  •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运算律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 ...查看


  • 2015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七单元教案及课堂练习题
  • 第六单元 认识分数 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 要性. 教学难点:会用折纸. ...查看


  • 2015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一单元 扇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 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 ...查看


  • 四年级统计教案
  • 总复习--统计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 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 用. 3.通 ...查看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5单元时分秒教案及反思
  • 第五单元 时分秒 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59-67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