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基础

我们国人传统地认为,中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已经被证明有效,要坚持,而且中药理论和西药不同,不应该接受现代医学理论的验证。甚至有人或者有厂商以“中药副作用小”或“天然无毒”的理论去误导民众。这个观点是有片面性的,而且忽略了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在古代,事关生死的时候,的确这些中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中药对人的慢性毒性,对人的各类器官(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儿童的相应器官)的影响,我国中药历史上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当时也没有足够的科学水平去关注。事实上,到今天,鲜有几味中药有人类的临床实验数据,包括毒性数据(多是动物实验数据,但是人与其它动物距离可不小)。举个最容易理解的毒性例子,朱砂虽然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但是其主要成份汞对神经系统的毒性,现在科学已经充分证明。或者说朱砂之所以镇静安神,恰恰是通过让病人汞中毒达到的。目前也没有任何有效和科学的临床数据表明,这些中药成份中的毒性能被中和。比如汞,哪种“中药配伍”会让它对人体无毒、不残留体内?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可能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汞对人体的污染(特别是对小孩)一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这个时候,光谈中药“理论”和“思想”是没有说服力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类已经发展了很多毒性(副作用)明确而且毒性更小的现代药物,包括镇静安神的药物。这时候,除非事关生死而迫不得已或者中药绝对不可取代的个别特殊例子(如砷之用于治疗白血病),对于那些可以用毒性更明确、更小、更安全的现代药物治疗的疾病,有什么理由再使用那些含有公认的有毒成份或毒性不明的中药?特别是儿童用药。 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同仁堂被曝其“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同样严重超标。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用这些药去毒害自己的孩子?

这个问题,不是中药理论和西药理论之争的问题,而是非常简单的药物毒性学的问题。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保留了很多传统中药,但是据笔者所知,香港同时非常关注、原则上禁止含公认的毒性成份的中药。这值得我们学习。

一种观点认为,欧美等地对某些长期使用的“传统药物”有豁免临床试验的条例,即允许有长期用药历史的药物可以不需要临床数据。所以,我们也应该对中药持相同的判断。但是恰恰这些国家,包括相对友好的欧盟,极少或者无一给中药这种豁免待遇。相反,美国fda多年来一再发现或警告中药的不同毒性成份,而英国虽然豁免了一些草药,但是正着手准备全面禁止中药。从这个角度,我们的中药恐怕还是有些关键的坎儿没有过(比如毒性)。故不能因为中药使用历史久,就可以被自动认定为安全的“传统药物”。

还有人担心,如果我们严格按fda的标准管理,直接的后果是中国90%以上的药厂和药品会退市,老百姓将无药可用,不管化药还是中药。但是事实上,哪怕中国药厂退市95%,能够促进和培育一些强大而且质量更有保障的大药企,可能反而是好事。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国,像我们这样有这么多的药厂,而且每年批准这么多的药(是药物开发最发达的美国的1~2数量级)。

因此,从观念上,要纠正中药是民族产业的问题。中药首先是一个民族健康、民众健康和儿童健康的问题,要首先尽量保证无害或者少害。学习香港,逐步剔除中药中公认的有毒成份。这有利于发掘真正有效的中药成份,促进真正的中药现代化。考虑到目前土壤污染的问题,恐怕同时还要负责任地加强对种植带来的中药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和监控。

我们国人传统地认为,中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已经被证明有效,要坚持,而且中药理论和西药不同,不应该接受现代医学理论的验证。甚至有人或者有厂商以“中药副作用小”或“天然无毒”的理论去误导民众。这个观点是有片面性的,而且忽略了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在古代,事关生死的时候,的确这些中药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中药对人的慢性毒性,对人的各类器官(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儿童的相应器官)的影响,我国中药历史上并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当时也没有足够的科学水平去关注。事实上,到今天,鲜有几味中药有人类的临床实验数据,包括毒性数据(多是动物实验数据,但是人与其它动物距离可不小)。举个最容易理解的毒性例子,朱砂虽然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但是其主要成份汞对神经系统的毒性,现在科学已经充分证明。或者说朱砂之所以镇静安神,恰恰是通过让病人汞中毒达到的。目前也没有任何有效和科学的临床数据表明,这些中药成份中的毒性能被中和。比如汞,哪种“中药配伍”会让它对人体无毒、不残留体内?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可能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汞对人体的污染(特别是对小孩)一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这个时候,光谈中药“理论”和“思想”是没有说服力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对不同的疾病,人类已经发展了很多毒性(副作用)明确而且毒性更小的现代药物,包括镇静安神的药物。这时候,除非事关生死而迫不得已或者中药绝对不可取代的个别特殊例子(如砷之用于治疗白血病),对于那些可以用毒性更明确、更小、更安全的现代药物治疗的疾病,有什么理由再使用那些含有公认的有毒成份或毒性不明的中药?特别是儿童用药。 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同仁堂被曝其“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同样严重超标。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用这些药去毒害自己的孩子?

这个问题,不是中药理论和西药理论之争的问题,而是非常简单的药物毒性学的问题。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保留了很多传统中药,但是据笔者所知,香港同时非常关注、原则上禁止含公认的毒性成份的中药。这值得我们学习。

一种观点认为,欧美等地对某些长期使用的“传统药物”有豁免临床试验的条例,即允许有长期用药历史的药物可以不需要临床数据。所以,我们也应该对中药持相同的判断。但是恰恰这些国家,包括相对友好的欧盟,极少或者无一给中药这种豁免待遇。相反,美国fda多年来一再发现或警告中药的不同毒性成份,而英国虽然豁免了一些草药,但是正着手准备全面禁止中药。从这个角度,我们的中药恐怕还是有些关键的坎儿没有过(比如毒性)。故不能因为中药使用历史久,就可以被自动认定为安全的“传统药物”。

还有人担心,如果我们严格按fda的标准管理,直接的后果是中国90%以上的药厂和药品会退市,老百姓将无药可用,不管化药还是中药。但是事实上,哪怕中国药厂退市95%,能够促进和培育一些强大而且质量更有保障的大药企,可能反而是好事。全世界没有一个大国,像我们这样有这么多的药厂,而且每年批准这么多的药(是药物开发最发达的美国的1~2数量级)。

因此,从观念上,要纠正中药是民族产业的问题。中药首先是一个民族健康、民众健康和儿童健康的问题,要首先尽量保证无害或者少害。学习香港,逐步剔除中药中公认的有毒成份。这有利于发掘真正有效的中药成份,促进真正的中药现代化。考虑到目前土壤污染的问题,恐怕同时还要负责任地加强对种植带来的中药重金属污染的检测和监控。


相关文章

  • 现代中医药的发展
  • 当今,中医药现代化热潮正旺,作为中医药学人,有亢奋有喜悦.但是,什么是中药,什么是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中医理论能否及如何指导中药的研究与应用--这些问题都属于学术概念问题,但不仅仅是学术概念问题,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学 ...查看


  • 制药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 对制药工程专业的认识 通过大半个学期学科导论的学习使我对制药工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知道制药工程是学送什么的,而且每个学校开的课程也不一样,网上的信息也是以偏概全,学科导论老师结合们学校的情况给我们仔细分析了制药工程 ...查看


  • 中药学发展热点以及存在问题
  • 中药GAP .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及整体药理的主要研 究进展.热点.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摘要:对中药形成中药现代化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人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另外,在中国进WTO 以后,中药国际化日渐突出实施中药现 ...查看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精品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单位:1.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 2. 江苏淮阴工学院 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江苏淮安 [摘要] 综述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即利用系统分离结合药效学实验.药味与药量加减拆方.血清药 ...查看


  • 中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的发展状况
  • 中国医药指南 2009 年 7 月第 7 卷 第 13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July 2009, Vol.7, No.13 41 专题论述 中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的发展状况 玉万国 [摘要]基于中药难以用质 ...查看


  • 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 中药及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摘要]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明中药整体功效及其作用本质奥秘的关键,是中药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 ...查看


  • 中药血清药理学_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_安莉萍
  • 中南药学 2013年7月 第11卷 第7期 Central South Pharmacy. July 2013, Vol. 11 No. 7 综述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安莉萍1,窦志华2*,候金燕1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查看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医药资讯-中国医药网
  •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www.PharmNet.com.cn 2007-03-26 医药网 字号:放大 正常 日前,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农业部.商务 ...查看


  • 中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应用及现状
  • 中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研究应用及现状 中国是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源地,对中草药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人们崇尚和回归自然需求的增加,以中药提取物为化妆品添加剂生产的各种中药功效化妆品如雨后春笋般面市,并日益成为消费者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