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复习[核舟记]

一、文言词语识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二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轩敞( ) 多髯( ) 衣褶( ) 弥勒( )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因: 象:

(2)尝贻余核舟一 贻:

(3)箬篷覆之 之:

(4)雕栏相望焉 焉:

(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矫: 不属:

(6)其船背稍夷 夷: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了了: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盈:

4.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

(2)诎右臂支船 通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5.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

二、内容理解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 编著的《 》,作者 ,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 文。

(2)“核舟”的主题是 ,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 ,右边刻字出自。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三、重点语句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四、问题探究思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7.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 、 和 ,引出核舟的 ;第二段说明核舟的 和 。

18.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19.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 。

20.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二)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 ,鲁直居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手执卷端, 手抚鲁直背。鲁直 手执卷末, 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 足,鲁直现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 膝,诎 臂支船,而竖其 膝,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在文段 处准确写出所缺的字。

2.本段是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中的哪一方面

A.大苏 B.泛 C.赤壁 D.大苏泛赤壁

3.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先中间后两边 D.先两边后中间

E.先上后下 D.先下后上

4从选文内找出相应的原句写在横线上。

(1)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

(2)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 。

(3)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

5.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所选这一语段的内容。

6文段中第一句话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三个人的位置关系的?为什么?

7.用横线在文中标出该段的中心句。

8.摘录文段中3~5个反映雕刻者高超雕刻技术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反映的?

9.写苏黄分别抓住各自的什么来写?这体现了雕刻者怎样的匠心?

10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能否与“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调换位置,请说明理由。

四、思维迁移拓展

船”也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写出一句与“船”有关的诗句:

一、文言词语识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二黍许( ) 罔不( ) 贻余( ) 箬篷( )

糁之( ) 轩敞( ) 多髯( ) 衣褶( ) 弥勒( )

倚之( ) 一楫( ) 椎髻( ) 篆章( ) 壬戌( )( )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罔不因势象形。因: 象:

(2)尝贻余核舟一 贻:

(3)箬篷覆之 之:

(4)雕栏相望焉 焉:

(5)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矫: 不属:

(6)其船背稍夷 夷:

(7)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了了: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盈:

4.找出下列通假字,写出本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

(2)诎右臂支船 通

(3)左手倚一衡木 通

5.根据提示,写出成语:

(1)写出一个带有“因势”的成语: 。

(2)写一个与“技亦灵怪矣哉”意思相近的成语: 。

(3)写一个赞美核舟上所刻人物形象的成语: 。

二、内容理解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朝 编著的《 》,作者 , 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 文。

(2)“核舟”的主题是 ,核舟小窗两边所刻文字是:“ , ”;“ , 。”左边的刻字出自 ,右边刻字出自。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三、重点语句翻译: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四、问题探究思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7.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 、 和 ,引出核舟的 ;第二段说明核舟的 和 。

18.画线的两个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第一个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19.第二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词语有: 。

20.细读第二段用简洁语言概括船舱的格局。

(二)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 ,鲁直居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手执卷端, 手抚鲁直背。鲁直 手执卷末, 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 足,鲁直现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 膝,诎 臂支船,而竖其 膝,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在文段 处准确写出所缺的字。

2.本段是突出“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中的哪一方面

A.大苏 B.泛 C.赤壁 D.大苏泛赤壁

3.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先中间后两边 D.先两边后中间

E.先上后下 D.先下后上

4从选文内找出相应的原句写在横线上。

(1)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

(2)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 。

(3)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

5.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所选这一语段的内容。

6文段中第一句话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三个人的位置关系的?为什么?

7.用横线在文中标出该段的中心句。

8.摘录文段中3~5个反映雕刻者高超雕刻技术的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是如何反映的?

9.写苏黄分别抓住各自的什么来写?这体现了雕刻者怎样的匠心?

10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能否与“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调换位置,请说明理由。

四、思维迁移拓展

船”也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写出一句与“船”有关的诗句:


相关文章

  • 2014-2015学年下学期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的教学工作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经过上学期的工作,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技能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本学期打算针对上学期存在的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解决与改进.并且认真全面地 ...查看


  •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又即将开学,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我打算在这个学期进行三轮的复习. 一.基本情况分析: 九年级共有12名学生,其中男生9名,女生3名.从上学期的成绩上来说,优秀的学生并不存在,而后进生则占大量.同时,学生的丢分大部分源于基础题,其 ...查看


  • 初三期末学习总结
  • 一.暑假补课到开学第一个月,认真讲解"北师大版"语文中的每单元的前两课以及重点古诗文.讲课时注重文体知识并适当补充"中语人教版"里比较典型的文章.比如讲<最苦与最乐>时,除了补充议论文三要 ...查看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九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阜阳市第十九中学 张成伟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以及本人的努力下,无论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教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在思想方面.本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铭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 ...查看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桃花源记> ●通假字: 便要还家:通"邀",解释为:邀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通"俱",全部,详细 ●古今异义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妻子儿女. ...查看


  • 九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 九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黑石中学:陈守国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3)班和(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在重大责任面前为优化下学期教学,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师生互赏 认真学习实践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着以学生为中 ...查看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
  •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计划 陆奕武 一. 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 ...查看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本学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有更全面系统的掌握,及时补缺补漏.注重讲练结合,综合训练,让学生及时地反馈学习情况,面向全体,注重层次.通过复习,温故知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查看


  • 初中语文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 初中语文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9)班语文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但知识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着诸多障碍,阅读赏析的能力较差,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这次期中考试题 ...查看


热门内容