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咸阳市一模答案语文

2016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主要方面”表述错误,由原文第二自然段可知,原文只是说“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2.C(评价不当,无中生有。穿西服并非“崇洋媚外”,更谈不上“缺乏民族自信心”) 3.C(强加因果关系,且误将未然当已然。文中只是说当下有识之士正在进行“国服 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更 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 衣着的文化理念”)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B

5.A(一甲三名,不是若干名)

6.D(应是让席书担任礼部尚书)

7.(1)(张汉卿)曾经上书陈述杜绝侥幸、扩大储蓄积聚、谨慎使用刑狱三件事,深深切中当时社会的弊病,皇上没有答复他。(省略主语1分,“杜”“报”各1分,大意2分)

(2)主管的官吏持章表上奏,至今不肯听从,这不是用来保全伟大的信誉,昭示至高 的公正的办法呀。(“迄”“所以”“全”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张汉卿,字元杰,仪封人。正德六年进士。授官魏县知县,被征召担任刑科给事 中。(张汉卿)曾经上书陈述杜绝侥幸、扩大储蓄积聚、谨慎使用刑狱三件事,深深切 中当时社会的弊病,皇上没有答复他。明武宗将要南巡,他和同僚一起上朝向皇帝 进谏。

明世宗继位后,听从巡抚李铎的建议,从国库中拨付二十万两白银优待抚恤宣府 镇的军民。因为张汉卿的建议,一起从国库中拨付十三万两白银到大同抚恤军民。 屡次升迁至户科都给事中。嘉靖元年冬天,和同僚一起向皇帝上书说:“陛下非常担 忧京城周边庄田的灾害,派遣官员会同查勘。下令从正德年间以后接受进献和额外 侵占的田地,全部要还给百姓。皇帝的诏书一公布,天下谁不传诵陛下的仁德!近日 给事中夏言、御史樊继祖、主事张希尹勘察上涿州薰皮厂、安州鹰房草场,诏书下旨留 用。主管的官吏持章表上奏,至今不肯听从,这不是用来保全伟大的信誉,昭示至高 的公正的办法呀。皮厂起源于马永成,鹰房始创于谷大用,都是抢夺百姓的产业建成 的。如今马俊、赵靈仗着藩王府邸的旧恩,非分地要求免除变革,是延续马永成、谷大 用的旧做法。乞求把这些产业全部还给百姓,并且严厉处罚马俊、赵靈,以此告诫那 些欺君罔上的人。”皇后的父亲陈万言请求营建新府第,接着又请求赐给庄田,太监吴 勋等请求担任苏州织造,张汉卿都进谏极力反对,但没有被采纳。

应天等府大旱,皇上打算出售淮、浙两地剩余的盐以及所罚没的产业,换得银两 赈济。张汉卿上奏说:“(卖东西)换得银两太慢了,一定要从国库中拨发银两才可 以。”皇上(从国库)拨给灾区白银十五万两。没多久,又和同僚一起向皇帝进谏说: “如今国家一年的收入,不够一年的开支,又加上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可供使用的物资 极为短缺匮乏。皇上正要亲自做到节约勤俭,但宦官梁栋等人上奏建筑工程、器械制

作等缺少金银珠宝,这是要扩大户部的开支呀。梁政等人又用免除十分之三的数量, 想从京城的仓库拨付弥补,这是想要消耗太仓的粮食呀。国库不够,就向户部索取; 户部不够,向郡邑的平民百姓索取。郡邑的平民百姓又将到哪里索取呢?如今东南 地区连年饥荒,老百姓到了骨肉相食的地步,但是搜括百姓的命令不断施行,臣子们 私下里认为这样是不正确的。”皇帝批复所奏之事已知。后来,又上疏弹劾席书振济 灾民违背方略,请求派遣官员前往调查,治他欺君罔上之罪。皇上当时非常眷顾席 书,以驿马传召让他担任礼部尚书,没有治罪。

当初,商议给兴献帝加封皇号,张汉卿极力反对,到现在,又倡议众臣直接向皇帝 上奏。两次受到杖责,贬斥为民。嘉靖二十年,负责监督与上谏的官员邢如默、贾准 等一同推荐天下没有被朝廷任用的贤能之人,提及张汉卿,但最终没有被召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

8.本诗以实写为主,以夏天暴雨之后的竹柏、台殿、石渠、古刹、飞鹤、鸣鹿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3分)《望庐山瀑布》虚实结合,以虚写为主,既有对香炉峰、瀑布的直接描写,也运用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雄伟景象。(2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落寞、失意、悠闲、孤独之情。(2分)全诗寓情于景,将复杂而多变的感情融合在景物描写之中。(2分)“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寓含落寞之意;“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寓含失意之情;“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寓含闲适之情;“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寓含着淡淡的孤独。(2分)(能结合诗句分析即

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1)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11.(25分)(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A景物描写没有暗示故事结局。B对男青年、青年妇女并未进行心理描写。C男青年“争执”时懊恼,“被误解”时委屈)

(2)①使故事情节集中、紧凑;②有助于人物深层心理与高尚品质的发掘与发现; ③反映春运买票难的现实,也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男青年是一个衣着时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品质高尚的人。(2分)作者塑 造男青年这一人物,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情节形成起伏;丰富了小说中的人 物群像;与青年妇女和“我”相互映衬,突出了人间有大爱的主题。(4分)(意思对 即可)

(4)①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②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 换,适应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的描写需要;③便于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 内容;④便于较快进入情境阅读,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 对即可)

12.(1)AB(C,相关链接①中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看见显著的价值和效益”。D“描写细腻”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E强加 因果)

(2)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2分)。①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 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2分);②改用乙醇冷浸法

(1分);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1分)。

(3)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 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 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 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 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杰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④临危受命

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每点2分必 须先概括再联系原文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4)①结合文本:“各种肤色”的原因是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屠呦呦 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耄耋老人”意味着85岁的老 人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这种“敬意”源于:疟疾这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 学家制服了。

②联系现实:我们应该像屠呦呦一样,追求理想,不慕名利,潜心研究,团结合作, 更应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为祖国和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言 之成理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C(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款款而谈:诚恳地谈话)

14.C(A成分残缺,应在“磁性全埋安全线等”之后加“防伪特征”或“防伪标志”。B不合逻辑,删去“了”。D句式杂糅,改为“围绕„„的主题”或“以„„为主题”) 15.A(B把“竞争”作为全句的主语不当,后面让人不能思考的原因应是“生活”“工作”和“竞争”三者;C“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工作、残酷的竞争”不是“无暇停下来思考”的结果;D“大家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充满高压力”不是由于“竞争”,且根据后面“与国家进步的同频共振倒成了偶然”可知,它的生活主语应是“一些人”, 而不是“竞争”。故选A项)

16.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答对一处1分,两处3分,三处5分,意思对即可) 17.该图由一片树叶、两个车轮和一条道路构成,树叶与车轮组成一个汽车的形状,整个图形呈绿色,意在呼吁人们实现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目标。(答出构图要素3 分,答出寓意3分)

六、写作(60分)

18.材料解析:

这是一则名言感悟类新材料作文。关键词:“听话”“不听话”“前途”。“听话” 还是“不听话”都是有道理的,有前途的。要理解“听话”与“不听话”的含意,辩证分析它们与前途的关系,这是最佳立意点。

“听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耳听别人的话语;二是听从、顺从长辈、领导或者他人 的意见、意志。听历史的教训,听他人的劝告,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不听话”指有强烈反抗倾向,不听从长辈、领导或者他人的意见,有主见,有独立 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是有道理的,应该受到保护。

那么“听话”与“不听话”会有什么不同的前途呢?前者可能是顺水顺风,按照领 导、家长的意愿发展,进而走向成功;后者可能是自立自强,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

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如梭罗、比尔·盖茨、俞敏洪等人。

要辩证地看待“听话”与“不听话”。因为听话,有时只不过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称 许与微笑;或许将自己套入了所有的模式或桎梏,陷入了囚牢;可能对人生失去把握, 陷入盲从。有时我的人生我做主。新青年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敢于挑战权威,敢于 说“不”,才能不断进步,从这点说,我们可以“不听话”,但也不能陷入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叛逆的牢笼。

2016年咸阳市高考模拟检测(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主要方面”表述错误,由原文第二自然段可知,原文只是说“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2.C(评价不当,无中生有。穿西服并非“崇洋媚外”,更谈不上“缺乏民族自信心”) 3.C(强加因果关系,且误将未然当已然。文中只是说当下有识之士正在进行“国服 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更 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 衣着的文化理念”)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4.B

5.A(一甲三名,不是若干名)

6.D(应是让席书担任礼部尚书)

7.(1)(张汉卿)曾经上书陈述杜绝侥幸、扩大储蓄积聚、谨慎使用刑狱三件事,深深切中当时社会的弊病,皇上没有答复他。(省略主语1分,“杜”“报”各1分,大意2分)

(2)主管的官吏持章表上奏,至今不肯听从,这不是用来保全伟大的信誉,昭示至高 的公正的办法呀。(“迄”“所以”“全”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张汉卿,字元杰,仪封人。正德六年进士。授官魏县知县,被征召担任刑科给事 中。(张汉卿)曾经上书陈述杜绝侥幸、扩大储蓄积聚、谨慎使用刑狱三件事,深深切 中当时社会的弊病,皇上没有答复他。明武宗将要南巡,他和同僚一起上朝向皇帝 进谏。

明世宗继位后,听从巡抚李铎的建议,从国库中拨付二十万两白银优待抚恤宣府 镇的军民。因为张汉卿的建议,一起从国库中拨付十三万两白银到大同抚恤军民。 屡次升迁至户科都给事中。嘉靖元年冬天,和同僚一起向皇帝上书说:“陛下非常担 忧京城周边庄田的灾害,派遣官员会同查勘。下令从正德年间以后接受进献和额外 侵占的田地,全部要还给百姓。皇帝的诏书一公布,天下谁不传诵陛下的仁德!近日 给事中夏言、御史樊继祖、主事张希尹勘察上涿州薰皮厂、安州鹰房草场,诏书下旨留 用。主管的官吏持章表上奏,至今不肯听从,这不是用来保全伟大的信誉,昭示至高 的公正的办法呀。皮厂起源于马永成,鹰房始创于谷大用,都是抢夺百姓的产业建成 的。如今马俊、赵靈仗着藩王府邸的旧恩,非分地要求免除变革,是延续马永成、谷大 用的旧做法。乞求把这些产业全部还给百姓,并且严厉处罚马俊、赵靈,以此告诫那 些欺君罔上的人。”皇后的父亲陈万言请求营建新府第,接着又请求赐给庄田,太监吴 勋等请求担任苏州织造,张汉卿都进谏极力反对,但没有被采纳。

应天等府大旱,皇上打算出售淮、浙两地剩余的盐以及所罚没的产业,换得银两 赈济。张汉卿上奏说:“(卖东西)换得银两太慢了,一定要从国库中拨发银两才可 以。”皇上(从国库)拨给灾区白银十五万两。没多久,又和同僚一起向皇帝进谏说: “如今国家一年的收入,不够一年的开支,又加上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可供使用的物资 极为短缺匮乏。皇上正要亲自做到节约勤俭,但宦官梁栋等人上奏建筑工程、器械制

作等缺少金银珠宝,这是要扩大户部的开支呀。梁政等人又用免除十分之三的数量, 想从京城的仓库拨付弥补,这是想要消耗太仓的粮食呀。国库不够,就向户部索取; 户部不够,向郡邑的平民百姓索取。郡邑的平民百姓又将到哪里索取呢?如今东南 地区连年饥荒,老百姓到了骨肉相食的地步,但是搜括百姓的命令不断施行,臣子们 私下里认为这样是不正确的。”皇帝批复所奏之事已知。后来,又上疏弹劾席书振济 灾民违背方略,请求派遣官员前往调查,治他欺君罔上之罪。皇上当时非常眷顾席 书,以驿马传召让他担任礼部尚书,没有治罪。

当初,商议给兴献帝加封皇号,张汉卿极力反对,到现在,又倡议众臣直接向皇帝 上奏。两次受到杖责,贬斥为民。嘉靖二十年,负责监督与上谏的官员邢如默、贾准 等一同推荐天下没有被朝廷任用的贤能之人,提及张汉卿,但最终没有被召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

8.本诗以实写为主,以夏天暴雨之后的竹柏、台殿、石渠、古刹、飞鹤、鸣鹿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3分)《望庐山瀑布》虚实结合,以虚写为主,既有对香炉峰、瀑布的直接描写,也运用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雄伟景象。(2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落寞、失意、悠闲、孤独之情。(2分)全诗寓情于景,将复杂而多变的感情融合在景物描写之中。(2分)“竹柏风雨过,萧疏台殿凉”寓含落寞之意;“石渠写奔溜,金刹照颓阳”寓含失意之情;“鹤飞岩烟碧,鹿鸣涧草香”寓含闲适之情;“山僧引清梵,幡盖绕回廊”寓含着淡淡的孤独。(2分)(能结合诗句分析即

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1)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11.(25分)(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A景物描写没有暗示故事结局。B对男青年、青年妇女并未进行心理描写。C男青年“争执”时懊恼,“被误解”时委屈)

(2)①使故事情节集中、紧凑;②有助于人物深层心理与高尚品质的发掘与发现; ③反映春运买票难的现实,也是社会环境的折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男青年是一个衣着时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品质高尚的人。(2分)作者塑 造男青年这一人物,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情节形成起伏;丰富了小说中的人 物群像;与青年妇女和“我”相互映衬,突出了人间有大爱的主题。(4分)(意思对 即可)

(4)①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②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 换,适应不同人物的语言、心理、行为的描写需要;③便于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 内容;④便于较快进入情境阅读,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 对即可)

12.(1)AB(C,相关链接①中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看见显著的价值和效益”。D“描写细腻”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E强加 因果)

(2)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2分)。①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 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2分);②改用乙醇冷浸法

(1分);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1分)。

(3)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 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 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 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 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杰出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④临危受命

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每点2分必 须先概括再联系原文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4)①结合文本:“各种肤色”的原因是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屠呦呦 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耄耋老人”意味着85岁的老 人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这种“敬意”源于:疟疾这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 学家制服了。

②联系现实:我们应该像屠呦呦一样,追求理想,不慕名利,潜心研究,团结合作, 更应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为祖国和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言 之成理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C(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着,或说话动听。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谈话。款款而谈:诚恳地谈话)

14.C(A成分残缺,应在“磁性全埋安全线等”之后加“防伪特征”或“防伪标志”。B不合逻辑,删去“了”。D句式杂糅,改为“围绕„„的主题”或“以„„为主题”) 15.A(B把“竞争”作为全句的主语不当,后面让人不能思考的原因应是“生活”“工作”和“竞争”三者;C“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工作、残酷的竞争”不是“无暇停下来思考”的结果;D“大家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充满高压力”不是由于“竞争”,且根据后面“与国家进步的同频共振倒成了偶然”可知,它的生活主语应是“一些人”, 而不是“竞争”。故选A项)

16.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

②但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③一旦这种修复能力被破坏(答对一处1分,两处3分,三处5分,意思对即可) 17.该图由一片树叶、两个车轮和一条道路构成,树叶与车轮组成一个汽车的形状,整个图形呈绿色,意在呼吁人们实现绿色交通、低碳出行的目标。(答出构图要素3 分,答出寓意3分)

六、写作(60分)

18.材料解析:

这是一则名言感悟类新材料作文。关键词:“听话”“不听话”“前途”。“听话” 还是“不听话”都是有道理的,有前途的。要理解“听话”与“不听话”的含意,辩证分析它们与前途的关系,这是最佳立意点。

“听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耳听别人的话语;二是听从、顺从长辈、领导或者他人 的意见、意志。听历史的教训,听他人的劝告,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

“不听话”指有强烈反抗倾向,不听从长辈、领导或者他人的意见,有主见,有独立 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是有道理的,应该受到保护。

那么“听话”与“不听话”会有什么不同的前途呢?前者可能是顺水顺风,按照领 导、家长的意愿发展,进而走向成功;后者可能是自立自强,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

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如梭罗、比尔·盖茨、俞敏洪等人。

要辩证地看待“听话”与“不听话”。因为听话,有时只不过是为了获得他人的称 许与微笑;或许将自己套入了所有的模式或桎梏,陷入了囚牢;可能对人生失去把握, 陷入盲从。有时我的人生我做主。新青年必须拥有自己的思想,敢于挑战权威,敢于 说“不”,才能不断进步,从这点说,我们可以“不听话”,但也不能陷入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叛逆的牢笼。


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列表
  • 难度: 使用次数:17 入库时间:2015-12-24 来源: 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下面图表内容和文字表述,回答下面问题. 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他污染物进行复 ...查看


  • 句子改错(答案)
  • 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句子改错 [2016·北京]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把你找出来. .. 新春佳节,万 ...查看


  • 2016年绵阳市三诊文综题政治答案
  •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B 13.C 14.D 15.B 16.D 17.B 18.C 19.B 20.A 21.C ...查看


  • 2015-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5-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 ...查看


  •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温馨提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25分) 1. 阅读下面语段, ...查看


  •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五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 2015年秋期五校第一次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 ...查看


  • [名师一号](新课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2
  • 双基限时练(七) 诗三首 一.基础测试 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匝|咂摸 譬如|媲美 衣衿|矜持 ...... B .吐哺|果脯 契阔|锲刻 阡陌|歼灭 ...... C .掇取|啜泣 樊笼|葱茏 忧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